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安全小常识

合集下载

航空安全基本小知识有哪些

航空安全基本小知识有哪些

航空安全基本小知识有哪些大部分的人都有做飞机的经历,所以很多的人都会想知道航空有什么安全知识。

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航空安全基本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航空安全小知识一、如何选择一个安全的航班首先,最好选择大航空公司的飞机,它们一般安全记录良好,并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其次,最好选择直飞班机。

统计数据指出,大部分空难都发生在飞机下降、在跑道上滑行、降落或起飞爬升阶段,因此减少转机能降低碰到飞行意外的几率。

再次,尽量乘坐能承载30人以上的大飞机。

因为飞机机体越大,国际安全检测标准越严,而在发生空难意外时,大型飞机上乘客的生存几率也相对较高。

此外,大型机的机长飞行时间一般比较长,经验丰富。

二、哪个座位生存率最高遇险时能否幸存,主要取决于飞机最初的冲击力和机上人员的疏散速度。

不过,在某种程度上,选择某些座位也能提高幸存几率。

选择靠近紧急出口的座位。

一项针对105起坠机事故以及2000名幸存者的研究发现,逃生遵循“五排原则”(如图),即离紧急出口最近的那一排逃生几率最大,为65%,后面第2~5排的乘客逃生几率为53%,其余座位则相对较小。

不过,当紧急出口外面有火灾、浓烟或靠近海域,这个紧急出口就会被锁上。

紧急出口处不要堆放物品,以免挡住逃生通道。

选择靠近通道的座位。

研究显示,挨着过道坐的乘客逃生几率为64%,靠窗的乘客则为58%。

最好与家人挨着坐、分开逃生。

否则,如果你们坐在不同的地方,逃生前总会想先团聚,这会耽误逃生的最佳时机,也会妨碍其他乘客逃生。

逃生时最好分开行动,这样也会增加生存下来的概率。

三、登机前要做哪些安全准备乘飞机出行,尽量别穿T恤、短裤和凉鞋,以免遇突发事件,被玻璃、金属划伤。

最好穿长袖上衣和长裤,这样一旦起火,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

此外,最好不要随身携带铅笔、圆珠笔等物品,这些物品在飞机受到冲击时可能成为致命的凶器。

在机场时,要注意自己的行李不被陌生人加入危险品,发生异常情况立即报警。

四、登机后首先该做什么乘客登机后,首先应该数一数自己的座位与紧急出口之间隔着几排,这样即使在飞机发生意外,机舱内烟雾弥漫或者太黑时,也可以摸着椅背找到出口。

航空安全注意事项(共3篇)

航空安全注意事项(共3篇)

航空平安考前须知〔共3篇〕篇1:航空平安考前须知航空平安知识民用航空飞机一般是比拟平安的,但也不能因此而无视了平安问题,否那么,就有可能发生航空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乘坐飞机时,应理解、掌握以下有关常识:1.选择最正确航空公司的飞机和最正确的航空道路。

当有一条以上的航线时,要选择最短的、直达的或中转次数最少的。

2.赶赴机场的时间应留有充分的余地.不可匆忙赶路,应在飞机起飞前30分钟办理登机手续。

3.进入隔离区时,要遵守规定,自觉地承受平安检查;在候机厅。

要遵守秩序,不得追跑、打闹。

4.随身携带的物品中,不得夹带禁运、违法和危险物品,包括易燃物、易爆物、腐蚀物、有毒物、放射物品、可聚合物质、磁性物质、成瘾药物及其他违禁品;不要为生疏人捎带行李物品。

5.要按顺序登机和下机;进入机舱内应对号人座坐好,听从机上工作人员安排,系好平安带.不要随意更换座位;要认真阅读机上的(平安须知),理解机上的平安设施、设备及其位置;要弄清所坐位置到平安出口的道路和间隔。

6.飞机在起飞和飞行过程中.制止使用电子电气设备(包括挪动、寻呼机、游戏机、手提电脑、调频调幅收音机等),制止吸烟。

7.在正常情况下,不得擅自动用机上的应急出口、救生衣、氧气面罩、防烟面罩、灭火器材等救生应急设施、设备和标有红色标识的设施。

交通平安知识一、人行横道在车行道上,有一条一条用白色直线连成的“走廊”,这就是人行横道,它是专门为行人横过马路而漆划的。

驾驶员看见人在人行横道内行走就会减速慢行,所以行人在人行横道内过马路比拟平安。

二、人行天桥在城市交通繁忙的路口,因来往行人和车辆特别多,为了保证行人的平安和车辆的畅通,架设了宏伟美观的人行天桥,行人在人行天桥上过马路最平安。

三、道路与交通信号道路交通信号分为: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指挥棒信号、手势信号。

