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试验
振动试验实施方案

振动试验实施方案一、引言振动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实验手段,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验证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从而保障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振动试验的实施方案,包括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试验后的数据分析。
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试验目的和要求:在进行振动试验前,首先要明确试验的目的和要求,例如验证产品在特定振动频率和幅度下的可靠性,或者评估产品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的振动环境。
2. 确定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确定试验的振动频率、振动幅度、持续时间等参数,以及试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3. 准备试验设备:根据试验方案,准备好相应的振动台、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试验设备,并进行设备的校准和检查。
4. 编制试验方案和操作规程:编制详细的试验方案和操作规程,包括试验的步骤、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等,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三、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设备检查:在进行试验前,对试验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试验环境控制:在试验过程中,对试验环境进行严格控制,包括温度、湿度、噪音等环境因素的控制,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采集和记录:在试验过程中,及时采集试验数据,并进行准确的记录和标识,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
4. 安全保障:在进行振动试验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试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四、试验后的数据分析1. 数据处理: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整理、筛选、统计和分析,以得出试验结果。
2. 结果评估:根据试验结果,对产品的振动性能进行评估,包括产品的振动耐久性、振动特性等。
3. 结论和建议:根据试验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为产品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五、结语振动试验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实验手段,通过本文介绍的试验方案,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进行振动试验,验证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振动试验参数

振动试验参数振动试验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检测方法,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下的振动条件,对产品的耐久性、可靠性等进行测试。
在进行振动试验时,需要设置一系列参数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振动试验参数的设置。
一、振动试验参数概述1. 振动方式:在进行振动试验时,需要选择适合被测物品的振动方式。
常见的振动方式有正弦波、随机波、冲击波等。
2. 振幅:指被测物品受到的最大加速度值。
通常使用峰值加速度表示,单位为g(重力加速度)。
不同类型的产品对应着不同的振幅要求。
3. 频率范围:指被测物品所受到的频率范围。
通常使用频率范围来表示,单位为Hz(赫兹)。
不同类型的产品对应着不同的频率范围要求。
4. 持续时间:指被测物品所受到的持续时间。
通常使用小时或分钟来表示。
5. 控制方式:指控制器控制被测物品运行状态时所采用的控制方式。
常见的控制方式有位移控制、速度控制和加速度控制。
6. 加速度曲线:指加速度变化的曲线形状。
通常使用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形状。
二、振动试验参数详解1. 振动方式1.1 正弦波振动正弦波振动是一种最基本的振动方式,它可以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下的周期性振动。
在进行正弦波振动试验时,需要设置以下参数:(1)频率范围:通常在5Hz~2000Hz之间。
(2)振幅:通常使用峰值加速度表示,单位为g(重力加速度)。
不同类型的产品对应着不同的振幅要求。
(3)持续时间:通常使用小时或分钟来表示。
1.2 随机波振动随机波振动是一种随机变化的非周期性振动,可以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下的非周期性震荡。
在进行随机波振动试验时,需要设置以下参数:(1)频率范围:通常在5Hz~3000Hz之间。
(2)峰值加速度:通常使用峰值加速度表示,单位为g(重力加速度)。
