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布置及间距
光伏组件倾角和阵列间距的多因素综合计算方法

光伏组件倾角和阵列间距的多因素综合计算方法叶任时;刘海波;李德;曾杰;苏毅【摘要】The reasonable determination of the angle and array spacing of PV station module is cru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generation benefit. By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n the multiple factors of the annual shadow loss, the amount of DC cable, DC cable loss and the land occupied by the PV plant, a kind of integrated computing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angle and array spacing of the modules is presented for pursuing the maximum efficiency. Besides the increase of the generation capacity, the compact design of PV power station is realized, which saves the area covered by PV power generation unit per MW and increases the land utilization rate.%合理确定光伏电站组件的安装倾角和阵列间距,对提高光伏电站发电效益至关重要。
综合考虑了组件全年运行时间内的阴影损耗、光伏发电单元直流电缆用量、直流电缆线损、光伏阵列占地面积多因素,提出了一种确定组件的安装倾角和阵列间距综合的计算方法,以追求发电效益最大化。
太阳能光伏阵列安装

太阳能光伏阵列安装
(1)施工准备:进站道路通畅,安装支架运至相应的阵列基础位置,太阳能光伏组件运至相应的基础位置。
(2)阵列支架安装:支架分为基础底梁、立柱、加强支撑、斜立柱。
支架按照安装图纸要求,采用镀锌螺栓连接。
安装完成整体调整支架水平后紧固螺栓。
(3)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细心打开组件包装,禁止单片组件叠摞,轻拿轻放防止表面划伤,用螺栓紧固至支架上后调整水平,拧紧螺栓。
2逆变器安装
直流屏和逆变器布置在每个1MW光伏发电单元区域内的分站房内,每个分站房内布置2面直流防雷配电柜和2面500kW逆变器,共20个分站房。
逆变器混凝土平台由现场浇注,混凝土罐车运送,人工振捣。
逆变器由汽车运至现场,用50 吨汽车吊吊装就位,逆变器出入线做好防水措施。
3电气设备布置
35kV屋内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南侧,采用屋内开关柜单列布置。
380/220V配电装置布置在35kV配电室内;主控室布置在综合楼内,综合楼布置在站区南侧。
直流屏和逆变器布置在每个1MW光伏发电单元区域内的分站房内,每个分站房内布置2面直流防雷配电柜、2面500kW逆变器和1面交流配电柜,共20个分站房。
箱式变压器与分站房贴建。
电气设备的安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备安装说明、电气设备安装规程及验收规范进行,及时进行测试、调试。
光伏电站的阵列布局优化与性能评估

光伏电站的阵列布局优化与性能评估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设施,由于其清洁、可再生的特性,越来越受到全球各地的关注和推广。
光伏电站的阵列布局是影响发电效率和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从优化阵列布局和性能评估两个方面探讨光伏电站的相关技术。
一、光伏电站的阵列布局优化光伏电站的阵列布局直接关系到光的收集和能量转换效率。
合理的阵列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阵列布局类型:1. 单轴和双轴跟踪系统:单轴和双轴跟踪系统是两种常见的阵列布局方式。
单轴跟踪系统通过水平或倾斜旋转跟踪太阳的运动,以确保光板始终面向太阳,最大化光的接收。
双轴跟踪系统可以水平和垂直旋转,进一步优化太阳辐射的接收。
2. 固定角度布局:固定角度布局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光伏电站布局方式之一。
光板以固定的角度安装在地面或屋顶上,以最大程度地接收太阳辐射。
这种布局适用于地域特点较为相似的地区。
3. 多级布局:多级布局是一种利用不同角度安装光板的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光能。
通过设置不同角度的光板层级,可以提高光的收集效率,尤其适用于高纬度地区。
4. 集中式布局:集中式布局是一种将光能聚焦在一点上的布局方式。
通过使用透镜或反射器将光聚集在太阳能电池上,可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然而,这种布局需要精确的光学设计和高昂的成本投入,适用性有限。
光伏电站的阵列布局优化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太阳辐射强度、成本和效益等因素。
通过使用数学模型和仿真软件,可以对不同布局方案进行模拟和评估,确定最佳的阵列布局。
二、光伏电站的性能评估光伏电站的性能评估是为了测量和评估其发电效率和能量输出。
以下是常见的光伏电站性能评估指标:1. 发电功率和发电效率:发电功率是指光伏电站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电能,通常以千瓦或兆瓦为单位。
发电效率是指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是衡量光伏电站性能的重要指标。
2. 太阳能辐射利用率:太阳能辐射利用率是指光伏电站吸收和利用太阳辐射的效率。
光伏支架间距

