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讲稿)

合集下载

2023大学_大学物理实验 (杜旭日著) 课后习题答案下载

2023大学_大学物理实验 (杜旭日著) 课后习题答案下载

2023大学物理实验 (杜旭日著) 课后习题答案下载大学物理实验 (杜旭日著)课后答案下载序前言绪论第一章测量误差、不确定度和数据处理1.1 测量1.1.1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1.1.2 等精度测量和非等精度测量1.2 测量的误差1.2.1 测量的误差1.2.2 测量误差的分类1.2.3 测量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1.3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1.3.1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1.3.2 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3.3 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合成1.4 有效数字1.4.1 测量值的有效数字1.4.2 直接测量量有效数字的读取1.4.3 间接测量量有效数字的运算1.4.4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1.5 常用数据处理方法1.5.1 列表法1.5.2 作图法1.5.3 最小二乘法1.5.4 逐差法1.5.5 Origin软件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1.6 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1.6.1 比较法1.6.2 放大法1.6.3 转换法1.6.4 模拟法习题第二章物理实验的基本训练2.1 基本物理量的测量2.1.1 长度测量2.1.2 质量测量2.1.3 时间测量2.1.4电学量的测量2.1.5 温度测量2.1.6 发光强度测量2.2 物理实验的基本调整和操作技术2.3 基本操作练习2.3.1 长度与体积的测量2.3.2 电学基本仪器使用2.3.3 物体密度的测量第三章基础性实验实验3.1 扭摆法测物体转动惯量实验3.2 静态法测定金属丝的弹性模量实验3.3 用焦利秤测量弹簧劲度系数实验3.4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实验3.5 计算机远程控制Pasco系列实验——力学部分实验3.5.1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验证实验3.5.2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3.6 弹性材料应力-应变特性研究实验3.7 光杠杆法测量固体线膨胀系数实验3.8 冷却法测量金属的比热容实验3.9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3.10 用补偿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3.11 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实验3.12 霍尔法测磁场实验3.13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3.14 平衡电桥与非平衡电桥特性的研究实验3.15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3.16 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3.17 利用阿贝折射仪测量折射率和色散实验3.18 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第四章综合性实验第五章设计性实验第六章研究性实验附录大学物理实验 (杜旭日著):内容简介点击此处下载大学物理实验 (杜旭日著)课后答案大学物理实验 (杜旭日著):书籍目录本教材是遵照教育部颁发的工科本科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要求编写而成的。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篇一:大学物理实验练习题答案1、何谓绝对误差,何谓相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为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为相对误差。

2、测量结果的完整表示有几部分?已知、A,试写出测量量A的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的完整表示包括平均值和绝对误差两部分。

AA3、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有效数字。

(1)0.0001;(1位有效数字)(2)0.100;(3位有效数字)(3)1.00;(3位有效数字)(4)783.25000;(8位有效数字)(5)4.23;(3位有效数字)(6)0.0423;(3位有效数字)(7)375.0;(4位有效数字)(8)0.405.(3位有效数字)4、把下列各数取成三位有效数字。

(1)2.09522.10(2)0.752490.753(3)31.05331.1(4)5.31645.32(5)0.004014.01103(6)7.86567.875、改正下列错误,写出正确答案(1)m(437260300)kgm(437.30.3)103kg(2)l(21.2520.4)cml(21.30.4)cm(3)h(34.21043000)kmh(34.20.3)104km(4)a(1.2430.025)m/2a(1.240.03)m/2(5)v(5.43250.01)m/v(5.430.01)m/(6)G5342kg5342000gG5342kg5.342106g6、用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运算下列各式。

(1)453.25+786.3-437.237;(2)7.851038.011047.3102;(3)(6.0534.5)2.64/3.4;(4)co(37012)(5)lg3.43解:(1)453.25786.3437.237453.3786.3437.2802.4(2)7.851038.011047.31027.98.07.3109461.361094.6107;(3)(6.0534.5)2.64/3.4(6.14.5)2.6/3.41.2(4)co(37012)0.7965(5)lg3.430.5357、已知某13.24某2、ln某。

大学物理实验答案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答案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答案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实验一 物体密度的测定【预习题】1.简述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答:(1)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游标卡尺是一种利用游标提高精度的长度测量仪器,它由主尺和游标组成。

