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少女可以承受多少苦难
做女人有多重要,有多难?

1.做女人有多重要,有多难?姑娘是世界的源头王凤仪老先生说:“姑娘是世界的源头,如果大江大河的源头水不清,流到下面仍然是浊水,如果源头水清,河流自然就水清。
”所以姑娘是世界的源头,教育要从姑娘抓起,才能改变世风。
所以我们每一位女士,要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要知道自己是未来的国民之母,是伟大的母亲,要在年轻的时候管理好自己,管理好我们自己的行为,为将来为人类留下好的人根,而去做努力。
不要被世风刮倒,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过去的“三从”是“从小从父,结婚从夫,夫死从子”。
确实没有道理,那应该有一个新的“三从”,叫: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
天理是什么?就是我们人从小长大的轮回,你做媳妇的时候天理就是你应该如何做好媳妇、做好妻子、做好慈母,这个叫天经地义;那么心要从道理,有道还得有理,要服从这个道;身要尽情理,身子一定要做我们所应该做的事,上孝公婆,中和丈夫,助夫成德,慈爱儿女,教子成才,妯娌和睦相处,这是我们做媳妇的应该做的。
青春萌动非真爱现在的小孩子,把这个青春萌动,当成了真的爱,最后受害的还是女孩子自己,今天换、明天换,结婚了没有几天还离婚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爱自己,做母亲以后也要给自己的孩子讲好青春的萌动,帮助他度过青春期。
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我们的社会才能够更进步、更发展、更壮大。
自爱才会不被弃因为某些女人不了解自己不自爱,不知道自己责任的重大,才把我们的社会搞乱。
我奉劝所有现在的年轻女孩子要爱自己,因为你是将来伟大的母亲,孩子的第一任师长,如果我们做女孩子,不能把自己当成国民之母的话,你将会被人遗弃。
女强人很累现在女强人很多,女强人的家庭多数不是很好。
因为你太强悍了。
你根本看不上这个没用的丈夫,那你就得受苦受累,你一个人要担两个人的担子,当然累啊。
一个女强人外面装着乐,穿的很华丽,内心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地步,就是因为强悍不服,觉得男人无用。
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当代女性的觉醒

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当代女性的觉醒传统社会是一个充斥着性别歧视和对女性压迫的时代。
女性被严格地限制在家庭和传统的角色中,她们的声音被沉默,机会被剥夺。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女性开始觉醒,争取平等权利和自主发展。
本文将探讨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当代女性的觉醒,展示女性在不同时代中的变化和进步。
第一部分:传统社会中的女性压迫在传统社会中,女性被视为家庭的附属物,她们被期望在家务劳动中投入大量精力,照顾丈夫和孩子。
她们被禁止参与政治、教育和商业等领域,缺乏自主权和自由意志。
遗传观念认为女性天生弱势,需要男性保护和指导。
这种认知在社会和家庭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压迫。
另外,女性在传统社会中也受到了严格的道德规范的束缚。
她们被要求婚前贞洁、婚后忠诚,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和社会排斥。
这种道德标准使得女性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她们被迫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
传统社会对女性的限制不仅限于家庭和道德上的束缚,还包括对女性身体的控制。
女性的身体被物化和性别化,被视为男性享用的对象。
第二部分:当代女性的觉醒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女权主义思潮的兴起,当代女性逐渐觉醒并开始争取自身权益。
她们不再甘于传统角色的束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独立。
女性开始参与各个领域的工作和教育,积极争取平等的机会。
