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职高)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职高)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 013-2014上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

班F级姓名学号总分

说明:本试卷共12页,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A (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

A.点缀(zhu 1) 中肯(zh dng) 脍炙人口(hu 1

B.栖息(q $ 婀娜(n Q 游目骋怀(ch和g)

C.踟躇(ch?奖券(qu m) 安静宁谧(m 1)

D:睥睨(p 1 伫立(ch 0 阡陌(qi m)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

A.黝黑慰籍羞涩无影无踪

B.馈赠白皙胆怯心喜若狂

C.隔模笨拙炫耀良师益友

D.踌躇积攒寂寥恰如其分

3.下列各句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他在集资办厂的过程中_______ 了种种磨难,尝尽了苦辣酸甜。

②人们将从异彩纷呈的表演中______ 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美国众议院今天通过一项提案,明目张胆地干涉别国内政,—鼓吹占领别国

领土的合法性。

A.经受体味公开

B. 经历体味公然

C.经历体验公然

D. 经受体验公开

4.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

A.在废墟里埋了一天一夜的他竟安然无恙,简直是个奇迹。

B.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C.司空见惯的现象,未必都合乎道德规范。

D.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

部省却别具匠心的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5.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加理论物理学习班呢?

B.白领人士中,“文明病”与“生活方式病”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原

因,尤其是高血压病、冠心病、颈椎病和心理方面的疾病等。

C.金老师对他的学生说:“我们在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D.本来约好下午两点钟碰面,可我足足等了二、三个小时,他才来。

6?下列四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

A.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B.为什么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C.因为起大风,江轮停航,所以我们启程的日期延长了。

D.我们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强了对炊事人员的教育,以避免食物中毒事故不再发生。7?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 )

A.我年轻、旺盛的精力像风在吼,我热情、澎湃的生命似水在流。(比拟)

B.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反复)

C.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比喻)

D.孩子们的祝福是美好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呢?(反问)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我的母亲》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短篇小说《骆驼祥子》

B.莫泊桑,英国作家,世界三大短片小说巨匠之一,代表作《项链》

C.《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它囊括

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内容和创作方法。

D.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是指《三国演义》《金瓶梅》《水浒传》《红楼梦》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我色彩的

想象;__________________ ,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 __________________ ,教会我寓情于物的观感;___________________ , 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天真无邪的童话②是跌宕起伏的戏剧③是情节起伏的小说④是优雅闲适的散文⑤是意味深远的诗歌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②⑤

C. ⑤②①③④

D. ⑤②③④①

10. ...................................................................................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B. 浴乎沂,风乎舞雩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二、单项选择题B(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 题

感冒为什么易发难防

感冒有“流行性”和“普通性”之分。前者十年左右暴发一次,来势凶猛,起步急骤,传播疾速,常殃及数国甚至数十国;后者起步较缓,传播多局限于某个范图、某个地区,但经常发生。两种感冒均由病毒引起,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但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病情往往很严重,有的会导致死亡。两种感冒都会被反复传染,有时让人防不胜防。

呼吸道是个开放性器官。从婴儿落地始,呼吸道始终与外界相通,病菌可乘“气”而入造成感染。在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中90%是病毒,而在目前发现

的160 余种病毒中,最重要的是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侵入细胞后并非畅行无阻。一旦有病毒侵扰,免疫系统即作出反应,迅速产生抗体;细胞、干扰素等物质会“中和”病毒使之丧失进入细胞的能力;或将已有病毒寄居的细胞溶解,防其繁衍;或封锁细胞表面,使其无法侵入缝隙。在此情况下,有的病毒借咳嗽、喷嚏溜出体外,有的被吞噬细胞吃掉。免疫系统的“识别”和“记忆”能力也很强大。凡与之相遇过的病毒均被其牢记,日后一来即被其识破并歼灭。但流感病毒善于改头换面,目前已发现的流感病毒甲、乙、丙三个“型”之中,以甲型最为善变。整个变异过程需要3 年准备、8 年积累,10 年左右方能完成。一旦完成变异即为一新“亚型”,其形态与原型截然不同。这种面目一新的病毒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过去的免疫物质失去了作用,约一周后才能组成新的免疫物质与新亚型病毒对抗,这就使病毒有足够时间进入细胞繁衍。流感病毒就是这样才得以横行于世。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呼肠孤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又称“伤风”。由于病毒群中分种,种中分型,多群、多种、多型组成庞杂的病毒团伙,你出我进闹事于呼吸道,引起相似症状,貌似一种病毒反复感染,实则多种病毒轮番侵袭。有些病毒长期栖息于鼻咽部位形成“基地”,坐以待时。一旦人体大汗着雨、风袭受凉、疲劳过度、贪杯误饮之时,即乘机扩散,引起感冒。若有“新鲜毒种”侵入,即迅速传播,引起有限范围内的流行。人们误称为“流感”,其实仍属普通感冒。