设主尺上的刻度间距为y ,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为x ,x 比y 略小一点。

一般游标上的n 个刻度间距等于主尺上(n -1)个刻度间距,即y n nx )1(-=。

由此可知,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与主尺上刻度间距相差n1,这就是游标的精度。

教材P33图1-2所示的游标卡尺精度为mm 501,即主尺上49mm 与游标上50格同长,如教材图1-3所示。

这样,游标上50格比主尺上50格(50mm )少一格(1mm ),即游标上每格长度比主尺每格少1÷50 = 0.02(mm), 所以该游标卡尺的精度为0.02mm 。

使用游标卡尺时应注意:①一手拿待测物体,一手持主尺,将物体轻轻卡住,才可读数。

②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决不允许被量物体在量爪中挪动。

③游标卡尺的外量爪用来测量厚度或外径,内量爪用来测量内径,深度尺用来测量槽或筒的深度,紧固螺丝用来固定读数。

(2)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它是把测微螺杆的角位移转变为直线位移来测量微小长度的长度测量仪器。

螺旋测微器主要由固定套筒、测量轴、活动套筒(即微分筒)组成。

如教材P24图1-4所示,固定套管D上套有一个活动套筒C(微分筒),两者由高精度螺纹紧密咬合,活动套筒与测量轴A相联,转动活动套筒可带动测量轴伸出与缩进,活动套筒转动一周(360),测量轴伸出或缩进1个螺距。

因此,可根据活动套筒转动的角度求得测量轴移动的距离。

对于螺距是0.5mm螺旋测微器,活动套筒C的周界被等分为50格,故活动套筒转动1 格,测量轴相应地移动0.5/50=0.01mm,再加上估读,其测量精度可达到0.001 mm。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大学物理实验答案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R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转载于:ax?? 1.5%,得到; U 1?? 0.15V ,U 2?? 0.075V(2) 由I ? I max?? 1.5%,得到I1?? 0.075mA,I 2??0.75mA;2 2)?? ( ,求得 uR1 ? 9?? 101??, uR 2?? 1?;(3) 再由 uR ?3V I(4) 结果表示 R1 ? (2.92?? 0.09)??10 3??, R2?? (44?? 1)??光栅衍射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实验方法原理若以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面上,按照光栅衍射理论,衍射光谱中明条纹的位置由下式决定: =dsin ψk =±kλ(a + b) sin ψk如果人射光不是单色,则由上式可以看出,光的波长不同,其衍射角也各不相同,于是复色光将被分解,而在中央 k =0、ψ =0 处,各色光仍重叠在一起,形成中央明条纹。

在中央明条纹两侧对称地分布着k=1,2,3,…级光谱,各级光谱线都按波长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成一组彩色谱线,这样就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

第一部分:基本实验基础1.(直、圆)游标尺、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答:P462.物理天平1.感量与天平灵敏度关系。

天平感量或灵敏度与负载的关系。

答:感量的倒数称为天平的灵敏度。

负载越大,灵敏度越低。

2.物理天平在称衡中,为什么要把横梁放下后才可以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答:保护天平的刀口。

3.检流计1.哪些用途?使用时的注意点?如何使检流计很快停止振荡?答:用途:用于判别电路中两点是否相等或检查电路中有无微弱电流通过。

注意事项:要加限流保护电阻要保护检流计,随时准备松开按键。

很快停止振荡:短路检流计。

4.电表量程如何选取?量程与内阻大小关系?答:先估计待测量的大小,选稍大量程试测,再选用合适的量程。

电流表:量程越大,内阻越小。

电压表:内阻=量程×每伏欧姆数5.万用表不同欧姆档测同一只二极管正向电阻时,读测值差异的原因?答:不同欧姆档,内阻不同,输出电压随负载不同而不同。

二极管是非线性器件,不同欧姆档测,加在二极管上电压不同,读测值有很大差异。

6.信号发生器功率输出与电压输出的区别?答:功率输出:能带负载,比如可以给扬声器加信号而发声音。

电压输出:实现电压输出,接上的负载电阻一般要大于50Ω。

比如不可以从此输出口给扬声器加信号,即带不动负载。

7.光学元件光学表面有灰尘,可否用手帕擦试?答:不可以8.箱式电桥倍率的选择方法。

答:尽量使读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最大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倍率。

9.逐差法什么是逐差法,其优点?答:把测量数据分成两组,每组相应的数据分别相减,然后取差值的平均值。

优点:每个数据都起作用,体现多次测量的优点。

10.杨氏模量实验1.为何各长度量用不同的量具测?答:遵守误差均分原理。

2.测钢丝直径时,为何在钢丝上、中、下三部位的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直径,而不是在同一部位采样数据?答:钢丝不可能处处均匀。

