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的认识与感悟
对高分子专业的认识

对高分子专业的认识嘿,小伙伴们,今儿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挺高大上,实则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高分子专业。
别一听这名字就犯怵,以为得戴上厚厚的眼镜,整天泡在实验室里跟一堆化学试剂打交道。
其实,高分子啊,它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隐形魔术师,无处不在,又无所不能。
想象一下,你早上起床,那柔软的床垫是不是让你感觉特别温馨?没错,那里面可能就藏着高分子的功劳。
高分子材料,就像是给床垫穿上了一层舒适的“隐形外套”,既保暖又透气,让你一觉到天亮,精神满满。
再瞅瞅你手里的手机,那屏幕光滑如镜,轻轻一划,信息就嗖嗖地跳出来。
这背后,也是高分子材料的黑科技在作怪。
它们不仅让手机屏幕变得坚硬耐用,还能在关键时刻保护你的手机免受伤害,简直是手机界的“贴身保镖”。
走在街上,你看到的各种塑料袋、塑料瓶,还有那些色彩斑斓的塑料玩具,全都是高分子材料的杰作。
它们轻便、耐用,还能回收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真是既环保又实用。
不仅如此,高分子材料还在医疗领域大放异彩。
那些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甚至是我们身体里的某些植入物,都有可能是高分子材料的化身。
它们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健康,让我们的生命之树更加枝繁叶茂。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对高分子专业开始有点兴趣了呢?其实啊,高分子专业并不神秘,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师,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奇迹。
在这个专业里,你会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比如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等等。
这些知识不仅能让你在实验室里大展拳脚,还能让你在未来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当然啦,学高分子专业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
你得有扎实的化学基础,还得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思维。
不过啊,只要你有兴趣、有毅力、肯努力,就一定能在这个领域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最后啊,我想说一句题外话。
虽然高分子专业听起来很高端,但它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服务我们的生活、改善我们的环境。
所以啊,无论你选择哪个专业、从事哪个行业,都要记得保持一颗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的心。
高分子材料5篇精选心得

高分子材料5篇精选心得高分子材料助剂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方向课,对高分子材料商品化起重要的作用。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分子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分子材料心得1有机合成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品种很多,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
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如烯烃等合成大分子聚合物。
现在人们用的很多东西都是有机合成材料,比如很多眼镜都是用有机玻璃做的,当然汽车上的窗,轮胎都是,生活中用的塑料袋,电磁炉上的底盘等。
可以说有机合成材料在很多方面已经能够代替一些金属的耐高温的功能作用!有机合成材料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在发生聚合反应时,一些分子链较长的分子往往会被拉断,从而形成结构相似、分子量却不同的分子,这样的若干分子聚合在一起,即使是同种类型结构,化学、物理性质相似,也不能叫做纯净物。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烷烃这种简单有机物中,分子量越大,越不容易达到“纯净”的水平,液化己烷中难免不混有丁烷、戊烷、庚烷等同类有机物。
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补充,化学在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型有机合成材料必将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使用有机合成材料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如"白色污染"。
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而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从此,人类摆脱了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在发展进程中大大前进了一步,合成材料与天然材料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现代工业,农业和国防科学技术等领域,都离不开合成材料。
