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小数、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运算。
掌握简单方程的解法。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学习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学习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变换。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敢于质疑的态度。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其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
小数与分数:小数、分数及其加减法运算。
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长方体与正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图形变换: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综合与实践: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与分数的运算,方程的解法,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图形变换的识别与运用。
教学难点:方程解法的理解与应用,图形变换的思维过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直观演示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软件等。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反馈机制:根据学生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整数(优质教案)【新版】

信息窗1——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5页教材简析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使学生能在解决家庭生活开销的有关问题中,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知识。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与魅力、意义。
在编排上,重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算法。
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与魅力、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有个电影叫《小鬼当家》,你们这些小鬼会当家吗?作为一家之主你该怎么当家呢? [放录像](出示信息窗1)2、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
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水费单价 3.2元/吨,八月份共用水4吨电费单价0.8元/千瓦时,八月份共用电21千瓦时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生1:8月份水费是多少钱?生2:8月份电费是多少钱?……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粘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形象的情景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可见可闻。
同时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生活问题情境中,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解决问题一:8月份水费是多少钱?1、独立列式估算。
3.2×4=交流:3.2≈4,4×4=16。
2、3.2×4=3.2×4就是4个3.2相加3.2+3.2+3.2+3.2=12.83、3.2元就是32角3 2× 41 2 8128角=12.8元4、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三游三峡__小数除法信息窗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案青岛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三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并能够正确计算.2.提高学生迁移的能力.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除以整数中“商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识点】1.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2.掌握并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3、理解当被除数的个位数比除数小,个位不够商1时,就要在商的个位写“0”补位。
4除到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5、掌握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并成验算的习惯。
【教法】:创设情境、尝试法、分析法、合作交流法、迁移法、归纳整理法、【教具、学具准备】:信息窗一情景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先让学生填写并观察上表,再提出问题:①第二组与第一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怎么样?②第三组与第二组比较,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呢?被除数呢?③第三组与第一组比较,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呢?被除数呢?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今天我们了解三峡工程,我们这次去参观五级船闸出示信息: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正是蓄水,蓄水3天,水位共上升9.84米。
学会读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教师板书:9.84÷3=__________师:在这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小数应该怎样计算?请大家开动脑筋,想想办法,谁能解决这个新问题?学生估算结果是多少?指生说明估算方法,确定商的大体范围。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学生各自在演草本上试做,教师巡视,并找出不同的做法的学生,让他们把做法板演在黑板上。
第一种做法: 9.84米=984米 984÷3=328厘米 328厘米=3.28米第二种做法:用竖式计算3.283 )9.849862424(2)讨论分析:比较两种做法:①第一种做法是怎样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的?②第二种做法在商上怎样点的小数点?根据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先根据整数除法去做,然后根据整数除法中被除数与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因为被除数扩大了100倍,所以商就要缩小到它的1/100,从而发现商的小数点正好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二: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题:小数乘整数(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2013年月日第一课时教学时间:2013年月日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2、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前置性学习研究: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根据算式38×7=266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组内交流后,小组推荐代表参与全班交流)38×70= 3800×7= 3.8×7=2、你用什么方式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哪些情况?有何感想?3、我认真观察情境图后,能提出以下数学问题:二、探究活动(一)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写出答案,教师巡回指导)1、每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可发电58.6万千瓦时。
求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也就是求()个()相加的和是多少。
可列式为:还可列式为:我发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
2、如何计算小数乘整数,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全班交流方法。
1、全班交流中,我了解到的方法:3、尝试练习:(1)计算2.36×7时,先把2.36(),转化成(),计算出()×()的积后,再将积(),就得到2.36×7的积。
(2)竖式计算3.74×3= 5.24×6=(三)巩固应用1、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
应付电费多少元?试试你能正确解答出来吗?如果有问题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2、结合全班交流,我的想法和做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3、根据以上学习活动,我认为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是:三、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同步探究》第一课时。
五、总结提升:询问学生本节课有何收获。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1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信息窗 2:依据方向和距离确立物体的地点教材简析 :依据方向和距离确立物体的地点是继学习了用数对确立地点后另一种表示物体地点的方法,还是本单元教课的要点之一。
此中,用角度表示方向是本单元教课的难点。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用方向与距离表示物体的地点,所以教课本节内容的要点是指引学生经历由单调到多样、由模糊到正确的过程,领会到只有将方向与距离二者联合起来,才能确立物体的正确地点,进而为进一步学习“方向与地点”的知识打好基础。
教法与学法:1.教法:华盛顿国立图书室门前有一块标碑,上边写到:“我看见了,但可能忘记;我听到了,便可能记着;我做过了,便真实理解。
”这句话也道出了数学教课的灵魂在于主体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
所以,在教课中,我创建让学生自主研究的时间和空间,指引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
联合本节课的知识特色和学生的认知特色,我采纳合作教课法、操作发现法、研究教课法、快乐教课法、设疑引诱法等多种教课方法的优化联合,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学习中,感觉学习的乐趣。
2.学法:我国有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课生,而是教课生学。
”因此,在教课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本节课,我着重指导学生以放学习方法:体验感悟法、沟通争辩法、察看发现法、着手操作法。
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绘物体的地点,初步感觉用方向和距离确立地点的科学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描绘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育察看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点。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加强用数学目光察看平时生活现象、解决平时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课要点:依据方向和距离确立物体的地点。
教课难点:丈量角度、用角度表示方向。
教课准备:教具准备:军营平面图、ppt 课件。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整数乘分数教案2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1)学生审题,并按要求填空;
(2)集体订正,并要求学生说出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的根据。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科
