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课后答案)
江苏师范大学函授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网上作业答案

课程单元01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1题,每题10分)1 . 下列说法中,哪个的“语法”是“语法规律”的含义?()A.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
B.汉语语法有不同于英语语法的特点。
C.《现代汉语》包括语法。
D.你那本语法太难懂。
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多选题(共3题,每题10分)1 . 下列属于语法单位的有()。
A.语素B.词C.短语D.句子我的答案:ABCD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暂无2 . 语法的性质有()。
A.抽象性B.具体性C.稳固性D.民族性我的答案:ACD参考答案:ACD答案解析:暂无3 . 语法的三要素是()。
A.语音B.词汇C.语用D.语法我的答案:ABD参考答案:ABD答案解析:暂无判断题(共6题,每题10分)1 . 语言中各种单位的组合都是有一定规则的。
()对错我的答案:T参考答案:T答案解析:暂无2 . 词是有意义的最小语法单位。
()对错我的答案:F参考答案:F答案解析:暂无3 . 语法的稳固性是指语法规则千百年来从没有发生变化。
对错我的答案:F参考答案:F答案解析:暂无4 . 组词成句不需要规则限制。
()对错我的答案:F参考答案:F答案解析:暂无5 . 语言中具体的词和语是无限的,但从中概括出来的语法规则却是有限的。
()对错我的答案:F参考答案:F答案解析:暂无6 . 不同语言的语法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对错我的答案:T参考答案:T答案解析:暂无单选题(共10题,每题4分)1 . ()能用数量词组修饰。
• A.代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名词••••3 . 下列哪种词类是虚词?( ) • A.叹词• B.形容词• C.连词• D.量词•••••••••••••••••••••••••••多选题(共3题,每题5分)1 . 语法的三要素是()。
• A.语音• B.词汇• C.语用••••••••判断题(共15题,每题3分)1 . 方位名词又称为后置词。
现代汉语教学同步练习(修辞)

现代汉语教学同步练习(修辞)一、填空题(每空0.5分)1、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______又有______。
2、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的______和______。
3、词类话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______、______,其音色特点是______,仄声包括______和______,其音色特点是______。
5、现代汉语中的双声词、______、______、______等在语言上都很富有表现力。
6、修辞上把意思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句式叫做______。
7、交错运用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句子的叫做____________。
8、整句是语言的加工形式,对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的句子多为整句。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判断题(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简要说明错误原因。
1、“资料不是绍兴老酒,越陈越香越好吃。
”使用了比喻手法。
()2、“姑娘忍不住咬了一下嘴唇,把一个苦笑吞了下去。
”使用了拟物手法。
()3、“郑荣检和丁启睿这两个王八蛋巴不得我同几位大将有一个人能扔下药罐子骑马理事。
”这句话使用了借代手法。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把“五岭”比作“细浪”,把“乌蒙”视为“泥丸”,反而使描绘的事物缩小了,因此它不是夸张的手法。
()5、夸张是特意对某些事物在程度上言过其实地加以渲染的修辞方式。
()6、“她眼睛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情,好像在沉思。
”中使用了明喻辞格。
()7、“他小心得连吐口唾沫也要看看是不是淹死了蚂蚁。
”中使用了夸张辞格。
()8、“红旗指处乌云散,解放区人民斗倒地主把身翻”中只使用了借代手法。
()9、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构成对比的两种对立事物无主次之分。
()10、衬托由有主从关系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构成。
()判断题(二)⑴对偶分为正对和反对两种。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含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含答案)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每个词语都与合成词“司令”的结构方式相同的是(A)。
