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基础工业工程(B卷)评分标准和答案

合集下载

重庆大学基础工业工程评分标准和答案

重庆大学基础工业工程评分标准和答案

重庆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B基础工业工程(评分标准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 离散型制造是指以一个个单独的而零部件组成最终产品的生产方式。

其生产组织类型按其规模、重复性特点又可分为车间任务型和流水线型。

2.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很多,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增加资源的投入;二是从改进方法入手,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充分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努力降低成本,促使企业走内涵发展的路子。

3. IE 是如何将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要素设计和建立成一个集成系统,并不断改善,从而实现更有效的运行。

4. 标准资料按实施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5. “5S ”管理源于日本企业广泛采用的现场管理方法,它通过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对生产现场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

6.右手持塞规,左手在工作台上抓取一零件,检测其尺寸大小。

左手MOD 分析式应为: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在下列的方框内。

)1.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A.先进工人;B.一般工人;C.正常工人;D.合格工人。

2.时间研究的步骤为()。

A.测时、剔除异常值、决定观测次数、计算正常时间、计算标准时间;B.收集资料、划分操作单元、测时、计算正常时间、决定宽放时间、计算标准时间;C.决定观测次数、测时、进行评比、决定管理界限、决定宽放时间、计算标准时间;D. 划分操作单元、测时、评比、宽放、计算标准时间。

3.定置管理是研究()三者相互关系。

A.人与物处于立即结合状态、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人与物无关B.人与机操作情况、物流情况、作业者情况C.人、机、物D. 人有良好的工作状态、人有部分工作状态以及人无效劳动过多4.制定标准时间最科学、客观、令人信服的方法是()A.经验判断法B.统计分析法C.作业测定法D.工作衡量法5.利用手指充分控制物体的动素名称为()。

B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B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08级《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考试卷(B卷)答案及评分标准试卷评分说明1、参照本评分标准中给出的解题步骤分值评分。

2、解题方法正确、计算结果错误的,酌情扣1~2分。

3、解题思路基本正确,但分析的不够全面、不完全正确的,按解题步骤分值酌情扣分。

4、前面计算结果错误影响到后面的计算结果,只要后续计算公式、方法正确,不重复扣分。

5、不要求学生的解题步骤与本答案完全相同,只要能表明其知道正确的解答方法且结果正确即可得分。

6、解题方法、计算结果正确,但解题中间步骤不全的,酌情扣0~1分。

7、没有给出物理量单位或单位错误的扣1.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流体连续介质模型意味着 B 。

A. 流体分子之间的间隙很小B.描述流体运动的物理参数是连续函数C. 流体是不可压缩的D. 流体的物性是不变的2、粘度很大的流体在内径很小的管内作低速流动时,易出现 A 流动。

A.层流 B. 湍流 C. 定常流动 D.非定常流动3、用虹吸管在两个开口水池之间输送水,虹吸管最高处的压强 B 大气压强。

A.大于 B.小于 C. 等于 D. 大于等于4、按照导热机理,在水的气、液、固三种状态中, A 状态下的导热系数最小。

A.气体 B.液体 C. 固体 D. 气体和液体5、物体的发射率取决于物体的表面特性(物质的种类、表面状况和温度),与外界条件 A 。

A. 无关B. 有关C. 关系不大D. 有时有关,有时无关,视具体情况而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5分)1、流体在管内流动时,雷诺数Re的表达式为:;其物理含义为: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2、理想流体是指不存在粘性力,或其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的流体。

3、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根据层流边界层的厚度和管道表面绝对粗糙度的相对大小,可将管道分为两种类型:即水力光滑管和水力粗糙管。

4、实际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因受到阻力作用而造成能量损失。

其中,因流体自身的粘性或(和)流体微团的迁移、脉动造成的阻力损失称为 沿程阻力 ;而因流道变化或(和)流道的某些障碍形成的阻力损失称为 局部阻力 。

基础工业工程习题答案作者易树平

基础工业工程习题答案作者易树平

基础工业工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1.企业的生产运作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答:1)企业的生产运作有离散型制造、流程型制造、重入离散型制造和服务型。

