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操纵与避碰考试2012大纲

合集下载

《船舶值班与避碰》考试大纲

《船舶值班与避碰》考试大纲



1.4.4避免碰撞的行动
1.4.4.1何种船舶应当及早采取避让行动



1.4.4.2避免碰撞的行动时间上的要求



1.4.4.3避免碰撞的行动幅度上的要求



1.4.4.4单用转向避让的条件



1.4.4.5紧迫局面和紧迫危险的含义



1.4.4.6减速、停车、倒车的时机



1.4.4.7不应妨碍的含义



1.5.2.3追越局面的特点



1.5.2.4判断追越局面应注意的事项



1.5.2.5追越船让路时应注意的问题



1.5.3对遇局面
1.5.3.1对遇局面的构成要件



1.5.3.2对遇局面的特点



1.5.3.3判断对遇局面的条件



1.5.3.4对遇局面的避让方式



1.5.3.5危险对驶局面的概念及避让特点


6.2.1.2离泊作业的操作要领



1.4.2.2安全航速的含义



1.4.2.3影响安全航速的因素



1.4.3碰撞危险
1.4.3.1碰撞危险的适用范围



1.4.3.2判断碰撞危险的标准



1.4.3.3判断碰撞危险的方法

船舶操纵与避碰考试大纲

船舶操纵与避碰考试大纲
1.3.1风对操船的影响
1.3.1.1风动力与风动力转船力矩






1.3.1.2水动力与水动力转船力矩






1.3.1.3船舶静止、前进、后退中的风致偏转规律






1.2.1.2吸入流与排出流的概念及其特点






1.2.1.3推力与船速之间的关系,推力与转数之间的关系






1.2.1.4滑失和滑失比的基本概念,滑失在操船中的应用






1.2.1.5功率的分类及其之间的关系






1.2.1.6船速的分类及与主机转速之间的关系










1.1.3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
1.1.3.1航向稳定性的定义及直线与动航向稳定性






1.1.3.2航向稳定性的判别方法






1.1.3.3影响航向稳定性的因素






1.1.3.4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的关系;影响保向性的因素






1.1.4船舶操纵性指数(K、T指数)的物理意义及其与操纵性能的关系
考试大纲
适用对象
9101

[VIP专享]船舶操纵与避碰考纲

[VIP专享]船舶操纵与避碰考纲
1 船舶操纵基础
船舶操纵与避碰
9101:3000 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 9102:500~3000 总吨船舶船长 9103:3000 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 9104:500~3000 总吨船舶大副 9105:3000 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 9106:500~3000 总吨船舶二/三副 9107:未满 500 总吨船舶船长 9108:未满 500 总吨船舶大副 9109:未满 500 总吨船舶二/三副






























1







考试大纲
1.1.3.2 航向稳定性的判别方 ○

1.1.3.3 影响航向稳定性的因 ◎

1.1.3.4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 ◎
的关系;影响保向性
的因素
1.1.4 船舶操纵性指数(K、T 指数) ○
的物理意义及其与操纵性能的
关系
直线与动航向稳定性
适用对象
9101 9102 9103 9104 9105 9106 9107 9108 9109