A.革新、凝神B.革命、齐心C.伤心、突破D.埋头、澄清2.在下列各组中,属于语法最根本的属性是(B)。
A.抽象性B.递归性C.层次性D.稳定性3.下列每组语言单位中,都属于词的是(C)。
A.电脑、海浪B.研究、哭闹C.理事、雪白D.海带、大路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一项是(D)。
A.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但词不一定比语素长B.短语的意义一般都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总和C.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活动的单位,短语不是D.所有的短语只要加上语调就能成为句子5.下列各组动词中,都不能带宾语的是(B)。
A.游行、哭B.示、结婚C.知道、禁止D.进来、离开6.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副词的是(D)。
A.突然、猛然B.黑白、刚才C.刚刚、永久D.就、没有7.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区别词的是(A)。
A.男、多年生B.彩色、雪白C.医务、医生D.非常、道德8.“吃了一个小时”和“花了两天”两个短语划分是(B)。
A.述宾、述补B.述补、述宾C.偏正、主谓D.述补、偏正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由于他们事情忽略和程度不高,造成该书错误百出.B.这一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诸多方面。
C.《红楼梦》作为一部政治汗青小说,揭露了封建社会必然解体的趋向。
D.眼下,为数众多的医院实行的是“先交钱后急救”的政策。
10.下列短语中都属于名词性的是(A)。
A.飞快的动作B.他哭了C.买过三个D.活动活动二、多项选择题11.下列几种分析方法中,属于结构主义语法学分析法的是(ABCD)。
A.分布分析B.替换分析C.变换分析D.直接成分分析E.中心词分析12.下列语法属性中,首要为名词所拥有的重要特点是(BC)。
A.能够做谓语B.能够受数量词修饰C.能够同介词组合,构成介词结构D.能够做补语E.能够做定语13.下列短语中,属于体词性的是(BCE)。
现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语法和修辞部分(一)填空题答案1.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2.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3.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另一个指(语法学)。
4.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另一个指(语法学体系)。
5.语法具有(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6.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和(句子)。
7.(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
8.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9.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10.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11.汉语中常用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12.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13.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型)。
14.句型是根据句子的(结构)分析出来的句子类型。
15.句类是根据句子的(语气)分析出来的句子类型。
16.单句由带上一个句调的(短语)或(词)构成。
单句可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7.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类型叫做(句类)。
拿语气为标准,句子可以分为四种,它们是(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18.主谓谓语句是指(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兼语句是指(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19.根据谓语的构成材料,主谓句可以分为(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20.根据全句主要词语的词性,非主谓句可分为(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叹词性非主谓句)、(拟声词非主谓句)。