学习内容
大课题
整数乘分数备课人源自主备人执教人学时
共 学时
本节
内容
第 2
课时
学
习
目
标
1.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分数乘以整数的算式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林家村镇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师引导交流: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二、基本练习,适时拓展
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1
2.学生完成自主练习2.3.4.5.6
课后作业:自主练习3、8、9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子和整数的乘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当分母与整数能约分时,应该先约分再计算。
2.经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3.浸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
学
重、难
点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个性化设计
?一、通过回忆,梳理知识
1.出示信息窗1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回忆
教师引导交流:“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进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吗?我们一起计算了做这个风筝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复习回顾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一、课程简介《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是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青岛版教材的特点,为五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课程教材。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通过本册的研究,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包括小数、分数、几何、统计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研究、合作探究、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使学生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 小数:包括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运算、小数的大小比较等。
2. 分数:包括分数的认识、分数的运算、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3. 几何: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的计算等。
4. 统计:包括统计图表的认识和制作、数据分析等。
5. 综合与应用: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自主研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
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终结性评价:定期进行考试,检验学生的研究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4.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课程资源1. 教材:《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教案 (2)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的算理。
3、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卡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A、准备题:每袋水果糖0.5千克,3袋有多少千克?1、要求学生列式计算。
说一说0.5×3表示什么意义?B、讲授新课:例1、(1)把1.5千克水果糖,平均分装成3袋,每袋重多少千克?1、提问:a、我们怎样把1.5千克水果糖,平均分装成3袋。
b、1.5千克里面有多少个0.1千克?c、15 个0.1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所以:1.5÷3 = 0.5 (千克)答:每袋重0.5千克。
2、让学生叙述说一说1.5÷3 = 0.5计算的思路。
1.5÷3 表示什么意义?(2)把 1.5千克水果糖,分装成每袋0.5千克,可以分装多少袋?a、想:几个0.5千克是 1.5千克,就可以分装成几袋?b、1.5÷0.5 = 3 (袋)答:可以分装成3袋。
c、说一说1.5÷0.5 = 3计算的思路。
1.5÷0.5的意义?教师小结:小数除法与什么除法意义相同?说一说除法的意义?例2:计算 2.4 ÷ 2 = 1.2 列式:1、说一说2.4 ÷ 2 计算思路。
2、2.4 ÷ 2怎样列竖式3、小数点前面2除以2,可以商1。
整数部分没有余数再除小数部分时,先在商的右下角点商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小数部分可以商2 。
为什么可以商2,0.4表示什么?C、巩固练习:3.9÷3 8.4÷4 3.6÷2 9.8÷71、抽四名学生板演。
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2、分析错误原因,强调注意点。
D、课堂小结:1、说一说8.4÷4的计算方法,意义怎样?2、你还增长了哪些知识?E、布置作业:p -25 第一题和第二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 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正确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4. 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5. 在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建立“新”、“旧”图形之间的联系,
6. 渗透转化、对应思想,
7.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8. 掌握实际测量的方法。
课时安排
1.小数的乘法 7课时
2.平移与旋转 4课时
3.小数除法 11课时
4.简易方程 9课时
5.多边形的面积 13课时
6.因数与倍数 5课时
7.统计 4课时
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目标
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评价策略及方法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
青岛版小学数学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经历小数乘法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9.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1. 正确确定小数乘、除法中积、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2. 利用图形特征解决一些较灵活的实际问题。
3. 对学生户外学习活动的组织及任何一种测量方法的掌握要有一个反复。
4. 实践的过程。
5. 列方程解应用题时。
6. 如何找等量关系。
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33人。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信息窗的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2. 使学生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混合运算式题,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
3. 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够用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4. 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图形变换的方法设计简单的图案。
3.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性;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4.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长江的壮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
2.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解决问题一:
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1.指导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2.用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
3.理解算理算法,总结概括。
1)汇报展示,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58.6 586
× 6 ×6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课前准备
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
导学目标
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导学目标
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去过三峡吗?老师也没去,但是老师从网上搜集了一些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呢!想不想看看?(出示信息窗1)
青岛版小学数学 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包括小数的乘法、对称、平移与旋转、小学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统计、总复习七个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算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5.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互化。并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测定直线和测量两点间较远距离的方法,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以及初步了解密铺,能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密铺图形。
6. 进一步学习统计表,会填写较复杂的统计表;了解统计表中的“合计”、“总计”的具体意义,会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对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理解统计表中的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通过一些简单事件,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2)58.6×10=586
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长江的壮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
评价策略及方法
小组合作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信息窗 1
教学内容
小数乘整数(1)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7. 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学过的运算定律、性质和计算公式。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会解一些简单的方程。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一些比较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
8. 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和可能性以及综合应用等领域的知识得到系统的整理,数学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得到加强,能力得到发展,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