2006年经省农业厅,南平市政府19批41准年,毛南泽平东农在校《与改建造阳我农们业的工学程习学》校一合文署中办,学把,这强句强原联指合治,学实态行度一的套话班古子为,今两用个,校从区哲的学管的理高体度制做,了从新而的使分学析校,的深办化学了规对模实,事办求学是实的力理都解有,长并足为的其发提历展出史,了的逐一经步个验发经教展典训成的告为注诉有释我着,们广指:泛出什发:么展“时空‘候间实坚和事持良’实好就事发是求展客是前观,景存党的在和闽着国北的家唯一的一切事一事业所物就集,会文第‘顺理一是利、个’发农问就展工题是;商,客什实贸实观么事为事事时求一求物候是体是的背是,地内离一面看部实个向待联事老全我系求话国们,是题招的即,,生学规党实和校律和事就。性国求业职,家是的业‘的一,教求事一语办育’业、,学明就就实出规显是会事自模不我遭求东最同们遇是汉大于去挫地班、高研折看固师等究。待所资教”同学著力育。时校《量和毛,、汉最中泽只学书雄学东有生河厚教对坚和间、育中持学献办,国实校王学不社事当传质同会求前》量点、是工。和就中,作书办在国党以中学于革和及称声职命人存赞誉业的民在刘高教分的的德的育析事问“综所无业题修合有不才学性工贯能好国作穿顺古家和着利,级任实前实重何事进事点事求,求中情是一是专都的旦。和必精背”省须神离其级靠。实意文自因事思明己而求是学完他是根校成才就据。。能必实而找然事这到遭求些中到索成国挫真绩革折理的命甚。取的至得规倒是律退得,。益制实于定事学出求校适是党合是政中马领国克导国思的情主坚的义强路世领线界导方观,针的得政根益策本于,要全指求体导,党中是员国马干革克部命思和走主教向义职胜的工利精的,髓辛实。勤事工求作是和是共中同国努革力命的实结践果经,验但的最高主度要总的结一和条概是括得,益中于国学革校命始和终建坚设持的实经事验求表是明的,原实则事,求可是以是说胜,利坚之持本实,事只求要是坚原持则实是事我求们是学,校我各们项党事就业会健永康远、立稳于定不和败谐之发地展。的重要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大纲(二、三类驾驶和轮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大纲(二、三类驾驶和轮机)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大纲一、避碰与信号5201:各类船长5202:各类驾驶员- 1 -- 2 -- 3 -2.1.1.1瞭望的含义 √ √ 2.1.1.2瞭望的目的 √ √ 2.1.1.3正规瞭望的方法√ √ 2.1.2 安全航速2.1.2.1 安全航速的概念√ √ 2.1.2.2 决定安全航速时应考虑的因素 √ √ 2.1.2.3 控制船速的水域 √ √ 2.1.2.4 不能免责的规定√ √ 2.1.3 航行原则- 4 -- 5 -2.2.1.1 机动船对驶相遇的判断 √ √ 2.2.1.2 机动船对驶相遇的责任 √ √ 2.2.1.3 机动船对驶相遇的行动 √ √ 2.2.1.4 案例分析√ 2.2.2 机动船追越2.2.2.1 机动船追越的判断 √ √ 2.2.2.2 机动船追越的责任 √ √ 2.2.2.3 机动船追越的行动 √ √ 2.2.2.4 案例分析√2.2.3 机动船横越和交叉相遇2.2.3.1 机动船交叉相遇局面判断√√2.2.3.2 机动船横越和交叉相遇的责任√√2.2.2.3 机动船横越和交叉相遇的行动√√2.2.2.4 案例分析√2.2.4 机动船尾随行驶的责任和行动√√2.2.5 长江干线航行的渡船避让责任2.2.5.1 在长江干线航行的客渡船与其他顺航道或河道行驶的船舶相遇时的责任和行动√√- 6 -- 7 -2.2.5.2 在长江干线航行的两渡船相遇时的责任和行动√ √ 2.2.6 机动船在干、支流交汇水域相遇2.2.6.1 机动船驶经支流河口的行动要求√ √ 2.2.6.2 机动船在干、支流交汇水域相遇时的责任和行动√ √ 2.2.7 机动船在汊河口相遇时的责任和行动√ √ 2.2.8 机动船与在航施工的工程船相遇时的责任和行动 √ √ 2.2.9 限于吃水海船的避让责任 √ √ 2.2.10 快速船的避让责任 √ √ 2.2.11 机动船掉头- 8 -- 9 -- 10 -- 11 -二、船舶驾驶与管理5501:二类船长5502:二类驾驶员5503:三类驾驶员- 12 -- 13 -- 14 -1.2.1.4 各种锚泊方式特点及其适用条件 √ √ 1.2.1.5 大风浪中锚泊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 1.2.2 走锚和守锚1.2.2.1 船舶发生走锚的原因,走锚的判断方法及走锚的应对措施√√√1.2.2.2 锚泊值班的要求及注意事项,长期锚泊的活锚措施√ √ √ 1.2.3 船舶掉头1.2.3.1 船舶掉头方向选择及应考虑的因素 √ √ √ 1.2.3.2 船舶掉头常用的操纵方法√√√- 15 -- 16 -1.3.3.2 预防碰撞事故的措施√ √ √ 1.3.3.3 船舶碰撞后操纵船舶的应急措施和注意事项√ √ √ 1.3.4 搁浅与触礁1.3.4.1 出现搁浅与触礁危险时的紧急措施 √ √ √ 1.3.4.2 搁浅和触礁后的应急措施√ √ √ 1.3.4.3 搁浅后的脱浅方法和脱浅救助的注意事项√ √ √ 1.3.5 弃船、人落水1.3.5.1 弃船的条件 √ √ 1.3.5.2 弃船的注意事项√√- 17 -- 18 -2.1.1 航道尺度的概念√ √ 2.1.2 富余水深、净空高度的概念 √ 2.1.3 船舶安全通过跨河架空建筑物的计算 √ 2.1.4 航区的划分标准√ 2.1.5 水位与水深的关系,实际水深的计算 √ √ √ 2.1.6 流向、流态2.1.6.1 观测流向的方法 √ √ 2.1.6.2 常见流态概念及识别方法√ √ √ 2.1.6.3 常见流态对船舶航行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3.3.1.2 堵漏器材的保管要求 √ √ √ 3.3.1.3 各种堵漏法的要点√ √ √ 3.3.2 船舶应变(部署)3.3.2.1 消防应变(部署)的要求 √ √ √ 3.3.2.2 救生应变(部署)的要求 √ √ √ 3.3.2.3 人员落水应变(部署)的要求 √ √ √ 3.3.2.4 油污染应变(部署)的要求 √ √ √ 3.3.2.5 各项应变警报的规定√ √ √ 3.3.2.6 船舶应变(部署)演习规定及注意事项√√√-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三、内河船舶船员适任实际操作考试大纲(驾驶专业)内河船舶船员适任实际操作考试(3000总吨及以上内河船舶除外)-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四、船舶动力装置2501:二类轮机长2502:二类轮机员 2503:三类轮机员-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船舶操纵与避碰

