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强条汇总及条文说明
建筑防火强制性条文

验收检测
建筑防火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 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
02
建筑防火分区与分隔
防火分区设置
防火分区的划分
01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地形地势等因素,合理
划分防火分区,以减少火灾蔓延的范围。
防火分区的面积限制
02
根据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对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
立足自救
确保重点
建筑防火设计应立足自救,确保建筑物内 的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进 行灭火和疏散。
建筑防火设计应确保重点区域的消防安全 ,如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等,采 取更加严格的防火措施。
建筑防火材料要求
材料燃烧性能
建筑防火设计所选用的建筑材料、装 饰装修材料、家具等应符合国家相关 标准规定的燃烧性能要求,不易燃烧 或燃烧时不会产生有毒气体。
材料阻燃处理
对于可燃性材料,应进行阻燃处理, 如涂刷防火涂料、增加防火层等,以 提高其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建筑防火施工要求
施工资质
承担建筑防火施工的企业应具备 相应的施工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 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施工过程监管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管,确保防 火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规范,防止偷工减料、违规操作 等现象。
建筑防火强制性条文
目录
• 建筑防火基本规定 • 建筑防火分区与分隔 • 建筑安全疏散设施 • 建筑消防设施与器材 • 建筑防火特殊规定 • 建筑防火责任与监督
01
建筑防火基本规定
建筑防火设计原则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建筑防火设计应以预防火灾为主,采取有 效的防火措施,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强条汇总及条文说明

2除麻纺厂房外,一级耐火等级的多层纺织厂房和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纺织厂房,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0.5倍,但厂房内的原棉开包、清花车间与厂房内其他部位之间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分隔,需要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
3一、二级;耐火等级两革、多霉逭续联畜厂房,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5倍。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湿式造纸联合厂房,当纸机烘缸罩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完成工段设置有效灭火设施保护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工艺要求确定。
根据国家建设粮食储备库的需要以及仓房式粮食仓库发生火灾的几率确实很小这一实际情况,对粮食平房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及建筑的耐火等级确定均作了一定扩大。对于粮食中转库以及袋装粮库,由于操作频繁、可燃因素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等,仍应按规范第3.3.2条表3.3.2的规定执行。
对于冷库,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的规定,每座冷库面积要求见表7。
对于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建筑面积小于500m2的单层丙类厂房和生产过程中有火花、赤热表面或明火,但建筑面积小于1000m2的单层丁类厂房,仍可以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第1.0.1~1.1.2条说明如下:本规范是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TJI6一74(以下简称原规定)的基础上修订的。
为了说明本规范的制订目的、制订的方针和原则,特作本条规定。
明确了城镇规划时应结合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合理规划。
规定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针对不同建筑的火灾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搞好建筑防火设计。
条文规定,在建筑设计中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这一主动积极的消防消防工作方针,要求设计、建设和消防监督部门的人员密切配合在工程设讨”,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合理设计与经济的关系,做到“防患于未然”从积极的方面预防火灾的发生及其蔓延扩大。
这对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大意义。
第3.1.0条本条规定了本规范适用和不适用范围。
本条主要根据国家经委和公安部颁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知中有关规范适用范围的规定,将高层民用建筑中未包括的部分内容和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未包括的部分内容如七、八、九层非单元式住宅和层数超过六层且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高度超过24米的工业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均包括在本规范规范的范围内。
这样就解决了在内容上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衔接问题。
另外,结合我国目前各地建筑现状及消防设备的水平而作出以下规定:一、住宅建筑以层划分,主要考虑到我国各地区住宅建设的层高,一般在2.7~3刀米之间9层住宅的建筑高一般在24.3~26m。
据调查,重庆、广州)武汉等城市,已经建成或正在设计施工的一批不设电梯的8~9层的一般住宅属低标准住宅,如果不按层数而一律以24米作为划分界线,则住宅建筑需要设置消防设施的量就人了,势必要增加建设投资,从目前我国经济和技术条件考虑,尚有一定困难,为了顾及这一现实情况,同时考虑单元式住宅防火隔断的条件较好,故将高度虽超过24米的九层住宅包括在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内,这是合理的。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考点及条文说明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考点及条文说明9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9.1一般规定9.1.1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措施。
