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
有机太阳能电池课件

透明导电氧化物
如氧化铟锡(ITO),具有 高透光率、低电阻率,常 用作电池的阳极。
金属电极
如铝、银等,具有良好的 导电性和稳定性,常用作 电池的阴极。
碳电极
如石墨烯、碳纤维等,具 有高导电性、低成本和环 境友好性,是电极材料的 新兴选择。
电池结构
• 单异质结结构:由单一活性层夹在两个不同电极之间构成,简单且易于制备。 • 双异质结结构:由两种不同活性层材料组成,能够拓宽光谱吸收范围,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 叠层结构:将多个单电池按一定方式叠加起来,能够充分利用太阳光,并提高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 • 这些材料与结构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和效率。通过不断优化材料选择与结构设计,
VS
寿命
太阳能电池的寿命是指其在正常使用条件 下性能衰减到一定程度所需的时间。提高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寿命需要优化材料和器 件结构,降低载流子复合、界面缺陷等不 利因素。同时,合适的封装技术和存储条 件也可以延长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寿命。
05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未来发展与挑 战
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途径
活性层材料设计与优化
影响因素
光电转换效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吸收光谱匹配、载流子迁移率、激子解离效率、电荷收集效率 等。提高这些方面的性能可以有效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稳定性与寿命
稳定性
有机太阳能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应保 持良好的性能稳定性。这要求材料具有 良好的光、热、氧稳定性,以及器件结 构的有效封装。
涂膜工艺
旋涂法
将配制好的溶液通过旋涂法涂布在基 底上,形成一层均匀、平整的薄膜。 旋涂速度、溶液浓度和基底温度等因 素都会影响膜厚和膜形貌。
刮刀法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课件

03
电荷收集
自由电子和自由空穴被电极收集,从而形成电路中的电 压,最终实现光能到电能的转换。
应用领域与前景
应用领域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可以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移动电源、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满足各种曲面和不规则 表面的供电需求。
前景
随着人们对于移动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环保意识的加强,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轻便 、环保的新型能源转换技术,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 降低,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
特点
相比于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有 机柔性太阳能电池具有轻质、柔 韧、可透光等特性,能够广泛应 用于各种曲面和不规则表面上。
工作原理
01
光吸收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通过吸收太阳光中的光子,使得有 机材料中的电子获得能量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自由 电子和自由空穴。
02
电荷传输
自由电子和自由空穴在有机材料内部被传输和分离,形 成电路中的电流。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实验与实
05
践
实验设备与方法
设备介绍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实验需要使用光谱响应测量系统、电化 学工作站、太阳能模拟器等专业设备。
方法概述
实验采用溶液法、真空蒸镀法等方法制备有机柔性太阳能电 池,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实验步骤与操作规范
溶液法制备步骤
溶液配制、基底处理、旋涂成膜、退火处理等。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性能与优
03
化
性能参数
光电转换效率
光电转换效率是衡量太阳能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它表示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 能力。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通常较低,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参数 正在逐步提高。
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提升,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而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出现更是为太阳能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它不仅外观美观、轻薄便携,而且还可以自由弯曲、扭转,适应各种复杂的使用环境。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
一、柔性太阳能电池的概述柔性太阳能电池是一种能够自由弯曲、扭转,光电转换效率可达到高水平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