不同类型的产品对应着不同的振幅要求。
(3)持续时间:通常使用小时或分钟来表示。
1.3 冲击波振动冲击波振动是一种短暂的、高能量的非周期性振动,可以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下的冲击负载。
标准振动试验介绍

标准振动试验介绍 一通检测简介振动试验是评定元器件、零部件及整机在预期的运输及使用环境中的抵抗能力.物体或质点相对于平衡位置所作的往复运动叫振动。
振动又分为正弦振动、随机振动、复合振动、扫描振动、定频振动。
描述振动的主要参数有振幅、速度、加速度。
单频正弦振则其速度单峰值为加速度单峰值为。
动频率为f时振幅单峰值为D振动试验标准 GJB 150.25-86 GB-T 4857.23-2003 GBT4857.10-2005 目前可以进行该试验的试验室有测量控制设备及系统实验室、环境可靠性与电磁兼容试验中心、苏州电器科学研究所。
在现场或实验室对振动系统的实物或模型进行的试验。
振动系统是如机器、结构或其零部件、生物体等。
振动试验是从航空航受振动源激励的质量弹性系统天部门发展起来的 现在已被推广到动力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各个工业部门及环境保其应用日益广泛。
振动试验包括响应测量、动态特性参量测定、载荷识护、劳动保护方面别以及振动环境试验等内容。
响应测量主要是振级的测量。
为了检验机器、结构或其零对振动系统的部件的运行品质、安全可靠性以及确定环境振动条件 必须在各种实际工况下称为时间历并记录振动量值同时间变化的关系各个选定点和选定方向进行振动量级的测定对瞬位移、速度、加速度或应变的幅值或有效值 和振动周期。
对周期振动 主要测定振级程主要测定位移或加速度的最大峰值和响应持续时间;对平稳随机振动,主要测态振动和冲击测定各可把时间划分为许多小段定力和响应的时间历程的均值和方差等对非平稳随机振动找出它们同时间的关系 并以此作为振级的度量。
许多机器小段内时间历程的均值和方差的振动速度在很宽频率范围内几乎为常数 所以可用在机器上选定点测得的振动速度的最大有效值作为机器振动强烈程度 称为振动烈度 的指标。
振动试验参数详解

振动试验参数详解引言振动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实验方法,用于评估产品在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在进行振动试验之前,需要确定一系列参数,如振动频率、加速度、持续时间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振动试验中的各个参数及其影响。
振动频率振动频率是指每秒钟发生的振动周期数。
它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决定了被测试物体所受到的振动力大小。
通常以赫兹(Hz)表示,1Hz等于每秒一个周期。
不同类型的产品对应不同的振动频率范围。
•低频振动:一般指频率在5Hz以下的振动,适用于大型设备、建筑结构等。
•中频振动:一般指频率在5Hz到1000Hz之间的振动,适用于电子设备、汽车零部件等。
•高频振动:一般指频率在1000Hz以上的振动,适用于微型元件、精密仪器等。
选择合适的振动频率可以更好地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下产品所受到的力量。
振幅振幅是指振动过程中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
它是描述振动强度大小的参数,通常以米(m)或毫米(mm)表示。
振幅与振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较大的振幅意味着较大的振动力。
•小振幅:一般指位移小于等于0.1mm的振动,适用于对产品进行初步筛选。
•中等振幅:一般指位移在0.1mm到1mm之间的振动,适用于对产品进行性能评估。
•大振幅:一般指位移大于1mm的振动,适用于对产品进行极限测试。
选择合适的振幅可以提高试验效果,并确保产品在实际使用中不会出现过大的变形或破坏。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率的大小。
在振动试验中,加速度是描述物体所受到的加速力大小的参数。
通常以g(重力加速度)为单位,1g等于9.8m/s²。
•低加速度:一般指加速度小于等于10g,适用于对产品进行初步筛选。
•中等加速度:一般指加速度在10g到50g之间,适用于对产品进行性能评估。
•高加速度:一般指加速度大于50g,适用于对产品进行极限测试。
选择合适的加速度可以更好地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下产品所受到的冲击力。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是指振动试验的时间长度。
振动试验标准

振动试验标准振动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实验方法,用于评估产品在运输、使用和储存过程中的振动性能,以及对振动环境的适应能力。
振动试验标准是对振动试验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文件,它规定了试验的方法、设备、环境条件、试验方案、数据处理和报告要求等内容,是进行振动试验时必须遵循的标准。
首先,振动试验标准应当明确试验的目的和范围。
试验的目的可以是评估产品的振动耐受性、检验产品的可靠性、验证产品的设计性能等。
试验的范围包括试验的对象、试验的条件、试验的要求等。
明确的试验目的和范围有助于确定试验方案和评价试验结果。
其次,振动试验标准应当规定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试验的方法包括振动激励方式、振动频率范围、振动幅值、振动方向等。
试验的步骤包括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过程中的操作流程、试验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规定明确的试验方法和步骤有助于保证试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此外,振动试验标准还应当规定试验设备和环境条件。
