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检修规程

合集下载

【实用】高压电容器的运行操作规程

【实用】高压电容器的运行操作规程

变压器的运行操作规程1.变压器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1.1有人值班变电站,应每班至少巡视一次;无人值班变电站,应每周至少巡视一次,并在每次停运后与投入前进行现场检查。

1.2在接班时,必须检查油枕和气体继电器的油面。

1.3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变压器进行特殊巡视检查,增加巡视检查次数(1)新装或经过检修的变压器,在投运72h内;(2)有严重缺陷时;(3)气象突出(如大风、大雾、冰雹、寒潮等)时;(4)雷雨季节,特别是雷雨后;(5)高温季节、高峰负载期间;(6)按规定变压器允许过负荷运行时。

2.变压器运行巡视检查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变压器的运行电压不应高于该运行分接额定电压的105%。

对于特殊的使用情况,允许在不超过110%的额定电压下运行。

(2)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应监视最大一相的电流。

中性线电流的允许值分别为额定电流的25%和40%,或按制造厂规定。

(3)变压器油温和温度计应正常,储油柜的油位应与温度相对应,各部位无渗油、漏油。

(4)套管油位应正常,套管外部无破损裂纹,无严重油污,无放电痕迹及其他异常现象。

(5)变压器声响应正常。

(6)冷却器温度正常,风扇、油泵、水泵运转正常,油流继电器工作正常。

(7)水冷却器的油压应大于水压(制造厂另有规定者除外)。

(8)呼吸器完好,吸附剂干燥。

(9)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发热现象。

(10)压力释放器或安全气道及防爆膜应完好无损。

(11)有载分接开关的分接位置及电源指示应正常。

(12)气体继电器内应无气体。

(13)各控制箱和二次端子箱应关严,无受潮。

(14)干式变压器的环氧树脂层应完好无龟裂、破损,外部表面应无积污。

(15)变压器室的门、窗、照明应完好,房屋不漏水,室温正常。

(16)变压器外壳接地应完好。

3.变压器的工作负荷应符合下列规定3.1油浸式变压器顶层油温不超过表5.3.3规定(制造厂有规定的按制造厂规定)当冷却介质温度较低时,顶层油温也相应降低。

自然循环冷却变压器的顶层油温不宜超过85℃。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检修规程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检修规程

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4、检修分类及周期 (1)5、检修项目 (2)6、大修前的准备工作 (2)7、小修工艺及质量要求 (2)8、大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4)9、试验项目 (6)10、安全措施 (8)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检修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风电场11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检修维护周期、检修维护项目及质量标准、检修工艺等有关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小岞风电场11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大修、小修和日常维护具有指导性作用,并通过采用工序卡,推动标准化作业的实施。

贯彻以预防为主,计划检修和诊断检修相结合的方针,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讲究实效。

2、规范性引用文件DL/T 727 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DL/T 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GDW 459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状态检修导则3、设备技术参数4、检修分类及周期4.1 检修分类4.1.1 小修:互感器不解体进行的检查与修理,一般在现场进行。

4.1.2 大修:互感器解体暴露器身对内外部件进行的检查与修理,一般在检修车间进行。

4.1.3 临时性检修:发现有影响互感器安全运行的异常现象后,针对有关项目进行的检查与修理。

4.2 检修周期4.2.1 小修1~3年一次,一般结合预防性试验进行。

运行在污秽场所的互感器应适当缩短小修周期。

4.2.2 大修根据互感器预防性试验结果及运行中在线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认为确有必要时进行。

4.2.3 临时性检修针对运行中发现的严重缺陷及时进行。

5、检修项目5.1 小修项目a)外部检查及清扫;b)检查紧固一次与二次引线及电容器连接件;c)电磁单元渗漏处理,必要时补油;d)必要时补漆。

5.2 大修项目a)外部检查及修前试验;b)检查电容器套管,测量电容值及介质损耗因数;c)检查电磁单元;d)电磁单元绝缘干燥(必要时);e)电磁单元绝缘油处理;f)更换密封胶垫;g)电磁单元装配;h)电磁单元注油或充氮;i)电气试验;j)喷漆。

电容器运行维护及异常现象的处理方法

电容器运行维护及异常现象的处理方法

办公自动化杂志一、引言电容器组的巡行检查主要项目如下:注意监视运行电压及电流和周围环境温度不应超过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并将数值记入运行记录薄。