船舶操纵与避碰

~~离码头(准备工作,操纵要领) 确定离泊方法:顶流较缓,有吹开风,泊位 确定离泊方法 前方较清爽,船首开出15°左右船尾的车 舵与码头无碍时,均可采用首离法。自力或 使用拖船尾离时,车舵已与码头无碍,因而 可以自由机动。尾离是更为普遍的离码头方 法,静水港内更是如此。 b. 掌握摆出角度 控制前冲后缩
~~岸方系泊设备 岸壁式码头 桩基码头 分离墩基码头 突堤码头 浮码头 系船墩 系船浮
~~靠码头 靠码头(准备工作,操纵要领) 靠码头 控制抵泊余速:船首抵泊位中点(N旗)的余速, 控制抵泊余速 以不足2kn为宜 合理选择横距: 合理选择横距:一般初始横距应大于3倍船宽 调整好靠拢角度: 调整好靠拢角度:一般重载船顶流较强靠泊时, 靠拢角宜小,以降低入泊速度并减轻拢岸力; 空船、流缓吹开风时,靠拢角宜大,以减低 风致漂移,并保证有足够的入泊速度;吹开风 靠拢角调小,吹拢风时靠拢角调大些.
二、 船舶速度
额定航速:额定功率,水深充足条件下船舶所能达到 的静水速度 海上船速:船舶在海上航行采取的速度(通常为额定 速度的96%~97%) 港内速度:港内船舶需要频繁变速,所以港内航行要 调低速度便于调速(70%~80%海上速度) 速度的测定:船舶在运营后或修理后都要进行测定其 速度(需要测空载和满载情况下的8个档位的速度)
~~互见中的行动规则 ~追越局面形成必满足三个条件:
方位:后船位于前船正横后大于22.5°的任一方向 上; 距离:后船位于前船尾灯能见距离范围之内; 速度:后船速度大于前船速度。
~追越态势中:追越船始终应承担让路船的责任 ~在受限水域中:两船间的避让责任通常以被追越船
鸣放“一长、一短、一长、一短”的声号,追越船 实施追越时开始生效。
~~对遇局面:
当两艘机动船在相反的或接近相反的航向上相遇致 有构成碰撞危险时,各应向右转向,从而各从他船 的左舷驶过。 对遇局面形成的判断: 根据两船间相互的位置予以判断 ; 根据他船号灯或相应形态予以判断 对当时的局面持有怀疑应认为对遇局面形成

船舶操纵和避碰规则-2

船舶操纵和避碰规则-2

三、港作拖轮及其运用
2.运用拖力的方式及带缆 吊拖(LEADING AHEAD):
一般情况下应使拖缆的俯角小于15度,即拖 缆长度应大于被拖船拖缆出口至水面高度的4 倍,不小于45M。实际上一般取拖缆长度为拖 轮长的2倍左右。 顶推(PUSHING):
顶推的带缆方式有单首缆、双首缆和紧绑三 种。 旁拖(TOWING ALONGSIDE):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 追越中两船的相互作用
B
B
B
A 位1 B
A 位2
B
A 位4
A 位3
A 位5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 两船间相互作用的回转力矩达最大值时,比满 舵旋回35度回转力矩大得多。因此在浅窄航道 追越中,为减轻、避免船间的相互作用,应注 意增大两船的横距、降低船速以确保安全。 距离的选择
六、避碰规则
失去控制的船舶:指由于某种异常的情况不能 按照规则各条要求进行正常操纵(改向、改速) 因而不能给他船让路的船
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指由于工作性质, 使其按本规则条款的要求进行操纵的能力受到 限制,因而不能给他船让路的船舶。
限于吃水的船舶 ➢ 吃水与可航水域的水深和宽度的关系 ➢ 偏离所驶航向的能力 ➢ 是一艘机动船
Fa 9.8 aCava 2 Aa c os2 Ba sin 2
2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风力矩 风压与力臂的乘积。 风对船舶操纵的影响 ➢ 在风力矩的作用下船将发生偏转。 ➢ 在风压的作用下,船将向下风漂移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2.流 水动力及其转船力矩 水动力由下式表示:
二、环境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确定富余水深的实例

船舶操纵与避碰(避碰)

船舶操纵与避碰(避碰)