与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柔性太阳能电池具有以下明显特点:1. 高度可弯曲性:柔性太阳能电池不仅可以自由弯曲、扭转,也可以整体弯曲,形成任意形状,赋予了它更大的灵活性与可塑性。
2. 轻薄便携:产品外形美观轻薄,方便携带,特别适合户外活动和紧急情况下使用。
3. 耐候性强:柔性太阳能电池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具有非常好的耐候性和稳定性。
二、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技术制备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是合理的材料选择和高度精细的制备工艺,其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柔性电材料的选择:选择能够弯曲的特殊材料,如钢、铜、合金等,为电池设计提供基础。
2. 喷涂法:喷涂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将改良的电解质和有机半导体材料混合后,直接喷涂在柔性底材上。
此方法生产成本低,操作便捷,能够快速制备大面积的柔性太阳能电池。
3. 旋涂法:旋涂是一种基于涂敷工艺的制备方法,将光电转化材料转移印刷在柔性或半柔性的聚酰亚胺薄膜上,然后加热和压实。
因为聚酰亚胺材料抗氧化性、稳定性较高,所以将柔性太阳能电池转移印刷到聚酰亚胺材料表面能够有效增加其使用寿命。
4. 热膜法:热膜法是将金属和有机半导体材料通过卷制的方式在柔性基板表面制成膜。
这种制备方法工艺复杂,但制造出来的柔性电池具有极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电池寿命。
三、柔性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柔性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是为了优化产品设计,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课件

具有轻便、可弯曲、可穿戴、可 印刷等优点,同时有机材料来源 广泛,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 产。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当太阳光照射到有机材 料上时,光子能量被吸收并传递给电子,电子从束缚态跃迁至自由态,形成电流 。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指光子照射在物质上时,物质吸收光子能量并释放电子的现象。在有 机柔性太阳能电池中,有机半导体材料作为光敏剂吸收太阳光,产生电子-空穴 对,电子和空穴在电场的作用下分离,形成光电流。
光电性能
光电转换效率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 效率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主要 受到材料、结构、工艺等因素的
影响。
光谱响应范围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光谱响应范 围越宽,其光电转换效率越高,能 够吸收更多的太阳光。
光照稳定性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在光照下的稳 定性也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能够 保证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性能的 稳定。
02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有机半导体材料
有机半导体材料是柔性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轻便、可弯曲和可折 叠的特性,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结构的电池设计。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种类繁多,包括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小分子等,它们可以通过 不同的合成方法获得。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性能与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密切相关,因此选择 合适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是制造高性能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关键。
金属电极材料
金属电极材料在有机柔性太阳能 电池中起到导电的作用,它们需 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可弯曲
性。
常用的金属电极材料包括铜、银 、铝等,这些金属材料具有较高 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满足
柔性太阳能电池的需求。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高效制备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高效制备1.引言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光电转换器件,具有可弯曲、透明、轻薄、低成本等优良特点,因此在可穿戴电子设备、柔性显示器材、汽车光伏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还远低于普通硅基太阳能电池,因此如何高效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成为了研究热点。
2.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由玻璃/透明导电膜、电子受体材料、电子供体材料和金属电极四部分构成。
其中,电子供体材料和电子受体材料通过界面形成PN结,通过光生电荷对的分离产生电流。
3.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1)溶液法溶液法是目前有机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制备过程大体分为三个步骤:底部玻璃电极涂覆透明导电膜、制备电子供体膜、制备电子受体膜。