3.钢丝长度是杨氏模量仪上下两个螺丝夹之间的长度还是上端螺丝夹到挂砝码的砝码钩之间的长度?答:前者4.采用光放大办法测钢丝的微小伸长量时要测望远镜到标尺之间的距离L,请问,L 是指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旁标尺的距离还是指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物镜之间的距离?答:前者5.必须预加砝码使钢丝拉直,你能用什么办法判断需预加几个砝码?答:用图示法。

大学物理实验(最终)

大学物理实验(最终)

大学物理实验一、万用表的使用1、使用万用表欧姆档测电阻时,两只手握住笔的金属部分在与电阻两端接触进行测量时,对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有影响,会使测量值偏小因为人体本身有电阻,两只手握住笔的金属部分在与电阻两端接触相当于并联2、用万用表测电阻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由什么电源供给的?万用表的红表笔和黑表笔哪一个电位高?电源内部电路提供(万用表的内部电池供给的)黑笔3、用万用表欧姆档判别晶体二极管的管脚极性时,若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小或都很大,说明了什么?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小,说明二极管已被击穿损坏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大,说明二极管内部断路4、能否用万用表检查一回路中电阻值?为什么?不能,因为通电电路中测量电阻值会造成万用表的损坏。

【数据处理】(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1R = Ω 2.2R = Ω 3.U = VU σ== V ==2∆仪最小分度值VU U == VU U U U =±=( ± )V 100%UU U E U=⨯= % 二、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1、出现下列情况时,所画的等势线和电力线有无变化?(电源电压提高1倍;导电媒质的导电率不变,但厚度不均匀;电极边缘与导电媒质接触不良;导电媒质导电率不均匀) 有,电势线距离变小,电力线彼此密集 无任何变化无法测出电压,画不出等势线、电力线 等势线、电力线会变形失真2、将电极之间电压正负接反,所作的等势线和电力线是否有变化? 等势线和电力线形状基本不变,电力线方向相反3、此实验中,若以纯净水代替自来水,会有怎样的结果?实验无法做,因为纯净水不导电4、本实验除了用电压表法外还可以用检流计法(电桥法)来测量电势。

试设计测量电路。

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电压表法优点:简单缺点:误差大电桥法优点:测量精度高缺点:复杂5、能否根据实验测出的等势线计算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什么?不能,因为等势线是定性的线条,相邻等势线的间隔表示的电势差相等,等势线间隔小的地方电场线强,电场强度大只能说明,无法定量表达三、迈克尔逊干涉仪1、为什么有些地方条纹粗,有些地方条纹细?能指出什么地方条纹最粗吗?相邻条纹间距与两平面镜到分光板近距离之差d成反比,与各条纹对应干涉光束和中心轴夹角成反比。

《大学物理实验》第一册习题与思考题

《大学物理实验》第一册习题与思考题

《大学物理实验》第一册习题与思考题第一章 实验测量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习题1. 指出下列各项各项哪些属于系统误差,哪些属于偶然误差: a.米尺刻度不均匀 b.实验者的偏见c.刻度因温度改变而伸缩d.最小分度后一位的雇计 c.游标卡尺零点不为零 f.电表指针的磨擦 g.视差2. 下列数值改用有效数字的标准式来表示 (1) 光速=299792458±100米/秒(2) 热功当量=41830000±40000尔格/卡 (3) 比热=C 0.001730±0.0005卡/克度(4) 电子的电荷=4.8030⨯10-10静库。

准确到0.1% (5) 9876.52准确到0.2%3.请把下列各数值正确的有效数字表示于括号内: (1) 3.467±0.2 ( ) (2) 746.000±2 ( ) (3) 0.002654±0.0008 ( ) (4) 6523.587±0.3 ( )4.下列各式的算术运算都是正确的,就是没有考虑到有效数字的问题。

假设下列各数值的最后一位都是估计(可疑)的,请在括号内以有效数字表示其正确答案。

(1)(1.732)(1.74)=3.01368 ( ) (2)(10.22)(0.0832)(0.41)=0.34862464 ( ) (3)4.20419.30034.6038.60421.8=+-=y ( )(4) 628.7/7.8=80.6026 ( ) (5) (17.34-17.13)(14.28)=2.9988 ( )5.计算下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表示式。

N=A+2B+C-5D设:A=38.206±0.001cm B=13.2487±0.0001cm C=161.25±0.01cm D=1.3242±0.0001cm6.一圆柱体的直径为(2.14±0.02)厘米,求其横截面积。