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聚集而成的,所以也常被称为聚合物。
例如,聚乙烯分子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学心得体会

高分子化学心得体会一、《高分子化学》课程特点及知识体系《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又称聚合物)合成和化学反应的一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较熟练地掌握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实施方法,培养了初步选择聚合反应和控制聚合反应条件合成聚合物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纵观本课程的教材不难看出该,本课程首先在绪论部分介绍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聚合物的凝聚态、主要性能以及高分子科学及其工业发展历史和前景。
第二部分以线性缩聚反应为例介绍逐步聚合反应的动力学特点、线型缩聚中影响分子量的因素及控制分子量的方法、体型缩聚中凝胶点的预测方法以及逐步聚合反应的实施方法。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单体结构与聚合机理的关系、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特征、主要引发剂类型及引发机理、低转化率时自由基聚合动力学特点和影响聚合速率和分子量的因素,当然这一章的最后一部分还对阻聚剂及其阻聚机理进行了简要介绍。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二元共聚物瞬时组成与单体组成的关系、竞聚率的意义、典型的共聚物组成曲线类型以及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的关系、共聚物组成均一性的控制方法、自由基及单体的活性与取代基的关系、以及对反应速率的影响、Q-e概念及应用。
第五部分介绍自由基聚合的四大聚合方法: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的体系组成、机理及应用。
第六部分讲解阳、阴离子聚合的单体与催化剂及其相互间的匹配、活性种可能出现的形式、离子型聚合机理及其特征以及溶剂、温度和反离子对反应速率和分子量的定性影响。
二、《高分子化学》学习方法1、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
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
《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 高分子化学; 专业课 ; 双语教 学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1 1 - 0 0 9 0 - 0 2
高分子科学是- -I ' - ] 奠基于 2 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兴 学科 。 高分子化学是其基本内容之一。 《 高分子化学》 则是在 2 0 世纪 4 0 年代后期才建立并逐步成熟起来 的一门课程 。 在大学本科开设这样- -I ' q 课程 ,是基于高分子化学在基础 化学 、 材料科学和应用化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曾有统计 资料表明 : 在美 国, 有3 0 %的化学工作者 , 5 0 %具有本科以 上学历的化学工作者从事于与高分子相关的工作领域。国 内情况也类似于此。在全国重点的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大 学中都设有与高分子科学相关的院、系或专业 , 《 高分子化 学》 是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进入 9 0年代 , 随着素质教育 理论的普及 ,非高分子专业的高分子化学课程也愈来愈受 到重视 , 已逐渐 向着相关专业, 如化学、 应用化学、 材料科学 和生物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方 向发展。本文将结合实际教 学, 对我校《 高分子化学》 课程教学的改进提出一些思考。 《 高分子化学》 课程体 系现状 《 高分子化学》 内容系统化过程 , 主要是以聚合反应机 理为主线安排各项 内容。 这反映在 目前广泛应用的由潘祖 仁先生编写 的国优教材《 高分子化学》 ( 第四版) 分章 目录 中。 全课程共分为八章讲授 : 第一章序论 ; 第二章逐步聚合
【 教法研究 】 Fra bibliotek《 高分子化学》 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杨庆浩 , 聂丽华
( 西安科技大学 材料学院, 陕西 西安 7 1 0 0 5 4 )
高分子化学心得体会

高分子化学心得体会在未学习高分子化学以前,对高分子化合物的认识停留在涤纶、橡胶、纤维、树脂等这一些常见的化合物上,对高分子化学的认知就是我们有机化学所讲述的聚合物之间的加成、缩聚之类。
学习了高分子化学之后,让我了解到现在的高分子科学的研究十一高分子化学为基础,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改性等,为高分子科学研究提供新生化合物、为国民经济提供新材料及合成方法。
