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理疗在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价值

合集下载

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疗效探析

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疗效探析

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疗效探析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的措施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84例颈椎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用针灸理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2例,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实践。

结果:联用针灸理疗组的患者在疾病症状改善、治愈率方面优于常规治疗,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概述。

患者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颈型因睡卧不当,颈部受风寒或颈部强扭所致,神经根型多因椎间盘退化、破裂,突出入椎间孔,或椎骨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小,压迫颈神经根所致,椎动脉型因椎骨错位椎动脉变扁变小,椎动脉血流不畅,脑部缺血缺氧者所致,交感型因颈椎退化筋膜与肌肉粘连,挤压血管和交感神经所致。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主要是改善微循环、扩张局部血管、抗炎止痛、清除自由基等等(具体略)。

1.3.2 观察组。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取针灸理疗方式,具体如下:1.3.2.1 一般措施。

进行健康教育,令患者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注意颈肩部保暖,保持乐观心态。

1.3.2.2 针灸理疗。

进行电频针刺,使用国产hm6805—ⅰ经穴治疗仪以风池、天柱、列缺、曲池、内外关、合谷、局部颈夹脊穴位、压痛点为主穴,并根据临床分型配穴,颈型配养老、后溪;神经根型配肩髃、手三里、八邪;椎动脉型配完骨、四神聪;交感型配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得气后留针采用连续波及疏密波相结合进行25分钟针刺。

每日1次,7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对于寒性体质患者还可进行温针灸治疗,用长约2cm艾条,插于针柄上点燃施灸。

结束后对患者局部颈肩使用重庆华伦牌t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15分钟。

1.3.2.3 其它辅助理疗。

在针灸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配合推拿放松,用左手掌扶住患者前额,使颈部微微后伸,用右手拇指从枕骨粗隆下由内向外推按至耳乳突处,进行枕大、小神经按摩,尔后左手窣扶持患者头顶,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在锁骨中点略上按摩臂丛神经,接着弹拨颈神经压痛点,拿捏颈后肌群,点压冈下肌,最后拍打及搓法结束。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用于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用于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用于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摘要目的在对颈椎病患者的护理中过程中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的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随机选择2020.3月至2022.3月两年间在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10例,将选取的110例颈椎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应用基础护理,观察组则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

治疗15天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优良率。

结果各项对比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颈椎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能够取得优异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基础护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人们生活工作的加快,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年轻化趋势的趋势非常明显。

颈椎病以颈部疼痛、僵硬,头痛为主要症状。

个别患者还会出现上肢无力、手指发麻僵硬等症状,会严重地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所以颈椎病发病后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逆转疾病的发展,在治疗的同时需要配合应用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更快地改善症状[1]。

针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技术,是我国的历史瑰宝,中医认为颈椎病的发生是由于外邪入侵导致气血不畅导致的,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能够疏通气血促进患者的康复[2]。

为了规范临床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卫生部门制定了相应操作规范,使其更好地在护理中得到应用。

我院在2020.3月至2022.3月两年间选取了部分颈椎病患者,对中医针灸推拿护理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3月至2022.3月两年间在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10例,将选取的110例颈椎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55人,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48.2±2.3)岁,其中男性23人,女性22人;观察组共55人,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7.9±1.9)岁,其中男性21人,女24人。

针灸康复护理对颈椎病患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针灸康复护理对颈椎病患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针灸康复护理对颈椎病患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1-09-16T08:12:03.987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4期作者:梁莉莎李娟[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梁莉莎李娟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邮编:40001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接诊的100例颈椎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康复护理。

结果对照组患者有7例无效,20例有效,23例显效,总有效率为86%;试验组患者有1例无效,19例有效,30例显效,治疗护理总有效率为98%。

结论针灸康复护理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症状,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针灸康复护理;颈椎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影响分析0引言颈椎病在临床较为常见[1],主要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病[2],是颈椎间盘脱出症、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骨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等一系列病的总称,又称为颈椎综合征[3]。

颈椎病的发生多是因为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等原因引起的颈椎脊髓、神经根或者椎动脉受压等的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

研究表明,针灸康复在颈椎病治疗中效果较好,在针灸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对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笔者为了研究针灸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接诊的100例颈椎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接诊的100例颈椎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康复护理。

