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元素练习题
碱金属练习题

碱金属练习题碱金属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一组元素,包括锂、钠、钾、铷、铯和钫。
它们具有一系列的特殊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些碱金属练习题,旨在加深对碱金属的理解和应用。
练习题一:碱金属的基本性质1.请列出碱金属的名称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碱金属的原子结构是如何组成的?3.碱金属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4.碱金属在常温常压下的物理状态是什么?5.碱金属的导电性如何?为什么?6.碱金属在水中的反应会产生什么?练习题二:碱金属的化学性质1.碱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2.碱金属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什么?3.碱金属与卤素的反应会生成什么?4.碱金属与水的反应会生成什么?5.碱金属与酸的反应会生成什么?6.请列举一个应用碱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际示例。
练习题三:碱金属的应用1.列举三种常见的碱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
2.碱金属在制备、储存和运输化学品时有何作用?3.碱金属在照明领域的应用是什么?4.碱金属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有哪些?5.碱金属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是什么?答案解析:练习题一:碱金属的基本性质1. 锂,Na,K,Rb,Cs,Fr。
它们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一周期。
2. 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由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而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3. 碱金属在自然界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通常与非金属形成化合物。
4. 碱金属在常温常压下为固体状态。
5. 碱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为它们在固态或溶解状态下能够释放出自由电子。
6. 碱金属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气和碱溶液。
练习题二:碱金属的化学性质1. 碱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 碱金属与氧气反应会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
3. 碱金属与卤素的反应会生成相应的金属卤化物。
4. 碱金属与水的反应会生成相应碱溶液和氢气。
5. 碱金属与酸的反应会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6. 碱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际示例包括金属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的实验。
(完整word版)碱金属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金属钠应放在A 广口瓶中B 四氯化碳中C 煤油中D 水中2、下列物质中,具有强氧化性的是A K2O2B K2OC KOHD K3、不能用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的物质是A ZnB NaC FeD Al4、足量的盐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得到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约相同的一组物质是A 等物质的量的Na和MgB 等质量的Na和MgC 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Ca(HCO3)2D 等质量的CaCO3和KHCO35、潜水艇中吸收CO2的物质是A Na2OB Na2O2C NaOHD CaO6、下列物质与水反应不产生气体物质的是A F2B NaC Na2OD Na2O27、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A、Na2O2和CO2B、Na与O2C、NaOH与CO2D、碳与O28、焰色反应每次实验后都需要用一种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A 稀H2SO4B NaOH溶液C Na2CO3溶液D 稀盐酸9.某合金含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取9.8g该合金与足量的水反应,放出0.4gH2,则此合金的另一种碱金属可能是()A、铯B、钾C、钠D、锂10、Rb+的性质是A 银白色金属B 是电和热的良导体C 氯化铷晶体是离子化合物D 比钠活泼、极易被氧化11、某物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则该物质肯定含有A 钠原子B 钠元素C 钠离子D 钠盐12、一小块钠投入FeCL3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 钠溶解有铁析出B 只有气体产生C 只有红褐色沉淀D 有气体放出并有红褐色沉淀产生13、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最后生成的产物是A Na2OB Na2O2C NaOHD Na2CO314、2.3g N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完全溶于水,可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是A 0.56LB 1.12LC 2.24LD 3.36L15、钠、镁、铝各0.1mol分别与0.5L0.2 mol/L的盐酸反应,所得气体的量A 钠最多B 镁最多C 铝最多D 一样多16、将等质量的钠分别投入足量的等体积等浓度的HCL、H2SO4、H3PO4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生成H2的体积是A 1:1:1B 1:2:3C 3:2:1D 6:3:217、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和足量盐酸反应,放出CO2最多的是A Ca(HCO3)2B NaHCO3C Na2CO3D CaCO318、在标准状况下将11.2L CO2和N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气体体积变成8.4L,则参加反应的Na2O2是A 9.75gB 11gC 14gD 19.5g19、有四种含钠的化合物W、X、Y、Z,根据下列变化推断与W、X、Y、Z的分子式对应的一组是W→X+CO2↑+H2O Z+CO2→X+O2↑Z+H2O→Y+O2↑X+Ca(OH)2→Y+CaCO3↓A