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1.7实验: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1.7实验: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的硫酸铜晶体全部变成白色粉状物,并不再有水蒸气逸出为止。 然后将坩埚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记录数据。
5、将上述4中的坩埚连同无水硫酸铜再加热,冷却后再称量。反 复三次,至质量不同变化为止(相邻两次称量误差不得超过0.1g) 1 2 3 4 加热次数 加热后坩埚和无水硫酸铜的总质量
m3
m4
m5
m6
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指导
1、认识硫酸铜晶体:
硫酸铜晶体 CuSO4· 5H2O 常温下,硫酸铜晶体是一种蓝色的固体,俗称为“胆矾”、 : “蓝矾”,它的化学式为CuSO · 4 5H2O。它是一种结晶水合物 (结晶水合物是一种化合物,属于纯净物)。 注意:硫酸铜晶体不是硫酸铜和水的混合物 2、认识硫酸铜: 常温下,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 它的化学式为CuSO4,它与硫酸铜晶体化学性 质不同,是不同种物质,它很容易吸收空气中 的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铜晶体。 反应式: CuSO4+5H2O=CuSO4· 5H2O 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白色) (蓝色)
6、计算
硫酸铜晶体 中结晶水的 == 质量分数
m2—m6 m2—m1
讨论与思考:下面是学生甲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
量测定实验记录的数据。
m1 m2 m3 6.9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 (1)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2.5克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 40% 量为 1.0克 ,胆矾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 (2)根据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计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 的理论值为多少?
偏高 偏低
偏高 偏高 偏高 偏低 偏低
四、实验习题
回答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的有关问题: (1)下面是学生甲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记 录的数据。 坩埚质量:m1 g,坩埚+硫酸铜晶体质量:m2 g 坩埚+无水CuSO4质量为:m3 g

高中化学实验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

高中化学实验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

实验一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1)测定原理:CuSO4·5H2O中,Cu(H2O)42+与SO42-·H2O,其中前者是蓝色的,后者是_______色的。

5个水分子与CuSO4结合力是__________,在383 K时,Cu(H2O)42+失去4个水分子,在531 K时,才能使_________中的水失去。

(2)测定标准记量:如果用w为托盘天平称量坩埚的质量,w2为坩埚与晶体的总质量,w3是无水CuS04与坩埚再加热,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的质量。

设x为结晶水的物质的量,则计算x的数学表达式为值只有在4.9-5.1之间,才表明实验是成功的。

(3)测定误差分析:你认为在_________条件下会导致实验失败。

你认为产生误差的可能情况有哪些? (至少写五种)问题:脱水后的白色CuSO4粉未为什么要放在干燥器中冷却?重点点拨做此实验如果没有瓷坩埚、坩埚钳、铁架台等仪器,可用试管和试管夹代替来做,步骤如下:①用天平准确称量出干燥试管的质量,然后称取已研碎的CuSO4·5H2O并放入干燥的试管。

CuSO4·5H2O应铺在试管底部。

②把装有CuS04·5H20的试管用试管夹夹住,使管口向下倾斜,用酒精灯慢慢加热。

应先从试管底部加热,然后将加热部位逐步前移,至CuS04·5H2O完全变白:当不再有水蒸气逸出时,仍继续前移加热,使冷凝管在试管壁上的水全部变成气体逸出。

③待试管冷却后,在天平上迅速称出试管和CuSO4的质量。

④加热,再称量,至两次称量误差不超过0.1为止。

问题:该实验为什么以两次称量误差不超过0.1 g(即(0.1 g)作为标准?答:用加热的方法除去CuSO4·5H2O中的结晶水,为了避免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造成的CuS04分解,就不可避免的没有使CuSO4·5H2O中结晶水全部失去,这势必会造成新的误差。

为此,本实验采取了多次加热的方法,以尽可能的使晶体中的结晶水全部失去。

实验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1]

实验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1]

