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研社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精品】
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0篇)

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案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0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识别词汇:raincoat,会书写单词:coat2.学会运用Why are we wearing a raincoat? Because it’s going to rain .来询问和回答有关原因的语句。
重点难点:1.能识别词汇:raincoat,会书写单词:coat2.学会运用Why are we wearing a raincoat? Because it’s going to rain .来询问和回答有关原因的语句。
教学过程:Step 1:Warm-up and show the learning aims1、Future tense with “be going to”2、Vocabulary and phrases: wear raincoat theatre go into be afraid of throw…out of3、T: Boys and girls,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Module 9 Unit 2Because it’s going to rain. (板书课题并齐读) First,please look at our learning aims.(出示本课学习目标,教师慢慢读,学生仔细看、认真听。
)Step 2: Show the guides (指导自学)1、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for “because”。
最新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案5篇2022

最新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案5篇2022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综合语言技能。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最新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案内容,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最新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案1module9 unit1 are you feeling bored?教学目标1 : 培养学生能善于和同学交流感情以及个人的情绪。
2:引导学生能够用“are you feeling sad/bored/angry?3: 能够用英语询问自己的朋友或者家长。
教学重点 are you feeling sad教学难点 are you feeling sad教学用具 tape book picture cd---room教学过程一:warmming1:t: what do we do at weekend?s: i go………….2:sing a song ( hello )3:look,listen and say.二:teaching content1: study new wordsa:老师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同学们说出表情后教师板书:happy,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去学习新单词。
b:老师表现出无聊的样子,学生说出后老师板书:bored,学习另一个单词。
使用类似的方法学习“sad,angry”这两个单词。
c:老师将拿出这些表情的卡片,问学生:are you feeling……..?引导学生说出:yes, i’m…….. / no, i’m not.然后两人一组进行问答,老师叫个别学生上台表演。
2:老师将本课的挂图挂在黑板上,然后请同学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3:老师可以播放本课的录音。
之前老师可以提一些问题:is lingling’s sad? and so on.4: 老师进行课文的解释,先让学生画出不懂得句子或者单词,然后提出来老师进行讲解。
新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册书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3.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宽国际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日常交流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词汇的发音、拼写和运用,句型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录音机、磁带、PPT、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小对话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呈现:讲解新词汇和句型,配合PPT和卡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学习。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语法点和语言运用技巧。
5.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以清晰、简洁为主,列出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点,方便学生回顾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2)根据教材中的练习题,完成课后练习。
(3)结合生活实际,用英语写一篇小作文,描述自己的学校或家庭。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英语绘本、动画片等,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拓展。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涵盖范围和章节分配。
2. 教学目标的制定,尤其是能力的培养和文化差异的引入。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以及相应策略的制定。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设计。
5. 板书设计的简洁性与实用性。
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提供方式。
外研社英语五年级上册优质教案三篇

外研社英语五年级上册优质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外研社英语五年级上册优质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words :when back those ice cream with finish hurry wp wait drop(2个词组2个过去式came dropped)sentences: When did you come backWe came back last Sunday.I dropped my ice cream.2.能力目标(1)学生能认读并拼写本课单词(2)掌握动词的过去式形式3.情感目标运用过去式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教学重点:动词过去式的形式及相关句型教学难点:1.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的区别2.含有动词过去式的特殊疑问句的构成教学过程:一、Warm-upT: Hello,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S: I'm fine thank you.T: Today Let's talk something about summer holiday, OKI have three questions.Number1Where did you goS: I went to...T: Olny yourself And your mother and farther. Yes!So you can say. I went to...with...(设计目的:复习go的过去式went.同时引出with这个单词!What did you buyI bought…。
