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_杜鹃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中药学_杜仲叶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杜仲叶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叶
药பைடு நூலகம்作用:
g/kg。每日给小鼠灌服杜仲叶水煎醇沉液 40g/kg,连服3d,未见有异常现象。杜 仲水煎醇沉液12g/kg给大鼠灌胃,连续21 天,也未发现有组织学的改变。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叶
炮制: 1.杜仲叶:除去杂质,切丝,筛去灰屑。
2.盐炒杜仲叶:取净杜仲叶,用盐水喷匀, 稍闷,炒至有焦斑。每杜仲叶100kg,用 食盐2kg。
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贮干燥 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叶
性味: 微辛;性温。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叶
归经: 入肝;肾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叶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主腰背疼痛; 足膝酸软乏力;高血压病。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叶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叶
药理作用:
30天,有明显抗冻作用,能明显延长小鼠 在-3℃温度下的存活时间。枝叶水浸膏具 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采用放射免疫测定 法观察到杜仲叶水煎剂10g/kg灌胃能显着 提高小鼠血浆中的cAMP和cGMP水平。
8.毒性 杜仲叶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的半 数致死量为8.64 ±0.59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叶
药理作用:
胞减少,但对摘除肾上腺大鼠的外周血中 的嗜酸粒细胞未见减少,说明杜仲叶的作 用有赖于肾上腺的存在。杜仲叶水煎剂 10g/kg,给药5天,可使小鼠血中淋巴细 胞百分率显着降低,幼年小鼠胸腺萎缩; 杜仲叶煎剂10g/kg,连续8天,可使血浆 皮质醇含量显着增加,并可使大鼠肾上腺 中维生素C含量降低
以完整、色黄绿、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 鉴别 本品粉末呈

中药学_麻蕡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麻蕡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材:麻蕡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麻蕡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镇痉。治痛风,痹证,癫狂, 失眠,咳喘。
①《本经》:"主五劳七伤,利五脏,下 血寒气。"
②《别录》:"破积,止痹,散脓。"
③《本经逢原》:"治身中伏风;同优钵 罗花为麻药,砭痈肿不知痛。"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麻蕡
功能主治:
⑤《药物图考》:"主贫血干嗽,安抚神 经,止抽搐,痛风,痹症,安眠,调经破 瘀,子宫不复原,卵腺痛,癫狂,花痴, 肤痒。"
麻蕡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麻蕡>>>
名称:麻蕡 别名:麻勃(《本经》),麻蓝、青 羊、青葛(《吴普本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麻蕡
原始出处:《本经》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麻蕡
药材基源: 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幼嫩果穗。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麻蕡
性味: 辛,平,有毒。 ①《本经》:"味辛,平。" ②《医林纂要》:"甘微辛,平。" ③《广西中药志》:"味辛,性温,有毒。 "。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麻蕡
各家论述:
《药物图考》:"麻蕡有毒,臭气甚 浓,入口嚼尝,先时无味,后则微辛而麻。 《本经》主五劳七伤,利五脏,下血,其 活血之功用可知矣。于贫血症当酌加黄芪 (肺结核症禁黄芪)、当归、铁剂等药; 若兼干嗽宜去黄芪,加润肺之药;若偏枯 痛风痹症,须与乌头、马钱子等药并施; 如头痛宜佐芎藭、蔓荆
⑥李承祜《生药学》:"治躁狂,癔病, 痉挛性咳嗽,喘息,神经痛。"。

