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64唐宋词研究(14-18年真题-大题汇总)
广东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7564唐宋词研究》试题含答案

2024年4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唐宋词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7564)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领序存答卡(纸)指定位置作答,答在试券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从词体命名的先后顺序来看,下列词的异称中最后出现的是A.曲子B.诗馀C.长短句D.倚声2.唐宋词人中,从其籍贯来考察,词人数量仅次于浙江的是A.江苏B.福建C.江西D.湖北3.集中表述“词心词境”之说的词论著作是A.况周颐《蕙风词话》B.沈雄《古今词话》C.沈祥龙《论词随笔》D.《陈廷焯《白雨斋词话》》4.正式将婉约与豪放两种词风并举的词家是A.张炎B.张先C.张敞D.张綖5.下列哪一曲调是李隆基的自度曲A.《好时光》B.《忆秦娥》C.《菩萨蛮》D.《忆江南》6.词的意境与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近似的是韦庄的A.《女冠子》(四月十七)B.《思帝乡》(春日游)C.《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D.《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7.据苏轼在《如梦令》(水垢何曾)中所言,《如梦令》调名改自词调A.《忆仙姿》B.《女冠子》C.《思帝乡》D.《采莲子》8.书写边塞风光,开北宋边塞词先声的词作是A.《摘得新》(酌一卮)B.《甘州遍》(秋风紧)C.《生查子》(春山烟欲收)D.《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9.被陆游称赞“殆可追配刘梦得《竹枝》”的是A.和凝《江城子》B.牛希济《生查子》C.欧阳炯《南乡子》D.孙光宪《酒泉子》10.詹安秦认为,与温庭筠、韦庄堪称鼎足三立的花间词人是A.牛希济B.毛文锡C.欧阳炯D.孙光宪11.冯延巳的词集是A.《阳春集》B.《琼瑶集》C.《尊前集》D.《乐章集》12.柳永词集中最长的一首词是A.《雨霖铃》B.《八声甘州-》C.《戚氏》D.《夜半乐》13.名句“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的作者是A.柳永B.晏殊C.张先D.欧阳修14.晏殊《山亭柳》(家住西秦)赠予的对象是A.友人B.歌妓C.兄弟D.儿子15.被冯煦评为“疏隽开子野,深婉开少游”的词人是A.宋祁B.晏殊C.范仲淹D.欧阳修16.下列词作中,描写了娇俏温柔的新婚少妇形象的是A.《南歌子》(凤髻金泥带)B.《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C.《生查子》(去年元夜时)D.《浪淘沙》(把酒祝东风)17.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句出自A.《水龙吟》B.《水调歌头》C.《念奴娇》D.《定风波》18.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涉及到的节日是A.上元节B.中元节C.重阳节D.端午节19.被沈谦《填词杂说》评为“昵狎温柔,魂销意尽”的辛弃疾词作是A.《青玉案·元夕》B.《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祝英台近·晚春》20.除了清真词、白石词之外,被陈廷焯并称为“词坛三绝”的还有A.漱玉词B.碧山词C.稼轩词D.玉田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完整word版)07564唐宋词研究(14-18年真题-大题汇总)

07564唐宋词研究(14-18年真题汇总)填空题26."曲子相公"指的是和凝。
27.贺铸的词集名是《东山词(东山寓声乐府)》。
28.晏殊《蝶恋花》“一场愁梦酒醒时”的下句是斜阳却照深深院。
29.《花间集序》的作者是欧阳炯。
30.被清人冯煦称作“北宋倚声初祖”的词人是晏殊。
31.宋祁“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词牌名是《玉楼春》。
32.《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作者是张先。
33.《龙洲词》是刘过的词集名。
34.吴文英的号是梦窗。
35.《望海潮》(东南形胜)所吟咏的城市是钱塘(杭州)。
26.词的本色风格是婉约。
27.《于湖居士长短句》的作者是张孝祥。