Na2CO3、NaHCO3、NaOH、Na2O2B NaOH、Na2O2、Na2CO3、NaHCO3C NaHCO3 Na2CO3、NaOH、Na2O2D NaHCO3、Na2CO3、Na2O2、NaOH二、填空题20、A、B、C、D四种化合物其焰色反应均为紫色,A、B、C和盐酸反应均得到D,将固体C加热可得到A,若在A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又可制得C,若B与C 的溶液混合可制得A,试推断(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2)完成有关方程式:C→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分别采用何种试剂或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①NaHCO3溶液(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a2CO3固体(NaHCO3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NaOH(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CO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
高中化学《碱金属元素》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碱金属元素》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钾元素比钠元素的金属性强B.钾和钠的焰色分别为紫色和黄色C.碱金属都能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并放出氢气D.碱金属的熔点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升高2.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活泼性最弱B.一定条件下,Cl2与H2的反应比I2与H2的反应更剧烈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D.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3.下列关于Li、Na、K、Rb、Cs的比较,错误的是()A.它们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B.它们单质的密度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C.它们单质的还原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D.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4.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Li ~ Cs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对应的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sOHB.它们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C.它们对应单质熔点最高的是铯D.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均要保存在煤油中5.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锂资源,开发锂的用途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课题,关于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锂是较轻的金属B.LiOH的碱性比NaOH弱C.锂的化学性质比钠活泼D.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2O6.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奥运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 .NaCl 与Na 2CO 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 .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 .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7.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它们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2M O (M 指碱金属元素)B .它们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碱C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它们所形成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D .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锂8.下列对于第IA 族元素叙述错误的是( )A .锂、钠、钾的单质均可以保存在煤油中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C .锂、钠、钾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依次增强D .不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在水溶液中得到单质钾9.对于核电荷数为37的元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其单质在常温下跟水反应不如钠剧烈B .其碳酸盐易溶于水C .其原子半径比钾原子半径小D .其氢氧化物不能使Al(OH)3溶解10.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铁与水蒸气反应:()2232高2Fe +3H O g Fe O +3H 温B .加热金属锂:224Li O 2Li O +C .焦炭与石英砂反应制粗硅:22↑高温C+SiO Si+COD .硫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Cu S CuS +11.某同学探究金属Na 与CO 2的反应,实验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的黑色固体中含有CB .白色固体是Na 2OC .实验说明CO 2具有氧化性D .金属Na 着火不能用CO 2灭火12.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其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B .其原子半径越大,越易失去电子,其还原性越强C .其阳离子随核电荷数增加,氧化性逐渐减弱而还原性逐渐增强D .其单质均能在O 2里燃烧生成过氧化物 二、填空题13.(1)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都是______个,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失去_____个电子;卤族原子最外层的电子都是_____个,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得到_______个电子。