简介如下:1、指挥灯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阻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顿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平安的原那么下通行。

民航空乘航空服务知识

民航空乘航空服务知识

民航空乘航空服务知识近年来,民航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飞机出行。

然而,对于普通乘客来说,对于民航空乘航空服务知识的了解却不足够。

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一些关于民航空乘航空服务的基本知识,以便提升乘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一、乘客登机前的准备在乘机前的准备工作中,乘客需要承担责任,以确保航班的顺利进行。

首先,乘客应提前了解航班的起飞时间和登机口信息,并确保按时到达机场。

其次,乘客需要检查自己的行李,确保没有违禁品和超重的情况。

另外,乘客还要注意身体健康状况,如有不适,应及时与航空公司联系。

二、机舱安全须知在进入机舱之前,乘客应仔细聆听安全演示,并遵循机组人员的指示。

安全带是最基本的防护设备,乘客必须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系好安全带。

此外,乘客还应熟悉紧急出口的位置,并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救生衣和氧气面罩。

三、飞行中的乘务服务在飞行过程中,乘务员将提供各种乘务服务,以确保乘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乘务员会定期巡视机舱,为乘客提供饮料和小吃,并回答乘客的问题。

此外,乘务员还会在飞行过程中播放一些安全和旅行信息。

四、乘客事后服务在乘客飞抵目的地后,航空公司将提供必要的事后服务。

如果乘客的行李有任何问题,如延误或丢失,他们可以向航空公司的客服人员寻求帮助。

此外,乘客还可以向航空公司提供关于航班服务的反馈和建议,以帮助航空公司改进服务质量。

五、航空安全常识航空安全是民航行业的首要任务,乘客也应了解一些基本的航空安全常识。

例如,乘客应遵守禁烟规定,在飞行期间不得吸烟;乘客还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病的传播;此外,在飞行过程中,乘客还应关注飞机上的安全提示和紧急广播。

六、航班取消和延误尽管航空公司会尽力保证航班的准时到达,但有时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航班可能会取消或延误。

在这种情况下,航空公司将尽力为乘客提供帮助和协助,如提供食宿和退款等。

总结:本文向读者介绍了民航空乘航空服务的基本知识,包括登机前的准备、机舱安全须知、飞行中的乘务服务、乘客事后服务、航空安全常识以及航班取消和延误等内容。

飞机常识

飞机常识

1、飞机是当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发生事故的几率也是最小的。

2、如果万一不幸发生空难,死亡率也是最高的!3、从发生的空难统计来看,生还者多数是坐在机尾的。

4、坐飞机全程最好都绑安全带,因为风切变来无影去无踪,万一碰上飞机急速掉个几百米很正常!5、发生空难的时候,机组人员是要陪死的,没有人会跳伞离开。

6、空难发生时,是不会像电视上那样给时间你写遗书的!7、飞机掉在地上跟掉在海里其实是没区别的,一样会粉身碎骨!8、到目前为止,掉下来最多的机型是波音737,还没掉过的机型是空客a380!9、因机械故障掉下来的飞机不多,掉下来的飞机多为人为操作不当。

10、迫降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此迫降只允许一次性完成,万一不成功,飞机是没有多余的燃油可以复飞的。

11、如果万一一次性无法迫降,那只能采取摔机着陆的方式,这个跟从空中把飞机扔下来没区别。

12、黑夹子有两个,但不是黑色的哦,专业叫法叫语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器!13、坐大型机比坐小型机稳,大家出行尽量选大机型!14、大型机有330、340、380、747、777、787!15、如果你跟某位乘务长认识,且关系ok,当头等舱或公务舱有空位时,你是可以让她给你免费升舱的!16、乘坐飞机时,请大家遵守相关规定,在飞机上打架或吵架是会被认定危害飞行安全的,除了下飞机你会被带去警察局外,航空公司也会把你拉进黑名单的!17、民航客机是无法90度侧身飞行的,也无法180度翻转飞行的,这个只有战斗机才可以!18、四发飞机与双发飞机相比起来,巡航速度是没有提升多少的,提升的只是推力!19、起飞与降落是飞机最危险的时刻,也是潜在空难多发时刻,请系好安全带!20、刚做完手术,伤口没愈合坐飞机有伤口裂开的危险!21、看完贴分享有利于你规避空难,切记!。