教材(张志东))习题及答案

教材(张志东))习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主编:张志东 科学出版社习题答案(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产生的测量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① 游标分度不均匀(仪器缺陷,此误差为未定系统误差) ② 天平不等臂(若本为等臂天平的话,此属已定系统误差) ③ 视差 (随机或偶然误差)④ 灵敏电流计的零点漂移(随机或偶然误差) ⑤ 电表接入误差 (已定系统误差) ⑥单摆公式24132sinsin)4282Tθθπ=+++ 不考虑摆角θ的影响,测g 产生的误差 (实验理论的近似性会造成误差为系统误差)(2)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m 5次,结果分别是3.127g 、3.122g 、 3.119g 、3.120g 、 3.125g 求平均值m和标准不确定度mu ,并表示结果?,?m m m m u E =±==解:①修正已定系统误差(略)②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5113.12265ii m m ===∑(中间值多取一位)③计算任一次测值的标准偏差0.0034ms ==④计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0.0015ms ==⑤计算m 的A 类标准不确定度:(t p =1 u m =s m =0.0015g )( 查表t p =1.11 , 1.110.00150.0017mp m ut S g g==⨯=)⑥计算m 的B类标准不确定度0.0010.00058Bu ∆===⑦计算m 的总标准不确定度0.002m u ===⑧结果表示:.0.002(3.1230.002)0.06%3.123mm m m ugE =±=±==(3)证明不确定度合成公式:① 当w x y=+时,wu =证: 因为w 间接测量量,其不确定度由传递公式求: 根据传递公式(加、减运算求绝对不确定度方便):w u ==其中1;1w w xy∂∂==∂∂,代入上式有: w u =② 当w x y =时,w u w=证明:因为w 间接测量量,其不确定度由传递公式求: 根据传递公式(乘、除运算求相对不确定度方便):w w u E w ==其中:ln 1ln 1f f xxyy∂∂==∂∂;代入上式有:w u w=(4)根据不确定度的合成关系,由直接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表示出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① N=x+y-z 2② 224l gTπ=③ uv fu v=+ ④ Sini n Sin γ=解:① N=x+y-z 2 ∵1;1;2N N N zxyz∂∂∂===-∂∂∂ ∴Nu =② 224l gTπ=∵2ln ln ln 42ln gl Tπ=+- ∴ln 1ln 1;2g g llTT∂∂==-∂∂∴()u g g ==③ uvfu v=+ ∵lnf=lnu+lnv-ln(u+v)∴ln11ln 11()()fv f u uuu vu u v vv u vv u v ∂∂=-==+=∂++∂++f f u E f==④ Sini n Sin γ= ∵2;nCosi n Sini Cos iSin Sin γγγγ∂∂==-∂∂∴nu =注意:角度要化为弧度后再计算u i 、u γ)(5)测一个铅圆柱体的体积的直径d=(2.04±0.01)cm,高度h=(14.20± 0.01)cm ,质量m=(519.18±0.05)×10-3kg ,各值的置信区间内的置信概率皆为68.3% ,试给出铅柱密度ρ的测量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
1.指出下列各测量量为几位有效数字:
提示:非零之后所有的0都是有效数字
(1)L=0.0001mm, 0.100mm, 1.0000mm
答:1位,3位,5位
(2)g=980.123cm.s-2 , 9.7944m.s-2
答:6位,5位
(3)m=5.6×10-1kg
答:2位
2. 改正下列错误,写出正确答案:
提示:测量值尾数要与不确定度对齐
(1)d=14.450±0.4 (cm) [改正:d=14.4±0.4 (cm)](2)p=31690±200 (kg)[改正:p=(3.17±0.02 )x104(kg)
(3)s=2.785×102±0.4(cm2) [改正:s=278.5±0.4(cm2) ] (4)ν=420(1±0.3%) m/s [改正:ν=420±2(m/s)]
(5)h=27.3×104±2000(km)[改正:h=(2.73±0.02)×105 (km) ]
(6)l=3768km=3768000m=376800000cm[改正:l=3.768x108cm]
(7)R=12km±100m[改正:R=(12.0±0.1)k m](8)E=(1.93×1011±6.76×109)(N/m2)[改正:E=(1.93±0.07)×1011(N/m2)]
3. 把下列各数按有效数字取舍规则取为四位有效数字:
提示:四舍六入五凑偶
(1)42.495 (2)64.465 (3)7.1308 (4)3.899501
答:(1)42.50 (2)64.46 (3)7.131(4)3.900
4. 用米尺测量某长度L,共测5次,读数均为14.6mm,试问这个测量有误差否?如果有,误差是哪种误差?误差值是多少?这个测量结果应如何表示?
提示:
答:有;是系统误差(或仪器误差);误差值是0.5mm;L=14.6±0.5mm.
5.说明下述情况中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或者两者都存在。