船舶操纵与避碰(避碰)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正规瞭望的最基本手段是: [单选题] *A. 视觉(正确答案)B. 听觉C. 雷达D. AIS2. 关于保持正规的瞭望,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 [单选题] *A. 只要能发现碰撞危险,就意味着保持的瞭望是正规的B、保持正规的瞭望,就意味着在任何时候,每一船舶应采取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下的一切有效的手段保持系统的观察(正确答案)C、只要船舶使用视觉进行不间断的观察,即可认为保持着主规的瞭望D.保持正规的瞭望,就薏味着在任何时候,每一船舶可使用任一手段进行不间断的观察3. 保证船舶海上安全航行的首要做法是: [单选题] *A.保持正规瞭望(正确答案)B.使用安全航速C.判断碰撞危险D.采取避让行动4. 下列哪些船舶应该以安全航速行驶? [单选题] *I、进行操纵性试验的船舶 II、正在进行测速的船舶 III、船体破坏进水的船舶A. I、II、III(正确答案)B. I、IIIC. II、IIID. I5. 在决定安全航速时,应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单选题] *A.是否装有雷达B.能见度情况(正确答案)C. 船舶的操作性能D.航道条件6. 下列哪种船舶应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有效手段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单选题] *A. 机动船B. 每一船舶(正确答案)C.除失去控制的所有船舶D.除锚泊船、搁浅船和除失去控制的船舶外的所有船舶7. 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时,考虑的因素是来船方位的变化情况、该方位是指:[单选题] *A.罗经方位(正确答案)B、相对方位C、舷角D.真方位8. 来船的DCPA不变(不为零)的情况下,其罗经方位的变化率与来船的距离的关系是: [单选题] *I、距离较远时变化较快 II、距离近时变化快 III、与距离变化无关,如果罗经方位改变,只能说明DCPA发生了变化A.IB. I、IIIC. II(正确答案)D. II、III9. 根据本规则要求采取的为避免碰撞的任何行动,如当时环境许可,应是积极地,并及早 [单选题] *地进行和运用良好船艺,关于“及早”的说法正确的是:I、在能见度不良时采取行动时机应比能见度良好时要早II、慢速船采取行动时机应当更早一些 III、操纵性不好的船舶采取行动时机应当更早一些A. I、II、III(正确答案)B. I、IIC. II、IIID. III10. 交叉相遇局面中,让路船为避让其右舷角105度的来船采取转向措施,最容易被直航船用视觉察觉的行动是: [单选题] *A.向右转向10°B.-向右转向20°C,向左转向20°D,向左转向使船尾对准他船(正确答案)11. 单凭转向可能是避免紧迫局面的最有效行动,其先决条件是:I、有足够的水域II、及时地、大幅度地转向 III、不致造成另一紧迫局面 [单选题] *A. I(正确答案)B. I、IIIC. I、IID. I、II、III12. “不应妨碍”,意味着“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应避免与“不应被妨碍的船舶”之间构成:I、使本船成为让路船的碰撞危险II、使本船成为直航船的碰撞危险區 III、双方都有避让责任的碰撞危险 [单选题] *A. IB. I、IIIC. I、IID. I、II、III(正确答案)13. 互见中,当一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和一艘不应被妨碍的船舶相遇并构成碰撞危险,如果根据互见中的行动规则,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成为直航船,则: [单选题] *A,不应妨碍的责任解除B,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仍须给他船让路C,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应根据直航船的行动条款采取行动(正确答案)D.不应被妨碍的船舶的让路责任解除14. 狭水道中的关于追越声号的规定被写进船舶在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规则,狭水道追越声号的规定适川于: [单选题] *A.任何能见度B.仅适用于“互见”(正确答案)C.能见度良好时D.能见度良好时,无论是否互见15. 在狭水道内,从事捕鱼的船舶不应妨碍: [单选题] *A.除穿越狭水道的船舶以外的任何其他船舶的通行B.任何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机动船的通行C.除帆船与长度小于20米的船舶以外的任何船舶的通行D、任何其他船舶的通行(正确答案)16. 船舶驶近被居间障碍物遮蔽他船的狭水道或航道的弯头或地段时,应:I、特别机警 II慎驾驶 III、鸣放相应声号 [单选题] *A. I、IIB. I、II、III(正确答案)C. II、IIID. I、III17. 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单选题] *A.未经IMO采纳的分道通航制B.一国政府自行颁布的“分道通航制”规则,仅适用于本国船舶C.一船航经某一处的分道通航制区域,不管该区域是否业己被IMO所采纳,船舶均应严(正确答案)格地执行该区域的有关规定D.由TIMO未采纳某一分道通航制区域,所以《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也不适用于该区域18.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对使用分道通航制水域的船舶的要求是:I、在相应的通航分道内沿船舶的总流向行驶II、在相应的通航分道内以与船舶的总流向相同的航向行驶III、尽可能让开分隔线或分隔带障IV、通常在通航分道的端部驶进或驶出 [单选题] *A. I、II、III、IVB. I、III、IV(正确答案)C. I、IID. I19.