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答案10.21-10.22
信号与系统奥本海姆英文版课后答案chapter10

∞
−n
n =−∞
∑ (1/ 4)
∞
z −n zn
n =−3
∑ (1/ 4)
= ∑ (1/ 4) − n +3 z n −3
n=0
= (1/ 64) z −3 /(1 − 4 z ), z < 1/ 4 = (1/16) z −4 /(1 − (1/ 4) z −1 ), z < 1/ 4
The Fourier transform does not exist because the ROC includes the unit circle. (g) Consider x1 ( z ) = 2n μ[ − n].
X ( z) =
n =−∞
jw
r> 1 . The second summation
2
10.2
∑ ( 5 ) u[n − 3]z
n
∞
1
z −3 ∞ 1 n − n ]∑ ( ) z =[ 125 n = 0 5
∞ 1 = ∑ ( )n z − n n =3 5 z −3 1 ] =[ 125 1 − 1 z −1 5 −n
X ( Z ) = ∑ x[n]z − n
n =∞ ∞
−5
= ∑ (−1) n z − n
n =0
∞
= 1/(1 + z −1 ), z > 1
The Fourier transform does not exist because the ROC does not include the unit circle (d) For x [n]= ( 1 ) n +1 μ[n + 3],
x( z ) =
第十章误差椭圆

第十章 误差椭圆知识点习题与解析10.01 从已知点A 确定点P 的坐标(如图10-1所示),观测了角度L 、边长S ,T 为已知方向,已知AP 边边长为200m ,测角和测边的中误差分别为βσ=2″,S σ=3cm ,试求待定点P 的点位中误差。
10.02 角ψ和ψσ是怎样定义的?ψϕ、及E ϕ之间有什么关系?10.03 已知某平面控制网经平差后得出待定点P 的坐标平差值ˆˆˆTPP X X Y ⎡⎤=⎢⎥⎣⎦的协因数阵为:22ˆ20(/())01X Q d m ⎡⎤="⎢⎥⎣⎦单位权中误差为0ˆ0.5σ=",试求该点的点位中误差。
10.04 已知某平面控制网经平差后得出待定点P 的坐标平差值ˆˆˆTPP X XY ⎡⎤=⎢⎥⎣⎦的协因数阵为:22ˆ20.5(/())0.53X Q d m ⎡⎤="⎢⎥⎣⎦单位权中误差为0ˆ0.5σ=",试求ϕ=30°方向上的位差。
10.05 在某测边网中,设待定点P 1的坐标为未知参数,即11ˆTXX Y ⎡⎤=⎢⎥⎣⎦,平差后得到ˆX的协因数阵为⎥⎦⎤⎢⎣⎡=∧∧75.015.015.025.0XX Q ,且单位权方差220ˆ 3.0cm σ=。
(1)计算P 1点纵、横坐标中误差和点位中误差; (2)计算P 1点误差椭圆三要素E ϕ、E 、F ; (3)计算P 1点在方位角为90°方向上的位差。
10.06 在某测边网中,设待定点P 1的坐标为未知参数,即11ˆˆˆTXX Y ⎡⎤=⎣⎦,平差后得到x 的协因数阵为⎥⎦⎤⎢⎣⎡--=∧∧25.125.025.075.1XX Q,且单位权中误差0ˆσ=cm 。
(1)计算P 1点误差椭圆三要素E ϕ、E 、F ; (2)计算P 2点在方位角为45°方向上的位差。
10.07 已知平差后待定点P 坐标的协因数和互协因数为∧∧∧∧Y X Y X 、Q、QQ 则当∧∧YX Q=0且∧∧YX>QQ 时,P 点位差的极大值方向为 ,E ϕ= ;位差的极小值方向为 ,F ϕ= 。
机电传动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10.1晶闸管的导通条件是什么?导通后流过晶闸管的电流决定于什么?晶闸管由导通转变为阻断的条件是什么?阻断后它所承受的电压决定于什么?晶闸管的导通条件是:(1) 晶闸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加正向电压。
(2)晶闸管的阳极和控制极通时加正相电压市晶闸管才能导通.导通后流过晶闸管的电流决定于(电压不变时)限流电阻(使用时由负载)决定.晶闸管由导通转变为阻断的条件是当减少阳极电压或增加负载电阻时,阳极电流随之减少,当阳极电流小于维持电流时,晶闸管便从导通状态转化维阻断状态.阻断后它所承受的电压决定于阳极和阴极的反向转折电压.10.2晶闸管能否和晶体管一样构成放大器?为什么?晶闸管不能和晶体管一样构成放大器,因为晶闸管只是控制导通的元件,晶闸管的放大效应是在中间的PN节上.整个晶闸管不会有放大作用.10.3试画出题10.3图中负载电阻R上的电压波形和晶闸管上的电压波形。
10.4 如题4如题10.4图所示,试问:①在开关S闭合前灯泡亮不亮?为什么?②在开关S闭合后灯泡亮不亮?为什么?③再把开关S断开后灯泡亮不亮?为什么?①在开关S闭合前灯泡不亮,因为晶闸管没有导通.②在开关S闭合后灯泡亮,因为晶闸管得控制极接正电,导通.③再把开关S断开后灯泡亮,因为晶闸管导通后控制极就不起作用了.10.5如题10.5图所示,若在t1时刻合上开关S,在t2时刻断开S,试画出负载电阻R上的电压波形和晶闸管上的电压波形。
10.6晶闸管的主要参数有哪些?晶闸管的主要参数有①断态重复峰值电压U DRE:在控制极断路何竟闸管正向阻断的条件下,可以重复加在晶闸管两端的正向峰值电压,其数值规定比正向转折电压小100V.①反向重复峰值电压U RRM:在控制极断路时,可以重复加在晶闸官元件上的反向峰值电压.②额定通态平均电流(额定正向平均电流)I T.③维持电流I H: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控制极断路时,维持元件导通的最小电流.10.7如何用万用表粗测晶闸管的好坏?良好的晶闸管,其阳极A与阴极K之间应为高阻态.所以,当万用表测试A-K间的电阻时,无论电表如何接都会为高阻态,而G-K间的逆向电阻比顺向电阻大.表明晶闸管性能良好. 10.8晶闸管的控制角和导通角是何含义?晶闸管的控制角是晶闸官元件承受正向电压起始到触发脉冲的作用点之间的点角度.导通角是晶闸管在一周期时间内导通得电角度.10.9有一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其交流电源电压U2=220V ,负载电阻R L=10 Ω,试求输出电压平均值U d的调节范围,当α=π/3,输出电压平均值U d和电流平均值I d 为多少?并选晶闸管.U d=1/2π∫απ√2sinwtd(wt)=0.45U2(1+cosα)/2=0.45*220(1+1)/2=99V输出电压平均值U d的调节范围0-99V当α=π/3时U d= 0.45U2(1+cosα)/2=0.45*220*(1+0.866)/2=92.4V输出电压平均值U d=92.4V电流平均值I d= U d/R L=92.4/10=9.24A10.10续流二极管有何作用?为什么?若不注意把它的极性接反了会产生什么后果?续流二极管作用是提高电感负载时的单相半波电路整流输出的平均电压。
《朝花夕拾》每日午读任务

