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轻资产运营探析国内外文献综述3900字》

合集下载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对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资金管理不仅仅是公司财务部门的职责,也涉及到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文献,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有所了解。

国内研究概况近年来,国内对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逐渐流行起来。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现金管理研究现金管理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

现金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金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企业的利润。

国内研究者主要从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预测、现金流量控制等角度进行研究。

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吴文研究发现,现金流量轮换周期与公司盈利能力呈负相关关系。

企业面临的风险有很多种,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国内研究者主要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角度进行研究。

例如,华南理工大学曾研究了企业应对流动性风险的策略,提出了提高现金流量和负债管理等措施。

3. 财务分析研究财务分析是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营运资金。

国内研究者主要从财务比率分析、财务趋势分析、财务结构分析等角度进行研究。

例如,北京大学的张茂才研究发现,企业营运资金状况与企业财务状况密切相关。

在现金管理方面,国外研究主要从现金流量管理、现金流量预测、现金流量控制等角度进行研究。

例如,美国研究者Simko和Hani发现,企业应该优先考虑支付现金的资本支出,而不是通过借款等方式增加营运资金。

2. 资本结构研究资本结构的研究主要涉及企业债务和股权融资。

国外研究主要从债务比率、股权比率、利息覆盖率等角度进行研究。

例如,英国研究者Booth和Cleary发现,企业的股权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并且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3. 经营决策研究经营决策的研究主要从生产、销售、采购等方面进行。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营环境也日益复杂多变,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有效的资金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国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面临着资金管理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不同规模、性质的企业面对的资金管理问题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

国外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的经验也值得借鉴和学习,可以帮助国内企业更好地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对国内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建议,对促进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0字】1.2 研究目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企业的发展和生存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综述,深入探讨现有资金管理模式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策略。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改进管理策略的参考;2. 比较国内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差异,探讨其原因和带来的影响;3. 探讨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各种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特点、企业规模等,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管理建议;4. 提出未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展望,为学者和企业提供研究方向和发展思路。

1.3 研究意义企业营运资金是企业运作的生命线,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及财务状况。

有效的资金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资金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资金管理可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保障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是指企业为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的运作与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常经营中,企业需要运用适当的资金策略和工具,合理管理营运资金,以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文献,以了解当前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文献中,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较为丰富。

在资金流动性管理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资金流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杨华在《资金流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中指出,良好的资金流动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而资金紧张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和亏损。

其他一些研究着重探讨资金流动性水平的影响因素,如企业规模、行业属性、财务杠杆等。

在资金需求预测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营运资金需求的量化和预测方法。

张丽在《基于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营运资金需求预测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营运资金需求预测模型,通过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特征的分析,预测企业的营运资金需求量。

国外研究文献中,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在资金策略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资金筹集和运用的最优化问题。

Goyal等人在《资金筹集和运用最优化的动态模型研究》中构建了一个考虑资金筹集和运用的动态最优化模型,通过动态规划方法,得出了企业最优的资金策略。

其他一些研究探讨了不同行业和国家背景下的资金策略差异,如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的资金策略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资金策略差异等。

在资金风险管理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资金风险的识别和应对策略。

Smith在《企业营运资金风险管理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财务指标的资金风险识别方法,通过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确定企业的资金风险水平。

其他一些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型企业面临的资金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如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面临的供应链资金风险管理策略等。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文献涉及资金流动性管理、资金需求预测、资金策略和资金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营运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生存发展。

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以期对企业资金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营运资金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和控制资金的运用和来源,使企业获得最佳的资金使用效益。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资金流动周期、现金管理和融资策略。

资金流动周期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

资金流动周期是指从货币资金用于购买原材料、生产产品,再转化为销售收入,直到现金回流企业的时间段。

国内外研究表明,资金流动周期的长短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负担和现金流量的紧张程度。

研究者主要从准备财务报表的角度,分析企业的资金流动周期,并提出缩短资金流动周期的方法,如优化采购流程、缩短产品生产周期等。

现金管理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现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血液,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国内外研究表明,现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现金流量。

研究者通过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现金管理方法和策略,如现金流量预测、现金集中与支付、现金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等。

融资策略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融资策略是指企业通过选择适当的融资手段和渠道,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一种方法。

国内外研究表明,融资策略的选择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

研究者通过比较不同融资手段和渠道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一系列的融资策略,如内部融资、外部融资、股权融资等。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资金流动周期、现金管理和融资策略等方面。

