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摹字帖三要三不要

合集下载

《硬笔书法》课基础知识100题

《硬笔书法》课基础知识100题

《硬笔书法》课基础知识100题1. 请认真阅读《硬笔行书教程》(夏京春编著原子能出版社出版),结合课堂老师的讲授,掌握书法方面的基础知识,并用知识指导练字实践。

2. 该套练习共100题,均为填空题,可以自测,每题1分,共100分。

1. 最早把书法作为一种专门学科,纳入艺术和技能之列,开创书法教学先例的朝代是。

2. 周朝建立初期,便将书法列为“六艺”之一。

所谓“六艺”,就是古时所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六艺为启蒙学童以及教养国子的主要课程,是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3. 十九世纪末叶,在河南安阳县小屯村(殷商故都遗址)发掘出许多龟甲和兽骨,上面刻有文字,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最古老的文字。

4. “楷书”又叫。

经过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逐步发展完善,一直沿用至今。

平时人们常说的“魏碑”和“唐碑”都属于范畴。

5. 在中国书法史上,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等书体出现的时间是不同的,根据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该是。

6. 是学习书法的别称,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

7. 硬笔书法是以硬笔(钢笔、圆珠笔、签字笔、铅笔、书法笔、记号笔等)为书写工具,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艺术。

8. 硬笔行书,俗称连笔字,除书写工具不同外,和毛笔行书一样,实质上是介于之间的一种书体。

9. 行书书写时,笔画省简不多,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叫做;省简较多,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则称为。

10. 行书是楷书的草化,“行者,流行或行走之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

11. 行书以其变化灵活的笔画、结体和布局,给人以流动潇洒之感,具有很大的价值和价值。

12. 书法之妙,全在运笔。

写毛笔字,执笔在指,运笔在腕;写硬笔字,执笔在,运笔也在。

13. 行书的运笔较为迅速,各笔画之间讲究相互呼应,这就出现了细若游丝、若断若连的痕迹,即所谓的。

14. 硬笔,主要用钢笔、圆珠笔、签字笔和书法笔,以为宜。

临摹字帖的方法孙胜打印

临摹字帖的方法孙胜打印

临摹字帖的方法一、选帖二、读帖1结字分析2点画与用笔分析三、临摹1摹帖:描红,仿影,单钩,双沟等2临写:格临,对临,背临,意临四、临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选帖:学习书法,应首先从临摹字帖开始,这是人们公认的学习书法的必须途径和有效方法。

选帖,是临帖的第一道门槛,面对中国书法中多如牛毛的字帖,随着当今社会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诸多原因,现在字帖可以说是良莠不齐,甚至鱼目混珠。

如何选帖,选什么样的帖,那么我们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谨慎的分辩,切不可盲目地随便选一本帖就开始临习,而且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

首先,要选自己喜欢的字体,这样在以后的临习中才会有兴趣,选好了所喜欢的字体以后,进一步了解这种字体有哪些帖。

还可以查一些资料,了解掌握这些帖的相关知识,然后再去购买。

其次我们在选帖的时候,尽量选古时候的名碑名帖,这些名帖都是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锤炼而得到公认的,而现代书家所书的字帖,其价值不好衡量,也很有争议,所以在选帖的时候,应当以古为好,从古人的入手,追根溯源,吸收其精华。

字帖是学习书法者的老师,字帖选得好学习起点就高,进步自然就快。

书体有篆、隶、楷、行、草,等诸多种类,初学者选择哪种书体为好,历来说法不一。

我主张先学楷书。

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

楷书点画规范,笔法丰富,结构规整,集中体现了艺术用笔,结体的法则,先学楷书既有利于初学,为以后学习各种书体创造有利条件打好基础。

也适宜我们将来当好小学书法教师。

如果我们想更深入学习书法,我推荐大家学习顺序为楷、行、草、甲骨、篆、隶。

二、读帖字帖选定后,不要急于临摹,先要仔细的读帖。

所谓读帖就是观察,体会字帖中字的笔顺、笔法,结构和章法特点,达到心领神悟,这是临摹的基础和前提。

如何读呢?一是粗读,读它的笔法,读它的结字法,读它的精神、味道,读他的布白。

要读出他的特点来,还要了解这本帖的渊源,是从何而来的(也就是这本帖又是从哪本古帖变化出来的)。

如楷书帖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它主要运用的是篆书笔法,圆笔较多,因为颜真卿是学篆书的。

