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

合集下载

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和展品特点

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和展品特点

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和展品特点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全球知名的科学文化机构,其雄伟壮观的建筑和独具特色的展品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

本篇文章将逐步介绍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和展品特点,以带领读者领略这座博物馆的魅力。

建筑风格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是新古典主义。

它被认为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最重要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之一。

博物馆的建筑师是一个名叫麦克基姆的才华横溢的建筑师,他曾是纽约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的教授。

他为博物馆创造了一个充满雄伟和优雅的结构,该建筑结构由18个石柱支撑着一个巨大的锥形穹顶,顶部还有一座22英尺高的青铜铸造的恐龙骨架。

博物馆以其简单和严谨的建筑形式著名,而这种形式同时也是19世纪美国建筑师们奉行的理想标准之一,即为建筑物减少使用夸张的装饰和复杂的设计,由此产生一个典雅而优美的空间,创造出人们可以观看和欣赏展品的舒适环境。

展品特点博物馆的展品丰富多彩,展示了数以百万计的物种和展品,以及从各个角度来介绍我们丰富多样的自然和文化历史。

在博物馆的展馆中,最大的一个展馆是生命图书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动植物标本和化石,包括恐龙骨骼模型和真实标本。

这些标本和模型帮助访客了解有关自然历史,人类演化和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之间的相互联系等知识。

在美洲土著人展览区,馆内提供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将访客带入别致的印第安部落和村庄。

展馆内收藏着艺术仿佛真实一般的陶器和装饰品,参观者可以了解到当地文化习俗对于自身世界的认识和运用。

此外,博物馆的另一个特色是举行了大量的临时和常设的展览。

一些专门的展览将访客带入虚构和神话世界,如深海啸声展览,让人们发现海洋的秘密和海洋生物。

还有一些活动在不同的季节举办,如惊险刺激的恐龙之夜,以及准备迎接巧克力和啤酒节等。

总结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和展品特点在世界文化和科学的历史中,占据着舞台演出的一席之地。

建筑艺术的简约和展出物品的丰富玳瑁,相互辉映,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学术和文化氛围。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新馆展陈策划方案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新馆展陈策划方案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新馆展陈策划方案简介本展陈策划方案旨在为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展陈提供指导和建议。

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和精心设计的展品,我们将展示内蒙古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展陈主题内蒙古自然之美- 通过生动的展品展示内蒙古的壮丽自然景观,如大草原、湖泊和沙漠等。

- 强调内蒙古的独特动植物资源,展示珍稀品种和特有物种。

内蒙古自然保护- 结合科学解说和多媒体技术,呼吁人们保护内蒙古的自然环境。

- 展示内蒙古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项目的成果和挑战。

展陈布局1. 客流引导:设置明确的参观路线,通过引导牌和地图,指引参观者按照主题有序参观。

2. 交互互动:设置触摸屏、VR展示等互动设备,让参观者能够亲身体验和了解内蒙古的自然景观。

3. 主题展示:将不同主题区域划分,每个区域通过展板、模型和真实展品等形式展示相关内容。

4. 多媒体展示: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增加展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展品选择- 珍稀动植物标本:展示内蒙古地区的特有动植物,包括濒危物种和珍稀物种。

- 地质标本:展示内蒙古地区的特色地质形态和地质历史。

- 仿真模型:制作大型仿真模型,如大草原生态系统、内蒙古特有植物等。

- 视频展示:通过精心拍摄的自然景观纪录片,展示内蒙古的自然之美。

教育活动与互动体验- 主题讲座和科普教育:组织讲座和科普活动,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 亲子活动:设计亲子互动活动,增加家庭参与度,提升教育效果。

展陈效果评估- 设立参观者意见箱,收集参观者的反馈和建议。

- 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展览的参观人次、满意度和知识传递效果。

通过以上展陈策划方案,我们将为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展览提供一个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体验,向参观者展示内蒙古的自然之美和保护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关注度。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引言博物馆是传承文化与历史、展示艺术与科技的重要场所,而博物馆展陈设计则是展示文物与艺术品的重要方式。

通过展陈设计,博物馆可以将文物和艺术品呈现给观众,让观众获得更深入的文化体验和历史感受。

本文将围绕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展开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布局与设计来提升展陈效果,让观众在博物馆中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

一、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1.1 静态展陈静态展陈是指在展厅内通过布置展柜、展架等展示工具,将文物、艺术品固定展示在特定位置,供观众观赏。

