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古诗带拼音版

合集下载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赏析

时空的交错心灵的和谐——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赏析【原作】踏莎行·候馆残梅—[宋]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響。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古诗今译】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

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一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

在这美好的春一光里,我也送走了你。

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

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

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

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赏析】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官职参知政事。

宋仁宗景三年(1036),欧阳修因直言论事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所作。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的革新的领袖,一代文宗,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风平易流畅,纡徐婉曲,富于情韵,对当时的浮艳诗风也有所革新。

同时又是史学家,与宋祁同修《新唐书》,独力完成《新五代史》。

欧阳修善论诗,他的《六一诗话》开了诗话这一新的文学形式,对后来的词话产生了很大影响。

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与晏殊齐名。

其词主要内容与晏殊相仿,多写恋情相思、酣哥醉舞、惜春赏花之类但比晏殊更深婉缠一绵、意境更浑融。

词风除深婉清丽外还有疏宕明快的,内容、风格均比晏词丰富是北宋前期重要的词家之一,有《六一词》传世。

本篇是一首抒写离愁的词作。

写远行的人见春一色*无边,愁思不断,闺中人登高远望,思念离别的人儿,哀怨满怀。

欧阳修《踏莎行》诗词翻译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诗词翻译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诗词翻译赏析欧阳修《踏莎行》诗词翻译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欧阳修《踏莎行》诗词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译文] 平坦的草地尽头是青山,而你的远行人,更比青山远,你想看上一眼,可怎么会看得见。

[出自] 北宋欧阳修《踏莎行》《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

"注云:"候馆,楼可观望者也。

"草薰风暖: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 薰:指草香。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

辔,缰绳。

盈盈:泪水充溢貌。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平芜:平坦开阔的草原。

行人:此指心上人。

译文1:馆舍庭院里的梅花已经凋残,小溪柳树枝条迎风飞舞。

微风吹着青草,摇动行人的马上辔头。

离家也渐渐遥远,我的愁绪越来越浓,就像一路奔腾的春水一样连绵不断。

思念的人儿柔肠寸寸,千回百转;任那透明的泪珠流过化过妆的脸。

画楼太高,不要凭倚高栏,因所见到的情景更令人伤感。

眼前眼界到处是春山,而那位心上的人,却在春山更远处。

译文2: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

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

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

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

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

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

欧阳修《踏莎行》全词翻译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全词翻译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全词翻译赏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译文] 离家也渐渐遥远,我的愁绪越来越浓,就像一路奔腾的春水一样连绵不断。

[出自] 北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春山外。

注释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

"注云:"候馆,楼可观望者也。

"草薰风暖: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 薰:指草香。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

辔,缰绳。

盈盈:泪水充溢貌。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平芜:平坦开阔的草原。

行人:此指心上人。

译文1:馆舍庭院里的梅花已经凋残,小溪柳树枝条迎风飞舞。

微风吹着青草,摇动行人的马上辔头。

离家也渐渐遥远,我的愁绪越来越浓,就像一路奔腾的春水一样连绵不断。

思念的人儿柔肠寸寸,千回百转;任那透明的泪珠流过化过妆的脸。

画楼太高,不要凭倚高栏,因所见到的情景更令人伤感。

眼前眼界到处是春山,而那位心上的人,却在春山更远处。

译文2: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

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

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

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

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

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

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简析】这首词写的是早春的离情相思之情。

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片写妇在家室的离愁,两地想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主即表现离愁。

此词是欧阳修深婉词风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写一个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离情别绪,题材常见,但手法奇妙,意境优美,读来令人神远。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诗词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诗词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诗词赏析踏莎行·候馆梅残宋代: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持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译文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

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持续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

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注释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

薰,香气侵袭。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

辔,缰绳。

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寸寸柔肠:柔肠寸断,形容愁苦到极点。

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

芜,草地。

赏析这首词写的是早春的离情相思之情。

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片写妇在家室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主题即表现离愁。

