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大纲解析(2015年)

合集下载

2015年全国高考历史学科考纲解读及复习策略精品文档11页

2015年全国高考历史学科考纲解读及复习策略精品文档11页

2015年全国高考历史学科考纲解读及复习策略一、《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及《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以下统一简称考纲)解读2015年是广西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第一届高考,也是广西第一次采用全国新课标考纲,即将采用新课标高考试卷。

与2014年大纲版考纲相比,今年的考纲各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动。

1命题指导思想在“三个有利”的原则下,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突出学科意识、学科思维、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考查。

根据考纲要求,历史学科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试内容(1)考试目标与要求。

考试说明细化了考纲的4项12条能力要求,从中学历史教学的角度来认识,主要包含:历史阅读能力,即正确理解题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阐释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即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即正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和观点的能力;历史思辨能力,即运用科学史观和方法思考、阐述、论证问题的能力,其基础是理解能力,核心是思维能力。

(2)考试范围和要求。

历史学科依据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内容来确定考试内容。

实施新课改的省份均把3个必修模块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必修模块分值占历史学科总分值的85%以上,选修分值在15%左右。

考试范围的知识点以通史体例编写,按古代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世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中国的通史顺序呈现,而不是教材所呈现的专题史。

一级目录按必修模块顺序即政治、经济、思想的顺序呈现,二级目录按课标和教材顺序展开,表述方式结合课标和教材,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具体考点按必修内容编排,将选修融入必修之中,选修的考点、选修与必修重合的考点用“★”表示。

考试范围共涉及39课、100目左右,其中中国史25课,世界史14课,有课无目的12课,选修融入必修的16目。

历史考研复习重点讲义(原始社会)

历史考研复习重点讲义(原始社会)

第一章原始社会史前时代( 一)考点解析:1.依据新大纲,要了解“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和“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

清楚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分期。

本章易出题的重点应放在具有重大史学价值的遗址发现,如北京人遗址、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

2.关于远古社会的传说以及相关内容有出选择题的可能。

氏族公社可能出名词解释题。

(二)复习把握:1.关注复习涉及的相关概念、来龙去脉、特征,相互关系以及对下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影响。

如史前分期、古人与新人、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对人类历史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址。

2.国考大纲中史前时代的概念:史前时代—指没有文字记录之前的人类社会历史。

考古学上的中国史前社会从发现古人类开始,下限为发现甲骨文的殷墟年代,也就是商代盘庚迁殷之前的历史时期;历史学所指的中国史前社会是有了文献记载之前的历史时期,即西周有了共和纪年之前的阶段。

中国史前文化按照考古年代主要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青铜时代。

史前考古学着重从史前文化遗址的地质、器物、古人类、古生物遗存来研究,历史考古学则通过文字、铭刻、古建筑等方面考察古人类的历史。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青铜时代,也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文明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晚期也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时期,一直没有确实的考古和文献证据。

史前时期即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史,直到最后建立夏朝。

这时期时间的跨度最大,从约170 万年前到公元前21 世纪。

猿人包括云南的元谋人、陕西的蓝田人,后来的北京人的头结构又有了新的进步,北京人使用的是粗制的石器,过着极为艰难的原始生活。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复习本章,抓住两个中心词—石器时代和人类。

一、石器时代的概念石器时代指人们以石头作为工具使用的时代。

考古学上划分时代,一般是以劳动生产工具的发展为尺度。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考研大纲,复试真题,考研重点,真题解析,考研心态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考研大纲,复试真题,考研重点,真题解析,考研心态

北师考研详解与指导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结盟国D.联姻国2.西汉时,主张文治,反对"马上治天下"的是()A.叔孙通B.娄敬C.贾谊D.陆贾3.唐代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基本固化为宰相名号始于()A.太宗时期B.高宗时期C.玄宗时期D.德宗时期4.元朝管辖西藏地区事务的机构()A.理藩院B.督察院C.宣政院D.噶厦5.龚自珍诗"昨日相逢刘礼部,高言大居快无加。

