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唐朝(课堂PPT)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历史 ppt课件

中国古代历史 ppt课件
• 在北方强大的匈奴汗过与西汉争战不息最 终被西汉所击败
• 对西域主要国家则在其活动的大致房屋上 标出国名未画界
中国古代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
• 三国面积加起来基本上就是东汉的面积 • 曹魏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同志设置了西域
长史府朝鲜半岛的一半归属曹魏越南大部 归属东吴,缅甸等过一本分归属蜀汉 • 在北方鲜卑崛起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重大 影响
中国古代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
• 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成 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 家
• 并且秦北伐匈奴南平百越第一次明确地话 顶了中国的版图
• 在北方则是立国不久的匈奴以及东胡和月 氏而西域诸国尚未与秦接触
中国古代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
• 西汉是一个锐意进去开疆阔土的王朝,尤其 是设置了西域都护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 意义有为重大,同时西汉势力进入朝鲜半岛, 将其板书领土划归中国
中国古代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
• 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重新同意了中 国但其统一时间仅仅五十年
• 西晋的版图实际上就是三所合一的面积,既 没有开疆阔土也没有版图收缩
• 不过西晋腐朽的制度导致了八王之乱,加之 对先辈等游牧民族没有加以防范使之深入 其境内更是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中国古代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
• 此图是南北朝的第二个时期北魏和南齐对 持时期
• 南北朝是东晋十六国后的又一分裂时期 • 此间漠北高车部即敕勒臣服北魏后贸然逐
渐占据漠北建立了强大的游牧部落国家而 青藏高原吐土浑部日益兴起
中国古代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
•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重新同意了中国, 不过没有使西域各部重归天朝
• 在奔放强大的突厥却分裂成东西两部突厥 与隋时有战争,最终被隋所击败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30张PPT)

……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忆昔开元全盛日, 材料二: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
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
(1)哪位同学能简要说说材料一的意思?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小邑犹藏万家室。 朕尝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宋璟(663年—737年),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 。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 在唐朝皇帝的墓碑中,有一座“无字碑”,它是谁的呢?为什么没有文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无字碑”,探究“无字之谜”。
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武则天病逝了。 宋璟(663年—737年),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 。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朝代: 唐朝 建立者: 李渊 时间: 618年 都城: 长安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生于长安 。唐朝开国皇帝、 军事统帅。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因隋文帝独孤皇后
是其姨母,得隋文帝垂爱,历千牛备身,谯、陇、岐三州刺史。大业九年 (613年),迁卫尉少卿。 隋炀帝征高句丽,督运粮草于辽东。大业十一年(615年),率兵击破毋 端儿起义军于龙门。大业十二年(616年),率兵御突厥,屡捷。大业十 三年(617年),升任太原留守。时隋朝土崩瓦解,李渊与李世民等于五 月杀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起兵晋阳。建大将军府,与李建成、李世民等 率兵3万南下。攻克霍邑,斩宋老生;又招降关中孙华起义军。十一月, 攻取长安。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
……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考点16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复习课件)(30张PPT)

考点16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复习课件)(30张PPT)
1.灭六国,统一中国:
通过10年(公元前230~前221年)的统一战争,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
东到东海
南至南海
西抵陇西
北达长城一带
秦朝的疆域
2.秦始皇为巩固统治采取的主要措施:
领域
主要措施
影响
政治
采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国家大事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朝廷: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统一采用了郡县制。
汉初分封制;汉武帝“推恩令”
三省六部制
行省制度
废丞相,设六部
设军机处
①秦朝: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直接对皇帝负责。②西汉:建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分为13州部(监察区),每部派刺史一人,定期巡查。后来设立司隶校尉,以监督朝廷、都城和周边地区的官员与皇族的举止。③唐朝: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
温馨提示:我们评价历史人物要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评价;主要看他的行为是否推动了社会发展。
3.客观评价:
功:①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贡献。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③统一车轨、修驰道、开灵渠,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国家的统一等。过:①焚书坑儒,控制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实行暴政,动用酷刑,滥用民力,加重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秦朝的迅速灭亡。
6.我国古代建立的反腐败制度方面的措施:
5.秦灭六国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6.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意见( )①有利于学术文化的繁荣 ②推动儒学逐渐成为正统思想③有利于公平地选拔人才 ④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全球通史》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道命令主要体现了汉武帝 ▲ 的措施(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8.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分封制逐步发展而来 B.唐朝首创这一制度C.三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各朝代历史

各朝代历史

各朝代历史夏商(约前2070年——前1046年)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夏商(约前2070年——前1046年)的一千年是中国文明初兴的时期,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封建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

三代在后世儒家理想中的“王道”时代、礼乐时代。

人文初祖,古圣先王黄帝、炎帝、尧、舜、禹等是中国四五千年前传说时代华夏族的著名首领,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构成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对于祖先的最早记忆和想象,也提供了关于政治权力传递的第一种方案——“选贤与能、天下为公”的禅让。

禹传子,家天下,在孔子看来是“小康”时代的开端,同时提供了关于政治权力传递的第二种方案——基于宗法的世袭。

接下来商灭夏,周灭商的“汤武革命”唤起了中国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民本精神和“以史为鉴”的历史精神,同时也提供了关于政治权力传递的第三种方案——改朝换代的“革命”。

