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疗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血管通路选择中的作用
血管通道优选法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成 实验组( 采 用血 管通道优选 工作 法) 1 0 0例 , 对照组 ( 采用传统静脉治疗 ) 1 0 0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比较 2组患者静脉 炎发 生率 、 组织渗 漏性 损伤发
生率等局部毒性反应 的情 况。结果 2组的静 脉炎发生率、 组 织渗 漏性损伤发 生 率、 患 者满意度调 查等 方面 的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均 P< 0 . 0 5 。结论 为肿瘤化 疗患者选择静脉 通道 , 采用血管通道优 选法能有 效控制组 织渗漏性损伤 及静脉 炎等局 部毒性 反应 的
・
7 4・
T OD AY NURS E, Ap r i l , 2 0 1 3, No . 4
※ 肿 瘤 科 护 理
血管 通道 优 选 法在 肿 瘤化 疗 患者 中的应 用
姚 彩 婷
摘要 目的 探讨血 管通道优 选法在肿瘤化 疗患者 中的应 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本 院肿瘤科收 治的 2 0 0例首 次化 疗的 患者 , 分
发 生, 提 高患者满意度 , 从 而也减轻 了患者的痛苦 , 提 高了患者 的生活质量 。 关键词 : 血 管通道 ; 优 选工作 法 ; 肿瘤 患者 ; 化 学治疗 ; 护理 中图分 类号 : R 4 7 3 . 7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6— 6 4 1 1 ( 2 0 1 3 ) o 4— 0 0 7 4— 0 2 化疗患者提供 服务 , 实施 以来取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 现 总结分 析
社 . 2 0 0 9: 5 2 5 .
2 崔 焱. 儿 科 护理 学 [ M] . 第 4版.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0 0 9: 3 06.
惊厥发作时意识不清 , 易发 生窒息 的危 险。应 立 即让 患儿
静疗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血管通路选择中的作用李佩

静疗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血管通路选择中的作用李佩发布时间:2023-06-08T10:53:14.218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5期作者:李佩[导读] 探究静疗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血管通路选择中价值。
方法:以2022.1-2022.12收治肿瘤化疗患者为对象,病例数62例,随机划分常规护理(甲组)与静疗小组护理(乙组),均31例。
结果:乙组满意度高于甲组,乙组并发症低于甲组,P<0.05。
结论:在选择肿瘤化疗血管通路时,利用静疗小组展开护理干预,可以避免发生静脉炎,同时降低药物渗漏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西安 710075摘要:目的:探究静疗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血管通路选择中价值。
方法:以2022.1-2022.12收治肿瘤化疗患者为对象,病例数62例,随机划分常规护理(甲组)与静疗小组护理(乙组),均31例。
结果:乙组满意度高于甲组,乙组并发症低于甲组,P<0.05。
结论:在选择肿瘤化疗血管通路时,利用静疗小组展开护理干预,可以避免发生静脉炎,同时降低药物渗漏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静疗小组;肿瘤化疗;血管通路;选择肿瘤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如果未采取有效治疗方法,会呈现较高死亡率。
目前,肿瘤患者主要是以静脉化疗方式进行治疗,通过缓解患者症状,不断提升其生存质量。
然而,患者静脉化疗时,为了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首先需要科学创建血管通路,因其会对患者治疗效果造成直接影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创建血管通路时选择有效护理干预极其重要。
本文以62例患者为对象,主要进行静疗小组护理的研究,意在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详细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以2022.1-2022.12收治62例肿瘤化疗患者为对象,其中男32例(51.6%),女30例(48.3%),其年龄范围40-73岁,均值(56.5±2.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组31例,对比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的作用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的作用发布时间:2021-08-23T15:58:15.583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1期作者:罗佳丽[导读] 目的深入分析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所存在的意义和价罗佳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目的深入分析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所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给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础,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方法选择在2020年1月至12月之间进入我科展开静脉化疗患者进行研究,总计有96例患者,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分组,即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有48例患者。
参照组采取的是常规合理方式,实验组则使用的是静脉护理小组的护理方式。
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并发症、满意度等指标。
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33%比参照组33.33%低,实验组满意度97.92%高于参照组85.42%,各组数据均有统计差异(P<0.05)。
结论静脉化疗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组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展开工作,可以降低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生命健康质量的提升,为医疗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静脉治疗护理小组;静脉化疗;并发症;满意度化学治疗是目前临床中治疗癌症的主要方式之一,很多药物都会利用静脉注射的方法进行,但是容易发生抗癌药物外渗的严重并发症,给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也会导致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
从目前医学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化疗药物的外渗率为0.1%~0.6%之间,其真实的发生率可能远高于该数据,特别是一些没有进行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工作中,造成外渗的概率增大。
我院组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目的就是提升护理的专业水平,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有效的消除化疗环节产生的并发症问题,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下文为本次研究内容与结论: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在2020年1月至12月之间进入我科展开静脉化疗患者进行研究,总计有96例患者,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分组,即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有48例患者。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的作用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静脉化疗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干预,比较这两种方法对静脉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00%)和并发症发生率(2.50%),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82.50%)和(17.50%),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干预,可以显著提高静脉化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安全性,使各类并发症问题得到良好的预防,令患者拥有舒适的护理治疗体验,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静脉治疗;静脉化疗;临床护理引言:随着近些年我国肿瘤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多,使该类患者的护理治疗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