她们敢于发声并倡导性别平等,呼吁消除性别歧视和对女性的压迫。
当代女性的觉醒也体现在她们对自身身体的认知和控制上。
女性开始反抗对身体的物化,呼吁尊重和平等对待女性的身体。
她们主张自主权和性自由,坚持拥有决定自己身体的权利。
当代女性的觉醒不仅表现在个人层面上,更扩展到社会层面。
女性开始组织起来,形成女性权益的集体力量,倡导社会公正和平等。
第三部分:女性觉醒对社会的影响当代女性的觉醒不仅仅改变了女性自身的命运,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女性的觉醒使得社会更加多元化和包容。
女性的参与使得政治、经济等领域变得更加平等和公正。
女性的智慧和独特视角丰富了社会的思考和决策,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人生感悟:女汉子的四重境界_人生感悟

人生感悟:女汉子的四重境界要不要做个女汉子?这是一个伪问题,完全没有纠结的必要。
那种教导你由内而外彻底软妹子的,是一种非常不负的论调。
真正付诸实践,不说有一个死一个,三个里面死一双绝对是保守估计。
一辈子安安生生地做软妹子,除了有个特别罩得住还特别疼爱你的老爸,一个三头六臂家里外头都搞得定的老妈,还得遇见视你若珍宝、又肯换灯泡、还长长久久红心不变,又会换尿布热衷陪上课的大好男人。
并且,一家子一直顺风顺水,波澜不惊地过一生。
有这样的命,可以考虑买彩票了。
如果你认定自己不过是个普通女人,并未脚踏祥云而生,就得正视在中国做女人的一般处境。
比如,单身的,要“杀得了木马,打得过流氓”;嫁人的,要“斗得过小三,下得了厨房”;当妈的,更要“教得了奥数,做得了ppt;搜得了攻略,提得了行囊”。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了也得粗通个遍,还要“扛得住情绪崩溃,熬得过岁月沧桑”。
注意!这些都不是好玩的段子,而是活生生惨烈的现实。
在这样的现实环境里,呢最重要不是开心,是汉子一点、再汉子一点。
既然注定要做一个女汉子,留给我们考量和修炼的,无非是做一个怎样的女汉子。
最失败的女汉子,是女汉子其表,玻璃心其里。
外表一味粗率豪放,穿得比男人还男人,走路都往横里晃着肩膀,不化妆不撒娇,甚而烟酒不忌、出口成“脏”,有一种不顾形象的彪悍劲儿。
你要是真的“纯爷们儿”也行,偏偏却有一颗吹弹得破的玻璃心。
明面儿上跟男人称兄道弟,私底下一片芳心暗许,还想当然地认为人家应该“懂你”。
把生活当韩剧来演,一门心思指望高富帅倾心女汉子,还是三个以上的专一深情高富帅同时对爱他们的软妹子不屑一顾,而是打破头来抢你,咳咳,您还是从事编剧事业吧。
表里如一的汉子型女性,际遇不会比这个糟糕。
这是一些不介意把女汉子当标签贴在额头上的女人,她们的内心和她们的外表一样强大不可撼动。
她们压根儿就不想以软妹子形象示人,也不想以软妹子形象混事儿,她们想做的和想得到的,跟“形象”基本没什么关系。
女人比男人更累(辩论)

其一,生理原因:生理角度来看,女人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困扰着她,不只是身体的难受,更有心里低潮的侵袭。
而为了人类伟大的繁衍事业,我们女人不得不从事生育这一高难度、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忍受撕心裂肺的痛苦和对未知的巨大恐惧,身心的疲累俱是极限。
而这些痛苦,男人大概这辈子都不会有机会体会,纵然在产房外焦躁不安,但与女性所受的苦头相比,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女人不累吗?其二,心理原因:女人要想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生存,就必须付出比男人多出数倍的努力,还要承受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
这对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女人来说是多么艰难啊。
偏偏就有那么多企业以女人要生育为借口,将其拒之门外。
如果女人只是在家做贤妻良母,就意味着要放弃理想、放弃事业;如果偏重事业了呢,就会被说成女强人、男人婆,让男性更加不敢靠近,同时还要面对家庭的责难。
女人不累吗?其三,家庭环境:女人每日和男人一样在职场打拼,回到家里却要分担更多的家务,伺候孩子是必须的事,伺候丈夫是份内的事,醉心享受是不可能的事,随心所欲是没有的事。
女人不累吗?其四,社会环境:作为一个女人在工作中所受压力之大是男人无法体会的,女人的身心疲劳度远远高于男人,在家庭与事业、理想与现实之间,女人时常会迷茫和疲惫,心灵在现实中飘荡,魅力在忙碌中枯萎。
女人不累吗?女人天生比男人活的更累一是因为自身强度过小,二是因为内外压力的总和过多。