(设计目的:复习buy的过去式bought.)When did you come back1.用come here学come back帮助学生理解2.I went to Henan in Summer holiday.Now it's September.I came back last month.(利用日历学习)用last month帮助理解when,进一步学习3 对比学习come---cameask and answer in pairs(设计目的:不仅学会回答,也掌握问句)summary: 总结过去时go--went do—didcome--came buy—bought二、以ice cream 引出所学内容,(1)T: Boys and girls are very clever,so today I bring some presents. Oh,look ,it's an...(板书ice cream并教授,教师拿着卡片问Do you like these ice creams S: Yes.T:look at those ice creams. They're nice.(板书those.并对比学习these-those(2)出现bus的图片,边做动作边讲hurry up,通过挥手讲wait for usfinish吃完(找几个学生,发给他们几块小东西,很快能够完成的)1 教师先模仿,吃完手中的东西说:I finished my ..2 对一个学生说Please finish your..这个学生再对下一个学生重复同样的句子3 全班同学一起说"Please finish your.."drop-dropped 通过动作。
外研社五年级英语上册课文教案(全册)

外研社五年级英语上册课文教案(全册)第一课 An Old Friend教学目标2. 学生通过表演课文,能够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2. 句型 Are you my old friend? Yes, I am./ No, I'm not. 的听、说、模仿、表演。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句型 Are you my old friend? Yes, I am./ No, I'm not.2. 学生能够顺畅、自信地表演课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单词卡片、相应道具和表演服。
2. 学生准备相应道具和表演服。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教师用老朋友和新朋友的角色扮演活跃课堂氛围。
2. 学生观看图片,研究 new 这个单词,跟读几遍,并唤醒学生对朋友这个词的印象。
步骤二:呈现新课1. 引导学生观看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An Old Friend。
2. 把课文分为两段,分别让学生跟读,并加以矫正发音。
步骤三:练1. 学生分为两组,互相表演课文,并互相评价,加强语言交流和自信心培养。
2. 教师可选几组表演精华片段,指导学生进行表演训练和舞台表现。
步骤四:巩固1. 教师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老朋友或者新朋友,操练句型 Are you my old friend? Yes, I am./ No, I'm not.。
2. 学生表演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 Fun at the Zoo教学目标1.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并表演单词 zoo, kangaroo, monkey, lion, elephant, bear, snake 和句型 Let's go to the zoo, Okay! / Great!2.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单词 zoo, kangaroo, monkey, lion, elephant, bear, snake 的听、说、读、写并表演。
外研社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精品教案精选

外研社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外研社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材,内容包括Chapter 2《What's the weather like?》的13课时。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天气主题展开,学习描述不同天气状况的词汇和句型,以及如何询问和回答天气情况。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并准确说出表示天气的词汇,如sunny, cloudy, rainy, windy等。
2. 能够运用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和"How's the weather?"进行询问和回答天气情况。
3. 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描述天气的词汇和句型,以及如何询问和回答天气情况。
难点:准确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真实语境的对话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录音机、天气预报视频。
学具:英语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天气预报视频引入话题,让学生初步感知不同天气状况。
2. 呈现(15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的天气图片,引导学生学习描述天气的词汇,如sunny, cloudy, rainy, windy等,并让学生跟读和模仿。
3. 练习(10分钟)分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练习,询问和回答天气情况。
4. 应用(10分钟)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模拟天气预报员,用所学知识介绍不同城市的天气情况。
5. 巩固(5分钟)利用练习册进行随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重点词汇和句型。
六、板书设计1. 《What's the weather like?》2. 内容:天气词汇:sunny, cloudy, rainy, windy等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How's the weather?It's sunny/cloudy/rainy/windy.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词汇,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并用所学句型进行描述。
外研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精品教案

外研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外研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材,共包含五个单元。
具体章节及详细内容如下:1. Unit 1 Our new homeSection A:学习描述家居物品和位置的词汇,掌握一般现在时态。
Section B:通过小对话,学会表达对家的喜好。
Section A:学习关于交通工具的词汇,了解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
Section B:通过小对话,学会描述上学和放学的交通方式。
3. 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Section A:学习表达学校活动的词汇,掌握一般将来时态。
Section B:通过小对话,学会谈论学校日历中的活动。
4. Unit 4 What can you do?Section A:学习描述个人技能的词汇,了解情态动词 can 的用法。
Section B:通过小对话,学会表达自己的技能。
5. 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Section A:学习家具和房间名称的词汇,掌握 there be 结构。