【条文说明】9.1.1本条规定为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考虑防火安全措施的原则要求,相关专项标准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更详细的相应技术措施。
9.1.2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条文说明】9.1.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甲、乙类厂房,有的存在甲、乙类挥发性可燃蒸气,有的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可燃气体,在特定条件下易积聚而与空气混合形成具有爆炸危险的混合气体。
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如循环使用,尽管可减少一定能耗,但火灾危险性可能持续增大。
因此,甲、乙类厂房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将室内空气及时排出到室外,而不循环使用。
同时,需向车间内送入新鲜空气,但排风设备在通风机房内存在泄漏可燃气体的可能,因此应符合本规范第9.1.3条的规定。
丙类厂房中有的工段存在可燃纤维(如纺织厂、亚麻厂)和粉尘,易造成火灾的蔓延,除及时清扫外,若要循环使用空气,要在通风机前设滤尘器对空气进行净化后才能循环使用。
某些火灾危险性相对较低的场所,正常条件下不具有火灾与爆炸危险,但只要条件适宜仍可能发生火灾。
因此,规定空气的含尘浓度要求低于含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爆炸下限的25%。
此规定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对类似场所的要求。
9.1.3为甲、乙类厂房服务的送风设备与排风设备应分别布置在不同通风机房内,且排风设备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
【条文说明】9.1.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本条规定主要为防止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再被送入甲、乙类厂房内或将可燃气体送到其它生产类别的车间内形成爆炸气氛而导致爆炸事故。
因此,为甲、乙类车间服务的排风设备,不能与送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也不能与为其他车间服务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
1.建筑材料的选择
2.隔墙和防火墙的设置
3.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设置
4.烟雾探测器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安装烟雾探测器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时发
现和控制火灾。
烟雾探测器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布置,地面和天花板
上的探测器数量和分布应符合规定。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应符合国家
相关标准,并与烟雾探测器联动,及时启动灭火装置。
5.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装
6.紧急照明和应急广播系统的设置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设置紧急照明和应急广播系统,以提供在火灾时
的紧急情况下的照明和信息提示。
紧急照明应设置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处,以确保人员能够看清逃生路线。
应急广播系统应具备广播和呼叫功能,以传达火灾警报和疏散指令。
7.防火门和防火卷帘的设置
以上是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一些主要条文说明。
在实际装修
设计过程中,还应根据具体的建筑类型、用途和规模,结合国家相关法律
法规和标准,进行详细的规范和设计,以确保建筑物能够提供良好的防火
安全性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强条

地下
或半
储存物 品的火 灾 危险性 类别
仓库 的 耐火 等级
最 多 允 许 单层仓库 层 数
多层仓库
高层仓库
地 下仓 库 (包 括地 下或
半地
下
室)
每座 防火 每座 防火 每座 防火 防火 仓库 分区 仓库 分区 仓库 分区 分区
3、4
甲
项 1、 2、 5、6
一级 一、 二级
1 1
180 750
60 250
6 厂房内的操作平台、检修平台,当使用人数少于 10 人时,平台的面积可 不计入所在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内。
7 “一”表示不允许。
3.3.2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仓库的层数和面积应符合表 3.3.2 的
规定。
表 3.3.2 仓库的层数和面积
每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 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m2)
3.3.1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厂房的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
许建筑面积应符合飙 3.3.1 的规定。
表 3.3.1 厂房的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生产的 火灾 危险性 类别
厂房的 耐火等建筑面积(m2)
地下或半地下 单层 多层 高层 厂房 厂房 厂房 厂房 (包括地下或
合厂房,当纸机烘缸罩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完成工段设置有效灭火设施保护
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工艺要求确定。 4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谷物筒仓工作塔,当每层工作人数不超过 2 人时,
其层数不限。 5 一、二级耐火等级卷烟生产联合厂房内的原料、备料及成组配方、制丝、
储丝和卷接包、辅料周转、成品暂存、二氧化碳膨胀烟丝等生产用房应划分独 立的防火分隔单元,当工艺条件许可时,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其中制丝、 储丝和卷接包车间可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 积可按工艺要求确定,但制丝、储丝及卷接包车间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和 1.00h 的楼板进行分隔。厂房内各水平和竖向防火分隔之 间的开口应采取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第1.0.1~1.1.2条说明如下:本规范是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TJI6一74(以下简称原规定)的基础上修订的。
为了说明本规范的制订目的、制订的方针和原则,特作本条规定。
明确了城镇规划时应结合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合理规划。