我们看一下男女在自身强度方面到底有什么区别?首先我们都知道男人的体力比女人强,精力比男人旺盛,而女人更多愁善感,爱苦思冥想,再加上女人有一些生理特征,无论是每个月总有的几天,还有十月怀胎,女人要承受男人永远不可能承受的疲惫和辛苦。
所以我们说从自身的特征来说,男人没有女人容易疲惫。
我们看看社会层面,从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到亚里士多德的“男人天生高贵、女人天生低贱”。
整个社会的操纵权都在男人的手里,而女人面对丧失话语权的情况。
承受了更多的心理和生理的压力。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卖火柴的小女孩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卖火柴的小女孩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卖火柴的小女孩作文篇1一本散发着墨香的语文书放在我的面前,我好奇的拿起来翻阅着,一篇篇文章都是那么吸引人。
特别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把我深深的吸引着,我的心情好像起伏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冬腊月里一根火柴都没买掉,没有挣到一个钱,也不敢回家,怕爸爸打她。
她又冷又饿,只好擦着一根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和慈祥的奶奶等幻想,最后冻死在冰冷的墙角。
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比起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是多么幸福,可以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可以在操场上和伙伴们嬉戏。
大年夜的时候,我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吃美味佳肴,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烟花爆竹。
一年四季,可以买到新衣服,新鞋子。
大年初一和初二,还可以走亲戚。
长辈们也会给压岁钱。
在学校,沐浴着老师的关心。
我思绪的翅膀收了回来,这才发现,我现在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报答祖国,千言万语不能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卖火柴的小女孩作文篇2小女孩到了天堂,她见到了亲爱的奶奶。
奶奶为她准备了可口的饭菜:烤鸡、牛肉、蔬菜饼子、鸡蛋汤。
小女孩饱饱的吃了一顿美餐。
奶奶又给她换上一身漂亮的新衣服,小姑娘可高兴了。
小女孩在天堂住了一段日子,她想人间还有像她一样贫苦的孩子,她决定到人间去看看,帮助他们。
她来到人间,首先来到她原来的房子,她一看,房子还是那么破旧,于是他先修好了房子,然后给爸爸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小女孩和爸爸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晚上。
第二天,小女孩来到街上,她看到一个小女孩,衣衫褴褛,正在向大人乞讨。
小女孩问那个小姑娘为什么不上学?小姑娘告诉卖火柴的小女孩,她爸爸妈妈离婚了,没有人要她,她跟着奶奶生活,可奶奶又病了。
小女孩听了小姑娘的话,很是同情她。
于是她帮小姑娘的奶奶看好了病,并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让贫穷的孩子免费上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回到天堂,把自己在人间的事告诉了奶奶,奶奶高兴的笑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15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15篇)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1《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悲惨的命运。
在一个寒冷的平安夜,小女孩一根火柴都没卖出去,她不敢回家,怕爸爸打她。