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23~65岁,平均(46.5±2.8)岁;病程3个月至7年,平均(5.1±1.0)年;神经根型颈椎病14例,交感性颈椎病17例,脊髓型颈椎病9例,椎动脉型颈椎病10例。

分析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针灸与康复理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分析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针灸与康复理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医药界 2020 年 01 月第 02 期
护理园地
分析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针灸与康复理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陈海容 何丽萍
(云浮市中医院外一科,广东 云浮 527300)
Hale Waihona Puke 【摘要】目的:探究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颈椎病时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在本院接受诊疗的 100 例颈椎病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研究 组和常规组,每组 50 例患者。研究组实施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同时接受综合护理措施;常规组仅接受针灸疗法和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种治疗措施的疗效及护理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8.00%,常规组为 86.00%,对比可知,研究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 < 0.05),且两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具有差异(P < 0.05)。结论:运用针灸与康复理疗相 联合疗法医治颈椎病的同时,为患者提供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能获得更为理想的疗效。
表 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对比
分组 研究组 常规组
t值 P值
例数 50 50
满意度评分
(95.1±3.4) (81.7±3.6)
8.714 < 0.05
注: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临床在医治颈椎病时,通常运用非手术疗法加快患者的康复,使用率较高的两 类措施为: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 [5]。有研究者 [6] 对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理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两种疗法联合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颈椎病患者的关节僵硬、颈椎及背部疼痛 等症状得到减轻,若患者在治疗期间同时接受全面的护理措施,可增强患者依从性,促进 患者的康复。本研究对患者分别实施两种诊疗措施,同时为患者提供同样的护理措施,对 比结果表明,研究组诊疗措施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 < 0.05),且两组患者对护理 工作的满意度具有差异(P < 0.05)。 4. 小结

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目的讨论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针灸推拿治疗,实验组给予患者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经对比不存在对比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可采取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标签:颈椎病;针灸推拿;中药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也称其为颈椎综合征,是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本病发病人群较为广泛,30~70岁人群为常见发病人群,本病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上肢麻木、颈肩痛等[1]。

本病在临床治疗中常用治疗方式为针灸、推拿治疗,虽然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治疗时间较长,为此我院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针灸推拿、中药联合治疗方式,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2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实验组包含了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0~67岁,平均(48.5±2.3)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2±1.3)年;对照组包含了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5~60岁,平均(47.5±2.5),病程2~9年,平均病程(5.5±1.2)年,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经对比不存在对比价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针灸推拿治疗,治疗方式如下:在推拿过程中患者取坐位或者俯卧位,操作者采用平补平泻的针法对患者大椎穴、夹脊穴、阿是穴、天柱穴等穴位进行针灸,其针灸频率为每10分钟一次,留针30分钟;操作者应运用一指禅推手法对风府-哑门-大椎穴位置进行推拿,推拿时间为每次5分钟;操作者运用揉法对患者二侧风池、大杼穴进行推拿,推拿时间为每次5分钟;对患者肩颈部及臂部运用拿法、滚法、抖法进行推拿,推拿时间为每次5分钟;对患者肩外俞穴、天柱穴进行10次按压,七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

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9-09-23T15:37:42.0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5月10期作者:徐玉勋[导读] 探讨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徐玉勋(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中医院;甘肃白银730600)[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于2016年2月~2018年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颈椎病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1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推拿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理疗方法进行治疗。

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察组21例患者中,治疗满意例数为14例,较满意例数为6例,一般例数为1例。

护理满意率为95.2%,对照组21例患者中,满意例数为6 例,较满意例数为10 例,一般例数为 5 例。

护理满意率为76.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的推广及应用。

[关键字]:颈椎病;针灸推拿;康复理疗;疗效观察;颈椎病又被称为颈椎综合征,致病原因是脊髓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主要由于颈椎神经或动脉受到压迫,造成了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背疼痛、肢体无力、手指末端麻痹等。

其致病原因一般为:颈椎退行性改变、慢性劳损等。

颈椎病发作时,患者通常会感到剧烈的长时间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

通过中药治疗治疗颈椎病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治疗周期较长.本文选取于2016年2月~2018年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42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治疗护理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2月~2018年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颈椎病患者4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1例。