高一单元测试化学(碱金属元素)(附答案)

碱金属元素练习【同步达纲练习】一、选择题1.跟水反应最剧烈的碱金属是( )A.LiB.NaC.KD.Rb2.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 )A.熔点:Li>Na>KB.碱性:LiOH<NaOH<KOHC.还原性:K>Na>LiD.氧化性:Cs+>Rb+>K+3.下列物质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有( )A.KNO3B.KOHC.K2O2D.K4.下列化合物中,阴阳离子半径比最大的是( )A.NaFB.LiFC.LiID.CsI5.焰色反应是指( )A.可燃物在燃烧时所显示的火焰颜色B.所有元素在灼烧时都有焰色反应C.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灼烧时所显示的火焰颜色D.焰色反应是一种化学变化6.物质灼烧时,火焰呈紫色的一定含有( )A.钾原子B.钾离子C.钾元素D.钾的化合物7.把一小块金属钾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物有( )A.Cu和K2SO4B.Cu、K2SO4和H2C.K2SO4、Cu(OH)2和H2D.Cu、KOH和H28.下列物质中,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A.Na2CO3B.(NH4)2CO3C.NaHCO3D.K2SO49.下列物质加入到水中无气体放出的是( )A.金属钾B.氧化钠C.纯碱D.过氧化钾10.钾和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较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都是金属元素C.原子半径相差不大D.最高化合价相同二、填空题11.某种金属单质X可能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A、B、C、D、E、F、G均为该金属的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呈黄色火焰.A、B、C、D、E、F与盐酸反应后的产物均有G和H.a、b是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是具有漂白作用的固体物质.根据关系图可知(写化学式):A B C D E F G H X a b12.碱金属(除钫外)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密度比水大的是,熔、沸点最高的是,单质的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与水反应最强烈的是 .13.通常用小苏打的悬浊液除去CO2中的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不能用NaOH溶液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不能用Na2CO3溶液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三、计算题14.将70gNa2O2和Na2O的混合物跟98水充分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计算原混合物中Na2O2和Na2O质量各为多少克?【素质优化训练】1.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B.铯与水或酸反应剧烈,都能放出H2C.碳酸铯加热可生成氧化铯和CO2D.铯与氧反应的产物很复杂.2.今有10.8g某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组成的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后加热蒸干并干燥得固体16g,可确定该金属R是( )A.LiB.NaC.KD.Rb3.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晶体,其中钠为+1价,NaH与水反应放出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H在水中显酸性B.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相同C.NaH氢离子可被还原成H2D.NaH与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4.把7.4g小苏打和Na2CO3·10H2O组成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中C(Na+)=0.6mol·L-1.若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热至恒重,则该混合物的质量减小了( )二、填空5.有A、B、C、D四种物质的溶液,在进行焰色反应时,火焰均呈黄色.它们之间可发生如下转化,则这四种物质分别是:A B C D有关离子方程式:①②③④⑤6.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CO3、NaCl、Na2SO4、CuCl2、BaCl2、K2CO3和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以下实验.(1)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2)将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硝酸后有部分沉淀溶解,并有无色气体.(3)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火色呈黄色、隔着蓝色钴玻璃,不见紫色,由上述实验现象判断: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不能肯定是否含有 .【生活实际运用】1.国庆焰火晚会施放的焰火五颜六色,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五颜六色是火药本身燃烧的颜色B.颜色是火药内掺入的金属离子焰色反应引起的C.金属的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D.火药内掺入的是金属单质2.氯化钠在人体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成人每天摄入食盐的最佳量为( )A.1~2gB.5~10gC.15~20g3.为了使鱼苗顺利运输,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需要保持适量的氧气;②使鱼苗呼出的CO2及时排出;③防止细菌大量繁殖.已知下述四种物质加入水中都可起到供氧灭菌的作用,CaO2微溶于水,生成氧气和Ca(OH)2.在长距离储运鱼苗的水中,最好加入( )A.Na2O2B.氯水C.CaO2D.H2O24.Na2O2可以做潜艇上的补氧剂,该反应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若潜艇上有50人,每人每分钟消耗0.8LO2(密度为 1.43g/L),则一天需消耗gNa2O2.