书法行书临摹

书法行书临摹

有关书法“行书”的临摹技巧
有关书法“行书”的临摹技巧如下:
1.对临:对照字帖,按照原样来写,写得越像越好。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
通临,即从头到尾临写,一般要求通临两三遍,对所临的帖有总体印象;其次是精临,即对照字帖反复临,最有效的办法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反复临写。

2.背临:背临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只有能背临才算真正掌握了古法,真正有了新的、
高级的书写习惯和能力,也就具备了创作的基础。

背临不要贪多,要逐字、逐句、逐段、逐页进行,方法比较灵活。

可以选择最喜欢的一页开始,也可以先写一些内容好背诵的词语或句子来唤醒对书法形象的记忆。

背临的结果要对照原帖校对,并及时纠正不足。

3.意临:在“意”上要求高,需要在理解原帖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风格和意趣,进行再创
作。

此外,在临摹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分析比较,理解原帖的用笔、结构、章法等要素,分析清楚后再下笔,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有由。

同时,也要注意用笔的方法,如起笔、行笔、收笔等,以及墨色的运用,如浓淡、干湿等。

书法临帖五点要求

书法临帖五点要求

书法临帖五点要求临帖是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书法创作和运用的基础工程,临帖过程如何是取得学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重视临帖。

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书及教学经验,归纳为临帖五“要”,供书法爱好者参考。

一、临帖要会选帖,这一步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书的走向及深度,甚至成败,不可随便处之,首先要“取法乎上。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

”这是我们择帖的前提。

同时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符合自己审美需求的法帖,你喜欢它说明这种范帖和你有默契相通之处,容易人帖,人帖相融,较快地掌握范帖。

另外,选帖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规律,选择笔画,结构皆法度严谨、规律性强的范帖。

以后再逐渐选其他字体和风格的字帖。

书体上一般先楷、隶等正书再行草,先立后奔。

二,临帖要“三结合”,既临帖和读帖结合,临帖和摹帖结合、临帖和背临结合。

读帖是对范字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包括读笔画,结构及章法等。

临帖前要统读,对范字的特点有个初步、大体的印象。

临帖过程中要边读边临,看准每个笔画的位置安排,形态特点和相应的笔法。

其长短、粗细、曲直、斜正、起.行、收的位置,用笔的藏、露、转、折,提,按.顿、挫、回锋,出锋等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笔为心使,下笔方能准确到位。

读帖是临好帖的前提,只临不读的“抄帖”式临写是写不好字的。

摹帖较容易,习惯上认为是初学阶段采用的一种方式,如临帖中适时进行摹帖,会发现手下之宇和范字的差距,加快、加深对范字的理解和学习。

姜夔《续书谱》云:“临帖易得古人笔意,而多失古人位置;摹帖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可见摹临结合,能互取其长,互补其短,促进学书进步。

背临是学书较高阶段的一种临帖,是出帖前的准备。

临帖中结合运用,能检验临帖效果,发现对范字掌握的不足,加强对范字的记忆和把握,促进临帖。

三、临帖要临一帖,即学书中,把选好的范帖临好,掌握住为自己所用,以后再临习其他范帖,博采众长,不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一帖没学好即改弦易辙,去学其他字帖,这样只能学一帖,扔一帖,最后哪一帖也没有学好。

临摹字帖的正确使用方法

临摹字帖的正确使用方法

临摹字帖的正确使用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临摹字帖是提升书法水平、练习字体技巧的一种有效方式。

正确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书法水平和字体技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临摹字帖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字帖选择合适的字帖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书法水平和风格选择不同难度的字帖。

如果是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字帖,慢慢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如果是有一定基础的人,可以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字帖来提升自己的书法技巧。

二、准备好书写工具在临摹字帖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书写工具。

通常用的工具有毛笔、钢笔、彩笔等。

在选择书写工具的时候,可以根据字帖的风格和自己的书写习惯来选取合适的笔。

三、认真观察字帖在临摹字帖之前,我们应该先仔细观察字帖,了解字体的结构、笔画的顺序和书写的技巧。

通过观察字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字体的特点和书写的规范,从而有助于我们学习和提高书法水平。