而高分子科学的发展由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到了精细高分子、功能高分子、生物医学高分子等领域。
下面我就本学期以来自己对高分子化学主要内容的学习的心得体会做一简单地总结。
一、对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认识1、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所谓高分子化合物,系指那些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化合物。
所谓“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其实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值。
对于不同种类的高分子化合物而言,具备高分子材料特殊物性所必需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限各不相同,甚至相去甚远。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a.相对分子质量很大,而且具有多分散性,一般高分子化合物实际上都是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等的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具有统计平均意义;b.化学组成比较简单,分子结构有规律;c.分子形态多种多样;d.物性迥异于低分子同系物,尤其是具有黏弹性。
2、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A.按照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两大类。
天然高分子如云母、石棉、石墨、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等;合成高分子如聚乙烯、尼龙-66、涤纶等。
B.按材料用途分类可分为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黏剂和功能高分子等6大类。
C.按主链元素组成分类a.碳链高分子(主链完全由碳原子组成。
如聚乙烯);b.杂链高分子(主链除碳原子外,还含有O、N、S等杂原子。
如聚酰胺等);c.元素有机高分子(主链不含碳原子而由Si、B、Al、O、N、S或P等原子组成,不过侧基由C、H、O等原子组成的有机基团。
高分子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分子化学知识点总结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能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它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高分子化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高分子的基本概念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在 10^4 到 10^7 之间。
高分子化合物由许多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这些结构单元被称为单体。
例如,聚乙烯是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其结构单元就是乙烯。
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具有多分散性,即同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中,不同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同。
通常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常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和粘均相对分子质量。
二、高分子的分类根据来源,高分子可以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
天然高分子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合成高分子则是通过人工合成得到的,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按照高分子的主链结构,可分为碳链高分子、杂链高分子和元素有机高分子。
碳链高分子的主链完全由碳原子组成,如聚乙烯、聚丙烯;杂链高分子的主链除了碳原子外,还含有氧、氮、硫等原子,如聚酯、聚酰胺;元素有机高分子的主链中不含碳原子,而是由硅、磷、钛等元素组成,侧链则为有机基团。
三、高分子的合成方法(一)加聚反应加聚反应是指由不饱和单体通过加成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在加聚反应中,单体分子中的双键或三键打开,相互连接形成高分子链。
常见的加聚反应有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
自由基聚合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加聚反应,其反应条件相对简单,通常在加热或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
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
离子聚合包括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它们对反应条件要求较高,需要在无水、无氧的环境中进行。
配位聚合可以制备具有规整结构的高分子,如等规聚丙烯。