2.用一个量筒最取 mL 0.50 mol/L盐酸, 用一个量筒最取50 盐酸, 用一个量筒最取 盐酸 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 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 记入下表。 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 净。 思考: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 思考: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 冲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 冲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 答:因为该温度计还要用来测碱液的温度, 因为该温度计还要用来测碱液的温度, 若不冲洗, 若不冲洗,温度计上的酸会和碱发生中和反 应而使热量散失,故要冲洗干净; 应而使热量散失,故要冲洗干净;冲洗后的 溶液不能倒入小烧杯,若倒入, 溶液不能倒入小烧杯,若倒入,会使总溶液 的质量增加,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 的质量增加,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
硫酸铜晶体中
认识仪器
泥三角
坩埚
坩埚钳
三角架
干燥器 研钵
实验设计思路图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
明确目标——求x值 求 值 明确目标 寻找关系——与x有关或间接有关 与 有关或间接有关 寻找关系 确定所需测量值 计算公式 确定实验顺序 确定实验步骤 确定实验仪器 实验操作要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CuSO4xH2O =CuSO4 + 160 2g m xH2O 18x 22- m
若三次平行操作测得终止温度与起始温度差 (t2-t1)分别为①2.3℃②2.4℃③2.9℃,则最终 分别为① ℃ ℃ ℃ 分别为 代入计算式的温差均值为__________℃。 代入计算式的温差均值为 2.35 ℃
盐酸与50 [练习]50 mL 0.50 mol/L盐酸与 mL 练习] 盐酸与 0.55 mol/L -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 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 行中和反应。 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 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 )从实验装置上看, 环形玻璃搅拌棒 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 ) 是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 热数值 偏小 (填“偏大”“偏小”“无 偏大”“偏小”“无 ”“偏小”“ 影响” 影响”)。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试实验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试实验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试实验1.这个实验旨在测试硫酸铜晶体中的结晶水含量。

This experiment aims to test the crystalline water content in copper sulfate crystals.2.我们将通过加热样品来分析结晶水的含量。

We will analyze the content of crystalline water by heating the sample.3.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

The heat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need to be strictly controlled during the experiment.4.我们将使用称量器具来测量晶体样品的质量。

We will use weighing apparatus to measure the mass of crystal samples.5.实验前需要进行样品的干燥处理。

The samples need to be dried before the experiment.6.我们将使用滤纸来分离晶体和溶液。

We will use filter paper to separate crystals from the solution.7.需要注意避免晶体的损失和溶液的溅出。

It is necessary to avoid the loss of crystals and splashing of the solution.8.实验操作需要细心和耐心。

The experiment requires careful and patient operation.9.我们将使用蒸发皿来收集晶体样品。

We will use an evaporating dish to collect crystal samples.10.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晶体的受污染。

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硫酸铜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硫酸铜结晶时会吸收一定量的水分,因此在配制溶液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准确控制其水含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两种方法测定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

一、原理硫酸铜在结晶时结合一定的水分,其化学式为CuSO4·nH2O,其中n代表水分子数。

通过加热可以让其失去结晶水,用水含量的百分比来表示,即n/(CuSO4·nH2O)×100%。

本实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重量法和加热法。

重量法即将已知质量的硫酸铜样品加热至结晶水全部失去,测定失去的质量差,计算结晶水含量。

加热法即将硫酸铜样品加热至100℃~105℃持续一段时间,直至失去结晶水,测定失去的质量差,计算结晶水含量。

二、实验操作⑴称取出0.5g的硫酸铜样品精确到0.0001g,并记录下称量的质量。

⑵将样品放入干燥皿中,加盖,放入电热板上加热。

初始温度设置为室温,初期加热时,火力应弱,避免样品因受热过急而气泡冲破皿壁,导致样品挥发。

样品开始排出水蒸气后,逐步加大热力,使其加热均匀,直至水分全部失去。

加热时间约为30分钟。

⑶将加热后的干燥皿放冷却至室温,称取失去水分后的样品,记录下称量的质量。

⑷根据样品失去的质量差计算结晶水含量。

⑴预先烘干100℃~105℃的蒸发皿,记录下蒸发皿的质量。

⑵取适量的硫酸铜样品放入蒸发皿中,记录下样品和蒸发皿的质量。

⑶将蒸发皿装入称量瓶中,使用电热板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05℃之间持续一个小时,直至样品失去结晶水。

三、结果记录与分析1.重量法测定结果:样品原始质量:0.500 g加热后质量:0.440 g结晶水含量:12.00%通过两种方法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得到的结果分别为12.00%和10.00%,两个结果略有差异,可能是由于样品在两次实验中的结晶水含量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的。

但总体来说,两种方法都可以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并且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探秘晶体的“水分”】哎呀,说起那硫酸铜晶体,我可是有说不完的故事呢!你知道它是怎么变成那种晶莹剔透的样子吗?其实啊,这背后藏着一个小秘密——结晶水。

别小看这小小的结晶水,它可是让硫酸铜变得如此独特的关键所在哦!想象一下,你手里握着一块小小的硫酸铜晶体,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一颗颗小小的钻石。