静态展陈形式适用于较为珍贵、易受损的文物和艺术品,可以有效保护展品,同时也方便观众近距离观看。

在静态展陈中,展品的摆放和陈列是至关重要的。

在展陈设计中,可以通过统一的主题和样式,将展品进行分类陈列,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展品。

同时在布置展柜、展架时,要考虑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安全问题,确保展品的展示效果和观赏体验。

动态展陈是指通过多媒体、互动装置等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的博物馆展陈形式进行升级,为观众提供更加生动、多样和趣味性的展示方式。

动态展陈可以增加展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升参观体验。

动态展陈可以采用影像、声音、互动装置等方式,将文物和艺术品与现代科技进行结合,打造更加生动、贴近当代人生活的展示形式。

通过这种方式,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展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增加参观的趣味性和深度。

主题展陈是指根据特定的主题或题材,将相关的文物和艺术品进行整合展示。

主题展陈可以通过对特定主题的深入挖掘与展示,为观众提供更加系统和完整的文化体验。

在主题展陈中,可以通过布局、灯光、配乐等手段,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境,增强展品的展示效果和观众的参观体验。

同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为观众呈现更加生动、立体的展示形式,提升展品的吸引力和展陈的深度。

2.1 展厅规划展厅规划是博物馆展陈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展厅规划,可以提升展陈的效果和观众的参观体验。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博物馆展陈设计,是博物馆展示展品的一种手段,具有分析历史、文化、艺术等多种要素的功能,是展示国家文化、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形式。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和空间布局如何,对于展陈效果和观众体验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就实际的展览经验、相关理论和技术手段对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和空间布局进行探讨。

一、展陈设计的形式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多样,根据展示展品的内容和特征以及展示目的和对象,主要可分为静态展示、动态展示和多媒体展示三种形式。

1. 静态展示静态展示相当于是将展品以静止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主要以物品本身的形态进行展示。

为了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吸引力,静态展示并不是简单地单独地摆放展品,而是按照特定的顺序和组合方式,将展品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组合,让观众感受到展品之间的相关性和连贯性。

静态展示的形式包括线性展示,互动式展示,分组布局等,其设计的形式对展品的解释、展示效果和教育力度等有着重要影响。

动态展示是将展品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即通过机械装置或电子技术等手段,将展品的相关场景模拟出来,让观众能够真正地感受其变化和历史。

同时,观众也可以参与到展品的呈现中来,与展品产生互动,体验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和文化活动。

动态展示在表现技巧和表现形式上要略胜于静态展示,但其制作难度和成本也较大。

3. 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是通过音频、视频、图像等技术形式,对展品的属性特征和历史信息进行展示,这是一种高度视觉化、听觉化、交互式的展示形式。

多媒体展示是将信息传达给观众的主要手段,其信息触达的深度和面广度及视觉上的震撼力都较为出色,适合展现些依靠文物及文献难以表达的信息。

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包括平面画面展示、立体声音展示和飞行态度展示等,其设计的形式对于展示信息和展示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空间布局的研究博物馆展览的空间布局是对展陈设计的空间组合和布局方案的呈现,在整个展示过程的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博物馆陈列方案

博物馆陈列方案

博物馆陈列方案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展示的重要场所,陈列方案的设计与安排至关重要。

通过精心策划和展示,博物馆能够有效传达文化信息,打造良好的参观体验,提升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知识水平。

本文将就博物馆陈列方案的要点进行论述,包括空间布局、展品安排、主题展示和互动体验等。

一、空间布局在博物馆的空间布局方面,需要遵循展览的主题和定位。

通常,大型博物馆的展厅会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展示不同的艺术品类和文化主题。

例如,历史展区、艺术品展区、科技展区等。

在每个展区内,通过景墙、展台和隔断等手段将不同的文化艺术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展览空间得到最优化的利用。

此外,为了提供便利的参观流线,必要时可设置导览图以及信息牌,指示观众参观路线和相关信息。

二、展品安排展品的布置需要考虑到展览主题和观众的观看需求。

根据展览主题的不同,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空间布局、主题连贯等方式,将展品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展览故事。

同时,展品之间的距离和高度应做适当调整,以便观众能够清晰地观察。

重要的展品可以单独陈列并设置展品说明,以引导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三、主题展示为了展现博物馆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博物馆陈列方案一般会设计一些主题展示。