若用KO2(超氧化钾)代替Na2O2做补氧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K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等质量的KO2和Na2O2分别与足量的CO2反应,生成O2的质量比是 .(3)等质量的CO2分别与足量的KO2和Na2O2反应,生成O2的质量比是 .对比KO2和Na2O2,更适合的补氧剂是,理由是.5.用面粉发面时,有时直接用小苏打掺入面中,掌握好用量也能使馒头“发”起来,解释原因并写出反应方程式.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1.D 2.AD 3.A 4.C 5.C 6.C 7.C 8.BC 9.BC 10.A二、11.Na2O;Na2O2;NaOH;Na2CO3;Na2SO3;NaHCO3、NaCl;H2O;Na;SO2;CO2 12.铯;铷和铯;锂;铯;铯 13.H++HCO3-=CO2↑+H2O;CO2+2OH-=CO32-+H2O CO32-+CO2+H2O=2HCO3-三、14.m(Na2O2)=39g m(Na2O)=31g【素质优化训练】一、1.C 2.B 3.BD 4.C二、5.A:NaOH B:Na2CO3 C:NaHCO3 D:Na2SO4①2OH-+CO2=CO32-+H2O ②CO32-+H2O+CO2=2HCO3-③HCO3-+H+=H2O+CO2↑④Ba2++SO42-=BaSO4↓6.一定含有Na2CO3、Na2SO4、BaCl2;一定不含有CuCl2、K2CO3、K2SO4;可能含有NaCl.CO32-+CO2+H2O=2HCO3-。
碱金属元素---习题

第24讲碱金属元素要点精讲一、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碱金属元素原子与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相比,其原子半径较,易(填“得到”或“失去”)最外层上的个电子而形成价的离子,故皆为(填“活泼”或“不活泼”)的金属元素,其单质都具有强性。
因其离子与晶体中的自由电子的作用(金属键)较弱,故碱金属都具有硬度,熔沸点密度的特点。
同时,随着原子序数的,电子层数的,原子半径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使碱金属的金属性,单质的还原性,硬度依次,熔沸点依次单质的密度由到。
决定了锂是最(填“轻”或“重”)的金属,只能保存在,也决定了铯是自然界中最的金属。
二、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特性(1)碱金属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由于其活泼性不同、产物也不同。
锂燃烧只生成,钠燃烧生成,钾、铷、铯等燃烧主要生成。
(2)钾的密度反而比钠。
(3)一般来说,酸不稳定,其对应的盐也不稳定,但H2CO3(填“稳定”或“不稳定”)而Na2CO3却(同前)。
(4)金属的置换反应,通常是活泼金属置换金属。
但工业上制取K却是:Na+KCl (熔融)===NaCl+K;在水溶液中,Na、K等金属(填“能”或“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Cu。
三、检验碱金属元素的方法—焰色反应焰色反应检验金属离子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焰色反应检验在进行焰色反应时应注意如下几点:①焰色反应所用火焰本身颜色要浅;②蘸取待测物的金属丝本身在火焰上灼烧时应无颜色,同时熔点要高、不易被氧化。
用铂丝效果最好;③金属丝在使用前要用稀盐酸将其表面的氧化物洗净,然后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这是因为金属氯化物灼烧时易气化而挥发),以除去能起焰色反应的少量杂质;④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
典型例题例1: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A. 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 > H2CO3B. 熔点:K > Na >LiC. 溶解度:NaHCO3 > Na2CO3D.氧化性:Li+ < Na+ < K+答案:A例2:取5.4g由某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组成的混合物,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蒸发反应后的溶液,得到8g无水晶体,通过计算(1)判断该金属是哪一种金属?(2)原混合物中R和R2O的质量各是多少?解析:设R的原子量为xR ROH R 2O 2ROHx x +17 2x +16 2(x +17)17x x +<84.5<)17x (216x 2++ 11<x <35∴ 该碱金属为Na设混合物含Na m mol.Na 2O n mol.23m +62n =5.4m +2n =408 m =0.1 mol Na :2.3g n =0.05 mol Na 2O :3.1g当堂反馈一、选择题1、已知Li 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与碱金属差异较大,都与Mg 相似.下面有关Li 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Li 在过量O 2中燃烧主要产物是Li 2O 而不是Li 2O 2B. Li 2CO 3受强热很难分解C . 溶解性 Li 2CO 3>LiHCO 3D. Li 可与N 2化合生成Li 3N2、把6.2克Na 2O 溶于93.8克水中;把4.6克金属钠溶于95.6克水中;把7.8克Na 2O 2溶于93.8克水中;把8克NaOH 溶于92克水中,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A .都是8%B .分别为8%、8%、7%、10%C .都是9%D .分别为6%、7%、8%、10%3、0.2摩某单质与足量硫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质量增加了3.2克,则构成这种单质的元素可能是( )A. Fe B . K C . Cu D. Mg4、有50毫升某气体,可能含有CO 2、O 2、NH 3等气体,将其通过浓硫酸没有发现体积变化,通过足量Na 2O 2后,体积变为30毫升,则该气体的组成为( )A. CO 2为20毫升,NH 3为30毫升B. NH 3为40毫升,O 2为10诧升C. CO 2为30毫升,O 2为20毫升 D . CO 2为40毫升,O 2为10毫升 5、0.1摩Na 2O 2、Na 2O 的混合物溶于水后,刚好被100克7.3%的盐酸中和.则混合物中Na 2O 2和Na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B. 2:1 C . 任意比 D. 3:46、某浅黄色粉末,常用作潜水员的供氧剂.在该供氧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A . 1:1 B. 2:1 C. 3:1 D. 3:27、2.1克平均分子量为7.2的CO 与H 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 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 2O 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A . 2.1克 B. 3.6克 C. 7.2克 D. 不可求8、下列实验中没有白色沉淀或晶体析出的是( )A. 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烧碱B.