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注释、译文、赏析与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汉宫秋

汉宫秋

【鸳鸯煞】我索大臣行说一个推辞谎,又则怕笔尖儿那伙编修讲。不见他花朵 儿精神,怎趁那草地里风光?唱道伫立多时,徘徊半晌,猛听的塞雁南翔,呀呀的 声嘹亮,却原来满目牛羊,是兀那载离恨的毡车半坡里响。(下) (番王引部落拥昭君上,云)今日汉朝不弃旧盟,将王昭君与俺番家和亲。我将 昭君封为宁胡阏氏,坐我正宫。两国息兵,多少是好。众将士,传下号令,大众起 行,望北而去。(做行科)(旦问云)这里甚地面了?(番使云)这是黑江,番汉 交界去处。南边属汉家,北边属我番国。(旦云)大王,借一杯酒望南浇奠,辞了 汉家,长行去罢。(做奠酒科,云)汉朝皇帝,妾身今生已矣,尚待来生也。(做 跳江科)(番王惊救不及,叹科,云)嗨!可惜,可惜!昭君不肯入番,投江而死。 罢罢罢!就葬在此江边,号为青冢者。我想来,人也死了,枉与汉朝结下这般仇隙, 都是毛延寿那厮搬弄出来的。把都儿,将毛延寿拿下,解送汉朝处治,我依旧与汉 朝结和,永为甥舅,却不是好?(诗云)则为他丹青画误了昭君,背汉主暗地私奔; 将美人图又来哄我,要索取出塞和亲。岂知道投江而死,空落的一见消魂。似这等 奸邪逆贼,留着他终是祸根;不如送他去汉朝哈喇,依还的甥舅礼,两国长存。 (下) 在此曲中,作者通过虚构昭君投江这一情节,使剧情发展到高潮。同时剧情也在这里 结束。表现出昭君品质高洁,独具卓识,为了国家安危,民族尊严而牺牲爱情和生命, 同时她的投江也表现了她勇于维护她和汉元帝之间的爱情。
人物形象
汉元帝:无力主宰自身命运的悲剧。作为一 国之君,竞保护不了自己宠爱的一个妃子
王昭君:乱臣贼子横行天下时代的牺牲品。 她相貌美丽、品质高洁、独具卓识、能为国 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尊严而牺牲自己爱情和生 命的巾帼英雄。
歷 史
《 后 汉 书 南 匈 奴 传 》
从之 呼 失 帝 明 女 行 见 以 呼 帝 昭 胡, 韩 信 见 汉 以 。 御 赐 韩 时 君 俗昭 邪 , 大 宫 示 呼 , 之 邪 , 字 ,君 死 遂 惊 , 之 韩 积 。 来 以 嫱 遂上 , 与 , 顾 , 邪 悲 昭 朝 良 , 复书 阏 匈 意 景 昭 临 怨 君 , 家 南 为求 氏 奴 欲 斐 君 辞 , 入 帝 子 郡 后归 子 。 留 回 丰 大 乃 宫 敕 选 人 单, 代 生 之 , 容 会 请 数 以 入 也 于成 立 二 , 竦 靓 , 掖 岁 宫 掖 。 阏帝 , 子 然 动 饰 帝 庭 , 女 庭 初 氏敕 欲 。 难 左 , 召 令 不 五 。 , 焉令 妻 及 于 右 光 五 求 得 人 时 元 。 。 , "

诗歌鉴赏技巧高考试题学生版(四)

诗歌鉴赏技巧高考试题学生版(四)

高三诗歌鉴赏技巧类知识梳理(第二辑)[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

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题竹石牧牛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②野次:郊野。

③棰:鞭子(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辽宁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3分)[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四川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湖南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

(6分)听邻家吹笙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

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

《汉宫春·梅》译文及赏析

《汉宫春·梅》译文及赏析

《汉宫春·梅》译文及赏析《汉宫春·梅》译文及赏析《汉宫春·梅》是由晁冲之所创作的,作者选择一系列色淡神寒的字词,刻画梅与周围环境,宛若一幅水墨画,其勾勒梅花骨格精神尤高,给人以清高拔俗之感。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汉宫春·梅》译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汉宫春·梅晁冲之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

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

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

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注释①汉宫春:张先此调咏梅,有“透新春消息”,“汉家宫额涂黄”句,调名来于此。

②向竹梢二句: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诗:“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