但是,你知道吗?这些闪闪发光的小东西,它们可不是随便就能看到的,你得用点小心思,才能发现它们哦!你得把这块小小的硫酸铜晶体放到一个干燥的地方,让它慢慢晾干。

你知道吗?这个过程可不容易,得花上好几个小时呢。

因为呀,如果它没有完全干透,就会影响它的结晶效果。

所以,我们要耐心地等待,直到它完全干透为止。

接下来,就是那个让人兴奋的时刻了!我们要轻轻地拿起这块已经干透的硫酸铜晶体,然后把它放到一个温暖的阳光下。

你知道吗?这个步骤很重要哦!因为阳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欣赏这些小小的结晶水。

慢慢地,你会发现,那些原本透明的硫酸铜晶体开始发生变化。

它们开始变得透明起来,而且颜色也变得更加鲜艳了。

这是因为阳光的作用,让这些小小的结晶水得到了更多的能量,从而变得更加明亮和清晰。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还会听到一些有趣的声音。

比如,当阳光照射在硫酸铜晶体上时,可能会发出轻微的“嘶嘶”声。

这是因为阳光和硫酸铜之间的反应产生了一些热量,导致气体膨胀,从而发出了这种声音。

等到太阳落山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原本透明的硫酸铜晶体已经变成了一种独特的颜色。

这种颜色可能是淡黄色、淡蓝色或者是其他任何你喜欢的颜色。

这是因为阳光的作用,让这些小小的结晶水得到了更多的能量,从而改变了它们的外观。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不仅能够观察到那些小小的结晶水,还能够了解到它们是如何影响整个硫酸铜晶体的。

这个过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却蕴含着很多科学原理和知识。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那些晶莹剔透的硫酸铜晶体时,别忘了去仔细观察和探索它们哦!说不定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秘密呢!。

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

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

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硫酸铜晶体,这可是个神奇的小家伙哦!你可能在实验室里见过它,蓝得发亮,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蓝宝石。

可是,你知道它的结晶水含量到底有多少吗?这可是个有趣的课题,跟着我一起走进这个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吧!2. 硫酸铜的基本知识2.1 硫酸铜的构成硫酸铜的化学式是CuSO₄·5H₂O,这个小符号后面的“5H₂O”就告诉我们,它含有五个水分子。

也就是说,每当你看到这些晶体的时候,实际上它们的身边还藏着五位小水分子,默默陪伴。

想想看,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总是在关键时刻为你撑腰,呵呵。

2.2 硫酸铜的用途硫酸铜不仅仅是个“美丽的花瓶”,它在农业、化工和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

比如,它能作为农药,帮助农民抵御病虫害;或者用作水处理剂,让我们的水源更加干净。

真是个多才多艺的小家伙呢!3. 结晶水的测定3.1 实验准备那么,既然硫酸铜这么好,我们就得搞清楚它的结晶水到底有多少。

这就需要我们动手来一场小实验。

首先,你需要一些硫酸铜晶体、一个天平、一个烧杯和一些加热工具。

准备好了吗?就像做菜一样,材料到位,接下来就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3.2 实验步骤接下来,先称取一定量的硫酸铜晶体,记得要精准哦,像买菜时不能斤斤计较,要大方一些。

然后,把它放进烧杯里,准备加热。

小心点,别让它跳出来!加热的时候,注意观察,慢慢地,你会看到晶体的颜色变得越来越浅,水分在一点一点地蒸发。

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在阳光下晒衣服,水分慢慢挥发,衣服也就干了。

等到晶体完全变成了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停下加热,稍微冷却一下,接着再称重。

通过比较加热前后的重量差,就能算出结晶水的含量啦!简单吧?就像一场小侦探游戏,找出水分的“藏身之处”。

4. 数据分析与总结4.1 数据记录这时候,我们得把实验数据认真记录下来,像个小老师一样,不漏掉任何细节。

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实验结果真实可靠。

毕竟,“细节决定成败”嘛,不能因为一点小失误就功亏一篑。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单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单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单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实验目标:1、学习测定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方法。

2、练习坩埚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研磨操作。

实验重点:测定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ΔCuSO4· xH2O == CuSO4 + x H2O Δm160+18x 160 18xm1 m2 m1-m2x=160(m1-m2)/18m2 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m1-m2)/ m2实验成功的关键:(1)m1、m2的数值要准确,即要准确称量。

(2)加热使晶体全部失去结晶水。

二、实验用品分析1.称量:托盘天平、研钵(用来研碎晶体)2.加热:坩埚、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酒精灯3.冷却:干燥器。