2)各类型生产运作方式的特点如下:①离散型制造特点:分车间任务型生产、流水线型生产a.车间任务型生产:每项生产任务仅使用整个企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生产设备一般按机群方式布置。

b.流水线型生产:工作地专业划程度高,按产品或加工对象组织生产;生产按节拍进行,各工序同期进行作业,重复相同的作业内容;各道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与相应工序的工作地(或设备)数比值相等;工艺过程是封闭的。

②流程型制造特点:分重复生产型、连续生产型a.配方的管理要求很高,如配方的安全性、保密性;b.需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进行跟踪,对批次管理要求较高;c.某些产品常常有保质期;d.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联产品、副产品、等级品。

③重入离散型制造a.产品过程精密而复杂,工序繁多;b.生产周期长,并且产品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需多次甚至数十次经过相同的机器群组加工。

④服务型特点:按顾客需求特性分为通用型服务和专用型服务;按系统运作特点分为技术密集型服务和人员密集型服务a.通用型服务:服务过程比较规范,服务系统有明显的前、后台之分。

b.专用型服务:与顾客有较紧密的接触,一般无前后台之分;服务性特点更为明显,难以制定统一的服务过程规范。

c.技术密集型服务:更加注重合理的技术装备的投资决策和有效的管理。

d.人员密集型服务:更加注重人员的聘用、培训和激励等。

2.企业生产运作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没有一套标准、规范、优化的作业流程,造成企业整体流程的运作时间延长,效率降低。

3.生产率从本质上讲反映的是什么?答:生产率是产出与投入比,用来描述生产系统转换功能的效率。

从本质上生产率反映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4.生产率测评的意义是什么?答:1)定期或快速评价各种投入资源或生产要素的转换效率及系统效能,确定与调整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适宜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和经营管理方针,保证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B答案及评分标准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B答案及评分标准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B 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简答题1.(5分)工程控制论实质上是研究工程技术中广义系统的动力学问题。

具体地说,它研究的是工程技术中广义系统在一定的外界 条件(即输入或激励,包括外加控制与外加干扰)作用下,从系统的一定初始状态出发,所经历的由其内部固有特性(由系统的结构与参数所决定的特性)所决定的整个动态历程,研究这一系统及其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2.Ⅰ型(2分);稳态值等于1(3分)。

3.将微分方程的微分算子换成S 后,可以获得传递函数(2分);而将传递函数S 换成j ω,传递函数就变成频率特性(2分),反之亦然(1分)。

4.相位裕度:在ω为剪切频率c ω时,相频特性GH ∠距180-的相位差称为相位裕度(2分)幅值裕度:当ω为相位交界频率g ω时,开环幅频特性()()g g G j H j ωω的倒数成为幅值裕度。

二、 C s R s G G G G Gf ()()()=++001 (两个通道各4分)三、根据牛顿定律列写方程:B ( )x yKy --=0 在零初始条件下对上式拉氏变换:BS (X (S )-Y (S ))-KY (S )=0即:G(s)=Ts Ts +1,T=B/k 四、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3210(1)()4510B s G s s s s +=+++ 特征方程为3245100s s s +++= 列出劳斯表321015041002.5010s s s s 因为劳斯表第一列元素均大于零,故系统稳定。

五、开环传函G(s)=G c (s)G p (s)=2112101122K T s s Ts K T s S s p d p d ()()()(.)++=++ 1、 确定K p 和T d 由e ssa =1120225K K K a pp =≤∴≥.. 取K p =2.5 在ωωωc c c p c d s G j G j T =⋅=++=51151525105122/|()||()|(.)时,即() 1+25T d d T s 225102511=+∴=(.).∴=+=+G s K T S s c p d()().(.)125111 2、相应的ϕωωm d c c tg T tg T tg tg =-=⨯-⨯=-=----1111115015797266531.....六、ω→∞点ω=0点 ωn=0.5点。

