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户方案与指导记录

合集下载

2021出嫁女户口分户会议记录

2021出嫁女户口分户会议记录

2021出嫁女户口分户会议记录摘要:一、会议背景及目的二、会议参与者三、会议主要内容四、会议结论及行动计划正文:一、会议背景及目的2021年出嫁女户口分户会议于近日召开,此次会议旨在讨论关于出嫁女户口分户的相关问题。

会议参与者包括政府部门相关人员、专家学者、村民代表等,旨在共同商讨解决出嫁女户口分户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保障出嫁女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会议参与者本次会议的主要参与者有:政府部门相关人员、专家学者、村民代表、妇联代表、公安机关等。

与会各方共同就出嫁女户口分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会议主要内容会议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出嫁女户口分户的政策法规解读:专家学者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详细解读,让与会人员对出嫁女户口分户的政策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2.出嫁女户口分户现状分析:政府部门相关人员介绍了当前我国出嫁女户口分户的总体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3.出嫁女户口分户的典型案例分享:会议分享了部分地区在出嫁女户口分户工作中的成功案例,为各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4.社会效益评估与政策优化建议:专家学者针对现有政策在社会效益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四、会议结论及行动计划经过充分讨论,会议达成以下共识:1.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广大群众对出嫁女户口分户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2.完善相关法规,确保出嫁女在户口分户过程中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4.加大对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出嫁女户口分户工作顺利进行。

5.加强对出嫁女户口分户工作的跟踪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政策措施。

6.深化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出嫁女户口分户工作的实际需求,为政策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推动出嫁女户口分户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出嫁女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2015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工作方案、总结、分户指导方案

2015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工作方案、总结、分户指导方案

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年度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巩固我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大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服务能力,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满足农民科技需求,扎实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工作,促进我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确保主要农产品的安全与供给。

按照区农委有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技术指导员文件精神要求,特制定本年度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按示范户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乐于助人、交通便利、种植面积2亩以上、家庭劳力2人以上、有联系电话、积极性较高、辐射能力强等9大基本条件,在三驱镇大桥村、铁桥村、长坪村遴选了胡廷学、周廷建、陈明富、黎昌明、王耳友、王群萱、张常利、吴金兰、杨柱发、黎昌建10户农户为技术指导联系户。

其中:4户为中共党员,男示范户9户,女示范户1户,平均年龄51.1岁,共有家庭人口54人,劳动力32人,承包耕地面积65亩,2014年水稻产量为26650公斤,亩产410公斤。

确定2015年水稻示范面积65亩。

二、技术服务指导目的通过为期一年技术指导服务,努力提高当地粮油产业科技含量、示范户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技术指导服务到位率达95%以上,示范户节本增效达10%以上,积极带动周边100户,辐射户的节本增效达5%以上。

三、存在的技术问题1、选择品种不对路;2、稀大窝严重,土地利用率低;3、重施氮、磷肥,少施钾肥,植物所需营养不平衡;4、有机肥用量少,土壤板结;5、病虫防治水平低,发生严重。

四、技术服务指导方式页脚内容11、分户指导与集中指导相结合,指导服务期间针对示范户及周边农户的基本情况,集中培训2次,第一次在2015年1-3月,第二次在4-8月,具体时间根据农事季节及作物生长发育实况决定,每户实地指导6次以上。

2.实地指导与电话咨询服务指导相结合,随时与示范户保持联系,遇到极端气候和突发农事事件,及时实地指导服务。

3、根据农事季节,每户发放技术宣传资料或明白纸4期以上。

分户技术指导方案

分户技术指导方案

分户技术指导方案一、背景在现代社会中,大部分城市居民都居住在多户共享的大楼中。

然而,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这些大楼,需要将它们分成不同的户头,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监测各个户头的资源使用情况。

因此,分户技术方案的出现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目的分户技术指导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楼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分户操作和管理。

通过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大楼的分户管理,以便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控制各个户头的使用情况。

三、实施步骤1. 确定分户方案:在开始实施分户技术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分户方案。

这包括确定每个户头的边界和范围,以及确定每个户头的资源使用限制和费用分摊方案。

2. 安装物理计量设备:为了进行精确的资源使用监测,需要在每个户头安装物理计量设备,如独立的水表、电表和燃气表等。

这些设备将记录每个户头的资源消耗情况,并提供准确的数据用于分户管理。

3. 配置智能监测系统:为了实时监测每个户头的资源使用情况,可以配置智能监测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测和记录资源的使用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监测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4. 开展用户教育和培训:在实施分户技术方案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用户教育和培训工作。

