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色彩基础知识》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美术《画家笔下的色彩》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评价要素:
1、对色彩知识的理解和自主学习情况。
评 价 要 2、主动交流、合作探究及欣赏评述情况。
点
3、资源利用及学习成果等显性目标的达成情况
评价方式:
通过小组研讨、师生欣赏评述、学生发言情况以及最后作
业等进行评价。
3. 培养热爱色彩,热爱生活的情感。
1. 什么是色彩?
专题问题设 计
2. 不同的色彩搭配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内心感受吗? 为什么? 3. 色彩给人的感受与人们的色彩联想之间是什么样
的关系?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网络查找的图片,范画作品,绘画工具。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 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 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 3 等的形式, 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 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 完成学习任务)
我们的眼睛到底可以看到多少种色彩呢?
评价要点
评价要素: 1、对色彩知识的理解和自主学习情况。 2、主动交流、合作探究及欣赏评述情况。 评价方式: 通过小组研讨、师生欣赏评述、学生发言情况等进行评价。
专题三
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所需课时 一课时
专题三概述
我们已经学习了与色彩有关的基础知识,这节课着重让学生来自 主探讨色彩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出人们内心 的某种情感,表现形式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你喜欢哪一种或哪几种色彩,尝试这几种色彩怎样搭配看起来会 更好看?
评价要点
评价要素: 1、对色彩给人的感受有基本的认知; 2、充分收集利用图片资源开展探究活动;
2024版《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完整版

在保持色调不变的前提下,调整色彩的饱和度,以改 变图像的色彩鲜艳度。
局部色相调整
对图像中的特定区域进行色相调整,以实现局部色彩 的改变或突出。
2024/1/26
26
对比度优化技巧
增加对比度
提高图像中明暗区域之间的差异,使图像更加 清晰、分明。适用于需要增强图像清晰度或突 出主题的场景。
视觉感知
人眼对色彩的识别与感知过程。
心理效应
色彩对人的情感、心理产生的影 响。
色彩心理学
研究色彩与人的心理关系的学科。
2024/1/26
7
02
常见色彩类型及其特点
2024/1/26
8
无彩色系
黑色
深沉、庄重,具有收缩感和神秘感。
灰色
中性、沉稳,具有平和感和优雅感。
白色
明亮、纯净,具有扩张感和清新感。
光作用于人眼后引起的除 位置、形象以外的视觉特 性。
2024/1/26
色彩属性
色相(Hue)、明度 (Value)、饱和度 (Saturation),即HSV 模型。
色彩三要素
光源、物体、观察者,三 者缺一不可。
4
色彩三原色理论
三原色
红(Red)、绿 (Green)、蓝(Blue), 即RGB模型。
2024/1/26
三原色理论
所有颜色都可以通过三原 色的不同组合得到。
加色法与减色法
RGB为加色法,CMYK为 减色法。
5
色彩混合与对比
色彩混合
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结果不同。
2024/1/26
色彩对比
色相对比、明度对比、饱和度对比 等。
对比效果
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影响视觉感 知。
艺术色彩知识点总结图解

艺术色彩知识点总结图解一、色彩的基础知识1.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三者构成色彩的基本要素。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名称,比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即颜色的明亮或暗淡程度;纯度是指色彩的纯粹度,即颜色的饱和度或浓淡程度。
2. 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对比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对比关系,包括冷暖对比、明暗对比、纯净对比等。
通过对比,可以使色彩更加鲜明醒目,增强色彩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3. 色彩的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名称或种类,是色彩的基本特征之一。
色相包括红、橙、黄、绿、蓝、紫等主要颜色,以及它们的中间色、对比色等。
4. 色彩的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是色彩的基本特征之一。
明度高的颜色看起来明亮,明度低的颜色看起来暗淡。
通过调控明度,可以改变色彩的光影效果和空间感。
5. 色彩的纯度纯度是指色彩的纯粹度,也是色彩的基本特征之一。
纯度高的颜色色调纯正饱满,纯度低的颜色色调混浊平淡。
通过调控纯度,可以改变色彩的鲜艳程度和视觉效果。
二、色彩的表现方式1. 色彩的叠加与混合颜料的叠加与混合,会产生新的色彩效果。
叠加与混合是色彩呈现的一种方式,可以创造出各种绚丽多彩的新颜色。
2. 色彩的明度与对比明度的调节和对比的运用,可以使色彩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
3. 色彩的运用与表现色彩的运用不仅仅是单纯的填充,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色彩的表现来传达情感、表现主题,吸引观众的眼球。
三、色彩的情感表达1. 色彩与情感的关系色彩对人的情感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颜色会调动人的情感,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比如红色代表热烈、激情、暗红色代表成熟、沉稳,蓝色代表冷静、安静,绿色代表清新、生机等。
2. 色彩在艺术表达中的应用艺术家通过巧妙的运用色彩,可以更好地表达个人的情感、思想和主题,达到更深层次的艺术表现。
四、色彩的文化意义1. 色彩与文化的关系不同文化对于色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含义,比如中国红色代表吉祥、喜庆,西方红色代表热烈、热情。
色彩构成基础知识ppt课件