光伏支架间距
光伏支架间距是指太阳能电池板在安装时,支架之间的距离。
这个距离的大小对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时,合理的光伏支架间距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光伏支架间距的大小会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如果支架之间的距离过大,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撑面积就会减小,从而影响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另外,如果支架之间的距离过小,太阳能电池板之间就会互相遮挡,也会影响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因此,合理的光伏支架间距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其次,光伏支架间距的大小还会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成本。
如果支架之间的距离过大,需要使用更多的支架和螺栓,从而增加了安装的成本。
另外,如果支架之间的距离过小,需要使用更多的太阳能电池板,也会增加安装的成本。
因此,合理的光伏支架间距可以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成本。
最后,光伏支架间距的大小还会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
如果支架之间的距离过大,太阳能电池板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从而导致电池板的损坏。
另外,如果支架之间的距离过小,太阳能电池板之间容易积水,也会影响电池板的使用寿命。
因此,合理的光伏支架间距
可以延长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合理的光伏支架间距对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安装成本和使用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光伏支架间距的大小,以达到最佳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光伏阵列(太阳能电池板方阵)安装角度计算和确定

太阳能电池板方阵安装角度计算由于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它的应用正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地增长。
利用太阳光发电就是一种使用太阳能的方式,可是目前建设一个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还是较高的,从我国现阶段的太阳能发电成本来看,其花费在太阳电池组件的费用大约为30~40%,因此,为了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如何选取太阳电池方阵的方位角与倾斜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方位角太阳电池方阵的方位角是方阵的垂直面与正南方向的夹角(向东偏设定为负角度,向西偏设定为正角度)。
一般情况下,方阵朝向正南(即方阵垂直面与正南的夹角为0°)时,太阳电池发电量是最大的。
在偏离正南(北半球)30°度时,方阵的发电量将减少约10%~15%;在偏离正南(北半球)60°时,方阵的发电量将减少约20%~30%。
但是,在晴朗的夏天,太阳辐射能量的最大时刻是在中午稍后,因此方阵的方位稍微向西偏一些时,在午后时刻可获得最大发电功率。
在不同的季节,太阳电池方阵的方位稍微向东或西一些都有获得发电量最大的时候。
方阵设置场所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例如,在地面上设置时土地的方位角、在屋顶上设置时屋顶的方位角,或者是为了躲避太阳阴影时的方位角,以及布置规划、发电效率、设计规划、建设目的等许多因素都有关系。
如果要将方位角调整到在一天中负荷的峰值时刻与发电峰值时刻一致时,请参考下述的公式。
至于并网发电的场合,希望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来选定方位角。
方位角=(一天中负荷的峰值时刻(24小时制)-12)×15+(经度-116)10月9日北京的太阳电池方阵处于不同方位角时,日射量与时间推移的关系曲线。
在不同的季节,各个方位的日射量峰值产生时刻是不一样的。
2.倾斜角倾斜角是太阳电池方阵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并希望此夹角是方阵一年中发电量为最大时的最佳倾斜角度。
一年中的最佳倾斜角与当地的地理纬度有关,当纬度较高时,相应的倾斜角也大。
光伏电站的精细化设计最佳倾角及间距的优化计算

光伏电站的精细化设计最佳倾角及间距的优化计算太阳能电池板的倾角直接影响到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
太阳能电池板的倾角越接近太阳高度角,发电效率就越高。
优化计算最佳倾角的方法包括:-地理特性分析:根据地理位置、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确定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范围。
-太阳辐射研究:通过测量或使用气象数据,确定各个时间段的太阳辐射强度,以及太阳光的入射角度。
-倾角调整:根据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和太阳辐射强度,计算出每个时间段最佳倾角,以优化发电效率。
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间距也会影响到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
适当的间距可以避免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相互阴影,减少光伏系统的损失。
优化计算间距的方法包括:-阳光分析:通过太阳移动轨迹的研究,确定阴影的形成和位置。
-场地特性研究:确定光伏电站场地的地形、环境特点和使用要求等因素。
-模拟计算:通过建立光伏电站模型,结合阳光分析和场地特性,进行模拟计算,以确定最佳间距,以及最小化阴影影响。
3.综合考虑在进行光伏电站的精细化设计时,最佳倾角和间距的优化计算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和效益:倾角和间距的优化计算需要在保证发电效率提高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维成本。
-场地利用率:确定最佳倾角和间距时,需要考虑光伏电站的场地利用率,以及在有限的场地内能够布置的太阳能电池板数量。
-技术和设备要求:光伏电站的倾角和间距的优化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太阳能电池板技术和设备要求进行调整。
总之,光伏电站的精细化设计需要通过最佳倾角和间距的优化计算,以达到提高发电效率和收益的目的。
在进行优化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场地利用率和技术要求等因素,以实现光伏电站的最佳设计。
山区型光伏电站布置计算间距