午读任务《朝花夕拾》9.2 《狗·猫·鼠》作者对猫有何态度,为什么?9.3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用原文中三个词语回答。
9.4 《琐记》1、把对衍太太的语言描写勾画出来,分析衍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
2、鉴赏“即使跳下来,也不过如一条小鱼落在网子里”。
9.5 《范爱农》1、范爱农为什么最初讨厌我,(19段看不起)2、我去接他们时,为何会两次摇头。
(20段男人还带绣花鞋,连坐火车也要分出尊卑来)9.6 《无常》1、无常是一个什么形象?(P20勾画)2、作者通过《无常》讽刺了什么?(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正人君子之流不是公正的代表)9.9 《二十四孝图》1、找到关于老莱子娱亲的两个版本,说出作者对两个版本的评价。
2、作者对君子却一定要改得“诈”起来,执什么看法。
3、作者为何怕见白发的祖母。
9.10 《五猖会》1、鉴赏“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生出许多铁钳……叫似的”2、作者去看五猖会前后心情有何变化,为什么?9.11 《藤野先生》藤野是个怎样的人?在相关事件旁做批注。
9.12 《父亲的病》批注两位名医的行为,思考所谓名医是怎样的人?9.16 《阿长与<山海经>》1、利用工具书和电脑,查不理解的字词及时代背景,将查找的结果标注在书上。
2、把关于阿长的片段找出来,批注阿长是怎样的人?9.17 《阿长与<山海经>》1、找出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并分别概括为什么? 2、用工具书查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字,并在书上做批注。
9.18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前两段,找到阿长的身份及名字的由来。
想一想,名字的由来侧面写出了什么。
9.25 《五猖会》 1、阅读第五自然段写五猖会是罕逢的盛事和五猖庙的奇特,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在结尾又写背书的内容完全忘却,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1、用迎神赛会带来的欢乐同下文被迫背诵《鉴略》造成的压抑对比,批判了封建制家长对儿童的迫害,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的教育制度的腐朽。
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判断推理部分