她又冷又饿,蹲在墙角点燃了第一根火柴,看见了一只香喷喷的烤鸭;她点燃第二根火柴,看见了久违的奶奶,她怕奶奶消失了,所以把一整把火柴全部点燃了。
然而,当火柴熄灭的时候,一切都消失了。
小女孩就这样在平安夜悲惨地死去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领悟到我们现在生活有多幸福。
比如在冬天,我们在家里享受这温暖的暖气,一家人围着火炉说说笑笑,妈妈会给我们准备许多香喷喷的食物,夜晚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入睡......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长大好好孝顺父母,报效祖国!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2“卖火柴,谁要?” 一个沙哑急切的声音在我脑海中回荡。
`唉!小火柴女孩一定是《安徒生童话》中最悲惨的人物。
” 忍不住叹了口气。
我轻轻地对安徒生童话闭上了眼睛,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每一段情节都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
在一个飘雪的圣诞夜,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光着脚在发抖。
她需要温暖的食物,但她只有没卖出去的火柴。
天气如此寒冷,小女孩别无选择,只能划着火柴取暖。
这微弱的火,给了她一个美丽的梦,让她看到了温暖的炉子,香喷喷的烤鹅,漂亮的圣诞树,最后她还看到了她最喜欢的奶奶的作品。
奶奶可怜她,把她带到了天堂。
那个小女孩在梦里迷失了自己,再也没有醒来。
我低头沉思,比起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的生活很精彩啊!我每天都可以享受妈妈的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漂亮的衣服,美味的食物,应有尽有。
更开心的是,我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坐,阅读,甚至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艺术,比如我最喜欢的钢琴,拉丁舞。
本来,我住相比,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个中国故事让我明白自己幸福是来之不易的,所以需要我们一定要进行好好学习珍惜。
更要懂得感恩,感恩父母亲人,感恩教育老师,感恩朋友,感恩我所拥有的一切。
描写穷困少女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穷困少女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名句)穷困少女,悲苦与坚韧相伴,她们身上有着一种特殊的美,不屈不挠,充满了勇气和希望。
以下是我创作的唯美句子,以真实描写这些优秀的少女。
1. 枯槁的手指蘑菇般刨寻着寥寥的货币。
2. 渴望的双眸里漾着燃烧的希冀和温柔。
3. 从化痰的手绢上可以看出她丰收的辛酸。
4. 瘦弱的肩膀担负着沉重生活的压迫。
5. 穿过昏暗巷子,走在梦想迷离的路上。
6. 稚嫩的容颜藏着时间赋予的智慧。
7. 对于她们来说,一次小小的飞奔,意味着无尽的远方。
8. 黄昏的街道上,她怀揣着她永远都看不见的彩虹。
9. 扑面而来的苦难,无法减弱她们的美丽。
10. 即使只能拥有一片乌云,她们也会用微笑迎接每一道阳光。
11. 挚爱的内心搅动着一颗温柔的心灵。
12. 窄窄的胸口倚靠着永远不退的勇气。
13. 一点点的早晨光线,带去温暖与希望。
14. 冰冷的衣袂融化成无尽的爱和温柔。
15. 用一只手包裹住她们的无私和坚持。
16. 内心的明灭如同星光闪烁,虽微小却坚韧。
17. 黝黑的指尖翻开残旧书页,寻觅生命的答案。
18. 扒拉起一片尘土,铸就了少女的坚强。
19. 长长的黑发编织着永不放弃的希望。
20. 梦想在寂静的夜空闪烁,靠坚持点亮人生的远方。
21. 隔着破烂窗户,她透过雾蒙的眼眸凝望未来。
22. 内心最细微的愿望,充盈着穷困少女的美。
23. 穷困之境激起创作的热情,成就了奋斗的辉煌。
24. 赤裸的贫困包裹住她们的肩头,却抵挡不住她们的追求。
25. 千疮百孔的岁月,让她们拥有了勇敢的翅膀。
26. 深夜的星光洒在她们缀满疲惫的脸庞。
27. 引人众多的汗水如同珍珠,镶嵌上她们的美。
28. 执着和奋斗是她们笔尖上无尽的颜料。
29. 穿梭在茫茫人海中,她们以坚毅的步伐行走。
30. 虽衣不解带,她们拥有百万富翁般的坚韧。
31. 每一个将她们描绘的笔画,都是一首优美的诗。
