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课件《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

2
熵变
反应前后熵的变化量,正值表示系统无序增加,负值表示系统无序减少。
3
热机效率
热量机械能转换的效率,受热源温度和冷源温度差异影响。
热力学第三定律
1 绝对零度
热力学温标的零点,理论上不可达到的最低温度。
2 熵对数
熵与温度相关的性质,熵对数在绝对零度处为零,用于计算熵变。
3 熵的有序性
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熵将趋于零。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 件
这是《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的课件,涵盖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能量 的定义和单位、内能和焓的概念、焓变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等内容。
引言
学科介绍
探索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之 间的关联,揭示化学反应中 的能量转换规律。
重要性
理解反应热、焓变等概念, 为实际应用中的化学反应提 供理论指导。
焓变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1
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焓的变化量,反映了反应热的大小和方向。
2
计算方法
基于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的焓值,利用热化学表进行计算。
3
正负号表示
正值表示吸热反应,负值表示放热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的计算
热化学方程式
在化学方程式上标注焓变值,用 于计算反应热。
反应热的计算
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焓变值和摩 尔比计算反应热。
Hale Waihona Puke 1 能量物质和系统具有的做功和 放热的能力。
2 焦耳
3 卡路里
能量的国际单位,简写为J。
能量的常用单位,简写为 cal。
内能和焓的概念
内能
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与物质状 态和组成有关。
焓
表示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包括内 能和系统对外界的功。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PPT课件

酸雨的危害
返回
6、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含硫煤的 燃烧,因此采取排烟脱硫,回收二氧化碳用以 其它生产,可使其变废为宝,采用对燃料脱硫 的办法,综合开发煤、硫资源,可使物尽其用。 另外,大力研究开发洁净煤技术,将固体煤气 化或液化,是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酸雨以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引起肺部疾病而使人致死,②引 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杆物的生长, 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④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 品及建筑材料等,⑤渗入地下,可能引起地下水酸化.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⑤
C 3、酸雨危害可包括( )
①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引起肺部疾病而使人致死,②引 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杆物的生长, 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④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 品及建筑材料等,⑤渗入地下,可能引起地下水酸化.
1、化石燃料:P20
人类当前所需能源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煤、石 油、天然气。
化石燃料无法再生;所以人类应当树立节能意识
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
2、条件:(1)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 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3、燃料不充分燃烧,会造成产热少,浪费资源,产 生CO、烟尘等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污染)
[练习]
c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
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 2、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煤气
3、酸雨危害可包括( )
4、采有粉碎固体燃料的目的是为了增大燃料与空气 的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
返回
6、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含硫煤的 燃烧,因此采取排烟脱硫,回收二氧化碳用以 其它生产,可使其变废为宝,采用对燃料脱硫 的办法,综合开发煤、硫资源,可使物尽其用。 另外,大力研究开发洁净煤技术,将固体煤气 化或液化,是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酸雨以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引起肺部疾病而使人致死,②引 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杆物的生长, 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④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 品及建筑材料等,⑤渗入地下,可能引起地下水酸化.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⑤
C 3、酸雨危害可包括( )
①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引起肺部疾病而使人致死,②引 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杆物的生长, 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④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 品及建筑材料等,⑤渗入地下,可能引起地下水酸化.
1、化石燃料:P20
人类当前所需能源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煤、石 油、天然气。
化石燃料无法再生;所以人类应当树立节能意识
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
2、条件:(1)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 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3、燃料不充分燃烧,会造成产热少,浪费资源,产 生CO、烟尘等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污染)
[练习]
c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
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 2、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煤气
3、酸雨危害可包括( )
4、采有粉碎固体燃料的目的是为了增大燃料与空气 的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pt课件

D.②④⑥
8
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 为什么有的反应会放出热量,有的反应要吸收能量.
