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晨诵教案

合集下载

班主任工作——晨诵课 教学设计三篇

班主任工作——晨诵课 教学设计三篇

班主任工作——晨诵课教学设计三篇第一篇:《古诗》晨诵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学过的写景散文诗内容,感受意境。

2.积极积累背诵,尝试在平时的语言或习作中运用。

3.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辟美妙。

预设导读流程一、激情导入1、回忆朗诵已学的写景散文诗或古诗。

好溪溪常好,仙都俱是仙仙都,以峰岩异绝,山水神秀而著称,融田园风光和人文史迹为一体,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清逸,云雾缭绕,素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二、自由感受1、出示诗,学生自由朗读。

(1)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

(2)说说自己从中了解的内容大意或作者描写的意境。

2、在有所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交流。

自由读男女生分句读选择喜欢的内容品读联系生活根据散文中的内容,联系生活,回忆想象。

积累背诵选择自己喜欢的词句,自由积累相互背诵指名背诵内容:我久慕名山长歌石洞天尤喜碧瑶水悠然心与闲携杯寄空谷脱履到仙关香清碧莲落林间青鸟唤寻幽悟玄机一笑朱颜还第二篇:芳草凄凄——晨诵主题帖一、开启诗同学们早上好,伴着充满阳光的晨曦,让我们一起放松心情,调整好呼吸,用最美妙的天籁之音来迎接这段美好的时光吧。

贾老师:早安,孩子们孩子们:早安,贾老师贾老师: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们,孩子们:整个早晨,我们一直看着您。

贾老师:怎样把每一寸玲珑的晨曦,变作动人的天籁,嚼成知识的芳香。

孩子们:怎样把每一寸玲珑的晨曦,变作动人的天籁,嚼成知识的芳香。

二、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赠萧瑀》《钱塘湖春行》三、新诗导入:草是春天的使者。

伴随着春天的歌声,沉睡了一个冬季的小草,抖动着纤细的身躯,迎迓着和煦的春风,从绿色的梦中苏醒。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李白《春思》)草舞蹈着生命的又一次诞生,舞蹈着青春的又一次焕发。

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

《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此后,草又成为寄托离别情怀、怀人思绪的物象。

三年级下早读晨诵绝句教案

三年级下早读晨诵绝句教案

三年级下早读晨诵绝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所学的绝句。

(2)理解并掌握绝句的韵律特点和基本格式。

(3)学会欣赏和评价绝句的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晨诵、午读、晚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记忆能力。

(2)利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绝句内容。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绝句的感悟和心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周:绝句的基本概念及特点(1)介绍绝句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讲解绝句的韵律特点:四句诗,每句五言或七言,严格的对仗和押韵。

(3)举例分析famous唐诗,让学生体会绝句的魅力。

2. 第二周:朗读与背诵(1)挑选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绝句进行晨诵。

(2)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绝句,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提高记忆能力。

3. 第三周:理解与感悟(1)利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绝句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绝句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绝句的感悟和心得。

4. 第四周:欣赏与评价(1)让学生接触不同风格的绝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绝句的喜爱和评价。

(3)组织绝句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5. 第五周:创作与实践(1)教授绝句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和创作。

(2)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借鉴。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将绝句融入生活。

三、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背诵、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终结性评价:通过绝句创作展示、朗诵比赛等形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及相关读本。

诗歌朗诵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诗歌朗诵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诗歌朗诵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诗歌朗诵教学设计教案篇1古诗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中是怎样通过写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2体会个手势中的名句所表现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1诗歌内容,借景抒情的写法2诗歌中的意境三教学方法:诵读法四课时安排:四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常识二教学重点:诗歌基本常识三教学方法:讲解四教学过程:1诗歌的历史从人类开始有了劳动就有了诗歌人类最初的劳动号子就是诗歌的雏形,所以诗歌可以成为歌,因为可以配乐而歌2诗歌划分的阶段是从西晋谢灵运的山水诗开始的3诗歌的鼎盛时期是唐朝有李白杜甫,被称为诗仙和诗圣4诗歌分类:诗歌2诗歌规则:押韵和平仄押韵规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每首诗的偶句的结尾一个字必须押韵即韵母相同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中是怎样通过写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2体会个手势中的名句所表现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1诗歌内容,借景抒情的写法2诗歌中的意境三教学方法:诵读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问:四首诗的体裁是什么:五律二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多才多艺,能诗能画,精通音乐,受音乐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独具特色。

词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景交融的特点。

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一类诗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感觉敏锐,体物细微。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歌散译: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以典属国的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

犹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有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

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查的骑兵,告知我都户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班主任工作——晨诵教学设计 两篇

班主任工作——晨诵教学设计 两篇

班主任工作——晨诵教学设计两篇第一篇:《天是什么颜色》教案一、晨诵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通过朗读诗歌,体验童心、童趣,感受一天中,天空色彩的变化。