(二)缩聚反应缩聚反应是指由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通过缩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并伴随有小分子副产物(如水、醇、氨等)生成的过程。
高分子化学课感想

为期一学期的高分子化学课程虽然结课了,但是留给我的感受却颇为深刻。
在这门课程上我了解了各种高分子材料的来源,合成方法,用途等,并了解到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了高分子材料使用的便捷之处,是我们在科学研究学习中的基础课程。
当然了,高分子化学既是一门学科课程,更是一种连通其他学科学习的课程,譬如这学期里,在我们的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就发现了高分子化学与有机化学的联系。
给我影响深刻的是高分子化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 以前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非常多的高分子材料并感慨这些材料的神奇,总是苦恼无法知道这些材料的名称及其它用途,在学习了这门课后,这些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所以对于高分子化学这门课,个人感觉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平心而论,大学里的诸多课程,真正有实质性的东西确实不多,在我看来,这门课当属这一类。
高分子化学学习心得

高分子化学学习心得篇一:高分子学习心得高分子学习心得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化学反应、物理化学、物理、加工成型、应用等方面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合成高分子的历史不过80年,所以高分子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还不足六十年,但它的发展非常迅速。
目前它的内容已超出化学范围,因此,现在常用高分子科学这一名词来更合逻辑地称呼这门学科。
一我对高分子化学的掌握1.什么是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合成(聚合)和化学反应的一门科学;同时还会涉及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
同时也涉及高分子化合物的加工成型和应用等方面。
高分子也成聚合物(或高聚物),有时高分子可指一个大分子,而聚合物则指许多大分子的聚集体。
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非常的大,小到几千,大到几百万、上千万的都有。
我们有时将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高分子化合物叫低聚物。
2.高分子化学发展高分子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20世纪30年代才建立起来的一个较年轻的学科。
然而,人类对天然高分子物质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古代,人们的生活就已和天然高分子物质结成了息息相关的关系。
高分子物质支撑着人们的吃穿住各方面,作为人类食物的蛋白质和淀粉,以及用纺织成为衣物的棉、毛、丝等都是天然的高分子物质。
在我国古代时,人们就已学会利用蚕丝来纺织丝绸;汉代,人们又利用天然高分子物质麻纤维和竹材纤维发明了对世界文明有巨大失去作用的造纸术。
在那时,中国人已学会利用油漆,后来传至周边国家乃至世界。
可以说,古代中国在天然高分子物质的加工技术上,例如丝织业、造纸术和油漆制造,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
1932年,施丁格发表了一部关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总结性论著,高分子化学建立了。
在此之后,高分子化学理论迅速发展,高分子工业也蓬勃兴起。
以后的40年间高分子化学及工业达到飞速发展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刺激了高分子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德国首先合成了橡胶,美国也加速发展高分子工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化学的认识与感悟摘要: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化学反应的一门学科,同时还涉及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
本文是讲述我在学习了高分子化学这门课程之后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理解,以及我感兴趣的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的聚合方法的理解。
关键字:高分子化学高分子聚合物聚合方法一.我对高分子化学的掌握1.什么是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合成(聚合)和化学反应的一门科学;同时还会涉及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
同时也涉及高分子化合物的加工成型和应用等方面。
高分子也成聚合物(或高聚物),有时高分子可指一个大分子,而聚合物则指许多大分子的聚集体。
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非常的大,小到几千,大到几百万、上千万的都有。