例如,临时展览、特色展览等。

主题展示可以突出某个具体的历史瞬间、人物传记或者一种艺术流派等,通过精心布置和相关的解说资料,引导观众深入了解主题内容,形成对该主题的全面认知。

四、互动体验为了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博物馆陈列方案也需要考虑互动性的设计。

可以在展厅内设置互动体验区,通过影视展示、虚拟现实、模拟体验等方式,引导观众积极参与到展览中。

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触摸屏或者展品试用区,让观众能够亲身体验展品的魅力和功能,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感。

总结:博物馆陈列方案的设计和安排是打造高品质展览、提供良好参观体验的关键。

在空间布局、展品安排、主题展示和互动体验等方面,需要精心策划和设计,确保观众能够充分了解、欣赏和参与。

自然博物馆展厅介绍

自然博物馆展厅介绍

自然博物馆展厅介绍
自然博物馆是一个古老的文化机构,它的展厅中收藏有关自然史、人类历史、社会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各种宝贵资料。

作为一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自然古迹,自然博物馆的展厅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自然博物馆展厅一般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专注于自然史,另一部分则专注于人类历史、社会发展和文化传统。

自然史展厅以物种、生物、地质及其进化过程为中心,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复杂的自然史知识,帮助观众了解地球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历史、社会发展和文化传统展厅则收录文物、书画、玉器等,并以文字形式介绍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化传统的发展状况等。

另外,自然博物馆展厅还提供活动室及多媒体观景台,使观众可以更有效地参观展厅,并为展厅提供更多服务和安排活动。

活动室有展示厅、投影厅、教学厅、多媒体课堂以及其他相关室内活动空间,让观众可以亲身体验展厅里的文化内涵。

多媒体观景台通过安装投影仪和多媒体系统,提供给观众多种动感的多媒体视觉享受,包括3D、360度全景等,使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感受自然博物馆的精彩之处。

此外,自然博物馆还推出了多种新型的参观活动,给访客带来更多惊喜和乐趣。

例如,“宇宙探索之旅”将通过多媒体技术帮助观众
探索宇宙的奥秘;“古文明探秘”则以3D影像和VR技术带领观众进
入古代文明的奇幻世界;“恐龙大冒险”则让观众深入恐龙的足迹,
探索它们的神奇秘密。

自然博物馆的展厅拥有跨时代的独特文化,引领着游客们深入探
索的足迹。

它不仅将自然史、人类历史等各类文物展示得淋漓尽致,同时还将新型参观活动和多媒体技术纳入展厅中,使观众可以更加生动地感受到自然史、人类历史、社会发展和文化传统中的魅力。

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说明1.工程设计依据1.1.国家有关规、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JGJ 66-91《办公建筑设计规》JGJ67-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建筑部装修设计防火规》GB5022-9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GB50067-97《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JGJ50-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GB50345-200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其它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1.2.自然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1.3.市章江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文件1.4.共青团市委2009年6月2日补充函1.5.2009年8月11日及9月7日市规划委员会专家意见书1.6.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自然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赣发改投资[228]号1.7.市建设规划局关于《市自然博物馆》的方案批复赣建规审[2009]148号1.8.建设单位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2.工程项目的概况2.1.城市概况市位于赣江上游,南部,东接省市和市,南临省市、市和市,西靠省市,北连本省、抚州两地区,是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市是省最大的行政区,下辖1区2市15县,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章贡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平方千米。

总人口845.69万人,其中市辖区56.91万人。

2.2. 建筑性质自然博物馆工程选址于章江新区城市中轴F14地块,紧邻中央生态公园南侧,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公顷。

它是自然主题馆(即博物馆中心楼)、室植物园、生态休闲园等三部分功能组成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

该项目的建设有益于确立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将改变乃至华南地区没有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

建设项目总规模为27500平方米,建筑层数4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小于24米。

国家自然博物馆展品介绍

国家自然博物馆展品介绍

国家自然博物馆展品介绍国家自然博物馆展厅面积10000余平方米。

拥有37万余件馆藏标本,比如中华侏罗兽、赫氏近鸟龙标本等;还包括有古黄河象头骨化石、中国恐龙木乃伊化石、北极熊等。

主楼一层有拥有无脊椎动物厅、古爬行动物厅、恐龙公园、古哺乳动物厅等展厅。

二层有植物世界、人之由来、神奇的非洲展厅。

“精品馆”则收藏有部分馆藏标本。

馆藏陈列以生物进化为主线,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构筑起一个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