伤风感冒人人敏感,学龄前儿童尤然。慢性咽炎、鼻炎、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病人更易受病毒侵犯。一旦染病,不仅病情较重,且使旧病恶化。

咳嗽、喷嚏是病毒扩散的基本方式。一个有力的喷嚏喷出的微细雾粒,直接射程可达6 米之远,所及范围可达20 立方米的空间。因此,患者应尽量缩小其波及范围。目前,打预防针的效果很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病毒型别众多,

且极善变,针剂难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提高机体抵抗力是预防感冒的关键,

即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冬春气候干冷多风,呼吸道黏膜分泌减少而易干燥受损,抵抗力明显降低,是伤风感冒的“旺季”。坚持锻炼,生活规律,调理起居尤为重要。

11?下列有关“感冒”的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感冒分流行感冒和普通感冒,二者均由病毒引起,临床症状基本相似,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B.流行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来势凶猛,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患者病情很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C?普通感冒又称“伤风”,由多种病毒引起。病毒情况复杂,常趁人体免疫力下降之时,乘隙而入,引发感冒。

D.感冒易发难防,人人敏感,学龄前儿童尤然。冬春气候干冷多风,是伤风感冒的“旺季”。

12?下列对“流感病毒”和“免疫系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迅即启动保护机制,采取“中和”、溶解和封锁的方法对病毒予以杀灭。

B.免疫系统具有“识别”和“记忆”功能,凡与之相遇过的病毒均被其牢记,日后一来即被其识破并歼灭。

C.流感病毒突破免疫系统的防护得以繁衍扩散靠的是变异,整个变异过程需十年左右方能完成。

D.面对新“亚型”病毒的侵入,免疫系统反应滞后,使得病毒有足够时间进入细胞繁衍,横行于世。

13.感冒为什么易发难防?对此问题分析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呼吸道是个开放性器官,始终与外界相通,病菌可乘“气”而入造成感染。

B.慢性咽炎、鼻炎、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病人日渐增多,他们更易受病毒侵犯,造成感冒多发。

C.病毒型别种多,且极善变,针剂难有较强的针对性,目前打预防针的效果很不理想。

D.冬春气候干冷多风,呼吸道黏膜分泌减少而易干燥受损,抵抗力明显下降,造成伤风感冒多发。

14. ............................................................................................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近年暴发的危害最大的流感当数去年发源于墨西哥继而波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甲流感,致病病毒H1N1即是一种典型的流感病毒。

B. 普通感冒因“新鲜毒种”侵入会引起有限范围内的流行,易被误诊为“流感”

C. 流感肆虐期间,将患者隔离,去人流量大的场所要求戴防护口罩,均是积极 有效的预防措施。

D ?预防感冒,提高机体抵抗力是关键。坚持锻炼,注意保暖,生活规律,调 理起居尤为重要。

三、选择题C (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18 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

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 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15. ...........................................................................................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

正确的一项 . ( ) 率(shu ①尔摄(she )乎饥僅(j m ) 16. 下列四句话中,括号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 A.喟(ku i)然

舞雩(y 0 师旅(l ? B.浴乎沂(y

i ) 莫(m 。春 比(bi )及 鼓瑟(s 0 D.侍(sh i )坐 铿(k mg )尔小相(xi dng ) 哂(she )笑

C.千乘(ch

eng)

A.(则)何以哉那么

B. (居)则曰闲居

C.如或(知)尔了解

D. 以吾一日(长)乎尔年长

1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例:如会同,端章甫

A.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 使其从者衣褐

18. ...................................................................................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译:治国靠礼,但他的话却不谦虚(不合乎礼)

B.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译:伤到哪儿了?也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C.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在沂水里洗濯身体,在舞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归来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译:至于振兴礼乐教化,要等待贤人君子

四、积累(共15分)

(一)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共二十篇,是我

国古代______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前551-前479),名___________ ,字______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礼”和

“中庸”。《论语》与《》《》《》合称为“四书”。

2.《劝学》选自荀子的《劝学篇》,作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 _________ ,字卿,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主张

“ _________ ”,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可

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主张名礼仪而化之。

(二)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共5分)

