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中考历史试卷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上海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
”材料中日本的“革新”指的是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2.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
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下列关于这场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B.仿效英国建立共和制度C.改革后,大和政权开始统一日本D.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3.“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
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
”这说明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B.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庶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了上千年4.1200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颁布法令规定,巴黎学生的人身不可受到市民的伤害,普通的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学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学生只能由宗教法庭审判。
这说明了( )A.大学有免赋税特权B.大学有司法特权C.大学有教育自主权D.大学是法国的文化中心5.下图为日本电影《大化改新》的剧照,某历史兴趣小组几个同学观看后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当时日本的服装效仿我国唐朝B.剧照上的建筑依稀可以看出长安的风格C.大化改新使日本开始步入文明社会D.日本仿照唐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6.如图是如今常用数字符号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做出独特贡献的是A.古埃及人B.古巴比伦人C.古罗马人D.阿拉伯人7.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是同时建立的B.在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C.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的统一D.伊斯兰教的产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8.“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
2020年上海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试题附答案

1.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
A.都护府 B.市舶司C.中书省 D.宣政院
2.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3.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点睛】
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准确把握,由于我国是以农业立国,因此二十四节气的主要功能是指导农事。
1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①指南针传入欧洲是在南宋时期,②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③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是在隋唐时期,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在北宋时期,因此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③④①。故选D。
13.“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这一歇后语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
A.杯酒释兵权B.“澶渊之盟”C.靖康之变D.陈桥兵变
14.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2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某校初一5班开展了“中国历代版图及疆域的探究”活动课,得知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是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清朝
22.“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有关?( )
A.秦始皇B.汉武帝C.赵匡胤D.李世民
上海嘉定区部编版中考历史2020年区统考试卷(PDF版含答案)

悉
杰卦
扣
志
蓝
嘉定区2020年中考历史九年级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8题。 2. 试题满分3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 3. 考试形式为开卷, 除历史课本外,不得夹带其他资料。 4.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统一 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交流和交融, 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展。 下图是我国不同朝代的文明成果, 可以见证这一历史侧面。Clo分)
3.能从史料的性质或内容角度说明,言之成理即可。(4分)
二、航海壮举 4.印度 亚 15(3分,每空1分) 5.按层级给分(5分)
三、从“改良”到“革命” 6.能围绕材料,写出共同之处,言之成理即可。(2分) 举例:都维护清政府统治(或都是改良探索)等。 7.能围绕材料,从相同与不同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即可。(4分)
二、航海壮举
郑和下西洋和开辟新航路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体现了人类的开创精神。 (8 分)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及开辟新航路示意图
— 郑和下西洋路线(1405-1433年)
·一... 迪亚士航海路线(1487-1488年)
伽 达·伽马航淄路线(1497-1498年)
沪 哥伦布航海路线(1492-1502年)
...,,,. '了又~千正气产\占屯�'
l-.. ,,),,. ,,、 -·
, ... • • - 噙 . --�
、·' 、
、
0 域 mlil ”配"。;一主
,.. � ·- 俨'- -·-·、,, .、
哥伦布传
C: IΒιβλιοθήκη 上. f畿 、.`赣·重撮·膏
2020年上海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附答案

2020年上海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一幅涿鹿大战的示意图(如下图),应该选择下图中的()A.A B.B C.C D.D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蓝田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元谋人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③聚落④磨制石器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相传炎帝教民耕种,制作工具,种植五谷,制作陶器等:传说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弓箭和指南车,命仓颉创造文字,让伶伦制作音律,让隶首发明算盘,这些传说()A.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B.证明炎黄二帝都是天上神仙C.都是瞎说胡说根本就不存在D.说明我国当时科技领先世界5.20世纪考古学家从某远古人类遗址中,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用火遗迹,据进一步分析,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该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6.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7.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
下列说法你认为属于科学的是A.女娲抟土造人B.上帝造人说C.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D.人类从古鱼类进化而来8.“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打制石器,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黔西观音洞人9.由于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环境对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不同影响,导致两大流域的原始居民在农作物品种和住房方面的明显不同,以下属于半坡原始居民的是A.水稻、干栏式房屋B.粟、半地穴式房屋C.水稻、半地穴式房屋D.粟、干栏式房屋10.2014年5月18日,集藏品展览、科研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
2020年上海市中考历史试卷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中考历史试卷和答案解析一、解答题(共3小题)1.题目一[中国古代史﹣﹣发展脉络梳理]问题:(1)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史料。
(2)艺术作品请选其二:C、E。
(3)《步辇图》的历史意义。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原始农耕、造纸术、《步辇图》、《梦溪笔谈》、《利簋》、《明紫禁城》的相关时间顺序。
(2)本题主要考查艺术作品的选择。
(3)本题主要考查《步辇图》的历史意义。
(4)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紫禁城。
参考答案:(1)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A史前:半坡居民半地穴圆形房屋复原图,距今约6000年。
B西汉,纸本地图,西汉时期。
C唐,《步辇图》,唐朝时期。
D宋,《梦溪笔谈》,宋朝。
E周,《利簋》,周朝。
F明,紫禁城平面图,明朝。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可排序为:A史前,E周朝,B西汉,C唐朝,D宋朝,F明朝。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艺术作品一般包括绘画、雕刻、音乐等。
可知,上述图片中属于艺术作品的是:C《步辇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绘画说明了汉藏往来的历史真实面目,增进了两族人民的民族感情。
E利簋,作为雕刻青铜器,其造型和工艺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水平。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评价名画意义从两方面来分析,而《步辇图》是体现唐朝民族政策和汉藏民族关系的画作。
可作以下分析:一是内容描述,《步辇图》描述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
二是历史意义,《步辇图》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体现了唐朝时期,在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唐与吐蕃的民族关系的来往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与两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1)AEBCDF。
(2)C、E。
(3)一是内容描述,《步辇图》描述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
二是历史意义,《步辇图》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体现了唐朝时期,在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唐与吐蕃的民族关系的来往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与两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37)