”此处化用其意。

③东君:又名东皇、东帝,传说中的司春之神。

春于方位属东,故名。

④塞雁:边塞之雁。

雁是候鸟,秋季南来,春季北去。

⑤清浅: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

⑥玉堂:指豪家的宅第。

古乐府《相逢行古辞》:“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

”何似:哪里比得上。

⑦分付他谁:即向谁诉说。

⑧风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

参考译文水边的梅花是多么潇洒,在竹梢稀疏的地方。

横斜着挺出三两枝。

春风也不知道爱惜,任凭雪压霜欺。

燕子无情无意,只因怕冷,轻易地失去她开花的日期。

惟有南归的鸿雁,年年南飞时能看见她的芳姿。

清浅的小溪,如一条白白的丝练,请问那些华丽的堂宇,又如何能赶得上这茅屋疏篱?最令人伤心的是,自从知己朋友离去之后,便很少有吟唱梅花的清绝的歌诗。

只有微云轻轻飘浮,淡淡的月光隐约迷离。

面对此景此情,我的孤高芳洁又都是为了谁?但那高洁的江梅,依旧倚风自笑,并未减淡她的清香,因为风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质,本来就不在乎别知与不知。

创作背景这首《汉宫春》词的著作权,历来存有争议。

一说为晁冲之作,一说是李邴作。

宋代有影响力的个选本如《梅苑》、《乐府雅词》、《花庵词选》及《全寿备祖》等,都将它归于李邴的名下,后代有不少人沿袭这个说法。

汉宫秋第三折

汉宫秋第三折
第三折
马致远
第一组:唐姚,王一钊,易叶亿,张锦城,熊凌翌, 第一组:唐姚,王一钊,易叶亿,张锦城,熊凌翌, 张玲婧,杨晓雪,毕悦清,宋宇婷, 张玲婧,杨晓雪,毕悦清,宋宇婷,熊丁
约1250-1324,汉族人,字千里,晚年号东篱, 1250-1324,汉族人,字千里,晚年号东篱, 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是元代著名的戏曲家、散曲家,元末明初贾仲 他是元代著名的戏曲家、散曲家, 明在《凌波仙》中称他为“曲状元” 明在《凌波仙》中称他为“曲状元”。所著杂剧 有十五种,今存七种: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有十五种,今存七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江州司马青衫泪》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江州司马青衫泪》、 西华山陈抟高卧》 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西华山陈抟高卧》、《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 半夜雷轰荐福碑》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半夜雷轰荐福碑》, 疑存一种《孟浩然踏雪寻梅》 残存一种《 疑存一种《孟浩然踏雪寻梅》,残存一种《刘阮 误入桃源洞》 仅存剧目的有四种《 误入桃源洞》,仅存剧目的有四种《吕蒙正风雪 斋后钟》 吕太后人彘戚夫人》 斋后钟》、《吕太后人彘戚夫人》、《孟朝云风 雪岁寒亭》 刘伯论酒德颂》 散曲集有《 雪岁寒亭》、《刘伯论酒德颂》;散曲集有《东 篱乐府》。 篱乐府》
〖注释〗 注释〗 汉宫秋:全名为《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1)汉宫秋:全名为《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描写的是汉元帝 与王昭君之间的爱情故事。 与王昭君之间的爱情故事。 番使:指匈奴使者。 (2)番使:指匈奴使者。 点破:指画得不美。 (3)点破:指画得不美。 刚刚。 (4)甫:刚刚。 形像:指画像。 (5)形像:指画像。 红颜”二句:语出欧阳修《明妃曲》 (6)“红颜”二句:语出欧阳修《明妃曲》。 语气助词,加重语气。 (7)生:语气助词,加重语气。 承望:想到。 (8)承望:想到。 (9)每:们。 10)大国使:指匈奴的使者。 (10)大国使:指匈奴的使者。 11)摇装:或作遥装,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风俗。 (11)摇装:或作遥装,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风俗。远行者在离 家前,选吉日出门,亲友送至江边, 家前,选吉日出门,亲友送至江边,被送者上船一会儿又折 回来,改日再正式启程。 回来,改日再正式启程。 12) 弹瑟琶的动作。 (12)撮:弹瑟琶的动作。

文言断句(正)

文言断句(正)

答案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 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 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 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李迪是贤相.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 己的才能,将有专制之隐患,李迪 义正词严,能使宦 官近习而不敢又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 天竖起,章献也保全了 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 臣在这里就看到了.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 者,明辨句读。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 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 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 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 禽也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 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 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 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 所以为陛下禽也
对偶
窍门4
修辞断句
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 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
前后呼应,形式对应,内容关联
(或对比,或并列,或总分)。
窍门5
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熟悉这些 固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判断句式:„者„也、„„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 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 如(若)„„何;得无(无乃)„„乎; 何以„„为;与其„„,孰若„„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节选)》注释、分析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节选)》注释、分析