针灸理疗治疗104例颈椎病疗效分析

针灸理疗治疗104例颈椎病疗效分析

au u c r eaywi io w h t i e o t l o p a igau u c r ea yo l. eut: h t et e ae fh cp n t e hrp t pl wj b ut whlt n o u kn cp t e hrp ny R sl T et a e ci t o e u t h l a o eh c r g r t n u t s o lf v r t
床疗 效为宗 旨;②密切注 意现代 现代 医学治疗进展 ,深入研 究
编 号 :E .19 12 ( 回 : 2 1-92 ) R 10 0 0 修 0 1 .0 0
针 灸 理 疗 治 疗
1 4例 颈 椎 病 疗 效 分 析 0
Efe ta l i n te t 4 c s so e v c l f c naysso r a i 1 a e fc r ia ng 0
[ y r s Tat n A u u cueP yiteay C ri lp n 5o i Ke wod ] rci ; c p tr; h s h rp ; e c o d, s s o n o v as l s
颈椎病 是临床上中老年人 的常见病及 多发病 。其发病机 制
选择我科 2 1 0 0年 3月~2 1 0 1年 3月间,门诊 收治的颈 椎 病患者 14例 ,所有 患者入 院后行颈 椎三维 x 线片、C 或 0 T MR 检 查,结合临床症 状及 体征以明确诊断 。根据患者临床资 I
针 灸 推 拿 理 论 ,不 断 改 进现 有 治 疗 仪 器 并 研 究 开 发 出更 高效 、
更可靠 的医疗 设备 ;③拓宽研究思路与方法 ,将此二者配合药
物 或 其 他 诊 治手 段 ,推 广 应 用 到 更 大 、更 广 的 治疗 领 域 中 去 。 参考文献 :

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护理疗效探析

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护理疗效探析

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护理疗效探析【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针灸理疗联合牵引治疗对于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共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7例。

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枕颌布拖牵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枕颌布拖牵引治疗基础上加上针灸理疗。

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为314%(8/27),总有效率为871%(24/27);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56%(15/27),总有效率为963%(26/27)。

2组患者之间的疗效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枕颌布拖牵引治疗方法。

使用的是卧式颈椎间歇牵引方法,首次牵引的重量是3kg,接下来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适应状况逐渐增加,每次增加主要以患者没有出现症状加重且无不适感为根据。

一般情况下牵引的总重量不得超过患者体重的1/6。

每天进行2次牵引治疗,每次时间为30分钟。

122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枕颌布拖牵引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面,加用针灸理疗治疗方法。

主要如下:配穴以及部位为风池、风府、肩中俞、天宗、合谷、肩外俞、肩井、绝骨等穴位。

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进行穴位的配取。

对风池还有绝骨穴进行针灸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才用补泻的方法进行调整。

其余的穴位使用提插捻转手法进行,平补平泻,每次留针最少需要30分钟。

13疗效标准本次研究的疗效标准主要是以《中医病症诊断标准》当中关于颈椎病的相关内容作为依据:患者的自觉症状以及阳性体征完全消失,判定为痊愈;患者的自觉症状以及阳性体征有明显好转,判定为显效;患者的自觉症状及阳性体征有所缓解,但并不显著,判定为有效;患者的自觉症状及阳性体征无明显变化,判定为无效。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9•2014 年 6月 第一卷 第6期近年来,人们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颈椎病发病率不断升高,使得临床治疗越来越重要。

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众多,但由于颈椎脊髓阶段位于高处,若进行手术治疗,存在较大风险性,一旦出现神经损伤可能导致高位截瘫[1]。

因此,临床中多采用针灸治疗、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颈椎病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中一种为消炎止痛药,如芬必得、强的松以及消炎痛等。

有关人员研究表明[2],临床对急性软组织疼痛颈椎病患者实施消炎痛能够有效阻止疼痛神经反射弓传导,达到减少疼痛物质的释放,同时也能够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而另一种为扩张血管活血化瘀药物,如中药、蝮蛇注射液以及降纤酶等。

王春花等学者对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36例患者采用西药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治疗可以得知[3],36例患者治愈22例,好转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西药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还能够提高红细胞的肉热性和变形性,对降低血液的粘性,改善微循环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牵引疗法牵引疗法是临床非手术治疗颈椎病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牵引疗法属于力学疗法,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对脊柱施加应力,使其发生相对应变,达到拉开椎体之间的距离,达到缓解神经根、减轻椎间盘压力,调节颈椎和周围神经以及肌肉之间的关系。

