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大气环境与保护

合集下载

《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全文

《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全文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和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大气污染防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协同控制、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完成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确定重点工作任务和年度控制指标。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社区)根据县级人民政府的安排,负责本辖区的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工作。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重污染天气发生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第三章污染物总量控制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污控制总量,核定排污单位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并载入排污许可证。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主要污染物减量替代、总量减少的原则明确企业排放指标来源。
第二十三条排放工业废气或者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集中供热设施的燃煤热源生产经营单位以及其他依法实施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定期向社会公开其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公众监督。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自行对其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原始监测记录应当至少保存3年。不具备环境监测能力的单位,可以委托有法定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
第二十二条省、市州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建设安装污染源自动检测设备,并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平台联网,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数据正常传输。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对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新教材. 第3章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新教材. 第3章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 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 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 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大 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 的。读图并回答(1)、(2)题。
(1)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主要成分对大气环境影响的因果关系:
(1)二氧化碳:CO2→吸收地面辐射→升温同时释放热能 →射向地面的热量→保温作用。 (2)臭氧和氧原子。 ①高层大气中的O→吸收紫外线→升温使大气电离→形 成电离层。 ②平流层中的O3→吸收紫外线→升温的同时阻挡到达地 面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辨一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大气圈中最多的成分是氧。 ( × ) ②大气圈中各种成分均匀分布。 ( × ) ③臭氧对人类和动物是无害的。 ( × ) ④空气中只要有水汽就可以形成降水。 ( × ) ⑤大气中的尘埃物质可以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 度。 ( √ )
能力1 利用大气组成成分的作用解释地理现象
CO 绿色植物进行光__合__作__用__的基本原料,对地面
2
具有_保__温__作用
O3 吸收太阳光中的紫__外__线__,臭氧对地球生物起
保护作用
(1)干洁空气。 ①组成 ②作用
(2)水汽:发生_固__、__液__、__气__三态的转化,产生云、雨、 雾、雪等天气现象; (3)杂质:作为_凝__结__核_,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可划分为___对__流层、___平__流层和___高__层大气。 1.对流层:位置、组成、厚度、特征、与人类活动关系 2.平流层:位置、组成、特征、与人类活动关系 3.高层大气:

第三章 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一)

第三章 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一)

第3章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引言第1节大气运动的驱动力第2节大气环流的特征第3节表层大洋环流第4节深层大洋环流第5节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引言(一)风与大气的运动1.风的定义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称为风。

2.风的产生不同地点之间气压的差别产生风。

3.风的尺度局地尺度的大气运动——地方性的风 海陆尺度的大气运动——季风环流 行星尺度的大气运动——大气环流(二)风的表述与测量1.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的16方位仪器测定:风向标设置高度:10m2.风速:通常以km·h-1或m·s-1为单位。

仪器测定:风速表目视测定:风力等级风的观测旗形树(三)大气环流(atmospheric circulation)1.全球风的分布根据1978年9月14日卫星雷达散射仪测量的太平洋表面风海流运动推测的风的分布。

低纬度地区为偏东风中纬度地区为东北风和东南风中高纬地区为西风,并形成许多风的旋涡2.本质:地球上能量和物质传输的形式 地表与大气之间能量和物质传输; 低纬与高纬之间能量和物质传输; 海洋和陆地之间能量和物质传输。

3.根本原因:地表冷热源的不均匀分布 地表是热源,大气是热汇;低纬地区是热源,高纬地区是热汇; 海洋和陆地为季节性的热源和热汇。

4.作用驱动海水运动,产生表层大洋环流;影响大气中化学成分和污染物质的扩散; 形成地球上水、热状况组合的空间分异; 影响陆地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观的分布; 影响人类生活习惯和文化特征的形成。

大气圈通过大气环流使地球上各个大陆和大洋中的生物、人类与非生物环境联系成一个整体——地球表层系统。

作用:使空气沿着力的方向由高压向低压作加速运动,是形成风的原动力。

气压梯度与风速的关系3.单一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的空气运动地面高压区,空气辐散,形成下降气流;地面低压区,空气辐合,形成上升气流。