21.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22.汉语的句法成分有(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
《现代汉语》第六章_修辞_练习(有答案)讲课教案

第六章修辞一、填空1、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四种,如“月亮像玉盘”,其中的“玉盘”是,“月亮”是。
1、本体喻体比喻词相似点喻体本体2、比喻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如“党是阳光”是。
2、明喻暗喻借喻暗喻3、夸张分为、、三类,如“巴掌大一块地,他也种上了粮食”是夸张,“看到青青的秧苗,他就嗅到了面包的香味”是夸张。
3、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4、对偶从结构角度分为、两类,从语义角度分为、、三类,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
4、严对宽对正对反对串对严对反对严对串对5、修辞格的配合有、、三种方式,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那数不清的灯火就象千万颗星星飞上了天去”是。
5、连续(连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6、“。
6、暗喻7、“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7、以作者代作品二、单项选择1、“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回环C、比拟D、借代2、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3、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
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4、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5、“瞧人家两口子,‘郎财女貌’,多般配!”这句话用了。
A、仿词B、夸张C、双关D、反语6、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格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
B、修辞是指有关修辞格运用的著作。
C、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
D、修辞就是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现代汉语》第六章_修辞_练习(有答案)讲课讲稿

第六章修辞一、填空1、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四种,如“月亮像玉盘”,其中的“玉盘”是,“月亮”是。
1、本体喻体比喻词相似点喻体本体2、比喻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如“党是阳光”是。
2、明喻暗喻借喻暗喻3、夸张分为、、三类,如“巴掌大一块地,他也种上了粮食”是夸张,“看到青青的秧苗,他就嗅到了面包的香味”是夸张。
3、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4、对偶从结构角度分为、两类,从语义角度分为、、三类,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
4、严对宽对正对反对串对严对反对严对串对5、修辞格的配合有、、三种方式,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那数不清的灯火就象千万颗星星飞上了天去”是。
5、连续(连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6、“。
6、暗喻7、“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7、以作者代作品二、单项选择1、“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回环C、比拟D、借代2、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3、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
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4、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5、“瞧人家两口子,‘郎财女貌’,多般配!”这句话用了。
A、仿词B、夸张C、双关D、反语6、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格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
B、修辞是指有关修辞格运用的著作。
C、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
D、修辞就是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练习有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六章修辞一、填空1、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四种,如“月亮像玉盘”,其中的“玉盘”是,“月亮”是。