左海萍等学者在临床牵引治疗的过程中[4],一定要做到有条不紊,集中进行,同时在牵引治疗中动作要轻柔,准确,避免过多的刺激,另外还应该根据患者能够承受的压力,控制牵引力的大小,如果牵引力过大,反而会出现新的症状,临床通过对78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可以得知,观察组通过实施为前屈位和后屈位牵引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7.4%,而对照组采用卧位垂直牵引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82.1%,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研究表明牵引治疗颈椎病时,应注意牵引的角度以及力度和牵引时间。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也是治疗颈椎病常用的一种方法。

田日盛等有关学者研究表明[5],牵引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用牵引力扩大椎间隙和椎间孔,达到去除和减轻神经根的刺激,而电脑中频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深部电热的作用,达到改善患者神经根、椎动脉以及脊髓等组织的血液循环,而石蜡治疗主要是通过采用加热后的石蜡敷贴在患处,以促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达到消除肿痛。

临床通过对择2009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的45例颈椎病患者实施综合物理疗法可以得知,治疗组患者实施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100.0%,而观察组患者实施单纯牵引疗法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73.3%,表明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牵引疗法,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医针灸理疗治疗中医认为,颈椎病属于“颈肩痛”范畴,由于肝肾亏虚及血气不足或劳损伤导致的关节性退行性改变,致使颈椎病的发生。

中频脉冲电疗辅以针灸理疗,可有效减轻或抑制bFGFmRNA的表达[6]。

有多数学者表明[7]:采用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具有显著疗效,且并发症少,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针灸疗法在治疗颈椎病的过程中穴位选取是治疗的关键,由于患者风池穴下方有椎动脉通过,通过对风池穴进行针灸可刺激患者椎动脉,增加血供,加快血流,促进患者头部营养的代谢。

同时配以其他穴位辩证治疗,可起到较好的疗效。

徐冬梅等研究组给予针灸理疗[8],其临床疗效率达到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53%,且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

由此表明针灸可有效治疗颈椎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可作为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

郑慧平临床实践中发现[9],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行针刺治疗的患者,还有学者在治疗本病时,联合使用穴位针刺及中成药穴位注射并给予患者中药外敷治疗,治疗中采用的宣痹合剂方中,苏木行血祛瘀,消肿止痛,干姜温中逐寒,回阳通脉,花椒温中散寒,除湿,止痛,红花活血通经,透骨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络、散寒祛湿之功效。

通过颈部热敷,可使药物渗透皮肤,作用于病灶,同时热敷还可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微循环,且有利于颈部肌肉放松。

总结临床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多种多样,且各有千秋,而中医针灸理疗是当前应用最多的保守方法。

虽然针灸治疗颈椎病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针灸中选穴和取穴缺乏规范性,所以无法对针灸疗法节能型客观评价。

另外,当前对临床研究较多,而对于机理研究不足,进针灸理疗在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杨再伟重庆市秀山县结核病防治所、红十字医院康复理疗科 409999【摘要】颈椎病也称之为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包括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骨关节炎及颈椎间盘脱出症。

多发于中老年人,患者颈椎长期的劳损或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等造成的。

临床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目前多采用保守治疗,其中针灸理疗效果最为突出,下面本研究将近年来收集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理疗;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130•而阻碍了针灸治疗该病的进一步深化。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对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进行深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 高能,王维佳.有限元法在颈椎病牵引治疗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4).[2] 吕秉舒.中医综合治疗颈椎病72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1,(23).[3] 王春花,陈映贵.舒血宁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36例[J].中外健康文摘,2011,(18):46-47.[4] 左海萍.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78例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1):57-58.[5] 田日盛.综合物理疗法治疗颈椎病45例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2):124-125.[6] 肖绿萍.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疗效探析[J].健康之路,2013,12(1):14-15.[7] 江淑红.针灸理疗治疗104例颈椎病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18):64-65.[8] 徐冬梅.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96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8):62-63.[9] 郑惠平.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2):30-31.操作简便,对患者伤害小,可及时拍片保存等优点。

其可直观的观察到宫颈表面的病变,而无法观察到宫颈管内的深部病变,多点活检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漏诊率。