9
1.焓与焓变
返回
2.反应热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压强、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 应热。又称焓变。
返回
从物质能量角度分析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放
出 能 量
放 热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吸 收吸 能热 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1 mol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436
a
369
的能量/kJ
则表中a为( )
A.404
B.260 C.230 C
D.200
16
第一课时 总结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常见放热反应
◦ (1)活泼金属与水或者酸的反应,如钠与水的反应; ◦ (2)酸碱中和反应,如烧碱与稀硫酸的反应; ◦ (3)燃烧反应,如各类燃料的燃烧; ◦ (4)多数化合反应,如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 ◦ (5)缓慢氧化 ◦ (6)铝热反应
系能量
.+
>
升高
21
练习
22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1大部分化合反应2可燃物的燃烧3酸碱中和反应4金属与酸或水反应5缓慢氧化6铝热反应吸热反应1大部分的分解反应如caco高温分解2需要持续加热的反应如nh还原cuo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cl10h2o反应bbaohcl的反应c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课时 焓变与反应热
A.铝片与稀H2SO4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7
C 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PPT)

小结
一、反应热、焓变 从焓变角度看: Δ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 从反应热角度看: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从键能角度看: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放热反应: ΔH<0或 ΔH为“-” 吸热反应: ΔH>0 或ΔH为“+”
E E ∆H=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H=E(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2、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 强。对于 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 不注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温度 和压强。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 隔开,△H:吸热用“+”,放热用:“-”,单 位是kJ/mol或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 明条件,即指: 25℃ 1.01×105Pa;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所有的燃烧 中和反应 溶液里的置换 吸热反应 一般的化合反应 特殊的分解
电离 强碱与铵盐 一般的分解 特殊的化合
1、1mol C与1mol H2O(g)反应生成lmol CO(g) 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 反应的反应热为△H= +131.5 kJ/mol。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 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 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 反应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质量守恒 能量守恒
某一反应中,质量和能量成正比关系 热量用Q表示
①体系向环境做正功,Q>0,释放能量→放热反应 ②体系向环境做负功,Q<0,得到能量→吸热反应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30.6KJ/。mol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PT课件

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
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 化学键的键能。现给出部分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键能/kJ· mol-1
436 243 431
第15页/共25页
反应:H2(g)+Cl2(g) 2HCl(g)的反应热为( C )。
A.+862 kJ·mol-1 C.-183 kJ·mol-1
Hale Waihona Puke 3 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其焓相同吗? 不同。一般来说,气体大于液体,液体大于固体。
第12页/共25页
方法点拨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方法
(1)根据ΔH的“+”和“-”判断:ΔH为“+”是吸热 反应,ΔH为“-”是放热反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差判断:若E(生成物 )>E(反应物),则为吸热反应;若E(反应物)>E(生成物 ),则为放热反应。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差判断:若反应物的总 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则为吸热反应;若生成物的 总键能大 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则为放热反应。
A.431 kJ·mol-1
B.945.6 kJ·mol-1
C.649 kJ·mol-1
D.896 kJ·mol-1
第21页/共25页
4 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 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的ΔH=-99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8页/共25页
过关训练
1 下列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 总能量的是( C )。
A.2H2+O2 2H2O B.CaO+H2O Ca(OH)2 C.CaCO3 CaO+CO2↑ D.CH3CH2OH(酒精)+3O2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a<c<0 B、b>d>0 C、2a=b< 0 D、2c=d>0
23
•
第一次作业∶p5Ex3(1)、(2)、(3)、(4)、(5)、(6)、 Ex4(1)、(2)、
•
作业布置∶
24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观察下列示意图:
HH
4 3 6 k J /m o l Cl Cl
2 4 3 k J /m o l
H
H
+
+
Cl
Cl
H Cl 4 3 1 k J /m o l
H Cl
➢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1、……
2、……
3、……
10
•反应热 焓变
都可以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热量)来表 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小结∶
生成物的关系,而且表示了反应的热
•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效应。
•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在多少度,多少千帕;