“三代”文化的代表和集大成者是制礼作乐的“至圣”周公。

近代以前的中国历史始终没能超出上述政治逻辑和文化逻辑辐射的范围。

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的五百年是中国社会整体上由量到质发生剧变的时期,小农经济初现端倪,封建制破碎瓦解,逐渐为中央集权制取代,礼崩乐坏,“百家争鸣”奠定了它中国文明轴心时期的地位。

轴心时代,百家争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2世纪称作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因为他观察到,当时世界上的几大主要文明不约而同地发生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了主导人类文明发展的文明成果,如古希腊出现了城邦民主制度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希罗多德等思想家、科学家;以色列诞生了犹太教——它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前身;波斯产生了索罗亚斯德教;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这一时期的中国则出现了“九流十家”、“百家争鸣”的局面,产生了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孙子、韩非子等伟大的思想家,其中儒家、道家、法家等成为对影响历史最为重大的学派,离开了它们我们便不能理解今天的中国人何以是这个样子。

二、历史知识讲座(五代十国)

二、历史知识讲座(五代十国)

三、藩镇的割据性
1、自行委派官吏 2、不向中央交纳赋税 3、军队不听中央调遣 4、节度使职位传子或部将
四、唐代藩镇割据的具体情况
安史之乱
玄宗天宝年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 禄山与部将史思明起兵反唐,连陷洛阳及长安,玄宗奔 蜀。而太子李亨得朔方将士的拥立而登基为唐肃宗。期 间安氏节节败退,原本降唐的史思明又再次起兵反叛。 经过多次的动乱后,唐朝廷接受一些安史的部将的投降 ,任命他们为节度使。这些节度使以河北四镇为最强大 ,而且更有反抗中央之心,后来这些节度使是世袭的, 又或由将士拥立,中央无法插手,只有追认既成的事实 。其余大多节度使也是受唐朝任命。
唐朝藩镇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
唐朝藩镇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一方面与藩镇在政治 、经济、军事上享有的种种特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 藩镇之间的政治军事联盟、与中央的微妙政治态度 有很大关系。 首先,政治方面,藩镇割据各拥强兵,表面上尊奉朝廷, 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节度使的职位也是父死子 继,或由部下拥立,一般唐中央只能事后追认,不能更 改。如魏博、成德、卢龙三镇节度使前后凡五十七 人,唐廷所任者仅四人,其余都是父死子继、兄终弟 及或偏裨擅立。
其次,经济条件方面,本来唐朝的边镇多进行屯 田或营田。这种屯田或营田的土地是封建国 家的土地。节度使多带度支、营田使,而节度 使的财赋,像河北诸镇,不归唐朝中央掌握,完全 控制在自己手中,因此,这些屯田、永营田的土 地事实上就成为节度使所有。 并且,藩镇掌握了本镇财政权,在本镇内经济、 财政上有自己的一套,赋税完全不交到唐朝中 央去。 这就造成藩镇割据的物质条件,使藩镇割据得 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原因。
后周
951年正月,郭威在开封称帝(太祖),国号周,史称 “后周”。 周太祖出身贫寒,知道民间疾苦,称帝后虚心纳谏,生 活节俭。他吸取前四代过分信任武夫的教训,留心人才,并 力图革除弊政,采取了严惩贪官污吏、奖励生产、废除苛捐 杂税以及免除牛租等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 生产得到发展。954年,周太祖死,养子郭荣(原姓柴,太 祖内侄)继位(世宗)。 周世宗在周太祖改革的基础上,继续革新政治,训练军 队,开始进行统一战争。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政 治家。

中国历史朝代

中国历史朝代

中国历史朝代●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民国再共和,代代往下传。

朝代起止时间简介说明战争、事件重要人物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女娲抟土造人,五色石补天。

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1929年冬天,我国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

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形成早期原始社会。

打制石器也叫旧石器,主要利用它锋利的刃和尖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山顶洞人进入民族公社时代。