此词是欧阳修深婉词风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写一个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离情别绪,题材常见,但手法奇妙,意境优美,读来令人神远。

上片写行者在得意去梅残,草薰风暖的春天在别馆与恋人离别。

他初不经意,信马由缰,悠哉游哉;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仿如迢迢持续的春流水,自然真实地刻划居人望归的愁情。

居人望尽平芜,望断春山,不见行者;行人还远在春山之外不知何处,居人盼归不见的绝望痛苦心情,能够想见。

这首词写春景发离愁,景愈传教而愁愈深,语浅淡而情有致。

上片“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持续如春水。

”这两句,为全词之眼,以持续之春水状无穷之离愁,化抽象为具象,比喻贴切。

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信如迢迢持续的春流水,自然真实地刻划了行者离情别绪萌生渐深的过程。

踏莎行·候馆梅残_欧阳修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踏莎行·候馆梅残_欧阳修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踏莎行·候馆梅残_欧阳修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踏莎行·候馆梅残_欧阳修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踏莎行·候馆梅残宋代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译文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

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

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注释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

薰,香气侵袭。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

辔,缰绳。

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寸寸柔肠:柔肠寸断,形容愁苦到极点。

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

芜,草地。

赏识一这首词是欧阳修词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词的赏析。

在婉约派词人抒写离情的小令中,这是一首情深意远、柔婉优美的代表性作品。

上片写离家远行的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开头三句是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

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

梅残、柳细、草薰、风暖,暗示时令正当仲春。

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

从“摇征辔”的“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

融怡明媚的春光,既让人流连欣赏,却又容易触动离愁。

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烘托离别,而三、四两句则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像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

此二句即景设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写得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

欧阳修《踏莎行》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原文及赏析欧阳修《踏莎行》原文及赏析篇1《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赏析】此词运用了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一是托物兴怀,词的上片写残梅、细柳和熏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出南方仲春融和的气氛,但对于离愁的行人来说,却倍增烦恼,更添愁思。

二是比喻,化虚为实。

“愁”是一种无可视感的情绪,将它比喻为迢迢不断的春水,既形象又贴切,这样化虚为实,可视可感。

三是逐层深化,委曲尽情。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更进一步说明行人离愁的无穷。

全词悱恻幽回,情深意远。

这首词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想即思妇的别恨,从游子和思妇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化了离别的主题。

全词以优美的想象、贴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含蓄蕴藉地制造出一种“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情思,一种情深意远的境界。

上片写游子旅途中所见所感。

开头三句是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

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

梅残、柳细、草熏、风暖,暗示时令正当仲春。

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

从“摇征辔”的“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

以上三句的每一个静态或动态的景象,都具有多重含义和功能。

廖廖数语,便写出了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事件和人物的举动、神情。

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烘托离别,而三、四两句则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象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

此二句即景设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写得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

下片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踏莎行诗词鉴赏

踏莎行诗词鉴赏

踏莎行诗词鉴赏踏莎行诗词鉴赏1踏莎行·候馆梅残作者:欧阳修候馆梅残①,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②。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③,楼高莫近危栏倚④。

平芜尽处是春山⑤,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①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②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

辔,缰绳。

③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④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⑤平芜:平坦的草地。

翻译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

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

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

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

我肝肠寸断,泪流满面,别上楼去倚着那高高的阑干痴望,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

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简析这首词写的是早春的离情相思之情。

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片写妇在家室的离愁,两地想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主即表现离愁。

此词是欧阳修深婉词风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写一个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离情别绪,题材常见,但手法奇妙,意境优美,读来令人神远。

上片写行者在得意去梅残,草薰风暖的春天在别馆与恋人离别。

他初不经意,信马由缰,悠哉游哉;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仿如迢迢不断的春流水,自然真实地刻划居人望归的愁情。