32. 清晨的露珠融化成她们清澈的眸子。
33. 梦想的火焰燃烧着她们孱弱的身躯。
女人一生要过的5个关

女人一生要过5关作家冰心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女人,是女儿,是妻子,是媳妇,是母亲……这种种身份,都散发着独特的美。
女儿是小棉袄,妻子是一生伴侣,媳妇是家庭的纽带,母亲是孩子的依靠。
然而,女人要想过好一生并不容易。
风雨人生里的这五个关卡,你经历到第几关了呢?第一关情关女性的一生,面临的第一个关卡就是“情关”。
女人为情而死,世人会评价其好伟大,好凄美,同情她;而男人如果为情而死,则沦为好傻,没出息。
情关,注定是每个女人生命里最神秘的礼物,是祸是福就像开盲盒。
情执太重的人,往往会给自己的人生埋下痛苦的种子。
古人言:红颜薄命。
越美丽的女人在这一关卡上,越是充满着坎坷。
正如茨威格所说:“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福禄常在丑人边。
反而是那些相貌普通,资质平平的女人随遇而安,在岁月静好里平淡地爱着,静悄悄就收获了那份朴实的幸福。
情关难过是因为执念,能放下这点,就能避开命运埋下的坑。
感性地去爱,但不过于执着,留一点理智爱自己,未来的你会感谢自己当初的“冷血”。
第二关婆关十个媳妇八个跟婆婆处不好,婆关过不了,家庭不会幸福。
为什么婆关难过?因为要过这一关,关键在丈夫。
很多人至今没有明白,以为婆媳关系不好,是婆婆或媳妇脾气不好,不会做人。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丈夫,媳妇和婆婆就是茫茫人海里的陌生人,永远没有机会交织在一起,同一个屋檐下住,同一个锅里吃饭。
她们爱着同一个男人,本是爱的接替,却彼此嫌弃和防备。
一段糟糕的婆媳关系中,一定有一个情商低或者不作为的丈夫。
婆媳关系处不好,是儿子的责任,委屈却全让媳妇承受。
融不进的婆家,回不去的娘家成了多少已婚女人难言的苦楚。
有一句扎心的话:“你满腔热情,奔赴爱情,以为只是嫁给了一个男人,而婚姻的背后,站着的往往是一大家子人,而那位叫你媳妇最多的,却是婆婆。
”女人至少要做到以下3点,婆媳关系才有和谐的可能:一、降低期望值,不指望婆婆能把你当女儿看待,毕竟你也不可能待她如亲妈;二、不奢望丈夫在每次矛盾时,和你同一战线来对抗自己的亲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少女可以承受多少苦难
文娟曾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的家在吉林省九台市的小南山脚下,他有勤劳的父亲,慈爱的母亲和一个可爱的弟弟,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万万没想到,她10岁那年,爸爸患了骨癌。
病魔张开了血盆大口,吞咽了家中能变卖的一切,吞咽了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的一笔笔钱,也吞咽了农家小院的欢声笑语······爸爸开始拒绝一切治疗。
他一遍又一遍地嘱咐文娟:“你是大孩子,要好好学习,要照顾好弟弟,不要难为你妈······”
不到一个月,爸爸就永远闭上了眼睛。
文娟扑在爸爸身上失声痛哭:“爸爸,你醒醒,爸爸,你说话呀。
”
爸爸走后,积劳成疾的妈妈拼命地劳作,可那点收入还不够维持家庭最低的生活支出。
生活的苦涩使幼小的文娟过早的懂事了,愁苦的泪水冲掉了一个10岁女孩的全部稚嫩。
她开始瞒着妈妈到处找活干。
她听说附近的砖厂正在招工,就跑去了。
人家嫌她小,不收。
她就把妈妈的名字填上。
搬1000块砖能挣8毛钱,文娟的手磨出了血泡,血泡破了钻心的痛,可是透过血糊糊的手,她仿佛看到了弟弟的学费交上了,妈妈的病有钱看了,欠别人的钱还上了。
第三天晚上,当她疲惫而兴地推开门时,妈妈满脸怒气地给了她一个嘴巴:“你这几天干什么去了?为什么旷课?你这样不争气对得起你死去的爸爸吗?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妈妈边训斥边哭泣。
捂着被妈妈打肿的脸,委屈的泪水流淌在满是血泡的手上,咸涩的泪浸痛了手,她下意识的将手背到背后。
妈妈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把抓过文娟的手。
那是一双肿的像馒头的小手,手上满是血泡,文娟知道瞒不住妈妈了,哽咽地说:“妈妈,我长大了,我能挣钱。
”她从兜里掏出这几天挣的8块4毛钱递给妈妈。
妈妈的心碎了,搂着文娟哭了起来:“我苦命的孩子,可怜的孩子,妈妈对不起你······”
繁重的劳作和沉重的债务压的全家喘不过起来。
每当有人来要债,妈妈总是哀求着:“再过几天行不?”文娟心里明白,再过几天又有什么办法呢?
