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一颗螺丝钉
雷锋日记 雷锋的傻子精神 螺丝钉精神 钉子精神

一九六○年八月二十日
抚顺市望花区成立了人民公社,我把平时节省下来的一百元钱,支援了他们;辽阳市发生水灾时,我把省吃俭用节约的一百元钱寄给了辽阳灾区人民。
有些人看我平时舍不得花一个钱,说我是“傻子”。
如果说这就是傻子,我甘愿做傻子,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
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七日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1962年4月17日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
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
我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决听党和毛主席的话,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清除思想上的毛病,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发扬雷锋的“螺丝钉精神”

【编者按】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2年2月28日在第九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要求:弘扬雷锋精神贵在知行统一、转化为实际行动,“雷锋精神来自实践,最大的价值也体现在实践之中”。
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方式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
学习雷锋精神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需求。
作为苏电员工,我们应学习雷锋的什么精神?本网推荐集团公司网站刊发的《发扬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一文,以飨广大读者,希望对大家学习雷锋精神带来启发、引发实践雷锋精神的思考。
发扬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来源: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网站在共和国前进的历程中,雷锋始终活在人民的心中,雷锋的名字始终是一个时代的强音符。
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
半个世纪来,学雷锋活动,始终伴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息。
雷锋精神激励和感召几代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今,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
那么,还要不要提倡发扬雷锋精神呢?答案是非常明确的:新时期仍然需要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体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仅就发扬雷锋的的“螺丝钉”精神,谈谈个人看法。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把自己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
这是雷锋同志的名言。
它深深地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激励着人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是自觉地把个人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个人服从整体,服从组织,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这种精神,同党章规定的每个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是一致的。
这种精神60年代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内容包括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需要;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有一些时代赋予的其他新内涵。
“螺丝钉”精神

“螺丝钉”精神作者:施海兰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23年第38期热点聚焦“螺丝钉”精神是指自觉地把个人融入所从事的工作中去,服从整体,服从组织,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通俗地讲,就是“找准位置,钻进去,持久地拧在那里”的精神,它是工匠精神的另一种诠释。
早在《雷锋日记》中,螺丝钉就被雷锋赋予了象征意义,形成了独特的“螺丝钉”精神。
新时代的“螺丝钉”精神又被赋予了更深、更广的精神内涵:指对于当下工作的专注、执着、不盲从,心平气和地执着奋斗、追求卓越的态度。
具有“螺丝钉”精神的人往往在工作中注重持之以恒、脚踏实地,不仅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而且对自己的技能和技术精益求精。
今年61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组长,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从事着给火箭的发动机进行焊接的工作。
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其中的管道一旦出现焊接漏点,都可能会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引发毁灭性的爆炸。
高凤林就是能做到在0.01秒内精准控制焊枪,使其停留在燃料管道上,即使经历过上万次的操作,都能做到准确无误。
40多年来,他一直奋战在航天制造一线,在他焊接的发动机助推下,16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飞向太空。
2018年高凤林被评为“大国工匠年度人物”,2019年,高凤林获“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纵深剖析1.持之以恒,爱岗敬业。
持之以恒是“螺丝钉”精神最动人之处。
具备“螺丝钉”精神的人是内向收敛的,他们隔绝外界纷扰,凭借执着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
他们甘于为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
爱岗敬业是“螺丝钉”精神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崇高的精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爱岗敬业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求真务实,筑梦圆梦。
2.精益求精,守正创新。
精益求精是“螺絲钉”精神最卓越之处。
具备“螺丝钉”精神的人,对工艺品质有着不懈追求,以严谨的态度完成每一项任务,小到一支钢笔,大到一架飞机,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艺都竭尽所能。
雷锋精神