工业工程导论试题AB卷及答案

工业工程导论试题AB卷及答案

工业工程导论试题A B卷及答案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工业工程是一门( C )。

A.专业工程学科B.管理学科C.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D.企业管理2、吉尔布雷斯夫妇的主要贡献是进行了( B )。

A.时间研究B.动作研究C.甘特图D.统计质量控制3、按照动作经济原则,在作业现场工具和物料应放置在( A )。

A.固定位置B.随手放置C.高处D.最近处4、( D )运用工业工程相对较少。

A.东部沿海地区企业B.外资企业C.合资企业D.内地企业5、为了平衡双手操作,可以开展( A )。

A.双手操作分析B.单手操作分析C.工组联合操作分析D.人-机操作分析6、5W1H中的5W不包括( B )A. What B、Which C、When D、Where7、宾馆里门把手的高度设计属于人因工程里面的( C )A. 双限值设计B. 单限值设计C. 平均尺寸设计D.和人因工程无关的设计8、粗能力计划主要是对( A )进行负荷平衡分析。

A. 主生产计划B. 综合生产计划C. 物料需求计划D.车间作业计划9、某工厂要进行设施选址,下面哪个起点不适合该工厂选作厂址。

( D )A. 住宅区下风方向B. 靠近水源C. 靠近运输枢纽D. 窝风的盆地10、( C )是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系起来,表示因果关系的图形.A. 控制图B.排列图C. 因果图D.直方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IE的核心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2、对现有的工作方法的改进应该遵循的四项原则是取消、、重排、。

3、方法研究的三类分析技术在通常情况下,程序分析适用于的层次,操作分析适用于的层次,动作分析适用于的层次。

4、工作研究主要包括和两大部分。

5、综合生产计划决策通常有、与混合策略三种6、田口玄一博士提出的质量的三次设计法指的是系数设计、和;7、根据产品的原材料性质、结构特征、使用功能、制造工艺和生产流程等特点可以将制造系统分为和连续型制造系统。

重庆大学工程材料试卷参考答案

重庆大学工程材料试卷参考答案

重庆大学工程材料试卷参考答案一、(20分)每小题4分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熔炼、烧结或通过其方法由化学键组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同素异晶转变:在固态下,同一种元素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

铁素体:碳溶解在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再结晶: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其组织和性能都恢复到变形前的软化状态的过程。

淬透性:一种热处理工艺性能,表示材料在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

二、(5分)三、(25分)1.(7分2.3.(每个图2分)四、(10分)1.答:淬火后组织为马氏体;(2分)退火后组织为珠光体。

(2分)2.200℃回火后为回火马氏体;(2分)400℃回火后为回火托氏体;(2分)600℃回火后为回火索氏体。

(2分)五、(20分)答:齿轮:20CrMnTi渗碳钢;C%=0.2%,Cr,Mn,Ti<1.5%;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3分)连杆:40Cr调质钢;C%=0.4%,Cr<1.5%;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2分)弹簧:65Mn弹簧钢;C%=0.65%,Mn<1.5%;淬火+中温回火;组织为回火托氏体。

(2分)冷冲压模具:Cr12MoV冷变形模具钢;C%>1%,Cr=12%,Mo,V<1.5%;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2分)滚动轴承:GCr15Mo轴承钢;C%=1%,Cr=1.5%,Mo<1.5%;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2分)车刀:W6Mo5Cr4V2高速钢;W%=6%,Mo%=5%,Cr%=4%,V%=2%;淬火+560℃三次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重庆大学 工程材料 考题 参考答案

重庆大学 工程材料 考题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6分/小题,共30分)1. 塑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残余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而韧性是指材料断裂时所需能量的度量。