2020学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史(闭卷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住干栏式房屋、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材料描述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3.商鞅变法内容中,使秦国“富起来”的是A.鼓励耕织B.严明法度C.确立县制D.奖励军功4.图1内容体现了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的主张。
他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庄子5.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这一年处于图1 A.公元前2世纪末期B.公元前3世纪末期C.公元前2世纪初期D.公元前3世纪初期6.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书体是A.隶书B.行书C.草书D.碑刻7.隋朝是一个短暂而繁荣的朝代。
它在中国制度史上的重要贡献是A.确立中央集权制B.建立刺史制度C.创立科举制D.实行行省制度8.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开凿了丝绸之路B.加强了边疆管理C.促进了文化交流D.扩大了唐朝疆域9.“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做人莫做军”。
这表明了北宋时期的政治特点是A .百家争鸣B .独尊儒术C .重文轻武D .藩镇割据 10.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 11.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 .《缀术》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12.属于中国的“国粹”之一 ,被誉为“国剧”的是 A .昆曲 B .京剧 C .汉调 D .秦腔 13.1839年,在广东虎门海滩组织销烟,彰显禁毒决心的是A .林则徐B .关天培C .陈化成D .邓世昌14.某同学通过制作示意图以理清历史发展脉络。
2020年上海市中考历史试题和答案(1)

2020年上海市中考历史试卷一、解答题(共3小题)1.题目一[中国古代史﹣﹣发展脉络梳理]问题:(1)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史料。
(2)艺术作品请选其二:、。
(3)《步辇图》的历史意义。
2.题目二[世界史﹣﹣工业革命]英法美工业革命的时间相关地图问题:(1)三国工业革命的顺序。
(2)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
(3)如果研究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应该选用哪两个材料?并阐述其原因。
3.题目三【中国近现代史﹣﹣探索与发展】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虛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材料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
世人闻此疆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材料三: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四: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的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问题:(1)“练兵”“海军”是哪场运动?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面是哪场革命?(2)“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意义。
(3)对近代以来中国曲折前行的探索历程的认识。
答案一、解答题(共3小题)1.参考答案:(1)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A史前:半坡居民半地穴圆形房屋复原图,距今约6000年。
B西汉,纸本地图,西汉时期。
C唐,《步辇图》,唐朝时期。
D宋,《梦溪笔谈》,宋朝。
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5)