艺术设计专业
3、用金、银、黑、白、灰勾边调和
71
艺术设计专业
72
艺术设计专业
4、用金、银、黑、白、灰色底调和
73
艺术设计专业
74
艺术设计专业
75
艺术设计专业
76
艺术设计专业
77
艺术设计专业
注意:在色彩的色相、明度方面适度拉 开,就可以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69
艺术设计专业
无彩色调和,是指采用同为无彩色的黑、 白、灰色进行组合的调和方法。无彩色调和 是容易取得调和效果的配色,因为黑、白、 灰色都是中性色。黑白灰之间的对比主要表 现在明度上。相互之间的组合,灰色往往起 到过渡和衔接的作用,组合效果是否丰富, 关键在于灰色是否发挥了作用。
3: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红、紫、青、 深绿、谱蓝色的明度较暗;而黄、橙、粉绿、 湖蓝色的明度较高。
8
4
艺术设计专业
第二章:色彩的对比
9
艺术设计专业
各种色彩相配置,会引起人 们感觉上的各种变化,这在色彩 学上称为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包 括冷暖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 比、色相对比等。
10
5
艺术设计专业
16
11
艺术设计专业
(三)以明度变化为基础的构成
高长调——大面积明度色阶8,小面积明度色阶1和9,属高调强对比, 对比反差大,形象轮廓高度清晰,具有积极、明快、活泼、刺激、坚定 的感觉。 高短调——大面积明度色阶8,小面积明度色阶7和9,属高调弱对比, 形象分辨力差,有优雅、柔和、高贵、软弱的特点,有女性色彩的感觉。 中长调——大面积明度色阶4,小面积明度色阶5和9、5和1,属中调强 对比,有明确、稳健、坚实、直率感,有男性色彩特点。 中短调——大面积明度色阶4,小面积明度色阶5和6,属中调弱对比, 有朦胧、含蓄、模糊、沉稳的感觉,易见度不高,有些呆板。
初中美术《多彩的生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2

4、把学生作业收集起来集中展览,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对 作业进行讲解;对于较好的作品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
认识。
·一、假如生活中没有色彩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主 题 单 二、你对色彩生活中的运用了解多少呢?
元 问 题 三、你知配知识你了解多少呢?
五、不同的色彩会对你的情绪产生什么影响呢?
专题一: 色彩的基本知识及应用
(1 课时) 专题划
专题二: 分
(1 课时)
多彩的生活
适用年 八年级
级
所需时 课内共两课时 课外共一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主题单元属于“设计与应用”领域,体现“学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并运用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 核心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本课通过对色彩在生活 中的应用的大量图片进行欣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体验色彩与变化的 奥妙,使学生学会色彩搭配知识,提高对色彩的观察力及感受能力, 并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美化我们的生活。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 发展 ,为其终身服务。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色彩的基础知识:色彩的三属性— —色相、明度、纯度;色彩的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 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等。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对 色彩的观察、想象和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色彩基础知识的学习,欣赏各种色彩搭配和谐的居室、服装等 图片或录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体会,给学生一些想 象的空间,提高学生色彩表现力,并能把色彩搭配的方法应用于实际 生活当中,美化生活、美化环境。
初中美术《素描》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素描适用年八年级级所需时三课时,每周1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素描主题单元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
是为学生学习明暗基础知识而设置的。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强调明暗运用与表现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明暗学习的兴趣,通过借助简化的明暗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明暗造型及利用明暗进行情感表现的能力,它更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
在整个单元设计中,我考虑更多的不是教给学生如何画好一张明暗作品,而是始终贯彻美术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因此,本节课我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的进行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为核心,以互动为形式,以练习为手段,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考虑到初二学生的实际表现能力,在有条件的基础上(适当淡化对透视和三大面、五大调子的要求,淡化专业技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直观的感知为主线,尊重学生个性,让他们去直接感受,引导他们有目的的去体验,力求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求体验,在体验中求创新,努力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尝试以视觉化的符号图示、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运用各种表现方法,把自己对明暗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在画面中展示出来,表达一定的感受与思想,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体验到表现的愉悦和创造的快乐,达到快乐的学习,从而完成新教材的教学目的。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多种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2、学会观察和分析物体的结构,比例,透视等基本方法。
3、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工具,尝试以不同的明暗表现手法创出具有一定创意和立体效果的素描作品。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体验、和动手操作等活动,体会明暗与立体表现的关系。
2、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张扬自己的个性。
色彩知识点目标总结图