2. 铁素体是碳溶解在体心立方晶格的α-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而奥氏体是碳溶解在面心立方晶格的γ-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3. 调质处理是指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而变质处理是指向合金液中加入某种用于控制合金相或非金属夹杂物生长形态的微量元素的熔体处理工艺方法。

4. 淬透性是指淬透性表示钢淬火后获得淬透层深度的能力,而淬硬性表示钢淬火后能达到的最高硬度。

5. 将亚共析钢加热至AC3以上20~30℃,保温足够时间奥氏体化后,随炉缓慢冷却,从而得到接近平衡的组织,这种热处理工艺称为完全退火。

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到略低于Ar1的温度,并停留一段时间,使组织转变完成,得到在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球状或颗粒状碳化物的组织,这种热处理工艺称为球化退火。

二、绘图题(10分)1、请在立方晶系中绘制以下晶向: ]231[ ]012[ (4分,每个2分)2、立方晶系的{111}晶面族包含几个晶面?请绘制出所有晶面。

(6分) 答:4个(2分),绘图见下图(每个1分)。

三、铁碳相图知识(30分)1、叙述以下点或线的含义:P 、S 、E 、C 、N 、J 、A 、G 、GS 、EC 。

(5分,每个0.5分)2、上图中三条水平线上各发生什么相变反应?请分别写出其反应式,并给出反应温度、反应相和反应相的成分。

(6分)(每式2分,不写化学成分不扣分)3、含碳量为0.6%的碳钢的组织组成物是什么?相对含量各占多少?相组成物是什么?其相对含量又各占多少?(6分)组织组成物为F+P ,F%=(0.77-0.6)/(0.77-0.0218)≈23%,P%=1-F%=77 %; 相组成物为F+Fe 3C ,F%=(6.69-0.6)/(6.69-0.0218)≈91%,P%=1-F%=9%。

重庆工学院考试试卷(B).docx

重庆工学院考试试卷(B).docx

重庆工学院考试试卷(B)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液态金属或合金中一般存在_______ 起伏、________ 起伏和_______ 起伏,其中在一定过冷度下,临界核心由 ________ 伏提供,临界牛:核功由_______ 起伏捉供。

2、液态金属的流动性主要由________ 、 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等决定。

3、液态金属(合金)凝固的驱动力由________ 提供,而凝固时的形核方式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两种。

5、铸件凝固过程中采用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 等物理方法实现动态结晶,可以有效地细化晶粒组织。

6、孕育和变质处理是控制金属(合金)铸态组织的主要方法,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孕育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 ,而变质则主耍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 o 7、铸造合金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一般耍经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三个收缩阶段。

8、铸件中的成分偏析按范围大小可分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两大类。

10、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________ 。

11、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________ 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12、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

13、应力状态屮的______ 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14、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g _________ 中间主应力6 o15、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__________ o16、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其拉伸变形的延仲率超过1 0 0%的现象叫__________ O17、材料经过连续两次拉伸变形,第一次的真实应变为&=0・1,第二次的真实应变为e2= 0.25,则总的真实应变£=____________ o18、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叫材料的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 分 评分人重庆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B基础工业工程(评分标准及答案)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统分人得 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 离散型制造是指以一个个单独的而零部件组成最终产品的生产方式。

其生产组织类型按其规模、重复性特点又可分为车间任务型和流水线型。

2.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很多,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增加资源的投入;二是从改进方法入手,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充分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努力降低成本,促使企业走内涵发展的路子。

3. IE是如何将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要素设计和建立成一个集成系统,并不断改善,从而实现更有效的运行。

4. 标准资料按实施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5. “5S”管理源于日本企业广泛采用的现场管理方法,它通过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对生产现场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

得 分评分人6.右手持塞规,左手在工作台上抓取一零件,检测其尺寸大小。

左手MOD分析式应为:左手动作内容分析式抓取零件M3G1拿回来检测M3P5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在下列的方框内。