1.匪女之为美,________._______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冰,水

为之而寒于水。

五、阅读(4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用心脏生活

范晓波

①我一直反对用成熟或幼稚之类的词汇来衡量一个人的进步程度,因为这是一种基于大众准则的理性判断,并不能涵盖一种更接近诗意的生存。

②我20 岁左右的时候,经常因为过于率真浪漫,在为人处事上发生事故。所以便用法国著名风景画家柯罗来抵挡别人对自己许多可笑举止的嘲笑。因为那么伟大的柯罗,也由于对社会常识的无知,使得父母不放心他一个人单独出门。他五十多岁了,外出还必须向母亲请假。

③柯罗的幼稚也许是因为他沉醉于对美的探索而忽略了对生活技能的演练。可以想信的是,他在画布上从不会迷路,并因此比那些更成熟的人能领略到更多的人生风景。

④还有一种人的不成熟,是因为无法学会和适应流行的价值准则。他们是时代的水土不服者,或者说,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那些公共绿地上的栅栏,孤独的身影骄傲地掠过人群的尖叫和愤怒。

⑤曾读过一个故事。一个欧洲商人在太平洋的一座小岛上发现一个老者手编的草帽很漂亮,每只售价20 比索。商人想倒一些到欧洲去卖,便问老者:“如果一次买一万顶,每顶可以便宜多少?”老者却回答每顶还要加十比索。因为编一万顶相同的帽子会让他乏味而死。

⑥我真是爱极了这个老人,他用近乎天籁的声音对自以为是的商业法测说了一

声“不”!

⑦能列出的前辈还有很多。他们飞行在芸芸众生的头顶,相似的身影重叠在一起,成为我的精神教父,鼓励我在森林之外长成独特的一棵树——不计后果的爱,决不含糊的恨;到了30 岁还相信光荣与梦想。

⑧有一种人,他取舍生活的主要依据不是得与失,甚至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对与错,人生的指南里只有美与丑、泪水或麻木之类的路标,他们不一定能抵达所谓的成功,但胸腔里永远装满了感动与幸福。

⑨他们和人群最大的不同在于:人们习惯用大脑指导人生,而他们,更喜欢用心脏生活。

1.文章第三、四段中的“成熟”和“不成熟”与我们通常的理解有着不同的内涵,它们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者售草帽的故事体现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请根据文义概括说明。(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习惯于用大脑指导人生”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文义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篇散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这篇散文一反基于大众的理性判断,表达了作者“洒向生活都是爱”的人生态度。

B.从20 岁经常“在为人处事上发生事故”,到30 岁“还相信光荣与梦想”,这表明我的“率真”与“浪漫”依然未改。

C.同对待柯罗只知道绘画的“幼稚”一样,作者对“还有一种人”的“不成熟” 也是持否定态度的。

D.文中“前辈”教诲我们:不计得失,不管对错,只要努力追求并获得成功,就会得到生活的感动和幸福。

六、作文(共6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两首童谣,叙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喝”,是因为不负责任,互相椎诿;“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是团结合作的结果。从这“人不如蚁”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呢? 请以“协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文章字数600 左右。

2013-2014上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试答题卡班级 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A (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单项选择题B(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三、选择题C(4小题,每小题2分,共8 分)

四、积累(共15分)

(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 _________

(二)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 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五、阅读(4小题,共9分)

1?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答:

4._____

六、作文(共6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两首童谣,叙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喝”,是因为不负责任,互相椎诿;“三只蚂蚁来搬米” 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是团结合作的结果。从这“人不如蚁”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呢?

请以“协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文章字数600 左右

2013-2014 上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A (10 小题,共20 分,每小题2 分)

1.C

2.D

3.B

4.D

5.B

6.B

7.A

8.C

9.B 10.D

二、单项选择题B (4小题,共8分,每小题2分)

11.C 12.A 13.B 14.B

三、单项选择题C (4小题,共8分,每小题2分)

15.A 16.B 17.D 18.B

四、积累(共15 分)

(一)文学常识填空(共10 分,每空1 分)

1.论语儒丘仲尼仁大学中庸孟子

2. 况人性恶

(二)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共5 分,每空1 分)

1. 美人之贻

2.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五、阅读(4 小题,共9 分)

1. 成熟:指谙熟人情世故,通晓社会常识和生活技能而精于个人实际利益的算计(1.5 分)

不成熟:指追求美和诗意生活而无法学会和适应流行的价值标准,显得不合时宜(1.5 分)

2.创造性的劳动带给人心灵的愉悦比物质利益更为重要。(2分,意思对即可)

3.以理性判断和世俗流行价值标准为准则来取舍生活。(2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