这包括向每个户头的居民介绍分户技术的意义和好处,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和管理资源。

5. 建立中央监测系统:为了更好地监测和管理分户情况,建议建立中央监测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集中接收和处理各个户头的资源使用数据,并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分析结果,用于决策和管理。

四、技术要点1. 物联网技术:分户技术方案需要借助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种物理计量设备和智能监测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和监测。

这样可以实现实时的资源使用监测和管理。

2. 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出关于各个户头资源使用情况的详细报告。

这些报告可以用于决策和管理,以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控制。

3. 用户界面设计:分户技术方案需要提供用户界面,以便居民可以查看自己的资源使用情况和费用等信息。

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实施方案

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实施方案

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实施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目的 (3)1.2 编制依据 (3)1.3 适用范围 (4)二、术语定义与基本原则 (5)2.1 术语定义 (6)2.2 基本原则 (7)三、分户验收组织与职责 (7)3.1 组织机构 (9)3.2 职责分工 (10)四、分户验收流程与方法 (11)4.1 验收流程 (12)4.2 验收方法 (13)五、分户验收标准与要求 (15)5.1 建筑工程规范 (16)5.2 景观及装修标准 (17)5.3 室内设施设备标准 (18)六、分户验收质量控制措施 (20)6.1 材料控制 (20)6.2 施工过程控制 (21)6.3 工序验收控制 (22)七、分户验收资料管理 (23)7.1 竣工图 (24)7.2 技术资料 (26)7.3 管理资料 (27)八、分户验收验收与移交 (28)8.1 验收程序 (29)8.2 验收合格证书 (31)8.3 工程移交 (31)九、监督与考核 (32)9.1 监督检查 (33)9.2 考核评价 (34)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数量逐年攀升,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对于保障居民住房安全、提高住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确保住宅工程质量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我们制定了本《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实施方案》。

本方案旨在明确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的基本要求、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和验收标准,以便于各级建设主管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相关主体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

通过加强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可以有效降低住宅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率,提高住宅工程建设水平,保障广大居民的住房权益。

在制定本方案时,我们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和地方实际,力求使本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我们还将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的指导意见和最新法规政策,对本方案进行适时修订和完善,以适应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的不断发展变化。

指导员手册和示范户手册填写模板

指导员手册和示范户手册填写模板

指导员书册填写模板第六页:武立举,专业:农学和蔬菜,电话:邮箱:侯金星,专业:农学,电话: 邮箱同上刘家魁,专业:植物保护,电话,刘玉旺,专业:农学,电话:,邮箱:刘云:专业:植物保护,电话:,第七页:年度工作方案(见下文,此方案可复印粘贴)2013年度工作方案根据小麦的生长习性以及工作安排,制定2013年度工作方案一、重点讲解良种选择,时间安排在9月中下旬适用于我县种植品种的有鲁原502、良星66、济麦22。

二、讲解整地施基肥,时间安排在9 月下旬到10月中旬。

1、秸秆还田,在玉米收获时实施秸秆机械粉碎还田。

2.深松:深松30厘米后旋耕2-3遍再镇压。

3、施底肥:高产田要将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氮肥的50%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追施50%的氮肥。

中低产田应将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氮肥的50%~60%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麦起身拔节期追施50%~40%的氮肥。

三、讲解播种,时间安排在10 月上旬到下旬1、搞好种子处理,提倡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苗期病虫害。

2、足墒播种。

墒情不足时,要播前灌水造墒。

应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3、适期播种,我县小麦适宜播期一般在10月5 -15日,最佳播期在10月7 -12日播种。

4、适量播种。

在适宜播种期内,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15~18万;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12~16万。

5、精细播种。

实行宽幅精量播种,播速不超过5公里;深度3-4厘米为宜;精量播种亩播量15-18斤;播后镇压。

四、讲解灌溉、除草等技术,时间安排在11 月中、下旬1、根据降雨和土壤墒情浇好越冬水。

浇越冬水的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7~8℃时开始,3~5℃夜冻昼消时结束,我县一般在“立冬”到“小雪”期间进行,水量以当天渗入为宜。