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 ⇒C . 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 2D. 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 2、NH 39、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过量的Na 2O 2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 )A. 溶液仍为紫色B. 最后溶液变为蓝色C . 最后溶液褪色D . 有气泡产生10、四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各有1 mol 下列物质:Na 2O 2 Na 2O 2 Na 2O 2 Na 2CO 3 ① ② ③ ④现加热至300o C ,反应完全后排出气体,四个容器中残留固体物仅为Na 2CO 3的容器是( )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④11.(2005广东)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 1 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 .1:2:3B .6:3:2C .3:1:1D .1:1:1二、填空12、用金属钠制取Na 2O ,通常采用下法:2NaNO 2+6Na =4Na 2O +N 2↑不采用Na 在氧气中燃烧而采用此法制Na 2O 的原因是 .13、在一试管中加入3mL 水,再加入3mL 煤油,投入一小块Na.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14、将一定量的NaOH 与NaHCO 3的混合物X ,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CO 2气体V 1L(V 1≠0)及固体残渣Y.将反应后的固体残渣中与过量盐酸反应,又生成CO 2 V 2L (均换算为标准状况).(1)Y 的成分是A.Na 2CO 3与NaOHB.Na 2CO 3与NaHCO 3C .Na 2CO 3 D.NaOH(2) X 中NaOH 与NaHCO 3共 mol ;NaOH 与NaHCO 3物质的量之比为 .15、含有A 、B 、C 、D 四种固体物质,在常温下可以跟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a 、b 、c 、d 四种气体,其中a 、b 是单质,c 、d 是化合物,d 是4核10电子的分子.这四种气体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a +b M a +c M +Na +d M +W其燃烧产物M 是无色液体,N 、W 均为常见的无色气体.(1)a 、b 、c 、d 这四种气体的化学式是 .(2)固体A 可能是 ,固体B 可能是 ,固体C 可能是 ,固体D 可能是 .16.向铝粉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水振荡,当混合物全部溶解后,待到无色透明溶液并放出7g 气体.向该溶液中滴加5 mol/L 的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当滴加至280mL 时,沉淀恰好溶解:试求混合物中Al 和Na 2O 2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点燃 点燃 点燃 NaHCO 3 NH 4HCO 3 Ca(HCO 3)2NaHCO 3答案1.BC 2.A 3.BC 4.D 5.C 6.A 7.A. 8C 9.C 10.D11.C12.反应难以控制而生成Na2O213.Na熔成小球,在水和煤油界面上游动,放出气体14.C V2/11.2 (V2-V1)/(V1+V2)15.O2 H2 C2H2 NH3Na2O2 Na CaC2Na3N(其它合理答案)16.Al: 0.2mol Na2O2:0.2mol。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专题练习碱金属试题及详解

单元测试二碱金属B. 2Ca(HCO 3)2+2Na 2O 2====2CaCO 3 J +2Na 2CO 3+2H 2O+O 2 fC. Na 2SO 3+Na 2O 2+H 2O====Na 2SO 4+2NaOHD.2CaCl 2+2Na 2O 2+2H 2O====2Ca(OH)2J (微溶)+4NaCI+O 2?2.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止病虫害。
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 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
一段时间。
浸泡蔬菜时可加入适量 (A. 纯碱B.白酒答案:A解析:四个选项中只有纯碱显碱性。
3•我国人民很早就知道用焰色反应来鉴别某些物质,只是因为受生产力水平限制,这种方法 没有得到发展。
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大师陶弘景 注》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 应该是( )A. NaNO 3B.KNO 3C.KMnO 4D 」2答案:B解析:焰色反应为紫色,表明含钾元素,硝石为硝酸盐。
4•久置空气中会发生颜色变化,但颜色变化不是由于跟氧气反应引起的物质是 ( )A. 过氧化钠固体 C.硫酸亚铁晶体 D.苯酚晶体答案:A解析:Na 2O 2为浅黄色固体,久置发生反应:2Na 2O 2+2H 2O====4NaOH+O 2 ?, 2NaOH+CO 2====Na2CO 3+H 20,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最后,Na 2O 2 完全转变成 白色固体,但不是由于跟氧气反应引起的。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虽然较多, 综合性也较强,但只要我们掌握了亚硫酸盐和亚铁盐的 还原性、苯酚的还原性和过氧化钠的性质,解答此题并不困难。
这就启迪我们要狠抓基础, 将零散的知识点结构化、系统化,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提高对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
5•在右图支管中,一管装入 2.3 g 金属钠,一管装入 HgO ,同时加热两部分,Na 完全燃烧, 若加热后容器里空气成分基本未变,则HgO 质量可能是()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 1•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 A.饱和H 2S 溶液 C.Na 2SO 3稀溶液 答案:C解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A.H 2S+Na 2O 2====S J +2NaOH3分,共45分。
碱金属元素单元测试