28.按每首词的字数多少可将词分为小今、中调、长调三种。
29.“词为艳科”是胡云翼在《宋词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30.词的音乐性的标志是词牌。
31.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3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词牌名是《江城子》。
34.欧阳修称“穷塞主之词”指的是范仲淹的作品。
35.被苏轼评为“野狐精”的词人是王安石。
26.1926年胡云翼在《宋词研究》中提出"词为艳科"这一概念。
27.以“豪放”论词,很可能源于苏轼。
28,《渔歌子》此词一名为《渔父》。
2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0.朱淑真的词集名是《断肠集》。
3.任二北认为词起源于隋代初唐。
32.“要眇宜修”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给词体特征的体性下的界说。
33.词与其他文学样式一样,起源于民间,用传统的说法就是词的前身是“胡夷里巷之曲”。
34.《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忆秦娥》(箫声咽)两首词相传为李白所作,被宋代黄异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35.陈延焯《白雨斋词话》称张先词为“古今一大转移”。
26.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的词人是李清照27.陆游词集名是《渭南词》28.苏轼是词史上大力开拓词心词境的重要人物。
29.姜夔《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吟咏的是蟋蟀30.词的前身是“胡夷里巷之曲”,其中里巷是指中国民间3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32.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中的“故国”指的是金陵33.“曲子“侧重强调词的音乐性,“长短句”转而以强调文学性为主34.《甘州遍》(秋风紧)的作者是毛文锡35.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26.1926年胡云翼在《宋词研究》中提出“词为艳科”这一概念。
广东自考 2023年4月 07564《唐宋词研究》真题含答案

2023年4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唐宋词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7564)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领序存答卡(纸)指定位苦工作答,答在试券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认为“词之情文节奏,并皆有馀于诗,故曰诗馀”的批评家是A.汪森B.况周颐C.王国维D.俞彦2.将词体明确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是从开始的。
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3.《碧鸡漫志》的作者是A.王灼B.张炎C.吴文英D.俞彦4.在《祭张子野文》中将词定位为“诗之苗裔”。
A.欧阳修B.黄庭坚C.秦观D.苏轼5.作为词体确立标志的是九世纪初白居易、刘禹锡“依曲拍为句”作A.《忆江南》B.《浪淘沙》C.《浣溪沙》D.《忆秦娥》6.由花间词奠定并成为词的传统风格的是A.明朗刚健B.清新秀逸C.婉丽绮靡D.真率自然7.李煜的籍贯是A.江苏南京B.江苏苏州C.江苏泰州D.江苏徐州8.柳永长调善于铺叙,其铺叙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多用博喻B.多用赋体C.以文为词D.多用比兴9.欧阳修的《采桑子》作于A.杭州B.颍州C.苏州D.湖州10.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中的“故国”指的是A.汴京B.洛阳C.临安D.金陵1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写作地点是A.惠州B.密州C.黄州D.杭州12.号为山谷道人的词人是A.陈与义B.秦观C.柳永D.黄庭坚13.提出词“自是一家”之说的词人是A.苏轼B.秦观C.周邦彦D.李清照14.下列词集中属于周邦彦的是A.《乐章集》B.《漱玉词》C.《片玉词》D.《珠玉词》15.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咏的节日是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寒食节16.下列词调中,属于三叠的是A.史达祖《双双燕》(过春社了)B.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C.姜夔《暗香》(旧时月色)D.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17.明代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评论一词以“胆量、意见、文章”见长。