妈妈越来越沉默寡言,文娟劝她时,她总是哀哀地看着文娟掉眼泪。
文娟预感到又有什么不幸要落在头上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对她说:“文娟,这日子没法过了,我要改嫁了。
”
改嫁!文娟惊呆了:“妈妈爸爸走后,你就是我们这个家的一家之主呀,你怎么能忍心撇下这个家呢?10岁的孩子无法理解妈妈,她甚至开始恨妈妈。
妈妈别无选择,那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能帮她还掉欠下的债,能掏钱给她治病······
“你们可以和我走。
“妈妈小心的说。
“不,我不走,弟弟也不走。
我们要留在爸爸的家里。
”文娟瞪着妈妈倔强地说。
妈妈哭着走出了家门。
妈妈走后,文娟撑起了这个破碎的家。
每天放学,她都领着弟弟回到那个空荡荡的破草屋。
夜晚她总是假装大胆哄弟弟先入睡,然后自己在数着数慢慢睡去。
雷雨交加的夜晚,他躲在被窝里吓得要哭可她知道自己不能哭,在弟弟面前,她要像个大人。
文娟和弟弟每月的生活费是妈妈给的二三十元。
贫困的生活逼迫文娟学会了精打细算。
她和弟弟商定,每天只吃两顿饭,菜买最便宜的,使用的练习本,先用正面,再用背面先用铅笔写,再用钢笔写。
冬天是最煎熬的,寒冷、饥饿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姐弟俩,为了省煤,姐弟俩只在晚上生会炉子,早晨起来,缸里的水都冻成了冰,屋子和外面的温度没什么两样。
冬天市场上的菜价太贵,放学后她就领着弟弟到大棚里拣些冻白菜叶,煮了蘸着盐水吃。
那年中秋节,看到家家户户买肉买月饼,弟弟直喊饿,可买一块月饼要花掉他们好几天的生活费呀。
文娟一狠心,给弟弟买了一块。
弟弟捧着月饼舍不得吃。
文娟问:“小弟,你怎么不吃?”
弟弟哭着说:“我想爸妈了,妈咋不来看我们,是不是把我们忘了?
坚强的文娟再也忍不住眼泪,可她哄弟弟说:“妈会回来的,这块月饼就是妈捎来的钱让我给你买的。
”
为了带好弟弟,文娟给弟弟立下了规矩——“四不准”:不准随便要人家的的东西,不准打架,不准说谎,不准玩赌博游戏。
弟弟答应了。
可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又一次管不住自己还是跟同学打了架。
文娟让弟弟跪在爸爸的遗像前发誓在不打架,否则就不认他这个弟弟。
后来,有个学生打弟弟,马弟弟找后爹。
弟弟挥了几下小拳头又放下了,他用小刀在胳膊上刻了个“忍”字。
文娟知道后又生气又心疼,抱着弟弟哭了好半天。
2007年12月的一天,弟弟在放学的路上被汽车撞伤,左腿骨折,右腿穿了个洞。
文娟在同学的帮助下,把弟弟送进了医院。
打了石膏的弟弟躺在床上疼痛难忍,一声爹,一声妈的哭喊。
文娟揪心的难受,她嘱咐自己要坚强。
她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白面拿出来给弟弟做了碗面汤,她用铁锹把儿给弟弟做了一根拐杖,为了不耽误弟弟的功课,她还做起了弟弟的家庭教师。
文娟在学校是班长,功课不错,辅导弟弟没问题。
妈妈听说儿子被车撞了,骑着自行车跑了30里山路连夜赶来看儿子。
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她怎么能不惦记呢!