而静脉化疗作为肿瘤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能够对病症问题发挥出良好的临床效果,让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延续。
但医护人员在开展静脉化疗过程中,极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药液外渗局部坏死和静脉炎等并发症问题,令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明显下降。
本文详细探讨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此为增强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治疗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的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静脉化疗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1例和19例。
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3岁和44岁,平均年龄为(58.6±1.2)岁。
在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2例和18例。
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2岁和43岁,平均年龄为(58.9±1.6)岁。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的作用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的作用目的探索静脉治疗小组在病区对静脉化疗操作规范的作用及效果,为更好地开展静脉治疗小组等临床培训提供依据,提高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措施,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的损伤,使患者化疗顺利完成。
方法对肿瘤病房186例患者进行化疗护理干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3例,予以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93例,在常规静脉输液的基础上,由静脉治疗护理小组负责,同时分析药物外渗发生的原因并进行分析。
结果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肿瘤患者静脉化疗药物治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专业技能训练,减少化疗药外渗的发生,减少肿瘤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质量,有利于开展新技术。
标签: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外渗;原因;预防化学治疗作为抗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大部分化疗药物治疗通过静脉输注来完成,抗癌药物的外渗是临床静脉输注中的严重并发症,不仅对患者产生严重的损害,而且易产生医疗纠纷。
据报道,化疗药物渗漏率为0.1%~6%,实际的发生率可能更高,尤其是在用药护士未受过严格、系统的专业技术训练情况下最易发生[1]。
现我院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旨在使优质护理服务更加标准化、规范化,降低化疗药物使用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开展新技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自2014年1月~6月共收治93例化疗人次,为对照组,自2014年7月~10月共收治93例化疗人次,为实验组。
其中男96例,女90例,年龄26~81岁,胃癌46例,肺癌44例,乳腺癌4例,子宫颈癌45例,其他47例,使用化疗药物有紫杉醇、奥沙利铂、5-FU、表柔比星、吉西他滨、环磷酰胺等,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治疗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的静脉治疗护理外,由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对患者实施统一护理,医院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实行分级管理制度,IV Team(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护理部领导下,由分管静脉治疗的护理部主任、4名置管资深护士长及1名PICC专职护士组成,主要予以技术支持并担任顾问的角色,科室核心成员一名,组员3名,医院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定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及时传达给科室每个成员。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的作用探讨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的作用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在静脉化疗中,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发挥的作用。
方法:将90例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
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的患者称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增加由静脉护理小组进行护理的患者称为观察组。
结果:增加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护理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低于未增加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护理的概率,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结论:在静脉化疗中,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静脉治疗护理小组;静脉化疗;效果静脉化疗是治疗肿瘤疾病的常用方式,患者进行化疗药物注射时,一般都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但是外渗抗癌药物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会损害患者的身体,且极易引起医疗纠纷[1-2]。
数据显示,化疗药物渗透的概率在0.1%到6%之间,但在实际中这个概率不止于此,尤其是护士未经系统培训、考核就为患者输注时,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就更高。
以下是对在静脉化疗中,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发挥的作用的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90例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
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的患者称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增加由静脉护理小组进行护理的患者称为观察组。
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43到69岁之间,男性有27名,女性有18名,胃癌患者有11位,肺癌患者有7位,食管癌患者有10位,卵巢癌患者有9位,肠癌患者有8位;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44岁到73岁之间,男性有26名,女性有19名,胃癌患者有12位,肺癌患者有7位,食管癌患者有9位,卵巢癌患者有10位,肠癌患者有7位。
