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自考传感器与检测技术02202试卷及答案解释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考题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考题及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考试试题一、填空:(20分)1,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等。
(2分)2.霍尔元件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在单位磁感应强度相单位控制电流时的霍尔电势大小。
4.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的,其表达式为Eab (T ,To )=T B A TT BA 0d )(N N ln )T T (e k0σ-σ⎰+-。
在热电偶温度补偿中补偿导线法(即冷端延长线法)是在连接导线和热电偶之间,接入延长线,它的作用是将热电偶的参考端移至离热源较远并且环境温度较稳定的地方,以减小冷端温度变化的影响。
5.压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机械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机械压力,从而引起极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相反,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称为负压电效应。
(2分)6.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量(①增加②减小③不变)(2分)7. 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① 相对误差 ② 绝对误差 ③ 引用误差)来表示的(2分)8. 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被测量间的关系,除(① 变面积型 ② 变极距型 ③ 变介电常数型)外是线性的。
(2分)1、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当衔铁移动使磁路中空气缝隙的面积增大时,铁心上线圈的电感量(①增大,②减小,③不变)。
2、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电容值之间的关系中,(①变面积型,②变极距型,③变介电常数型)是线性的关系。
3、在变压器式传感器中,原方和副方互感M 的大小与原方线圈的匝数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与副方线圈的匝数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与回路中磁阻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感器与检测技术》02202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学习过程评价部分考核大纲一、学习过程评价的课程性质及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基本要求(一)课程性质与学习过程评价的设置目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阐述如何利用传感器将机电一体化系统典型被测物理量转换成与之有确切对应关系并且容易检测、传输、处理的信号,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得到有关被测系统的有用信息。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自学过程中必须做一定数量的基本实验,才能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培养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高度重视实验环节。
这是学习过程评价目的之一;另外,作一定数量的习题、思考题对学好本课程也非常必要,这是学习过程评价目的之二。
(二)学习过程评价基本要求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教学实验:(1)通过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掌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和输出特性。
(2)通过电感式传感器实验,掌握电感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和输出特性 (3)通过电容式传感器实验,掌握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和输出特性 (4)通过滤波器特性实验,了解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的类型、工作原理,掌握滤波器特性及其测试方法。
(5)通过压力传感器静态标定实验,掌握压力传感器静态标定方法,学习标定数据处理及传感器特性指标的计算。
(6)通过温度传感器校准实验,掌握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校准方法。
(7)通过振动测试实验,了解其固有频率、阻尼比及各阶振型的测试方法;了解非接触式和接触式测振传感器的特点;附加传感器质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了解激振、测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选择。
(8)通过切削力测量实验,了解八角换车削测力仪的结构、应变片的粘贴和组桥方法以及测力仪工作原理掌握八角环测力仪的静态标定方法。
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思考题。
二、学习过程评价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一) 实验内容与要求实验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
2016年中国计量大学考研真题822传感器技术2

一、物理概念或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x10=30分)1. 外光电效应2. 灵敏度3. 霍尔效应4. MEMS5. 磁畴6. 位置敏感器件(PSD)7. 热敏电阻8. 横向压电效应9. 莫尔条纹10. 敏感元件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0.5x40=20分)1. 通过给传感器输入适当的信号观察其特性参数的方式是获得其输出响应的常规方法。
当输入量为或的信号时,输入与输出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描述静态特性的参数有、、、等;当输入量为信号时,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表现为动态特性。
描述动态特性的参数有、、等。
为保证传感器的量值准确,需要对传感器进行标定。
标定就是通过建立传感器与之间的关系。
传感器的标定分为与两种。
2.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线圈的或的变化实现测量的一种装置。
这类传感器的主要特征是具有。
