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衢州市《中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2020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提纲(重点版)

2020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提纲(重点版)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2020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说明--教育基础知识(小学)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小学)考试说明Ⅰ.考试性质浙江省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教育基础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参考。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从教师应有的知识水平、教育技能与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政策法规三个部分。
原则上教育学和心理学大约各占40%,教育政策法规约占20%。
考试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识记,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有大致的了解;二是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对所涉及的领域或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三是运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Ⅲ.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一部分教育学一、教育、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一)识记1.教育、教育学的概念。
2.教育的基本要素。
(二)理解1.教育的本质和起源。
2.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3.教育学发展的历史和特点。
4.国内外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观点与评价。
5.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6.教育学的价值。
7.当代教育的特征和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三)运用1.“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3.运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当前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基本规律(一)识记1.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的;教育先行;人的发展。
2.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小学阶段培养目标。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二)理解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2.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4.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5.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6.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30题)1、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A.深化课堂教学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答案】 C2、教材的主体是()A.教学指导用书B.教科书C.参考书D.辅导资料【答案】 B3、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论语》B.《学记》C.《礼记》D.《论演说家的教育》【答案】 B4、在德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学生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的原则。
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答案】 D5、“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中国古代( )的教育主张。
A.朱熹B.墨子C.荀子D.孔子【答案】 D6、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B.制度化教育阶段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D.学校萌芽阶段【答案】 A7、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教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
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
教师激发学生讨论,课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
”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
A.单向性B.双向性C.多向性D.成员性【答案】 C8、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班级事务中所做的事情,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竞赛中的获奖情况进行记录,并纳入学业成绩中给予加分。
这种评价方法我们称为( )。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诊断性评价D.表现性评价【答案】 D9、萌芽于16世纪,兴起于17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B.分组教学制C.班级授课制D.道尔顿制【答案】 C10、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属于()。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50题)1、张老师对《匆匆》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将“体会时间的宝贵,并珍惜时间”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该目标属于()。
A.知识性目标B.过程性目标C.技能性目标D.情感性目标【答案】 D2、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
A.操作B.接受C.领会D.模仿【答案】 C3、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属于( )。
A.绝对性评价B.个体内差异评价C.甄别评价D.相对评价【答案】 B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小学第一学段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意义,第二学段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
这要求该部分内容应采取的组织方式()A.直线式B.圆周式C.螺旋式D.横线式【答案】 C5、下列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通过活动与交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一个短期的、直线提高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答案】 C6、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卢梭D.杜威【答案】 B7、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举出“杯子”的用途。
这侧重培养的是()A.思维的独创性B.思维的灵活性C.思维的流畅性D.思维的深刻性【答案】 C8、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两难故事法D.对偶故事法9、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事物潜在作用,这种阻碍理解的因素是()。
A.已有的知识经验B.问题特征C.功能固着D.原型启发【答案】 C10、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激励B.情感交流C.信息传递D.沟通【答案】 D11、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1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 )A.Mainly based on testingB.Done mostly at the end of a learning perioD、C.Mainly for testing students’ knowledge and skillD.Focused on the progress of students【答案】 D13、下列主张属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是A.有教无类B.道法自然C.绝圣弃智D.以史为师【答案】 A14、为了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对做错的题目暂不打“x",做对后再打“V“,这种评价属于()。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六)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六)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D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2.以“产婆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学的是古代先哲( C )。
A.孔子 B.孟子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3.以单元来计算,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 C )。
A.3+2 B.5±2C.7+2 D.9±24.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感到做出奉献就是一种幸福,而不觉得是“牺牲”。
这体现了德育的( D )。
A.政治功能 B.生存功能C.发展功能 D.享用功能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而受到强化,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D )。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C.间接强化 D.替代强化6.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指( A )。
A.情感陶冶法 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 D.指导自我修养法7.如果儿童处于2-7岁年龄阶段,那么他属于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的( B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8.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 )。
A.价值体系 B.认知结构C.策略系统 D.新观点9.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的班级管理方法是( A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10.关于师生关系,“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