航天小知识摘抄,最新中国航天知识汇总

航天小知识摘抄,最新中国航天知识汇总

航天小知识摘抄丨最新中国航天知识汇总一、航空常识1.中国首个“中国航天日”:2016年4月24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

3.中国航天事业包含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

二、空间技术1.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

2.运载火箭:我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3.航天器发射场: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海南四个发射场。

4.航天测控:航天测控网由多个测控站、测控中心和通信系统构成。

5.载人航天:(1)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

(2)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3)2008年9月25日~28日,25日晚神舟七号于21:10分发射,三名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27日16:30分翟志刚成功完成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

2011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2012年,神九发射。

手动交会对接控制系统,中国首次将女飞行员送入太空,也实现多名字宇航员在太空的长期停留。

2013年,神十发射。

首次太空授课,航天员在天宫一号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

(4)载人航天计划三步走: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

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

三、空间应用1.人造卫星的分类:按照功能或应用分类:通信卫星、遥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

通信卫星:我国于1984年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命名为东方红2号。

乘飞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乘飞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乘飞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乘飞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一、引言乘坐飞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一种常见方式。

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航空公司对飞机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十分重视。

本次培训将详细介绍乘坐飞机时的消防安全常识,帮助乘客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确保自身安全。

二、飞机消防基本知识1. 飞机火灾的威胁:飞机的火灾可能会对乘客和机组人员造成严重威胁,由于飞机上使用的燃料是高度易燃的,一旦发生火灾,迅速蔓延,造成极大危险。

2. 飞机消防器材:每架飞机上都配备了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和灭火毯等。

灭火器一般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

乘客在乘坐飞机时可以向机组人员了解机上的消防设备位置。

3. 飞机疏散滑梯:飞机疏散滑梯是紧急情况下乘客疏散的重要途径。

乘客需要掌握正确使用滑梯的方法,并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尽快疏散。

三、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培养1. 紧急情况救生姿势:在飞机遭遇紧急情况时,如迫降或起火,乘客需要采取正确的救生姿势。

救生姿势包括低头、抱头、收腿,尽量保持身体弯曲,减少受伤的可能。

2. 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原则:当飞机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疏散时,乘客需要按照机组人员的指示,沿着指定的疏散通道迅速撤离。

切忌拥挤和推搡,保持秩序,协助弱势人群。

3. 火灾逃生技巧:在飞机起火时,乘客需要迅速找到最近的灭火器,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则需要寻找最近的紧急出口,尽量避开明火及烟雾。

盲人和视力差的乘客可以依靠座椅靠背的指示标识,辅助逃生。

4. 海上紧急情况下的自救:飞机在海上迫降或水中疏散时,乘客需要迅速穿上救生衣,咬住救生衣上的吹气管,确保漂浮。

同时,保持冷静,等待救援。

四、飞机上的安全常识1. 保持座位的整洁:在乘坐飞机时,乘客应该保持座位的整洁,将杂物放入合适的位置,避免堵塞疏散通道。

2. 遵守禁烟规定:飞机上严禁吸烟,乘客应当遵守相关规定,不在飞机上吸烟,避免引起火灾。

3. 注意安全指示灯:飞机座位上配备了安全指示灯,乘客在起飞和降落时需要仔细阅读并遵循指示,并注意座椅前方的安全示意牌。

飞机屡出事 10个小常识也许能让你死里逃生

飞机屡出事 10个小常识也许能让你死里逃生

飞机屡出事 10个小常识也许能让你死里逃生
飞机越大,机身越能承受压力,也就意味着这些压力使飞机坠毁伤害你的可能性越小。

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对空难逃生者决定因素的统计数据,年轻的体重较轻的男性最有可能从空难中死里逃生,而体重较重的年长女性最有可能遭遇空难。