试验设备包括振动台、振动控制系统、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环境条件包括试验室的温度、湿度、噪声水平等。
规定合适的试验设备和环境条件有助于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振动试验标准还应当规定试验方案和数据处理要求。
试验方案包括试验的方案设计、样品的选择、试验的参数设置等。
数据处理要求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
规定合理的试验方案和数据处理要求有助于得到可靠的试验结果和结论。
最后,振动试验标准还应当规定试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试验报告应当包括试验的目的和范围、试验的方法和步骤、试验的设备和环境条件、试验的方案和数据处理、试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规定完整的试验报告内容和格式有助于传达试验结果和结论。
综上所述,振动试验标准是进行振动试验时必须遵循的标准文件,它规定了试验的方法、设备、环境条件、试验方案、数据处理和报告要求等内容。
遵循振动试验标准有助于保证试验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促进产品的质量提升和技术进步。
振动试验参数详细解析

振动试验参数详细解析【引言】振动试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实验方法,通过对被试对象施加不同频率和振幅的载荷,来模拟实际运行环境中的振动情况。
振动试验参数的选择和解析对于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解析振动试验的各种参数,包括振动方式、振动频率、振幅、加速度、位移和时间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程实践中。
【正文】1. 振动方式振动试验可以根据振动方式的不同分为单轴振动和多轴振动两种。
单轴振动是指在一个方向上施加载荷,而多轴振动则是在多个方向上施加载荷。
选择振动方式需要根据被试对象在实际使用中所受到的振动情况来决定,以尽可能接近实际情况。
2. 振动频率振动试验的频率是指振动载荷的周期性变化,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频率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被试对象所处的振动环境和试验的目的。
一般来说,低频振动主要用于模拟地震等自然振动,高频振动则更适用于模拟高速旋转机械等工业振动。
3. 振幅振幅是指振动载荷的变化幅度,通常以加速度或位移的大小来表示。
振幅的选择需要结合被试对象的实际使用情况和试验目的来决定。
较小的振幅可以用于评估结构的线性响应,而较大的振幅则可以用于评估结构的非线性响应和疲劳寿命。
4.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振动试验中施加在被试对象上的加速度大小,通常以重力加速度(g)为单位。
选择适当的加速度需要考虑被试对象的材料特性、结构强度和试验要求等因素。
5. 位移位移是指被试对象在振动试验中的位移变化,通常以毫米(mm)或微米(μm)为单位。
位移的大小对于评估结构的变形和振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一些精细结构和振动敏感的设备,位移要求通常较小。
6. 时间振动试验的时间是指试验持续的时间,通常以小时(h)为单位。
试验时间的选择需要根据被试对象的使用寿命、试验目的和试验要求等因素来确定。
较短的试验时间可以快速评估结构的初始响应,而较长的试验时间则可以用于评估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和耐久性。
【总结与回顾】在振动试验中,选择合适的试验参数对于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振动试验基本知识

专业知识1、振动试验基本知识1.1 振动试验方法试验方法包括试验目的,一般说明、试验要求、严酷等级及试验程序等几个主要部分。
为了完成试验程序中规定的试验,在振动试验方法中又规定了“正弦振动试验”和“随机振动试验”两种型式的试验方法。
正弦振动试验正弦振动试验控制的参数主要是两个,即频率和幅值。
依照频率变和不变分为定频和扫频两种。
定频试验主要用于:a)耐共振频率处理:在产品振动频响检查时发现的明显共振频率点上,施加规定振动参数振幅的振动,以考核产品耐共振振动的能力。
b)耐予定频率处理:在已知产品使用环境条件振动频率时,可采用耐予定频率的振动试验,其目的还是为考核产品在予定危险频率下承受振动的能力。
扫频试验主要用于:●产品振动频响的检查(即最初共振检查):确定共振点及工作的稳定性,找出产品共振频率,以做耐振处理。
●耐扫频处理:当产品在使用频率范围内无共振点时,或有数个不明显的谐振点,必须进行耐扫频处理,扫频处理方式在低频段采用定位移幅值,高频段采用定加速度幅值的对数连续扫描,其交越频率一般在55-72Hz,扫频速率一般按每分钟一个倍频进行。
●最后共振检查:以产品振动频响检查相同的方法检查产品经耐振处理后,各共振点有无改变,以确定产品通过耐振处理后的可靠程度。
随机振动试验随机振动试验按实际环境要求有以下几种类型:宽带随机振动试验、窄带随机振动试验、宽带随机加上一个或数个正弦信号、宽带随机加上一个或数个窄带随机。
前两种是随机试验,后两种是混合型也可以归入随机试验。
电动振动台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作用的安培定律。
1.2 机械环境试验方法标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第二版)2001年4月汇编中汇集了截止目前我国正式发布实施的环境试验方面的国家标准72项,其中有近50项不同程度地采用IEC标准,内容包括:总则、名词术语、各种试验方法、试验导则及环境参数测量方法标准。