资金流动周期的长短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负担和现金流量的紧张程度;现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现金流量;融资策略的选择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保持足够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企业运营的基础,充足的现金流量能够 避免资金链断裂,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2、优化付款周期:通过合理的营运资金管理,企业可以缩短付款周期,提高 资金使用效率。
3、有效利用闲置资金:通过对闲置资金的合理投资,企业可以获取额外的收 益,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1、预测现金流量:企业应通过 准确预测现金流量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国内学者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 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研究范围涵盖了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模 式、优化策略等多个方面。其中,一些学者专注于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制 定和实施,如零库存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等;另一些学者则从行业角度出发,
分析了不同行业如制造业、服务业等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特点和管理难点。 此外,还有部分学者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进行了深入探讨。
参考内容二
在当今高度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运营资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有 效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够确保企业日常运营活动的顺利进行,预防资金短缺,提 升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本次演示将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 针对相关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营运资金是企业日常运营活动的核心,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国外学者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且研究范围广泛。以下是对国外研 究的主要综述:
1、营运资金管理框架:许多国外学者研究了营运资金管理的框架和体系。这 些研究主要于如何构建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包括对现金流、存货、应收 账款和应付账款的管理。
2、营运资金管理与企业战略:部分学者研究了营运资金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关 系。这些研究主要于如何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企业战略来改善营运资金管理, 包括供应链优化、客户关系管理和企业并购等方面。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如何有效管理企业的资金,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绩效水平,因此备受企业管理者和研究学者的关注。

在国内,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实践状况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资金周转速度不够快、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

国外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和学习。

因此,深入了解国内外企业资金管理的实践状况,分析资金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探讨资金管理的挑战与对策,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全面了解资金管理理论概述,国内外企业资金管理实践状况,资金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资金管理的挑战与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讨国内外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有效的资金管理可以帮助企业确保流动性良好,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

资金管理不当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研究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目的在于探讨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现有资金管理的实践状况,探讨资金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探讨资金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资金管理建议,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和财务风险,实现稳健发展。

1.3 研究意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转和长期发展。

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盈利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

深入研究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国内外状况及影响因素,对于改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不断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营运资金管理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了其主要研究方向和趋势。

一、研究方向1、营运资金管理模型营运资金管理模型是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重要方向。

国内外学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营运资金管理模型。

现在,营运资金管理模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主要包括货币流量分析法、资本结构分析法、资本收益率分析法和多目标规划等不同的方法。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是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基于营运资金管理模型的各种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对企业营运资金的利用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常见的策略包括资金预测、现金管理、贸易信用管理等。

3、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是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

营运资金管理影响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以及股东利益等关键指标。

通过揭示营运资金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资本市场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也是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方向之一。

资本市场的情况会直接影响企业资金的筹集和运用,从而影响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这一方向的研究日渐活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1967年,美国学者A.R. Marsh在《营运现金管理》一书中提出了简单且实用的货币流量管理模型,奠定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基础。

之后,美国、欧洲、亚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纷纷加入到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行列中。

现在,营运资金管理模型、策略、影响因素等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

在国内,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趋势与国外相似。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进行合理布局和控制,以确保企业能够平稳运营和实现盈利目标的管理活动。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探讨。

国内外研究文献普遍认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实现稳定经营和增加利润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合理匹配可以减少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成本,提高企业的流动性,降低财务风险。

研究表明,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研究文献中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这些影响因素包括企业规模、行业特性、股权结构、财务约束、宏观经济环境等。

企业规模和行业特性对企业的营运资金需求有显著影响,大型企业和高资金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对营运资金的需求较高。

股权结构也影响着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控股股东的偏好可能导致企业对流动资金的过度占用或过度融资。

财务约束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产生影响。

研究文献中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优化方法和工具进行了深入研究。

针对流动资产管理,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模型和工具,如现金管理模型、账款管理模型、库存控制模型等,以帮助企业优化流动资产配置和管理。

针对流动负债管理,研究者提出了供应链融资、票据融资、短期借款等方法,以帮助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和减少融资成本。

一些研究还探讨了企业内部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以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中至关重要的管理活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深化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的研究,加强实证研究,为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资金管理策略和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轻资产运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认为,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加财富的有效途径。

GeorgianaSurdu(2011)认为,分工越细化,各个工种之间的合作越密切,行业之间的竞争趋向激烈,同时也会形成行业之间的共同资源。

行业之间的关系不在限于简单的贸易关系,更多的是结成战略联盟、OEM等这种基于投资联系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之上,诞生了一种新的企业运营模式,即是轻资产运营模式。

1.轻资产盈利William B.Cassidy (2009)认为他所研究的亲资产运营企业成功的原因中超过30%是因为采取的了轻资产运营战略,通过轻资产运营战略改变了企业的成本结构,进而获得了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润,也就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