古生物陈列厅向我们展示了生物的起源和早期的演化进程。

这些生物的遗迹透过化石的印痕,人们似乎又看到了已经灭绝的生物。

精品展厅在地下负一层,呈现了数百件珍贵动物标本,呈现了动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动物进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

动物标本不少是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

图片是中华鲟标本。

植物展厅。

位于展楼二楼北侧,展出的是植物化石和各类现代植物标本,多达1200余件。

分成“植物演化”“被子植物的繁盛与适应”和“植物与人类”三部分。

以大量的植物化石标本、复原景观和各类现代植物标本等形式,展示了从低等植物至高等植物不断繁盛的演化过程。

神奇非洲。

展厅以非洲珍贵动物标本为基础,采用360度环形全景画展示技术,地面地形与背景画的自然衔接展现无限透视,还原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比较科学地将非洲大陆最具代表性的一些野生动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展品非常丰富,涵盖了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和自然现象。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展品:1. 化石展品:包括恐龙化石、古生物化石、动植物化石等,展示了地球历史的演变过程。

2. 矿物展品:包括各种宝石、矿石、晶体等,展示了地球内部的丰富多样性。

3. 动植物标本: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标本,如鸟类、哺乳动物、鱼类、昆虫、植物等,展示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4. 自然灾害展品:包括地震、洪水、火山等自然灾害的模型和演示,让游客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危害。

5. 天文展品:包括太阳系模型、行星模型、恒星模型等,展示了宇宙的奥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
本文以烟台自然博物馆为例,阐述了自然博物馆标本陈列设计的目的,介绍了展陈设计的主要形式和展陈设计的空间布局。

在展陈形式方面,其特征是:遗址与室内陈列相融合;充分体现博物馆主题;合理使用室内陈列灯光与色彩;合理运用辅助设施。

在空间布局方面,其特征是:空间展线的灵巧变化;现代空间占领手法;空间展示形式多元化,高低层次分明;展示空间扩大化;利用科学技术让文物展示不再是单调的陈列方式。

标签: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形式;空间布局
自然博物馆是一个大型的陈列博物馆,它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进行研究与观赏以及教育后代子孙,也是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重要保存场所,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自然博物馆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如何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民文化素养,促进科技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

所以自然博物馆标本的展陈设计十分重要。

一、自然博物馆标本陈列设计的目的
博物馆功能能否更好地体现决定于博物馆展陈的设计,成功的展陈设计能够将博物馆的空间与地方合理融合与规划,可以将人与物相互制造出不同的空间环境,所以展陈设计是博物馆学中十分重要与特别的组成部分。

由于博物馆是向所有人开放,具有公众性,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面对的对象是大众,对博物馆的空间大小、陈列手段都需要进行特别的设计。

博物馆带来的内涵更直观,让人们受到的熏陶更浓郁。

二、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社会上有很多的博物馆开了没多久就关闭了呢?这主要与博物馆的生命力有很大的关系,不少人以为博物馆的生命力是无穷止尽的,因为它的背后是政府,是博物馆里的收藏品,其实不然,博物馆真正的生命力其实是标本的展现形式。

现代的博物馆有很多种类,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其展陈形式都是不同的,在进行展陈设计的时候不仅仅是单纯的标本陈列,还要突出各地域、各区域不同历史年代所形成不同的自然地貌,融为一体给人带来的正确引导,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启发与思想才能够让博物馆长久存在,也是历史存在的见证。

1、遗址与自然博物馆室内陈列的融合
现代自然博物馆与传统自然博物馆有不少区别,首先就是博物馆选址上,之前的博物馆都是不重视文物遗址的重要性,远离了它们,从而降低博物馆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但是现代的自然博物馆更重视博物馆与遗址之间的联系,重视文物遗址带来的诸多作用。

这个陈列形式不仅仅体现在自然博物馆上,像一些古代文物的博物馆更是如此。

相信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兵马俑是如何的宏伟与壮大,
给人们带来的印象是如何的深刻,而这样的博物馆的建立就是与遗址息息相关。

不过自然博物馆在这方面比较少,所以更多的环境因素来影响博物馆建馆的地址。

而在博物馆里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划分出不同的展区,不少观众有的时候可以直接观赏到文物,比如恐龙巨大的遗骸等等。