尽管穿着最好的商务套装和高跟鞋在飞机上看起来也非常时尚,但它们会毁掉你逃脱空难的机会。

想象一下在生死攸关的险境中穿着这些衣服逃生会有多么困难,所以还是穿休闲的衣服比较合适。

飞机上播放安全须知时不要放空,虽然你可能听同样的话听了100遍了,但你要用心记住,因为这些事项很重要,能够帮助你在紧急情况下找到出口和安全装置。

虽然关于飞机上最安全的位置还存在争议,但坐在出口附近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记住选座位的黄金五法则,如果你离安全出口有五排座位那么远的话,那你的位置就不够安全。

快速获取氧气如果飞机出事的话,氧气就意味着解脱,在帮助别人之前,要先迅速戴好你自己的氧气面罩,你晕倒的话对你旁边的乘客毫无益处。

无论何时,你乘坐飞机时都应该系好安全带,灾难无法预知,系好安全带最起码能防止你在颠簸中装上机顶。

虽然安全须知影像里的安全姿势看起来十分愚蠢,但这一姿势能让你在空难中免于重伤,能很好地保护你的胳膊、腿和头部。

如果飞机出事的话,你有90秒的时间脱离飞机残骸的浓烟和火焰,不要想着带你的随身物品了,赶快逃生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飞行员的法则,但我们也能有所借鉴。

飞机最危险的时刻就是起飞后的三分钟和降落前的八分钟,你要在这期间保持警惕。

2024年十大飞行安全守则

2024年十大飞行安全守则

2024年十大飞行安全守则
1. 提前计划行程: 提前预订机票和酒店,确保行程安排合理。

2. 出行前检查行李: 确保行李中没有禁止携带物品,同时妥善安全包装和锁好行李。

3. 到达机场提前: 提前到达机场,以免因为排队等待而错过航班。

4. 遵守安全检查规定: 遵守安全检查规定,将需要检查的物品和液体按照规定放置。

5. 注意安全指示和紧急出口: 在飞机上注意安全指示标志和紧急出口位置,以备不时之需。

6. 稳固座位安全带: 在起飞和降落前,确保座位安全带系好并调整座椅到正常位置。

7. 不要放置大型物品在行李架上: 避免将过大或过重的物品放置在行李架上,以免掉落造成伤害。

8. 遵守机组人员指示: 在飞行过程中,遵守机组人员的指示和舱内规定。

9. 随时保持安静: 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保持安静,避免干扰机组人员的工作。

10. 定期活动身体: 在长时间飞行中,尽量多活动身体,避免血液循环不畅和肌肉酸痛。

请记住,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飞行安全建议,请始终遵守航空公司的具体规定和机组人员的指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安全小常识
近日马航飞机事故又引起人们旧话重提:坐飞机安全吗?飞机的安全性有多高?乘坐飞机该注意些什么?现在我们就归纳整理国内外专家的看法,以飨读者。

飞机重大事故发生的频率如何?
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民航特聘专家吴仁彪表示,民航还是最安全的交通运输方式,这从美国联邦航空局发布的安全数字可以看出。

去年全世界民航运送乘客30亿人次,执行飞行3500万次航班,失事死亡224人。

而中国民航的安全形势是比较好的,近5年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的平均值为0.08,与同期全球民航0.42的平均值相比,安全状况好于世界平均水平。

随时有飞机迫降?
英国希思罗机场几乎每个月都有一架飞机迫降。

有51起迫降发生于去年,2012年发生40起,2011年54起,2010年66起,2009年55起――5年来总共有266次迫降。

是不是很容易遇上颠簸?
“剧烈的飞机颠簸是极为罕见的,”英国退休航空机长Steve Allright说,“在我一生的一万小时飞行经历中,剧烈颠簸的时间加起来也只有大概5分钟。


飞机经常被雷电击中?
飞行员Patrick Smith说:“飞机被雷击的次数比你想象的要频繁――每架喷气式客机平均每两到三年就要被雷电击中一次。

雷电不会传进客舱电死乘客,而是经过飞机的铝制外壳泻出,飞机外壳是电的良好导体。

有些时候雷电会给飞机造成一点小损伤,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四个发动机都熄火了,还可能存活?
都说发动机越多安全性能就越高,确实是如此,波音747在四台发动机只有一台能工作的前提下也能飞行,但是如果四台发动机都熄火了呢?如果飞机发动机在飞行途中停止,水平距离和丢失高度之间的比值是20∶1,也就是说,在一万米高空下降到地面之前,飞机还可以滑翔几百英里。