如在常温(250c)、常压(101kpa)下,可不注明温度和
压强的条件;
• 2、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一s,液体一l, 气体一g;
•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 数。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的 反应,当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A、 2CH4 ( g )+4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ΔH = +890 kJ/mol
B、 CH4 +2 O2 = CO2 + H2O C、 CH4 ( g )+2 O2 ( g ) = CO2 ( g ) + 2 H2O ( l )
23
•
第一次作业∶p5Ex3(1)、(2)、(3)、(4)、(5)、(6)、 Ex4(1)、(2)、
•
作业布置∶
24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观察下列示意图:
HH
4 3 6 k J /m o l Cl Cl
2 4 3 k J /m o l
H
H
+
+
Cl
Cl
H Cl 4 3 1 k J /m o l
H Cl
➢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1、……
2、……
3、……
10
•反应热 焓变
都可以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热量)来表 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小结∶
生成物的关系,而且表示了反应的热
•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效应。
•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在多少度,多少千帕;
如在常温(250c)、常压(101kpa)下,可不注明温度和
压强的条件;
• 2、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一s,液体一l, 气体一g;
•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 数。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的 反应,当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A、 2CH4 ( g )+4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ΔH = +890 kJ/mol
B、 CH4 +2 O2 = CO2 + H2O C、 CH4 ( g )+2 O2 ( g ) = CO2 ( g ) + 2 H2O ( l )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

考向三 利用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时的能量变化值计算反应热
【例题3】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 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键需吸收的能量为160 kJ,形成1 mol S—F键放出的能量为 330
kJ。则S(s)+3F2(g)
考向一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解析
【例题 1】 反应 A+B C(ΔH<0)分两步进行: ①A+B X(ΔH>0),②X C(Δ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解析:由A+B
X为吸热反应,故X的能量大于A和B的能量和,
可排除A项和C项;而总反应A+BC为放热反应,故C的能量小于A和
一、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2.从化学反应实质的角度分析。
二、焓变与反应热 1.焓变(ΔH) ΔH=H(生成物)-H(反应物)。单位J·mol-1或kJ·mol-1。 放热反应的ΔH<0,吸热反应的ΔH>0。 2.反应热 指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通常用符号Q表示,单位J·mol-1或kJ·mol-1。放热反应的反应热Q<0, 吸热反应的反应热Q>0。 3.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全部转 化为热能,则有如下关系:ΔH=Qp。
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放热反应和某些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
发生。反应开始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例如C+O2
CO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但反应开始也需要加热,即
高中化学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

吸热反响:生〔总〕>反〔总 〕 ----体系能量升高,环境温度降低
放热反响:生〔总〕<反〔总 〕 ----体系能量降低,环境温度升高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响中有哪些 是放热反响?
燃料的燃烧 ;中和反响 ; 金属与酸、水、 碱的反响 ;大多数化合反响;物质的缓慢氧化。
思考 2、你所知道= -30.67kJ/mol
小 结 一、焓变 反响热
从焓变角度看: ΔH=生成物的焓-反响物的焓
从反响热角度看: ΔH=生成物能量-反响物能量 从键能角度看:ΔH=反响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放热反响:ΔH<0 ,ΔH为“- 〞 体系能量降低,环境温度升高! 吸热反响:ΔH>0,ΔH为“ + 〞 体系能量升高,环境温度降低!
量
生成物
生成物
反应物
反应过程(I)
反应过程(II)
思考:I和II哪个是放热反响,哪个是吸热反响? 用焓如何表示反响过程?
释放给 环境
能量来 自环境
3、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
〔1〕放热反响: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响。
①反响体系的能量降低,△H 为“-〞或△H <0
②与化学键的关系: E吸收 < E放出
③常见反响类型: 燃料的燃烧 ;中和反响 ; 金属与酸、 水、碱的反响 ;大多数化合反响;物质的缓 慢氧化。
• 2、了解反响热和焓变的涵义;
• 3、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
第一节 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课时
问题:
化学反响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 变化?〔用学过的知识答复〕
化学反响的实质就是反响物分子中化学键 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 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响 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 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 值就是反响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响 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放热反响:生〔总〕<反〔总 〕 ----体系能量降低,环境温度升高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响中有哪些 是放热反响?
燃料的燃烧 ;中和反响 ; 金属与酸、水、 碱的反响 ;大多数化合反响;物质的缓慢氧化。
思考 2、你所知道= -30.67kJ/mol
小 结 一、焓变 反响热
从焓变角度看: ΔH=生成物的焓-反响物的焓
从反响热角度看: ΔH=生成物能量-反响物能量 从键能角度看:ΔH=反响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放热反响:ΔH<0 ,ΔH为“- 〞 体系能量降低,环境温度升高! 吸热反响:ΔH>0,ΔH为“ + 〞 体系能量升高,环境温度降低!
