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古文二则:郢人》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古文二则:郢人、伯牙善鼓琴》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03
CATALOGUE
伯牙善鼓琴解析
故事概述
故事背景
春秋时期,楚国郢城有位名叫伯 牙的乐师,他善于弹琴,琴艺高 超。一天,他遇到了知音钟子期 ,两人成为了好友。
结局
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认为世 上再无知音,便破琴绝弦,从此 不再弹琴。
人物分析
伯牙
琴艺高超,情感丰富,对音乐有着极 高的追求和敬畏之心。他一生追求完 美,渴望遇到真正的知音。
05
CATALOGUE
课程总结与思考
本课总结
重点词汇
总结本课出现的重点词汇 ,如“郢人”、“伯牙” 、“善鼓琴”等,并解释 其含义和用法。
文章结构
分析《郢人》和《伯牙善 鼓琴》两篇文章的结构, 理解其逻辑关系和表达方 式。
思想内涵
概括两篇文章所表达的思 想内涵,如友情、艺术修 养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其 现实意义。
《古文二则郢人、 伯牙善鼓琴》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课程导入 • 郢人故事解析 • 伯牙善鼓琴解析 • 古文知识点梳理 • 课程总结与思考
01
CATALOGUE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背景
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以及《左传》 的成书背景。
古文的特点与价值
阐述古文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学习古文的意义 。
课程目标
理解《郢人、伯牙善鼓琴》的寓意和主题思想
通过学习本篇古文,学生能够理解其中蕴含的寓意和主题思想,提高对古代文学的理解能 力。
掌握古文的阅读技巧
学习古文的句式、词汇、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掌握阅读古文的基本技巧。
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古文二则:郢人、伯牙善鼓琴》解析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10
研读课文
2、为什么匠石和郢人能这样的默契和互相 信任?
相互了解对方与信任对方,是一对知音。
3、匠石为什么不愿为宋元君尝试?
匠石并不了解与信任宋元君,(即使宋元君相信匠 石的技术,匠石也不能确信宋元君在大斧砍到时会 不会惊慌)他们并不是一对知音。
2020年9月28日
11
4.从“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 无与言之矣”一句话中可以看出庄子和惠子有 怎样的感情?
我这么做一遍。’ 石匠人
④虽然:即使如此。
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 掉鼻头上的白泥点。即使如 此,我的搭档却死了很长时
⑤质: 古义:对象,文 中指搭档。
间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
今义:性质,本
世,没有人给我当搭档了,
质,质量,物质。
我无法与人论辩了。”
2020年9月28日
8
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了一则姓石的匠人 削去郢人鼻尖上的污渍的故事。
15
2020年9月28日
伯牙
伯牙是春秋战国
时期晋国的上大
夫,春秋时著名
的琴师,擅弹古
琴(是琴不是筝
),技艺高超,
既是弹琴能手,
又是作曲家,被
人尊为“琴仙”
。
16
2020年9月28日
钟子期
钟子期,名徽, 字子期。春秋楚 国(今湖北武汉 汉阳)人。相传 钟子期是一个戴 斗笠、披蓑衣、 背冲担、拿板斧 的樵夫。
子》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 ”三个部分(“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 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是 庄子所写的,“外篇”的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 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和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 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
《古文二则:郢人、伯牙善鼓琴》课件

自从惠施先生死后,没有 人给我当搭档了,我无法与人 论辩了。
展示三:深入体会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匠石和郢人 非常的默契和互相信任?
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 不失容。
2、为什么匠石和郢人能这样的默契 和互相信任?
相互了解对方与信任对方,是一对知音
3、匠石为什么不愿为宋元君尝试?
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 雄伟庄重的样子像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 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
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1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本文的主 要内容?
成果展示三:深入体会
• 2.“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六次;“善鼓琴”“善听”中的“善”:擅长;“善哉”中的 “善”:好。
• 3.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寇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 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 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2.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道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知识扩展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 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下列寓言和成 语都出自《庄子》: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东施效颦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呆若木鸡 无用之用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邯郸学步 成者英雄败者贼
《古文二则:郢人》课件

知识扩展: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成语,
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下列寓言和成语都出自《庄 子》: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 东施效颦 呆若木鸡 每况愈下 邯郸学步 庖丁解牛 中规中矩 大相径庭 朝生暮死 沉魚落雁 秋毫之末 栩栩如生 迎刃而解 游刃有余 得心应手 踌躇滿志 不翼而飞 支离破碎 真知灼见 探囊取物 鼓盆而歌 昭然若揭 似是而非 失之交臂 捉襟见肘 学富五车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运斤成风 成者英雄败者贼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自夫子 之死也, 吾无以为质矣,
自从惠施先生死后,没有人给我当搭档了,
吾无
与 言之矣。”
我无法与人论辩了。”
1.“郢人立不失容”说明了什么?