07564唐宋词研究

燕乐的新体诗,是以音乐为本体的。
“曲子”是词最初的名称。
2.曲子是词的最初名称,以曲子称词,鲜明地体现出词与音乐的紧密关系。
长短句之称标志着词已经逐渐摆脱了音乐的附属地位,是以词的语言句式特点取代了音乐的特点。
诗馀是就词和诗的式特点。
2、唐诗中的七言诗往往被称为“长句”,五言诗被称为“短句”。
所谓长短句,其最初的轼,缘由是苏轼在《与蔡景的,是相对后起的一个概念。
曲子侧重强调其音乐性,长短句转而以文学性为主,诗馀则是就是词与诗的关系而起的一个新名词。
2、俞彦认为是“诗亡然后词作,故曰馀也。
”3、况周颐说:“诗馀之‘馀’,作‘赢馀’之‘馀’解。
词之情、文、节奏,并皆有馀支流、余脉解,视词为诗歌之剩义,不承认词体的独立地位。
事实上,词的兴起不是以诗歌之亡为前提的。
3.作丰富而有韵味解。
4.为庆元年间已经出现。
4、词与诗相比,所“馀”者何?乃所谓和声、泛声、虚声、散声也。
(从音乐的创作模式有关。
2、“倚声”一词大概在中唐唯一依。
唐。
王灼、朱熹与胡仔持这以乐府为中心,填词所倚的燕乐至隋代已初步成形。
以七调和十二律而燕乐系统,包含胡乐、俗乐和清乐三类。
2、词的音乐性的标志就是词《宋词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词在语言风格上侧重浮艳。
2、宋人在唱词风格方面独重维给词的体性下的定义,“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要眇宜修”四字的意思大概是形容一种精巧细致富有于女性修饰之美的一种特质。
2、缪铖“细美幽约”。
出自缪铖的《论词》,他把词的特质和词的起源结合起来,是具有启迪《蕙心词话》。
他的词心词境说相当于创作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词境相对客观,词心则相当于创作主体,是天资、学力、阅历等的综合反映。
词的创作就是词心与词境的有机结合,两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3、中国自古以来由于地域的辽阔,在文化取向上就一直存在南北的不同。
南方文学的典范,词往往被称为“南词”。
在唐宋词人中,从其籍贯来考察,重要的词人或者说是在所有的词人中,占籍南方或在南方有仕履经历的,在总共800多人中,南方占了82%,其中浙江最多,其次是江西、神理而遗其外貌,质实的词写得典雅奥 博,但过于胶着于写作对象,所以显得板滞。
完整word版07564唐宋词研究14 18年真题 选择题汇总

07564唐宋词研究(14-18年D.清真居士是B A.《东坡乐府笺》贺铸的字是D 4.真题汇总)B.《稼轩词编年笺注A.英成》 C.《人间词话》飞卿B. 单项选择题D. 耆卿《蕙风词话》 C.《扬州慢》这一词牌的首创1.8.D.方回秦观的籍贯是A B 者是A.高邮 5.《蝶恋花》"天何处无芳草” A.李白B.合肥的作者是B 姜夔B.C.A.柳永绍兴C.周邦彦D.钱塘苏轼B. D.苏轼9.王沂孙所作的词有 C.宋祁DD 冯延已的词集名为2.A.《定风波》(万里黔中)晏殊D. A.《浣花词》B.《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6.《念奴娇》(大江东去)一《漱玉词》B. C.《解连环》(楚江空晚)词的写作地点是C C.《清真词》《眉妩》(渐新痕悬柳) A.密州D. 《阳春集》D.《摸鱼儿》(买陂塘)的作扬州B.10.C 张元干的号是3. 黄州C.者是淮海居士A.AD. 颍州 B.于湖居士 7.晁补之邓广铭完成的重要词学著作A. 芦川居士C.1B.晁说之C.朱敦儒D.西施17.贺铸柳永《乐章集》中字数最多C.晁冲之 D.的一首词是《六丑》(正单衣试酒)写14.D.晁端友DA.《河传》的花是C 11.张先《木兰花》“中庭月色B.《扬州慢》A A.桃花正清明"的下句是C.A.无数杨花过无影《六州歌头》 B.杏花D.《戚氏》B.杜鹏声里斜阳暮C.薇花18.蒋捷的词集名为D.梨花C.乱分春色到人家 AA.《竹山词》朱淑真所作首句为“独行独15.淡烟流水画屏幽D.B.B 坐”的词的词牌名是《花外集》12.被宋人称为词中"渭城三C.A.叠”的词作是B《山中白云词》《满江红》D.B. A.《八六子》(倚危亭)《减字本兰花》《白石道人歌曲》19.《六州歌头》《兰陵王》(柳阴直)B. C. 《风入松》(听风听丽过湾明)的作者是《瑞龙吟》(章台路)C.D.