其中常用的机械环境试验方法标准:(1)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2)GB/T 2423.6-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3)GB/T 2423.7-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c和导则: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产品)(4)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和导则:自由跌落(5)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6)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d:宽频带随机振动——一般要求(7)GB/T 2423.12-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da:宽频带随机振动——高再现性(8)GB/T 2423.13-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db:宽频带随机振动——中再现性(9)GB/T 2423.14-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dc:宽频带随机振动——低再现性(10)GB/T 2423.15-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Ga和导则:稳态加速度(11)GB/T 2423.22-1986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温度(低温、高温)和振动(正弦)综合试验导则(12)GB/T 2423.24-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温度(低温、高温)/低气压/振动(正弦)综合试验导则GJB150.1~150.20-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标准中共包括1个总则和19个试验方法,以美国军用标准MIL-STD-810C或810D为依据制订,其中涉及机械环境试验的是:(1)GJB150.15-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加速度试验(2)GJB150.16-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3)GJB150.17-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噪声试验(4)GJB150.18-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冲击试验(5)GJB150.20-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飞机炮振试验依据MIL-STD-810F修订的GJB150即将颁布。
振动试验标准

振动试验标准振动试验是指利用振动台或振动机械对产品进行振动加载,以模拟产品在运输、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振动环境,从而评估产品的振动性能和可靠性。
振动试验标准是指对振动试验进行规范和标准化,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振动试验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振动试验的标准分类、试验方法、试验设备要求等。
首先,振动试验标准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常见的振动试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机械振动、电子产品振动、汽车零部件振动、航空航天产品振动等。
每种振动试验标准都有相应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指标,以确保产品在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其次,振动试验标准对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有着详细的要求。
试验方法包括振动频率、振动幅值、振动方向、振动时间等参数的设定,以及试验过程中的监测和记录要求。
试验设备要求包括振动台或振动机械的性能指标、安装要求、校准要求等。
这些要求的制定,旨在保证振动试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从而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
此外,振动试验标准还对试验结果的评定和分析提出了要求。
试验结果的评定包括对产品在振动加载下的性能变化、损伤情况、可靠性指标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试验结果的分析要求包括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振动试验报告的编写要求等。
这些要求的制定,有助于对振动试验结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为产品的设计改进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总之,振动试验标准是对振动试验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的重要依据,它涵盖了试验分类、试验方法、试验设备要求、试验结果评定和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遵循振动试验标准进行试验,有助于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为产品的设计改进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本文对振动试验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动试验、设备与检测1 振动试验及其方法与规范1.1 振动试验1.1.1 可靠性和环境试验产品从出厂到使用期满全过程中,能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一切技术指标和特性的总和称为产品质量。