碱金属元素单元测试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合理答案)1、下列关于碱金属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均可保存于煤油中B .密度都比水小C .锂的熔沸点最高D .氢氧化物受热易分解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钾与水:K 2H O K H 2OH 22+=+↑++-B .KHCO 3与盐酸:CO 2H H O CO 3222-++=+↑C .NaHCO NaHSO 34与(溶液):HCO H H O CO 322-++=+↑D . Na O H O 2O 2H O 4OH O 222222与:--+=+↑3、将5.12gKOH 和KHCO 3混合物在260℃时加热后冷却到原温,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0.98g ,则原混合物中KOH 和KHCO 3物质的量的关系是A .n n (KOH)(KHCO )3>B .n n (KOH)(KHCO )3=C .n n (KOH)(KHCO )3<D .n n (KOH)(KHCO )3与按任意比混合4、1L 、1mol/L KOH 溶液吸收0.8mL CO 2,所得溶液中CO HCO 323--与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1∶3B .2∶1C .2∶3D .3∶25、人们往往要向农田里施用钾肥,其主要原因是A .土壤里钾的含量太少,要靠施用钾肥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B .土壤里钾的含量不少,但大多以难溶于水的矿物形式存在,作物难以吸收。
C .土壤里钾的含量不少,但易雨水淋失,应经常补充D .钾是植物生长中需要量最大的元素,因此需要不断补充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二个合理答案)6、有关纯碱晶体(Na 2CO 3·10H 2O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加热晶体能生成NaHCO 3B .将晶体放置空气中质量会减轻C .Na 2CO 3可做干燥剂D .晶体溶于水后具有碱的性质7、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2.3gNa 与水反应,产生H 2 0.1 N A 个B .1mol O 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所得电子数一定为4N AC .1mol 钠与水完全反应,被还原的水分子为N A 个D .1mol/L NaOH 溶液中所含的钠离子数为N A8.、关于Na 2CO 3和NaHCO 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水中溶解性:Na2CO3<NaHCO3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C.与酸反应的速度:Na2CO3<NaHCO3 D.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转化为Na2CO39、将CO2分别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A.CaCl2溶液B.石灰水C.饱和Na2CO3溶液D.BaCl2溶液10、下列有碱金性铷(R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灼烧氯化铷时,火焰有特殊颜色B.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C.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D.氢氧化铷是弱碱。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练习题-附答案解析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碱金属的描述正确的是()A.碱金属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B.碱金属元素的单质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C.在空气中加热均可生成多种氧化物D.碱金属与水反应,均漂浮在水面上2.锂、钠、钾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根本原因是A.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B.原子半径相近C.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随核电荷数递增,碱金属单质的熔点依次降低B.随核电荷数递增,碱金属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C.碱金属单质都是密度较小的有色金属D.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4.下列关于Li、Na、K、Rb、Cs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单质均呈银白色,且有延展性B.单质与水反应时,锂、钠的反应更剧烈C.它们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D.单质的熔点随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碱金属与氧气化合生成的产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B.K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C.碱金属锂、钠、钾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D.碱金属单质具有强还原性,形成的离子具有强氧化性6.钠和铯都是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铯的密度比水小,像钠一样浮在水面上B.铯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甚至会发生爆炸C.碳酸铯加热时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铯D.氢氧化铯是强碱,其碱性比氢氧化钾弱7.以下关于锂、钠、钾、铷、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对应的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sOH②单质熔点最高的是铯O反应均可得到多种氧化物③与2④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⑤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增强⑥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⑥D.①⑤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B.金属铷投入水中会发生爆炸式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C.碱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物都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D.金属铯的密度大于钠,而钠的熔点高于铯9.钾元素是碱金属元素,下列对其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K的原子半径比Na大,离子半径比Na+大B.K的金属性比Na强,跟水反应比Na剧烈C.K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CuD.K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10.