汉宫秋·第三折(节选)马致远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

(番使①拥旦上,奏胡乐科,旦云)妾身王昭君,自从选入宫中,被毛延寿将美人图点破②,送入冷宫;甫③能得蒙恩幸,又被他献与番王形像④。

今拥兵来索,待不去,又怕江山有失;没奈何将妾身出塞和番。

这一去,胡地风霜,怎生消受也!自古道:“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⑤”(驾引文武内官上,云)今日灞桥饯送明妃,却早来到也。

(唱)【双调·新水令】锦貂裘生⑥改尽汉宫妆,我则索看昭君画图模样。

旧恩金勒短,新恨玉鞭长。

本是对金殿鸳鸯,分飞翼,怎承望⑦!(云)您文武百官计议,怎生退了番兵,免明妃和番者。

(唱)【驻马听】宰相每⑧商量,大国使⑨还朝多赐赏。

早是俺夫妻悒怏,小家儿出外也摇装⑩。

尚兀自渭城衰柳助凄凉,共那灞桥流水添惆怅。

偏您不断肠,想娘娘那一天愁都撮⑪在琵琶上。

(做下马科)(与旦打悲科)(驾云)左右慢慢唱者,我与明妃饯一杯酒。

(唱)【步步娇】您将那一曲阳关⑫休轻放,俺咫尺如天样,慢慢的捧玉觞⑬。

朕本意待尊⑭前挨些时光,且休问劣了宫商⑮,您则与我半句(元)马致远儿俄延着唱。

(番使云)请娘娘早行,天色晚了也。

(驾唱)【落梅风】可怜俺别离重,你好是归去的忙。

寡人心先到他李陵台⑯上?回头儿却才魂梦里想,便休题贵人多忘⑰。

(旦云)妾这一去,再何时得见陛下?把我汉家衣服都留下者。

(诗云)正是: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色!(留衣服科)(驾唱)【殿前欢】则什么留下舞衣裳,被西风吹散旧时香。

我委实怕宫车再过青苔巷,猛到椒房⑱,那一会想菱花镜里妆,风流相,兜的⑲又横心上。

【课外阅读】简述马致远和他的代表作《汉宫秋》

【课外阅读】简述马致远和他的代表作《汉宫秋》

【课外阅读】简述马致远和他的代表作《汉宫秋》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他经历了蒙古时代的后期及元政权统治的前期。

青年时追求功各,对“龙楼凤阁”抱有幻想;中年时期,一度出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则淡薄名利,以清风明月为伴,自称“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向往闲适的生活。

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声名很大,有“曲状元”之称。

他既是当时名士,又从事杂剧、散曲创作,亦雅亦俗,备受四方人士钦羡。

所作杂剧15种,现存7种,即《汉宫秋》、《陈抟高卧》、《任风子》、《荐福碑》、《青衫泪》、《岳阳楼》,以及《黄梁梦》(与人合作)。

其《误入桃源》杂剧尚存残曲一支。

散曲作品被辑为《东篱乐府》传世。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群英所编杂剧”将他列入元人之首,明臧懋循则将他的《汉宫秋》置于《元曲选》之首。

可见,在元代以后,马致远仍备受曲家重视。

《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

剧本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

关于昭君出塞的史实,载于《汉书》的《元帝纪》、《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

东汉以后,历代都有题咏昭君之作,比较值得注意的有托名王嫱写的《昭君怨》、石崇的《王昭君辞》、《西京杂记》所载《王嫱》以及唐代的《昭君变文》等。

按照历史形势,汉强胡弱,《汉宫秋》却改变了胡汉之间的力量对比,把汉朝写成软弱无力、任由异族欺压的政权。

作者虽然写到君臣、民族之间的矛盾,但着重抒写的,却是家国衰败之痛,是在乱世中失去美好生活而生发的那种困惑、悲凉的人生感受。

就这点而言,《汉宫秋》与白朴的《梧桐雨》,有异曲同工之妙。

官吏贪墨,宵小之徒兴风作浪,这是乱世突出的征象。

在《汉宫秋》中,作者写毛延寿“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他百般巧诈,一味谗谀,教唆皇帝少见儒臣,多昵女色;他敲诈勒索,中饱私囊;王昭君就是因为不肯行贿,遭到他的暗算,结果发配永巷,长居冷宫。