其中,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通过滴涂或者印刷等方法涂覆在透明导电膜上,待干燥后通过真空蒸发、有机分子扩散等方式将另一层材料涂覆在电子受体膜上,形成PN结。
(2)物理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通过在真空环境下沉积材料,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
该方法虽然制备简单,但成本较高,且由于材料之间的匹配难度较大,效率较低。
4.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提高(1)物理化学方法通过引入控制界面的物理化学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电荷注入和传输性质,从而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例如,控制材料的接面能、提高载流子传输效率等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2)结构优化通过优化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可以减少反射、增强吸收光子的能力,从而提高电流密度;加强界面的活性、减少失活界面的数量,从而提高电荷分离和运输效率。
(3)新型材料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材料和载流子传输材料是提高电池性能的关键。
当前,研究者正在探索新型低成本有机材料和半导体纳米材料,以改善电荷输运和分离特性。
5.结论随着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性质、结构和效率的深入研究,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和效率正在不断提高。
可预见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机太阳能电池必将在柔性电子设备、光伏汽车、建筑一体化领域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有机太阳能电池

空穴传输层
电子传输层
选择合适的电子传输材料,如金属氧化物或 聚合物。
选择合适的空穴传输材料,如聚合物或有机 盐。
02
01
电极
选择导电性能良好的电极材料,如ITO或金 属。
04
03
活性层制备
溶液浇铸法
01
将活性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将其涂布在电极上,通
过蒸发溶剂形成薄膜。
真空蒸镀法
02
在真空条件下,将活性物质加热蒸发并沉积在电极上形成薄膜。
D
05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
光伏发电
分布式能源
有机太阳能电池可应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家庭、企业等提供可再生能 源,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建筑集成
有机太阳能电池可以集成到建筑设计中,作为建筑材料的一部分,实现光伏发 电与建筑的一体化。
移动能源
电动汽车充电
有机太阳能电池可为电动汽车提供补充能源,实现边行驶边充电,延长电动汽车 的续航里程。
有机太阳能电池
目录
• 有机太阳能电池简介 •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 •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优势与挑战 •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
01 有机太阳能电池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有机材料 作为光电转换元件的太阳能电池。
特点
具有轻便、柔韧、可折叠、低成本等 优点,同时也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和稳定性。
喷墨打印法
03
使用喷墨打印技术将活性物质溶液按需打印在电极上,形成薄
膜。
器件组装
将制备好的活性层与其他传输层和电极进行有序叠加,形成完整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
注意确保各层之间的紧密接触和有序叠加,以提高器件的整体性能。
太阳能电池的种类

第四章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做太阳能电池,因而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很多。
一、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特点:•作为原料的硅材料在地壳中含量丰富,对环境基本上没有影响。
•单晶制备以及pn结的制备都有成熟的集成电路工艺作保证。
•硅的密度低,材料轻。
即使是50µm以下厚度的薄板也有很好的强度。
•与多晶硅、非晶硅比较,转换效率高。
•电池工作稳定,已实际用于人造卫星等方面,并且可以保证20年以上的工作寿命。
1、如何制备单晶硅材料To get silicon in single-crystal state, we first melt the high-purity silicon. We then cause it to reform very slowly in contact with a single crystal "seed." The silicon adapts to the pattern of the single crystal seed as it cools and solidifies gradually. Not suprisingly, because we start from a "seed," this process is called "growing" a new ingot of single-crystal silicon out of the molten silicon. Several specific processes can be used to accomplish this. The most established and dependable means are the Czochralski method and the floating-zone (FZ) technique.Czochralski processThe most widelyused technique for makingsingle-crystal silicon is theCzochralski process. In theCzochralski process, seedof single-crystal siliconcontacts the top of moltensilicon. As the seed isslowly raised, atoms of themolten silicon solidify inthe pattern of the seed andextend the single-crystalstructure.在得到硅单晶片后,就可以开始制备太阳能电池。