我们有时将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高分子化合物叫低聚物。
2.高分子的分类和命名2.1高分子分类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对高分子进行多种分类,例如按来源、合成方法、用途、热行为、结构等来分类。
在高分子课程学习中,我们对高分子的分类是按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角度来考虑,是按照主链结构将高分子分成三大类:①碳链聚合物:主链完全有碳原子组成,比如绝大部分的烯类和二烯类的加成聚合物。
②杂链聚合物:主链除了碳原子外,还有氧、氮、硫等杂原子,比如聚醚、聚酯、聚酰胺等缩聚物和杂环开环聚合物以及大多数天然高分子。
③元素有机聚合物:主链中没有碳原子,主要由硅、硼、铝和氧、氮、硫、磷等原子组成,但多半是有机基团,比如甲基、乙基、乙烯基、苯基等。
如果主链和侧基均无碳原子,则称物价高分子,像硅酸盐之类。
2.2高分子命名在有机化学中我们就学过聚合物的命名,在高分子化学中聚合物的命名跟我们以往的命名没有什么区别,在这里命名方法主要分两类:①单体来源命名法:就是聚合物名称以单体名为基础。
比如乙烯的聚合物我们称为聚乙烯。
②结构单元命名法:就像有机化学里一样,先确定重复单元结构,排好单元次序,命名。
最后在名字前加一个聚就可以了。
3.聚合反应与聚合方法3.1聚合反应在我们学习高分子化学过程中,聚合反应贯穿了我们整个课本,从缩聚和逐步聚合到自由基聚合、自由基共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开环聚合等,聚合反应中有涉及到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布还有聚合物的大分子的结构、它们的链状和聚合物的聚集态、热转变之类的。
我们知道聚合反应有很多种类型,同样我们可以将聚合反应分类。
在以前学习关于聚合物的反应时,我们很熟悉的有缩聚、加聚和开环聚合。
在高分子课程中我们学习到了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
下面我说说我对着两种聚合反应的掌握情况。
3.1.1逐步聚合多数缩聚和聚加成反应都属于逐步聚合,其特征是低分子转变成高分子在缓慢逐步进行,每步反应的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逐步聚合中任何两分子(单体分子或聚合物分子)间都能相互反应生成聚合度更高的聚合物分子。
在课程在我们了解到逐步聚合反应的分类,比如,平衡缩聚和不平衡缩聚、线形缩聚和体形缩聚、均缩聚和混缩聚及共缩聚等这些各种缩聚的反应机理、特征、聚合度、分子量分布等,在生活科研之中的应用,还有缩聚和逐步聚合要怎么样才能成功反应。
3.1.2连锁聚合连锁聚合反应也称链式反应,反应中一旦形成单体活性中心,就能很快的传递下去,瞬间形成高分子。
平均每个大分子的形成时间都非常短。
聚合过程由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几步基元反应组成,各步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差别很大。
反应中只存在单体、聚合物和微量引发剂。
进行连锁聚合反应的单体主要是烯类、二烯类化合物。
像课本中的自由基聚合、自由基共聚合、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都是属于连锁聚合。
这几种聚合只是因为活性中心的不同而区别开:①:自由基聚合是因为其以自由基为活性中心,自由基共聚合也一样。
②:离子聚合是以离子为活性中心,阳离子聚合的活性中心是阳离子,阴离子聚合的活性中心是阴离子。
③:配位聚合的活性中心是配位离子。
在各种连锁聚合反应中我们主要学习了解了它们的各自的特征、反应的单体结构和聚合类型、它们的反应机理、反应的动力学、它们各自反应的引发剂等等。
以及各种反应在科研及生活中的应用。
3.1.3逐步聚合与连锁聚合的区别逐步聚合与连锁聚合的区别如下:①逐步聚合没有特定的活性中心和基元反应;而连锁聚合需要活性中心就像上面所写各种反应的活性中心都不同,连锁聚合有链引发、增长、转移、终止等基元反应。
②逐步聚合的反应时逐步进行的;连锁聚合的反应是单体一经引发便迅速连锁增长。
③逐步反应的体系中含单体和一系列分子量递增的中间产物;连锁聚合只有单体和聚合物。
④逐步聚合分子量缓慢增加,转化率在短期内很高;连锁聚合的分子量变化不大转化率随时间而增大。
3.2聚合方法高分子化学中的聚合方法大致分为四种: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
在课本中专门有单章介绍聚合方法,但其他各章节讲述聚合反应时也同样贯穿着聚合方法。
下面我简要的介绍我在学习中对几种方法的认识:①本体聚合:单体的本身加入(或不加)少量油溶性引发剂的在本体内的聚合。
比较难聚合,而且聚合热不易排除,但其操作简便,产物纯净。
②溶液聚合:是将单体和油溶性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进行的聚合。
其反应速率较小、分子量较低,比较容易反应,体系粘度低,传热、混合容易,温度易于控制;但是聚合度较低,产物常含少量溶剂,使用和回收溶剂需增加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
③悬浮聚合:单体以液滴状悬浮于水中的聚合,主要由单体、油溶性引发剂、水和分散剂四部分组成。
反应容易进行。
其容易洗涤、分离,产物纯度较高;但是产物容易粘壁,影响聚合釜传热和生产周期。
④乳液聚合:单体在水中以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主要由单体、水溶性引发剂、水和乳化剂等组成。
反应容易进行。
其速度快、产物分子量大、体系粘度低、易于散热;但是乳化剂等不易除净,影响产物性能。
4.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聚合物化学反应的种类由聚合度和基团的变化(侧基或端基),大致分为三类:①聚合物基本不变的反应,而仅限于侧基或端基变化的反应,常称为相似转变。