《念奴娇》CA.姜夔与《菩萨蛮》(花明月暗)《鹊桥仙》(纤云弄巧)D. 16.B.B 相关的人物是史达祖13.被苏轼称为“野狐精”的词C.大周后A.吴文英B 人是D.蒋捷周邦彦A. B.小周后“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王安石B.C. 花蕊夫人20.2逢是梦中”所化用诗句的作者A.初唐 C.杭州D. 洛阳 A 是B.盛唐7.C.中唐杜甫韦庄的字是A A.A.端已B.杜牧晚唐D.B.子奇 4.李白C. 在词史上大力开拓词心词境C.飞卿的重要人物是D.李商隐AD. 苏轼1.“山谷道人"指的是C 乐天 A.8.B.黄庭坚 A.王国维欧阳修《采子》(群芳过后)一词所写的地点是苏轼B. D C.郑玄A. C.黄庭坚D.密州崔述B.5.贺铸D. 《词曲通义》的作者是黄州DC.苏轼A.__2.诗馀的名称最迟在南宋年杭州D. B.C 间就已出现了。
07564唐宋词研究14真题选择题汇总.doc

07564唐宋词研究(14-18年真题汇总)单项选择题1.《扬州慢》这一词牌的首创者是BA.李白B.姜夔C.周邦彦D.苏轼2.冯延已的词集名为DA.《浣花词》B.《漱玉词》C.《清真词》D.《阳春集》3.张元干的号是CA.淮海居士B.于湖居士C.芦川居士D.清真居士4.贺铸的字是DA.英成B.飞卿C.耆卿D.方回5.《蝶恋花》"天何处无芳草”的作者是BA.柳永B.苏轼C.宋祁D.晏殊6.《念奴娇》(大江东去)一词的写作地点是CA.密州B.扬州C.黄州D.颍州7.邓广铭完成的重要词学著作是BA.《东坡乐府笺》B.《稼轩词编年笺注》C.《人间词话》D.《蕙风词话》8.秦观的籍贯是AA.高邮B.合肥C.绍兴D.钱塘9.王沂孙所作的词有DA.《定风波》(万里黔中)B.《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C.《解连环》(楚江空晚)D.《眉妩》(渐新痕悬柳)10.《摸鱼儿》(买陂塘)的作者是AA.晁补之B.晁说之C.晁冲之D.晁端友11.张先《木兰花》“中庭月色正清明"的下句是AA.无数杨花过无影B.杜鹏声里斜阳暮C.乱分春色到人家D.淡烟流水画屏幽12.被宋人称为词中"渭城三叠”的词作是BA.《八六子》(倚危亭)B.《兰陵王》(柳阴直)C.《瑞龙吟》(章台路)D.《鹊桥仙》(纤云弄巧)13.被苏轼称为“野狐精”的词人是BA.周邦彦B.王安石C.朱敦儒D.贺铸14.《六丑》(正单衣试酒)写的花是CA.桃花B.杏花C.薇花D.梨花15.朱淑真所作首句为“独行独坐”的词的词牌名是BA.《满江红》B.《减字本兰花》C.《六州歌头》D.《念奴娇》16.与《菩萨蛮》(花明月暗)相关的人物是BA.大周后B.小周后C.花蕊夫人D.西施17.柳永《乐章集》中字数最多的一首词是DA.《河传》B.《扬州慢》C.《六州歌头》D.《戚氏》18.蒋捷的词集名为AA.《竹山词》B.《花外集》C.《山中白云词》D.《白石道人歌曲》19.《风入松》(听风听丽过湾明)的作者是CA.姜夔B.史达祖C.吴文英D.蒋捷20.“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所化用诗句的作者是AA.杜甫B.杜牧C.李白D.李商隐1.“山谷道人"指的是CA.王国维B.苏轼C.黄庭坚D.贺铸2.诗馀的名称最迟在南宋__年间就已出现了。
07564唐宋词研究(14-18年真题-选择题汇总)_共23页

长调的是 A
A.太原
A.顾从敬
B.合肥
B.陈耀文
C.济南
C.邹柢谟
D.临川
D.王士祯
14.文学史上“依曲拍填词”
11.正式将蜿约与豪放两种词 的最早记录是__的《忆江南》。
风并举的是__的张D
C
A.唐五代
A.李隆基
B.北宋
B.李白
C.南宋
C.刘禹锡
D.明代
D.白居易
12.清初的__依据词风的不同, 15.李冰若《栩庄漫记》评价
07564 唐宋词研究(14-18 年真 题汇总)
单项选择题 1.《扬州慢》这一词牌的首创 者是 B A.李白 B.姜夔 C.周邦彦 D.苏轼 2.冯延已的词集名为 D A.《浣花词》 B.《漱玉词》 C.《清真词》 D.《阳春集》 3.张元干的号是 C A.淮海居士 B.于湖居士 C.芦川居士
D.清真居士
6
D.刘过 18.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年出 版的《辛稼轩诗文笺注》由__ 辑校审订、辛更儒笺注 C A.徐汉明 B.辛启泰 C.邓广铭 D.法式善 19.王国维《人间词话》将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删处”拟为古今成就大事业大 学问必经的 C A.第一种境界 B.第二种境界 C.第三种境界 D.第四种境界 20.形成独具一格樵歌体的词 人是 B A.朱淑真
B.《夜游宫》 C.《卜算子》 D.《诉衷情》 4.李之仪“日日思君不见君” 一词是以__为抒情线索。B A.黄河之水 B.长江之水 C.珠江之水 D.淮河之水 5.晏殊和晏几道是__关系。B A.兄弟 B.父子 C.师生 D.朋友 6.张元干所作的词有 A A.《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B.《满江红》(怒发冲冠) C.《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