有机太阳能电池PPT课件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2000年,5.R.Forrest研究小组通过在有机小分子制备的双层结构太阳能电池器件 的有机层和金属阴极之间插入BCP(Bathocuproine)薄膜层,使得器件的光电转换 效率提高到了2.4%,并且改善了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1.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简介:
定义:有机太阳能电池,就是由有机材料构成核心部分,基于有机 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通过有机材料吸收光子从而实现光电转换 的太阳能电池。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聚合物材料:太阳能电池上应用的聚合物首先必须是导电高分子,并 且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都对聚合物材料的光电特性有较大影响。 导电性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是含有大的π电子共扼体系,而聚合物材 料的分子量影响着共扼体系的程度。材料的凝聚状态(非晶和结晶)、结 晶度、晶面取向和结晶形态都会对器件光电流的大小有影响。主要的聚 合物材料有聚对苯乙烯(PPv)、聚苯胺(队Nl)和聚唆吩(PTh)以及它们的 衍生物等。
与前述“肖特基型”电池相比,此种结 构的特点在于引入了电荷分离的机制, 使得在有机材料中产生的激子,可以较 容易地在两种材料的界面处解离以实现 电荷分离,极大的提高了激子解离的效 率,从而获得电池器件效率的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电池材料类型
4.1 概述
有机薄膜电池的发展历史:
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正在进行研究的新型 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这个概念貌似很新,但 其实它的历史也不短——跟硅基太阳能电池的 历史差不多 。 第一个有机光电转化器件是由Kearns和 Calvin在1958年制备的,其主要材料为镁酞菁 (MgPc)染料,染料层夹在两个功函数不同的电 极之间。在那个器件上,他们观测到了200 mV 的开路电压,光电转化效率低得让人都不好意 思提 。
4.1 概述
有机薄膜电池的发展历史:
1986年,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 光电转化 效率达到1%左右。时至今日这种双层膜异质结 的结构仍然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重点之一。
4.1 概述
有机薄膜电池的发展历史:
1992年,土耳其人Sariciftci发现,激发态 的电子能极快地从有机半导体分子注入到C60 分子而反向的过程却要慢得多。 1993年,Sariciftci在此发现的基础上制成 PPV/C60双层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此后,以 C60为电子受体的双层膜异质结型太阳能电池 层出不穷。
进来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发展:
在2011年7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纳 米技术研究院。制成的设备具有新的“串联” 结构,可以结合多个电池,具有不同的吸收频 段。这种设备认证的光电转换效率是8.62%。 进一步,研究人员集成了一种新的红外吸 收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的开发者是日本住友 化学公司,光电转换效率跃升至10.6%。
6.2 量子阱太阳能电池
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结构类型及特点:
3、量子点分布在有机物太阳能电池中。 量子点分散在电子导电聚合物和空穴导电 聚合物的混合物中(是基于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的反结构)。
6.2 量子阱太阳能电池
主要内容:
1、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类型 2、各种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特点 3、量子点和量子阱太阳能电池
1、双层膜异质结。 2、体异质结。 3、分子异质结。
4.2体异质结电池
施主、受主界面形式:
4、双轴型聚合物。
4.2体异质结电池
施主、受主材料:
1、施主材料。 常用不掺杂的共轭聚合物作施主材料,具有 可溶性,
4.2体异质结电池
施主、受主材料:
2、受主材料。 富勒烯衍生物作为受主材料,高度可溶。
4.3有机柔性电池优化
4.6 有机柔性电池的产业化
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方向
4.6 有机柔性电池的产业化
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方向
1、使聚合物形成小于10纳米的纳米结构,排列 更加整齐有序; 2、开发窄带隙聚合物(1ev),提高导电性 (载流子迁移率); 3、提高施主、受主界面能级差,有效分离电子 -空穴(激子);
4.6 有机柔性电池的产业化
6.2 量子阱太阳能电池
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结构类型及特点:
2、染料敏化量子点太阳能电池。 量子点敏化电池是用量子点替代染料分子。 相对于染料分子,量子点具有光学特性可调、 与固态空穴导体形成更好的异质结、以及具有 多载流子效应等优势。