其代表人物是( C )。
A.卢梭 B.杜威C.赫尔巴特 D.布鲁纳11.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C )。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12.王老师很善于教育学生,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他总是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浙江衢州柯城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大全

浙江衢州柯城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大全一、单选题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A、延续性B、模仿性C、社会性D、永恒性答案::C解析::考点教育的属性文字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矛盾是受教育者是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矛盾。
2.王军写了保证书,决心遵守中学生守则,上课不再迟到。
可是一到冬天一冷,王军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至于再次迟到。
对王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
A.道德认识水平B.道德情感水平C.道德意志水平D.道德行为水平答案::C解析::道德意志就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内外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自觉抗拒来自内外部的各种诱惑,排除各种内外部的困难,执行决定,实现既已确定的道德目标。
王军决心上课不再迟到表明已有道德认识,因此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道德意志水平。
3.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
其代表人物有()。
B.福禄贝尔C.杜威D.圣奥古斯丁答案::D解析::宗教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圣奥古斯丁、圣托马斯阿奎那等。
4.孙老师课上有两位同学因为座位距离的问题争执起来,大有肢体冲突的趋势。
这时候,孙老师应该( )。
A.勒令二人停止,出去罚站反省,以儆效尤B.立刻制止,下课处理C.“不理”“不气”,当他们是空气D.暂时不予关注,待到教学告一段落后,再给予处理答案::B解析::当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时,教师应该首先制止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但不要影响教学过程,待到下课后再进一步进行处理。
5.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有三种类型:积极的、消极的与()。
A.沉默的B.对抗的C.安静的D.活跃的答案::B解析::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它有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2020年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学生通过研究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间接性特点。
2、“杯弓蛇影”反映的是一种刺激泛化现象。
3、下列主张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开而弗达。
4、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5、学校可以对教师的强制搜身行为进行处分或者解聘,想知道学生是不是偷了东西,经教育屡次不改的行为也可以受到处分或者解聘。
6、认知心理学家从目标取向来解释不同成就动机的人对不同难度工作的选择,一般而言,研究目标取向者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工作。
7、人们创造出“XXX”“电母”等形象是运用了拟人化的加工方式。
8、中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9、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以某同学是否跟自己一起玩,来确定是否喜欢他(她);而中、高年级儿童则从他(她)研究是否好,是否遵守纪律为集体做好事来确定是否喜欢他(她)。
这说明儿童情感的深刻性在逐步发展。
10、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答案】德育目标是指在教育活动中,针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等方面的培养目标。
德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教育者通过引导和激励等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促进其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德育目标是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答案】XXX所说的“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是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能够自主地研究和探究,不再需要外界的指导和教导。
这意味着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在未来的研究和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发展和提升。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
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发展需求。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1. 【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第一位在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A. 李大钊B. 陶行知C. 杨贤江D. 恽代英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第一位在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教育家。
杨贤江是我国第一位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理论家。
他的著作《新教育大纲》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早的一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著作。
2. 【单项选择题】提出以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为主导进行教学的是()A. 凯洛夫B. 赞科夫C. 布鲁纳D. 布卢姆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赞科夫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3. 【单项选择题】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同样教学思想的是()A. 产婆术B. 白板说C. 教学相长D. 泛智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为: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这体现的是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即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这也体现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
故选A项。
4. 【单项选择题】学生因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未来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并结合个人的意愿与可能条件更换不同的工作地点和工作任务,这属于教育的()A. 社会横向流动功能B. 社会纵向流动功能C. 社会横向变迁功能D. 社会纵向变迁功能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两种: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按其流向可分为横向流动功能与纵向流动功能。
其中,教育的社会横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到教育和训练而提高了能力,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结合个人意愿与可能,更换其工作地点、单位等,做水平的流动,改变其环境而不提升其在社会阶层或科层结构中的地位,亦称水平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浙江省衢州市《中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共10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B、教师C、教育内容D、学生【答案】D2. ()反映教学内容中有关诠释性、延伸性信息,提示有关零散的知识,一般随教学进程的发展随写随擦或择要保留。
A、辅助板书B、系统板书C、基本板书D、主板书【答案】A3. 提出共同要素说的是()。
A、桑代克B、贾德C、苛勒D、加涅【答案】A4. 在课后评价中,专家教师更加关注的是()。
5.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苛勒B、斯金纳C、桑代克D、布鲁纳【答案】A6. 学生根据哺乳动物的关键特征,来判断某些动物是不是哺乳动物的过程是()。
A、抽象化B、概括化C、归纳化D、分化【答案】B7.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答案】B8. 说课的时间通常安排一节课的()时间。
A、一半B、二分之一C、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答案】C10. 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形关系B、u 型关系C、倒 u 型关系D、平行关系【答案】C11. 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C、班主任工作D、体育竞赛【答案】D12. 王老师的班级比较吵闹,他通过给学生讲故事以及让他们看电影等方式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但是学生上课时还是容易分心,作业也比较马虎以上所描述的课堂类型是()。
A、无法应对型B、贿赂学生型C、铁腕手段型D、与学生合作型【答案】B13. 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外在的、稳定的因素是()。
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度【答案】D14. 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A、中性反应B、条件反应C、无条件反应D、操作反应【答案】C15. 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答案】B16. ()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面对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A、功能固着B、态度定势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迁移【答案】C17. 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
