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合同法

合集下载

合同法第九章 买卖合同

合同法第九章 买卖合同

2. 买卖合同须是支付对价的有偿合同
3. 买卖合同是一种诺成性合同
4. 买卖合同是不要式合同
二 买卖合同的内容
合同内容一般是指合同的全部事项,包括合同 条款、合同附件等。
(一)买卖合同的一般条款 1. 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 标的
合同标的是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 的对象。
(1)出卖的标的物应当是出卖人享有所有权或者处 分权之物。
(二)买卖合同的特殊条款
1. 包装方式 2. 检验标准和标准的方式 3. 结算方式 4. 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 5. 其他条款
第二节 买卖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 出卖人的义务
(一)交付标的物的义务 交付标的物是指出卖人将合同所约定的标的物 转移给买受人的行为。 1. 交付方式 交付方式一般有现实交付和拟制交付两种。 现实交付是指出卖人将标的物的占有实际转移 给买受人。 拟制交付是指出卖人对标的物的占有权的交付。
(二)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 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是指出卖人将自己对标的 物的所有权转让给受买人,由受买人持有标的物的 所有权的行为。 1. 转移方式 转移所有权的方式,按标的的不同分为动产所 有权的转移方式和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方式。 2. 转移时间 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时间有以下情况:
(1)当事人没有约定转移时间的,标的物所有权自 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 (2)当事人约定转移时间的,按约定的时间转移。 (3)法律规定了转移时间的,按法律规定的时间转 移。 3. 所有权保留条款 保留所有权的的条件一般为两种: (1)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义务时可以约定保留所 有权的条款。 (2)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以外的其他义务时也可 以约定保留所有权的条款。
4. 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不包括标的物的知识产权

清 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合同法》第九章第二节讲义

清 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合同法》第九章第二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合同法》第九章第二节讲义清 偿一、清偿的概念合同的清偿即合同的履行,从债的消灭角度而观之,宜称清偿。

合同的履行是指为了满足债权,依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而实施的完成合同义务的行为。

清偿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二、清偿的种类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清偿分成不同的类型。

(一)债务人清偿与第三人清偿清偿即债的履行,应当由债务人进行。

债务人清偿属于清偿的常态。

债务人依据债的内容清偿完毕,债权债务关系消灭。

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清偿的,属于第三人清偿。

第三人清偿后,虽然使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但是债的关系并没有彻底消灭,将在第三人与债务人之间形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普通清偿、代物清偿、新债清偿依据债的内容进行清偿的,为普通清偿。

普通清偿为常态。

债权人与债务人约定以其他给付替代原定给付而为清偿的,属于代物清偿。

代物清偿因债之关系双方的约定而成立,因而一旦清偿完毕,原债的关系因代物清偿而消灭。

通过设定一个新债务来清偿旧债,并以新债的履行来替换旧债的履行的,为新债清偿。

新债清偿改变了清偿的方法,因此必须经债权人债务人双方同意。

新债清偿与代物清偿的区别:前者给付的内容可以不发生任何变化,后者给付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前者属于间接给付,后者属于直接给付。