四、按照字帖的要求书写在临摹字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按照字帖的要求来书写。

要保持专注和细心,尽量遵循字帖上的字体结构和笔画顺序。

要注意书写的姿势和动作,保持笔画的稳定和流畅,避免出现断笔、跳笔等情况。

五、多练习多比较临摹字帖是一个不断练习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提高。

我们可以多练习同一个字体,多比较不同字体之间的差异,从中学习和吸取经验。

通过多练习多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书法水平和字体技巧。

六、保持耐心和坚持临摹字帖是一个需要耐心和坚持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在练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只有保持耐心和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所以,要养成每天坚持练习的习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和字体技巧。

通过正确地使用临摹字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书法水平和字体技巧,从而让自己的书法更加优美、流畅。

希望以上几点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大家在临摹字帖的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2000字】。

第二篇示例:选择适合自己的字帖非常重要。

小学生练字“三要”、“三不要”,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了

小学生练字“三要”、“三不要”,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了

小学生练字“三要”、“三不要”,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了小学生练字,绝不能等同于成人,因为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学书法,第一要务是为了学习,这个原则不能变。

那么,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可以用“三要”、“三不要”来加以概括。

先说一下:三要:1、要练规范字。

国家标准总局规定,小学语文课本只能使用两种字体:一是标题用的仿宋体,二是课文内容及其生字用的国标楷体(后来升级为楷体)。

也就是说,小学生的手写体,就是国标楷体字,这种字体,属于楷书,非常板正、端庄、美观。

每一个笔画都很规范,间架结构也很和谐,不温不火,正好适合小孩子写字,因为那种风格太强烈的字体确实不适合小学生使用,毕竟孩子的年龄小,一开始就应该练板正的字体,试想,要是一开始让小孩练那种歪三扭四的不美观的字体,练来练去何时才能写出板板整整的字来?再者,有些书法家写的字体,存在繁体字,繁体字按照规定,不属于规范字,在课堂、作业、考试中禁止使用繁体字,所以,绝不能让小孩子整天练繁体字。

可能有人说,那些古代字帖上不就是繁体字么,说的对,这些字帖适合成人练字,对于小学生来说,确实不适合的,当然作为一种书法兴趣爱好,可以练的。

还有,古代碑帖或者有些书法家的字体存在异体字,就是说与现代的字体不一样,尽管有艺术性,但是已经不使用了不流通了,那么就不能让小学生练了,否则就当做错别字处理,考试要扣分的。

还有,错别字现象。

有的书法家写的字体存在错别字,比如写“明”字,左边的日字旁本来最后一笔是一短横,但书法家们写成一提。

这在语文课上就算是错字。

又如,写“朵”,下面应该是木字底,而很多书家的字帖上都写成了带钩的木字底。

这其实也是错字。

因此,小学生要练规范字。

如果让小孩子过多的书写繁体、异体字、错别字、风格强的书法家字体,一旦养成习惯,就会自觉不自觉的用到卷面作文书写中去,后果可想而知。

2、要练硬笔字。

为何要练硬笔字,原因很简单,因为小学生日常写字是用铅笔、中性笔或者钢笔书写,这些都是硬笔字,平时作业、作文、日记、考试,也是用硬笔字来书写,这不同于古代都用毛笔书写,现代社会了,写字当随时代,与时俱进,现在是中性笔的时代了,那么可以让小学生多练练中性笔字。

临摹书法字帖的技巧与方法

临摹书法字帖的技巧与方法

临摹书法字帖的技巧与方法介绍如下:
1.挑选字帖。

选择一本自己比较喜爱的、点画比较工整的、结体比较
匀称的字帖来临摹。

如果是毛笔字贴的话,则应挑选字体小一点的字帖,这样可省去缩小的工夫。

2.先摹后临、临摹结合。

所谓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较透明的习字纸
下,用钢笔照着字帖上的字一点一划地描红。

要求钢笔的笔迹不要越出毛笔字外,都写在字帖上字的电话中间。

所谓临,就是把字帖放在习字纸旁;照着字帖上的字依样画葫芦。

要求点画写的像,有轻重节奏和粗细的变化。

3.仔细读帖。

对字帖上的字,其点画怎样书写,结构怎样安排,章法
怎样布置,都要仔细琢磨并写得有兴趣,也容易写得像,写得好。

从中找出规律,这样就容易写得有兴趣,也容易写得像,写得好。

临摹时,不能贪多贪快,每天坚持一二小时,反复的临帖几个字,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对难的字,更要知难而进,多临摹,多比较。