Section B:通过小对话,学会描述家居布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各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汇和句型的记忆与运用。
时态和情态动词的理解与运用。
2. 教学重点:各单元核心词汇和句型的学习。
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卡片、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例题讲解:以 Section A 为主,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掌握核心词汇和句型。
3. 随堂练习:设计各类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新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词汇:每个单元的单词表和新词汇。
2. 对话:每个单元A、B部分的对话。
3. 阅读:每个单元C部分的阅读材料。
4. 语法:每个单元的语法点。
5. 写作:每个单元的写作任务。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词汇和语法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学生能够听懂、说准、读懂并运用每个单元的对话和阅读材料。
3. 学生能够完成教材中的写作任务,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学生对一些较难的词汇和语法点的理解和运用。
2. 重点:学生对每个单元对话和阅读材料的理解,以及写作任务的完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册、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课堂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实践情景,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通过展示一幅图片或情景,引导学生学习与图片或情景相关的词汇和语法点。
3. 词汇教学(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单词表和新词汇,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4. 对话教学(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对话,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对话内容。
5. 阅读教学(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通过问题解答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
6. 语法教学(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语法点,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7. 写作教学(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写作任务,通过指导和学生互相评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清晰的板书,突出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词汇练习: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词汇练习题。
2. 对话练习:学生完成教材中的对话练习题。
3. 阅读理解:学生完成教材中的阅读理解题。
4. 语法练习: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语法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本外研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新外研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
以听为首,以听助说,听说整合,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废止“聋哑英语”。
教师全情参与课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使知识、技能、兴趣、音乐、情感、享受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中掌握知识,在玩中体验,在体验中享受成功,在成功中激发潜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这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
五年级的学生已学习了四年的英语,有一定的基础。
大多数学生自身素质不错,他们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和记忆力较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好。
但是三个班还都存在差生的问题,对教师课堂上的操练和课后的培优辅差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然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还是存在很大的兴趣。
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我相信将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学期我将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运用多种有效地评价手段,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一)教材的总体分析:本册教材共分10个模块和一个复习模块。
每个模块又分为两个单元。
一般情况下,第一单元是语言呈现单元,第二单元是语言扩展和语言练习单元。
(二)教学总目标:从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考虑,来确定本册教材的总体教学目标:1、语言知识目标:复习巩固四年级重点内容;学习和掌握新单词和句型。
2、语言技能目标: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能跟随录音模仿说英语;能用英语做简单的游戏;能在录音和图片的帮助下表演本册教材学过的故事或对话;能拼读单词、背写部分单词;能借助图片阅读课文、句子。
3、情感态度目标: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4、学习策略目标: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5、文化意识目标: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语言同时也要学习文化,要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
四、本册教材教学重点、难点1、能准确地指认、朗读教师用书中所列的核心句子。
2、能正确理解核心句子的含义和语用功能。
3、能在活动、游戏、任务完成中灵活运用核心句;这些文化知识并不是要求我们单独拿出来给学生讲解,而是要结合自己的教学,找好切入点,适当地进行渗透。
五、方法措施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进行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充分利用教学用具运用录音磁带帮助学生正音将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3、创设英语情景和环境,使学生们在一定的英语语言环境里习得“第二语言”。
做到“生活中有英语,英语中有生活”。
4、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朗读和书写的习惯。
5、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进行:“比、学、赶、帮”活动。
通过多种竞赛形式,检验学生英语掌握情况,课堂上尽可能照顾后进生,面向全体学生。