后来,毛延寿还勾结番邦,背叛朝廷,致使朝中君臣一片恐慌,整个国家陷入困境。

汉宫秋译文及赏析

汉宫秋译文及赏析

汉宫秋译文及赏析《汉宫秋》译文及赏析秋色渐浓,古老的汉宫流转着一片沉静与寂寥。

在这个世界的转瞬之间,人们不禁想起过往的辉煌与荣耀。

下面为大家带来《汉宫秋》的译文及赏析,让我们一起领略这首诗的内涵与魅力。

秋色浓,汉宫寂寂。

古老的汉宫,注定了沉静而寂寥的命运。

秋意渐浓,让这座宫殿更显凄美。

夜半歌声起,楚河汉界虚。

在深夜里,歌声悠扬起来,汉宫中回荡着美妙的曲调。

楚河与汉界,虚幻而遥远,仿佛将这首歌带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乱云飞渡仍从容,水云间不胜嗟。

乌云飞渡的场景展现了澎湃而奔腾的气势。

而汉宫之上,云雾弥漫,仿佛为这殿宇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无尽的遐思。

双双翠影任斜阳,风雨雷霆无法阻。

殿宇中的树影斜射进来,犹如抚慰了这座古老宫殿的心灵。

无论是风雨雷霆,都不能阻挡它的存在与闪耀。

铁马冰河铺寒尽,金人玉树诉往昔。

冰冷的铁马穿越了漫长岁月的洗礼,寒冷之感逐渐消散。

金人与玉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与兴盛。

沧海月明珠有泪,长安花落音如泣。

千变万化的沧海也不能改变它的月光之美,柔美的泪水滑落在海面上,仿佛长安的花朵也随着阳光的消逝而凋谢,发出悲恸的哭泣声。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径人踪绝复连。

空山中的百鸟飞散,又再次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新的群体。

曾经稀稀拉拉的小径上再次出现了繁忙的人踪,仿佛时间从未停滞,一切继续着。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谁会想到,西风虽然阴凉,却也带来了美丽与凄凉的感触。

黄叶依然纷纷落下,轻敲着疏窗,为寂寞与孤独增添了些许凄美。

相思枫叶丹,思念似火焚。

飘落的枫叶如同火焰般的红,让人有种无法言喻的思念之情,仿佛内心被燃烧着,难以平息。

几回魂梦与君谈,明月皎如旧。

几次魂梦中与心上人相聚,共度幽会。

明亮的月光照耀下,仿佛昔日的美好时光重现眼前。

汉宫秋,凄凉寂静。

在这个秋季的汉宫里,寒意袭人,一片寂静与孤寂。

岁月的洗礼,将这里的荣耀与辉煌抹去,让人们不禁沉思回忆。

以上即为《汉宫秋》的译文及赏析。

此诗以凄美的笔触,描绘了古老宫殿的辉煌与凋谢,表达了对兴盛时光的思念与感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注释、译文、赏析与阅读练习
《汉宫秋》第三折中【梅花酒】一曲由于其独特的曲牌特征配以对仗、顶真手法,将汉元帝的所见所思之境、与昭君的离愁别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成为元曲中的神来之笔。

本文对此曲详加注释和分析,并参照原文音韵译成现代汉语,文后附有相关练习和参考答案。

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0-1324)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隐居于杭州。

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现存杂剧7种,其中《汉宫秋》是元代著名的历史剧,根据历史上昭君和亲的事迹改编而成。

原文选段
【梅花酒】1 呀!俺(ǎn)向着这迥野(jiǒng yě)悲凉2。

草已添黄,兔早迎霜;
犬褪得毛苍,人搠(shuò)3起缨枪;
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hóu)粮4,打猎起围场5。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6。

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luányú)返咸阳7。

返咸阳,过宫墙;
过宫墙,绕回廊;
绕回廊,近椒房8;
近椒房,月昏黄;
月昏黄,夜生凉;
夜生凉,泣寒螀9;
泣寒螀,绿纱窗;
绿纱窗,不思量!
注释
1.曲牌名。

2.俺: 方言,我,我们。

向着:对着。

迥野: 旷远的原野。

3.犬褪得毛苍: 快到冬天时狗就会脱掉外层的毛,更换绒毛,用来抵御严寒。

苍:灰白色。

搠:执,持。

4.糇粮:干粮;食粮。

5.围场:设围狩猎的场地。

6.河梁:桥梁。

《文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
暮何之。

”后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这里借用来表示和昭君依依惜
别。

7.部从:部属,随从,指匈奴和亲的队伍。

銮舆:皇帝的车。

咸阳:指都城长
安。

8.回廊:曲折回环的走廊。

椒房:未央宫皇后嫔妃居室,以椒和泥涂壁,使
温暖、芳香,并象征多子。

9.寒蜇:寒蝉。

译文
呀,我对着这广阔的原野感到悲伤和凄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