2、冬前除草:小麦出苗后30天后采用世玛+苯磺隆可一次性防治禾本科、阔叶杂草。

要求最低气温在零度以上,天气晴朗,时间以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为宜。

分户方案与指导记录

分户方案与指导记录

分户方案与指导记录1. 引言分户方案,也称为分户图或分户平面图,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物内部空间进行划分和规划的一种方法。

通过制定分户方案,可以合理利用空间、满足用户需求,并确保安全、舒适和便利。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分户方案与指导记录,以帮助设计师和相关人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制定和实施分户方案。

2. 分户方案步骤2.1 收集信息在制定分户方案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包括建筑物的用途、需求、功能分配等。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与建筑物使用者的交流、调研和需求收集表等方式获取。

2.2 制定初步方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设计师可以制定初步的分户方案。

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物不同部分的功能、使用率、通道、防火、安全等因素。

2.3 与使用者讨论和调整将初步方案与使用者进行讨论,并根据他们的反馈和需求进行调整。

这一过程需要与使用者保持密切的合作和沟通,以确保最终的方案能够满足他们的期望。

2.4 完善详细方案根据与使用者的反馈和调整意见,设计师可以进一步完善分户方案的细节,包括墙体位置、门窗位置、通道宽度、储物空间位置等。

2.5 最终审核和批准完成详细方案后,需要进行最终的审核和批准。

这一过程可以涉及建筑设计师、使用者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参与,以确保方案在合理、安全和合规的基础上得到批准。

3. 分户方案指导记录为了更好地指导分户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记录事项和提示:3.1 功能分配在制定分户方案时,应根据不同空间的功能进行分配。

例如,住宅的卧室应分配给居住者,厨房和餐厅应设计在一起,办公室需要有独立的工作空间等。

3.2 安全因素分户方案应考虑安全因素,包括防火、疏散通道、卫生间位置等。

必要时可以咨询相关的安全专家,以确保方案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3.3 通道和流线在分户方案中,应确保通道和流线的合理性。

通道宽度、门窗位置等应考虑到日常使用和疏散需要,以提供安全和便利的空间。

3.4 环境可持续性分户方案应考虑环境可持续性和能源效率。

2015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工作方案、总结、分户指导方案

2015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工作方案、总结、分户指导方案

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年度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巩固我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大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服务能力,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满足农民科技需求,扎实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工作,促进我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确保主要农产品的安全与供给。

按照区农委有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技术指导员文件精神要求,特制定本年度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按示范户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乐于助人、交通便利、种植面积2亩以上、家庭劳力2人以上、有联系电话、积极性较高、辐射能力强等9大基本条件,在三驱镇大桥村、铁桥村、长坪村遴选了胡廷学、周廷建、陈明富、黎昌明、王耳友、王群萱、张常利、吴金兰、杨柱发、黎昌建10户农户为技术指导联系户。

其中:4户为中共党员,男示范户9户,女示范户1户,平均年龄51.1岁,共有家庭人口54人,劳动力32人,承包耕地面积65亩,2014年水稻产量为26650公斤,亩产410公斤。

确定2015年水稻示范面积65亩。

二、技术服务指导目的通过为期一年技术指导服务,努力提高当地粮油产业科技含量、示范户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技术指导服务到位率达95%以上,示范户节本增效达10%以上,积极带动周边100户,辐射户的节本增效达5%以上。

三、存在的技术问题1、选择品种不对路;2、稀大窝严重,土地利用率低;3、重施氮、磷肥,少施钾肥,植物所需营养不平衡;4、有机肥用量少,土壤板结;5、病虫防治水平低,发生严重。

四、技术服务指导方式1、分户指导与集中指导相结合,指导服务期间针对示范户及周边农户的基本情况,集中培训2次,第一次在2015年1-3月,第二次在4-8月,具体时间根据农事季节及作物生长发育实况决定,每户实地指导6次以上。

2.实地指导与电话咨询服务指导相结合,随时与示范户保持联系,遇到极端气候和突发农事事件,及时实地指导服务。

3、根据农事季节,每户发放技术宣传资料或明白纸4期以上。

技术指导员手册

技术指导员手册

+《技术指导员手册》2012年度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全国、省、市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以开展粮食、蔬菜生产培训、技术指导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粮食蔬菜高产水平。

二、工作目标1.遴选示范户:在专家组指导下,选出10户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植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

2.负责小麦(玉米、蔬菜)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及时将新技术、新品种送到农户手中,每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10户,辐射带动100户农户科学种田。