规定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针对不同建筑的火灾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搞好建筑防火设计。
条文规定,在建筑设计中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这一主动积极的消防消防工作方针,要求设计、建设和消防监督部门的人员密切配合在工程设讨”,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合理设计与经济的关系,做到“防患于未然”从积极的方面预防火灾的发生及其蔓延扩大。
这对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大意义。
第3.1.0条本条规定了本规范适用和不适用范围。
本条主要根据国家经委和公安部颁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知中有关规范适用范围的规定,将高层民用建筑中未包括的部分内容和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未包括的部分内容如七、八、九层非单元式住宅和层数超过六层且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高度超过24米的工业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均包括在本规范规范的范围内。
这样就解决了在内容上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衔接问题。
另外,结合我国目前各地建筑现状及消防设备的水平而作出以下规定:一、住宅建筑以层划分,主要考虑到我国各地区住宅建设的层高,一般在2.7~3刀米之间9层住宅的建筑高一般在24.3~26m。
据调查,重庆、广州)武汉等城市,已经建成或正在设计施工的一批不设电梯的8~9层的一般住宅属低标准住宅,如果不按层数而一律以24米作为划分界线,则住宅建筑需要设置消防设施的量就人了,势必要增加建设投资,从目前我国经济和技术条件考虑,尚有一定困难,为了顾及这一现实情况,同时考虑单元式住宅防火隔断的条件较好,故将高度虽超过24米的九层住宅包括在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内,这是合理的。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条文说明完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条文说明完整版
1.建筑设计中的防火分区和防火隔离
2.建筑材料和构件的防火性能要求
3.电气系统防火安全
4.防火门、防火卷帘和防火窗的要求
5.消防给水和消防水源的要求
6.室内消防设施要求
7.防烟设计和疏散通道要求
8.防火建筑施工管理要求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条文说明了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应遵守的防火安全要求。
这些规范对建筑分区、防火隔离、材料和构件、电气系统、防火门窗、消防水源、室内消防设施、防烟设计和疏散通道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限
2100
―
2000
700
―
6000
1500
1000
注:1仓库内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甲、乙类仓库内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地下或半地下仓库(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相应类别地上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
2石油库区内的桶装油品仓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的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强条汇总及条纹说明
3.2.2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条文说明】3.2.2本条为强制性标准条文。由于高层厂房和甲、乙类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大,火灾后果严重,应有较高的耐火等级,故确定为强制性标准条文。但是,发生火灾后对周围建筑的危害较小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300m2的甲、乙类厂房,可以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
700
―
―
150
2项
―、二级
三级
不限
3
6000
2100
1500
700
4800
1200
1200
400
4000
1000-
300
丁
―、二级
三级
四级
不限
3
1
不限
3000
2100
3000
1000
700
不限
1500
―
1500
500
―
4800
1200
500
戊
―、二级
三级
四级
不限
3
1
不限
3000
2100
不限
1000
表7冷库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m2)
冷藏间耐火等级
最多允许层数
【条文说明】3.2.15本条为强制性标准条文。建筑物的上人平屋顶,可用于火灾时的临时避难场所,符合要求的上人平屋面可作为建筑的室外安全地点。为确保安全,对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耐火极限应与相应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顶承重构件和楼板的耐火极限一致。
3.3.1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厂房的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医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2除麻纺厂房外,一级耐火等级的多层纺织厂房和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纺织厂房,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0.5倍,但厂房内的原棉开包、清花车间与厂房内其他部位之间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分隔,需要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
3一、二级;耐火等级两革、多霉逭续联畜厂房,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5倍。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湿式造纸联合厂房,当纸机烘缸罩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完成工段设置有效灭火设施保护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工艺要求确定。
表3.的火灾危险性类别
厂房的耐火等级
最多允许层数
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
单层
多层
高层
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
厂房
厂房
厂房
甲
一级
二级
宜采用单层
4000
3000
3000
2000
一
一
乙
一级
二级
不限
6
5000
4000
4000
3000