(三)单纯清偿与附保留清偿依照债的内容为给付,并不表示任何异议的,为单纯清偿。

单纯清偿为常态。

当事人在清偿时就债之关系的存在、效力表示异议的,为附保留清偿。

当债务人对债之存在或有效表示怀疑,又恐不为清偿将承担责任时,债务人可以以债务之存在为条件而清偿,或者一边为清偿一边否认债务之存在。

此种清偿属于附保留清偿。

何家弘 法律英语 第九章 合同法

何家弘 法律英语 第九章 合同法

何家弘法律英语第九章合同法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Chapter Nine of He Jiahong's book "Legal English" discusses contract law.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principles of contract law in both common law and civil law jurisdictions, as well as the key elements of a contract, including offer, acceptance, consideration, intention to create legal relations, and capacity.One of the main topics covered in this chapter i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ontracts, including bilateral contracts, unilateral contracts, and contracts under seal. In addition,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implied contract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l contracts.He Jiahong also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of contracts, including the importance of offer and acceptance in creating a legally binding agreement. The author explains how an offer can be terminated, revoked, or rejected,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acceptance to be valid.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contract law that is examined in this chapter is the doctrine of consideration. He Jiahong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ideration in contract formation and the rules regarding adequacy of consideration and past consideration.Furthermore, the author delves into the principles of intention to create legal relations and capacity in contract law. He explains how parties must have the intention to be legally bound by the terms of a contract for it to be enforceable, and the rules regarding minors, intoxicated persons, and mentally incapacitated individuals entering into contracts.Overall, Chapter Nine of "Legal English" by He Jiahong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contract law principles and key concepts. By examining the various aspects of contract formation, the author offers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legal framework that governs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s in both common law and civil law systems.篇2Title: Chapter Nine of He Jiahong's "Legal English: Contract Law"Chapter Nine of He Jiahong's "Legal English: Contract Law" delves into the intricate details of contract law and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key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governing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s. This chapter examines the 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contracts, as well as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parties involved.One of the central themes of this chapter is the concept of offer and acceptance, which is essential for the formation of a valid contract. According to He Jiahong, an offer is a proposal by one party to enter into a contract on certain terms, while acceptance is the unconditional agreement to the terms of the offer. The chapter outlines the requirements for a valid offer and acceptance, including communication of the offer and acceptance, intention to create legal relations, and certainty of terms.Moreover, He Jiahong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ation in contract law, which refers to the exchange of something of value between the parties. He explains that consideration is necessary to make a contract legally binding and distinguishes it from a mere promise or gift. The chapter explores different types of consideration, such as goods, services,or money, and highlights the role of consideration in preventing gratuitous promises.Furthermore, this chapter addresses the issue of contractual interpretation,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interpreting contracts objectively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arties' intentions. He Jiahong explains that the courts will consider the language of the contract, the surrounding circumstances, and the parties' conduct to determine the meaning of the agreement. He also discusses the various rules of contractual interpretation, such as the contra proferentem rule and the parole evidence rule.In addition, He Jiahong examines the remedies available for breach of contract, including damages, specific performance, and injunctions. He explains that damages are the most common remed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and can be awarded to compensate the non-breaching party for any losses suffered as a result of the breach. The chapter also explores the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assessment of damages, such as remoteness, mitigation, and causation.Overall, Chapter Nine of He Jiahong's "Legal English: Contract Law"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key principles and concepts of contract law. It offers valuable insightsinto the 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contracts, as well as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parties involved. This chapter serves as an essential resource for students, practitioners, and scholars seeking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ontract law in a legal English context.篇3Chapter 9 Contract LawContract law is a fundamental part of the legal system in most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he principles of contract law gover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ties entering into agreements, and are essential for regulating commerce and promoting fairness in business dealings. In this chapter, we will examine the key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contract law as outlined by legal scholar He Jiahong in his book on legal English.One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contract law is the concept of offer and acceptance. An offer is a promise by one party to do something in exchange for something from the other party, and acceptance is the agreement to the terms of the offer. For a contract to be legally binding, there must be a valid offer and acceptance between the parties involved. This principle iscrucial in determining whether a contract exists and what the terms of the contract are.Another important concept in contract law is consideration. Consideration is the exchange of something of value between the parties, such as money, goods, or services. In order for a contract to be enforceable, there must be consideration from both parties. This principle ensures that both parties are giving something of value in exchange for the promises made in the contract.The principle of intention to create legal relations is also essential in contract law. This principle states that the parties must have intended for their agreement to be legally binding. In commercial agreements, this intention is usually assumed. However, in other types of agreements, such as family agreements, the intention to create legal relations may not be present, and therefore the agreement may not be legally binding.One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contract law is the concept of capacity. Capacity refers to the legal ability of a party to enter into a contract. Minors, people of unsound mind, and thos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rugs or alcohol may lack capacity toenter into a contract. In these cases, the contract may be voidable by the party lacking capacity.Contracts can also b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types, such as bilateral and unilateral contracts. Bilateral contracts involve a promise from each party to the other, while unilateral contracts involve a promise from one party in exchange for an act from the other party.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ontracts is essential for interpreting and enforcing contract law.In conclusion, contract law is a complex and important area of legal study. Understanding the key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contract law is essential for anyone entering into business agreements or other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s. By following the guidelines outlined in this chapter, parties can ensure that their agreements are legally binding and enforceable.。

《国际私法》第九章 合同的法律适用

《国际私法》第九章  合同的法律适用
第九章 合同的法律适用 (Application of Law for Contracts)
一、合同与涉外合同的概念(Definition)
合同是当事人设立、变更或消灭某种民事 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涉外合同,通常是指合同关系的主体、客 体以及发生合同关系的法律事实诸因素中 至少有一项具有涉外因素。
二、合同的法律冲突 (Conflict of Contract Laws) (一)概念的冲突(Conflicts of Definitions )
Article 55
Where a contract has been validly concluded but does not expressly or implicitly fix or make provision for determining the price, the parties are considered, in the absence of any indication to the contrary, to have impliedly made reference to the price generally charged at the time of the conclusion of the contract for such goods sold under comparable circumstances in the trade concerned.
1. 大陆法国家(Civil Law Countries)
(1) 法国 《法国民法典》第1101条: 契约是一人或数人对另一人或数人负担给 付、作为或不作为之债的协议。
(2) 德国 《德国民法典》第305条第3款 :
合同当事人双方可以在遵守第2款所称要件 的情况下,预先就特定种类的法律行为达 成适用特定的一般交易条款的协议。