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按结构可分为、和三类,它们在输入为零时有一个最小的输出电压,称为。
3. 石英是一种重要的压电材料。
石英晶体有和两种。
石英晶体属于晶系,有和石英晶体之分。
石英的三个晶轴(x轴、y轴和z轴)分别称为、和。
当温度达到573℃,石英晶体就失去,该温度是其。
4. 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着的磁场中,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像水中旋涡一样在导体转圈,这种现象称为。
这时,线圈的阻抗与被测金属导体的、、线圈与金属导体的以及的角频率有关,通过把这些参数的变化变换为电压或频率的变化,即可实现对被测导体的测量。
可以用三种类型的测量电路:、和。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x10=20分)1. 在理想介质中,超声波的衰减来自于超声波的()。
A.散射B.扩散C.吸收D.全反射2. 单色光的波长越短,它的()。
A.频率越高,其光子能量越大B.频率越低,其光子能量越大C.频率越高,其光子能量越小D.频率越低,其光子能量越小3. 在以下传感器中,实现三维动态力测量的最佳方法,是采用()。
A.应变式感应器B.压阻式传感器C.压电式传感器D.CCD 4. 在运算放大器放大倍数很大时,压电传感器测量电路中的电荷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正比于()。
(整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大集合

一、填空(30分,每空1.5分)1、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0.5级。
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当测量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2、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考虑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倍左右为宜。
3、传感器由、、三部分组成。
4、利用热敏电阻对电动机实施过热保护,应选择型热敏电阻。
5、已知某铜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为50Ω,则其分度号是,对于镍铬-镍硅热电偶其正极是。
6、霍尔元件采用恒流源激励是为了。
7、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如从测量的具体手段来看它属于测量。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A、电容式B、电阻式C、压电式D、电感式2、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热端直径B、热端和冷端的温度C、热端和冷端的温差D、热电极的电导率3、将超声波(机械振动波)转换成电信号是利用压电材料的。
A、应变效应B、电涡流效应C、压电效应D、逆压电效应4、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A、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B、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C、电感是变量,电容保持不变D、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5、在两片间隙为1mm的两块平行极板的间隙中插入,可测得最大的容量。
A、塑料薄膜B、干的纸C、湿的纸D、玻璃薄片6、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A、提高测量灵敏度B、减小非线性误差C、提高电磁兼容性D、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7、当石英晶体受压时,电荷产生在。
A、Z面上B、X面上C、Y面上D、X、Y、Z面上8、汽车衡所用的测力弹性敏感元件是。
A、悬臂梁B、弹簧管C、实心轴D、圆环9、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补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B、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D、提高灵敏度10、减小霍尔元件的输出不等位电势的办法是。
A、减小激励电流B、减小磁感应强度C、使用电桥调零电位器11、测得某检测仪表的输入信号中,有用信号为20毫伏,干扰电压也为20毫伏, 则此时的信噪比为。
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考试题简答题及答案汇总—2001~2012

2001年1、简述压电式传感器分别与电压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连接时各自的特点。
传感器与电压放大器连接的电路,其输出电压与压电元件的输出电压成正比,但容易受电缆电容的影响。
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连接的电路,其输出电压与压电元件的输出电荷成正比,电缆电容的影响小。
2、回答与直线式感应同步器有关的下列问题:1)它由哪两个绕组组成。
由固定绕组和滑动绕组组成。
2)鉴相式测量电路的作用是什么。
检测感应电动势的相位 从而根据相位确定位移量的大小和方向。
3、简述压磁式扭矩仪的工作原理。
2003、2010、2011压磁式扭矩仪的轴是强导磁材料。
根据磁弹效应 当轴受扭矩作用时,轴的磁导率发生变化 从而引起线圈感抗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即可确定被测扭矩大小。
4、说明薄膜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的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是 热容量小 或热惯性小 时间常数小 反应速度快。
5、简述激光视觉传感器将条形码的信息传输的信号处理装置的工作过程。
1)多面棱镜高速旋转 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反射到条形码上作一维扫描。
2)条形码反射的光束经光电转换及放大元件接收并放大后再传输给信号处理装置。
6、采用逐次逼近法的模\数转换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由电压比较器、数/模转换器、顺序脉冲发生器、数码寄存器和逐次逼近寄存器组成。
2004年1、现有数字电压表、放大器、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振动台、标准传感器、被标定的传感器。
请设计一个用比较法对被标定传感器进行动态标定的系统,并简要说明标定原理。
两传感器背靠背安装在振动台台面中心,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驱动振动台振动,数字电压表可分别测试两个传感器的输出,从而确定传感器的动态参数。
2、在采用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系统中,电荷放大器的作用是什么?1)把压电式传感器的高阻抗输出变成低阻抗输出。
2)放大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3)消除电缆电容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3、说明人工视觉系统中图像输出部分的功能。
1)通过视觉传感器将对象物体变为二维或三维图像。