Aaron Huff (2010)的研究显示TTS公司的轻资产运营战略帮助其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获得了相较其他传统企业更多的投资机会。

ApplegateL.M,MeFarlanF."W和MeKenneyJ.L(1996)指出,公司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是指:企业将非重要的生产环节外包给代工厂商,自己只保留资源管理的核心业务,从而减少了耗时费力但是附加值低下的中间过程。

Camarina-Matos(1998)认为轻资产模式是指:企业剥离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部分业务,将主要资源的精力投入到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核心业务上,这种情况下公司并不失去对一个完整管理链的控制,但是只执行部分环节的管理功能,重点放在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和反应能力上。

Rowley (1999)给出了企业轻资产模式的四大特征:(1)通过企业部门和功能的分离扩大了企业的边界;(2)通过部门独立性的建立扩大了部门的自主权;(3)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广泛沟通机制的建立是轻资产运营企业的重要保障机制;独立的部门执行承担独立的功能,同时有效分散了经营风险Naiqiwu (1999) 提出了轻资产运营企业的五种盈利模式,分别是:(1)部分活动外包;(2)网络化销售;(3)合作企业间形成战略联盟;(4)虚拟行政部门;(5)网络化管理。

William B.和Werther Jr (1999) 则认为轻资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的能力,通过组织与功能分离的形式,轻资产运营企业的实际组织规模小于其外壳。

AimeMillenPorter (2000)提出轻资运营公司的另一种称呼,制造商垂直解体。

其具体内涵是:企业经营重点集中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对于生产组装等活动进行外包,同时加强对销售推广的力度,其特点是低成本、高价值回报。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轻资产运营模式中的利弊问题。

Chatzkel(2003)通过分析安然公司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找出了安然公司倒闭的三个关键问题。

Sebbane (2007)通过研究酒店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立的问题,指出卖掉非核心业务,专注核心业务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有助于保持企业的竞争力,有助于集中企业资源开发新业务。

Liou、Tang和Huang (2008)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了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优点,他们首先建立了一套轻资产商业模式,用来检验资源与竞争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从客户关系、供应商关系、轻资产以及重资产四个维度具体分析了半导体产业的轻资产运营情况,从而说明的轻资产运营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Chiun-Sin和Chih-Pin (2011)开发了一套轻资产估值模型,该模型主要检验以下三个命题:(1)轻资产运营公司相较传统的公司有更高的营业业绩;(2)正常的市场背景下,轻资产比例越高的企业拥有越高的业绩;(3)账面回报率一定的情况下,企业轻资产比例越高,有形资产投入越多。

Surdu(2011) 明确指出,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采取轻资产运营的模式有助于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大规模扩张。

轻资产战略也有一些前提条件,包括充足的现金流、敏锐的市场意识、先进的知识储备、高超的谈判技巧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

Sohn、Tang和Jang (2012) 通过对酒店行业的针对性研究,发现在过去的十多年,某些酒店连锁店开始剥离重资产,更加注重对管理和经营技巧的提高,通过对美国酒店的实证性研究,表明了减少固定资产和外包中间业务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2.轻资产资本运营Werner felt(1984)认为轻资产是企业资源的一种,它具有稀缺性、不易模仿性以及拥有特定价值的特点。

轻资产运营模式首创于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并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一些世界知企业都在采用轻资产运营战略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其中的代表有可口可乐、微软、苹果。

Tobias C. Hoschka与John Livingston (2002)用十年时间跟踪调查了200家发展最快的企业,发现其中接近百分之30的企业公司股价高于行业平均,这些公司无一例外的采用了轻资产运营的模式。

可口可乐的首席执行官Roberto Giozueta 明确指出,轻资产运营模式是可口可乐在世界范围内撑起庞大销售市场的重要原因,并且帮助企业获得丰厚的市场回报。

2国内研究现状1.轻资产盈利于贵穴(2002)的研究显示,全球化的市场进程加速的产业分工,产业分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些事国内企业选择轻资产运营战略的前提条件。

在对轻资产的理解上,国内学者也提出了一些有影响力的观点。

孙黎、朱武祥(2003)认为轻资产是指企业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参与市场经竞争所必须的资产,包括企业品牌、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治理制度管理等企业的无形资产。

这类资源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对企业创造财富的能力有重要影响。

王鹤春(2012)认为轻资产的概念应该建立在与重资产的对比之上,如果说重资产是指厂房、设备、原材料供应基地这些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资产,那么轻资产则是指企业的品牌、客户关系、管理经验、规章制度、人力资源等资金投入少的资产,但是轻资产拥有重资产不具备的环境适应性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轻资产的这个特点来自其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轻资产公司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整合,利用杠杆原理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魏讳和朱武样(2010)总结出了轻资产运营的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从资产组成结构上理解轻资产,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比例较高或者流动资金量较少或者销售收入较低,那么该企业具备了重资产企业的主要特征,反之,则说明该企业是轻资产企业。