②聚合度变大的反应,如交联、嵌段、接枝和扩链反应。
③聚合度变小的反应,如解聚、降解等反应。
主要学习了聚合物化学反应的特征、反应的影响因素、聚合物对环境的影响和处理等等。
二、我对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感悟以上除去高分子材料类是我在高分子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学习到的。
在未学高分子化学前以为高分子化学就是我们所学的有机化学一样讲述聚合物之间的加成、缩聚之类的,还有对一些聚合物的了解,比如塑料、纤维、橡胶、蛋白质之类的那么一点点的了解。
而高分子化学让我们了解到现在高分子科学的研究是以高分子化学为基础,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改性等,为高分子科学研究提供新生化合物、为国民经济提供新材料及合成方法。
高分子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才深深的认识到,原来高分子化学和我们之间的密不可分,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手机上的材料、吃的饭、吃饭用的餐具、汽车的轮胎等等,多不胜数。
我们的吃穿住行每时每刻都跟高分子打着交道。
当我们睡到高分子的时候经常联想到的是塑料一类,更会联想到‘白色污染’。
很多污染是与高分子有关,但世界本来就具有双面性,带给我们污染的同时又带给了我们多少的便利,高分子在我们人类的文明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睡着绿色高分子的提出,高分子的污染将会便得越来越少。
就比如说可降解塑料。
高分子化学课程的学习让我掌握了高分子化学的基础知识,拓宽我的视野,让我深深感受到凭着我们自己的学习未来终将因为我们而改变高分子化学的学习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认识到高分子化学的广阔与前景,随着高分子科学的发展由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到精细高分子、功能高分子、生物医学高分子。
高分子课程的学习,让我们对高分子的基础知识等到了解和加深,思维也随着高分子的广阔无限延伸,也为我们毕业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更宽更广的发展。
三、我对聚合方法的理解聚合方法分为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
下面讲述我对各种聚合方法的理解:1.本体聚合本体聚合无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光、热、辐射能等作用下聚合。
有时可能加入少量颜料、增塑剂、润滑剂、分子量调节剂等助剂。
1.1本体聚合的优点①产品杂质少、纯度高、透明性好,尤其适于制板材、型材等透明制品。
②自由基,离子聚合都可选用本体聚合。
③气态、液态及固态单体均可进行本体聚合,其中液态单体的本体聚合最为重要。
④本体聚合适于实验室研究。
例如单体聚合能力的鉴定,聚合物的试制、动力学研究及共聚竞聚率的测定等。
1.2本体聚合的缺点①聚合初期,转化率不高,体系粘度不太大,散热尚不困难。
但当转化率提高,体系粘度增大后,散热困难,加上自加速效应,放热速率提高。
②如散热不良,轻则造成局部过热,使分子量分布变宽;严重的则温度失控,引起爆聚。
2.溶液聚合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进行的聚合方法。
溶液聚合与本体聚合相比较:①粘度较低,混合和传热较容易,温度易控制,较少自加速效应,可避免局部过热。
②在实验室,常用此法进行聚合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③使用溶剂----单体浓度低,聚合速率相对较慢,还可能发生向溶剂的链转移,产物的分子量一般也较低;要获固体产物时,需除去溶剂,回收费用较高;除尽聚合物中残余溶剂较困难;除尽溶剂后,固体聚合物从釜中出料也较困难。
④工业上溶液聚合多用于聚合物溶液直接使用的场合如涂料、粘合剂、合成纤维纺丝液、浸渍剂等。
3.悬浮聚合溶解有引发剂的单体在强烈搅拌下,以小液滴状态悬浮分散于水中进行聚合单体液滴在聚合过程中逐渐转化为聚合物固体粒子。
单体与聚合物共存时,聚合物一单体粒子有粘性,为了防止粒子相互粘结,体系中常加有分散剂,使粒子表面形成保护膜。
悬浮聚合体系一般由单体、油溶性引发剂、水及分散剂四个基本组分组成。
3.1悬浮聚合的优点与缺点优点:粘度较低,简单安全,聚合热易除去,分子量及其分布较稳定,产物分子量一般比溶液法高,后处理工序比溶液法及乳液法简单。
缺点:产品中附有少量分散剂残留物。
3.2悬浮聚合的成粒机理及影响因素许多烯类单体在水中溶解很小,可看作不溶于水。
搅拌时,剪切力使单体液层分散成液滴。
搅拌强度越大,生成的粒子越小。
界面张力使单体液滴成珠状,并使相互接触的小液滴凝聚成大液滴。
在一定的搅拌强度和分散剂浓度下,大小不等的液滴通过一系列的分散和结合过程,构成一定的动平衡,最后得到大小较均匀的粒子。
由于反应器中各部分的剪切力不同,所以粒子大小仍有一定的分布。
3.3悬浮聚合中的分散剂若停止搅拌,液滴将聚集变大,最后仍与水分层因此单靠搅拌形成的液一液分散是不稳定的。
加之聚合到一定程度后,单体液滴中溶有或溶胀有一定量聚合物,就变得发粘起来。
此时,两液滴碰撞时,往往会粘结在一起,搅拌反而促进粘结,最后会成一整块。
为此,必须加入适量的分散剂,以便在液滴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防粘结。
①水溶性有机高分子物质。
作用机理是吸附在液滴表面形成保护膜,起保护胶体的作用,使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降低,使液滴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