中药学_昆布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昆布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昆布
性状鉴别:
海带:卷曲折叠成团状,或缠结成把。全 体呈黑褐色或绿褐色,表面附有白霜。用 水浸软则膨胀成扁平长带状,长50~ 150cm,宽10~40cm,中部较厚,边缘较 薄而呈波状。类革质,残存柄部扁圆柱状。 气腥,味咸。
昆布:卷曲皱缩成不规则团状。全体呈黑 色,较薄。用水浸软则膨胀呈扁平的叶状,
功能主治: 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用于瘿瘤,瘰疬, 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昆布
用法用量: 6~12g。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昆布
贮存: 置干燥处。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昆布
相关疾病症状:
赤白带下、带下、恶疮、睾丸肿痛、脚气、 脚气水肿、甲状腺肿、利水道、瘰疬、慢 性气管炎、梦遗、破积、气管、气管炎、 清热利水、去湿、软坚、软坚散结、散结、 鼠瘘、痰饮、消痰、行水、噎膈、瘿瘤。
昆布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昆布>>>
名称:昆布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昆布
引自:《中国药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昆布
药材基源:
本品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或翅藻科植物昆布(鹅 掌菜)Ecklonia kurome Okam.的干燥叶 状体。夏、秋二季采捞,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昆布
性状鉴别: 长宽约为16~26cm,厚约1.6mm;两侧呈 羽状深裂,裂片呈长舌状,边缘有小齿或 全缘。质柔滑。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昆布
炮制: 除去杂质,漂净,稍晾,切宽丝,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昆布
性味: 咸,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昆布
归经: 归肝、胃、肾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昆布

中药学_红毛鸡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红毛鸡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备注: 毛鸡酒:为红毛鸡加党参、川芎等十余种 药材用桂林三花酒炮制而成。
谢谢!
红毛鸡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红毛鸡>>>
名称:红毛鸡 别名:褐翅鸦鹃、毛鸡、落谷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红毛鸡
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红毛鸡
药材基源: 鹃形目杜鹃科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 Sinensis (Stephen医药用价值详解:红毛鸡
生态环境: 广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红毛鸡
性味: 甘,温。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红毛鸡
功能主治: 调经,补血。外用治跌打,风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红毛鸡
用法用量: 浸酒内服适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红毛鸡
相关疾病症状: 补血、麻木、调经、通乳、头痛、治跌打、 滋阴。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红毛鸡

中药学课件 第四章 药性理论

中药学课件 第四章 药性理论

一、 归经的含义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 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归经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一种性能。表示药物作用对人体部位的选择性。 归——归属 经——某经所属的脏腑本身及其统属的器官 和循行部位。
二、归经的确定 以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 以药物所治病证为依据
1、辛:能散、能行
发散(含透疹等) 行气 行血
辛能散
生姜 辛辣 芳香
胡椒
紫苏
桂枝
羌活
防风
麻黄:辛 苦
辛能行(行气、行血)
行气药:橘皮、青皮、香橼、佛手、枳实、枳壳、沉香、木香、乌药 活血药:郁金、姜黄、川芎 化湿药:藿香、砂仁、豆蔻 开窍药:冰片、苏合香 温里药: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胡椒
燥 ➢ 苦寒燥湿 黄连 黄芩 ➢ 苦温燥湿 橘皮 厚朴
坚阴 –阴虚火旺 - 知母 黄柏
4、酸和涩:能收、能涩
作用:收敛固涩。亦即抑制正气耗散,阻止其脱失之势。 包括:敛汗、止咳、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止血等
乌梅 五味子 龙骨 牡蛎
5、咸:能软、能下
作用:⑴软坚散结 牡蛎 ⑵泻下:在软坚基础上的通利大肠。 芒硝


降 沉
二、升降浮沉的确定
药物作用的升降浮沉趋向,是与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的 具有解表、透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温阳补火、行气解郁及涌吐等功效的药
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升浮的 具有清热、泻下、利湿、安神、止呕、平抑肝阳、息风止痉、止咳平喘、收敛固涩及止血
等功效的药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沉降的
风热目疾——菊花——清肝明目
项背痛——太阳膀胱经——羌活 藁本