这些指标特征和特性包括性能、强度、寿命、可靠性和使用期等。
其中,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的期限和条件下完成规定任务的概率。
如果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而不能完成规定的任务,就叫做发生故障,对元器件来讲就是失效。
所以,某种产品的故障率越低,其可靠性就越高。
可靠性是针对一定的环境条件而言的。
为评价和分析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叫做可靠性试验,其目的是要确定产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工作或贮存时的可靠性特征量,为使用、生产和设计提供数据。
同时,通过试验来暴露产品在设计、原材料、工艺流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失效分析、质量控制来提高产品质量。
可靠性试验可以分为环境试验、寿命试验和特殊试验三种。
为评价和分析环境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而进行的试验叫环境试验,它是将产品暴露在自然的或人工的环境条件下经受其作用,以评价在实际使用、运输和贮存环境条件下的产品性能,并分析研究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理。
环境条件是产品所经受到的周围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
环境试验可以分为自然暴露试验、现场试验和人工模拟试验三类。
环境试验也是例行试验的一部分,工厂生产的产品按惯例必须进行的试验叫做例行试验,它是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可以逐批进行,也可以定期进行。
例行试验包括:环境试验项目、寿命试验项目和某些特殊试验项目三种。
例行试验具有下列特点:(1)它是一种模拟试验,用来模拟产品可能遇到的环境条件与工作状态,以检验对产品性能(功能)的影响。
(2)通常把产品出厂后可能遇到的复杂的、综合性的应力,分解成单一应力或仅有一、两种复合应力作用的功能试验,以检查产品在应力状态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通常采用加速试验和疲劳试验,因此例行试验后的样品一般不再作为成品提交用户使用。
(4)它是对产品质量进行周期性检查,故又称周期试验。
试验周期在产品标准中有规定,一般为一个月、两个月、一季度或半年,以确定周期内成批产品的质量。
(5)它是采取随机抽样,根据允许的批极限不合格品率,制定合格判定数,并用定时截尾试验来快速检查与鉴定产品的早期失效水平。
1.1.2 振动试验振动试验是环境试验中的一种。
它是在实验室模拟各种恶劣的振动条件,以检验振动对产品的影响,例如:经振动试验后仪器仪表是否产生噪声,引线及元器件是否有断裂或造成其它形式的失效等等。
振动试验一般放在振动试验装置上进行,其振动频率、振动强度及试验时间要根据振动试验标准(规范)确定。
振动对产品的主要影响是:(1)使结构损坏,引起变形、弯曲、产生裂纹、断裂,造成部件间的相互撞击等,从而使产品疲劳损坏;(2)使工作性能失灵、功能失效或性能超差,造成接触部件的接触不良,继电器误动作,电子管噪声增加,指示灯闪烁等,从而导致工作不正常、不稳定,甚至完全不能工作;(3)使工艺性能破坏,如螺钉或连接件松动、脱焊等。
振动试验的目的是确定产品从制成开始,在运输、使用及工作过程中所能承受外来的振动或自身产生的振动,而不致破坏并能保持其原有性能,达到预定的寿命和可靠性。
振动试验通常有下列几种类型。
(1)疲劳环境试验:通过这种试验了解各种机械、构件、设备、材料以及元器件,承受往复振动环境而引起的性能参数变化或疲劳破坏的有关数据。
(2)研究性试验:为了研究、开发新产品或改进、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振动试验提供必要的力学性能参数。
(3)产品质量监控试验:为确保制造的产品质量,严格控制生产工艺,采用振动试验对其实行质量监控。
(4)新产品质量验证试验:对新设计制造的产品,通过振动试验来验证其是否能承受预期的振动环境条件,并保持其应有的性能。
(5)包装运输试验:为了解产品出厂时包装是否安全、牢固和合理,运输中是否安全和可靠,通过振动试验提供必要的参数。
(6)适应性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人体对交通工具的振动、公害振动等是否适应,能否满足人们在各种振动环境下正常生活或工作。
1.2 振动试验方法常用的振动试验方法详见表1所示。
表1 几种振动试验方法的比较1.3 振动试验规范1.3.1 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关标准(1)1S0 2041—1975振动与冲击名词术语;(2)1SO 5344—2004电动振动台——描述设备特性的方法;(3)1SO 6070—1981振动发生器辅助台——描述设备特性的方法;(4)1SO 8626—1989用于产生振动的伺服液压试验设备——描述特性的方法。