从此烧尽虫鱼书,甘作东京卖饼家。

"反映了他的学术转向()A.今文经学B.古文经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6.规定取消公行制度,外商可与华商直接交易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天津条约》7.民国时期,陆军的师、旅、团、营、连相当于清末新军的()A.镇、协、标、营、汛B.镇、标、协、营、队C.镇、协、标、营、队D.标、镇、协、营、哨8.五四时期,毛泽东参与发起的进步社团是()A.互助社B.新民学会C.少年中国会D.新潮社9.1935年,国民政府在上海成立的控制对外贸易、经办、军队进口的机构是()A.交通银行B.中国银行C.邮政储金汇业局D.中央信托局10.1953年,为解决粮食供应紧张问题,我国采取的新措施是()A.实行国家合同定购B.发展农业合作社C.推行"以粮为纲"政策D.实行统购统销11.古埃及的"金字塔时代"是指()A.早王朝时期B.古王朝时期C.中王国时期D.新王国时期12.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化被称为()A.哈拉巴文化B.涅伽达文化C.欧贝德文化D.哈雷夫文化13.希腊化时代系统论述"人生而平等"的哲学派别是()A.犬儒学派B.斯多亚学派C.伊壁鸠鲁学派D.新柏拉图学派14.著名的罗马圆形大竞技场建于罗马帝国的()A.克劳迪王朝B.安敦尼王朝C.弗拉维王朝D.塞维鲁王朝15.中古西班牙骑士文学的代表作品是()A.《奥迦生与尼古莱特》B.《贝奥武甫》C.《熙德之歌》D.《尼伯龙根之歌》16.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莱奥纳尔多·布鲁尼的代表作是()A.《论君士坦丁大帝的馈赠》B.《佛罗伦萨人民史》D.《光辉的胜利》D.《意大利史》17.1803年美国以1500万美元购得()A.加利福尼亚B.佛罗里达C.阿拉斯加D.路易斯安那18.20世纪20-30年代桑地诺领导的抗美游击战争发生在()A.洪都拉斯B.尼加拉瓜C.危地马拉D.厄瓜多尔19.1944年召开的布雷斯顿森林会议决定成立的两个国际金融组织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贸易与总协定B.国际清算银行,关税贸易与总协定C.国际清算银行,世界银行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20.1973年,对以色列发动"十月战争"的埃及总统是()A.纳吉布B.纳赛尔C.萨达特D.穆巴拉克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历史学考研313大纲

历史学考研313大纲

历史学考研313大纲历史学考研313大纲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史和历史地理学等。

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一些参考内容的介绍。

史学理论与方法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主要包括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规律、史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等。

其中,史学基本概念可以包括对于历史的定义、历史的特点以及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内容;历史发展规律涉及到历史的周期性、演进性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史学研究方法和技巧也是非常关键的,包括历史文献的研究方法、史料的采集和整理、历史问题的研究方法等。

中国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涵盖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划分、中国古代的政权更迭、社会阶级的演变、封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等。

此外,还可以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文化艺术的特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进行深入的探讨。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涉及到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包括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等。

此外,还可以对中国近代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社会主义思潮、革命兴起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中国现代史是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进行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涵盖中国现代史的时期划分、政治革命、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可以对中国现代社会的文化变革、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世界史是对世界各国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涵盖世界历史的时代划分、各个国家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包括世界各国历史的时期划分、各个国家历史的特点和发展等。

此外,还可以对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国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发展和变迁的研究,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和历史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历史学(中国史)考研必看书目

历史学(中国史)考研必看书目

一、建议必买。

(教材除外)(最好全买,尤其是参考教辅,有电子档也可,但最好买纸质的)1、长孙博系列: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论述题;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名校真题解析。

2、范无聊:2017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统考+自主命题论述题高分解析(目前还未出版)3、荣新江:《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4、桑兵:治学的门径与取法5、罗志田:胡适传;权势转移6、张昭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7、蒋廷黻:中国近代史8、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9、陈恭禄:中国近代史或中国近百年史亦可。

10、沈艾绨:《梦醒子》1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12、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13、李文杰:《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三联书店14、张仲民:《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二、建议选买(只需选购部分即可)1、长孙博系列: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真题模拟30套;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中国史大纲解析2、仝晰纲: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必备历史学辅导全书3、严耕望:《治史三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4、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5、王健:中国史理论前沿6、王汎森:权力的毛细管作用: 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执拗的低音7、郭廷以:中国近代史8、钱穆:中国史学名著9、柴德庚:史籍举要10、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11、罗志田:经典淡出之后: 20世纪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乱世潜流: 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道出于二: 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12、罗新:黑毡上的北魏皇帝13、葛兆光:宅兹中国: 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14、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1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6、陆扬:清流文化与唐帝国17、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18、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 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19、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20、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商务印书馆,2016年。

历史学考研大纲

历史学考研大纲

历史学考研大纲
历史学考研大纲是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历史学考研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每年发布一次。

历史学考研大纲如下:
考试科目
历史学考研大纲共设一门考试科目,即“历史学基础”。

考试内容
历史学基础考试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中国古代史:从原始社会到清末民初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世界史: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历史。

考试形式
历史学基础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3小时。

考试题型
历史学基础考试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参考书目
历史学基础考试的参考书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

考试要求
历史学基础考试要求考生掌握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有一定的史料分析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

备考建议
历史学考研大纲的内容比较广泛,考生在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全面系统地掌握考试大纲的内容。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考
研真题等方式进行学习。