4.高、低气压区的形成与海陆热力环流(1)成因地面对空气的加热不均(热力原因) 空气的运动(动力原因)(a白天,b夜晚,横线示等压面)(二)地转偏向力1.定义: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使相对于地面运动的空气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力。

大气环境培训资料

大气环境培训资料

大气环境培训资料一、引言大气环境是指大气层中的气体组成、气体浓度、气压、温度、湿度、风等因素的综合状况。

大气环境质量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为了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升环保意识和技能,进行大气环境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二、大气环境概述大气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时,地表和太空之间的气体层。

大气由各种气体组成,其中主要成分为氮气(约78%)、氧气(约21%)和微量的其他气体。

大气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大气污染及影响1. 大气污染来源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焚烧等多种因素。

2. 大气污染物种类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四、大气环境保护1. 大气环境监测定期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2.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包括固定源和移动源的治理措施。

五、大气环境培训内容1. 大气环境法律法规介绍大气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使学员了解相关法规要求。

2. 大气污染物种类及危害介绍常见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以及监测方法。

3.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介绍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原理、方法和应用,使学员掌握监测技能。

4. 大气环境治理技术介绍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包括净化设备、排放控制技术等,为环保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六、总结通过大气环境培训,可以提升环保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意识,加强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

大气环境培训资料的编制和传播对于环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关于大气环境培训资料的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学习顺利!。

第三章_大气环境污染与控制1 [自动保存的]

第三章_大气环境污染与控制1 [自动保存的]
它是自平流层顶到高度约85km的大气层。特点: ① 气温随高度迅速下降,这与臭氧层强烈吸收太阳 辐射有关。 ②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称为高空对流层 。

Company Logo
3.1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一、大气的结构(第14章)
2、大气圈的结构 (4)热成层(暖层) 它自中间层顶到800km的大气层。特点: ① 温度随高度增高而迅速上升(原因下部为氮原子 不吸收紫外线、上部为氧原子吸收紫外线)。 ② 空气稀薄,难以传声 。
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类。
(1)天然污染源:指自然界本身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 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污染源,例如火山喷发、 森林火灾等。
(2)人为污染源: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形成的 污染源,例如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过程和 农业活动等。
Company Logo
性质的差异,同时考虑大气的垂直运动状态,可将大气圈
分为五层:(1)均质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 (2)非均质层:热成层、逸散层。
Company Logo
3.1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一、大气的结构(第14章) 逸散层
2、大气圈的结构
热成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硫酸及硫酸盐气溶胶、硝酸及
硝酸盐气溶胶、臭氧、光化学氧化剂(OX)以及许多活性 中间产物:H2O· 、OH· 、NO3· 等。
30km以下。 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

Company Logo
3.1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一、大气的结构(第14章)
2、大气圈的结构
从地球表面向上到90Km高度,大气的主要成分氧和氮
的组成比例几乎不变,这一层大气称为均质层。 在均质层以上和外层空间的大气层,其气体的组成随 高度的升高有很大的变化,这一层大气称为非均质层。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化学成分、电荷等物理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6、一次污染物2、环境介质7、二次污染物3、环境因素8、原生环境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9、次生环境5、内分泌干扰物10、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1、生物多样性13、可持续发展12、清洁生产二、问答题1、简述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

2、简述环境卫生和环境卫生工作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2.生态系统(ecosystem)3.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4.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5.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6.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7.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8.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9.联合毒性作用(joint toxic effect)10.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11.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12.增强作用(potentiation)13.拮抗作用(antagonism)14.健康效应谱(spectrum of health effect)15.易感人群(susceptible group)16.环境应答基因(environmental response gene) 17.必需微量元素(essential trace element)18.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 19.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21.先天畸形(congenital malformation)22.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2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4.内剂量(internal dose)25.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26.高危人群(high risk group)27.生物标志(biomarker)28.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29.致癌强度系数(carcinogenic potency factor)二、问答题1.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在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上有何意义?2.什么是环境物质的迁移和转化作用?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发生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的暴露会产生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