中药学_黑香柴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黑香柴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黑香柴
药理作用:
.76g/kg(大子蒿0.46g/kg,千里香杜鹃 0.3g/kg)给烫伤大鼠腹腔注射,可显着减 轻烫伤皮片重量,抑制炎症渗出。复方 0.35g/kg(大子蒿0.23g/kg,千里香杜鹃 0.15g/kg)腹腔注射,显着抑制大鼠甲醛 性关节肿。对蛋清性关节肿,复方也有显 着减轻作用。复方可显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黑香柴
性状鉴别:
长2-3mm,萼齿披针形,极短;花冠管长 4-5mm,檐部5裂,裂片与管等长,反卷, 缩,中央部分可见淡黄色的花丝10条, 气香,味苦,微涩。
显微鉴别:叶横切面:上表皮为1列扁平 长方形细胞,外被角质层,下表皮细胞较 小,呈乳状突起,密生盘状腺毛,有气孔。 栅栏组织4-5列细胞。海绵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黑香柴
性状鉴别: m,辐射状排列,中央细胞3-6个。 2.表皮少见,细胞四边形或多边形。 3.叶肉碎片绿色或黄绿色,栅栏细胞垂 直于表皮排列。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黑香柴
药理作用:
千里香杜鹃油有明显镇咳、祛痰作用,粗 黄酮、水浸膏有祛痰作用,并有一定平喘 和抗炎性渗出作用。小鼠口服千里香杜鹃 油的急性半数致死量为3.0±0.9g /kg,水浸膏为6.26±0.49g/kg。 亚急性毒性试验未见脏器显着改变。大子 蒿与千里香杜鹃组成的复方以0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南部、青海、四川 西部、西藏东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黑香柴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约 5mm,宽3m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全缘, 表面深绿色,光滑,背面淡黄色至黄褐色, 被黄褐色点状腺鳞;叶革质,质脆易碎; 叶柄短或近于无柄;嫩枝圆柱形,褐色, 被腺鳞。气香,味苦,微涩。花小,皱缩, 淡黄色或棕黄色至淡紫色,长约10mm;稀 见萼管,淡绿色

中药学_绿结鸡骨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绿结鸡骨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绿结鸡骨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绿结鸡骨>>>
名称:绿结鸡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绿结鸡骨
原始出处:《陆川本草》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绿结鸡骨
药材基源: 为杜鹃科动物褐翅鸦鹃的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绿结鸡骨
性味: 甘咸,微温。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绿结鸡骨
功能主治: 强筋壮骨。治风湿骨痛,趺打伤积。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绿结鸡骨
用法用量: 内服:浸酒,2~3钱。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绿结鸡骨
相关疾病症:绿结鸡骨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中药学_杜仲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杜仲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
性状鉴别:
本品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 厚3~7mm。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 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薄,未 去粗皮,可见明显的皮孔;内表面暗紫色, 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 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
炮制:
杜仲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பைடு நூலகம்仲>>>
名称:杜仲 别名:扯丝皮、思仲、丝棉皮、玉丝 皮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
引自:《中国药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
药材基源: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的干燥树皮。4~6月剥 取,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 褐色,晒干。
杜仲:刮去残留粗皮,洗净,切块或丝, 干燥。
盐杜仲:取杜仲块或丝,照盐水炙法(附 录Ⅱ D)炒至断丝、表面焦黑色(每100 斤加盐3斤用开水化开)。本品为块或丝。 表面呈焦黑色,折断时橡胶丝弹性较差。 味微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
性味: 甘,温。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
归经: 归肝、肾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 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
用法用量: 6~9g。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
贮存: 置通风干燥处。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仲
相关疾病症状:
安胎、补肝、补肝肾、补中、风湿痹痛、 高血压、坚筋骨、梦遗、尿频、强筋、强 筋骨、肾虚腰痛、胎动不安、阳痿、腰痛、 腰膝酸痛、益精、益精气。
中药材:杜仲药用价值详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鹃>>>
名称:杜鹃 别名:杜鹃花、红杜鹃、映山红、艳 山红、艳山花、清明花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鹃
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鹃
药材基源:
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杜鹃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以根、 叶及花入药。春末采花,夏季采叶,秋冬 采根,晒干备用或鲜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鹃
性味: 根:酸、涩,温。有毒。 叶、花:甘、酸,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鹃
功能主治: 根:祛风湿,活血去瘀,止血。用于风湿 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用治外伤 出血。
花、叶: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痒。用 于支气管炎,荨麻疹;外用治痈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鹃
用法用量: 根2~3钱;花、叶3~5钱;外用适量,根 研粉,叶鲜品捣烂敷患处。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鹃
相关疾病症状:
百日咳、闭经、病后体虚、补虚、跌打肿 痛、风湿性关节炎、关节不利、关节炎、 化痰、化痰止咳、活血止痛、解毒杀虫、 淋巴结结核、麻疹、气管、气管炎、祛风 湿、去瘀、杀虫、通便、外伤出血、外用 治痈肿、荨麻疹、痈肿、镇咳、止咳、支 气管炎、止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杜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