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各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年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年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遥感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涵盖了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球观测技术与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
该专业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遥感技术获取高质量的地球信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解决相关问题,如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
本文将介绍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内容和就业方向。
遥感科学与技术主要内容该专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无人机等获取地球大气、地表、水体等信息的技术。
专业学习者将学习如何获取和处理遥感图像、数据,以及如何对不同类型的遥感数据进行解译和分析,为地球科学、环境科学、气象学等提供支持。
2. 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关注如何获取、组织和利用空间信息的科学。
专业学习者将学习如何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技术生成高精度的地理信息,并研究如何以这些信息为基础进行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研究和分析。
3. 地球观测技术与数据分析地球观测技术与数据分析是一门关注如何监测和分析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为现象的科技。
专业学习者将学习如何监测地球的气候、海洋、大气、陆地等要素,以及如何使用统计学、遥感图像处理等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就业方向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以下领域寻找就业机会:1. 政府部门毕业生可以在地图制作、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方面工作,为决策者提供相关的地图和数据。
例如,可能需要为土地使用规划编制卫星图像和相关数据,或者为保护自然资源提供数据和建议。
2. 科学研究机构毕业生可以在国际、国内科学研究机构工作,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开展硕士和博士级研究。
例如,可能会开发新的遥感算法、技术和应用,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特定问题。
3. 环境保护机构毕业生可以在环境保护机构工作,帮助监测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
例如,可能需要监测林火、水流、海洋污染等,以及制定相应应对策略。
地理科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地理科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1.引言地理科学专业是研究地球表面环境和人文社会现象的学科,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就业方向。
本文将对地理科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前景进行分析,为有意从事该专业的学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2.就业方向2.1 城市规划与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
地理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城市规划机构、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从事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管理等工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2.2 自然资源管理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他们可以在环保组织、自然保护区、矿产开发公司等单位从事自然资源调查、评估和管理工作,帮助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2.3 海洋与海岸带管理地理科学专业涉及海洋和海岸带的研究,毕业生可以在海洋研究机构、海洋调查公司、海岸带管理机构等单位从事海洋资源开发、海岸带规划和管理等工作,参与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环境的保护。
3.前景分析3.1 政策支持和关注度提升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政策的支持和关注度的提升将为该专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3.2 多元化需求和发展趋势地理科学专业涉及的领域广泛,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交叉。
随着社会对环境、资源、城市等问题的关注,地理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将面临更多的多元化需求和发展机会。
他们可以结合相关学科知识,从事交叉学科研究和工作,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专业价值。
3.3 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随着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地理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将面临更多的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需求。
掌握相关技术和工具,提高数据分析和空间分析能力,将为他们在就业市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竞争优势。
3.4 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增加地理科学是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交流合作特点的学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地理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将面临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机会。
地理学专业方向和职业选择一览

地理学专业方向和职业选择一览俗话说得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这一学科学习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地理学专业和职业发展,请看下文介绍。
1、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主要领域,指的是研究文化习俗、传统、发展和冲突,以及它们与自然世界的关系。
这可以有一个国际焦点,看看全球化的影响和与文化交流、融合或主导有关的问题。
或者你可以关注一个特定的地区和/或文化的特定方面,如宗教、语言、消费、性别或殖民主义。
2、环境地理学环境地理学专业的学生关注各种环境问题和挑战,包括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景观变化和栖息地丧失、自然资源管理以及海啸和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
学生将学习所涉及的物理过程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并涵盖环境法、政策和环境经济学等主题。
3、冰川和冰川作用自然地理专业,冰川和冰川作用领域是一个学习研究冰川和冰川系统的机会,包括对土地形成的影响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这个领域,你可以期望学习冰川侵蚀和沉积,制图和分析技术,以及冰川环境和生态系统。
实地考察真实的冰川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4、历史地理学如果你选择学习历史地理,这一专业方向也被称为“过去的地理”,你将探索不同的地区和景观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和发展的。