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

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为了有效地控制大气污染.除需采取安装净化装置等各种技术措施外,还需充分利用大气对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能力。

污染物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扩散过程,与排放源本身的特性、气象条件、地面特征和周围地区建筑物分布等因素有关。

本章主要对大气污染气象学的基本知识作一扼要介绍。

第一节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一、大气圈垂直结构地球表面环绕着在层很厚的气体,称为环境大气或地球大气,简称大气。

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及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

大气圈的垂直结构是指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情况;如气温、气压、大气密度和大气成分的垂直分布等。

根据气温在垂直于下垫面(即地球表面情况)方向上的分布,可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1.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层最低的一层;平均厚度为12公里。

由于对流程度在热带要比寒带强烈,故自下垫面算起的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赤道处约为16~17km,中纬度地区约10~12km,两极附近只有8~9km。

①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1)对流层虽然较薄,但却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主要的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中,它是天气变化最复杂、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一层;(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 m平均降温约0.65℃;(3)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大气垂直混合激烈。

主要由于下垫面受热不均及其本身特性不同造成的。

(4)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例如在热带海洋上空,空气比较温暖潮湿,在高纬度内陆上空,空气比较寒冷干燥,因此也经常发生大规模空气的水平运动。

②对流层亚层分层情况:(1)对流层的下层,厚度约为1~2km,其中气流受地面阻滞和摩擦的影响很大,称为大气边界层(或摩擦层)。

(2)其中从地面到50~100m左右的一层又称近地层。

在近地层中,垂直方向上热量和动量的交换甚微,所以温差很大,可达1~2℃。

(3)在近地层以上,气流受地面摩擦的影响越来越小。

环境保护概论完整版

环境保护概论完整版

3、北京市垃圾处理现状
(二)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1、城市垃圾的分类
2、物资回收
3、热能回收
编辑版pppt
30
城市垃圾
能源
焚烧 热分解
物资
分选技术 堆肥法
电力、沼气 燃烧油、气 纸、金属、玻璃
肥料
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模式
(三)城市垃圾的其他无害化处理 1、填埋 2、堆肥 3、焚烧 (四)北京市垃圾处理对策 1、减量化 2、无害化 3、资源化 4、产业化 (五)两种典型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利用 1、白色污染 2、废旧电池
1、改进热能利用技术,提高发电站效率
2、开发和利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能源
3、废热的利用
4、城市及区域绿化
编辑版pppt
38
第七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一、土壤污染 二、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 三、土壤污染的治理
编辑版pppt
39
一、土壤污染 (一)土壤及其组成 (二)土壤污染物及土壤自然净化过程
1、土壤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致病微生物 2、土壤自然净化过程 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物理化学过程、 生物过程
编辑版pppt
15
二、水体污染及水体自净作用
(一)水体污染(定义、分类) (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1.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
质污染现象。
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造成感官污染;引起水质恶化;减少鱼类活动的空间;
藻类分解的有害物质伤害水生生物;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严重影响鱼类生存
编辑版pppt
32