唐宋词研究 考试大纲整理2014-2018 真题

第一章词名释例“长短句”之称由苏轼提出;苏轼在《与蔡景繁书》中说:“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
”诗馀是词和诗的关系而起的一个新名词。
诗馀是晚于曲子和长短句的,是相对后起的一个概念。
诗馀则是就词与诗的关系而起的一个新名词。
“诗馀”的四种解释:1.余力做余事,对词的轻视之意。
2诗歌的支流余脉,剩义,不承认词体的独立地位。
3.丰富有韵味。
4.为诗的声音之馀,非体制之馀。
5.词与诗相比,所“馀”者何?乃所谓和声、泛声、虚声、散声也。
(从音乐角度看)“诗馀”名称的出现时间:南宋庆元年间。
倚声的概念与古代乐府诗的创作模式有关“倚声”名称的出现时间:中唐时期。
基本含义---倚声是最能体现词体音乐性的一种称号。
根据词牌的音乐特性和格律来填词,强调音乐的本体地位。
2.领会:曲子与音乐的关系;词是配合隋唐以来新兴的燕乐的新体诗,是以音乐为本体的。
五代和凝因为擅长作词被称为“曲子相公”曲子是词的最初名称,以曲子称词,体现出词与音乐的关系。
领会:长短句与句式的关系。
长短句之称标志着词逐渐摆脱了音乐的附属,以词的语言句式特点取代了音乐的特点。
长短句是词的主要句式特点。
唐诗七言诗称为“长句”,五言诗称为“短句”。
所谓长短句,最初指五、七言的错综。
3.简单应用:况周颐对“诗馀”的解释,俞彦对“诗馀”的解释。
况周颐说:“诗馀之‘馀’ ,作‘赢馀’之‘馀’解。
词之情、文、节奏,并皆有馀于诗,故曰‘诗馀’ 。
俞彥认为是“诗亡然后词作,故曰馀也。
”第二章词的起源2015.1 2015.7 2016.7诗词同源说,以词为诗馀,苏轼主张诗词同源说词源《诗经》说。
以句子长短作为追溯词源的唯一依据,主张词源《诗经》。
隋代初唐说以燕乐形成为标志,词起源于隋代初唐。
王灼朱熹,胡仔持这种说法。
六朝乐府说:以乐府为中心,认为词起源于六朝。
六朝浮艳说:以词婉约浮艳的风格溯源至六朝。
上述各说侧重不同,逻辑起点不同,应结合词体复杂性特综合评判2.简单应用:认为词起源于隋代初唐说的理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564唐宋词研究(14-18年真题汇总)填空题26."曲子相公"指的是和凝。
27.贺铸的词集名是《东山词(东山寓声乐府)》。
28.晏殊《蝶恋花》“一场愁梦酒醒时”的下句是斜阳却照深深院。
29.《花间集序》的作者是欧阳炯。
30.被清人冯煦称作“北宋倚声初祖”的词人是晏殊。
31.宋祁“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词牌名是《玉楼春》。
32.《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作者是张先。
33.《龙洲词》是刘过的词集名。
34.吴文英的号是梦窗。
35.《望海潮》(东南形胜)所吟咏的城市是钱塘(杭州)。
26.词的本色风格是婉约。
27.《于湖居士长短句》的作者是张孝祥。
28.按每首词的字数多少可将词分为小今、中调、长调三种。
29.“词为艳科”是胡云翼在《宋词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30.词的音乐性的标志是词牌。
31.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3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词牌名是《江城子》。
34.欧阳修称“穷塞主之词”指的是范仲淹的作品。
35.被苏轼评为“野狐精”的词人是王安石。
26.1926年胡云翼在《宋词研究》中提出"词为艳科"这一概念。
27.以“豪放”论词,很可能源于苏轼。
28,《渔歌子》此词一名为《渔父》。
2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0.朱淑真的词集名是《断肠集》。
3.任二北认为词起源于隋代初唐。
32.“要眇宜修”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给词体特征的体性下的界说。
33.词与其他文学样式一样,起源于民间,用传统的说法就是词的前身是“胡夷里巷之曲”。
34.《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忆秦娥》(箫声咽)两首词相传为李白所作,被宋代黄异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35.陈延焯《白雨斋词话》称张先词为“古今一大转移”。
26.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的词人是李清照27.陆游词集名是《渭南词》28.苏轼是词史上大力开拓词心词境的重要人物。