2、比喻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如“党是阳光”是。
3、夸张分为、、三类,如“巴掌大一块地,他也种上了粮食”是夸张,“看到青青的秧苗,他就嗅到了面包的香味”是夸张。
4、对偶从结构角度分为、两类,从语义角度分为、、三类,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
5、修辞格的配合有、、三种方式,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那数不清的灯火就象千万颗星星飞上了天去”是。
6、“生命之树常青”这一句话中用了比喻,这种比喻属于。
7、“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二、单项选择1、“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回环C、比拟D、借代2、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3、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
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4、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5、“瞧人家两口子,‘郎财女貌',多般配!”这句话用了。
A、仿词B、夸张C、双关D、反语6、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格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
B、修辞是指有关修辞格运用的著作。
C、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
D、修辞就是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7、“门前是一条河。
”后面接下去最顺畅的一组句子是________。
A、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
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
山门里是一个穿堂。
迎门供着弥勒佛。
现代汉语修辞答案

第六章修辞第一节修辞概说一.修辞:1.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修辞方法。
2.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修辞活动。
*着重强调这层含义3.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修辞学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交际目的,语境(如:妻子又做了两个丈夫爱吃的菜)修辞是在适应表达内容和语言环境的前提下积极调动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表情手势),获取最理想的表达效果的对语言的加工。
二.修辞与语境:语境既是进行言语活动的依据,也是检验修辞效果的依据,语料的选择,表达方式的确定无不受制于语境。
修辞与情境语境关系更为密切,它指语言语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和关系等。
语料随语境而变异,创新,表达方式也随语境而变,从而语境的功用就在于:1、制约言语活动的内容2、规定言语的表达方式,修辞要“随情应境,随机措施”三.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不是并列,从属的关系,而各是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
A修辞与语音(物质外壳):语音在突出语义和增强音律美方面为修辞提供了条件,丰富了修辞方式的内容,修辞则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音的功用。
B修辞与词汇(建筑材料):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为形成具体的修辞方式提供必要条件,修辞使词汇在语言语用中发挥了重要而广泛的作用。
C修辞与语法(结构规律):语法为修辞现象,修辞规律的体现提供表现形式,没有句子和句群,也就没有体现修辞外在形式的语言模式,句法修饰内容的丰富多彩,说明了修辞在语言运用中扩大了语法的功用。
总结:修辞与语言三要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于修辞来说,语言三要素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也是修辞要调动,加工的语言材料,对语言三要素来说,修辞是对它们的综合的艺术加工,是它们的高级体现。
第二节词语的锤炼——“炼字”一.声音的锤炼:汉语语音的特点:1.有声调——平仄有韵2.元音占优势——读来响亮3.没有复辅音——音节分隔整齐,细分为:A.讲究诗文押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修辞思考与练习一(172页)一.有人说:“修辞就就是咬文嚼字,修辞就就是雕琢词句。