)题号12345678910答案D B C C C B D B D 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 C A A B BABCB题号2122232425答案BCCAC1. 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 )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A.先进工人;B.一般工人;C.正常工人;D.合格工人。

2. 时间研究的步骤为( )。

A.测时、剔除异常值、决定观测次数、计算正常时间、计算标准时间;B.收集资料、划分操作单元、测时、计算正常时间、决定宽放时间、计算标准时间;C.决定观测次数、测时、进行评比、决定管理界限、决定宽放时间、计算标准时间;D. 划分操作单元、测时、评比、宽放、计算标准时间。

3. 定置管理是研究()三者相互关系。

A.人与物处于立即结合状态、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人与物无关B.人与机操作情况、物流情况、作业者情况C.人、机、物D. 人有良好的工作状态、人有部分工作状态以及人无效劳动过多4. 制定标准时间最科学、客观、令人信服的方法是()A.经验判断法B.统计分析法C.作业测定法D.工作衡量法5. 利用手指充分控制物体的动素名称为()。

A伸手 B. 移物 C. 握取 D. 持住6. 动素放手的形象符号为()A B. C. D.7. 动素寻找的形象符号为()A B. C. D.8. 核心动素为()A. 伸手、移物、持住B. 装配、拆卸、使用C. 装配、检查、使用D. 检查、寻找、预定位9. 双手的动作应该()A.同时开始并同时完成其动作B.不同时空闲C.反向并同时进行D.同时而对称10. 人机操作图可将生产过程中,工人操作的()和机动时间清楚的表示出来。

A. 开机时间B.停机时间C. 手动时间D. 辅助时间11. 在机器加工的过程中,()的工作是为了保证机器加工得以实现的辅助操作,对工件本身的变化不直接起作用,因此应尽量减少这部分工作所占的时间。

A. 开机B.停机C. 手动D. 装卸工件12. 经济学家用()来衡量生产系统这种转换功能。

A.经济效益B.效率C. 生产率D. 效率13. 生产就是()A.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B.一种转换功能C. 创造物质和经济财富D. 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活动14. 工业工程的功能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

A.把人员、物料、设备、能源组成使用系统B.规划、设计、评价、创新C. 预测、设计、改善和设置D. 低成本、低消耗、安全、优质15. 泰勒系统地研究了工场作业和衡量方法,创立了(),改进操作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A.动作研究B.时间研究C. 甘特图D. 赋税原理16. 生产率的定义是()A.一切经济价值的源泉B.投入与产出之比C. 用来衡量生产系统转换效率的指标D. 衡量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尺度17. 按测定方式,生产率可分为A.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B.单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C. 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外汇生产率、能源生产率D. 直接劳动生产率和总成本生产率18. .方法研究的指导思想是()A.求新B.挖掘企业内部潜力C. 系统整体优化D.降低劳动强度19. .方法研究内容包括()A.劳动过程分析B.基本生产过程分析C. 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D.自然过程分析20. 程序分析可以从()来建立新方法得 分评分人A.操作、储存、检验、运输B.取消、合并、重排、简化C. 六大提问技术D.动作经济原则21. 工艺程序分析是对现场的宏观分析,把( )做为分析对象。

A.工艺方法 B.生产系统 C. 工艺程序 D.空间配置22. 进行工艺程序分析是采用工艺程序图和流程程序图,工艺程序图仅作出程序中的( ),以及保证操作效果的( )两种主要动作。

A.运输;贮存B.暂存;操作C. 操作;检验D.检验;运输23. 流程程序图是对生产现场的整个制造程序作( )的记录A.全面 B.仔细 C. 详细 D.大概24. 线路图以作业现场为对象,对( )进行分析。