6.2 量子阱太阳能电池
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结构类型及特点:
2、染料敏化量子点太阳能电池。 量子点敏化叠层电池,采用不同带隙宽度 的量子点材料吸收不同波段的太阳光。
4.2体异质结电池
主要内容:
1、双层膜电池结构缺点; 2、体异质结电池结构优、缺点; 3、体异质结电池产生激子后的三种情况; 4、施主-受主界面的形式类型; 5、施主、受主材料
4.2体异质结电池
双层膜电池结构缺点:
1、电由于激子寿命非常短,在还没有扩散到交 界面分离时,就复合掉了。
4.2体异质结电池
激子的概念及激子类型:
1、激子概念 激子是被束缚的电子空穴对,是受激后的准 粒子。光照后,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摆脱有机分 子束缚成为自由电子,但是电子-空穴仍相互吸 引而成为激子,即激子是存在相互作用的电子空 穴对。
4.1 概述
激子的概念及激子类型:
2、激子类型 激子可以分为瓦尼尔-莫特激子和弗仑克尔 激子。 瓦尼尔-莫特激子为松束缚激子,相互作用 很弱,对应能量为0.01eV。存在于晶体硅中。 弗仑克尔激子为紧束缚激子,相互作用很强, 对应能量为0.3eV。存在于有机施主材料中。
有机柔性电池生产技术:-ITO缓冲层
聚乙撑二氧噻吩-聚乙烯磺酸盐(PEDOTPPS)。
4.4 卷对卷技术
有机柔性电池生产技术:-电池均匀性控 制 1、油墨的浓度、黏度和温度的稳定性;
2、机械结构精密保证喷涂压力稳定; 3、衬底移动速度稳定
4.4 卷对卷技术
不同溶剂效果对比
1、采用四氢化奈溶剂制备的表面比68%的邻二 氯苯和32%的均三甲苯溶剂制备的表面要粗糙。 2、邻二氯苯和均三甲苯溶剂制备的电池的短路 电流和开路电压都要高。
4.1 概述
有机薄膜电池的结构:
1、玻璃 2、透明导电极 3、有机物半导 体材料 4、金属电极
4.1 概述
有机薄膜电池材料的类型及性质:
1、施主材料 能够吸收太阳光并产 生激子(电子-空穴对) 容易给出电子,吸收 空穴
2、受主材料 不能吸收太阳光并产 生激子(电子-空穴对) 容易给出空穴,吸收 电子
6.2 量子阱太阳能电池
量子阱太阳能电池结构类型:
1、量子阱电池采用p-i-n结构; 2、i层为电池的吸光材料,采用量子阱结构; 3、量子阱是厚度满足某种条件的薄膜,包括多 层交替分布的势垒层和势阱层
4.1 概述
有机柔性电池的优点:
1、设备成本低。 2、原材料用量少(100纳米)。 3、电性能可调,可以按照需 要合成有机物,调节吸收光谱 和导电特性。
4.1 概述
有机柔性电池的缺点:
1、电子-空穴分离较难。 2、有机物半导体导电性差,损耗大。 3、转换效率衰减快,使用寿命低于无机半导体 电池。 4、器件不易封装严密,易受潮而失效。
6.2 量子阱太阳能电池
量子点太阳能的结构类型:
1、PiN结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 2、染料敏化量子点太阳能电池。 3、量子点分布在有机物太阳能电池中。
6.2 量子阱太阳能电池
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结构类型及特点:
1、PiN结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 量子点结构位于电池的i层。起到吸收太阳 能光,产生载流子的作用。
4.1 概述
有机薄膜电池的结构类型:
1、单层膜结构 两个金属电极之间夹一 层有机物吸光材料。
2、双层膜结构 由一层施主有机材料 和一层受主有机材料构成, 交界面为平面。
4.1 概述
有机薄膜电池的结构类型:
3、体异质结(混合型) 施主材料和受主材料混合在一起,两种材料 的交界面不是平面。
4.1 概述
主要内容:
1、有机柔性电池优化方向; 2、效率机极限计算; 3、有机双结叠层电池;
4.3 有机柔性电池优化
有机柔性电池优化方向:
1、促进电子-空穴的分离,减少复合。 增加退火工艺和改进溶剂 2、加快载流子的传输减小串联电阻损耗。 改善施主、受主材料排列的整齐性 3、增加吸光的波长范围 采用叠层电池结构设计
体异质结电池结构的优、缺点:
1、缩短了激子扩散到交界面的距离,从而减少 了激子的复合。 2、受主材料变薄,受主吸收电子能力变差。
4.2体异质结电池
体异质结中产生激子后的三种情况:
1、扩散到界面处分离为电 子-空穴。 2、激子复合。 3、分离后的电子-空穴重新 回到界面处复合。
4.2体异质结电池
施主、受主界面形式:
4.1概述
主要内容:
1、有机薄膜电池的结构; 2、有机薄膜电池材料种类及特性; 3、激子概念及类型; 4、有机柔性电池发电原理; 5、有机柔性电池的优缺点
4.1 概述
有机薄膜电池概念:
广义的讲有机太阳能电池主要是利用有机 小分子或有机高聚物来直接或间接将太阳能转 变为电能的器件。
4.1 概述
4.1 概述
有机薄膜电池的发展历史:
但激子仍只能在界面区域分离,离界面较 远处产生的激子往往还没移动到界面上就复合 了。而且有机材料的导电性很差,在界面上分 离出来的载流子在向电极运动的过程中大量损 失。这两点限制了双层膜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 研究人员在双层膜太阳能电池的基础上又 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混合异质结(体异质结) 电池。
4.4 卷对卷技术
卷对卷生产技术:
4.4 卷对卷技术
卷对卷生产技术:
4.4 卷对卷技术
喷墨印刷技术:
4.4 卷对卷技术
有机柔性电池生产技术:-油墨
油墨由施主材料、受主材料和溶剂组成。 共轭聚合物为施主材料,富勒烯为受主材料, 溶剂采用四氢化奈(或68%的邻二氯苯和32% 的均三甲苯)。
4.4 卷对卷技术
1、不同电池的吸光材料不同,吸收不 同波段的的入射光。 2、叠层电池的电流,以两结电池电流 中最小的电流为准。 3、电压为两结电池电压之和。
4.4卷对卷技术
主要内容:
1、有机柔性电池生产技术; 2、不同溶剂效果对比; 3、卷对卷生产工艺;
4.4卷对卷技术
有机柔性电池生产技术:
1、喷涂生产技术。 2、涂刷生产技术。
第二次作业
1、通过对比无机薄膜电池的发电量比晶体硅电 池的年发电量要高,简述主要原因。 2、简述薄膜电池有哪些优点。 3、简述在非晶硅三结叠层电池中,各结电池材 料的特点。
第三次作业
1、简述镓铟铜硒(CIGS)电池有哪些优势。 2、简述大规模发展镓铟铜硒和碲化镉电池会遇 到什么问题。 3、简述有机电池光伏发电原理。
4.1 概述
有机电池光伏发电原理:
1、施主材料吸收太阳 光,产生单线态激子。 2、激子从施主材料扩 散到界面处发生分离。 3、空穴通过施主材料 传输到透明电极处,并 被电极收集。 4、电子通过受主材料 传输到电极处,并被金 属电极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