卖弄文字技巧。
”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第一种说话欠妥。
它得弊病就是把修辞瞧作单纯得文字技巧,贬低、缩小了修辞得功用。
不可否认,修辞就是要从锤炼词语得角度,咬文嚼字得,可这只不过就是它得部分功用。
修辞还要研究句式得调整、修辞格得运用以及语言风格与同义手段选用得关系等,单单在文字上雕琢就是不够得。
第二种说法虽然比第一种说法扩展了修辞得功用,然而也不尽合适。
选用同义手段提高表达效果虽然离不开对词句得雕琢,然而修辞就是语言得综合运用,要恰当地运用各种积极得语言手段,涉及面很广,不就是“雕琢词句”所能全面概括得。
在说,选择什么样得表达方式,达到什么样得表达效果,并非只就是语言形式得雕琢问题,思想内容得锤炼更为重要,不要把修辞瞧作单纯追求文字技巧得问题,更不就是“卖弄”。
二.结合实例谈谈修辞同语境得关系。
修辞中语言手段得恰当运用要以适应语境为前提,修辞效果得检验也难以离开语境。
像适应表达内容一样,适应语境也就是修辞得重要原则。
“超常”就是修辞特点之一。
修辞往往借助故意违反常规表达而取得不同一般得表达效果,但这要紧紧依靠语境得配合与制约。
双关就就是故意使语句具有双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得修辞手法,不管就是利用词语意义,还就是借助语音条件,总就是以语境为前提得。
这不必举例。
“种”就是个动词。
它可以用“花草、树木、药材”等做宾语,这就是正常得语法结构,如果以“希望、理想、精神、意志”做它得宾语,就是搭配不拢得,但就是,在甲乙两件事连说得语境里,后一种用法却可“起死回生”,产生别开生面、含义深厚得表达效果。
如说:“在高原得土地上种下一株株树秧,也就就是种下了一个美好得希望。
”在这句话里,把“种……树秧”得“种”同“希望”拈用到一起,不仅不就是病句,而且顿生文采,含蓄、隽永、别具一格。
修辞得情境意义、形象意义、色彩意义以及风格意义都要受制于语境。
三、修辞同语言三要素有什么关系?明确它们得关系对学习与研究修辞有什么好处?修辞用语音、词汇、语法有着密切得联系,但它们既非并列关系,也不就是从属关系。
修辞从综合运用得角度、提高表达效果得角度研究语音、词汇与语法。
修辞把语音得双声叠韵、叠音、轻声、重音、儿化、字调、平仄等作为语言手段加以调动,使之特定题旨情境中以声传情,以音达意,收到较好得修辞效果。
修辞还从筛选、锤炼得角度,就声音、形体、意义、色彩、用法方面对词语加以选用,使语言材料成为提高表达效果得重要语言手段。
语言得表达更多得就是靠句子传达修辞感受得。
一般地说,修辞要在合乎语法得基础上进行,但有时也可突破语法规则。
修辞往往就是从同义手段选择得角度研究句子与句群得表达效果得。
语言与文章得力量、气势、情采、义理、跌宕等方面得效果就是离不开句式得选择与调整得。
总之,语言三要素为修辞手段得选用、为修辞效果得体现提供了条件,而修辞又在语言得综合运用中扩大了语言三要素得功用。
明确它们之间得关系,有利于从综合角度研究语言得运用,有利于多方面地恰当地选用语言手段,也有利于了解修辞得某种特点并就此去辨证地分析修辞现象。
思考与练习二(181页)一、词语锤炼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为什么?词语得锤炼应该从意义与声音两方面入手。
在意义方面,应力求用最准确妥帖得词语集中地突出地揭示人物得外部特征与内心世界;通过联想,用动态得词语去烘托、渲染静态得事物,使之栩栩如生;用含义比较具体、色彩比较鲜明得词语描绘事物,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还须注意词类活用,临时改变某些词得词性,赋予新得生命力。
这些都应以提高观察、认识事物得能力为基础。
在声音方面应力求音节整齐匀称,平仄相间,韵脚与谐以及叠音、双声叠韵得运用恰当,使词语声音协调。
因为词语就是声音与意义得结合体,所以,要想以声传情达意,只有从意义与声音两方面锤炼词语,才能收到完满得表达效果。
二、下面这些句子在声音配合上各有些什么特色?①您得光辉将永远照耀者雄伟得天安门广场,照耀着我们伟大祖国得河山⑻照耀着五洲四海,照耀着我们得万里征途。
叠韵词“照耀”(zhaoyao四声)多次重现形成了声音得反复美。
各分句谓语结构大体一致。
又“广场”(仄仄)与“河山”(平平)、“四海”(仄仄)与“征途”(平平),平仄相间,声音错落有致,悦耳动听。
②她坚强不屈地斗争,铮铮铁骨,凛凛情操,真正表现了松树得风格。
“铮铮铁骨”(平平仄仄)与“凛凛情操”(仄仄平平),音节整齐匀称、平仄相间,有节奏感。
又“铮铮”与“凛凛”叠音相对,音调铿锵,表现了一位革命家得崇高气节。
③人民中国,屹立亚东。
光芒万道,辐射寰空。
艰难缔造庆成功,无星红旗遍地红。
生者众,物产丰,工农长作主人翁。
这段文字或4个音节连用成句,或7个音节连用成句,或3个音节与7个音节连用成句,在音节配合上比较整齐匀称,有变化,有节奏感。
押韵自然,合辙(中东辙)上口,读起来比较有诗词得格调与韵味。
三、比较下面各组得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A ①山愈聚愈多,渐渐暮霭低垂了,渐渐进入黄昏了,红绿灯渐次闪光,而苍翠得山峦模糊为一片灰色。
②山愈聚愈多,暮霭低垂了,进入黄昏了,红绿灯闪着光,而苍翠得山峦模糊为一片灰色。
例①用“渐渐”修饰“暮霭低垂”与“进入黄昏”,用“渐次”修饰“闪光”,描绘了夜景得变化与时间推移得过程,表现了人得悠闲得心情与细微得观察。
例②虽也描写了夜景,但不能使人明显地感觉出它得变化,也暗示不出人得有限心情与细微得观察。
B ①那时候,天气还很冷,潍河里还在流着冰水,平原上整天价在刮着老黄风。
②那时候,天气还很冷,潍河里还在流着冰水,平原上整天价在刮着扬天揭地得老黄风。
例①对“老黄风”缺乏具体得描写。
例②用“扬天揭地”修饰“老黄风”,写出了“老黄风”猛烈得情状,形象而有气势。