A.现场布置及物料和作业者的实际流通路线B.机器、工作台的相互位置C. 物料的加工路线D.对人员的流通路线。

25. 5W1H 提问技术,是对( )进行提问。

A.操作,运输、贮存、检验、等待B.取消、合并、重排、简化C. 目的、方法、人物、时间、地点 三、简答题。

(共18分。

)1、简述作业分析与程序分析的区别。

(4分)作业分析是研究一道工序、一个工作地点的工人使用机器或不使用机器的各个作业(操作)活动。

(2分)它与前一章阐述的程序分析的区别在于:程序分析是研究整个生产的运行过程,分析到工序为止,而作业分析则是研究一道工序的运行过程,分析到操作为止。

(2分)2.、简述“5S”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8分)“5S”对于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改善现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作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服务的好坏是赢得客源的重要手段,通过“5S”可以大大地提高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工作乐趣和行政效率。

使他们更乐于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提高工作效率。

物品摆放有序,不用花时间寻找,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查找,提高了工作效率;“5S”还能及时地发现异常,减少问题的发生,保证准时交货。

(3)保证产品质量。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

实施“5S”活动,员工形成照章办事的风气,工作现场干净整洁,物品堆放合理,作业出错机会减少,产品品质上升,产品质量自然有保障。

(4)消除一切浪费。

“5S”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使用,避免不均衡,能大幅度地提高效率,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和各种浪费,从而达到产品成本的最小化。

(5)保障安全。

通道畅通无阻,各种标识清楚显眼,宽广明亮,视野开阔、物品堆积整齐,危险处“一目了然”,人身安全有保障。

(6)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企业文化。

“5S”使员工有好的工作情绪、有归属感、士气高,人人变得有素养,员工从身边小事的变化上获得成就感,对自己的工作愿意付出爱心与耐心。

“5S”活动强调团队精神,要求所有员工秩序化、规范化,使所有员工形成反对浪费的习惯,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提升人的素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3、简述方法研究的特点。

(6分)(1)求新意识。

方法研究不以现行的工作方法为满足,力图改进,不断创新,永不满足于现状,永无止境的求新意识是方法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2分)(2)寻求最佳的作业方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方法研究是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通过流程优化,寻求最佳的作业方法,力求在不增加投资或较少投资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分)(3)整体优化的意识。

方法研究首先着眼于系统的整体优化,然后再深入解决局部关键问题即操作优化,进而解决微观问题即动作优化,最终达到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

(2分)得分评分人四、分析题。

(每题10分,共20分)1、某工人操作车床车削工件,作业程序及时间值为:装夹工件:0.5min,车削:2.0min,卸下零件:0.3min,去毛刺并检查尺寸:0.5min,该车床自动加工。

试绘制出此作业的人-机作业图,并对其作业进行改进。

原方法(5分)改进后(5分)2.根据表1给定的投影仪以及遥控器装箱工艺程序,绘制投影仪以及遥控器装箱工艺程序图,并进行相关统计。

表1 投影仪以及遥控器装箱工艺程序零件名称工艺内容箱片包装箱成型检查包装箱有无破损投影仪检查投影仪的外观贴出厂标签装入塑料袋装上保持衬放入箱内遥控器检查遥控器的外观装入塑料袋放入箱内附件及干燥剂检查附件以及干燥剂数量装附件以及干燥剂入塑料袋内装入纸箱内封箱束缚贴出厂标签得分统 计内容符号次数加工〇12检验口4合计16五、计算题。

(共12分)评分人1、设对某机器的停机率进行调查进行调查,以可靠度为95%、相对精度为±5%,先进行100次的抽样,得到停机率为25%.求观察次数n。

n=4(1-p)/s2p=4(1-0.25)/0.052*0.25=4800(次)2、某一操作单元,观测21次,其中漏记一次,其余20次观测数据如下:20、20、21、20、22、20、19、24、20、22、19、19、21、20、28、21、20、20、22、20 ,试剔除异常值。

解管制上限管制下限数值28大于25.7,在管制上限之外,为异常值,应予以剔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