第ⅠA族金属元素习惯上又称为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某些性质的排列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Li Na K Rb Cs<<<<B.单质的密度:Li Na K Rb Cs<<<<C.单质的熔、沸点:Li Na K Rb CsD.单质的还原性:Li Na K Rb Cs>>>>11.下列关于Li、Na、K、Rb、Cs的叙述均正确的一组是()①金属性最强的是锂②氧化性最强的是锂离子③碱性:LiOH NaOH KOH RbOH CsOH<<<<④Li 的密度最大⑤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化合物⑥粒子半径:Rb K Na +++>> Cs Cs +>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②④⑥D .②③⑤⑥12.我国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锂-钠合金空气电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碱金属元素I.学习重点:1.掌握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理解碱金属性质上的异同及其递变规律,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3.了解焰色反应及其操作方法,学会用焰色反应鉴别钾、钠及其化合物n ■学习难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川■训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叙述中正确的是()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次外层电子层都是8B. 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 除锂外均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D. 单质的密度都小于12.下列物质间反应时,可能引起爆炸的是()A .钠和硫研磨B .氯化钠溶于水C.过氧化钠中通入二氧化碳 D .钾投入水中3.下列关于铯的叙述正确的是()A .硫酸铯是一种可溶性离子化合物B. 碳酸氢铯加热能迅速分解,碳酸铯受热不分解C. 铯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铯D. 在自然界中有少量游离态的铯存在4.下列物品的盛放错误的是()A .过氧化钾固体必须密封保存B. 烧碱必须密封保存C. 碱金属必须保持在煤油中D. 氢氧化钠溶液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存放5.在CuSQ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 K②Na③Fe④Ag,能置换出铜单质的是()A. ①B. ①②C. ③④D. ③6.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性质的排列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Li v Na< K v Rb v CsB. 密度:Li < Na< K v Rb v CsC. 熔点、沸点:Li v Na< K v Rb v CsD. 还原性:Li > Na> K> Rb> Cs7.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直接观察时,火焰呈黄色,隔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浅紫色,下列有关该无色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一定是钾和钠的混合物B. —定含K+,可能含Na+C. 一定含Na+,可能含KD.既含K +,又含Na +&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 13g ,溶于足量的稀H 2SQ 中,生成氢气1.0g ,则这种混合物 不可能是( ) A . Na 和 Mg B . Zn 和 9.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过量的 排出气体,容器内残留的固体是( A . NaHCQ 和 NaQH B C. NaHCQ 和 Na^CQ D . Fe C . Mg 和 Al D . Al 和 Fe NaHC C 和少量的N@Q,将其加热到300C 经充分反应后, ) .Na 2CQ 和 NaOH只有Na^CQ10. 关于Li 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A . B. C.D. 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 它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 CQ 它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钠离子相同11. 有关Na 2CQ 和NaHCQ 勺叙述中正确的是(相同质量的Na 2C 。
和NaHCQ 与足量盐酸作用时,产生的气体质量相同 N&CQ 比NaHCQ 热稳定性强NaaCQ 和NaHCQ 匀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Na^CCQ 和NaHCQ 匀可与NaOH 溶液反应 236g t C 的水中,得到t C 的氢氧化钾饱和溶液 312g , ) A . B. C. D. 12 .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钾放入 则t C 时KOH 的溶解度是( A . 112g 13 .现有 2.8g 碱,则该金属为( A . Na B 碱金属 ) B .56g C . 28g (R )及其氧化物(RQ ) 14 .某碱金属元素 A 的硫化物中, 则A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 7B . 14 15 .铷和另一种金属的合金 4.6g 金属一定是( ) A .锂 B .钠16 .超氧化钾用于急救供氧 4KQ+2CO D . 76g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形成 3.58g C . Li A 和硫的质量比为 .Rb 7:16,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 , C . 23 D 和足量的水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 0.2g ,则合金中另 .39 .钾 2K 2CO+3Q ,若用156g K 与Q 完全反应生成超氧化钾,用此超氧化钾 和CQ 完全反应可放出氧气的体积是( )(Q 的密度此时为1.428g/L ) A . 67.2L B . 22.4L C . 44.8L D . 11.2L ng ,则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 ) A .现…)100% B39(n -m) 100%7m14m C 39( m - n) 100%D39(m— n)100%7m14m18.按右图装置持续通入 x 气体, 并在管口点燃,实验结果使澄清 的石灰水变浑浊,则 x 、y 可以是( )A . H 2和 NaHCQ17 . mg 过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跟干燥的二氧化碳充分作用后,固体质量变为B. CO和Na2COC. CO和CuOD. H2 和Fe zQ19. 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I、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NazQ固体,气体体积变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剩余气体。