3.宣传培训:举办技术培训,发放技术材料,把技术、政策、信息传授给示范户和农民。

4.推广适宜品种和技术:推广小麦(玉米、蔬菜)优良品种、技术,使主导品种种植率达到100%,主推技术入户率95%以上,辐射户达到90%以上。

5.进村入户指导天数不少于100天,把各项物化补贴及时兑现到示范户手中,落实好惠民政策。

三、高产示范方推广普及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㈠小麦1、主导品种:选用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品种,包括济麦22、烟农19、烟农15三个品种。

2、主推技术:①精耕细作技术。

机械深耕、耙耢、镇压,提高整地质量。

②规范化播种技术。

实行等行距播种,播种时间10月1日-8日,播种深度3-5厘米,播种量4-6.5公斤,播后镇压。

③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科技示范户地块于播前进行土壤化验,根据化验结果提出科学施肥配方,依照配方进行施肥。

⑤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进行种子包衣,起身期预防纹枯病、根腐病、白粉病、中后期防治赤霉病、吸浆虫、蚜虫、白粉病、锈病等。

⑥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

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混和防治虫害、病害、干热风、倒伏。

㈡玉米1、主导品种:浚单20、登海3622、郑单958、中科11号。

2、主推技术:①贴茬机械直播技术。

于麦收后抢时贴茬播种,播种量2-3公斤。

②增密技术。

亩增加留苗密度500-800株。

③配方施肥技术。

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增施钾肥15-20公斤,锌肥1-1.5公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由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农技推广工作,提升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以下简称“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

宗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农民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运行机制,构建“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通道,大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为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五大任务:——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构建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机制。

——筛选、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全面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

——培育一大批观念新、技术强、留得住的农业科技示范户,以户带户,辐射带动。

——建设一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使其成为品种展示、技术示范、信息传播、培训创业的平台,建立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

——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培养一批责任心强、技术精湛、扎根基层的农业技术指导员。

五项制度:——项目管理合同制。

示范县政府领导与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任务协议;示范县农业行政部门与技术指导员以及科技示范户之间签订协议。

——专家技术负责制。

组建县、乡专家组,全面负责技术指导。

——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责任制。

每名技术指导员联系一定数量的村,负责人10个左右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制。

通过试验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农技人员定期培训制度。

每年培训50名左右的农技人员开展集中培训。

给技术指导员的一封信技术指导员朋友:祝贺祝贺您被聘为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技术指导员!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要求,加强农技推广工作,提升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这是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新型农业科技体系,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

技术指导员是指导科技示范户科学生产的老师,承担着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指导科技示范户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开展主体培训和分户技术指导的重任。

为加强对技术指导员的管理,规范技术指导员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及时记录、总结和检查技术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形成的经验,我们编印了这本《技术指导员手册》。

希望您在有关部门的组织和专家指导下,努力学习知识、新技术,认真履行技术指导员的职责,把农民急需的技术、政策、信息传授给示范户和农民朋友,圆满完成技术指导任务,成为农民的好朋友!感谢你们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做的辛勤努力!平南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2015年4月技术指导员个人信息姓名:单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手机:邮箱:指导户数:指导产业:2015年平南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全面提高基层农机推广服务效能,巩固我县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大力提升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确保中央“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政策落到实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以进一步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手段,坚持改革创新,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明确职责、理顺体制、优化布局、稳定队伍、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和完善“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巩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成果,建立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真正发挥农机化技术推广的主导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全面发展。

二、基本情况1、水稻生产发展基本情况平南县地处广西浔郁平原,人口140多万,辖21个乡镇行政辖区总面积2890平方公里。

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14.76万亩,其中年水稻种植面积约85万亩,是广西水稻种植、生产大县。

近年来平南县在中央的惠农强农政策的引导下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得到快速发展,大批现代农业机械得到广泛普及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但是在整个水稻生产过程中除了机械化耕作和机械化收获的环节有较高的作业水平外其他的作业环节手段比较落后,特别是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由于工艺落后,远远没有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需要,也不符合水稻栽植“浅、匀、直、稳”的最基本农艺要求。

目前我县吸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已形成并能够满足水稻生产发展需要的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和机械,经过近年来的推广应用,我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作业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与全区乃至全国的发展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为了全面提高我县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必须在我县组织水稻面积较多的乡镇建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扩大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2 、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基本情况目前我县成立了县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和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站为主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全县共有农机推广技术人员57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9人,初级技术职称26 人,技术工人22 人。