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下列哪些船舶可使用沿岸通航带? I、帆船和长度小丁20 米的船舶;II、从事捕鱼的船舶; III、当船舶抵离位丁一沿岸通航带的港口、近岸设施、引航站或任何其他地方; IV、为避免紧追危险时 [单选题] * A.I、IIB. I、II、IVC. I~IIID. I~IV(正确答案)20.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船舶应尽可能避免穿候通航分道:II、穿越通航分道的船舶不应妨碍按通航分道行驶的机动船的安个航行; III、穿越通航分道的船舶不应妨碍按通航分道行驶的除从事捕鱼的船舶外任何船舶的安全航行; IV、穿越通航分道的船舶不应碍按通航分行驶的除从事捕鱼的船舶、帆船及L [单选题] *A. I、II、IVB. I、II、IIIC. I、IID. I(正确答案)21.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帆船与L<20米的船舶,不应妨碍下列哪些按通航分道行驶的船舶? [单选题] *A. 除从事捕鱼船之外的任何船长大于等于20米的用机器推进的船舶(正确答案)B. 用机器推进的船舶C. 任何可用机器推进的船舶D. 任何船长大于20米的用机器推进的船舶22. 船舶在分道通航水域端部附近行驶时应特别谨慎,其原因是: I、在此区域会遇时,直航船解除保向保速的义务II、端部附近船舶可能进行较大幅度的转向III、航线与通航分道交叉的船舶为避免穿越通航分道,可能在此区域通过 [单选题] *A.IB. I、IIC、II、III(正确答案)D. I、II、III23.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下列哪种船舶可免受分道通航制条款的约束:[单选题] *A. 为避免紧迫局面的船舶B. 从事疏浚工作的船在作业所需的限度内(正确答案)C. 失去控制的船舶D. 一从事使其驶离其航向能力严重受限的拖带作业的船舶在作业所必须的限度内24. 互见中两艘在航帆船不同舷受风,相遇致有构成碰撞危险(不在追越中),让路船是: [单选题] *A. 上风船B. 下风船C. 右舷受风的帆船D. 左舷受风的帆船(正确答案)47. 追越条款(规则十三条)不适用于:A. 互见中的船舶B. 能见度不良时在互见中的船舶C. 狭水道中的船舶D. 能见旋不良时不在互见中的船舶25. 追捧条款优先于: [单选题] *A. 船舶在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规则,B. 船舶在互见中的行动规则C. 旃舶在能见度不良时的行动规则D. 船舶在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规则与船舶在互见中的行动规则(正确答案)26. 帆船在航道里从机动船左舷追越并需要机动船采取行动时,帆船应是: [单选题] *A.直航船,追越前应鸣放一短声B.直航船,不必鸣放声号C.让路船,追越前应鸣放一长一短声(正确答案)D.让路船,不必鸣放中号27.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只要追越船驶过被追越船船头以后,即可免除追越船让开被追越船的责任B.只要追越船与被追越船保持平行并驶,则即可免除追越船应承担的让路责任C.只要追越船看到被追越船舷灯,则即可免除追越船应承担的让路责任D.只有追越船驶过让清被追越船以后,方可免除追越船让开被追越船的责任(正确答案)28. 下列不构成对遇局面的是:I、互见中,一艘机动船与一艘用机器推进的使用绳钓从事捕鱼的船舶航向相反相互驶近致有构成碰撞危险时 II、互见中一艘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与一艘限令吃水的船舶航向相反相互驶近致有构成碰撞危险时用III、互见中,一悬挂一圆柱体号型船舶与一艘驶帆并悬挂有一尖顶朝下的圆锥体号型的船舶航向相反相互驶近致有构成碰撞危险时 [单选题] *A. IB. I、IIC. I、II、III(正确答案)D. II、III29. 与其他相遇局面相比,对遇局面独具的特点是: [单选题] *A,适用于互见B,适用于两机动船C。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公布新版海船船员考试大纲和培训教材出版目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公布新版海船船员考试大纲和培训教材出版目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公布新版海船船员考试大纲和培训教材出版目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公布日期】2012.08.23
•【文号】海便函[2012]663号
•【施行日期】2012.08.2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培训,水运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公布新版海船船员考试大纲和培
训教材出版目录的通知
(海便函〔2012〕663号)
各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以下简称《适任考试大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培训合格证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合格证考试大纲》)已经发布、出版,符合新版《适任考试大纲》、《培训合格证考试大纲》和《关于印发<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过渡规定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的新版海船船员适任培训、合格证培训和过渡期知识更新培训教材已分别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和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为方便相关单位订购大纲和教材,现公布新版海船船员考试大纲和培训教材出版目录,具体目录见附件。