山区型光伏电站布置计算间距在进行山区型光伏电站布置时,计算光伏板的间距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正确的间距布置可以确保太阳能电站的效益最大化,同时考虑到山区地形的特点,确保电站布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影响光伏电站间距的因素在计算光伏电站的间距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电站的基础布置:电站的基础布置直接影响到光伏板的摆放方式。
常见的布置方式包括直排、横排和倾斜排列。
不同的布置方式需要考虑不同的间距因素。
2.光照条件:山区地形的光照条件通常会受到山体、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合理的间距以确保每个光伏板都能够充分接收到阳光。
3.电站容量:电站的容量决定了光伏板的数量,根据电站的容量大小来计算光伏板的间距。
二、计算光伏板的间距在计算光伏板的间距时,可以根据以下的步骤进行计算:1.先确定合理的基础布置方式:根据山区光照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基础布置方式。
2.计算光伏板的水平间距:水平间距通常是指光伏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根据电站容量、光照条件和基础布置方式来确定。
一般来说,间距应保证每块光伏板都能够获得光照,并确保不会相互遮挡。
3.计算光伏板的垂直间距:垂直间距通常是指光伏板与地面之间的间隔距离。
垂直间距的大小取决于山区地形的起伏情况和光伏板的倾斜角度。
在山区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垂直间距,以避免地形起伏对光伏板的影响。
4.考虑其他因素:在计算光伏板的间距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光伏板的排列方式、固定装置的设置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间距的计算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布置原则和注意事项在布置山区型光伏电站时,需遵循以下原则和注意事项:1.合理利用地形:山区地形的起伏可以用来布置不同角度的光伏板,以增加太阳辐射的接收。
充分利用山区地形特点,将光伏板布置在合适的位置,以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益。
2.考虑风险防范:山区地形条件复杂,容易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
在布置光伏电站时,要考虑到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选择相对安全的区域布置电站,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光伏组件间距遮挡计算公式

光伏组件间距遮挡计算公式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光伏效应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技术。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的间距遮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合理的间距遮挡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因此,对于光伏组件间距遮挡的计算公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伏组件间距遮挡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基于光伏组件的布局和太阳光照条件的分析。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的布局通常是平行排列或者交错排列。
在这两种布局方式下,光伏组件之间的遮挡效应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分别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来看平行排列的光伏组件布局。
在这种布局方式下,光伏组件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假设为d。
太阳光照射到光伏组件上时,会产生阴影区域,阴影区域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光照角度和光伏组件的尺寸。
我们可以通过几何学的方法推导出光伏组件之间的遮挡面积与太阳光照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遮挡面积的计算公式。
假设太阳光照射到光伏组件上的面积为A,光伏组件之间的遮挡面积为S,遮挡率为η,则有S = ηA。
通过对几何关系的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到遮挡率η与光伏组件间距d、太阳光照角度等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从而得到平行排列光伏组件布局下的间距遮挡计算公式。
接下来,我们来看交错排列的光伏组件布局。
在这种布局方式下,光伏组件之间的间距也是固定的,同样假设为d。
与平行排列不同的是,交错排列的光伏组件布局会产生交错的阴影效应,这使得遮挡面积的计算更加复杂。
同样可以通过几何学的方法推导出光伏组件之间的遮挡面积与太阳光照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遮挡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对几何关系的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到交错排列光伏组件布局下的间距遮挡计算公式。
除了光伏组件布局的不同,太阳光照条件也会对间距遮挡的计算公式产生影响。
太阳光照的角度、强度和方向都会对光伏组件的遮挡效应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间距遮挡计算公式的影响。
在实际的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中,间距遮挡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合理设计光伏组件的布局,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