电容器的外壳有无膨胀(鼓肚)、喷油、漏油的痕迹。

放电电阻的阻值和容量应符合规程要求,并经检验合格。

接线正确,电压与电网电压一致。

电容器组三相容量应平衡,其误差不应超过单相总容量的5%。

附属设备是否清洁完好。

电容器内部有无异音。

熔丝是否已经熔断。

放电装置是否良好,放电指示灯是否熄灭。

各处接点有无发热及小火花放电现象。

套管是否清洁完整,有无裂纹、闪络放电现象[1]。

引线连接各处是否牢固可靠,有无松动、脱落或断线;母线各处有无烧伤、过热现象。

电容器室内通风是否良好。

外壳接地线的连接是否良好。

电容器组继电保护的动作情况是否正常。

特殊巡视的检查项目除上述各项外,必要时应对电容器进行试验;在查不出故障电容器或断路器跳闸、熔丝熔断原因之前,不能合闸送电。

二、漏油电容器漏油是一种常见的异常现象,一般发生在下底部和上盖边沿的滚焊焊缝处、上盖地线端子和注油孔、铭牌及两侧搬运把手焊接处。

其原因多方面,主要是产品质量不良、运行维护不当、长期运行缺乏维修导致外壳生锈腐蚀造成电容器漏油。

电容器出现漏油,如果是轻微漏油,可用胶黏剂进行修补,或用锡和环氧树脂补焊或钎焊,并同时减轻负荷或降低环境温度,但是不能长时间继续运行。

电容器是一个密封体,如果密封不严,空气、水分和杂质会渗入其中而使其绝缘性能下降,甚至导致绝缘击穿。

所以,如果发现电容器漏油严重时应及时将其退出运行。

在运输或运行过程中,若发现电容器外壳漏油,可用锡铅焊料钎焊的方法修理。

套管焊缝处渗油,可用锡铅焊料修补,但应注意烙铁不能过热以免银层脱焊。

电容器发生油渗漏的部位主要是油箱与套管的焊缝,发生渗漏油的主要原因是焊接工艺不良;另外国内制造厂对电容器做密封试验的要求不严格,试验采用加热到75℃保持2h 的抽样加热试验,而不是逐台试验。

电力电容器运行规程

电力电容器运行规程

第五篇电力电容器1 基本要求1.1 保护装置完善、可靠:1.1.1 6kV电力电容器组,应采用瞬时过电压保护;1.1.2 380V电力电容器组,应采用自动空气开关或熔断器保护;1.1.3 在高压电网中,若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大于20A,用过流继电保护或熔断器不能满足保护时,则电力电容器组应装设单相接地短路保护装置;1.1.4每个电力电容器应装设单独的熔断器加以保护,对380V电容器,内部有保护装置时,可以不另装设;1.1.5保护单独电力电容器的熔断器,熔丝的额定电流可为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2.0倍。

1.2 电力电容器组,每次与线路断开时,应经自动放电装置放电,但电力电容器直接接在变压器或电动机上时,可不需特备放电电阻。

1.3 电力电容器的放电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每千乏的容量,其放电电阻的能量损耗不得超过1W。

放电电阻值必须符合下式:R≤15×106×V2/Q式中:R—放电电阻值,单位:ΩV—线路的相电压,单位:kVQ—电力电容器的容量,单位:kVar1.4 电容器的操作应合理选择开关:1.4.1 6kV电力电容器组与线路的连接和断开须用真空1开关;1.4.2 380V电力电容器组与线路的连接和断开,可用自动开关或闸刀开关操作。

1.5 电力电容器长时间过电压运行时,工作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电压的1.1倍,流过电容器的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或遵守制造厂规定。

1.6 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应停止电力电容器的运行,防止过电压损坏电容器。

1.7 任何电压等级的电力电容器组均禁止带电荷合闸,为此电容器组每次重新合闸时,必须在电容器组短路10分钟(放电)后进行。

1.8 电力电容器停电,必须三相短路接地,放电10分钟后才能进行检修作业。

2 运行巡检2.1 6kV电力电容器组的巡检周期电力电容器组在运行中每班巡视一次。

2.2 6kV电力电容器组的巡视内容2.2.1 电力电容器组的室内空气温度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如无规定时不应超过40℃。