郢人信赖匠石,才会让匠石削去自己 鼻尖上的泥点,并且在匠石的利斧下面不 改色心不跳。匠石能够发挥卓越本领,必 不可少的条件是他的搭档对他的信任。这 就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 赖能够产生力量,能够创造奇迹。
庄子送葬,过 惠子之墓,顾 “郢 人 垩 漫 使匠石 斫 成风,
谓从 者 曰: 其鼻端 之。
庄子在送葬的路上,经过惠子的坟墓,回过头来对随从人员说:
“楚国有个人
把白色的泥点涂抹在 他自己的鼻头上,
若蝇翼, 匠石 运斤
那块泥巴像苍蝇的翅膀那么薄, 让一位名叫“石”的匠人来砍掉它。
听而斫之,
石匠人挥舞锛子像疾风一般掠过,(楚国人)听任(石匠人)砍削,
2.庄子为什么要给自己的随从讲郢 的故事?
表达庄子对惠子的怀念之情。
庄子与惠子
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哲 学家,名家的代表人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 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 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 乐?”惠子曰:“我非子,固 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 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 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 我。我知之濠上也。 ”
《古文二则:郢人、伯牙善鼓琴》课件

人物。姓庄名周,字子休,宋 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 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 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 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 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 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 子》,名篇有《逍遥游》、 《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 人合一”和“清静无为”。返 回
言之
展示四:郢人
庄子与惠子相知甚深,配合默契, 彼此信赖。惠子去世,庄子也就失去 了一个可以跟自己在知识、学问和智 慧问题上进行高水平辩论的挚友。
对事对人的重要性;内因 和外因都是影响成功的条件。
四、总结提升
•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五、巩固反馈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郢人( ) 斫之( ) 垩漫( ) 蝇翼( ) 寡人( ) 2、按下列词语的意思,从《郢人》一文中分别 找出相对应的古汉语单音词。 (1)经过( ) (2)回头看( ) (3)对……说( )(4)翅膀( ) (5)曾经( ) (6)听任( ) (7)神色( ) (8)对象( )
”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
篇”的七篇文字是庄子所写的,“外篇”的十
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
庄子和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
庄子真实的思想。
• 《郢人》是《庄子·徐无鬼》这一长篇中的 一节。“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 篇名,由十余个不相关的故事组成,并夹带少 量的议论。全篇内容很杂,中心不明朗,故事 之间也缺乏关联,但多数是倡导无为思想的。 课文所选部分主要写庄子对惠子的怀念。
《齐人攫(jué)金》、
《杞人忧天》、《愚公移
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
文学遗产。
伯牙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 期晋国的上大夫, 春秋时著名的琴师 ,擅弹古琴(是琴 不是筝),技艺高 超,既是弹琴能手 ,又是作曲家,被 人尊为“琴仙”。
言之
展示四:郢人
庄子与惠子相知甚深,配合默契, 彼此信赖。惠子去世,庄子也就失去 了一个可以跟自己在知识、学问和智 慧问题上进行高水平辩论的挚友。
对事对人的重要性;内因 和外因都是影响成功的条件。
四、总结提升
•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五、巩固反馈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郢人( ) 斫之( ) 垩漫( ) 蝇翼( ) 寡人( ) 2、按下列词语的意思,从《郢人》一文中分别 找出相对应的古汉语单音词。 (1)经过( ) (2)回头看( ) (3)对……说( )(4)翅膀( ) (5)曾经( ) (6)听任( ) (7)神色( ) (8)对象( )
”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
篇”的七篇文字是庄子所写的,“外篇”的十
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
庄子和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
庄子真实的思想。
• 《郢人》是《庄子·徐无鬼》这一长篇中的 一节。“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 篇名,由十余个不相关的故事组成,并夹带少 量的议论。全篇内容很杂,中心不明朗,故事 之间也缺乏关联,但多数是倡导无为思想的。 课文所选部分主要写庄子对惠子的怀念。
《齐人攫(jué)金》、
《杞人忧天》、《愚公移
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
文学遗产。
伯牙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 期晋国的上大夫, 春秋时著名的琴师 ,擅弹古琴(是琴 不是筝),技艺高 超,既是弹琴能手 ,又是作曲家,被 人尊为“琴仙”。
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郢人PPT 语文版 (共30张PPT)

今义:中国市制重量单位
对象,搭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
今义:本体,本性
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了一则姓石的匠人削去郢人 鼻尖上的污渍的故事。
1.由庄子所讲的寓言可以引申出一个什么成语? 请说说它的含义。 运斤成风 形容手法熟练,技艺高超。 2.从“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 言之矣”一句话中表达出庄子和惠子有怎样的 感情? 表达了庄子和惠子之间淳厚真挚的感情。
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宋·文天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郢 人》 课件(完美版)ppt

《郢 人》
庄子
Page
1
读故事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 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 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所以我本来就不知道 你知道鱼儿快乐;你本来不是鱼,所以你完全不 知道鱼儿快乐。”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 怎么知道鱼快乐,是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才 问我;而我在濠水桥上就知道鱼快乐了。”
Page
19
恩泽友谊, 万古长青
Page
20
伟大的情义,交友的楷模
Page
21
1、阅读庄子与惠子的其他故事 2、阅读历史上著名的知音情义的故事 (扫一扫右下方二维码)
Page
22
Page
23
Page
7
奇思妙想
为什么鼻子上只有苍蝇翅膀那么点灰,要用斤来 斫之? (1)斤是什么? (2)运斤成风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Page
8
Page
9
Page
10
奇思妙想
为什么作为一国之君的宋元君也想要尝试?