各相关单位可分别向两家出版社订购所需大纲和教材。

附件:大纲和教材出版目录
2012年8月23日
附件:大纲和教材出版目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操纵与避碰9101: 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9102: 500〜3000总吨船舶船长9103: 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9104: 500〜3000总吨船舶大副9105: 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9106: 500〜3000总吨船舶二/三副9107 :未满500总吨船舶船长9108 :未满500总吨船舶大副9109 :未满500总吨船舶二/三副O O O O O O 1.1.3.1航向稳定性的定义及直线与动航向稳定性考试大纲1.132 航向稳定性的判别方1.2 1.1.41.1.51.1.61.1331.1.3.4影响航向稳定性的因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的关系;影响保向性的因素船舶操纵性指数(K、T指数)的物理意义及其与操纵性能的关船舶操纵性试验1.1.5.11.1.5.21.1.5.3旋回试验的目的、测定条件、测定方法冲程试验的目的、测定条件、测定方法形试验的目的和试验方法IMO 船舶操纵性衡准的基本内容船舶操纵设备及其运用1.2.1 螺旋桨的运用1.2.1.1船舶阻力的组成:基本阻力和附加阻力1.2.1.2 吸入流与排岀流的概念及其特点1.2.1.3 推力与船速之间的关系,推力与转数之间的关系1.2.1.4 滑失和滑失比的基本概念,滑失在操船中的应用1.2.1.5 功率的分类及其之间的关系1.2.1.6 船速的分类及与主机转速之间的关系1.2.1.7 沉深横向力产生的条件、机理及偏转效果1.2.1.8 伴流的概念,螺旋桨盘面处伴流的分布规1.2.1.9 伴流横向力产生条件、机理及偏转效果适用对象考试大纲1.2.1.10 排岀流横向力产生条件、机理及偏转效122 1.2.1.111.2.1.121.2.1.13螺旋桨致偏效应的运用单、双螺旋桨船的综合作用侧推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舵设备及其运用1.2.2.1操舵装置的概念与种类:电动操舵装置与液压操舵装置1.2.2.2 操舵装置一一舵角限位器的作用、种类与限制角1.2.2.3 SOLAS公约与我国《钢质船舶入级规范》对操舵装置的要求1.2.2.4 操舵装置控制系统一—随动操舵系统的种类与基本控制原理1.2.2.5 操舵装置控制系统一—应急控制系统的特点与使用要领1.2.2.6 自动舵的种类与各自的特点1.2.2.7 自动舵的操舵转换方式:随动舵、自动舵、应急舵的转换及适用的场合1.2.2.8 自动舵调节旋钮的使1.2.2.9 使用自动舵的注意事1.2.2.10 舵设备的作用及其组成1.2.2.11舵的种类及特点:分别根据舵叶剖面形状、舵杆轴线位置、舵的支承方式分类、适用对象91011•9102•9103■91049105◎9106◎9107•91089109◎••O O•1••11O O•O11O1111O OOOO O O◎◎O O O O111O O O1OO1OO1O O O O111O O OO O O O◎◎◎111◎◎◎◎◎◎111OO OO O O11考试大纲!特种舵910119102122.12流线型平衡舵的结1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特点与满足的要求1122.13舵力的概念;影响O O 舵力的因素111.2.2.14舵力转船力矩1◎1◎1.2.2.15 1.2.2.16舵效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舵设备的日常与定期◎◎检查保养1.2.3 锚设备及其运用1.2.3.1 锚设备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锚的种类、特点及应用1.2.3.2 锚链的种类、组成与1标记111.2.3.3 1.2.3.4锚机的主要技术要求1锚设备的检查、保养及检验要求11.2.3.5锚的作用1O1O1.2.3.6锚地选择1•1•1.2.3.7锚泊方式、抛起锚作业程序、操纵要领及注••意事项111.2.3.8操纵用锚的抓力及拖锚淌航距离的估算◎◎1.2.3.9单锚泊用锚的抓力的组成、单锚泊用锚的抓力系数◎◎1.2.3.10锚泊用锚的岀链长度的组成及安全锚泊岀链长度的计算◎◎1.2.3.11单锚泊船的偏荡、缓◎◎解偏荡的方法111.2.3.12走锚的判断及应急措施◎◎1.2.3.13清解锚链绞缠◎◎1.2.4 缆的运用1.2.4.11系船缆的种类和特点1适用对象9103■91049105910691079108910911O O OO O O O1111O1O O O◎◎◎◎◎1◎1◎O O O◎◎O O◎1◎1◎1O1O◎◎◎◎1O1O O OO1O O1O O O◎◎O O O O11◎O O O O◎O O O O◎◎◎◎◎1◎◎!◎◎◎◎◎◎O1IO O O考试大纲1.3124.2 系缆的名称与作用124.3 系泊设备的组成与应用1.2.4.4 绞缆机的种类、作用与应用1.2.4.5 缆车及其附属用具的种类与作用1.2.4.6 系泊设备的检查保养和使用注意事项1.2.4.7 靠、离泊时缆绳的应用1.2.4.8 靠、离泊用缆的注意事项1.2.5 拖船的运用1.2.5.1 拖船的种类及其特点1.2.5.2 拖船使用方式1.2.5.3 协助操船所需拖船功率的估算1.2.5.4 拖船作用下的船舶运动规律1.2.5.5 拖船助操注意事项:拖缆及其系带、吊拖的拖缆长度、拖力大小和方向、防止横拖和倒拖等外界因素对操船的影响1.3.1 风对操船的影响1.3.1.1 风动力与风动力转船力矩1.3.1.2 水动力与水动力转船力矩1.3.1.3 船舶静止、前进、后退中的风致偏转规律1.3.1.4 船舶在静止、航行中的风致漂移规律1.3.1.5 强风中操船的保向界限1.3.2 流对操船的影响1.3.2.1 流对航速、冲程的影响1.3.2.2 流对旋回、舵效的影考试大纲!