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判断推理部分第二部分判断推理一、图形推理【16】【17】【18】【19】【20】二、定义判断。
每道题先蛤出一个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台该定义的答案。
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请开始答题:【21】第一次判敲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这种规律称为“贝勃规律”。
它表明当人经历强刺激后,之后施与的刺激对他来说会变得微不足道。
根括上进定义,下列能用贝勃规律进行解释的是:A.当人们从一个明亮的地方进入一个光线很差的地方时,一开始会看不清任何物体,但过了一会儿后能很快适应黑暗B.得知公司将进行第三次裁员时,小王没有前两次时那么担心,能够比较平静地对待了C.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整套设备,开始时报价很优惠,谈判即将结束时,却提出加收费装服务费,乙公司人为不可以接受D.小李刚开始工作时兢兢业业,熟番环境后慢慢松懈下来,但周围人仍觉得他很敬业【22】外包是一种战略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为维持核心竞争能力,将非核心业务委托培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
离岸外包是外包的一种形式,是指企业将某项务委托给海外的某个服务提供商或者公司在海外的子公司。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外包的是:A.某家企业的一个项目需要5名高教级电子工程师,它请国内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帮助招聘B.美国某家公司的一个项目有大量文字资料需要转为电子文本,它请国内一家中国公司来完成C.某公司承建中东某个国家的钢厂,工程的运输部分由这个公司的海外子公司--海运公司承担D.某家建筑工程公司承建某学校的一座教学搂,该校委托另外一家公司进行教学楼的室内装修工作【23】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同时期美国的战机相比都要落后得多,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设计,使该机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达到当时世界一流水平。
这一组合协调而产生的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被后人称为“米格-25效应”。
CC01试题(答案)

CC01试题(答案)CNAS-CC01_____ (17021-1_____)转版内部培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B )CNAS-CC01_____(17021-1_____)是一项。
A 认证制度 B认可制度 C审核标准 D以上均不对2、( A )当获证客户因什么等原因不能在12个月之内进行相应的监督或再认证审核时,至少应在相应的日历年内完成审核,但无论如何,再认证审核的结束日期不能超过当前认证终止日期。
A 停产、搬迁 B业务繁忙C领导出差 D以上均不对3、( D )认证机构在咨询结束后至少几年内不应对该管理体系进行认证。
A 1年 B2年 C5年 D以上均不对4、( A )CNAS-CCO1中要求初次认证后的第一次监督审核最晚应在什么日期起12个月内进行A初次认证决定日期 B初次安排的审核时间C当下的日历年中 D以上均不对5、( B )CNAS-CCO1中要求二监、的审核安排时间应在什么时间完成A一监的认证决定日期起12个月 B一监的审核时间起12个月 C当下的日历年中 D以上均不对 6、( D )再认证审核应在什么时间进行A二监的认证决定日期起12个月 B二监的审核时间起12个月 C再认证到期前D B+C 7、( C )BCC文件改版后的版本号为版A HB IC J D以上均不对 8、( B )初审二阶段审核结束日期为____年1 月25日;初审二阶段认证决定日期为____年2月21日,以下哪个日期如未完成一监审核,证书将有可能暂停 A.____年1月25日 B.____年2月21日 C.____年1月26日D.____年2月20日9、( B )上周期证书有效期为____.10.23-____.10.22;再认证审核日期为 ____.7.21-____.7.24;并且开具了严重不符合项,应在前关闭不符合项A.____.10.25B.____.10.22C.____.10.23D.____.10.24 10、( B )上周期证书有效期为____.10.23-____.10.22;再认证审核日期为____.7.21-____.7.24;无严重不符合项,认证决定日期为____.8.2,则新证书的有效期为A.____.10.23-____.10.22B. ____.8.2-____.10.22C.____.7.24-____.10.22D. 以上均不对 11、( B )上周期证书有效期为____.10.23-____.10.22;再认证审核日期为____.7.21-____.7.24;无严重不符合项,认证决定日期为____.11.2,则新证书的有效期为A.____.11.2-____.10.22B. ____.10.23-____.10.22C.____.7.24-____.10.22D. 以上均不对 12、( D)申请评审和审核方案人员(或在技术支持人员支持下),应具备什么能力A.特定管理体系标准和(或)规范性文件的知识B. BCC认证过程的知识C.客户业务领域、产品、过程和组织的知识D. 以上均对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25分)1、( ABCD )认证机构应在其运营的所有地理区域中保持(通过出版物、电子介质或其他方式)并主动公布下列方面的信息A认证机构的名称和认证标志或徽标的使用 B对索要信息的请求、投诉和申诉的处理过程 C公正性政策 D审核过程2、( ABC )认证机构应对在产品包装上或附带信息中声明获证客户的管理体系通过认证有管理规则。
2010江苏公务员行测B类真题答案及详解