6、教授英语国家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民俗时,适时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让孩子们扬长避短、汲取其他国家比较进步的思想,加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7、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8、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设计好每一节课,及时反馈课堂中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9、自觉学习教育理论与专著,适时撰写教学反思、经验、案例,提高自身素质,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
10、利用网络教研开阔自己的眼界,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参与评论,参与探讨。
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与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Module1 Unit1 Did you come back yesterday ?教学目标1、掌握单词和短语 back.home.those.ice cream.finish.with.hurry.drop。
come back.live in.go home.hurry up2、单词的过去式用法: do-did come-came drop _dropped go-went3、掌握句子 Did you ……? 词语读音以及运用教学重点本课句型 Did you……?的掌握应用教学难点使运动词的过去式,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教学用具单词卡片,录音机及磁带,教学过程:一、热身复习T: 1. 问候学生: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today?T:Can you tell me your holiday?(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的暑假生活)2. 唱英文歌:Walking song二、课文导入T:The lesson we’re going to do today is about London. Where’s London?(下面我们将听到lingling,sam和amy的谈话。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可以进一步了解如何用英语叙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Ss:Nice to meet you too! Yes,I did.汇报交流Ss: It’s in England.三课文教学1,T:Now I want you to open your books.FindModule1,Unit 1,Activity1.Now look at the pictures .please.What can you see?2,教师指着图中的人物John告诉学生:“He’s John”接着问:“Are they talking?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Let’s listen.”请学生翻开SB Unit1活动1,播放录音。
请学生边听边看书。
3,分段播放录音,请学生回答问题:T: When did Sam and Amy come back? What did they buy in the park?What happened after that?4,通过各种方式教授新单词。
例如:教师站在一个学生身边说:“Walk to theblackboard,please!”学生走到黑板前,教师再向他招手说:“Come back,please.”教授“come back”“drop, ice cream”.教师使用不同的方法。
5,教师再次播放录音,并在每句话后停顿,多放几遍。
S1:I can see Amy ,Sam and Lingling.S2;They are in a park.They are in London.Listen carefully!S1:They came back last Sunday.S2: They bought some ice creams.S3: Oh! No, droped lingling’s ice cream.请学生重复。
教师指导。
程6,请全班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并表演课文,教师请几个小组给全班表演,评出“最佳朗读组”和“最佳表演组”。
7,完成SBUNIT1活动2。
教师出示日历,问学生今天是星期几,请学生指出“last Sunday”的日子,指上一星期日。
8,完成SBUNIT1活动3。
教师请学生假象自己一直居住在某个城市,或来自其他城市。
四,任务完成1,完成用运任务1:ABUNIT1练习1和练习2。
教师先放一遍录音,让学生思考书上的句子是否与录音的内容相符。
再放一遍录音,全班一起订正答案。
2,完成任务2,请学生观察几幅小图,根据图及句子提示,使运正确动词的一般过去式来完成句子。
4,完成任务3,出示一分调查表:When did you … ?Name Leave Comeback请全班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并表演课文请学生分组模仿书中的事例,进行对话练习学生自渎句子,理解句子并做出判断。
请学生朗读自己完成的句子。
调查假期外出的同学离去与归来的时间。
学生回答完之后,填在表格内。
板书设计 Modul 1Unit1Come back When did you come back ?drop Where did you go on summer vacation?ice cream How did you go there?What did you do?What did you see?课内外作业与反馈完成AB UNIT1练习四。
首先分小组朗读这篇介绍伦敦的短文,然后在介绍一下自己所在的城市,并向全班汇报。
Module 1 Unit 2 We bought ice creams.教案号教学目标1、语言知识---Did you …?---Yes,I did./No,I didn’t.2、语言技能能运用Did you …?句型询问对方是否做过某事,对方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应答 Yes,I did./No,I didn’t.培养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正确运用该语言的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用英语做事情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4、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主动学习,积极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与同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能熟练运用Did you …?句型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推测。
Ⅰ. Warm-up1. Game: ①教师快速出示动词或动词词组,让学生快速做出该动作。
②让学生从另一组动词过去式中找出与图片配对的单词,学习和巩固不规则动词过去式。
如:go-went, meet-met, run-ran, buy-bought, eat-ate, see-saw.2. Free talk用“旅游日记”或“假期影集”与组员谈论假日生活。
如: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What did you do?Did you……?When did you come back?Ⅱ.Pre-task【任务呈现——最快乐的一天】1、教师出示提前收集的名胜风景区明信片,提问:“Did you go to …?” Did you see…? Did you buy…?2、教师出示英国伦敦的名胜风景区明信片,提问:“Where did lingling go?”学生回答:“London”.教师问:“Where did she go? What did she see/meet/buy?”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文活动5的歌曲:“Listen to a song from Amy”,学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