自考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课程代码02202)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A.超调量 B.时间常数C.稳定时间 D.迟滞特性2.平板型电容式角位移传感器属于A.变极距型传感器 B.变气隙型传感器C.变面积型传感器 D.变介质型传感器3.霍尔式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时,当被测物上的标记数2:4,传感器输出周期信号的频率f=200Hz时,则轴的转速为A.1500r/min B.2000r/minC.2500r/min D.3000r/min4.涡流式压力传感器属于A.电阻式传感器 B.电感式传感器C.电容式传感器 D.压电式传感器5.能够实现热电偶冷端补偿的方法是A.电位补偿法 B.电流补偿法C.电容补偿法 D.电阻补偿法6.直流电阻型水分传感器工作时,感受水分的高分子物质的电阻值与含水率的增大呈A.比例减少 B.比例增加C.对数减少 D.对数增加7。
引起人的接触觉的是作用于皮肤表面层上的微小A.应变 B.应力C.压力 D.加速度8.一个中心频率为200Hz的带通滤波器,若其一3dB通频带宽度为40Hz,则其品质因数为A.5 B.50C.500 D.50009.信号的幅值谱表示的是各谐波分量的A.幅值与频率的对应关系 B.幅值与初相位的对应关系C.初相位与频率的对应关系 D.幅值和初相位与频率的对应关系10.在超声无损检测中,超声波的频率一般不低予A.10kHz B.20kHzC.30kHz D.40kHz。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精选文档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一、填空:(20分)1,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等。
(2分)2.霍尔元件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在单位磁感应强度相单位控制电流时的霍尔电势大小。
3、光电传感器的理论基础是光电效应。
通常把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产生的光电效应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利用在光线作用下光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外光电效应,这类元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第二类是利用在光线作用下使材料内部电阻率改变的内光电 效应,这类元件有光敏电阻;第三类是利用在光线作用下使物体内部产生一定方向电动势的光生伏特效应,这类元件有光电池、光电仪表。
4.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的,其表达式为Eab (T ,To )=T B A TT BA 0d )(N N ln )T T (e k0σ-σ⎰+-。
在热电偶温度补偿中补偿导线法(即冷端延长线法)是在连接导线和热电偶之间,接入延长线,它的作用是将热电偶的参考端移至离热源较远并且环境温度较稳定的地方,以减小冷端温度变化的影响。
5.压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机械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机械压力,从而引起极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相反,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称为负压电效应。
(2分)6.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量(①增加②减小③不变)(2分)7. 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①相对误差②绝对误差③引用误差)来表示的(2分)8. 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被测量间的关系,除(①变面积型②变极距型③变介电常数型)外是线性的。
(2分)1、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当衔铁移动使磁路中空气缝隙的面积增大时,铁心上线圈的电感量(①增大,②减小,③不变)。
(完整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1.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D )重复性B 线性度C 灵敏度D 固有频率2 误差分类,下列不属于的是(B )系统误差B 绝对误差C 随机误差D粗大误差3、非线性度是表示校准(B )的程度。
、接近真值B、偏离拟合直线C、正反行程不重合D、重复性4、传感器的组成成分中,直接感受被侧物理量的是(B )、转换元件B、敏感元件C、转换电路D、放大电路5、传感器的灵敏度高,表示该传感器(C)工作频率宽B 线性范围宽C 单位输入量引起的输出量大D 同意输入量大6 下列不属于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的传感器是(B)应变式传感器B 化学型传感器C 压电式传感器D热电式传感器7 传感器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功能:检测和(D)测量B感知C 信号调节D 转换8 回程误差表明的是在(C)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多次测量B 同次测量C 正反行程D 不同测量9、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C)来表示的。
相对误差B 绝对误差C 引用误差D粗大误差二、推断1.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被测量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改变条件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 系统误差可消除,那么随机误差也可消除。
(×)3 对于具体的测量,周密度高的准确度不一定高,准确度高的周密度不一定高,所以精确度高的准确度不一定高(×)4 平均值就是真值。
(×)5 在n次等精度测量中,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为单次测量的1/n。
(×)6.线性度就是非线性误差.(×)7.传感器由被测量,敏感元件,转换元件,信号调理转换电路,输出电源组成.(√)8.传感器的被测量一定就是非电量(×)9.测量不确定度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的综合。
(√)10传感器(或测试仪表)在第一次使用前和长时间使用后需要进行标定工作,是为了确定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和动态特性参数(√)二、简答题:(50分)1、什么是传感器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简述在什么频域条件下只研究静态特性就能够满足通常的需要,而在什么频域条件下一般要研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答: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当输入量随时间变化时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