除了分析物理变化和过程外,学生还将了解人们如何与环境交互,以及“文化景观”的发展。
历史地理在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发展的过程和模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过程和模式又反过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
5、水文地理学水文学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专业,它与水有关:水质、运动、交通、用途和资源。
重点领域可以包括农业用水、排水管理、水电、供水和卫生以及洪水预报和保障。
6、政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也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政治与自然空间之间的各种关系。
你可以研究自然地貌和政治边界之间的关系;有争议的领土和冲突地区;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回应;有关城市发展的国家政策;或正式和非正式国家集团的作用,如欧盟或“中东”。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高考填报志愿时,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以及就业前景怎么样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为大家带来的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1、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掌握遥感理论基础、信息处理与分析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具有遥感基本理论、传感器技术、信息获取技术、遥感数据处理技术、多传感器数据匹配和融合技术、像自动解译技术、导航及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等基本知识与方法,能够在民用领域及事领域从事遥感系统设计与研发、遥感信息处理及有关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的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宽知识面,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与学科前沿,有创新意识,并能从事本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能力的高级人才。
2、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测绘、遥感、地质、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石油、矿山、煤炭、国防、工、城建、环保、文物保护等行业和部门从事与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的科研、教学、设计、生产及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毕业后主要在计算机软件、新能源、建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1.计算机软件2.新能源3.建筑/建材/工程4.航天/航空5.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6.互联网/电子商务7.房地产从事岗位:毕业后主要从事土建工程师、测量员、机械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1.土建工程师2.测量员3.机械工程师4.遥感科学与技术师5.测量工程师6.测绘员7.机械设计工程师8.施工员工作城市:毕业后,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1.北京2.武汉3.广州4.秦皇岛5.成都6.杭州7.郑州8.合肥3、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该专业就业面是非常广的,例如测绘,气象,土地、地质、林业、农业、水利。
等等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测绘类,其中测绘类共3个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测绘类专业中排名第3,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121位。
地理专业就业方向

地理专业就业方向地理学是一门多学科、跨学科的科学,它研究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尺度上的物质和社会领域的空间模式及其变化,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其学科广泛,就业方向多样。
一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地图制作者。
GIS是一种集成的、动态的、综合的信息系统,能够利用数字地理数据库,将空间位置、形状和特性连接起来,收集、管理、分析、绘图等多种功能。
GIS地图制作者工作主要是制作和维护GIS地图,应用GIS技术以及相关软件,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情况,结合完整的路网、土地用途等地图数据,制作一些行政应用地图、地籍地图、专业主题地图等。
二是地理数据分析师。
GIS和其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数据分析师受益匪浅,他们能够利用GIS和软件技术对大量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确定地理事件、模型和趋势,并进行预测,从而帮助企业、政府部门和学校实现科学决策、解决问题。
三是地理学研究者。
地理学研究者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在历史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以获取有价值的科学发现,以及更好的理解和分析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尺度上的物质、社会领域和空间模式。
四是技术工程师。
地理学毕业生可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应用到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领域,例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国土资源评估、气候变化、农业科学以及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等,从而为这些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是行政管理工作者。
地理学毕业生可以担任行政管理工作,利用地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行政管理中涉及到的一系列地理、社会、经济方面的科学问题,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六是教育工作者。
通过地理学的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理环境,更深入地了解人类在自然环境中行为特征,从而更好地维护自然环境,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教育工作者也可以把地理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引言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包括遥感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分析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前景。
就业方向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师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具备处理和分析遥感数据的能力,可以从事遥感数据的加工、处理、分析和解译工作。
他们可以负责数据清洗、图像处理、特征提取等工作,并可以将分析结果应用于环境监测、农业、地质勘探等领域。
遥感技术工程师遥感技术工程师负责设计、开发和维护遥感系统。
他们需要具备遥感传感器的原理和技术知识,能够进行遥感系统的选型、设计和集成工作。
遥感技术工程师还可以参与遥感数据的采集和验证,确保遥感系统的正常运行。
遥感应用工程师遥感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他们需要分析并理解遥感数据的特点,并根据项目需求结合现有技术和工具,将遥感数据应用于环境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等项目中。