提示:系统误差—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仪器)本身固有误差、测量原理或测量方法本身理论的缺陷、实验操作及实验人员本身心理生理条件的制约而带来的测量误差;
随机误差—由于各种偶然的、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干扰而产生的测量误差
(1)米尺刻度疏密不均匀 (随机误差) (2)米尺长度因温度变化而伸缩(随机误差) (3)电表的机械零点未经调零(系统误差) (4)螺旋测微器测口已合,指示却偏离零点(系统误差)(5)天平未调水平(系统误差)
6.某长度的测量结果写成:L=(15.68±0.04)mm (P=68.3%),下列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提示:
(1)待测长度是15.64mm或15.73mm;
(2)待测长度是15.64mm到15.73mm之间;
(3)待测长度的真值在区间15.64mm~15.73mm内的概率为68.3%。

(正确)
7.进行有效数字运算:
提示:加减运算后的有效数字,取到参与运算各数中最靠前出现可疑数的那一位乘除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和参与运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相同
(1)45.6530+5.4 =51.1 (2)3034-2.40=3032
(3)342×0.10=34 (4)452.3÷0.100=4.52×103
(5)+30.98 =2×103
(6)=10
8.用一钢尺对一长度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测量结果如下:
L(mm):12.0, 11.8, 12.5, 11.9, 12.1, 11.8, 12.2
钢板尺的仪器误差为0.5mm,请写出测量结果表达式。

提示:
总不确定度的“方、和、根”方法合成
答:
L =12.0+11.8+12.5+11.9+12.1+11.8+12.2=12.04=12.0(mm)
ΔA 2=[(12.0-12.0)2+(11.8-12.0)2+(12.5-12.0)2+(11.9-12.0)2+(12.1-12.0)2+(11.8-12.0)2+(12.2-12.0)2]/6=0.065 ΔB 2=0.25
Δx =(ΔA 2+ΔB 2)1/2=0.6
结果表达式:
L=12.0±0.6(mm)
E x =(0.6/12.0)×100%=5.0%
9.写出下列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传播公式和最后结果表达式(P=68.3%): 提示:
2
2B A ∆+∆=∆()()
2
2仪∆+=x S x
A S =∆1
)(1
2--=∑
=n x x S n i i x 仪
∆=∆B
(1)Y=A+2B-5C (2)Y=4m/πD 2
h
A=(28.106±0.01)cm m=(236.124±0.002)g B=(12.43±0.04)cm D=(2.346±0.005)cm C=(5.240±0.008)cm h=(8.21±0.01)cm (1) 答:
Y=28.106+2×12.43-5×5.240=26.77 不确定度的传播公式:
ΔY =[0.012+(2×0.04)2+(5×0.008)2]1/2=0.09
结果表达式:
Y=26.77±0.09cm
E Y =(0.09/26.77) ×100%=0.34% (2) 答:
=4×236.124/(3.14×2.3462×8.21)=6.657 不确定度的传播公式:
=[(0.002/236.124)2+(2×0.005/2.346)2+(0.01/8.21)2]1/2=0.44%
ΔY =0.44%×6.657=0.03
222
(2)(5)
Y A
B C ∆=∆
+∆+∆h D m Y ln ln ln ln ln ln ---+=24πh
D πm Y 24=2
2
2
)
Δ(
+)Δ2(
+)Δ(
=Δh
D
m
Y
h D m Y
结果表达式:
Y=6.66±0.03 E Y =ΔY /Y=0.44%
设F=kl
(1) 用逐差法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 和m=0的读数l ; 答:
Δm = [(40-10)+(50-20)+(60-30)] /(3×3)=10 g
ΔL= [(13.22-10.81)+(14.01-11.60)+(14.83-12.43)] /(3×3)=0.803cm k=ΔF/ΔL=(10×10-3×9.8)/(0.803×10-2)=12.2N/m 当m =0时,l=10.81-0.803=10.007=10.01cm 。

(2) 用最小二乘法求k 。

2
2
x
x y x xy b --=
=0.08034285714286
b
k 1
=
=12.5 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