所有发动机同时熄火的概率很小,但是确实发生过,原因包括:燃料耗尽、火山灰、吸入飞鸟。

在曾经的几起发动机熄火的案例中,飞行员都靠滑翔,在没有一死一伤的情况下安全降落。

坐飞机和坐汽车,哪个更安全?
据美国全国安委会对1993~1995年间所发生的伤亡事故的比较研究,坐飞机比坐汽车要安全22倍。

事实上,在美国过去的60年里,飞机失事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在有代表性的3个月里汽车事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还要少。

飞机安全性与机型大小有关?
飞机的安全性与机型大小没有直接联系。

交通运输部部长政策咨询小组成员田保华强调,现在的人们普遍存在一个意识误区,即认为乘坐大飞机会比小飞机更为安全,但实际上,受国家强硬标准监管,二者安全性是一样的。

中航成飞民机公司总经理陈良驹称,从飞机的飞行原理来看,只要飞机在设计上没有缺陷,那么机型大小并不影响飞机的安全性。

“事实上,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失事的飞机以波音和空客的绝对数最大,但这并不代表波音和空客的飞机安全性低,只是因为他们的总量太大了。


飞行的哪一部分最具风险?
起飞和爬升到巡航高度、下降和着陆是飞行中最容易出问题的两个阶段。

用极简单化的说法,起飞时在发动机推力和结构整体性方面对飞机的要求最高,而下降和着陆则对驾驶舱的机组人员要求最高。

约有3/4的严重事故都是在这两个短暂的飞行阶段中发生的。

机上座位何处最安全?
有人以为靠近机翼的座位或客舱后部的座位更安全,但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机上的任何一部分比别的部分更安全。

最好还是听取每个航班起飞前的安全常识介绍以及飞行中
所有的乘务报告。

不过,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如果飞机坠毁,飞机前部的乘客,也就是高等舱的乘客死亡可能性更高。

手机设置飞行模式同样会给飞行带来危险?
手机处于飞行模式,也就是关闭了信号发射器,对飞机的影响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技术上来说确实很小,民航部门对此的安全性也没有论证。

但是,民用飞机导航设备频率与手机的频率接近,加上民用飞机的抗干扰性较弱,手机设置在飞行模式状态下收发信号功能的程度,对飞机导航系统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确保飞行安全万无一失,我国民航部门还是对此进行强制性规定,不得在飞机上使用所谓的“飞行模式”。

有没有办法使航空更安全些?
由于有了计算机化的飞行模拟器和雷达覆盖面的扩大,以及高技术设备在附近空域有飞机时、距地面太近时、飞机高度或飞行角度不稳定时或遇到风力发生变化时向飞行员发出警告,飞行的安全性提高了一大步。

航空工业界正通过更好的飞行员培训、更好的飞机检验和维护技术以及新的安全技术等途径继续提高航空安全性。

经过维修的客机安全性是否会降低?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航空学专家盖伊?格拉顿称对于受损飞机维修的审批、施工都有严格规定。

没有理由怀疑经正常程序对飞机进行维修后,客机的安全性会降低。

哪些人不适宜乘坐飞机?
精神病患者。

如癫痫及各种精神病人,因航空气氛容易
诱发疾病急性发作,故不宜乘飞机。

心血管疾病患者。

因空中轻度缺氧,可能使心血管病人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心肌缺氧、心肌梗塞及严重高血压病人,通常认为不宜乘飞机。

脑血管病人。

如患有脑栓塞、脑出血、脑肿瘤这类疾病的病人,由于飞机起降的轰鸣、震动及缺氧等,可使病情加重,因此禁止乘飞机。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如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因不适应环境,如果有气胸、肺大泡等,飞行途中可能因气体膨胀而加重病情。

做过胃肠手术的病人,一般在手术后十天内不能乘坐飞机。

消化道出血病人要在出血停止三周后才能乘飞机。

严重贫血的病人。

血红蛋白量水平在50克/升以下者,不宜乘飞机。

耳鼻疾病患者。

耳鼻有急性渗出性炎症,及近期做过中耳手术的病人,不宜进行空中旅行。

临近产期的孕妇。

由于空中气压的变化,可能致胎儿提早分娩,尤其是妊娠35周后的孕妇,更不宜乘
飞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