人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

随着政府不断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与加大投入,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在我县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和落实宣传农机法规政策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县农机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方面走在全市乃至全区前列,促进了我县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实施内容围绕改革与建设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和推广农机推广服务效能的目标,重点创新基层农机推广服务机制、实施农机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农机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大幅提升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公共服务能力。

(一)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不断完善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制度。

1、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建设为核心,以激活运行机制为主线,全面建立、推行并完善农机推广责任制、人员聘用制、绩效考评制、人员培训制等多元化推广制度以加强基层农机农机推广队伍建设,提升队伍能力,提高服务效果,形成县、乡政府齐抓共管、以县为主,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2、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抓好机构编制工作的落实,明确县级农机技术专家组、农机人员和乡镇农机服务组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工作要求。

3、加强农机技术人员的考勤考核和业绩评价,真正实现农机推广工作机制创新,方式创新、相关创新。

4、鼓励支持农机作业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和涉农企业参与开展农机技术推广服务。

(二)确定主导产业和主推技术根据我县农业产业的分布情况、发展要求和农民的科技需要,我县围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确定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为我县的主推技术,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种植大户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平台,开展实施工作。

(三)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方法。

根据我县水稻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现有的基础,通过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种植大户为载体,计划在我县机械化发展较不平衡的部分乡镇选择(大新镇、上渡镇、平南镇、思旺镇)由农机专业合作社或农机、种植大户的带动指导下,每个乡镇选择10个农机科技示范户,共40个科技示范户,以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的方式,建立包村联户的农机推广责任制。

通过集中培训、联户指导、实地观摩交流等方式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同时,针对农业机械化在生产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组织有针对性的技术攻关,破解难题,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农业先进生产力及技术集成应用,达到示范、推广的作用。

(四)规范建设农机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基地。

我县围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产业,选择在种植水稻面积较多,插秧机拥有量较大、农民接受农业生产新技术比较快的村屯的4 个乡镇建立4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

建设的示范点是:1、大新镇新和村卓远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示范面积200亩;法人代表:刘达文2、平南镇盆塘村隆顺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示范面积200亩;法人代表:廖科强3、思旺镇花玲村社福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示范面积200亩;法人代表:张榕才4、上渡镇丰得保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示范面积200亩;法人代表:梁富荣通过农机技术人员领办试验示范任务,开展通过对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建设,把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农机化技术特别是水稻拌浆技术、工厂化育秧技术、机插秧技术培训、试验、推广、应用的现场教材,农机技术人员的科研基地、成果转化基地。

通过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使农机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同时让农民在试验示范基地中看到活教材,接受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

(五)组建专家组,聘用培训技术指导员。

1、根据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需要,我县成立县级农机技术推广专家组:组长:谢春局长。

副组长:陈雄奎副局长。

成员:莫明县农机推广站站长。

蒙善科县农机推广站副站长、质量投诉站站长。

黄光敏、苏琼容、聂群英。

2、根据项目的有关要求,在全县农机技术人员中选聘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技术人员作为技术指导员,2015年我县农机局聘用24名技术指导员:其中县农机技术推广站选聘10 名,乡镇农机推广站14名。

选聘的县农机技术指导员是:张剑云、黄光敏、黎俊敏、罗梅春、聂群英、秦海冰、王少艾、苏琼容、潘显松。

选聘的乡镇农机技术指导员是:大新镇:宾伟峰、李敏婵、王福乾;平南镇:覃干明、杨昌贤、李英志、赵日志;思旺镇:黄东林坤、甘石海;上渡镇:朱汉祥、谢超华、莫松新、蒙建鹏。

职责:县农机局对技术指导员以聘书形式进行聘任,建立县级技术专家组定点联系到乡镇,县、乡技术指导员负责包村联户到点。

每2个县技术指导员和该乡镇农机技术指导员为1个技术小组,负责确定该乡镇农机化科技示范户并实施分户指导,指导选定的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开展科技示范户培训,建立工作手册,采集有关信息等工作;负责1个示范点的示范建设和技术指导。

通过培育农技科技示范户、建设农机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基地,结合每个示范点的实际制定出详细、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促进基层农机推广体系与农户之间的无缝对接与互动,真正发挥农机技术推广的作用,不断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效能,达到项目实施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