1.3.2 我国有关国家标准(1)GB 2298—1990机械振动、冲击名词术语;(2)GB/T 7670—87电动振动试验设备特性的描述方法;(3)GB/T l0861—89液压振动台;(4)GB/T 11353—89振动发生器辅助台设备特性的描述方法;(5)GB/T 5170.13—8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机械振动台;(6)GB/T 5170.14—8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振动台;(7)GB/T 5170.15—8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液压振动台;(8)GB/T 5170.19—8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温度/振动(正弦)综合试验设备;(9)GB/T l0179液压伺服振动试验设备特性的描述方法;(10)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Fh:振动(正弦)试验;(11)GB/T 2423.56—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Fc:宽带随机振动试验;1.3.3 我国有关国家计量检定规程(1)JJG l89—1997 机械式振动试验台检定规程;(2)JJG l90—1998 电动式振动试验台检定规程;(3)JJG 298—2005 中频标准振动台(比较法)替代了原JJG 298-82 校准振动台(4)JJG 541—1988 落体式冲击试验台检定规程(5)JJG 637—1990高频标准振动台检定规程;(6)JJG 638—1990液压式振动试验台检定规程;(7)JJG 948—1999 数字式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检定规程;替代了原JJG 529—1988随机振动试验系统检定规程;(8)JJG 1000—2005 电动水平振动试验强检定规程2 振动试验设备2.1 振动试验设备的分类振动试验设备通常是指用以产生振动及进行控制,并能将这种振动加到其它结构、零部件或产品上的设备。
一般包括振动台台体、监控系统和辅助设备等。
振动试验设备有时也称为振动试验系统或振动试验台,简称振动台。
振动试验设备按其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机械式(简称机械振动台)、电动式(简称电动振动台)和电液式振动试验系统(简称电液振动台也叫液压振动台)。
其它还有电磁振动台、压电振动台和磁致伸缩振动台等。
三种类型振动台的原理、特点和用途见表2。
2.2 机械式振动台在振动试验中,机械振动台使用较为广泛。
机械振动台形式较多,主要有弹簧片式偏心式机械振动台、偏心—弹簧式机械振动台、双质量机械振动台、离心式机械振动台四种,其中尤以离心式机械振动台使用最广。
2.2.1 偏心式机械振动台偏心式机械振动台是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偏心轮—连杆机构直接驱动的一种振动台,如图18—1。
其工作原理是:马达通过变速机构或直接带动曲柄—连杆机构或偏心轮—连杆机构,使连杆及台面作往复振动。
这种振动台是利用位移形式使台面振动,而不是用力来激振的。
偏心式机械振动台负荷一般为5—10kg左右,频率范围10~100Hz,振幅0~5mm。
由于传动件之间的摩擦、冲击等,振动台台面的波形失真比较大,噪声也较大。
2.2.2 偏心.弹簧式机械振动台偏心-弹簧式机械振动台是通过偏心轮及弹簧来驱动的一种振动台,如图18—2。
在工作原理上,与偏心式机械振动台不同的是(1)偏心轮经过连杆后,再经过激励弹簧k o而带动台面振动;(2)偏心轮安装在一个子衡质量块m2上,而台面m l和平衡质量块的悬挂弹簧k1和k2都比较软;(3)在台面和平衡质量块之间安装了一个工作弹簧k,调节其刚度系数就可改变台面的振幅,而偏心式机械振动台则是通过调节曲柄或偏心轮的偏心距来调节振幅的,较不方便。
偏心—弹簧式机械振动台的性能和偏心式机械振动台相似。
2.2.3 双质量弹簧片式机械振动台双质量弹簧片式机械振动台又叫电气机械式振动台,它的结构简单,振幅和频率调节方便,过去常用于仪器仪表作振动试验,因此通常也称为仪表试验振动台,由于这种振动台波形失真较大,性能要求不高,因此除用于作水泥制品振动试验外一般不再用了。
由这种振动系统性质决定,它的振动频率决定于传动电动机的转数,而它的振幅取决于激励弹簧产生的激励频率与固有频率的比值。
在使用时,如果频率已知,要得到需要的振幅值,只要调节固定弹簧的固有频率数,即改变固定弹簧的有效长度,这样虽然偏心率不改变,但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振幅值,所以调频调幅都很方便。
2.2.4 离心式机械振动台离心式机械振动台是利用旋转不平衡质量块所产生的离心力来进行激振的一种机械式振动台。
它可以分为停车调幅和开车调幅两种类型,后者的数量在逐步增加,而前者目前仍普遍使用。
停车调幅离心式机械振动台是利用若干组不平衡质量块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其水平方向分力相互抵消,垂直方向分力合成一正弦力而激励振动,如图18—3。
不平衡质量块旋转时的离心力为:2P=mr ω (1)式中,m 为不平衡质量块的质量;r 为不平衡质量块重心至旋转轴中心的距离;ω为不平衡质量块旋转的角速度。
不平衡质量块由质量相同的固定扇形块和活动扇形块组成一组(两对)不平衡器,当活动扇形块调整偏离位置α角时(如图18—4),扇形块离心力水平方向分力为:21 P =mr cos 2a ω垂直方向的分力为:21=mr sin2a R ω 因为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作用线上,所以其合力为零。
而垂直方向的合力为2R 1(因为是两对),即:2R=2mr sin2aω (2) 由公式(2)可以看出激振力按正弦规律变化,使激振器产生正弦振动。
如果改变角度a (即对称地改变两对活动扇形块与固定扇形块之间的角度),就可改变激振力的大小,从而达到获得不同振幅的目的。
开车调幅离心式机械振动台利用拉杆和螺旋导销,实现了不停车连续调幅,图18-5为其结构简图。
台面和激振器连成一体,并安装在一个螺旋弹簧上,形成一个单自由度振动系统。
激振器主要由单轴开车可调整的不平衡器与调幅机构组成,其垂直振动的导向是由带筋墙板支承的滚动轴承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