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山湖河口生态浮床试验工程设计与效果研究_孙从军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海洋通报39卷沈焕庭,李九发,金元欢,1995.河口涨潮槽的演变及治理.海洋与湖沼,26(1):83-89.石盛玉,程和琴,郑树伟,等,2017.三峡截流以来长江洪季潮区界变动河段冲刷地貌.海洋学报,39(3):85-95.孙弋,黎兵,严学新,等,2018.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控制工程对北港河势的影响.泥沙研究,(5):33-38.盛皓,2017.长江口青草沙水库前沿河床动力地貌过程及库堤安全预警分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苏俐珊,2017.长江口洪枯季水沙动力场特征分析.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王永红,沈焕庭,刘高峰,2003.河口涨潮槽的研究进展.海洋通报,22 (3):73-80.王永红,沈焕庭,李九发,等,2011.长江河口涨、落潮槽内的沙波地貌和输移特征.海洋与湖沼,42(2):330-336.吴帅虎,程和琴,李九发,等,2014.近期长江口北港冲淤变化与微地貌特征.泥沙研究,(2):26-32.张晓鹤,李九发,朱文武,等,2015.近期长江河口冲淤演变过程研究.海洋学报,37(3):134-143.(本文编辑:崔尚公)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本期《海洋通报》共发表论文15篇。
这些论文的发表与31位专家的认真审读、详查核实、推敲分析和中肯评价是分不开的。
特向诸位专家表示诚挚敬意和衷心感谢!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名单如下(以姓氏笔画为序):丁平兴华东师范大学万剑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超中国海洋大学王占坤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王洪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朱学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刘洋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刘广发厦门大学刘玉龙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刘红玉南京师范大学江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孙才志辽宁师范大学杨俊辽宁师范大学何广顺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宋金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韧国防科技大学张乔民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饮江上海海洋大学林桂兰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赵朝方中国海洋大学贺义雄浙江海洋大学晏磊北京大学徐胜中国海洋大学殷利华华中科技大学郭佩芳中国海洋大学黄辰虎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彭建北京大学韩冰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韩震上海海洋大学韩增林辽宁师范大学暴景阳武汉大学142。
应用生态动力学模型评价上海淀山湖富营养化控制方案

藻华聚积及污水入流对太湖上下层水体营养盐含量的影响

藻华聚积及污水入流对太湖上下层水体营养盐含量的影响孙飞飞;尹桂平;范成新;崔广柏【摘要】通过采集太湖水体鲜藻和入湖区混合常见污水,应用再悬浮发生装置,室内模拟有底泥参与的不同藻类聚积和不同CODCr含量污水进入条件下,太湖西北竺山湖区水质上下层水体中SS,NH3-N及PO3-4质量浓度的变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7 d的常见风浪模拟环境中,无论加入藻类还是加入污水,太湖上下层水体中SS质量浓度均呈下降趋势,表明颗粒物有向水底沉降的可能;水体中的NH3-N和PO3-4质量浓度并未因藻量增加而上升,反映出鲜藻此时对水体中的N和P呈吸收作用;污水添加量的增大则使试验水柱中NH3-N和PO3-4质量浓度上升,并大致随时间的增加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期刊名称】《水利水电科技进展》【年(卷),期】2010(030)005【总页数】5页(P24-28)【关键词】藻类聚积;污水输入;营养盐变化;动力模拟;太湖【作者】孙飞飞;尹桂平;范成新;崔广柏【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42007年8月31日和2008年1月11日美国《Science》杂志刊登了2篇关于太湖黑水团现象的文章[1-2]。
前篇称,当年夏季太湖蓝藻暴发导致了水质的巨变;后篇则认为此次水质巨变是“一起复杂的由生物引起的化学事件,和此前发生过的多次太湖蓝藻水华的暴发并无关联。
”针对此,笔者提出了2种对黑水团发生原因的解释,一种是太湖蓝藻,另一种是化学事件,并试着从这两个角度来进行探索。
一种城市河道组合式生态浮床[发明专利]
![一种城市河道组合式生态浮床[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3e7492c52af90242a995e566.png)
专利名称:一种城市河道组合式生态浮床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胡长伟,赵永军,孙诗清,李溪,孙辰申请号:CN201911347996.2
申请日:20191224