29.姜夔《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吟咏的是蟋蟀30.词的前身是“胡夷里巷之曲”,其中里巷是指中国民间3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32.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中的“故国”指的是金陵33.“曲子“侧重强调词的音乐性,“长短句”转而以强调文学性为主34.《甘州遍》(秋风紧)的作者是毛文锡35.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26.1926年胡云翼在《宋词研究》中提出“词为艳科”这一概念。
27.《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余)一词所写的女子是西施28.《渔歌子》一词别名为《渔夫》2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30.陈亮的词集名是《龙川词》31.任二北认为词起源于隋代初唐32.李隆基词今仅存《好时光》一首33.词与其他文学样式一样,起源于民间,用传统的说法就是词的前身是“胡夷里巷之曲“。
34.《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忆秦娥》(萧声咽)两首词相传为李白所作,被宋代黄昇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35.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称张先的词为"古今一大转移”26.词的音乐性的标志是词牌27.词起源于六朝乐府说是以“乐府”为考察中心,认为词起源于六朝,特别是齐梁的乐府诗。
28.《人间词话》中指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29.西风残照,汉家宫阙30.李珣《南乡子》十七首所歌咏的是粤东的风土人情。
31.史达祖的词集名是《梅溪词》的词集名。
32.《竹山词》是蒋捷的词集名3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词牌名是《西江月》34.姜夔的号是白石道人35.《诚斋乐府》的作者是杨万里26.李清照是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词人27.词集《渭南词》的作者是陆游28.《花间集序》的作者是欧阳烔29.姜夔《(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吟的是蟋蟀30.词的前身是“胡夷里巷之曲“,其中里巷是指中国民间3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32.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中的“故国”指的是金陵33.曲于侧重强调其音乐性,长短句转而以文学性为主。
34.吴文英《莺啼序》一词共分为四片。
35.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26.词牌是词的音乐性标志27.六朝乐府说是以“乐府”为考察中心,认为词起源于六朝,特别是齐梁的乐府诗。
28.朱敦儒传世词集的名称是《樵歌》。
29.西风残照,汉家陵阙30.歌咏粤东风土人情的是李珣的《南乡子》十七首。
31.《梅溪词》是史达祖的词集名。
32蒋捷的词集名是《竹山词》。
3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词牌名是《西江月》。
34.白石道人是姜夔的号。
35.将南宋词人蒋捷誉为“长短句之长城”的是刘熙载简单题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析柳永《迷仙引》(才过笄年)的侧作主题。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
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
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
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
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全词以歌女自述的方式,倾诉了欲结知音、脱离魔窟的强烈愿望。
(2分)词人叙写歌女痛苦的遭遇和卓异的品格,(2分)也表现出了词人强烈的同情和怜悯之心。
(2分)37.简析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表达的人生情感。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人在词中叙写了遇雨时淡然处之,超然于物外的一次生活体验。
