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秋季小学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记录
小学班会记录知法守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我校于XX年XX月XX日开展了“知法守法”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的主题班会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
接下来,请允许我宣布本次班会正式开始!2. 班主任讲解法律知识班主任:同学们,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
(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法律。
(3)民法:民法是规定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法律,是调整社会成员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
(4)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
3. 学生分享法律知识学生1:我知道,如果有人侵犯了我的合法权益,我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
学生2:我还知道,我们不能随意侵犯他人的财产权。
学生3:我了解到,如果我们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可能会触犯法律。
4. 案例分析班主任: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一下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案例:小明在放学路上被一辆电动车撞伤,造成腿部骨折。
小明向交警部门报案,交警部门调查后,认定电动车司机负全责。
在交警部门的调解下,电动车司机赔偿了小明的医疗费用。
5. 学生讨论班主任: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案例,我们了解到法律在维护我们的权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知法守法呢?学生1: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学生2: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学生3: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小学普法班会记录(2篇)

第1篇一、班会主题增强法治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二、班会时间2023年4月10日星期一上午第三节课三、班会地点小学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1. 全体学生2. 班主任3. 优秀学生代表4. 家长代表五、班会流程1. 班主任开场致辞2. 普法知识讲座3. 学生互动环节4. 优秀学生代表分享5. 家长代表发言6. 总结发言7. 班会结束六、班会内容(一)班主任开场致辞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普法班会,旨在提高同学们的法治意识,让法律成为我们生活的守护者。
希望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能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自觉遵纪守法,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二)普法知识讲座1. 讲座主题:小学生常见的法律知识2. 讲座内容:(1)我国法律体系简介(2)宪法与公民权利(3)未成年人保护法(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5)交通安全法(6)网络安全法3. 讲座过程:(1)班主任简要介绍讲座主题和内容(2)邀请法治副校长或专业律师进行讲座(3)讲座过程中,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三)学生互动环节1. 知识问答(1)提问:什么是宪法?(2)提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哪些内容?(3)提问:交通安全法中关于行人的规定有哪些?2.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分别扮演法官、律师、被告等角色(2)根据提供的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法庭审理过程(3)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法律知识(四)优秀学生代表分享1. 优秀学生代表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遵纪守法,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2. 学生代表分享自己学习法律知识的感悟(五)家长代表发言1. 家长代表发言,强调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法治意识中的重要性2. 家长代表分享家庭教育中如何引导孩子遵纪守法的方法(六)总结发言1. 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法治意识的重要性2. 班主任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法治素养,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少年七、班会结束1. 全体起立,奏唱国歌2. 班主任宣布班会结束本次班会旨在通过多种形式,让同学们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记录(共6篇)(精简版)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记录(共6篇)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记录(共6篇)篇一: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记录第一次“学法,懂法,用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1 (一)、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三)、过程:一、教师谈话导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小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师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生《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师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生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网吧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师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
3、师出示法律知识检测题生完成题目(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师播放一个动画,主要内容是: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
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师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师讨论(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师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
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四)社会实践结合相关内容,到当地派出所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近年来当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小学法律知识班会课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主题: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二、班会时间:2023年4月10日三、班会地点:小学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五年级全体学生及班主任五、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2. 法律知识讲座3. 案例分析4. 互动环节5. 总结发言6. 结束语六、班会内容:1. 开场致辞班主任: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班会,目的是为了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我们的法治观念。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了解法律知识对于我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大家能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 法律知识讲座主讲人:李律师李律师:同学们,法律就像一把保护伞,它能够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
(1)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的作用法律具有规范作用、保护作用、引导作用、教育作用等。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包括:言论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受教育权等。
公民的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爱护公共财产、遵守社会公德等。
(4)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一部法律。
它规定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保护未成年人的措施。