练字方法有哪些

练字方法有哪些

怎样练好字(个人经验)——谨以此文献给热爱硬笔书法的朋友“字是人的第二面容”。

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对于学习、工作、学业、交友是十分有用处,另外练习写字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展示个人才华、魅力等,因此很多朋友都想把字写好,都有想学硬笔书法的想法,但是很多初学者又觉得茫然,不知从何入手,笔者学习硬笔书法多年,今不嫌浅薄,谈谈怎样学习硬笔书法。

一、首先要有强烈的愿望想把字写好。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兴趣就成功了一半,练习写字也不例外,首先要树立一种观念,不是别人要把字写好,而是我要把字写好。

如果一时没有兴趣,就要慢慢培养,你想写字有那么多的好处,你就会有愿望想把字练好。

二、了解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常识。

练习写字前,我们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1、备用工具:普通白纸、钢笔、圆珠笔、蓝黑或碳素墨水等;2、握笔方法:三指执笔法,拇指和食指两指紧握笔杆,中指靠在笔杆的下面,主要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握紧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轻轻靠在中指的下面即可,三指握笔杆的地方距笔尖大约1寸的距离,笔杆距纸面大约45度的角度;3、写字姿势:坐姿,要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三、取法乎上。

选取自己喜欢的帖。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选帖分二种情况,如果只想把字写好,可以选取近人的字帖,楷书:如卢中南、丁谦、田英章、史小波、王惠松、顾仲安、张秀……行书:如王正良、沈鸿根、邹慕白、任平、骆恒光……如果想成为硬笔书法家,非古碑名帖不选,楷书:如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孝女曹娥》、钟繇的《宣示表》、唐钟绍京的《灵飞经》、欧阳询的《九成宫》、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柳公权的《玄秘塔》、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文征明的《离骚经》、王宠楷书、北碑《张猛龙碑》、《张玄墓志》等;行书:如《兰亭序》、《圣教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蜀素帖》、《苕溪诗》、《松风阁》、《李思训碑》、文征明的《滕王阁序》……总之,选帖的标准是:一是初学者只能选取一种;二是自己比较喜欢和自己的性情相近的字帖;三是先楷隶篆后行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临摹字帖“3要”、“3不要”
一、要“忠心耿耿”,不要“离经叛道”
这里,用这两个词来形容,借指临帖的含义。

忠诚,就是指的要尊重原帖,既然你临摹学习,那就要恭恭敬敬的“照葫芦画瓢”,当然这个词听起来有些贬义,但确实应该这样才行,否则,是学不到东西的。

古帖都是千百年来经过历练的优秀的代表,浓缩了书法的精华,所以,必须忠实的去临摹,不放过一丝一毫。

换句话说,不要叛逆,不要随便更改古帖,包括笔画、结构、章法等,先做到这些,等学有所成“实临”之后,再可以尝试“意临”,但有个前提,必须对原帖有较高的研究才可以的。

二、要“情有独钟”,不要“移情别恋”
用这个词来形容比较合适的,就是说,首先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风格的字帖,因为你选择了不适合自己性格或者说风格的,就意味着试图走弯路,绕一个大圈子。

一定要选好,
选好后,就要专心专一,对字帖爱不释手,细细品味,越是研究细节越是能学到东西。

不可以临摹了一阵子又认为别的字帖好,中途更换了字帖,这山看着那山高是不行的。

更换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等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可以更换一下字帖,最后达到“遍临诸家”。

三、要“扬弃继承”,不要“拘泥成奴”
扬弃,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善于发现古帖的精华所在,同时也善于洞察出古帖当中的不完善之处,古帖不是十全十美的,肯定或多或少的存在各种问题,有笔画的,有结构的,还有章法的等等,在临帖的过程中,不可以拘泥、固步、教条,能修正的完全可以进行合理的修正,使其更加完美。

但是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别把糟粕当精华,也别把精华当糟粕。

这个需要很高的审美能力,不要一味地从字形和结构上去评判,有的字帖,表面上看“很难看”,但实际上有深厚的内涵的,就像是一个人,不能只是从外表相貌上看,还要看其内在的修养。

但是,也不能片面的认为好看的字体就是俗不可耐,或者说没有书法艺术性。

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这才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