科研人员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科研工作,深入研究遥感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他们可以参与国家级和行业级研究项目,推动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教育与培训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还可以从事教育与培训工作。
他们可以担任高校遥感课程的教师,或者在遥感培训机构担任讲师,传授遥感技术的知识与应用。
就业前景高需求行业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对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资源管理、农林牧渔等领域,这些行业对遥感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稳定增长。
薪资待遇相对较高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对于高精尖人才的需求较大,相对于其他行业,遥感专业的薪资待遇相对较高。
且随着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的增长,薪资待遇还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发展空间广阔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空间广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将变得更加广泛。
同时,遥感专业人才还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拓宽自己的发展领域。
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遥院)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招生目录单位代码:10027 地址:生地楼362办公室邮政编码:100875联系部门: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电话:58807657 联系人:姜秀梅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21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62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60%左右020202区域经济学2 本专业推免生比例为50%左右01区域经济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974西方经济学040102课程与教学论5本专业推免生比例为50%左右,只招收地学和环境学专业本科毕业生01地理教学与教育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02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同上03环境与遗产解说同上070501自然地理学14 本专业推免生比例为60%左右01地貌与第四纪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975自然地理学或979第四纪地质学02气候与土地生产力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975自然地理学03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同上04植物地理与景观生态同上05水文与水资源同上06环境演变同上07地表覆盖与土地利用同上灾害与资源开发同上070502人文地理学11 本专业推免生比例为60%左右01城市与房地产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976人文地理学02区域分析与规划同上03资源与环境经济同上04全球化与地缘环境同上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3 本专业推免生比例为60%左右01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49遥感概论或850大气物理或978数据结构02资源环境监测与信息管理同上03多角度与热红外遥感同上04微波遥感同上05气象水文遥感同上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101数字摄影测量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9遥感概论或963摄影测量学或973遥感图像数字处理02雷达遥感技术及应用同上03数字城市同上090707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5 本专业推免生比例为50%左右01土壤侵蚀及环境影响评价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52土壤学或923水土保持学或975自然地理学02水土保持同上120405土地资源管理101土地经济与房地产开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975自然地理学或976人文地理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师范大学,其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京师大学堂于1898 年在北京成立,后因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而停办,1902 恢复并招生。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 复习要点地理科学专业(Geography)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基本理论与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能在有关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所需数、理、化及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系统地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包括野外与室内实验)的训练;了解地理科学的前沿问题、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关信息的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三、学制及总学分学制4年,总学分164.5,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各类课程结构比例<<高等教育心理学>> 复习要点五、教学计划表<<高等教育心理学>> 复习要点<<高等教育心理学>> 复习要点<<高等教育心理学>> 复习要点<<高等教育心理学>> 复习要点<<高等教育心理学>> 复习要点六、修读要求<<高等教育心理学>> 复习要点1.修读学校平台课程需达到49学分,学校平台课程除公共选修课程外,均为必修课程或环节。
2.修读院系平台课程需达到67.5学分(含相关学科基础课33.5学分,学科基础课程34学分),院系平台课程均为必修课程。
3.修读专业平台课程需达到48学分,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5学分(必修),专业方向课程43学分(选修),其中专业优先选择课程最低修读22学分。
4.理科基地学生必须修读地理综合实践课程、3S综合实习课程以及两门双语课,其他同学自愿修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研究生的就业优势有哪些?
1、更强的专业和科研能力
本科四年只是打基础,真正的专业学习在研究生阶段才开始。
研究生阶段通过系统而扎实的专业学习,与导师更为贴近的直接交流,以及不时的课题研究机会,能够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整套坚实的理论基础。
2、更高层次的社会关系积累
①研究生本身就是足以吸引关系的磁石。
而且,相对本科生,一些工作机会也更愿意去找研究生以增加公司的光环;
②研究生同学圈子本身就形成一张层次很高的人际资源网络;
③通常情况下,导师多年积累的社会网络可以为你所用。
不仅在学术交流方面,更在就业方面。
3、毕业时的就业优势
①政策更宽松,很多大城市对于研究生的准入制度相对本科生宽松很多;
②就业机会更多,通常工作招聘上面只招硕士学历以上的占28%,只招本科的占11%,剩下的61%兼招研究生和本科生,而且一般研究生优先;
③就业层次更高,同样的单位招聘,通常情况下提供给研究生的岗位一般都是部门主管、高级研究人才、管理人员等,而提供给本科生的岗位则往往只是文秘、销售等简单工作;
④待遇更为优厚,首先是薪金待遇;其次是福利待遇。
为了争夺人才,许多单位都给予研究生更好的住房待遇等;
⑤发展前景更好,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都已制定相关政策,研究生在晋升、晋级等方面均要比本科生起点高、速度快;企业方面虽然没有硬性政策,但出于争夺人才的考虑,研究生也更被看重,发展前景也要更好。
二、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因素?