骨骼化石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发现。

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能走很远交换生活用品。

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死后埋葬。

磨制石器,也叫新石器,有斧、锛、凿、镰刀、箭头等。

距今七千至五千年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

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

半坡原始居民(半坡母系氏族公社),距今五六千年。

遗址发现于陕西西安附近,属黄河流域。

磨光石器、木制耒耜、石刀收割。

主要食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

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会种植蔬菜,懂得仓窖粮食,会彩色绘画,制造彩陶。

住在半地穴的房子里,屋内有灶炕,供炊煮和取暖。

七年级历史第2课贞观之治优秀课件

七年级历史第2课贞观之治优秀课件

615
武周 末年
开元 唐朝户数增长表
末年
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yì)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sù)米白,
公私仓廪(lǐn )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wán)鲁缟(gǎo)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
1、材料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 期。
2、由材料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3、除了“开元盛世〞,隋唐时期还出现了哪些著 名盛世、治世局面?
原因何在?
唐朝的建立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称谓
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窦皇后四子62表6年,李世民 发动“玄武门
长子 李建成 太子 5之89变-6〞26,杀死 次子 李世民 秦王 5太 齐98子 王-6李李49建元成吉和, 三子 李元霸 早夭 迫使李渊让位。
四子 李元吉 齐王 603-626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
武那么天〔624—705〕,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那么天皇帝。是中 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7岁称帝,82岁去世。
归纳武那么天的功过是非。
功:武那么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 的女皇帝,她颇具政治才能,打 击贵族势力 ,招揽人才,开展 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赋税 等。使唐朝的社会经济文化继续 向前开展。历史上称为“贞观遗 风过〞:或心“狠武手周辣,之滥治杀〞无.辜,重
唐高祖〔李渊〕开国→唐太宗〔李世民〕奠基→ 武那么天开展→唐玄宗〔李隆基〕盛世。
开元初,上(唐玄宗)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 天下大理。……四方丰稔,百姓乐业。户计一千余万,米每 斗三钱。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不赍(带) 粮。……人物欣然。
——《唐语林》卷三

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汉唐盛世课件人教版

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汉唐盛世课件人教版

唐太宗
总结词
唐太宗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 繁荣,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详细描述
唐太宗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推行科举制、统一度量衡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他实 行了均田制、租庸调制等政策,保障了农民的权益,促进了经济发展。此外,唐太宗还推行了“文治 天下”的政策,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繁荣。
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汉唐 盛世课件人教版
目 录
• 汉唐盛世的时代背景 • 汉唐盛世的主要成就 • 汉唐盛世的代表人物 • 汉唐盛世的历史意义 • 汉唐盛世的遗产
01
汉唐盛世的时代背景
汉朝的崛起
汉朝的崛起始于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最终由刘邦建立,经过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改革和扩张,汉朝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位期间,唐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实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04
汉唐盛世的历史意义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汉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经 济、政治高度发展的时期,为后
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汉唐盛世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认同 感和自豪感的形成,促进了民族
团结和融合。
汉唐盛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代表 之一——唐文化,成为中华文 化的代表之一,影响了后世中国
唐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朝的繁荣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也影响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02
汉唐盛世的主要成就

政治制度的发展
01
02
03
郡县制度的完善
汉唐时期,郡县制得到了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加强 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 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科技
• 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 线的长度;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不 可多得的医书;公元868年,中国《金刚经》 的印制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 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阿拉伯地区 远传到西亚、欧洲。
19
• 唐朝(618年—907年[1] ),是继隋朝之后 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 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 一。
• 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 大一统中原王朝。
20
宗教
•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较宽容,中国传统两大 宗教——道教和佛教都有较大发展。
• 唐朝初年玄奘在翻译佛教经典时期为了符合当 时唐朝国情,大量吸收道教术语,佛教经典的 大量翻译以及中国僧人自身思想体系的逐渐成 熟使得中国佛教在此时期得到了稳固的发展, 中国佛教的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时期形成或成 熟。

朝 历
大唐关中(618)
统一全国 (624)
李渊—唐高祖与618年建立唐朝,以 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 都。
(618—626)
2
唐太宗-李世民
• 征讨四方 • 玄武门之变 • 贞观之治 • 立储之争 • 天可汗
3
• 武才人 • 武皇后 • 皇太后 • 女皇(周) • 无字碑
开元( 713—741 ) 天宝( 742—755 )
6
长恨歌
• 七月七日长生殿, • 夜半无人私语时。 • 在天愿作比翼鸟, • 在地愿为连理枝。
7
总体进程
武则天统治 贞观之治
618年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农民起义 907年
8
9
10
11
12
唐人街
• 唐人街也被称为华 埠或中国城 (Chinatown),是 华人在其他国家城 市地区聚居的地区。
欧阳询的楷书笔力严整,其名作有《九成宫醴泉 铭》。虞世南楷书字体柔圆。颜真卿和柳公权是唐 朝中后期的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用笔肥厚, 内含筋骨,劲健洒脱,其代表作有《多宝塔碑》 《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字体劲健,代表作有 《玄秘塔碑》,世人称颜柳二人书法为“颜筋柳 骨”。张旭和怀素则是草书大家。
17
14
美术
• 西域特征与宗教色彩,唐朝艺术与前后朝 代都迥然不同。
• 吴道子则有“画圣”之称呼,他兼擅人物、 山水,并吸收了西域画派的技法,画面富 于立体感,有“吴带当风”之说。
• 唐朝的壁画事业特别发达。莫高窟与墓室 壁画都是传世精品。
15
《八十七神仙卷》
16
书法
• 唐朝时期,唐朝书法 • 书法家辈出。欧阳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书法家。
13
唐诗
•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算唐诗,自陈子 昂和“初唐四杰”起,唐代著名文学家、诗 人 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 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 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几个代表。他们 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 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 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诗史”,还有清新 脱俗的田园诗。
武则天
4
唐玄宗
•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大唐皇帝 (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 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 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玄 宗在位年间,是大唐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
5
1、唐玄宗统治前期的政绩
A、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B、大力发展生产; C、限制佛教; D、实行募兵制; E、大兴文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