公开号:CN111018122A
公开日:
202004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河道组合式生态浮床,包括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周面上设有连接组件,所述环形板顶部两边位置处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扇形太阳能发电板,所述环形板底端外壁边缘位置处均设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螺接座,且螺接座中螺接有浮瓶,所述环形板底端靠近中间位置处设有保持框,且保持框内壁插设有种植盆,所述种植盆顶端向外延伸形成凸沿部,所述保持框底部设有曝气组件。
本发明丰富了生态浮床的功能,有利于对水体进行曝气处理,提升水体治理的效果,结合设置的浮瓶,方便回收饮料瓶等废品,重复利用资源,节能环保。
申请人:嘉兴学院
地址:314033 浙江省嘉兴市越秀南路5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智明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科研成果荣获201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作用下 的受力情况 ,防止袋体破坏 。
4 结
语
4 . 1 铺设 工艺 合适
小洋 山北 侧 围垦 水下 砂 被铺 设 ,由于水 深 变化 较 大 , 利用对拉船 和铺排 船特 性 ,针对 性选择 相应 铺设 方案 ,在 K 1 +0 0 0 一K 1 +4 0 0 m采用 了对拉船铺设工艺 ,在 K 1 + 4 0 0 ~ K 1 +8 0 0 m区域采 用铺 排船铺设工艺 。经水底探摸 、水下测 深和竹竿检测砂被搭接情况来看 ,砂被总体施 工质量 良好 , 水下铺设工艺 的选择是合适 的。
吴伟伟 :砂被铺设工艺在 围堤 中的应用—— 以小洋山北侧围堤工程为例
过松导 致 袋体 产 生 过 大 收缩 ,也要 防止 拉 绳 过 紧将 拉 环
拉断 。
为来年后续 的施 工赢 得 了时间 ,无 论是从 进 度还是 安全 角
度都 是有 利的 ,并且实践证明选择正确 。
( 8 )严格 控制砂 浆浓 度 ,防止堵 管 ,保证 在 规定 时 间 内完成充砂 。 ( 9 )施 工过程 中注 意监测 潮位 变化 ,观 察袋 体在 水流
浙江省 水利 河 口研 究院科研成果 荣获 2 0 1 3 年度 浙江省科 学技 术奖一等 奖
2 0 1 4年 4月 2 9日,2 0 1 3 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 大会传 来喜讯 ,浙江省水利河 口研究院与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共 同完
成的 “ 强涌潮钱塘江河 口治理 关键 技术 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获得浙江省科学技 术奖一 等奖 。在省人 民大会 堂科技最 高领 奖 台上 ,潘存鸿 总工代表科研 团队接受了省委书记夏宝龙颁发 的一等奖荣誉证 书。 钱塘江河 口具有强 涌潮 、强 输沙 、强 冲淤 、强 游荡 等特点 ,洪 潮涝 灾害 频发 ,是 世界 上最 复杂 、最难 治 理 的河 口之
淀山湖示范工程水质净化效果评价及浮游植物变化分析

第35卷第12期2010年12月环境科学与管理ENVI RON M ENTAL S C I ENCE AND MANAGE M E NT V ol 135No 112Dec .2010收稿日期:2010-07-12项目来源: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上海淀山湖富营养化防治与生态修复实验项目)作者简介:王海珍(1980-),女,山西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生生态修复、富营养化防治等。
文章编号:1674-6139(2010)12-0038-06淀山湖示范工程水质净化效果评价及浮游植物变化分析王海珍,陈小鸟,章永泰,孙京玲(上海佛欣爱建河道治理有限公司,上海200233)摘 要:在淀山湖318国道与威尼斯别墅邻近水域建立试验区,分别进行了水生植被恢复与鱼类-贝类控藻试验。
基于2009年3月-2010年5月的监测资料,依据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评价了试验区水体营养状态,分析了采用水生植被恢复和物理-生物联合控藻措施对试验区水质的改善情况,并分析了两种措施对试验区水体浮游植物的影响。
结果显示:(1)318和威尼斯试验区内样点的卡尔森指数均低于对照样点D 和H,表明恢复水生植被和放养滤食性鱼类、贝类可以明显地净化水质、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2)318试验区内样点的年平均卡尔森指数低于威尼斯试验区,表明恢复水生植被比放养滤食性鱼类、贝类相比效果更好。
(3)318试验区的藻类密度年均值40155@104个/L 小于威尼斯试验区的藻类密度44166@104个/L ,318试验区平均的藻类多样性指数2160明显高于威尼斯试验区平均的藻类多样性指数2149,表明318试验区藻类的多样性水平较高,而藻类密度较小,面临蓝藻爆发的威胁比威尼斯试验区小。