电容器运行规范

电容器运行规范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规范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用户发布来源:未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引用标准 1第三章设备验收 2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项目、手段及要求 3第五章设备巡视检查项目、手段及要求 5第六章设备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6第七章事故和故障处理预案 7第八章培训要求 8第九章技术管理 9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规范编制说明 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管理,使其达到标准化、制度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及《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规范对并联电容器运行管理中的验收、巡视和维护、缺陷管理、技术培训、技术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条110kV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管理工作。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6kV 第五条各网、省公司可根据本规范,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第六条以下为本规范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 6915-1986 高原电力电容器GB 3983.2-1989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GB 11025-1989 并联电容器用内部熔丝和内部过压力隔离器GB 15116.5-1994 交流高压熔断器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J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DL 402-1991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42-1991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62-1992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604-1996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DL/T 628-1997 集合式高压并联电容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653-1998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订货技术条件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JB/T 8958-1999 自愈式高电压并联电容器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国家电网生(2003)387号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输电(2003)95号《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并联电容器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并联电容器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公司《预防并联电容器事故措施》第三章设备验收第七条电容器在安装投运前及检修后,应进行以下检查:(一)套管导电杆应无弯曲或螺纹损坏;(二)引出线端连接用的螺母、垫圈应齐全;(三)外壳应无明显变形,外表无锈蚀,所有接缝不应有裂缝或渗油。

低压电容器检修规程

低压电容器检修规程

低压电容器检修规程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低压电容器的检修规程1 周期与项目检修周期380V的电力电容器组,每年必须全面检修一次。

1.1.2 巡检中发现缺陷随时检修。

检修项目1.2.1 检查母线、分支母排各接点,紧固各部位螺栓。

1.2.2 检查放电装置、测量仪表及信号回路的各部位接线。

1.2.3 对电容器装置进行清扫、擦拭及测量。

1.2.4 检查电容器、熔断器、断路器、隔离开关,对损坏者予以修复或更换。

1.2.5 检查继电保护的整定值和动作情况。

1.2.6 检查、调试低压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

2 检修内容检修前的准备工作2.1.1 查看运行记录,历次检修记录,设备缺陷记录等有关资料。

2.1.2 在检修前必须先办理工作票,电容器必须通过本柜电压互感器或放电电阻放电10分钟,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器电压在6V以下。

2.1.3 用摇表摇测母线之间和母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并做好记录,然后装设接地线,使三相短路接地。

母线、分支母排的检修母线及分支母排的检修按《电气设备检修规程》执行。

电容器的检修2.3.1 清扫各电力电容器的壳体、电极之间的灰尘、油泥。

2.3.2 检查电容器油箱有无膨胀和凹陷之处,有无漏油现象,各电极上的瓷套管有无裂纹或缺口,损坏严重的应更换相同型号的电容器,并水平固定好。

以防电气连接部位受到机械损伤。

2.3.3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值,电容的实际测量值与铭牌标称值之偏差应不超过-5%~+10%,电容器组各相电容要求搭配平衡,电容器组三相的任何两个线路端子之间的最大与最小电容之比不超过倍。

2.3.4摇测电容两极之间和极对壳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时,380V电容器用500V摇表摇测。

2.3.5检查电容器外壳、瓷套、出线导杆、接地螺栓等是否完好,壳体油漆是否均匀,有无掉落现象。

2.3.6电容器的自行修理和处理办法:2.3.6.1 箱壳上面渗漏油,可用铅焊修补;2.3.6.2 套管焊接处渗漏油,可用铅焊修补,但应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套管上的银层脱焊;2.3.6.3电容器发生对地绝缘击穿、电容及损失角正切值增大、箱壳膨胀及开路等故障,及时更换。

10KV中心配电室变配电设备检修规程

10KV中心配电室变配电设备检修规程

变配电设备检修规程一、变压器、互感器1、变压器、互感器每3个月小修一次。

2、根据试验结果和运行中发生的故障情况做临时检修。

3、检修内容:(1)处理局部渗漏油;(2)紧固各部接头;(3)检查瓷件、除尘;(4)温度及瓦斯信号试验;(5)分接头电阻测定;二、少油断路器1、大修5年一次,小修3个月一次。

2、油开关故障跳闸5次以上,检修一次。

性能测试一次。

油化验不合格时进行更换。

3、银钨触头跳闸15---20次,打磨触头。

4、油开关喷油,油面下降,绝缘不合格,机构失灵及其他故障临时检修。

5、检修内容:(1)打磨接触面及换油处理渗漏油;(2)处理三相同步、行程、拉力、缓冲及插入深度;(3)机构、瓷件检查、除尘;(4)清理油标和调正指示信号;(5)各部接头紧固,二次线检查整理;注:大修全部解体检查修、组装、更换不合适的零件。

三、母线及隔离开关1、大修5年一次,小修3个月一次。

2、根据运行中的故障临时检修。

3、检修内容:(1)打磨接触面及换触头,处理发热点;(2)处理三相同步、接触电阻及开合距离;(3)机构、瓷件检查、调整、除尘;(4)辅助开关检查、除尘、整理;(5)各部接头及螺丝紧固,二次线检查整理;注:大修全部解体检查修、组装、更换不合适的零件。