经济法第九章 合同法

经济法第九章 合同法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
五、效力待定的合同
(一)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 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指合同欠缺有效要件,能否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力尚未 确定,只有经过有权人的追认,才能化欠缺有效要件为符合有效要件,发生当事人预 期的法律效力。 (二)效力待定合同的类型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2.无代理权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 3.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
七、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一) 返还财产 (二)赔偿损失 (三)追缴财产
4
合同的履行
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
一、合同履行的概念和原则
(一)合同履行的概念 合同履行,是指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二)合同履行的原则 1.全面履行原则 2.诚实信用原则
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
合同的效力,又称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具有的法律约束力。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
二、合同生效
(一)合同生效的含义 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效力。 (二)合同生效的要件 (1)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三)合同生效的形式 1.成立生效 2.附条件生效 3.附期限生效
第五节 合同的担保
3.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1)根据《担保法》的规定,质权人享有的权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留置质物。 ②质物有损坏或者有价值明显减少的可能,并足以危害质权人权利时,质权人可 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 ③优先受偿权,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的,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物折 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质物,并就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2)质权人的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质权人负有妥善保管质物的义务。 ②返还质物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同法:全文标准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同法:全文标准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同法:全文标准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合法的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本法)所称合同,是指合同参照人的一致意思表示,对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设立、变更或者消除,以及对民事争议的解决所产生的法律关系。

第三条民事主体之间订立合同,适用本法。

第四条合同自愿原则,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保护弱势当事人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合同的成立第五条合同成立的要件是: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内容真实、明确,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

第六条合同的意思表示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或者以其他方式表达的。

第七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

第八条合同的履行期限、方式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第九条合同的效力自合同成立时发生。

第十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本法的规定。

第十一条当事人有撤销合同的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本法的规定。

第十二条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损害对方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十三条当事人对损害的发生及其后果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本法的规定。

第四章合同的履行第十四条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保证合同目的的实现。

第十五条当事人可以依照对方的要求,约定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增加、减少、变更合同的内容。

第十六条当事人对履行合同的方式约定不明确,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应当按照合同的性质、交易惯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等因素确定。

第十七条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有其他损害对方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十八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了难以预见的情况,致使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采取措施减轻损失,并应当为对方承担损失。

合同法第九章

合同法第九章
n (一)支付价款 (主要义务)。 n (二)受领标的物 n (三)及时检验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 n (四)暂时保管及应急处置拒绝受领的
标的物
合同法第九章
第三节 买卖合同中标的物的风险负担与 利益承受
一、 标的物的风险风担 二、 买卖合同中的利益承受
合同法第九章
一、标的物的风险风担
n 买卖合同中标的物的风险是指买卖合同 标的物由于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 由毁损、灭失所造成的损失。
n 因此,耕牛的交付时间为8月16日。 n 因此,意外死亡的风险由老孙承担。
合同法第九章
案例分析
n 甲有四匹马要卖掉,便对乙说:“你先牵回 去用1个月,满意的话你就买下,价款 5000元”。乙牵回了马未付款。
n 1.假设马1在试用期间放养时被洪水冲走, 谁承担损失?
n 2.假设马2在试用期间生下一匹小马,该 小马归谁所有?
n 标的物的孳息应归属于出卖人; n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
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n 甲与小路之间的买卖合同是附条件的合
同。
合同法第九章
二、买卖合同中的利益承受
n 利益承受是指标的物于买卖合同订立后所生的 孳息的归属。
n 标的物于合同订立后所生孳息的归属与标的物 的风险负担是密切相连的,二者遵循同一原则。
n A 招标 n B 投标 n C 开标、验标 n D 评标、定标
合同法第九章
n 招标属于要约邀请,投标属于要约,定 标属于承诺。
合同法第九章
五、拍卖合同
以公开竞价的方法,将标的物的所有权 转移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
n 拍卖一般须经如下程序: (一)拍卖的表示 (二)应买的表示 (三)卖定的表示
一、分期付款买卖合同

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合同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法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目的,适用于境内的各类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活动。

第二条合同是平等主体根据自愿原则,通过协商一致达成的用于确定、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

第三条合同自愿原则是合同法的根本原则。

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应当基于当事人的自愿,不得强迫、欺诈。

第四条合同应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应当按照公平的原则确定合同的内容和条件,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合同义务。

第二章合同的订立第五条合同的订立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第六条合同的订立应当具备要件:1.合同当事人的合法身份和相对民事行为能力;2.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3.合同的履行期限、地点、方式;4.合同价款或者报酬。