关键词:淀山湖;水质净化;浮游藻类中图分类号:X173文献标识码:BThe Esti m ate o fW ater Q uality I m prove m ent of t he P ilot Pro ject and t he A nal ysi s of Phytoplankton Change i n D i anshan LakeW ang H a izhen ,Chen X iaon iao ,Zhang Yongta,i Sun Ji n g ling(Sha nghai Fo x i n A J R iver T r eat m e n t C o .Ltd ,Shanghai 200233,Ch ina)Abst ract :An ec ologic al r estorati on pr oject w as c arried out i nclud i ng benth i vorous fish r e moval a nd m acro phyte restoratio n i n w ater area near 318national h i ghw a y and Venetia n vill a i n D ia nsha n Lake .M o d ifie d C arson tro ph i c state i nde x for all sa m p li ng sites w as calculate d to assess thew ater c onditi on based o n t he mon t h l y m onitoring data in D ianshan La ke fr o m M arch 2009toM ay 2010.The m i pr ove situation ofw ater bod iesw as also discussed .M ean w hile ,the r esponse of plankton to ecological restoratio n w as also ana -l yzed .The resu lts sho w ed t ha:t (1)M od ifi ed Car so n tr oph i c state i nde x i n 318test area and Venetia n villa test areaw as respecti vely lo w er tha n control site D and H,i nd icati ng t hat be n t h ivoro us fish r e m oval and m acr ophyte restoratio n can obvi ously purify w ater qualit y and m i pr ove eutr oph ic state .(2)M o d ifie d C arson troph i c state i ndex i n 318test areaw as lo w er tha n V e neti an vill a test ar ea ,i nd i cati ng that t he effect ofm acr ophyte rest orati on w as better tha n benth i vorous fish r e m o va.l (3)Annual aver age al gae de ns it y i n 318test area(40155@104i nd /L )w as less tha n algae de ns it y of V e neti an vill a(44166@104i nd /L).The al gae d iversity i nde x(2160)i n 318test areaw as h i gher tha n diversity i nde x i n V e netian villa test area(2149),sho w i ng that 318test ar ea ,w it h high algae d i ver -sit y a nd s m all al gae density ,w as faci ng s m aller cya nobacteria bloo m threat than Venetia n villa test area .Key w or ds :D i anshan la ke ;w ater purificatio n ;phytoplank ton淀山湖是上海市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交界处,面积62k m 2,平均水深约211m ,是一个平原浅水湖泊,也是上海市主要的供水水源之一。
探讨苏州河梦清园景观水体生态系统的设计

探讨苏州河梦清园景观水体生态系统的设计
李丹;孙从军;李小平
【期刊名称】《上海环境科学》
【年(卷),期】2008(027)003
【摘要】在景观设计中使用水体景观不仅起到将景观廊道和景点充分融合的作用,还可以增强景观的舒适感,为人们增添回归自然的感觉.生态性的景观水体设计将节能和科技融为一体,梦清园景观水体正是体现了将生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结合的人工生态系统.文章针对景观水体的常见问题,根据生态工程的原理.制定苏州河梦清园景观水生态系统的设计指标,包括水、土、氧气、生物、化学和生态坡岸,从而进一步论述了梦清园景观水生态系统设计的模式,为景观水体的科学设计和有效管理提供借鉴.
【总页数】4页(P104-107)
【作者】李丹;孙从军;李小平
【作者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
【相关文献】
1.城市滨水区改造与生态恢复——上海苏州河梦清园规划设计 [J], 吴寻
2.梦清园景观水体净化系统推广可行性研究 [J], 何宇梦
3.上海苏州河梦清园规划设计 [J], 赵杨
4.梦清园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示范工程研究 [J], 徐亚同;何国富;黄民生;谢冰;张明;何德富;李秀艳;张利权;路葵
5.梦清园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模糊综合评价 [J], 肖冰;杨银川;陆昕渝;李欣然;黄民生;尹超;何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口海岸生态系统生态阈值及环境管理应用进展

河口海岸生态系统生态阈值及环境管理应用进展
王黎;王彪;肖文军
【期刊名称】《海岸工程》
【年(卷),期】2024(43)2
【摘要】河口海岸生态阈值是促使生态系统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发生骤然转变的环境变量的值,对于研究河口海岸生态系统演变以及开展区域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梳理了部分盐沼、海草床、珊瑚礁、海带床等典型生态机制转换事件的阈值结果以及国内外生态阈值在河口海岸生态系统的应用管理情况,结合当前国内从环境保护转变到生态保护的环境管理需求,提出了生态阈值在环境管理中的思考和建议。