阴道镜现已成为妇科防癌检查的常用手段,将观察部位放大6~40倍,在醋酸白及碘试验后,观察病灶细微结构。

在某些患者中,从炎症到不同程度的瘤样变,宫颈癌前病变,均具有白色上皮和点状血管的变化,所以病变的程度也很难掌握。

阴道镜图像仅可反映上皮组织形态学变化,无法反应病变的实质,导致图像与病变的程度不一致,难以判断。

行宫颈锥切活检可大大提高宫颈癌的确诊率。

因此结合病理学检查很有必要。

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宫颈癌早期的检出率,简单易行,可重复使用,利于随访。

基因芯片技术宫颈癌多由高危性的HPV引发,其病毒亚型多,HPV16、18、31、33、35、45、51、52、56、58、61等[5]。

宫颈癌患者感染最高的亚型主要为HPV16、18型,占全球所有子宫颈癌的70%,其他常见亚型约占20%[6]。

在意大利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发现,对宫颈癌病人进行筛查,只有4.2%的病人为HPV阴性,HPV16和HPV18型各占到了鳞癌和腺癌的74.4%和80.3%。

HPV16和HPV18型占有比例随着年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然而在最近几年的癌症诊断中有所增加[7]。

99.8%的宫颈癌患者中可检测到HPV,阴性者发生宫颈癌的几率几乎为零。

HPV是宫颈癌的必要原因,已有好几种筛选方法被开发,以用来评估高危人群的患病风险。

使用HPV/DNA分型测试可通过HPV的型别而了解感染的自然史,确定发病率、患病率,与HPV感染的进展。

HPV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针对抗原的检测,抗体的检测和HPV-DNA的检测。

免疫酶染色可检测感染组织细胞内的HPV抗原成分,以了解有无HPV感染。

而在HPV感染的早期,还未诱导出抗体的产生,故在早期检测抗体无效。

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

该项技术已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认为PCR技术是检测HPV-DNA及分型的最好方法。

人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通过组织DNA扩增,产物杂交,洗膜,显色后判断结果。

HPV联合细胞学筛查意义更明显。

核酸适配子技术自问世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该技术可以从随机单链核酸序列库中筛选出特异性与靶物质高度亲和的核酸适体[8]。

近年来基于核酸适配子检测的新技术不断出现,核酸适配子与靶物质结合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这使其在临床诊断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Sefah等以大肠癌细胞株DLD-1和HCT116为靶细胞[9],筛取了一组适配子,对癌细胞具有亲和力及特异性,可能在早期大肠癌检测中发挥作用。

用肿瘤细胞筛取特异适配子,分离出能与适配子特异性结合的肿瘤细胞表面分子,就有可能发现新的肿瘤标志物。

Shangguan等就发现了一种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新标志物-蛋白酪氨酸激酶7[10]。

适配子技术在胃癌,鼻咽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诊断中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而在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应用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报道少。

展望未来,由于适配子技术的突出特点,其在宫颈癌的早期临床诊断中也会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 杨辉,郑君,等.联合检测血清SCCA、CA 199和CA125对宫颈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772-774.[2] 刘淼,邓玉清,等.血清SCC-Ag、VEGF、IGF-Ⅱ及TK1联合检测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J].海南医学,2012,23(13):91-93. [3] 赵珊,姚德生,等.血清miR-20a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14):2172-2174.[4] Alison S.Rustagi,Ar una Kamineni,Sheila Weinmann,etal.Cervical Screening and Cervical Cancer Death Among Older Women:A Population-Based,Case-Control Study[J].Am.J.Epidemiol,2014,179(9):1107-1114[5] Munoz N,Bosch FX,Sanjose S,eta1.Epidemiologic classification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associated with cervical cancer[J].N Eng J Med,2003,348(6):518-527.[6] G Clifford,S Franceschi,M Diaz,et al.HPV type-distributionin women with and without cervical neoplastic diseases[J].Vaccine,2006,24(3):26-34.[7] PG Rossi,M Sideri,FM Carozzi,et al.HPV type distribution ininvasive cervical cancers in Italy:pooled analysis of three large studies[J]. Infect Agent Cancer,2012,7(1):26.[8] Ulrich H,Martins AH,Pesquero JB.RNA and DNA aptamers incytomics analysis[J]. Cytometry,2004,59(2):220-231.[9] Sefah K,M eng L,Lopez-Colon D,et a1.DNA aptamersas molecular probes for colorectal cancer study[J].PLoS One,2010,5(12):14269.[10] Shangguan D,Cao Z,Meng L,et a1.Cell-specific aptamer probesfor membrane protein elucidation in cancer cells[J].J Proteome Res,2008,7(5):2133-2139.(上接第12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