响1.3.3 受限水域对操船的影响11.3.3.1 浅水效应及其对操船的影响1.3.3.2 富余水深的确定1.3.3.3 岸壁效应及其对操船的影响1 1.3.4 船间效应1.341 船间效应的定义1.342 追越、对驶过程中两船间的相互作用11.3.4.3 驶过系泊船时的相互作用1.3.4.4 影响船间效应的因素及预防措施9101111•••1O•1◎•9102111•••1O•1◎•9103111◎◎O1OO1OO9104◎◎OOOOO9105111◎◎◎1O◎1◎O9106◎◎◎O◎◎O9107◎◎◎O◎OO9108|9109OOOOOOO2各种环境下的船舶操纵1 2.1 港内操船12.1.1 进港时的减速过程2.1.2 接、送引航员时的操船方法12.1.3 港内掉头所需水域的估算及操船方法3011◎1◎1•3011◎1◎1•2011O1O120OO511O1O15OO22%OOO10%17%OO2.2 靠、离泊操纵2.2.1 靠、离泊的准备工作1 2.2.2 靠、离泊操纵要领及其注意事项1 2.2.3 尾系泊的操纵方法及注意事项1 2.2.4系离浮筒的准备工作:缆绳系离浮筒的准备工作、锚链系离浮筒的准备工作1 2.2.5系离浮筒的操纵要领及其注意事项2.2.6船舶并靠的操纵要领和注意事项1 2.2.7船舶进岀船坞操纵方法1 2.2.8船舶进出船闸操纵方法O1•1◎1O1◎O1O1◎O1•1◎O1◎O1O1◎O1O1111OOOOO1◎11111O◎O◎OOOO◎2.3大型船舶操纵1 2.3.1大型船舶的特点2.3.2大型船舶锚泊操纵特点2.3.3港内操纵特点1 2.3.4拖船的使用1◎••1•111OOO1O112.4 特殊水域中的船舶操纵|2.4.1狭水道中船舶操纵11111111考试大纲I 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9101191026.1.2.4特殊情况下所应保持O O戒备上的疏忽6.1.2.5背离规则的条件O O6.1.2.6可能需要背离规则的◎◎情况116.1.2.7背离规则的目的1◎1◎6.1.2.8背离规则时应注意的◎◎问题6.1.3一般定义包括船舶、机动船、帆船、从事O O捕鱼船、限于吃水船、失去控制的船舶、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在航、长度和宽度、水上飞机、互见、能见度不良和地效船等十三个名词的定义6.2 号灯与号型6.2.1基础知识116.2.1.1号灯与号型的作用116.2.1.2号灯与号型的显示时间6.2.1.3号灯的定义116.2.1.4号灯的能见距离116.2.1.5号型的基本种类1[6.2.2船舶号灯与号型的显示与识别116.2.2.1在航机动船O O6.2.2.2拖带与顶推O O6.2.2.3在航帆船1O1O6.2.2.4从事捕鱼的船舶1O O6.2.2.5相互临近处捕鱼的渔O O船额外信号6.2.2.6失去控制的船舶O O6.2.2.7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O O船舶[16.2.2.8限于吃水的船舶O O6.2.2.9从事引航任务的船舶O O6.2.2.10锚泊O O6.2.2.11搁浅O O 6.3 声响与灯光信号6.3.1基础知识6.3.1.1长声和短声的定义O O适用对象910311OOO1O1◎1O9104OOOO◎O910511OOO1O1◎1O9106OOOO◎O9107OO◎◎◎O9108|OOOO◎O9109OOOO◎O11OO11OO O O1O O1O O O O OO O O O O O O 1O O1O O O O 1O O1O O O O 11O O11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1O O1O O O O O1O O1O O O O O O O O O O O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1O O1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O O O O O O O考试大纲适用对象P 91011910219103191049105910691079108|91096.3.1.2 声响器具的配备O O O O O O O O O 6.3.2操纵与警告信号6.3.2.1 操纵声号1O1O1O1O O1O O O O6.3.2.2 操纵灯光信号1O1O1O1O O1O O O O6.3.2.3 追越声号1O1O1O1O O1O O O O6.3.2.4 警告信号O O O O O O O O O 6.3.2.5 一长声声号O O O O O O O O O6.3.3能见度不良时的声号111116.3.3.1 适用范围1O1O1O1O O1O O O O6.3.3.2 在航机动船1O1O1O1O O1O O O O6.3.3.3 其他船舶应鸣放的声O O O O O O O O O号6.3.3.4 被拖船1O1O1O1O O1O O O O6.3.3.5 锚泊船与搁浅船1O1O1O1O O1O O O O6.3.3.6 执行引航任务的船舶1O1O1O1O O[O O O O6.3.4招引注意的信号111116.3.4.1 使用时机◎◎O O O O◎O O6.3.4.2 使用注意事项O O O O O O O O O 6.3.5遇险信号111116.3.5.1 遇险信号的使用方法1◎1◎1O1O O1O O O O6.3.5.2 遇险信号的种类O O O O O O O O O 6.4 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规则111116.4.1瞭望111116.4.1.1 