Page
11
庄子寓言故事的特点:
想象奇幻
夸张荒诞
Page 12
Page
13
探讨赏析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节奏:
顾 谓 从 者 曰:“ 郢 人 垩 慢 其 鼻 端 若 蝇 翼 ”
/
/
/
Page
4
Page
5
理解下列词的用法
职业 1、匠石:( 名石的匠人 )
姓名 2、匠石用法的拓展: 弈秋: 名秋的棋手 庖丁 : 名丁的厨师
庄子
Page
1
读故事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 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 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所以我本来就不知道 你知道鱼儿快乐;你本来不是鱼,所以你完全不 知道鱼儿快乐。”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 怎么知道鱼快乐,是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才 问我;而我在濠水桥上就知道鱼快乐了。”
Page
19
恩泽友谊, 万古长青
Page
20
伟大的情义,交友的楷模
Page
21
1、阅读庄子与惠子的其他故事 2、阅读历史上著名的知音情义的故事 (扫一扫右下方二维码)
Page
22
Page
23
Page
7
奇思妙想
为什么鼻子上只有苍蝇翅膀那么点灰,要用斤来 斫之? (1)斤是什么? (2)运斤成风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Page
8
Page
9
Page
10
奇思妙想
为什么作为一国之君的宋元君也想要尝试?
Page
11
庄子寓言故事的特点:
想象奇幻
夸张荒诞
Page 12
Page
13
探讨赏析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节奏:
顾 谓 从 者 曰:“ 郢 人 垩 慢 其 鼻 端 若 蝇 翼 ”
/
/
/
Page
4
Page
5
理解下列词的用法
职业 1、匠石:( 名石的匠人 )
姓名 2、匠石用法的拓展: 弈秋: 名秋的棋手 庖丁 : 名丁的厨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郢人》是《庄子· 徐无鬼》这一 长篇中的一节。“徐无鬼”是开 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课 文所选部分主要写庄子对惠子的 怀念。
字词正音
郢(yǐng)人 垩( è ) 斫( zhuó ) 寡( guă )人
疏通文意
庄子送葬,过 惠子之墓,顾
庄子送葬,
谓从 者 曰: 其鼻端
他自己的鼻尖上,
经过惠子的墓地, 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
随堂检测
• 顾谓从者曰: 回头看 •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 • • • • •
垩:白色的土,可用来粉饰墙壁;漫:通 “墁”,涂抹。 听而斫之: 听信,听任 砍,削
郢人立不失容: 改变神色 尝试为寡人为之: 试验 臣则尝能斫之: 曾经 臣之质死久矣: 对象,搭档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虽 然,
臣之质
死久矣。’
即使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夫子 之死也, 吾无以为质矣!夫子:那人,这里指惠子
自从惠子先生死去之后,我没有可以作为搭配的人了!
吾无
与 言之矣。”
我(也)没有可以与之谈话的人了!”
思考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匠石和郢人非常的默契和 互相信任?
2、为什么匠石和郢人能这样的默契和互相信任?
相互了解对方与信任对方,是一对知音
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3、匠石为什么不愿为宋元君尝试?