(2分)一且超越是非,也就无所谓得意的欢乐和失意的痛苦的人生体会。
(2分)这表现出了词人旷达自适、超越凡俗的情怀。
(2分)38.简析陆游《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写梦境的特点。
(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写清楚了梦中的地理环境。
(2分)(2)从视觉、听觉和联想的不同角度来写梦境。
(2分)(3)将梦境写得非常完整,从梦中到梦醒均有记述。
(2分)39.简析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的声调特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字。
(2分)(2)舌音、齿音交替重叠。
(2分)(3)敢押险韵。
(2分)40.简析欧阳修《南歌子》(风金泥带)的结构和主题(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全词上片以写女子的装束和体态为主。
(2分)下片则通过细节叙写夫妇亲密的生活情趣。
(2分)以此突显出一个俏丽、温柔的新婚少妇形象。
(2分)36.简述关于词体起源的五种观点。
诗词同源说,(2分)词源(诗经》说,(1分)隋代初唐说,(1分)六朝乐府说,(1分)六朝浮艳说。
(1分)37.简述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中的对比手法。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此词上下阙都用对比手法。
(2分)把塞雁、城乌的惊起和屏上鹧鸪的漠然形成对照,女子的孤寂之情由此轻轻逗出。
(2分)下阕以有情対无情,愈见情之悲哀,有让人窒息之感。
(2分)38.简述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如何以古今对照写爱国感情。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作者上阙在描述当时扬州的萧条景况,(1分)但起首八字却重笔点出昔日扬州之繁盛,盖以盛观衰,感慨加倍深沉。
(2分)下阙侧重对扬州史事的虚拟。
(1分)词人多处化用杜牧歌咏扬州的诗句,构成历史意象,用这类诗中意象所蕴含的风月繁华与风流俊赏,来衬写今日扬州的见闻感受。
(2分)39.简述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的主要内容(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此词上阙主要追忆当年参加抗金义军的军旅生活,充满了浪漫主义豪情。
(2分)下阙重点写敌我交战的惊险场面。
(2分)其宗旨所在,仍在蓄往日豪气之势,跌回冰冷残酷之现实。
(2分)40.简述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的声调特色。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字,加倍衬写自己的感情。
(2分)舌音、齿音交相重叠,形象而准确地表达出词人内心的忧愁和迷茫。
(2分)敢押险韵,用得自如贴切。
(2分)36.简述关于词的五种起源说。
诗词同源说,(1分)词源《诗经》说,(1分)隋代初唐说,(1分)六朝乐府说,(1分)六朝浮艳说。
(1分)上述各说侧重不同,逻辑起点不同,应结合词体的复杂性与特殊性进行综合评判。
(1分)37.简述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情景相生相结合的特点。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词写离愁别恨,起二句即拈出此题,涵盖全篇。
(1分)三四句写“触目”所见,是眼前实景,也是情中之景。
(1分)情景相生相合的境界已宛然在目。
(1分)后两句极言音信阻隔之无奈和相思难成之苦痛。
(1分)最后二句以春草喻愁,设譬新颖贴切而又明白易懂,(1分)情景妙合无垠。
(1分)38.简述韦庄《思帝乡)(春日游)塑造的女性新形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这首词语言浅显,主题也比较明确,抒写了一位女子在婚姻生活上要求自由选择对象的强烈愿望,(3分)体现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女子对待爱情狂热而大胆、无所顾忌的精神。
(3分)39.简述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的创作主题。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