●其次,要注重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阅读史料、撰写史论等方式进
行练习。

●最后,要注意综合研究能力的提升。

可以通过阅读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交流
等方式进行锻炼。

历史考研及解析真题及答案

历史考研及解析真题及答案

历史考研及解析真题及答案在历史学领域中,考研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每年众多历史爱好者都会投身到考研的复习中,希望能够通过这一关卡,实现自己的理想。

对于历史考研来说,真题及解析是非常重要的备考资料。

本文将探讨历史考研的重要性以及真题及解析在备考中的作用。

历史考研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学历,而考研是获得硕士学位的途径之一。

对于历史学专业的考研生来说,通过考研能够深入学习和研究历史学科,获得更深入的学术知识和能力。

同时,考研也是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通道。

因此,历史考研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自身的学术提升,还在于未来职业发展的可能。

在备考历史考研时,真题及解析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料。

无论是了解考试的题型和考点,还是熟悉考试的风格和难度,真题都能够提供真实的参考。

通过做真题,考生能够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同时,真题的解析也能够帮助考生理解答案的出处和解题思路,补充知识漏洞,提高解题能力。

可以说,真题及解析是备考历史考研的利器和得力助手。

在解析真题时,考生应该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每一道题目,都需要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理解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其次,在解答问题之前,要先找准该问题所属的考点和知识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

再次,在解答过程中,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避免答案出现混乱和矛盾之处。

最后,在解析答案时,要能够详细说明答案的来源和解题思路,这样有助于巩固知识和加深理解。

除了做真题和解析,考生还应该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理论的学习。

历史学科广博而精深,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泛的学术视野。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注重系统地学习历史学科的各个方面,掌握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熟悉历史学家的理论和观点。

只有在掌握了足够的历史知识和理论,考生才能够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此外,考生还应该注重时间管理和备考策略的制定。

历史考研的备考周期一般较长,考生需要有规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复习时间。

2015年贵州师范大学814历史学专业基础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5年贵州师范大学814历史学专业基础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实力的变化及相关事件
解放战争期间人民对国共两党态度的变化
解放战争期间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内战
新民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民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成就
建国初期的内外政策
抗美援朝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三大改造
《论十大关系》与中共八大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阶段的“左”倾错误及相关事件
中苏关系恶化与中国面临的恶劣国际环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05年俄国革命与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布列斯特和约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华盛顿会议与《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及《九国公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
甘地主义与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凯末尔主义与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和世俗化改革
德国赔款问题
洛迦诺会议与凡尔赛体系的调整
古印度种姓制度
早期佛教及其传播
希腊城邦制
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
雅典民主政治
提秀斯改革、梭伦改革与克利斯提尼改革
古希腊的思想文化成就
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格拉古兄弟改革
斯巴达起义
屋大维的内外政策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古罗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想文化成就
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
第一次鸦片战争至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期间的一系列中外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背景与结局
洋务运动的背景和过程、代表企业、代表人物和指导思想
清末汉族地方势力的崛起
清末新政
晚清的教育改革
民族资本主义与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特点、代表企业、代表人物及政治诉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考研大纲解析(2015年)
2016年考研大纲暂未公布,同学们可以参照往年考研大纲进行复习,下面尚考考研为大家准备了2015年历史学考研大纲解析,供16年考研学子参考。

2015年历史学考研大纲与2014年相比几门学科课程考点没有任何的变动,但是,2015年试题考点的倾向会有些变化,另外就是理论性和灵活性很可能会增强。

2016年研究生入学的初试开始时间提前至2015年12月26日,与2015年考研很是相近,所以时间紧迫,请大家调整好复习进度!
一、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复习。

考纲要求考生要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特别是对一些跨专业的考生而言,这点尤为重要。

一定要以基础教材和考试大刚为基本出发点,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中的重点知识,对一些重点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否则,在面对到如"大比"、"进士出身"、"圩田"、"阇提"这样的名词时候,就会出现"有话说不出"或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尴尬。

二、加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能够对平行的时间空间内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出符合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评价和比较。

这一点,在往年的试题中也可以得到启示。

如2007年试题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1901--1939年间美国历届政府在国内经济活动中职能作用的演变"等题目,就需要考生对既有知识进行有效迅速的归纳总结,提取知识要点,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判断和分析。

三、在全面的基础知识复习基础上,构建独立的知识体系,能够将中外历史熔为一炉,将古今线索划为一线。

特别是在近现代历史的复习上,要充分认识到近代以来与日剧深的全球化进程,是借助兼容为一个整体,世界各地之间的历史不再是各自孤立,因而更进一步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候能够把握整个世界的脉络,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候,要充分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也是其中摘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近现代历史更要放到世界背景之下加以解读。

四、考试的复习参考书。

可以参照招生专业目录。

总之,变亦不变,不变的是要有不断的变化。

大纲不变,考试却有变化的空间,把握大纲,做好以不变应万变的准备。

成功始于当下,尚考考研预祝各位同学复习顺利,考研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