以下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没有2, CO和HCI中至少有一种B. —定有N2、HCI 和COC. 一定在N2、CO和HCI中至少有一种D. —定有N2和HCI,—定没有CO20. 有甲、乙、丙三种溶液。
甲溶液中加入N@CO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乙溶液,沉淀溶解并有气体放出,再加入丙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由甲、乙、丙三种溶液依次是( )A . CaCI2、稀HNQ BaCb三种溶液B. CaCL、稀N&SQ、K2SQ三种溶液C. BaCb、稀HNQ Na^SQ三种溶液D. CaCb、稀HCI、Ba ( NO) 2 三种溶液21.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成是( )A . K> HCO「、C「、SQ2「B. S2「、CO2「、C「、K+C. K、Cu2、SQ42、Na+ + —2—D. K、Cs、NO、SQ二、填空题22. 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溶于水后与盐酸完全反应放出CQ,用“增大”或“减少” 填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纯碱中含NaHCQ则所需盐酸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气体 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纯碱中含K2CO,则所需盐酸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气体 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纯碱中含NaCI,则所需盐酸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气体 _____________ 。
23. 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金属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带金色光泽外,其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熔、沸点最低的是(除Fr)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半径最大的(除Fr夕卜,下同)是________________ ,金属性最强的是 ______________ ,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 ,式量最小的碱金属碳酸盐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4. x、y、z、w是钾的化合物,且它们有以下关系:x --------- * y+CO f +H2O w+CO 2---------- * Y+Ow+H 2O > Z+O f y+Ca(OH) 2—' Z+CaCOf则它们的化学式分别是:x ________ y_____ z __________ w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三、推断题25. 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 Q CO、NaCI、K z SQ、CuCb、BaCb、K2CO和N Q SQ,现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1)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2)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HNO后,有部分沉淀溶解,同时产生无色气体(3)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未见紫色火焰。
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肯定是否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实验题26. 要除去下列各溶液中的杂质,将所需试剂的化学式填在空白处,再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溶质杂质除杂试剂有关离子方程式NaOH NazCQK z CQ KHCONaHCO NazCQNaCl NaHCO27.现有一定量含有N@0杂质的N Q Q试样。
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N Q Q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Q约18%勺盐酸和水) 请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在实验中NazQ和NaO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应选用的装置是(只要求写图中装置的标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字母,连接胶管省略) 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28. 质量为17.8g的KOH和KHCO昆合物,在250C加热,冷却后发现混合物质量损失4.0g,求混合物中KOH KHC0质量分数各为多少?29. 现有N Q CO和NaHCO勺混合物13.7g,用过量的盐酸处理,共收集到气体 6.6g,求混合物中NaHCO勺质量分数。
30. 今有0.99g碱金属及其氧化物的混合物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为 1.38g,求混合物的成分及质量。
参考答案一、1. B 2.AD 3.AB 4.CD 5.D 6.A 7.D 8.BC 9.D 10.AD 11.BC 12.B13.B 14.A 15.A 16.A 17.B 18.AC 19.D 20.C 21.BD①②③® ® O二、22. (1)增多、增多 (2)减少、减少 (3)减少、减少23 •铯、银白色、Li、Cs、Cs、CsK W乃Li z CO 24.KHCO 3、K2CO、KOH K2Q 或KO三、25. BaCl2、Na t CO、N Q SQ、CuCb、&SQ、K2CQ、NaCI;四、26.27. (1) 2Na2Q+2H2O^= 4NaOH+0 Na 2O+H^^= 2NaOH (2)①④⑤(3) G A B F五、28. KOH 15.7% KHCO3 84.3% 29. 61.3% 30.Na 0.23g Na^O 0.76g 或K 0.82g K2O 0.1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