1、从研究生自身上看
①“被动考研”现象,通过近几年的高校本科扩招,带来了本科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同时加大了就业难度。
为了推迟就业,考研成为众多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动机。
《北京晚报》与搜狐教育频道的调查显示,由于毕业生过多所带来的就业压力是考研的最大动力。
调查中,60%的人明确表示考研是为了提高择业竞争力,有21%的人考研的原因是“择业压力大,先考研再说”,只有16%的人会因为“对专业有兴趣”而考研。
②自身素质不高,一些研究生学习兴趣不大、自觉性差,加上没有太多的硬性考核,使得好多人没有学习目标。
特别是一些跨专业的研究生没有掌握学科特点,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业止步不前。
有些研究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只是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应用,而对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得太少。
用人单位则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自身素质低的人就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立足之地。
③自身定位不准,许多的研究生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了解自我,不知道自己的优劣势在哪里,对自己没有客观、科学的评价。
在制定目标、就业规划时,定位不准,把自己的“身价”定得过高,使得自己在工作的选择上,由于标准过高而错过就业机会。
2、从用人单位上看
①企业用人观念逐渐理性化,成本已经成为现在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重要考虑部分。
论应用型,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就不用研究生,这样就可以节约工资成本;论学术研究型,
从理论上讲,博士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强于硕士生。
并且现在单位已经不完全看重学历文凭,用
人单位日趋实际和理性,更看重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力强素质高的研究生会获得用人单
位的青睐,能力弱、素质低的研究生竞争乏力。
②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文凭筛选理论认为,教育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根据个人能力进行分类的市场信号。
教育作为劳动力市场上的筛选信号是因为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相对信息对称而言的。
所谓信息对称,是指交易双方拥有或者获得均等的信息;而信息不对称,则指交易双方中的一方拥有某些信息而另外一方没有拥有该信息,即双方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等的。
在研究生就业市场中,研究生对自身的能力水平有充分的了解,而雇主则处于信息的劣势,掌握的信息高度不完整。
通常,雇主虽然对劳动力市场上应聘者的生产能力的统计分布有充分的了解,但对其具体应聘对象的劳动生产能力却缺乏了解。
雇主能够观察到的是他们认为与生产能力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某些特征,比如年龄、经验、教育程度以及其他个人特征等。
在这些特征中,教育程度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因而它在劳动力筛选中发挥着重要的信号作用。
3、从学校看,研究生扩招后的教育质量
①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逐年增加,近几年我国硕士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逐年增加,重点院校构建综合性研究大学的远景规划使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趋近于1:1,硕士生和本科生一样,也开始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②报考学校和专业过于集中,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165多万考生报考全国800多家研究生招生机构,排名前63所学校就集中了54.3%的考生。
从专业来讲,我国总共有13大学科门类,近400个研究生招生专业。
2011年报考人数最多的是工商管理硕士,前44个热门专业集中了近一半的考生。
2011年,前10个热门专业集中了当年近20%的考生。
过度的集中使一些考生高分被淘汰出局。
而有些学校生源不足,在本校生源无法满足招生计划的情况下,跨专业、跨学校调剂录取,同时高校多以招收报考本校考生为主,那些成绩优于报考本校考生的调剂考生,受到招收名额的限制,最终不能被录取,致使生源平均质量有所下降。
③研究生的教学模式,现在虽然实行了“导师制”,可是随着连年的扩招使得各校的研究生导师紧缺,由从前的一位导师指导2~3名研究生,发展为现在的一位导师指导20~30名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几乎成了“放羊式教育”,很多研究生几乎是处于“放羊”状态。
据了解,国内也有一些学校对导师所指导研究生的数量进行了限额,但是推广的力度不够。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各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历史悠久,积淀百年。
学院是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学是全国重点学科,已经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有5个博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环境变化、课程与教学论),9个硕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
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变化、区域经济学、课程与教学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摄影测量及遥感和土地资源管理)。
学院拥有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7个,野外研究实验基地3个,教学野外实习基地4个。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年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年科研总经费达到千万元。
学院现有教师64人。
其中: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2人,教授23人,副教授15人,讲师13人。
学院设有三个专业: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科学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优秀地理科学研究和高层次研究型地理教育人才。
主要课程有:地质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水文学、生态学、土壤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在科研部门、党政机关、企业单位从事资源与环境研究、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环境学、流域管理(英)、城市规划概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等。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遥感理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技术,可以对资源、环境、人文、社会、经济等各类
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空间信息产业、技术与应用结合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测量与地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原理/概论、图像理解与分析、GIS软件分析、数字图像处理、定量遥感等。
学院毕业生去向一般为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公司,可在国民经济中国土资源、生态环保、城市规划及信息管理、旅游规划、房地产开发、基础教育等重要行业从事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