适用范围与目的1O1O1O1O O1O O O O6.4.1.2 了望人员O O O O O O O O O6.4.1.3 了望的手段O O O O O O O O O 6.4.2安全航速6.4.2.1 安全航速的含义与要◎◎O O O O◎O O求' 1 6.4.2.2 确定安全航速应考虑1◎1◎1O O1O O◎O O的因素6.4.3碰撞危险1111I6.4.3.1 判断碰撞危险的原则1O1O1O1O O[O O O O6.4.3.2 判断碰撞危险的手段O O O O◎◎O O O与方法6.4.3.3 雷达的正确使用O O O O O O O O O6.4.3.4 雷达标绘以及与雷达O O O O◎◎O O O标绘相当的系统观察6.4.3.5 罗经方位判断碰撞危O O O O◎◎O O O险时应注意的问题111116.4.3.6 AIS 在避免碰撞中的O O1O O O O O O O考试大纲I应用及注意事项1 644 避免碰撞的行动16.4.4.1 避碰行动的时机要求16.442 避碰行动的幅度要求16.4.4.3 避碰行动的效果要求16.4.4.4 查核避让行动的有效性16.4.4.5 减速或把船停住的时机与要求6.4.4.6 本船转向与变速避让效果及DCPA和TCPA 的变化规律6.4.4.7 不应妨碍的责任与行动要求16.4.4.8 不应妨碍的船舶与不应被妨碍的船舶之间的责任关系1 6.4.5 狭水道16.4.5.1 狭水道条款的适用范围6.4.5.2 狭水道的航行原则1 645.3 不应妨碍的船舶的义务6.4.5.4 狭水道航行的注意事项1 6.4.6 分道通航制16.4.6.1 分道通航制条款的适用、与规则其他条款的关系16.4.6.2 使用分道通航制的原则6.4.6.3 穿越通航分道的方法6.4.6.4 沿岸通航带的使用原则6.4.6.5 进入分隔带或分隔线的规定6.4.6.6 应特别谨慎航行的区域6.4.6.7 避免锚泊6.4.6.8 不应妨碍的规定16.4.6.9 免受约束的船舶9101111O1O1O1O1◎OO1◎11◎◎1◎◎11◎1OOOO1OOO9102111O1O1O1O1◎OO1◎11◎◎1◎◎11◎1OOOO1OOO9103■11O1O1O1O1OOO1◎11OO1OO11◎1OOOO1OOO191041OOOOOOO◎OOOO◎OOOOOOOO9105||1O1O1O1O1OOO1◎11OO1OO11◎1OOOO1OOO1O9106OOOOOOO◎OOOO◎OOOOOOOO9107OOOO◎OO◎◎◎◎◎◎OOOOOOOO9108|OOOOOOO◎OOOO◎OOOOOOOO9109OOOOOOO◎OOOO◎OOOOOOOO考试大纲910191029103910491059106910791089109 6.5 互见中的行动规则1 6.5.1 帆船16.5.1.1 适用范围16.5.1.2 避让责任和行动1 6.5.2 追越111111111111111111O1O11OOOOOOO6.5.2.1 适用范围O O O O O O O O O 6.522 追越局面构成要件O O O O O O O O O6.523 追越局面的特点1O1O1O1O O1O O O O6.5.2.4 避让责任与行动1O1O1O1O O1O O O O6.5.2.5 追越条款与规则其他条款之间的关系6.5.3 对遇局面O O O O O O O O O6.5.3.1 适用范围1O1O1O1O O1O O O O6.5.3.2 对遇局面构成要件1O1O1O1O O1O O O O6.5.3.3 对遇局面的特点1O1O1O1O O1O O O O6.5.3.4 避让责任与行动1O1O1O1O O1O O O O6.5.3.5 危险对驶局面的理解及避让特点1 6.5.4 交叉相遇局面1O11O11O11O O11O O O O6.5.4.1 适用范围1O1O1O1O O1O O O O6.5.4.2 交叉相遇局面的构成要件O O O O O O O O O6.5.4.3 交叉相遇局面的特点1O1O1O1O O1O O O O6.5.4.4 避让责任与行动1 6.5.5 让路船的行动1•11•11•11••11••••6.5.5.1 让路责任的确定1O1O1O1O O1O O O O6.5.5.2 避让原则6.5.6 直航船的行动O O O O O O O O O6.5.6.1 直航船的含义1O O1O O OPO O O O6.5.6.2 保向保速的含义及适用时机◎◎◎◎◎◎◎◎◎6.5.6.3 可独自采取避让行动的时机及行动的注意事项1◎1◎1◎1◎◎1◎◎◎◎6.5.6.4应采取最有助于避碰行动的时机及行动的注意事项◎1◎1◎1◎◎1◎◎◎◎6.5.6.5 让路船的责任6.5.7 船舶之间的责任◎◎O O O O◎O O6.5.7.1 确定船舶之间责任的原则1O1O1O1O O O O O O考试大纲7.1.1.2 值班人员的值班时间的强制性标准7.1.1.3 STCW规则为防止疲劳作岀的指导性意见7.1.1.4 疲劳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7.1.1.5 为保证安全值班应采取的措施7.1.2 值班安排和应遵循的原则,包括持证、航次计划、海上值班等7.1.2.1 值班安排的总体要求7.1.2.2 值班安排和应遵循的原则的基本规定包括人员适任、航行计划、海上值班和保护海洋环境等7.2 驾驶台协调工作程序7.2.1 驾驶台值班驾驶员承担的责任及要求7.2.2 驾驶台了望的要求7.2.2.1 了望的目的7.2.3 7.2.4 7.2.5 7.2.2.27.2.2.3值班驾驶员作为唯一了望人员的条件为保持正规了望值班安排应考虑的因素驾驶台交接班的有关要求7.2.3.17.2.3.2交班驾驶员应注意的事项接班驾驶员应注意的事项对船舶航行、操纵和避让行动的有关要求7.2.4.17.2.4.27.2.4.37.2.4.4助航仪器的使用、定期检查通知船长的时机引航员在船时驾驶员的职责特殊情况下的操纵和避让行动的要求船舶在锚泊时驾驶台人员的职适用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