3、能够试着模仿这首小诗,说说自己生活中感悟、发现,体验儿童诗的特点。

二、晨诵过程:1、开启谈话:孩子们,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天,让我们用明亮的眼睛、美妙的声音来迎接美好的一天吧。

孩子们,你们看看,今天的天是什么颜色?(板书课题)2、指名学生说今天天的颜色。

有位诗人,他对我们说,孩子们,天是五颜六色的,不信你看?出示新诗:天是什么颜色的?我问早晨,早晨说:“天是淡淡的亮光。

”天是什么颜色的?我问中午,中午说:“天是闪闪的金色。

”天是什么颜色的?我问夜晚,夜晚说:“天是深深的蓝色。

”天是什么颜色的?我问天,天说:“我是彩色的。

”3、学生自由阅读。

现在你认为天是什么颜色?你最喜欢天的什么颜色?为什么?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男女生分组读、背诵。

同学们读的真好,在我们美妙的朗读声中,感受到了天空色彩的变化。

是呀,我们的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

老师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用心体会,也会有许多发现,也能做小诗人,不信,请试试吧:三、拓展延伸:太阳是什么颜色?我问早晨,早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篇:晨诵: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晨诵目标:通过诵读体会到帮助别人也是自己最大的快乐。

晨诵流程:一、导语:晨诵是老师和学生一起用最美妙的词语,用最动听的声音,与黎明共舞,开启一个个生命中重要的日子。

二、开启诗:亲爱的小朋友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怎样把每一寸晨光变成书本的跳跃嚼成玲珑的诗行三、诵读诗歌《送给盲婆婆的蝈蝈》1、出示诗歌。

诵读题目。

说说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去读这题目?从这甜甜的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诵读诗歌(1)范读。

晨诵课教案设计

晨诵课教案设计

晨诵课教案设计•相关推荐晨诵课教案设计(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晨诵课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晨诵课教案设计篇1一、激趣导入明媚的阳光又掀开了新的一页,亲爱的孩子们啊,让我们一起用最美妙的词语,用最动听的声音,开始今天的晨诵课吧!(全体起立)二、师生共读开启诗师:乘着清晨的风生:我们迎接第一抹阳光师: 早安,孩子们生:早安,许老师师生: 一天之计在于晨师:我们用微笑开启新的一天生: 我们用最美妙的声音与晨光共舞三、复习诗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用你们优美、动听的声音一起回顾我们的复习诗钱万成的《朋友》,大家还记得吗?朋友钱万成朋友不是人和影子一个总是要做另一个的随从朋友不是两只鞋子一只破了另一只也会出洞朋友是一群小马放开四蹄就想较一较脚力朋友是一片小树齐心合力就能够抵挡风雨朋友是两面镜子站在一起谁也不隐瞒谁的缺点朋友是两颗星星相携相伴永远坦荡永远真诚四、学习新诗《感谢》1、过渡: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存在着,但我们看不见,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品味。

那好,亲爱的孩子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汪国真的《感谢》,相信你还会有更多的收获!2、老师范读感谢汪国真让我怎样感谢你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让我怎样感谢你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4、学生自由读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诗吗?那就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自己试着读一读吧,注意读的时候放开声音,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5、指明学生配乐范读师:谁来当当我们的小老师,用你最动听的声音来读一读这首诗?(请小老师读完了,其他同学来评一评,总结朗读方法: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感情)6、学生配乐齐读我们也像他一样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吧!6、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你知道作者要感谢的到底是谁?(作者要感谢那些疼爱他们,对他们无私帮助却不求回报的人们。

晨诵教案三

晨诵教案三

晨诵教案三一、晨诵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和节奏。

2、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3、积累运用有关春的诗句和词语。

4、背诵古诗《忆江南》二、晨诵过称:(一)导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孩子们,早上好!我们迎着晨光走进新的一天,让我们用快乐而清脆的声音开始今天的晨诵吧!(二)开启诗:1、师:阳光给生命带来活力,读书开启智慧的大门!2、生:让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三)诵读新诗:1、出示新诗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草绿了,小花红了,大树高了,小河流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冰雪化了,青蛙醒了,小朋友们又长高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不冷了,大地变绿了。

春天真的来了!诵读形式:(1)师范读,正字音。

(2)生自读新诗。

(3)男女生对读,指名领读。

(4)全体齐读。

2、学习古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诵读形式:(1)师范读,正字音。

(2)生自读古诗。

(3)男女生对读,指名领读。

(4)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5)学生自由练习背诵古诗。

(6)指名背诵。

开心收获:【注释】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独自,只有。

晓:清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

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

也代成都。

【翻译】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漆黑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居住成都时所作。

诗歌朗诵教案

诗歌朗诵教案

诗歌朗诵教案诗歌朗诵教案1一、活动目的:1、结合学校的书香读书活动,在古诗的海洋中,领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在古诗中感受到了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