阈值因子的选择既可以反映河口海岸的自然特征,又可以反映人类活动的某个方面;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生态阈值的目标应该关注系统的完整性;须加强空间尺度、气候变化对生态阈值的影响,海陆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耦合与机理过程研究。
【总页数】9页(P154-162)
【作者】王黎;王彪;肖文军
【作者单位】上海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部东海预报减灾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48
【相关文献】
1."典型海岸带河口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示范"课题示范工程通过验收
2.河口生态系统氨氧化菌生态学研究进展
3.我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4.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在流域水环境管理中应用研究的意义、难点和关键技术——代“流域水环境管理战略研究”专栏序言
5.人地复合生态系统韧性研究进展及其对海岸带生态系统韧性研究的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经验淀山湖河口生态浮床试验工程设计与效果研究孙从军, 高阳俊, 曹 勇, 吴建强, 陈小华(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3)摘 要: 在综合考虑淀山湖千墩浦河口区域的地形、水文、水质、植被、航道等环境因素和工程实施总体目标的基础上,从工程选址、浮床结构、浮床植物筛选、浮床布局以及浮床系统保护等方面开展了生态浮床试验工程的研究与设计,并通过实践进行了效果验证,为在淀山湖大规模开展浮床工程建设积累了技术参数和运行经验。
工程运行一年来的情况表明,浮床技术可有效削减富营养化水体中的COD 、TN 、氨氮和TP 等营养物质,为后续的生态修复工程奠定良好基础;选择的浮床植物较好地适应了淀山湖水体营养状况,植物收获量达到和超过了考核目标;设计的/消浪排+防浪围隔0防护系统结构可有效抵御风浪和船行波的影响,围隔对波浪能的消减率可达39%。
关键词: 淀山湖; 生态浮床; 工程设计; 运行效果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4602(2010)18-0064-05Study on Desi gn and E ffect of E stuary Ecologi cal Floati ng B ed PilotProject at D ianshan LakeS UN Cong -jun , GAO Yang -jun , CAO Yong , WU Jian -qiang , CHEN X iao -hua(Shanghai Acade m y of Environm ental S ciences ,Shanghai 200233,Ch i n a) A bstract : B ased on the co m prehensi v e considerati o n o f env ironm ental factors inc l u di n g topogra -phy ,hydro logy ,w ater qua lity ,vegetation ,w ater w ay i n the Q iandunpu estuary reg ion and the pr o ject o -verall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eco log ica l fl o ati n g bed pilot pro jectw ere conducted i n ter m s of pro j e ct site selection ,floati n g bed str ucture ,p l a nt selecti o n ,floati n g bed layout and floa ti n g bed protec -tion .The effect va lidati o n w as perfor m ed through experience ,and so m e techn ica l da ta and operational experi e nce w ere accumu lated for large -sca le fl o ati n g bed pr o ject constructi o n a t D ianshan Lake .The re -sults of one -year operati o n sho w that t h e ecological floati n g bed technology can effecti v e l y reduce che m i c al oxygen de m and ,total n itr ogen ,a mm onia n 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i n the eutroph ic w ater body and ben -e fit the subsequen t eco l o g ica l restora ti o n .The aquatic plan ts i n the eco l o g ica l fl o ating bed adapt the w ater nutriti o n leve.l The plan t y ield achieves and even exceeds the exa m ob jecti v es .The ant-i w ave pro tecti o n syste m desi g ned as ba m boo raft and rubber enclosure can effectively resist the i m pact of the stor m s and ship w aves ,and the w ave energy can be reduced by 39%. K ey words : D ianshan Lake ; eco l o g ica l floati n g bed ; pro ject design ; opera ti o n resu lt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8D Z1203106); 上海市水务局项目第26卷 第18期2010年9月 中国给水排水C H I NA WAT ER &W ASTE W ATERV o.l 26N o .18Sep .2010淀山湖位于太湖流域下游,是上海重要的水源保护区。