正是在这个特殊环境,才造就了众多雷锋式的人物。
我校也将多年的学雷锋经验与雷锋精神的实质结合起来,总结凝炼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五个一”,即“一颗钉”、“一滴水”、“一团火”、“一块砖”、“一片叶”的雷锋精神。
“一颗钉”的爱岗敬业精神雷锋在日记中写到,在学习上我们要提倡“钉子”精神,要善于挤和善于钻。
我校正是用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去增强学生的光荣感、使命感,确立了“献身石化,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使个人利益自觉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做到热爱专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思想,才使得众多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在艰苦的事业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一滴水”的团结协作精神雷锋在日记中写到,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时才有力量。
“一滴水”就是要教会大学生去理解他人,与他人合作,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
让同学们认识到爱校是团队精神的基础,敬业是团队精神的根本,务实是团队精神的精髓,创新则是团队精神的灵魂。
“一团火”的无私奉献精神雷锋在日记中写到,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
大学生要有火一样的热情和火一样的襟怀,在工作岗位上默默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把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才华,把自己的毕业精力全部献给石油石化事业。
“一块砖”的普通劳动者精神雷锋在日记中写到,如果你是金子,放在哪里都能发光,如果你是一块砖,放在哪里都能建设社会主义大厦。
在育人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大学只是培养有一定基础知识,基础能力,能适应社会的,能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发扬“一块砖”的精神,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做一位合格的劳动者。
“一片叶”的感恩反哺精神雷锋在日记中写到,我有向党说不尽的话,感不尽的恩,表不完为党终身奋斗的决心。
亲爱的党,我慈祥的母亲,我要永远做您的忠实儿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直至生命结束。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办学过程中,我校始终用雷锋的话激励校友志在四方,同时不忘母校的培养。
新时代的螺丝钉精神是什么

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新时代的螺丝钉精神是什么
雷锋曾这样写道:“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连结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
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是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而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不潜心于工作的例子比比皆是。
想着早日升官发财者有之,热衷于走捷径者亦有之,潜规则和被潜规则者也不少。
都是静不下心来沉不下身去,务虚不务实,马马虎虎对待工作,飘飘然然对待生活之人。
真正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的人究竟有多少?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呢?
其实,时代越发展,社会越进步,环境越变化,越需要大力发扬螺丝钉精神。
倘若人人都自觉从自身坐起,从小事做起,老实做人,踏实工作,像一颗永不生锈、永不松劲的螺丝钉一样,默默的做着自己的贡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争创不平凡的工作业绩,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这样的人,绝对不平凡,绝对不简单;这样的社会,也绝对不落后,绝对稳步向前。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样的人,在哪里都是螺丝钉,在哪里都像U盘一样,插到那个主机都能运转。
愿我们也学着做一个螺丝钉,也能像螺丝钉一样工作和生活。
雷锋的格言警句_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雷锋的格言警句_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1.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雷锋2. 钉子有两个优点: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3. 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4. 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5.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6.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7.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8.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9. 生的伟大,死得光荣。
刘少奇10.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11.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穷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进到无穷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往。
12. 骄傲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人。
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他不懂得自己只是沧海一粟。
这些人好比是一个瓶子装的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可是还晃荡不出来。
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13.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
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
14.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15.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1.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2. 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
我们在学习上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3.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4.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 , 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雷锋的故事(螺丝钉精神的由来)

螺丝钉精神的由来在望城的山间小道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同时映入了张书记和雷锋的眼帘。
小雷锋蹦蹦跳跳,一脚踢飞了螺丝钉。
张书记却上前几步,弯腰捡起来,把螺丝钉上的灰擦干净,郑重地交给雷锋:“留着,会有用处的。
” 就这样一弯腰,一句话,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言行竟然影响了一个年轻人的一生。
在后来雷锋写的日记中,螺丝钉被雷锋反复思索,终于形成了独特的“螺丝钉精神”。
1960年 1月12日,雷锋写道:“虽然是细小的螺丝钉,是个细微的小齿轮,然而如果缺了它,那整个的机器就无法运转了,慢说是缺了它,即使是一枚小螺丝钉没拧紧,一个小齿轮略有破损,也要使机器的运转发生故障的,尽管如此,但是再好的螺丝钉,再精密的齿轮,它若离开了机器这个整体,也不免要当作废料,扔到废铁料仓库里去的。
”1962年4月7日,雷锋再次写道:“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连结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
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
”军营里的亮相1959年12月,19岁的雷锋走进了军营。
接兵的干部从这位身体条件并不太合格,然而却有着一张不寻常的履历表上看到,他在农业战线上是优秀的拖拉机手,在工业战线上3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8次被评为标兵,5次被评为红旗手,3 次被评为节约能手,曾在报纸上被表扬过……接兵干部想,如果不是他坚决要求入伍,鞍钢怎么舍得把他送走。
新兵雷锋到部队的第一天,就代表千余名新战士,在热烈的掌声中,毫不怯场地登上全团欢迎新战友大会的讲台。
全场两千双眼睛的视线集中在他身上。
他昂首挺胸站在话筒前,个子虽然不高,却显得朝气勃勃,格外神气。
他抖了抖落在身上的雪花,从裤袋里掏出讲稿,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大声念道:“敬爱的首长和全体老同志,让我代表新战士……”他刚讲上两句,大风就把讲稿吹叠起来了,他极力想展开讲稿,可是风仿佛故意找他别扭,刚展平,没等张嘴又给吹乱了。
雷锋:一颗永远的螺丝钉