生活教会了文娟许多东西,也使她懂得了理解。
她对妈妈的怨恨早已冰释。
妈妈每次回家,她都懂事地催妈妈早点回去,怕回去晚了影响妈妈和继父的感情。
2008年5月的一天,文娟看到一家鲜花店的门口写着:“今天是母亲节,买一束鲜花送给母亲吧。
”她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节日。
这天刚好妈妈要回来看他们,她多想给妈妈买束鲜花呀!可是她没有那么多钱。
回到家后,她精心挑选了41粒饱满的黄豆,用温火炒好,装在碗里,捧到妈妈面前:“妈妈,这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这是女儿的一片心意,女儿愿41岁的妈妈不再苦难。
”看着长大、懂事的女儿,母亲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从来没有忘记在爸爸临终前自己说的话:“爸爸,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为咱们老董家争口气。
”
每天放学回家做完家务都很晚了,但她总是坚持把作业做完,把第二天的课预习完才睡觉。
买不起课外书,就到学校图书馆借,把好的章节句子抄下来。
她在自己的床头贴了两个大字——“清华”。
她说,我人穷,可是我志不短,我要努力考上全国最好的大学,让爸爸含笑九泉。
上中学后,她被同学推选为班长。
为了不影响工作,不耽误学习,让弟弟按时吃上饭,她每天早晨4点半就起来生火做饭,6点钟到校帮助值日生搞卫生。
晚上常常学到深夜12点多钟。
她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为了画出心中美丽的彩虹,她用星期天在外打工的钱买来心爱的画笔,精心画了一朵在风雨中顽强生长的荷花。
这幅画摘取了长春市第十届少儿书画大赛金奖。
此后,她又获得长白山希望杯作文竞赛三等奖,全国少年知识大赛二等奖······连续6年获得九台市级三好学生称号。
2007年6月,董文娟被授予吉林省十佳少先队员称号,2007年10月,被授予全国十佳少年称号。
每次获奖她都会把证书轻轻地放在爸爸的遗像前,深深地鞠上一躬:“爸爸,请接收女儿的礼物吧。
”
2007年“六一”节前夕,共青团吉林省委举办第三届十佳少先队员表彰大会暨事迹报告会。
文娟怎么也想不到,他在报告会上的发言彻底改变了她和弟弟的命运。
那天在听众席上坐着东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的谢淑媛校长。
文娟奋发向上、不向命运低头的事迹使这位资深的老教育工作者感动不已。
回到学校后,她在校委上介绍了文娟的情况。
当下,校委会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免费接收文娟和她弟弟入学,文娟和弟弟来到这所新型的现代化的学校。
她的眼睛几乎不够用了,壮观气派的教学楼、先进的微机室、宽敞的体育馆、清澈的游泳池、平整的运动场······这样的地方是文娟这样的苦孩子做梦也想不到的呀!
住进学生宿舍,雷雨天不再害怕,三九天不再寒冷,吃的是可口的饭菜,穿的是学校的校服,文娟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
她感到自己像是到了天堂。
同学老师还为她和弟弟捐款捐物,学校还专门研究了姐弟俩的学习和培养计划。
文娟明白,对这一切的厚爱,努力学习才是感谢的最好方式。
文娟各方面都在健康成长,她在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去证实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她已不再只是那个向爸爸发誓要为老董家争口气的小女孩儿,她的眼界已经冲出了自己家的茅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