三、实验步骤1.研磨2.称量:记下坩埚与晶体的总质量m13.加热:缓慢加热、用玻璃棒搅拌,直到蓝色晶体完全变成白色粉末,且不再有水蒸气逸出,然后放在干燥器里冷却。

4.称量:记下坩埚与无水硫酸铜的总质量m25.再加热称量:再加热无水硫酸铜,冷却后再称量,至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 为止。

642理论值:w(结晶水) = 18x/(160+18x) 实际值:w'(结晶水)= (m1-m2)/ m(硫酸铜)7.误差分析(填写“偏大”、“偏小”或“不变”)102℃ 113℃ 250℃340℃以上 蓝色蓝白 灰黑色 黑色 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知识问答1.什么叫重结晶?此法提纯硫酸铜晶体的实验步骤是怎样的?各步是怎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答:为了得到纯度更高的晶体,将已结晶的物质再溶解、再结晶的操作叫重结晶。

此法提纯硫酸铜晶体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干燥。

⑴溶解:将晶体溶于烧杯的热水中,以制得热饱和溶液。

⑵过滤:趁热(防止硫酸铜晶体析出)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

⑶蒸发:将烧杯中的滤液蒸发一部分,得到热饱和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单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
实验目标:1、学习测定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方法。

2、练习坩埚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研磨操作。

实验重点:测定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
Δ
CuSO4· xH2O == CuSO4 + x H2O Δm
160+18x 160 18x
m1 m2 m1-m2
x=160(m1-m2)/18m2 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m1-m2)/ m2
实验成功的关键:(1)m1、m2的数值要准确,即要准确称量。

(2)加热使晶体全部失去结晶水。

二、实验用品分析
1.称量:托盘天平、研钵(用来研碎晶体)
2.加热:坩埚、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酒精灯3.冷却:干燥器。

三、实验步骤
1.研磨2.称量:记下坩埚与晶体的总质量m1
3.加热:缓慢加热、用玻璃棒搅拌,直到蓝色晶体完全变成白色粉末,且不再有水蒸气逸出,然后放在干燥器里冷却。

4.称量:记下坩埚与无水硫酸铜的总质量m2
5.再加热称量:再加热无水硫酸铜,冷却后再称量,至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
6.计算:CuSO4· xH2O
理论值:w(结晶水) = 18x/(160+18x) 实际值:w'(结晶水)= (m1-m2)/ m(硫酸铜)7.误差分析(填写“偏大”、“偏小”或“不变”)
102℃ 113℃ 250℃
340℃以上
蓝色
蓝白 灰黑色 黑色 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知识问答
1.什么叫重结晶?此法提纯硫酸铜晶体的实验步骤是怎样的?各步是怎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了得到纯度更高的晶体,将已结晶的物质再溶解、再结晶的操作叫重结晶。

此法提纯硫酸铜晶体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干燥。

⑴溶解:将晶体溶于烧杯的热水中,以制得热饱和溶液。

⑵过滤:趁热(防止硫酸铜晶体析出)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

⑶蒸发:将烧杯中的滤液蒸发一部分,得到热饱和溶液。

⑷结晶:将热饱和溶液冷却,析出晶体。

少量可溶性杂质留在母液里。

⑸干燥:将过滤出的晶体用玻璃棒转移到滤纸上,用滤纸吸去晶体表面的湿存水。

2.怎样判断晶体完全失水?
答:当粉末完全变白,无蓝色无黑色,且两次称量质量相差不超过0.1g 时,晶体完全失水(一看颜色,二看差量)。

3.晶体为什么要研碎,为什么一定要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答:研碎后,加热时受热均匀,便于失水完全,也可防止受热不均匀局部过热爆溅。

在干燥器中冷却,保证无水硫酸铜不会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若在空气中冷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4.为什么加热要缓慢,同时用玻璃棒搅拌?
答:这样保证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晶体溅失或硫酸铜分解,增大实验误差。

5.实验原理: 反应原理:
CuSO 4·5H 2O CuSO 4·3H 2O CuSO 4·H 2O CuSO 4
2CuSO 4 CuSO 4·CuO + SO 3↑
2CuO+ SO 3↑
6.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通过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水的质量分数或结晶水数,与CuSO 4·5H 2O 中水的质量分数[ω(H 2O )=36%]或结晶水数(x=5)进行比较,判断结果偏高还是偏低,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计算公式中,水的质量是坩埚和晶体质量与坩埚和无水硫酸铜质量的差量,误差分析的规律是“差大结果偏高,差小结果偏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