近年来,由于上游和环湖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污水排放,淀山湖水质呈逐年恶化趋势,主要水质指标(透明度、叶绿素a 、总氮和总磷)均已超过富营养化临界值[1],具备了暴发大规模蓝藻水华的物质条件,直接影响到上海市民的饮用水安全。
为改善淀山湖的水环境质量,上海市水务局于2008年9月正式启动了/淀山湖富营养化防治与生态修复试验项目0。
该项目以水体生态修复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在淀山湖千墩浦入湖河口开展生态浮床试验工程建设和研究,以期为削减入湖河流污染负荷、减轻淀山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保障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持。
1 工程区水文水质调查与分析本项目位于淀山湖北部赵田湖千墩浦入湖河口的西侧,具体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试验工程位置示意F i g .1 L ocati on of p ilot pro ject由于区域内详细水文、地形等基础资料欠缺,课题组采用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GPS 等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开展了现场观测,全面掌握了该区域的水下地形、水文、流速、植被、水质等基本情况,简述如下:¹ 本区受季风影响明显,春夏两季盛行东南风,秋季以东到东北风为主,冬季转为西北风,7月)11月多发台风,风速极值曾达到21.8m /s 。
因此,首先考虑风浪对试验工程的影响。
º 调查区域范围内水深变化基本不大,范围为1~2.5m 。
千墩浦入湖口区域与牛桥港闸区域沿航道方向的水深较深,但两者之间的区域范围内水深相对较浅,这样布设浮床试验工程区既能保证对千墩浦入湖河流上游来水的拦截作用,又能避开主航道。
» 区内水体流速较小,变动范围为0~0.2m /s ,但航道区域水深较深以及航道水域的水下地形相对复杂,对工程区域流场分布影响较大,但基本能看出有水流从淀山湖方向进入工程区域,与牛桥港和千墩浦下泻水流相遇,两者出现水体交换。
¼ 本区植被以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为主,常见土著种包括芦苇、茭草、水花生、菹草、马来眼子菜,分布于千墩浦入湖口两岸浅水区及岸边陆地,也有一些优势湿生植物种类如水蓼、巴天酸模、石龙芮等,分布于岸线滨水区域。
½ 区域水质污染严重,超过地表水V 类标准,以氮磷污染为主,固体悬浮物含量较高,平均含量为46.43m g /L 。
2 设计思路与要点211 设计思路设计中考虑了以下要素:¹ 试验工程选址。
充分考虑项目地区的水文、地形、航道以及水质情况,并从便于工程目标的实现和考核的角度,确定试验工程的位置。
º 浮床布局。
通过浮床单元独特的排列组合形式,既防止浮床系统内部水体短流,确保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又能适应不同的水流方向,并能达到同样的水质净化效果。
同时,浮床的布局应便于植物的收获和日常的维护。
» 浮床结构设计[2]。
首先,浮床材质和结构要能抵御风浪的影响,在水体流动和风浪扰动的同时能安全正常运行;其次,选择环保材料,确保不对河道湖体造成二次污染;再次,浮床设计为便于拆卸和组装的形式,且考虑到该工程是临时性设施,应尽可能在设计时考虑回收利用;最后,浮床单体设计要考虑植物收获的便利性。
¼ 浮床植物筛选。
首先要充分利用植物的吸收利用富集、微生物降解作用、根系过滤沉淀作用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和有害物质含量,沉降和拦截河道中的泥沙和悬浮物等,降低河道水中的氮磷浓度;另外要利用淀山湖土著植物或本地已广泛种植的适生物种[3],优化浮床植物的筛选和配置,确保不同季节具有同样的景观效果和水质净化效果,达到预定的植物收获鲜重。
½ 防浪工程措施。
通过建立防浪围隔和消浪www.w aterg asheat .co m 孙从军,等:淀山湖河口生态浮床试验工程设计与效果研究第26卷 第18期带,保护生态浮床工程的成果。
要求既与周边环境和景观相协调,又可有效防范风浪及船行波等外界干扰,同时也便于考察水质改善情况。
212设计要点¹工程选址千墩浦是通航河道,往来船只运输繁忙,因此建设的浮床试验工程必须避开航道位置。
同时为了发挥前置库的作用,接纳千墩浦的入湖水流,发挥去除污染、降低悬浮物的作用,工程位置必须分布在接近千墩浦入湖河口附近。
综合考虑上述多种因素,前置库定点在千墩浦入口处与牛桥港闸之间,接近千墩浦主航道。
由于航道的东南侧是别墅区,靠近航道的位置目前已经建造了游艇码头,因此前置库只能布设在主航道的西侧,离岸500m布设。
工程区长为200m,宽为90 m,面积为1.8@104m2。
º浮床结构设计框体材质:设计以角钢为浮床单元的框体,框体上装备浮体,这样可以保证具有足够浮力,并有效抗击风浪,维护运行方便;同时浮床单体与单体之间的角钢还可拆卸,便于组装以及回收后再利用。
浮床单体:浮床的单体必须容易组装,组装后要便于植物的种植、收割,布设后要方便监测通行,还要考虑单体及单体之间连接的便利性和组合后的浮床单元的经济性等。
本方案采用3m@6m的长方形浮床单体形状,分10格(每格1.5m@1.2m),以满足浮床植物配置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