四、从词语锤炼得角度谈谈下面这两段文字中一些词语得修辞效果。
①金刚山得美景,被朝鲜人民引为自豪。
她位于朝鲜中部东海岸太白山脉得北部地区,绚丽多姿,四季有不同得雅名。
春天万紫千红,叫金刚山;夏天飞泉腾空,浓荫蔽日,又名蓬莱山;秋天谩山红叶,层林尽染,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人称皆骨山。
“绚丽多姿”一语十分准确地概括了对金刚山美好景色得总印象。
“绚丽”言其美,“多姿”言其变化,只此一语包括了下文得许多描写。
“万紫千红,飞泉腾空,浓荫蔽日,谩山红叶,层林尽染,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等四字格词语描绘了金刚山四季景物得变化,音节整齐匀称,声调仰扬起伏,富于音乐美。
又“飞、腾、蔽、染、装、裹”等动词使静止得景物鲜明而生动,随季节得变化更替得山名,更使人感到金刚山得四时之美。
②这里得水,多,清,静,柔。
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
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这些永都来自难老泉。
泉上有亭,亭上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得“难老泉”三个字。
这么多得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出叮叮咚咚得响声。
首句用了“多、清、静、柔”4个单音节形容词,简洁干脆,描写贴切,有容量。
作为总写部分,很有概括力与形象感。
次句对偶十分自然,“深潭”、“小渠”点出到处就是深水浅流。
第三句得“有河”、“有井”、“有溪”除了同前一句尽写这里水多之外,还暗含无水不成景之意。
接下来得对偶句又含蓄地写出了这里得水给人得感官之美:清亮、平静、柔与。
水之源肉就就是难老泉。
这段文字用词准确形象,朴素自然,透出一股清新之气。
单音节词用得平时稳妥,全文有整句得效果。
思考与练习三(190页)一、句式选择得总得原则就是什么?不同得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得句式来表达,一个意思可以用几种句式来表达。
为什么用这种句式表达而不用那种句式表达?这说明人们在表达思想时对句式就是要进行调整与选择得,调整与选择句式得总得原则就就是根据具体得语言环境与表达得目得,选择那种具有最佳表达效果得句式。
这种句式应该就是尽可能准确、鲜明、生动、简练得,尽可能连贯得体得。
二、从《白杨礼赞》中选出适当得例子谈谈句式选择得作用。
《白杨礼赞》中有短句、有长句;有整句,有散句;有陈述句,有反问句;有得句子有比较长得插入语。
各种句式都有它得表达作用。
以反问句为例,文中第七自然段连用4个反问句:“当您在积雪初融得高原上走过,瞧见平坦得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您就只觉得它就是树?难道您就不想到她得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农民?难道您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得守卫她们家乡得哨兵?难道您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求上进得白杨树,宛然向着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得那种精神与意志?”这4个用“难道”得排比句,语气激昂,极有气势与力量,启人深思,激人奋斗,有强烈得艺术感染力。
这几句结构基本上相同,只就是宾语越来越长,内容越来越丰富,热情地赞颂白杨树,赞颂坚持抗战得北方农民,赞颂中华民族得奋斗精神,写得有变化,有层次。
三、从句式选择得角度瞧,下面句子就是那种类型?她们有什么修辞效果?①那种假统一论,不合理得统一论,形式主义得统一论,乃就是亡国得同意论,乃就是丧尽天良得统一论、这个句子就是个整句,有结构相同得两个谓语,形式整齐,气势贯通,有力地揭露了??顽固派所宣扬得“统一论”得阴谋实质。
②抑不住得颂歌啊,尽情地歌唱吧,止不住得喜泪呀,甜甜地流吧,金子般得光辉题词啊,把各族人民团结得金桥飞架!这也就是个整句,三个分句都就是结构想色得主谓句,而且主语、谓语得末了都就是押韵得,形式整齐,音韵与谐,流畅地书法了赞颂党得真挚感情。
③她生得身材高大,面貌敦厚,眉目间透出股英武得俊气。
这就是个散句,两个分句结构不同,但语意贯通,散而不乱,描述了一个英俊人物得特征。
④真得、善得、美得东西总就是在同假得、恶得、丑得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得。
这就是书面语句式。
句中用了“……而……,……而……”得结构,揭示了真、善、美得事物得发展规律,有严密得逻辑性。
四、现代汉语得句式多种多样,除了讲到得五组,还有哪些?举例并说明它们得特点。
从修辞角度去分,常见得句式爱有松句与紧句、常式句与变式句,等等。
现将松句与紧句加以比较,说明其特点:①中国人民就是勤劳得勇敢得伟大得人民。
②中国人民就是勤劳得人民,就是勇敢得人民,就是伟大得人民。
例①就是单句组成得紧句,“勤劳(得)、“勇敢(得)、”“伟大(得)”三个定语集中在一起说,没有语音停顿,结构较紧。
语意得重点就是“人民”。
例②就是复句组成得松句,“勤劳(得)、”“勇敢(得)”、“伟大(得)”分开来说,作三个分句得“人民”得定语,分句间有语音停顿,结构较松,突出表明这三个定语就是语意得重点。
五、分析下面各组得原句与改句,说明它们属于哪种句式变换,再指出改句得修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