环境噪声的特征与噪声源分类

噪声污染及防治
环境噪声的危害 噪声污染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一)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三)大气污染对材料的危害
(四)大气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危害
18
(一)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的主要成份
(1)、大气颗粒物 (2)、二氧化硫 (3)、一氧化碳 (4)、氮氧化物 (5)、光化学氧化剂
4、氮氧化物
NO2对呼吸器官有刺激性,可引起肺水肿、慢性支气管炎 等疾病,若与SO2共存,则危害更重。
5、光化学氧化剂
臭氧:对鼻子、咽喉、肺等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运动时 吸入则更严重。
20
(二)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1、损害植物酶的功能组织; 2、影响植物新陈代谢的功能; 3、破坏原生质的完整性和细胞膜。 4、损害根系生长及其功能;减弱输送作 用与导致生物产量减少。
中国天然气生产潜力巨大,但中国天然气资源约有60%集 中在中西部地区:一是陕甘宁地区,现已探明天然气储量 为2.3×1011m3;二是在四川东部地区,现已探明天然气储 量为2×1011m3;三是在新疆地区,过去5年中探明天然气 储量为1.6×1011m3。此外,在青海东部的涩北地区,也发 现了新气田,已探明储量为5×1010m3。
2、危害的方式
A、呼吸道吸入; B、随食物和饮水摄入; C、体表接触侵入。
19
1、大气颗粒物
颗粒物的大小决定其沉积于呼吸道中的位置; 化学组成 决定沉积位置上对组织的影响。
2、二氧化硫
损害肝脏。且由于SO2通常与多种污染物共存,吸入之后 产生的复合作用危害更大。
3、一氧化碳
所有大气污染物中散布最广的一种,严重阻碍血液输氧, 引起缺氧中毒。
引分起布免来温:受源室随过:效时量固应间紫体的、外微加地线粒剧点的来。变灼源化伤于很,火大使山。平爆在流发铅层、直大沙土飞 气温方度向较,扬快一、增般物加随质。高燃度烧增颗加粒而、减植少物。花粉等;
分布影:响自:然形大成气液云中体、含微雾量粒、很指雨少大、。气雪随中等高的大度水气分滴现布等象。。 不影均响对匀:生,影物也响的随太生纬阳长度辐和和射发时传育间输有而,重异使要。能影见响度。 变低,有的能起凝结核的作用。
24
(四)大气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危害
1、大气污染会导致城市地区能见度的变化; 2、大气污染会导致降水的增加或减少,并导致 酸性化合物的输入,即出现酸雨; 3、大气污染还会产生全球性的影响: (1)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 (2)氟氯烃化合物等导致的臭氧层耗竭等。
25
问题一:危害是严重的,我们怎么办?
白天风速大、夜间风速小;最大值出现14时左右,最小值 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边界层风的垂直分布和变化规律,对于调配燃料,控制排 放,控制污染是十分有益的。
(三)温度的垂直分布 边界层中温度场比较复杂。白天气温随高度的递减型分布;
夜晚气温随高度的递增型分布 。
9
问题: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
大气的运动和风 —污染系数、风向频率、风向玫瑰图
4
大气成份复杂多样,但本课程只重 点关注两个问题:
一是哪些成份与环境问题有关? 二是这些成份是否变化?
5
二氧化碳: 来源臭:氧生:物呼吸作用,有机体燃烧与分解。 现状来:源在水:大汽高气:空中通的过含光量致有离增解加作的用趋,势低。空通过闪电
或有机物氧化及高空传输。 影响作:用强来:烈源能微吸:大粒收海量:地洋吸固面和收体的地太微长面阳粒波蒸紫与辐发外液射、线体,植,微物使粒蒸地。腾面。生物
15
(二)交通型污染 主要污染物:CO、NOX和HC。
光化学烟雾是在一定的条 件下(如强日光、低风速 和低湿度等),氮氧化物 和碳氢化合物发生化学转 化形成的高氧化性的混合 气团。
气象条件: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夏季睛天。
出现现象:出现一种淡蓝色烟雾—光化学烟雾。
典型事件:1940年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
按存在状态,分为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
飘为尘PM指10(可粒在径大<气10中μ长m)期和飘主P浮M要2的.5(有悬粒浮一径物次,污分 染物:
S<O2.25、μHm)2S。、PNM1O0可、以N通H过3 、呼C吸O道、进C入O人2 、体,HF、HCl 、C1—C12化合物 。
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P二M2.次5的污危害染则物:
第3章大气环境与保护
第三章 大气环境与保护
我们离不 开大气, 如同鱼儿 离不开水。
第一节、大气概述(成分、分层、边界层) 第二节、大气污染(源、物、类型、危害)
第三节、大气污染控制(四个对策) 第四节、全球大气环境问题(两大问题)
资源环境学院
2
第一节 大气概述
一、大气的成分
地球大气圈的总质量约6000万 亿吨,只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 之一左右,而其成分极为复杂。
二、大气的分层
3000
散逸层
(+)
500
400 热成层 300 200
(+)
100 越往上氧、氦等气体的原子态越多
90 中间层顶
80
电离层
紫外线的强烈照 射,N2和O2产生 不同程度的离解
70 中间层 60 50
(-) 平流层顶