量
生成物
生成物
反应物
反应过程(I)
反应过程(II)
思考:I和II哪个是放热反响,哪个是吸热反响? 用焓如何表示反响过程?
释放给 环境
能量来 自环境
3、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
〔1〕放热反响: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响。
①反响体系的能量降低,△H 为“-〞或△H <0
②与化学键的关系: E吸收 < E放出
③常见反响类型: 燃料的燃烧 ;中和反响 ; 金属与酸、 水、碱的反响 ;大多数化合反响;物质的缓 慢氧化。
• 2、了解反响热和焓变的涵义;
• 3、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
第一节 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课时
问题:
化学反响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 变化?〔用学过的知识答复〕
化学反响的实质就是反响物分子中化学键 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 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响 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 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 值就是反响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响 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理解 【重点释疑】 1.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定义
形成 原因
与化 学键 强弱 的关
系
放热反应 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
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 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 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
总能量
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 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思考·讨论】 (1)做实验时,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都用到酒精灯, 怎样判断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 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持续用酒精灯加热,撤掉酒精灯反应就停止的 反应是吸热反应;开始用酒精灯加热,反应开始后, 撤去酒精灯仍能继续反应的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加 热的目的一般是引发反应或加快反应速率。
【迁移·应用】 1.(2019·邯郸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 该过程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D.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
【解析】选A。任何化学反应都有能量的变化,但有能 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 虽然存在能量变化,但不存在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 键的形成,故不是化学变化,B项错误;化学反应中能 量变化的形式有多种,除热能外,还有光能、电能等, C项错误;由图象知,该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 成物的总能量,故该过程中放出能量,D项错误。
(1)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 提示:使燃料与氧气充分接触,如将煤粉碎、液化和 气化;通入充足的氧气。
(2)日常生产、生活中常常采用下列能源: 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④太阳能;⑤水能;⑥氢 能;
⑦核能;⑧风能;⑨地热能等,属于清洁能源的有哪 些?
提示:④⑤⑥⑦⑧⑨。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 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 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 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水能、生 物能(沼气)、地热能(包括地源和水源)、海潮能 等能源。
(3)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提示:×。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也伴有能量变化。如冰融化、氢氧 化钠的溶解等。
三、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 1.利用的三个阶段:
2.化石燃料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两方面问题 (1)一是其短期内不可再生,储量有限; (2)二是煤和石油产品燃烧排放的粉尘、SO2、NOx、 CO等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3.在燃料利用过程中,节能的主要环节: (1)燃料燃烧阶段——可通过改进锅炉的炉型和燃料 空气比、清理积灰等方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2)能量利用阶段——可通过使用节能灯,改进电动 机的材料和结构,以及发电厂、钢铁厂余热与城市供 热联产等措施促进能源循环利用,有效提高能量利用 率。
4.新能源 (1)特点:资源丰富、可_以__再__生__,__对__环__境__无__污__染___。 (2)人们比较关注的新能源:_太__阳__能、_风__能、地热 能、海洋能和_氢__能等。
【规律方法】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判断“四”方法 (1)依据反应条件判断。通常需要持续加热的反应为 吸热反应。 (2)依据能量变化图象判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 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则为吸热 反应。
(3)依据断键和成键所吸收和释放的能量数据判断。 如果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大于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 则为吸热反应;反之,为放热反应。 (4)经验判断法: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 类型判断。
生成物的总能量
吸热反应
断键吸收的热量_大__于__
成键放出的热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_小__于__
生成物的总能量
【巧判断】 (1)吸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反应。( ) 提示:×。如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吸热,在常温 下就能进行。