3.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人:张老师张老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个真实的案例。
案例:小明是一名小学生,一天放学后,他在路上捡到了一部手机。
小明想:这部手机没人要,我就先拿着吧。
于是,小明将手机带回了家。
几天后,手机的主人找到了小明,要求归还手机。
小明却不愿意归还,认为自己捡到的手机就是自己的。
手机的主人将小明告上了法庭。
分析:这个案例中,小明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
根据我国法律,捡到的物品应当归还给失主。
小明没有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反而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4. 互动环节互动环节主持人: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李律师的讲座和张老师的案例分析,现在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学安全法治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主题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二、班会时间2022年10月26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班会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五、班会参与人员全体小学学生及班主任六、班会内容一、开场致辞(一)主持人张老师开场致辞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的主题班会,旨在提高大家的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让我们在快乐成长的同时,也能做到遵纪守法,安全第一。
二、法治教育讲座(二)法治教育讲座1. 讲座主题: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2. 讲座内容:(1)校园欺凌的定义和表现形式(2)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后果(3)如何预防校园欺凌(4)遇到校园欺凌时如何应对3. 讲座嘉宾:学校法治副校长4. 讲座过程:(1)法治副校长通过生动案例,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
(2)引导学生认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
(3)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共建和谐校园。
三、安全知识问答(三)安全知识问答1. 问答环节(1)主持人提出关于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防骗等方面的安全知识问题。
(2)同学们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2. 问答过程:(1)同学们踊跃回答,现场气氛活跃。
(2)通过问答,同学们掌握了更多安全知识,提高了安全意识。
四、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四)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1. 播放安全警示教育片(1)播放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等方面的警示教育片。
(2)教育片内容真实、生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 观看过程:(1)同学们认真观看,深受触动。
(2)观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时刻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五、总结发言(五)总结发言1. 主持人张老师总结发言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法治教育讲座、安全知识问答和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提高了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注意安全,遵纪守法,共建和谐校园。
2. 同学们纷纷表示:(1)要时刻牢记安全知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2)要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共建和谐校园。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记录7篇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记录7篇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记录篇1一、指导思想为组织开展好我校今年的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活动,营造全校共同关注交通安全的浓厚氛围,根据省公安厅、文明办、教育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安监局《福建省20__年“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二、活动时间20__年11月30日至20__年12月4日三、活动主题守规则、保安全四、活动目的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对全校师生法制和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强师生法制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切实避免交通伤害等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内容及安排1.在校园内外利用LED、宣传栏、广播台、校讯通等进行一次广泛的宣传活动,围绕“守规则保安全”营造氛围。
(负责人:保卫科)2.进行一次“守规则保安全”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12月2日上午课间操,负责人:保卫科)3.部分班级出一期手抄报。
主题是:“守规则保安全”交通安全内容。
(负责人:保卫科)4.组织学生观看一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片。
(12月2日上午写字课,负责人:各班主任、保卫科)5.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活动,五、六年级为“守规则保安全”主题班队会活动,一至四年级为“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主题班队会活动。
(12月4日下午班队会,负责人:各班主任)6.进行一次公益活动,部分学生上街发宣传单。
(12月2日上午写字课,负责人:保卫科)7.与每一个学生签订一次交通安全承诺书。
(负责人:各班主任、保卫科)8.组织学生观看一次交通安全展板活动。
(负责人:保卫科)六、活动要求1.加强领导,周密组织全校师生要高度重视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好交通安全和法制宣传活动。
2.做好动员,营造氛围要调动全员参与宣传教育活动,营造“遵纪守法、文明出行”良好氛围。
3.突出主题,注重实效紧紧围绕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主题,突出活动重点,注重实际效果,防止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
小学生安全法制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日期:2021年10月25日地点:XX小学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与人员:五年级全体学生记录人:李同学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我校决定开展以“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班会内容1. 主持人开场张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她强调,安全法制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2. 安全教育讲座张老师邀请了学校法制副校长,XX派出所民警王警官为同学们做安全教育讲座。
(1)王警官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拐骗等方面的知识。
(2)王警官通过案例讲解,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教育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安全知识竞赛为了检验同学们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张老师组织了一场安全知识竞赛。
比赛分为必答、抢答和风险题三个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
4. 互动环节张老师邀请了几位同学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 主题班会总结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强调以下几点:(1)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要认真学习安全知识,做到知行合一。
(3)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遇到安全问题要机智应对。
三、班会效果本次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心得体会:1. 小明:“这次班会让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我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
”2. 小红:“王警官的讲座让我知道了如何预防火灾,我会告诉家人,让他们也提高安全意识。
”3. 小刚:“通过这次班会,我学会了如何应对拐骗,我会告诉身边的小朋友,一起保护自己。