居人望尽平芜,望断春山,不见行者;行人还远在春山之外不知何处,居人盼归不见的绝望痛苦心情,可以想见。

这首词写春景发离愁,景愈传教而愁愈深,语浅淡而情有致。

上片“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这两句,为全词之眼,以不断之春水状无穷之离愁,化抽象为具象,比喻贴切。

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信如迢迢不断的春流水,自然真实地刻划了行者离情别绪萌生渐深的过程。

讲解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愁的词作。

它以对句开头。

候馆、溪桥,点明征途;梅残、柳细,点明时节,是一番初春的景色。

欧阳修《踏莎行》翻译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翻译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翻译赏析1、《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春山外。

2、注释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

”注云:“候馆,楼可观望者也。

”草薰风暖: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薰:指草香。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

辔,缰绳。

盈盈:泪水充溢貌。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平芜:平坦开阔的草原。

行人:此指心上人。

3、译文1:馆舍庭院里的梅花已经凋残,小溪柳树枝条迎风飞舞。

微风吹着青草,摇动行人的马上辔头。

离家也渐渐遥远,我的愁绪越来越浓,就像一路奔腾的春水一样连绵不断。

思念的人儿柔肠寸寸,千回百转;任那透明的泪珠流过化过妆的脸。

画楼太高,不要凭倚高栏,因所见到的情景更令人伤感。

眼前眼界到处是春山,而那位心上的人,却在春山更远处。

译文2: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

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

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

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

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

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

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4、欧阳修生平见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5、这是一首通过离别来写爱情相思的词作,是欧阳修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此词写离情。

梅残、柳细、草熏、风暖、暗示着离别。

征人之路,渐行渐远;闺中人的愁绪,愈益深重,直教人揪心落泪,肝肠寸断。

上阙从远行人着笔,写他途中见到恼人的春色而引发的愁绪。

旅舍周围的梅花已然凋谢零落,溪畔桥边的柳丝弱不禁风,起首二句写征人旅途中所见初春景象。

在这草春风暖的美好季节里,征人却不得不离家远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古诗带拼音版 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古诗 带拼音版, 全词笔调细腻委婉, 寓情于景, 含蓄深沉, 是为人所称道的名篇。

一起学习一下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古诗带拼音版, 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阅读 答案 , 踏 莎 行 候 馆 梅 残 欧 阳 修 古 诗 翻 译 。

1 、古诗带拼音版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hòu guǎn méi cán , xī qiáo liǔ xì , cǎo xūn fēng nuǎn yáo zhēng pèi 。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lí chóu jiàn yuǎn jiàn wú qióng , tiáo tiáo bù duàn rú chūn shuǐ 。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cùn cùn róu cháng , yíng yíng fěn lèi , lóu gāo mò jìn wēi lán yǐ 。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píng wú jìn chǔ shì chūn shān , xíng rén gēng zài chūn shān wài 。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2、 阅读答案 1.近代俞陛云曾言:“唐宋人诗词 中, 送别怀人者, 或从居者着想, 或从行者着想, 能言情婉挚, 便称佳构。

” 请从这一角度结合全诗作具体赏析。

2.请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 。

参考答案: 1.①上片从行者落笔。

起三句写离家远行者的旅途所见,以景衬情,后两句 转入写远行者的无穷的离愁别绪。

②下片从闺中妇人落笔, 行者从居者的角度进 行想象。

“寸寸”“盈盈”表现出思念的缠绵深切, “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
1/5


心里对闺中人深情地体贴和嘱咐, 也是思妇希望登高远眺行人而又不得的无奈之 情。

最后两句写思妇凝目远望,只能看到原野尽头的春山,而所思念的人更远在 春山之外,渺不可寻。

2.①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以不断的春水喻无穷的离愁,化抽象之 情为具象之物;这离愁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像眼前 伴着自己的迢迢春水,绵延不断,表现了主人公愁绪之多。

3 、古诗翻译 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 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 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

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 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

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 重重春山之外。


2/5


3/5


4/5


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