高度(km)
40 平流层
30
(+)
臭氧 吸收
每升高100m 降低0.65℃
▪洁净煤技术是解决我国燃煤污染问题的技术基础。
32
1、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是指在煤炭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中, 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 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主要包括煤炭洗选、 加工(型煤、水煤浆) 、转化(煤炭气化、液化) 、先进发电 技术(常压循环流化床、加压流化床、整体煤气联合循环) 、烟气 净化(除尘、脱硫、脱氮)等方面的内容。
33
2、西气东送
中国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经济增 长最快的地区,但是当地自产能源很少,大部分由外地调 入,其中调入最多的能源是煤炭。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 构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成为 必然。天然气是一种相对洁净的能源,它的二氧化硫、粉 尘排放量接近为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很低。
更为严重。
SO3、H2SO4、MSO4 、NO2、MNO3 、醛类、酮类、酸类。
14
二、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
(一)煤烟型污染 主要污染物:SO2、NOx、CO和颗粒物。 气象条件:低温、高湿的阴天,风小并伴有逆温 出现现象:一次污染物扩散受阻,在低空聚积,
生成还原型烟雾。 典型事件:伦敦烟雾事件、马斯河谷事件等。 主要污染源:燃煤。
湍流
—大气稳定度
逆温
必读参考书: 鞠美庭主编,环境学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7。第4章 大气污染与防治 4.2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
10
第二节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定义起源于对有害影响的观察,即若 大气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 达到对公众健康、动植物、材料、大气特性或环 境美学产生可以测量的影响,就是大气污染。
燃煤
汽车
空调
12
大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 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按来源, 分为一次污染物
和二次污染物
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
进入大气的一次污 染物之间或与正常 大气组分发生反应, 以及在太阳辐射下 引起光化学反应而 产生的新的污染物, 它常比一次污染物 对环境和人体的危 害更为严重。
--要控制!
问题二:无论是大气污染源、污染物、污 染类型,还是大气污染的危害,都具有多 样性,这种多样性给大气污染控制带来了 很大的难度。我们理当如何控制?
--多种手段并行,从源头到末端的综合防治 。
26
第三节 大气污染控制
清洁能源
绿色交通
末端治理
环境自净
27
一、清洁能源
随着人们对环境与资 源保护意识的提高,能源 结构将会发生较大的改变。 优质、高效、洁净的能源 (如天然气、水能、风能、 太阳能等)在21世纪将有 长足的发展。
0.03 0.0018
氦(He)
0.0005
氪(Kr)
0.0001
氢(H2) 氙(Xe)
0.00005 0.000008
臭氧(O3)
0.000001
注:引自高伟生等,1992,环境地学,66页。
分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8.016 32.000 39.944 44.010
20.183 4.003 83.700 2.016 131.300 48.000
13
降尘是指用降尘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一般直 径大于30μm,其由粒于径其绝自大身多的数重在力10作0μ用m会以很下快,沉其中多数 降下来。单位在面10积μ的m以降下尘。量它可是作分为散评在价大大气气中污的染各种粒 物程度的指标子之的一总。称,也是目前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
个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标。
常表示为总悬浮微粒物 (TSP)、飘尘和降尘。
22
(三)大气污染对材料的危害
大气污染可使建筑物、桥梁、文物 古迹和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制品及 皮革、纺织等物品发生性质的变化, 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23
如:SO2与其他酸性气体可腐蚀金属、建筑石料 及玻璃表面。SO2还可使纸张变脆、褪色,使胶 卷表面出现污点、皮革脆裂并使纺织品抗张力降 低。O3及SO2会使染料与绘画褪色,从而对宝贵 的艺术作品造成威胁。
20
10
对流层顶
对流层
(-)
0
200
250
300
8
绝对温度(K)
三、大气边界层 的主要特征
对流层下部靠近下垫面的 1.2-1.5公里 范围内的薄层大
气,又称摩擦层。大气污染 物质绝大部分在此层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