”四、班会反思1. 班主任张老师认为,本次班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学们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法治意识教育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我校决定于2023年4月15日举行主题为“树立法治观念,共建和谐校园”的法治意识教育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形式,使同学们深入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二、班会时间2023年4月15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1. 全体班主任2. 全体同学五、班会流程(一)主持人开场1. 主持人简要介绍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2. 主持人宣布班会正式开始。
(二)法治知识讲座1. 邀请法律专家或法学老师进行法治知识讲座。
2.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青少年常见法律问题及应对方法- 校园欺凌的法律责任(三)案例分析1. 选取与青少年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
2. 案例分析主要包括:- 案例背景介绍- 案例涉及的法律问题- 案例判决结果及启示(四)互动讨论1. 组织同学们就案例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2. 讨论话题包括:- 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五)总结发言1. 主持人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
2. 主持人强调法治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六、班会内容(一)法治知识讲座法律专家从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出发,详细讲解了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以及青少年常见法律问题及应对方法。
讲座内容丰富,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二)案例分析主持人选取了一起校园欺凌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中,受害者因忍受不了欺凌者的侮辱和殴打,最终选择了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案例分析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以及法律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的作用。
(三)互动讨论在互动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有的同学表示,要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有的同学表示,要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勇敢地对违法行为说“不”;还有的同学表示,要关心身边的同学,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老师对本课进行总结。
繁森希望小学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记录
班级
五年级
班会主题
法律与我们同行
班会时间
2015年11月5日
班会地点
五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
五年级全体学生
主持教师
赵萍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的名称。(生根据课前掌握资料自由发言)
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1)、国家相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6、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师读新闻。
2、师: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B: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1、加强法纪教育,引导学生学法、守法,自觉遵守校规班纪。
2、强化安全教育,防止发生踩挤、跳窗、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教育学生远离不良文化,远离诱惑,远离游戏厅歌舞厅网吧,远离邪教,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由此引发的违法犯罪。
教学形式:
采用讨论、交流方式。
活动过程: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出示课件(合作探究)
案例中的五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在哪些方面应引起我们的警示?
3、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4、教师总结 (须引起重视的环节)
(1)家庭教育
(2) 结交不良青年
(3) 租房脱离家庭监管
繁森希望小学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记录
班级
一年级
班会主题
法律与我们同行
班会时间
2015年11月12日
班会地点
二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
二年级学生
主持教师
郝春花
教育目的:
1、通过读新闻、讲故事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讲交通安全故事。
二、主要内容
(一) 你对法律知多少:
1、 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 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班会地点
一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
一年级全体学生
主持教师
于潜
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过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繁森希望小学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记录
班级
六年级
班会主题
法律与我们同行
班会时间
2015年10月19日
班会地点
六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
六年级全体学生
主持教师
王之祥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2、 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1)、国家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6、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3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学生自由发言)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3、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
5、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
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三)看图片,议一议:
1、图片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三、合作探究
1、如何避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途径?(学生讨论)
2、在我们身边是不是有相关的案例?我们如何应对?(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学生自由发言)
? 师:当发现未成年人打架斗殴你怎么办?
生:发现他人对己或别人实施不法行为或者犯罪行为,可以通过学校或家长向公安机关报告。
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帮他打群架。
4、班主任老师总结。
5、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主持人:愿同学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让法制与我们永相随,让幸福快乐与我们永远相伴!
繁森希望小学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记录
班级
三年级
班会主题
法律与我们同行
班会时间
2015年11月26日
班会地点
三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
三年级全体学生
主持教师
王海龙
二、主要内容
1、 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 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老师小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社会在不断进步,而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知道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的名称。(生根据课前掌握资料自由发言)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知识(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竞答,分抽签必答和小组抢答,评选优胜小组)。
3、讨论怎样处理以下行为。
房间内,乌烟瘴气,一群学生饮酒庆祝同学生日。
有人跳窗入室盗窃,一人看见后悄悄走开。
一毒品贩子正诱骗一群学生吸烟。
有的同学向同学强行借钱,不借就找人打。
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过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 案例分析
(一) 1、出示课件(案例评析一)
张某、王某、宋某、史某、朱某系五名未成年人,通过在溜冰场溜冰认识,结为兄弟。后结识了在外"混"的程某,五名被告人便在外租房,在程的"暗示"下五人开始盗窃,后发展为抢劫。五人同吃同住,有钱同花,作案时一起出动,所得赃款平均分配。案发时,五人正策划购买枪支,并准备为五人组合起个帮号,而每次作案起主要作用的张某已经事实上成了五人中的“老大”。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先后作案十几起,案值2万余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社会在不断进步,而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