四、电力电容器1、小修3个月一次。

2、根据试验结果和运行中发生的故障作临时检修。

3、检修内容:(1)处理局部渗漏油;(2)拆除不合格的电容器、调整三相电流;(3)瓷件及接头检查、除尘;(4)检查和更换保险丝;(5)保护系统检查试验;五、变压器大修规程(一)大修周期1、新安装的变压器第五年大修一次,以后每五----十年大修一次。

2、变压器发生故障可临时大修。

(二)吊检、干燥变压器的准备工作1、检查所需要更换的零件2、作好起重工具的检查,修理和其他各项准备工作(三)吊检项目1、将吊检之变压器油放置清洁的容器里2、拆除油枕、吸潮器、瓦斯继电器、防爆管等,并将拆除的零件妥善保管。

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规程

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规程

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规程前言本规程是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为满足现场实际需要对后英集团动力《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规程》(2006.11.1版本)进行修改的。

本规程以国家及行业的法规和技术标准并结合动力所设置的供配电、制氧、燃气、给排水及压缩空气、发电等的电气设备的工艺状况、设备情况,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各专业电气设备在规范设备设置,检修施工,运行操作上的技术要求提出了规定,以适应和加强后英集团动力内部管理和生产经营的需要。

本规程编写和修改时,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对动力厂在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上提出了一些规定,以加强动力厂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的管理。

本规程从2007年3月1日起颁布本规程从2007年4月1日起实施本规程从实施之日起,原2006年11月1日颁布的后集团动力《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规程》同时宣布废止。

本规程由后英集团提出。

本规程由后英集团机动部归口。

本规程由后英集团动力设备室起草。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本规程审核人:本规程批准人目次1、范围 (3)2、引用标准 (3)3、变压器 (3)3.1、变压器运行中的检查项目及要求 (3)3.2、变压器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5)3.3、变压器的并列运行 (7)3.4、变压器的检修项目及要求 (7)4、变电所 (10)4.1、高压柜的维护和检修项目 (10)4.2、断路器运行和维护 (10)4.3、隔离开关的运行与维护 (11)4.4、电流互感器的运行与维护 (12)4.5、电压互感器的运行与维护 (14)4.6、无功补偿装置的远行与维护 (16)4.7、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运行与维护 (17)4.8、直流电池屏的运行与维护 (21)5、电动机 (22)5.1、电动机启动前的检查 (22)5.2、电动机运行中的监视和检查 (23)5.3、电动机事故停机 (24)5.4、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25)5.5、电动机的维修及要求 (27)6、电缆 (28)6.1、电缆的运行与维护 (28)6.2、电缆的外部检查 (29)7、配电室及低压设备 (29)7.1、运行与维护 (29)7.2、事故处理 (30)7.3、其他要求 (30)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规程1、范围为了规范后英集团动力厂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提高安全管理和运行操作的水平,保证安全生产,特制订本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电容器维护检修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的6KV、及的电力电容器的维护和检修。

2.检修项目、周期与质量标准
3.试验与试运
试验项目、周期与标准
试运
3.2.1试运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a.外观完整无缺;
b.箱体无渗漏油;
c.支持绝缘子、瓷套管等清洁;
d.连接螺栓完好,外壳构架接地良好;
e.熔断器完好,接触紧密;
f.防腐良好,相色正常。

3.2.2试运时应进行下列检查:
a.内外部均无放电或其他异常声音;
b.三相电流平衡,其差值在允许范围内;
c.切换检查三相电压指示平衡。

4.维护
维护检修周期
有人值班时,每班至少检查2次;无人值班时,每天至少检查1次。

维护检查项目与标准
4.2.1各相负荷电流与母线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三相负荷电流不超过其额定值的130%,三相电流应平衡,最大与最小值相差不超过5%;
b.长时间过电压运行,应不超过制造厂规定,一般母线电压不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
110%。

4.2.2外壳无变形和渗油,箱体内部无异常响声。

4.2.3支持绝缘子和瓷套管表面清洁,无破损、裂纹和放电现象。

4.2.4电容器与构架固定牢靠,接地良好,构件无锈蚀。

4.2.5引线接触良好,连接螺栓牢固,无松动发热。

4.2.6电压监视装置及放电变压器或电压互感器表面清洁,无放电痕迹,电压表、指示灯指
示正确。

4.2.7电容器组室外最高温度不超过制造厂规定,一般不超过35℃,外壳温度不超过65℃。

4.2.8室外空气相对温度不超过80%。

4.2.9有通风装置时,其各部件应完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