A、观察法B、谈话法C、实验法D、问卷法【答案】C19. 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子很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受()的影响。
A、定势B、正迁移C、原型D、负迁移【答案】D20. “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
A、教育B、环境C、遗传D、家庭教育【答案】B二、多选题21.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他强调()。
2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下列能够影响学与教过程的学生要素有()。
A、年龄差异B、性别差异C、社会文化差异D、已有认知结构差异E、学习方式差异【答案】ABCDE23. 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B、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C、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D、不能夸大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E、人的先天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答案】BCD24. 高中生情感发展的特点是()。
A、自相矛盾的情感B、个性化的情感C、少年的热情与冲动D、浪漫主义的情感E、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确【答案】BD25. 文艺复兴后出现了很多人文主义思想家,他们都很重视教育问题。
请问下列选项中哪些是他们的教育主张()。
A、关心儿童,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B、重视体育和美育C、主张扩大教学内容的范围,增加新的学科内容D、主张通过教育使人类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E、注重希腊文、文法及修辞的教学【答案】ABCDE27. 练习曲线规律()。
A、开始进步快B、中间有一个高原期C、后期进步慢D、总趋势是进步E、有时出现暂时退步【答案】ABCDE28. 下列属于学习策略训练方法的是()。
A、指导教学模式B、程序化训练模式C、完形训练模式D、交互式教学模式E、合作学习模式【答案】ABCDE29. 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
30.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有()。
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知结构E、产生式【答案】BE31. 下列关于实验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A、实验法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教学中运用得较多B、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C、要求教师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D、要求目的明确,精选内容E、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作用【答案】ABDE32.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包括()。
A、强化和强化的程式B、逃避条件作用C、回避条件作用D、消退E、惩罚【答案】ABCDE33. 有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
A、建立问题表征B、搜寻解法C、执行解法D、解法评价E、启发【答案】ABCD34.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三种,包括()。
35.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A、导向功能B、强制功能C、激励功能D、示范功能E、评价功能【答案】ACE36.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表现为()。
A、男女性别的差异B、身心的所有构成C、不同个体所具有的不同的个性倾向上D、知识结构上E、认知水平的差异【答案】AB37. 问题解决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A、目的性B、认知性C、序列性D、确定性E、模糊性【答案】ABC38.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39. 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E、举一反三【答案】ABCE40. 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属于生长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认识和理解需要D、审美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答案】CDE4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如何学B、如何教C、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D、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E、如何管理学生【答案】ABC42. 学年计划的内容包括()。
A、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B、本学年教学的要求C、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章节或课题D、各个课题的教学时数和时间安排E、各个课题需要的直观教具【答案】ABCDE4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4.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有()。
A、头脑风暴法B、自我设计训练C、推测与假设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E、直觉思维训练【答案】ABCDE45.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主要包括()。
A、实物B、文字C、口头语言D、图表E、图像和动画【答案】ABCDE46. 下列属于心理自我调控的形式的是()。
A、专一型B、等级秩序型C、多头并进型D、随意无拘型E、独立型【答案】ABCD47.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有()。
A、认知失调B、态度定势C、道德认知D、智力水平E、年龄【答案】ABCDE48.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涉及()。
49. 常用的调查法有()。
A、观察法B、产品分析法C、问卷法D、个案法E、访谈法【答案】CE50.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
A、综合性B、可操作性C、灵活性D、层次性E、指向性【答案】ABCDE51. 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
A、设置学习目标B、浏览阅读材料C、产生待回答问题D、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E、反馈结果【答案】ABCD52. 教师的人格特征包括()。
A、个性B、情绪C、健康D、学识E、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答案】ABE53.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A、知识观B、学习观C、学生观D、教师观E、价值观【答案】ABC54.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其重心转变具体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化B、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C、强调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D、强调质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E、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重心的转移【答案】ABCDE55. 下列属于认知策略的是的()。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E、监视策略【答案】ABC56. 精细加工策略中属于记忆术的是()。
A、位置记忆法B、谐音联想法C、关键词法D、视觉想象E、语义联想【答案】ABCDE57. “预示某些新的社会状况的教育目的”体现出教育目的应该()。
A、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B、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C、培养“完善的人”D、培养有能力的人E、培养创造性【答案】ABCE58. 延续式强化有以下几种种类?()A、即时强化B、定时距式C、变时距式D、定比率式E、变比率式【答案】BCDE59. 下列选项中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A、读书B、跑步C、记忆D、计算E、阅读【答案】ACDE60. 下列属于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的是()。
61. 下面对德育工作者的论述正确的是()。
A、主要活动是组织、控制德育过程B、启发、引导、促进受教者思想品德的形成C、引导学生向着目标方向发展D、是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的代言人E、应该在道德方面成为其他人的榜样【答案】ABCD62.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把学习分成了四类,分别是()。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无意义学习D、有意义学习E、机械学习【答案】ABDE63. 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A、接受B、反馈C、输入D、认同E、输出【答案】ABCE64. 态度的结构成分包括()。
A、认知B、情感C、行为D、依从E、认同【答案】ABC65. 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包括()。
66. 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学生学习的特点?()A、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B、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C、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D、完全是主动的E、完全是被动的【答案】ABC67. 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
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抽象运算阶段【答案】ABCD68. 知识的表征存储方式有()。
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效果E、图像【答案】ABC69. 教学媒体包括()。
A、投影B、录像C、计算机D、黑板E、图片【答案】ABCDE70.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应关注的因素有()。
71. 学生这一因素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A、群体差异B、年龄差异C、性别差异D、学习方式差异E、个体差异【答案】AE72. 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是()。
A、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B、运用变式组织感性C、科学地进行比较D、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E、反复识记【答案】ABCD73. 瓦拉斯 1926 年提出的创造性思维的阶段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