匠石并不了解与信任宋元君,(即使宋元君相信匠石的技 术,匠石也不能确信宋元君在大斧砍到时会不会惊慌)他们并 不是一对知音。
“郢
人
垩
漫 使匠石 斫
“郢地有个人
用白垩泥涂抹在
若蝇翼,
像苍蝇的翅膀那样薄,
之。
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 运斤
成风,
听而斫之,
听任他砍削白点,
匠石抡起斧头,呼呼作响,
尽垩
而鼻
不伤。
郢人立不失容。
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 郢地的人站在那里
宋元君闻之,
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29. 古文二则
郢人标
1、正确、通顺、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语 3、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走进作者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 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 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老子思想 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 子并称为“老庄”。
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
1、 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郢人( yǐng ) 斫之( zhuó ) 垩漫( è ) 蝇翼( yì ) 寡人(guǎ)
2、按下列词语的意思,从《郢人》一文中分别 找出相对应的古汉语单音词。 (1)经过( 过 ) (2)回头看( 顾 ) (3)对……说( 言 )(4)翅膀( 翼 ) (5)曾经( 尝 ) (6)听任( 听 ) (7)神色( 容 ) (8)对象( 质 )
庄子简述寓言的目的是什么?
庄子与惠子相交多年,相知甚深, 配合默契,彼此信赖。惠子去世,庄 子也就失去了一个可以跟自己在知识、 学问和智慧问题上进行高水平辩论的 挚友。所以借助“郢人斫垩”的故事 表达对惠子的怀念,说出心中无限感 慨: 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任,能 够产生力量,能够创造奇迹。
随堂检测
《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主张:
“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乐。于是他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来之后,庄子 对于自己究竟是庄周还是蝴蝶感到惊奇诧异。仔细想 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了呢,还是蝴蝶做梦变 成了庄周?庄子的想法表达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 度。 ——庄周梦蝶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学的 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 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气 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 义色彩。
《郢人》是《庄子· 徐无鬼》这一 长篇中的一节。“徐无鬼”是开 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课 文所选部分主要写庄子对惠子的 怀念。
字词正音
郢(yǐng)人 垩( è ) 斫( zhuó ) 寡( guă )人
疏通文意
庄子送葬,过 惠子之墓,顾
庄子送葬,
谓从 者 曰: 其鼻端
他自己的鼻尖上,
经过惠子的墓地, 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
随堂检测
• 顾谓从者曰: 回头看 •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 • • • • •
垩:白色的土,可用来粉饰墙壁;漫:通 “墁”,涂抹。 听而斫之: 听信,听任 砍,削
郢人立不失容: 改变神色 尝试为寡人为之: 试验 臣则尝能斫之: 曾经 臣之质死久矣: 对象,搭档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虽 然,
臣之质
死久矣。’
即使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夫子 之死也, 吾无以为质矣!夫子:那人,这里指惠子
自从惠子先生死去之后,我没有可以作为搭配的人了!
吾无
与 言之矣。”
我(也)没有可以与之谈话的人了!”
思考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匠石和郢人非常的默契和 互相信任?
2、为什么匠石和郢人能这样的默契和互相信任?
相互了解对方与信任对方,是一对知音
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3、匠石为什么不愿为宋元君尝试?
匠石并不了解与信任宋元君,(即使宋元君相信匠石的技 术,匠石也不能确信宋元君在大斧砍到时会不会惊慌)他们并 不是一对知音。
“郢
人
垩
漫 使匠石 斫
“郢地有个人
用白垩泥涂抹在
若蝇翼,
像苍蝇的翅膀那样薄,
之。
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 运斤
成风,
听而斫之,
听任他砍削白点,
匠石抡起斧头,呼呼作响,
尽垩
而鼻
不伤。
郢人立不失容。
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 郢地的人站在那里
宋元君闻之,
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29. 古文二则
郢人标
1、正确、通顺、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语 3、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走进作者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 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 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老子思想 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 子并称为“老庄”。
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
1、 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郢人( yǐng ) 斫之( zhuó ) 垩漫( è ) 蝇翼( yì ) 寡人(guǎ)
2、按下列词语的意思,从《郢人》一文中分别 找出相对应的古汉语单音词。 (1)经过( 过 ) (2)回头看( 顾 ) (3)对……说( 言 )(4)翅膀( 翼 ) (5)曾经( 尝 ) (6)听任( 听 ) (7)神色( 容 ) (8)对象( 质 )
庄子简述寓言的目的是什么?
庄子与惠子相交多年,相知甚深, 配合默契,彼此信赖。惠子去世,庄 子也就失去了一个可以跟自己在知识、 学问和智慧问题上进行高水平辩论的 挚友。所以借助“郢人斫垩”的故事 表达对惠子的怀念,说出心中无限感 慨: 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任,能 够产生力量,能够创造奇迹。
随堂检测
《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主张:
“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乐。于是他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来之后,庄子 对于自己究竟是庄周还是蝴蝶感到惊奇诧异。仔细想 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了呢,还是蝴蝶做梦变 成了庄周?庄子的想法表达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 度。 ——庄周梦蝶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学的 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 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气 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 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