第七条合同的形式一般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第八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的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第九条合同一经订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合同各方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第十条合同的效力受法律、行政法规的限制。

对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无效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第十一条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合同的内容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符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员会予以效力确认或者变更。

第十二条当事人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2.损害社会公共利益;3.恶意串通、欺诈。

第四章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十三条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合同的约定应当具备公平、合理性。

第十四条合同的履行地点和方式应当根据合同的性质、商业通行规则等因素确定。

第十五条当事人可以依法变更合同的内容和条件,但应当经过对方当事人的同意。

第十六条当事人一方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1.未履行合同义务;2.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质量要求;3.履行合同义务迟延或者拒绝履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于10月5日向李某 发信一封,表示愿以2000元的价格出售该音响,该信 于10月9日到达李某处。10月10日上午,刘某听说张 某要卖音响,表示愿以3000元的价格购买张某的音响, 张某当即表示同意,当日双方钱货两清。10月12日, 张某想起曾给李某写信之事,马上给李某发信一封, 表示音响已卖他人,该信于10月16日到达李某处,而 李某于10月14日向张某发了一封信,信中表明愿以 2000元的价格购买张某的音响,该信于10月18日到达 张某处。问:
v [问]上述意思表示中,哪个属于承诺?反要约?新 要约?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合同法
2.承诺的方式和期限 28、29条
v 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作出的承诺是逾期承 诺,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 外,应视为新要约。
v 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但在超过 承诺的期限到达要约人,是迟到的承诺。除 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承诺期 限不接受该承诺外,该承诺有效。
第九章合同法
v 案例6:某市百货公司欲进一批空调,就同时甲、 乙、丙、丁四家工厂发出电函明确所需要的空调型 号、数量、价格,并且规定在15日内答复。甲工厂 不同意商场的报价,发出每台价格上调50元的回函; 乙工厂则为了探询行情,向另一家商场发出完全一 样的通知;丙工厂收到函后,在8日内发出完全同 意的通知;丁工厂在第16日发出完全同意的通知。
3.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
假情况;
(3)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其他行为;
(4)保守商业秘密。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合同法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
一、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1.合同的成立 要件:(1)缔约人;
(2) 意思表示一致。 2.合同的生效 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合同法
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2、合同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遵守法律和维护道德原则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合同法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一)合同的形式案例1 (二)合同的内容
二、合同的订立程序
(一)合同订立的主体资格案例2
表示。 C.要约人向受要约人发出要约的目的,是希望受要约人
能同自己订立合同。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合同法
D.要约人发出的意思表示在内容上具体确定。 E.要约人发出的意思表示一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
即受该要约的约束。 (3)要约和要约邀请 案例3
要约邀请又称要约引诱,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 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2.要约的生效 发信主义;到达主义;了解主义
三、缔约过失责任案例8 1.概念: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为过错给对
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所应承担的责任。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合同法
2.特点:
①缔约过失责任是合同订立过程中的责任,而不是合 同成立后的责任。
②缔约过失责任是一方当事人违反了依据诚实信用原 则所产生的义务而非违约责任。
③缔约过失责任是合同责任,而非侵权责任。
v ①当事人行为的性质?②本案中成立了哪些合同?
③如何解决本案?④张某向李某发出要约何时生效? 为什么?⑤李某向张某发出的承诺何时生效?为什么?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合同法
5.承诺对要约内容的变更及其法律后果 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
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 有关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 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 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3.合同生效的时间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合同法
第九章合同法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9
第九章合同法
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与合同法
1、合同的概念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 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 议。
2、合同的法律特征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是当事人就其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意思表示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合同法
4、要约的失效 B、承诺 案例5 1.承诺的概念和条件 (1)概念:承诺就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
表示。 (2)承诺的构成要件(条件)
①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②承诺必须向要约人作出。 ③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④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限期内作出。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合同法
3.要约的撤回和撤销 (1)要约的撤回 案例4
《合》17条: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 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 人。 (2)要约的撤销
《合》18条: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 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要约的撤销和撤回的区别:
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合同法
(4)合同是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设
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意思
表示达到一致的法律行为。 3、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规定: 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
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 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 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合同法
3.承诺的生效
《合》26条,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 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 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4.承诺的撤回
《合》27条规定:承诺可以撤回。撤回 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 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合同法
(二)合同订立的方式(程序)
A、要约
1.要约的概念和条件 (1)要约的概念: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
PPT文档演模板
表示。
第九章合同法
(2)要约的条件: 内容具体确定。 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
要约的构成要件: A.要约应当是由特定的要约人发出的意思表示。 B.要约是要约人向特定或不特定的受要约人发出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