色彩知识点目标总结图在日常生活中,色彩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色彩不仅仅在艺术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在设计、商业和心理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掌握色彩知识对于美术、设计等相关领域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色彩与心理的关系以及色彩的实践技巧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色彩知识,并指导读者在实践中运用色彩知识。
一、色彩的基本原理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光的视觉表现,是由物体反射或发射出来的光波所引起的。
色彩有三个基本属性,即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色彩的种类,如红色、绿色等;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亮度;饱和度则是色彩的纯度程度,即色彩的鲜艳程度。
通过调节这三个属性,可以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
2. 色彩的混合原理在色彩的混合中,有加色混合和减色混合两种不同的原理。
在光的加色混合中,当不同颜色的光照射到同一点时,它们会相互叠加,形成新的颜色。
而在颜料的减色混合中,当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时,它们会相互吸收光线,最终呈现出混合后的颜色。
3. 色彩的三原色和三补色在色彩的理论中,有三个基本原色,分别是红、绿和蓝,它们又被称为三原色。
它们是可以调配出所有颜色的颜色。
而三补色则是与三原色相对应的三种颜色,分别是品红、黄和青,它们是可以和三原色相混合抵消的颜色。
4. 色彩对比原理色彩对比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
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饱和度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突出主题、增强视觉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和丰富。
二、色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美术领域在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创作中,色彩是艺术家表现情感、展现主题的重要手段。
艺术家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2. 设计领域在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色彩是设计师进行设计的基本要素。
设计师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传达品牌形象、产品特点,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加产品的吸引力。
初一美术色彩概念教案

初一美术色彩概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
2.学生能够感性认识色彩的表现力。
3.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技巧。
二、教学重点:1.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力。
2.基本的色彩搭配技巧。
三、教学难点:1.如何感性认识色彩的表现力。
2.如何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观察环节老师向学生展示几幅色彩渲染丰富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色彩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2)提问环节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色彩?为什么色彩那么重要?色彩能够表达哪些情感?2.讲解环节(1)基本概念老师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色相、亮度、饱和度。
并通过具体实例讲解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2)色彩的表现力老师向学生介绍色彩的表现力,通过展示不同色彩情感表达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情感表现力。
(3)色彩的搭配技巧老师向学生介绍色彩的搭配技巧:色彩的对比、色彩的搭配、色彩的重复等。
并通过具体实例讲解不同技巧的表现效果。
3.练习环节(1)色彩的感性认识练习老师让学生通过感性的方式辨认和分类不同色彩,进一步了解色彩的表现力。
(2)色彩的搭配技巧练习老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色彩丰富的画面,并采用不同的色彩搭配技巧进行调色。
4.总结环节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概括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方法:1.问答式教学2.讲解式教学3.练习式教学六、教学手段:1.图片展示2.投影仪3.远程教学平台七、教学建议: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观察环节中选择一些有趣的、色彩鲜明的图片,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八、教学总结:初一美术课程中的色彩概念教学,是提高学生绘画水平的关键环节。
通过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还能够感性认识色彩的表现力,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技巧。
在今后的绘画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色彩进行情感表达和创作,提高绘画作品的品质和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基础知识
适用年级初中一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1课时;课外共用2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是色彩课程的基础知识课。
色彩学的知识贯穿于整个初中美术教育阶段,本课属于在色彩知识体系中继色彩三要素等甚而知识之后的进一步学习。
本单元分二个专题,专题一主要知识点是让学生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艺术特点与效果。
专题二通过色彩对比实例分析,让学生初步理解色彩产生的相互关系,并联系生活中的色彩现象逐步加深这一理解。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