2、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主题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培养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情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

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4、充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作为班集体主人的意识。

5、检测班级的古诗的诵读情况和收集情况,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人文修养。

二、活动准备:1、各小组综合实践收集整理诗词。

2、物色好主持人6人。

3、各小队组织熟练背诵古诗,根据诗意画好四季图,写好有关古诗的书法作品。

课件制作。

4、各类节目准备:相声、小合唱、小组诗等。

活动分步: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三、活动过程:揭示主题班会古诗词诵读开始。

走进古诗词的世界,去感受诗人们朴质、真切的情思。

徜徉在古诗词的长河中,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

第一部(闲情)1、播放音乐《水调歌头》带入诗境。

2、看图诵诗,春夏秋冬。

3、看图猜诗(放课件)。

第二部(亲情)1、唱《游子吟》(播放《游子吟》(唱诵结合)。

2、报答母爱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怎样去报答母亲的爱呢?3、相声《慈母心》4、一起来看看《七步诗》的创作过程。

第三部(友情)1、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比一比哪一组同学背诵的有关友情的古诗多。

2、齐唱一首古诗改编的歌《送孟浩然之广陵》。

3、下面请大家各自找曾帮助你学习,生活的好朋友送贺卡,说一句感谢的话。

(放音乐《爱的奉献》)第四部(乡情)1、李白的《静夜思》最为出名,一起来表演朗诵吧。

2、男、女同学为大家背诵。

第五部(爱国情)1、背爱国诗句《示儿》、《石灰吟》《己亥杂诗》、《出塞》、《菩萨——》《——咏喇叭》等。

《春雪》晨诵课教案

《春雪》晨诵课教案

《春雪》晨诵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春雪》的诗意和情感。

2.培养学生朗诵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2.教学难点:诗歌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唐代诗人韩愈及其作品《春雪》。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了解诗歌的主题。

2.诗歌解析(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2)分析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3)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诗歌朗读(1)教师示范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2)学生跟随教师朗读,注意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4.诗歌背诵(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帮助学生背诵。

(2)学生自主背诵,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检验背诵效果。

5.诗歌欣赏与创作(1)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感受诗歌的魅力。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诗歌。

(3)分享学生的创作成果,互相学习、交流。

6.拓展延伸(1)介绍其他关于雪的诗歌,如《卖油郎独占花魁》、《沁园春·雪》等。

(2)讨论诗歌中的季节变化,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好。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关于雪的诗歌,进行朗诵和欣赏。

2.强调诗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读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背诵《春雪》诗歌,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2.收集关于雪的诗歌,进行朗诵和欣赏。

3.写一篇关于《春雪》的感受或创作自己的诗歌。

附:《春雪》原文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诗歌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唐代诗人韩愈及其作品《春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树节诗歌》晨诵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感悟诗歌的内涵,提高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意识,表达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诗
二、导入新诗的学习
1、师引:树木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生命带来了活力,给人类带来光明,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篇优美的诗歌《植树节诗歌》,让我们一起走进阳光使者,走进春天,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三、自由诵读新诗:
植树节诗歌
从三月潮湿的手中
我们接过一个日子
接过锄头、铁锹
和成捆成捆的树苗
然后走向田野、荒坡
栽种着一年一度的春色
也栽种着内心真实的渴望
让黄土不再流失
让风沙止住流浪的翅膀
让裸露的岩石
回归久远的风貌
我们逐水而居佳
木苍苍
背靠大树谈情说爱
度过一生中最美的时光
我们用激情掘土
无数只手同时在这个日子
紧握希望之光
一棵树绿了一个人的目光
一千棵树一万棵树呢
我们注视着他们的生长
情感涌动如潮。

泪水
已不能表达我们最初的愿望
1、你从这首诗歌中读懂了什么?小组讨论
2、植树造林的好处
3、感情朗读。

(变换多种形式朗读)
四、升华主题,再读诗歌。

古诗歌晨诵
一、师生齐背晨诵寄语
师:还记得我们的晨诵寄语吗?
让我们共同穿越诗歌,
学会那个遥远故乡的语言。

这是为了实现那更高的交往,
以免我们贫乏的心中缺少语词交谈。

晨诵,我们与黎明共舞,
晨诵,我们享受生命。

二、新授
今天咱们要诵读的是古诗,谁先来给我们背几首助助兴?好吗?
能让卢老师开个头吗?看谁能接下去,相信你们行的?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七步诗》,出示古诗,
2、初读古诗。

七步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解诗人及创作经过。

(1)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

沛国谯县人,有政治雄心。

(2)他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

(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讨论
(4)、放声朗读这首诗。

(自读、互读。


(5)、学习向导:(跟随“学习向导”自学
⑴读一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⑵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⑶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

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⑷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汇报诗句的意思。

5、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步诗》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

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

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

)6、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