设置在地下、半地下的仓库,火灾时室内气温高,烟气浓度比较高和热分解产物成分复杂、毒性大,而且威胁上部仓库的安全,所以要求相对较严。本条规定甲、乙类仓库不应附设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内;对于单独建设的甲、乙类仓库,甲、乙类物品也不应储存在该建筑的地下、半地下。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仓库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火灾危险性及灭火救援难度随之增加。针对该种情况,本次修订明确了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半地下室的占地面积要求。
6厂房内的操作平台、检修平台,当使用人数少于10人时,平台的面积可不计入所在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内。
7“一”表示不允许。
【条文说明】3.3.1本条为强制性标准条文。根据不同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正确选择厂房的耐火等级,合理确定厂房的层数和建筑面积,可以有效防止发生火灾及其蔓延扩大,减少损失。在设计厂房时,要综合考虑安全与节约的关系,合理确定其层数和建筑面积。
7一、二级耐火等级冷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的规定。
8“一”表示不允许。
【条文说明】3.3.2本条为强制性标准条文。仓库物资储存比较集中,可燃物数量多,灭火救援难度大,一旦着火,往往整个仓库或防火分区就被全部烧毁,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要严格控制其防火分区的大小。本条根据不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确定了仓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建筑面积的相互关系。
对于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建筑面积小于500m2的单层丙类厂房和生产过程中有火花、赤热表面或明火,但建筑面积小于1000m2的单层丁类厂房,仍可以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3.2.4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的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条文说明】3.2.4本条为强制性标准条文。特殊贵重的设备或物品,为价格昂贵、稀缺设备、物品或影响生产全局或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设施、设备,其所在建筑应具有较高的耐火性能,故确定为强制性标准条文。特殊贵重的设备或物品主要有:
防火
分区
每座
仓库
防火
分区
甲
3、4项
1、2、5、6项
一级
―、二级
1
1
180
750
60
250
―
―
―
―
―
乙
1、3、4项
―、二级
三级
3
1
2000
500
500
250
900
300
―
―
―
2、5、6项
―、二级
三级
5
1
2800
900
700
300
1500
500
―
―
―
丙
1项
―、二级
三级
5
1
4000
1200
1000
400
2800
5一、二级耐火等级粮食平房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12000m2,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0m2;三级耐火等级粮食平房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3000m2,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1000m2。
6一、二级耐火等级且占地面积不大于2000m2的单层棉花库房,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m2。
3一、二级耐火等级的煤均化库,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2000m2。
4独立建造的硝酸铵仓库、电石仓库、聚乙烯等高分子制品仓库、尿素仓库、配煤仓库、造纸厂的独立成品仓库,当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时,每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倍。
4一、二级耐火等级的谷物筒仓工作塔,当每层工作人数不超过2人时,其层数不限。
5一、二级耐火等级卷烟生产联合厂房内的原料、备料及成组配方、制丝、储丝和卷接包、辅料周转、成品暂存、二氧化碳膨胀烟丝等生产用房可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工艺要求确定,但制丝、储丝及卷接包车间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进行分隔。厂房内各水平和竖向防火分隔之间的开口应采取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3.3.2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仓库的层数和面积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表3.3.2仓库的层数和面积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
仓库的耐火等级
最多允许层数
每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
单层仓库
多层仓库
高层仓库
地下或半地下仓库(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
每座
仓库
防火
分区
每座
仓库
【条文说明】3.2.9本条为强制性标准条文。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一旦着火,其燃烧时间较长和(或)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巨大,其防火分区除应釆用防火墙进行分隔外,有必要适当提高防火墙的耐火极限。
3.2.15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1.00h。
甲类生产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疏散和救援困难,如层数多则更难扑救,严重者对结构有严重破坏。因此,本条对甲类厂房提出了较严格的规定。
为适应生产发展需要建设大面积厂房和布置连续生产钱工艺时,防火分区采用防火墙分隔有时比较困难。对此,除甲类厂房外,规范允许采用防火分隔水幕或防火卷帘等进行分隔,有关要求参见本规范第6章和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的规定
对于传统的干式造纸厂房,其火灾危险性较大,仍需符合本规范表3.3.1的规定,不能按本条表3.3.1注3的规定调整。
厂房内的操作平台、检修平台主要布置在高大的生产装置周围,在车间内多为局部或全部镂空,面积较小、操作人员或检修人员较少,且主要为生产服务的工艺设备而设置,这些平台可不计入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
根据国家建设粮食储备库的需要以及仓房式粮食仓库发生火灾的几率确实很小这一实际情况,对粮食平房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及建筑的耐火等级确定均作了一定扩大。对于粮食中转库以及袋装粮库,由于操作频繁、可燃因素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等,仍应按规范第3.3.2条表3.3.2的规定执行。
对于冷库,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的规定,每座冷库面积要求见表7。
2000
1500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