从而展现出博物馆不一样的魅力。

自然博物馆的室内陈列比较常见的展示形式就是首先会根据不同的历史形成年代,对特定时期的文物化石进行定制专门的展示柜与站台,通过这些展台与展示柜将室内空间划分,有序规划能够让观众感受不同的历史时空,仿佛置身历史的长廊中。

本馆的化石厅就是采用此种展陈手法,根据历史进程划分,对文物标本进行展出。

2、博物馆主题的表现
我们在对博物馆文物进行陈列展示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博物馆陈列的主题,这样不仅能够有序直观的反映出博物馆的各种收藏品还能将博物馆的建筑与陈列内容相融合。

而博物馆陈列的准确定位也能够帮助国家宣传重要的历史文化思想。

能够从另一方面来吸引观众,激发群众参观欲望,提高群众的鉴赏能力,在这样明确的主题下才能够让群众在游览博物馆的时候有所收获。

本馆采用分主题将厅馆分为十二个不同主题厅馆,每个厅馆都有自己的特色,主题突出,比如矿产厅,展出各式各样的宝石玉石,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室内陈列灯光与色彩的使用
博物馆色彩的使用也是与博物馆的主题息息相关,从另一个方面来更完美的表达博物馆的主题。

而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对色彩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自然博物馆的色彩基调更倾向于明亮系。

另外对于博物馆来说灯光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展厅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文物陈列的效果,而灯光也会根据展厅主题的不同来变换,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灯光与色彩不仅可以更好的陈列文物,还能够有助于观众在一个十分良好的氛围中进行观赏文物与交流,提高自己的思想层次与精神品质。

4、自然博物馆里辅助设施的运用
博物馆文物的陈列形式与诸多因素相关联,除了上述介绍的之外还不能忽视一些辅助设施的作用。

比如如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数字化与多媒体的运用让博物馆能够更好更多方面拥有陈列效果,而且可以让文物摆脱传统老旧的表现形式,以更加直观、生动,更具吸引力的想象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本馆采用触摸屏,体验台等多媒体展现形式,让观众能够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识,在对大众开放的同时源源不断的吸引更多的人来进行互动体验,为博物馆的存在带来强大的生命力。

三、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空间布局
自然博物馆的空间布局与展示结构奠定了展陈设计的主要方向,也是博物馆
主体快速展开与落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哪些因素影响到博物馆展陈效果呢?博物馆展陈结构的平衡,展示主题的层次分明,结构流线的畅通,群众情绪的张弛有度,展示亮点的突出,以及博物馆空间色彩的运用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博物馆的展现效果。

我们常说一个事情的成功绝对不止一个因素,博物馆文物陈列的成功也是如此,它与诸多因素关系巨大,比如以博物馆展陈空间的设计形式上来讲,其空间以及流线设计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设计师在对博物馆建筑空间进行分析的时候要注意與流线的精密分配。

同时几下几点要考虑到:
1、博物馆空间展线的灵巧变化
什么是展线,简单来说就是空间展示线条,一般对博物馆建筑空间基本上都是按照观众观赏方向的动线为主,不仅能够突出展陈的重点,还能够避免文物展示观赏魅力过于平均没有吸引力,一点带动全面,在博物馆的每一个展厅中设置一个主题,设置一个主题中心,让观众在观赏的时候能够为它停留脚步,在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象。

2、现代自然博物馆的普遍手法——空间占领
什么是空间占领呢?就是在确定整体结构上,依据展线的流向,对空间进行划分,让观众能够层层递进观赏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与历史的展开。

3、空间展示形式多元化,高低层次分明,相得益彰,构成完整空间结构
展陈表现形式上最重要的一点依据就是观众,在进行展示陈列的时候我们要根据观众的心理感受进行空间安排,利用观众的视觉疲劳规律来让多媒体演示拥有高低起伏的节奏,让人不断发现新鲜感,激发人们的探索欲望,引导人们的思想,促进他们了解陈列内容的向往。

4、使展示空间扩大化
为了让展示空间不断扩大化,我们首先就要让展线扩大,流线的通畅才能够实现空间的不断拓展。

5、利用科学技术让文物展示不再是单调的陈列方式
在自然博物馆中有很多大量的情景再现展示项目,同类型的展示项目不能够多,多了就会让人觉得乏味,所以其他的自然文物情景再现就应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变展陈方式。

四、结语
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领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
术的进步,在思想不断改变下,自然博物馆已经不是传统的博物馆,科学进步带动了博物馆展陈方式的多样化,也拉动提升了我国人民的文化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