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史一.选择题(共11小题,满分22分,每小题2分)1.“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
”材料中的“灿烂星云”指()A.理性主义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C.希腊罗马古典文化D.自由主义思想2.201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使中医学再次引起世界关注。
而早在东汉时期,医学家张仲景写出了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医学巨著()A.《伤寒杂病论》B.《梦溪笔谈》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3.人们盛赞法国人对世界法制的贡献,而法国人却真诚地坦言:“我们毫不犹豫地宣称,就我们的立法完善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
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
”对该材料的正确解读是()A.罗马法首创国际法的基本原则B.罗马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源泉4.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
下列可以作为研究美国“南北战争”史料的是()A.1776年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B.1789年华盛顿第一次就职演讲C.1858年林肯的著名演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D.1933年罗斯福“炉边谈话”5.我们说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指的是()A.没有科学的革命纲领B.资产阶级的软弱性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没有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6.小明在读课外历史书的时候,看到“抗日战争”“八路军”“第一个胜利”几个词,你帮助他分析一下,这一历史事件一定发生在()A.平型关B.台儿庄C.延安D.南京7.如图是今年5月7日位于英国多佛港的渡轮码头附近。
壁画显示,一名工人正在凿掉旗帜上12颗星中的一颗,意寓英国“脱欧”请问这里的“欧”是指()A.欧洲B.欧洲共同体C.欧盟D.欧洲经济共同体8.“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上海市中考历史试卷和答案解析一、解答题(共3小题)1.题目一[中国古代史﹣﹣发展脉络梳理]问题:(1)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史料。
(2)艺术作品请选其二:C、E。
(3)《步辇图》的历史意义。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原始农耕、造纸术、《步辇图》、《梦溪笔谈》、《利簋》、《明紫禁城》的相关时间顺序。
(2)本题主要考查艺术作品的选择。
(3)本题主要考查《步辇图》的历史意义。
(4)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紫禁城。
参考答案:(1)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A史前:半坡居民半地穴圆形房屋复原图,距今约6000年。
B西汉,纸本地图,西汉时期。
C唐,《步辇图》,唐朝时期。
D宋,《梦溪笔谈》,宋朝。
E周,《利簋》,周朝。
F明,紫禁城平面图,明朝。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可排序为:A史前,E周朝,B西汉,C唐朝,D宋朝,F明朝。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艺术作品一般包括绘画、雕刻、音乐等。
可知,上述图片中属于艺术作品的是:C《步辇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绘画说明了汉藏往来的历史真实面目,增进了两族人民的民族感情。
E利簋,作为雕刻青铜器,其造型和工艺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水平。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评价名画意义从两方面来分析,而《步辇图》是体现唐朝民族政策和汉藏民族关系的画作。
可作以下分析:一是内容描述,《步辇图》描述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
二是历史意义,《步辇图》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体现了唐朝时期,在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唐与吐蕃的民族关系的来往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与两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1)AEBCDF。
(2)C、E。
(3)一是内容描述,《步辇图》描述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
二是历史意义,《步辇图》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体现了唐朝时期,在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唐与吐蕃的民族关系的来往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与两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点拨:本题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归纳知识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2.题目二[世界史﹣﹣工业革命]英法美工业革命的时间相关地图问题:(1)三国工业革命的顺序。
(2)文献史料:B、C。
实物史料:A、D。
(3)如果研究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应该选用哪两个材料?并阐述其原因。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英法美工业革命的时间顺序。
(2)本题主要考查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的分析判断。
(3)本题主要考查史料的选取。
参考答案:(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国家纷纷学习英国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
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可知英法美三国工业革命的先后顺序应是英法美。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献史料是指:凡是用文字记载的书面材料,如档案、诏令、奏议、年鉴、回忆录、铭刻、书信、日记、调查报告、账簿、传单、广告、新闻、小说等等。
实物史料是指:实物或遗迹等非文字史料概称为实物史料,如北京人遗址、秦砖汉瓦、近代影视资料等等。
根据定义可判断出文献史料是:B1848年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状况调查;C《XXX工人情况简述》。
实物史料是:A电话机、D瓦特改良蒸汽机。
(3)根据题干分析可知,要研究的是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那么应该选用B1848年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状况调查和C 《XXX工人情况简述》。
这样选择的理由是:史料的选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对应的判断,其效度与可靠性会随着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以研究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为研究对象,A和D与所研究对象关系较小,B和C都是对工人阶级调查的直接史料,可以准确贴切的反映相关主题,所以相对来说更具备效度和可靠度。
故答案为:(1)英法美。
(2)文献史料:B、C.实物史料是:A、D。
(3)B、C.理由是:史料的选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对应的判断,其效度与可靠性会随着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以研究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为研究对象,A和D与所研究对象关系较小,B和C都是对工人阶级调查的直接史料,可以准确贴切的反映相关主题,所以相对来说更具备效度和可靠度。
点拨:本题主要是对史料相关知识的考查,这要求学生的知识面要广。
3.题目三【中国近现代史﹣﹣探索与发展】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虛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材料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
世人闻此疆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材料三: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四: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的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问题:(1)“练兵”“海军”是哪场运动?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面是哪场革命?(2)“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意义。
(3)对近代以来中国曲折前行的探索历程的认识。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2)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1)根据材料的分析可知,材料中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虛有其表……”。
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场运动在于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盲目“自强”的本质,所以“练兵”、“海军”是洋务运动。
根据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可看出,主要是在歌颂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丰功伟绩,所以,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面是辛亥革命。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同时也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中国曲折前行的探索历程的认识:近代中国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中国近代化探索之路艰难曲折,中国近代化探索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体现了对西方学习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特点。
虽然也取得一系列成果,但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没能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经历了长征等艰难险阻,先后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带领人民走向独立自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社会主义探索也不是一帆风顺,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等艰难时期,但是在中共的不断努力下,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总之,没有什么道路是一帆风顺的,中国在探索中总结经验,把握方向,实事求是,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更好实现中国梦。
(答案不唯一,中国近代跨度比较大,侧重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近代革命走向胜利和引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富起来,强起来为切入点。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2)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同时也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认识:近代中国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中国近代化探索之路艰难曲折,中国近代化探索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体现了对西方学习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特点。
虽然也取得一系列成果,但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没能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经历了长征等艰难险阻,先后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带领人民走向独立自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社会主义探索也不是一帆风顺,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等艰难时期,但是在中共的不断努力下,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总之,没有什么道路是一帆风顺的,中国在探索中总结经验,把握方向,实事求是,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更好实现中国梦。
点拨:本题不仅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而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