将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范围以及病因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无影响。
1.2 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也就是检测病情、疾病知识普及以及用药指导等。
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增加由静脉护理小组进行护理,即:(1)成立护理小组。
静疗小组护理模式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恶性肿瘤患者,通过化疗药物可对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进行抑制,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是肿瘤化疗患者常选择的置管方法,能够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避免反复穿刺,同时适用于外周血管穿刺困难或需长期静脉补液输液的患者[3]。
PICC 置管时间长,若未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患者可能会出现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进而影响化疗效果,增加患者的不适感[4-5]。
常规护理中的干预措施缺乏针对性且不够全面,护理效果并不理想。
有研究显示,静脉治疗管理小组(静疗小组)护理模式有助于静脉输液治疗的程序化、规范化,可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6]。
本研究将静疗小组护理模式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PICC 置管后护理中,观察静疗小组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2021年1月- 2022年12月医院接收的68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肿瘤且需要进行静脉化疗者;首次行PICC 置管者;沟通交流顺畅者;临床资料无缺失者。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障碍者;存在PICC 置管禁忌者;研究期间失访、中途退出者。
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组。
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2~66岁,平均52.42±4.09岁;疾病类型:8例肺癌,9例胃癌,7例乳腺癌,5例淋巴癌,5例其他。
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4~68岁,平均52.50±4.14岁;疾病类型:9例肺癌,11例胃癌,4例乳腺癌,4例淋巴癌,6例其他。
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静疗小组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PICC 置管成功后,向患者介绍置管期间的注意事项,并进行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指导,同时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的作用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的作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的作用静脉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有效杀死癌细胞,延长生命。
但同时,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病人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和身体不适应症状。
针对这些情况,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静脉化疗中的作用。
一、护理小组的作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化疗病人的护理工作。
通过对病人的科学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具体工作包括:1. 护理前准备:护理小组成员要对化疗方案的实施和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副作用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详细的了解。
2. 临床护理:为化疗病人进行一系列体检和检验,如监测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
协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不适反应和并发症,减轻病人的疼痛和痛苦,增强病人的自信和勇气。
3. 护理指导:护理小组应给予病人针对化疗治疗的生活护理、心理支持、卫生保健和药物监测等方面的指导和营养咨询等。
4. 静脉通路管理:护理小组要负责管理病人的静脉通路,包括安置静脉通路、维持通路通畅、预防静脉感染等工作。
5. 康复护理:化疗病人在治疗结束后常伴有脱发、肌肉萎缩、贫血、恶心、呕吐等症状。
护理小组要协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和生活护理,帮助病人恢复体力和自信,提高免疫力,预防复发和转移。
二、护理小组需要具备的技能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组成成员通常包括护士、营养师和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
针对化疗病人的不同需求,他们要具备以下技能:1. 综合性评估技能。
通过对化疗病人的身心状况、营养状况、环境和社会状况、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2. 临床技能。
护理小组成员应具备临床技能,包括基本医学知识、应急处理、静脉导管操作、输液技能和防感染等技能。
3. 康复指导技能。
护士要为化疗病人提供康复指导,包括营养、运动、免疫调节和心理干预等方面的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静疗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血管通路选择中的作用
作者:陈志娟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7期
【摘 ;要】目的;:探究静疗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血管通路选择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在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构建静疗小组,介入血管通路选择,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结论;;静疗小組可为肿瘤化疗患者选择合理血管通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疗小组;肿瘤化疗患者;血管通路选择;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150-02
化疗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肿瘤治疗方式,通过静脉输入高浓度抗肿瘤物质,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扩散,延缓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1]。
化疗疗程长,反复穿刺容易并发静脉炎,再加上患者营养状况及血管条件都比较差,要想保障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必须科学选择血管通路。
目前,化疗中可供选择的血管通路有多种,需要医生和护理人员联合起来,综合患者病情及治疗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
此次试验旨在探究静疗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血管通路选择中的作用,结果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患者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
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者36岁,最大者80岁,平均年龄为
(58.13±6.27)岁;②观察组。
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者37岁,最大者79岁,平均年龄为(58.62±6.14)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
(P>0.05),满足对比研究的条件。
1.2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