雷锋:一颗永远的螺丝钉作者:佚名来源:《高中生·快乐阅读》2009年第09期上小学时,雷锋有一个外号叫“浮头鱼”,这得名于他开朗、活泼的性格,学校里组织的跳舞比赛、政治学习等各种活动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1956年,雷锋主动要求下乡当一个农民,这个决定使他在当地备受瞩目。
从此,他一直都是望城县思想最积极、领先潮流的人,他对工作一腔热情,做事积极主动,在同辈人中显得很突出。
1956年7月,雷锋在生产队当了3个月的秋征助理员,然后被乡长调到乡政府做了一名通讯员,通讯员的工作是送信、传话、接待客人、泡茶、打扫卫生……由于县委机关的一名通讯员参军去了。
需要增补一人顶替他的工作,县委组织部干事黄菊芳就到各个乡物色人员。
这天,黄菊芳来到雷锋工作的安庆乡政府,在等待乡长时,笑容可掬、机灵的雷锋引起了她的注意,于是两人聊了起来。
雷锋告诉黄菊芳,他把自己的苦难家史写成了文章。
那是一本用红纸折的共8页的小册子,封面上用毛笔楷书写着“苦难的家史,我的理想”。
“苦难的家史”写的是旧社会怎样夺去了他家4条人命,以及他所受的苦难;“我的理想”部分则是写他立志要向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赵一曼等学习,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工作,以报答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恩情……黄菊芳回到县委后,找书记张兴玉汇报,张兴玉决定试用雷锋。
1956年11月,雷锋到了望城县委。
在县委机关。
机灵能干的雷锋表现出色,望城县委决定派他去团山湖国营农场学习驾驶拖拉机。
拖拉机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中国,是农业机械化的象征。
拖拉机手是让人非常羡慕的工种。
在美丽的团山湖,雷锋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浪漫的时光。
1958年3月16日。
雷锋写的文章《我学会开拖拉机了》发表在《望城报》上。
此文的发表,似乎激发了雷锋的创作兴趣。
不久,雷锋又受到高玉宝的《半夜鸡叫》的启发,着手写一部自己的家史。
他进行了初步构思,并断断续续写了几章。
《雷锋全集》里收录的自传体小说《一个孤儿》,或许就是他写作的家史中的片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但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
——题记
螺丝钉是向“上”的,他把尖锐直指困难。
在雷锋所处的时代,那时候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社会、人民方面,中国都如同一个新生儿一般蹒跚学步。
但那时的人民是充满干劲的,雷锋就如同一颗螺丝钉一样扎根在党和人民群众之中。
他一心为党和人民服务,大大小小的善事数不胜数。
从雷锋所处的历史环境看,“螺丝钉精神”与当时的计划经济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即鼓励当时的人民具有在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忘我工作的精神力量。
如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就业的渠道更加广泛,选择性也更强,但这并不代表“螺丝钉精神”已经过时。
今下的“螺丝钉精神”体现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自己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螺丝钉也是向“善”的,他把温柔给予人民。
雷锋精神是一种善的境界,雷锋心中有爱,他爱党、爱国、爱人民,心中永远装着别人,全心全意无私奉献。
雷锋曾说:“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
”如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质没有发生变化,但有了全新的时代内容。
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奉献精神,不可否认的是雷锋精神的延续。
在我们生活中的志愿者服务,也是学习雷锋活动的延续和拓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正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核心。
同样的,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我们的医护人员和军警官兵勇敢地站在了第一线,真正的为人民、为国家发光发热。
毫不夸张的说,他们称得起“英雄”的称号。
签下请战书,穿上防护服,把生命交给了国家,他们是向上的;远赴武汉,站在第一线,从死神手下夺人,他们是向善的。
他们是一颗颗螺丝钉,为国家、为人民坚定不移地奉献着。
疫情爆发后,钟南山院士说过“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他一位八十四岁的老人毅然踏上了开往武汉的列车。
买不上机票,他挤上了高铁,被安排在了餐桌一角,刚一落座就拿出了文件研究。
这位老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冲向前线,也不是唯一一次作逆行者,去到疫情最严重的地区。
十七年前的“非典”,钟南山院士便冲到第一线。
他有一句名言“医院便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热血奉献,俱是雪中之炭;螺丝精神,益是锦上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