(2)已知Al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即Al的能量 大于H2的能量。( ) 提示:×。反应放热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 的总能量,即Al与稀盐酸具有的总能量大于AlCl3与H2 所具有的总能量,而Al与H2的能
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 1.实验探究:
实 验 操 作
试管中加入2 mL 2 mol·L-1盐酸,并用 温度计测量其温度, 再向试管中放入打磨 过的镁条
将20 g Ba(OH)2·8H2O晶体 研细后与10 g NH4Cl晶体一起 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
滴有几滴水的木片上。用玻
【解析】选D。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是否加热无直接的关 系,与是否使用催化剂也无直接关系,多数吸热反应需要 加热,但有的不需要加热,例如Ba(OH)2·8H2O与 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 A、B、C三项错。放热反应的逆过程一定是吸热反应,D 正确。
【素养提升】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类
2.(2019·济南高一检测)已知2SO2+O2 噲垐 ?? 2SO3为放 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 B.2 mol SO2和1 mol 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2 mol SO3 的总能量 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情境·思考】2019中国(山西)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 于2019年6月28日上午在太原开幕。
本次展会以“清洁低碳、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煤 炭清洁利用、新能源、储能、节能环保等领域,展示 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搭建中西部清洁能源及设备供 需平台,促进煤改电、煤改气、煤改清洁采暖在中西 部的实施,加强雾霾的治理,有效改善呼吸环境。
【补偿训练】 1.下列各图中,表示吸热反应的图是( )
【解析】选A。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则为吸热反应。
2.(2019·廊坊高一检测)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 反应
提示:①③属于。发生化学反应时释放热量才是放热 反应,①③分别属于煤炭和甲烷的燃烧反应。②④是 电能转化为热能;⑤只是热量的交换。
二、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 (1)原因:
(2)实例:
计算分析:
化学键
H—H Cl—Cl H—Cl 结论
反应中能量变化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 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 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反应 过程 图示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3.化学反应遵循的两条基本规律 (1)质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物质发生转化时,总质 量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 种形式的能量,但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
C.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N2与其他物质的 反应也是放热反应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3点: (1)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2)熟记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类型。 (3)注意知识迁移的合理性。
【解析】选B。Fe与S虽然需加热才能发生反应,但反
【母题追问】(1)上题B项含有等物质的量H2SO4的 稀硫酸、浓硫酸分别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 的热量相等吗?
提示:不相等。浓硫酸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 出的热量除了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还有浓硫酸稀释 放出的热量。
(2)从物质能量的角度解释上题D项合成氨反应放热 的原因? 提示:合成氨反应中,参加反应的N2和H2的总能量大 于生成的NH3的总能量,故反应放热。
1 mol化学键
反应中能量变化
吸收436 kJ 吸收243 kJ
共吸收679 kJ
放出431 kJ
共放出862 kJ
679 kJ-862 kJ=-183 kJ,即反应放出 183 kJ热量
2.多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分析 角度 微观
宏观
放热反应
断键吸收的热量_小__于__
成键放出的热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_大__于__
②已知X是一种碱,则X的化学式是什么?你推断X的 化学式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根据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 式为Mg(OH)2。
③上述化学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由该反应可 知化学反应发生时都伴随什么变化?
提示:置换反应。化学反应发生时都伴随着物质的变 化和能量的变化。
a.镁条、铝片与盐酸的反应; b.木炭、氢气、甲烷等在氧气中的燃烧; c.氢气与氯气的化合。
②吸热反应:
a.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 b.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微思考】冬季生活中常常采用下列方法获得热量: ①烧炭取暖; ②用电暖器取暖; ③天然气壁挂炉取暖; ④空调取暖; ⑤地下水循环取暖等,都属于放热反应吗?
璃棒快速搅拌,玻璃片盖上
烧杯
实 验 装 置
实 _镁__条__逐__渐__溶__解_,__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用手
验 _有__气__泡__产__生__,_ 触摸杯壁下部,烧杯壁_变__凉__,
现 _温__度__计__的__示__数__ 试着用手拿起烧杯,木__片__黏___
象 _升__高__
_在__烧__杯__上__
实验 结论
该反应_放__出__热__量__
该反应_吸__收__热__量__
化学反应发生时伴有_热__量__的__释__放__和__吸__收__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含义: ①放热反应:释__放__热__量___的化学反应。 ②吸热反应:吸__收__热__量___的化学反应。
(2)实例: ①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