第二种是专门从企业的软实力上来理解,一个企业的软实力越强,那么就越有可能是轻资产运营企业。

薛文艳(2012)总结了轻资产运营的两种主要方式。

其一是企业投资的方向选择,轻资产运营企业会选择产业链中投资回报率较高的环节进行投资,例如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品牌与影响力打造、销售渠道建立和完善,这些属于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部分。

其二是企业的产业链打造模式,轻资产运营企业对企业的重资产部分主要采用外包和转让的方式进行管理,重点进行企业的轻资产竞争力的打造,同时利用轻资产在管理方面的优势去操控重资产,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

关于轻资产运营策略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吕民乐(2004)认为轻资产运营战略的实施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企业内部创造了灵活的竞争机制,对品牌建设的重视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唐環璋、刘芬美、黄宝慧(2007)研究了轻资产运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系,选取投资回报率为企业绩效的衡量标准,通过对相关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轻资产比例与投资回报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

杨现锋(2007)结合对我国物流企业存在问题的研究发现轻资产运营企业的目标是通过轻资产运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李延凤(2012)通过对我国知名房地产商的研究发现轻资产运营模式有助于房地产商拜托市场低迷带来的盈利困境。

总结起来,轻资产运营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好处是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薛文艳(2012)的研究表明,轻资产运营有助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朝着更加机动灵活的方向发展,有助于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唐瓔璃(2005)运用杜邦分析法找出了出销货成本、管理费用与轻资产之间的关系。

发现轻资产运营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回报。

2.轻资产资本运营刘芬美(2007)对台湾电子行业的研究显示,企业的轻资产水平与资本报酬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之后刘芬美、黄志斌、刘子华(2009)研究了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同样发现企业的轻资产水平与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之间存在的显著的正相关。

基于此,他们提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的轻资产战略实施情况这一结论。

汤谷良、张药(2012)以美国苹果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苹果公司的财务行为的分析阐述了轻资产运营企业的盈利模式,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1]Surdu 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and the asset-light approach[J], Journal Romanian Economic and Business Review, 2011(6):184-188.[2]于贵穴,高青松,岳建华.论“轻资产战略"在企业扩张与收缩中的运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3):13-15.[3]孙黎、朱武祥.轻资产运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3.[4]王鹤春.轻资产类型TPL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从企业家角度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0(1):36-40.[5]魏炜,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3-34.[6]薛文艳.轻资产类公司的运营模式与财务管理[J].山西财税,2012(3):36-38.[7]余玫,任健.美邦服饰连锁管理经营特色分析[J].连锁与特许管理工程师,2008 (11):30-32.[8]杜志荣.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4(12):57-59.[9]曾繁荣,潘灵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财务分析[J].财会通讯,2009(2):127-128.[10]S ibley M. The search for Industry Financing Patterns [J]. American Business Review,1991(1):85-91.[11]傅再育.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5.[12]M clnnesJM. Financial control systems for multinational operation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71(3):11-28.[13]P ersen W, Leesiing V. Evaluating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Overseas Operations:A Research Study and Report for the Financial Executives Research Foundation[J]. The Foundation,1979(2):12-16.[14]张煜.浅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指标[J].商业经济,2007(1):63-64.[15]侯晓宇,朱文莉.中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比较研宄[J].会计友,2013(3):117-120.[16]盛靖芝,徐鸣.公司理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21-257.[17]杨晓波.国有控股钢铁企业盈利能力问题探讨[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3.[18]王燕.企业盈利能力评价[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19]J ensen M,Meckling A, W.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3agency costs and capitak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3):305-360.[20]P edersen T,HKvist S A. Direction of Causality between Block holder own reship and Firm:US and EU Evidence[R]. Working Paper of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2001(10):72-89.[21]R ajan, Raghuram G, Ales L Z. What do we know about capital structure? Some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data[J]. Journal of Finance, 1995(4):21-26.[22]P Eriotis N, Frangouli Z, and ZoeVentoural Neokosmides. Profit Margin AndCapital Structure:An Em2pirical Relationship^]. The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2002(8):200-210.[23]潘三毛,张月友.我国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盈利能力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59-61.[24]D eloof M. Does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ffect Profit-ability of Belgain Firms?[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2003(11):73-76.[25]赵选民,张晓阳.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 2009(1):12-18.[26]张自武.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公司盈利能力综合分析与评价[J].昌吉学报,2006(4):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