117.【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古希腊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08.【解析】D。图形的交点数依次为1、2、3、4、5、6、7、8、9。
109.【解析】B。图形中直线数依次为3、2、3、4、5、6、7、8、9。
110.【解析】D。第一行图形的封闭空间数是8,第二行是11,第三行应该为14。
111.【解析】D。带有两个空白圆和带有一黑一白两个方块的面折叠后,两个面共有的棱的两边应该都是黑方块和空白圆,排除A项;带有两个黑色圆的面与带有一黑一白两个方块的面共同的棱的两边分别为两个黑色圆和一个空白方块与一个空白圆,排除B项;原图中只有一个面是由一个黑色圆、一个黑色方块和一个空白圆组成的面,C项中出现了两个,可知C项肯定不能由原图折叠而成。
73.【解析】A。老年病的发病年龄与人类提早衰老之间不是因果关系。B、C、D三项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对应的表述。
74.【解析】C。根据文章第②句话可知,这项研究的首要作用是“有望为创建筛查程序铺平道路”。
75.【解析】B。①②③三句指出科学家分离出看起来能决定人体衰老速度的基因序列,并阐述了这项研究的意义;④⑤⑥句介绍了生物性衰老的概念及相关内容;⑦⑧⑨⑩句详细介绍了人体衰老的生物原理。
83.【解析】C。每组的规律:前两个数字之和的2倍加上3等于第三个数字。即(2+3)×2+3=13,(3+8)×2+3=25,(5+14)×2+3=41,则未知项为(8+22)×2+3=63。
第十章 能量法

一、是非题10.1 杆系结构的变形能,等于各杆变形能之和。
()10.2 弹性体变形能与加力次序无关,只与最后受力有关。
()10.3 结构上的外力作功可能为正或负,因而结构的变形能有正负之分。
()10.4 线性弹性结构的变形能可以叠加而非弹性结构的变形能不能叠加。
()10.5 载荷与变形能之间必为非线形关系。
()10.6以莫尔积分求各种结构在载荷作用下的位移时都可以采用图形互乘法。
()10.7应用单位力法计算出结构在某处的位移值时在数值上就等于该单位力所做的虚功。
()10.8若由载荷引起之弯矩图面积的代数和为零(=0 ),则不论其形心所对应的单位力弯矩图之值Mc 为何值,图乘所得必为零。
()10.9超静定结构的多余约束数即等于建立力法方程的变形条件数。
()10.10结构中的内力与应力只与结构受力和结构尺寸有关,与材料无关。
()10.11变形协调法在本质上也是力法。
()10.12力法的基本未知量均不能用静力平衡条件求得。
()10.13温度变化和支座位移不会引起静定结构的内力,但一般会引起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10.14力法基本方程均是根据结构支座处的位移约束条件建立的。
()10.15n 次超静定结构的静定基可由解除结构任意n 个约束而得。
()10.16力法正则方程适用于任何材料制成的小变形超静定结构。
()10.17外力超静定结构必须解除外部多余约束而得到静定基。
()10.18以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后经力平衡方程验算无误,说明结果正确。
()二、选择题10.19设一梁在n 个广义力F 1 ,F 2 ,……,F n 共同作用下的外力功,则式中为()。
A. 广义力F i 在其作用处产生的挠度B. 广义力F i 在其作用处产生的相应广义位移C. n 个广义力在F i 作用处产生的挠度D. n 个广义力在F i 作用处产生的广义位移10.20一根梁处于不同的载荷或约束状态,则()A. 梁的弯矩图相同,其变形能也一定相同B. 梁的弯矩图不同,其变形能也一定不同C. 梁的变形能相同,其弯矩图也一定相同D. 梁的弯矩图相同,而约束状态不同,其变形能也不同10.21一梁在集中力F 作用下,其应变能为V 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推理答案1.【答案】B。
解析:各项汉字和图形交替出现,汉字计算笔画数,图形计算线条数,笔画数或线条数分别为11、9、7、5、(3),所求项应是汉字,且笔画数为3,选项中只有B符合,所以选择B。
2.【答案】C。
解析:运用求同思维。
题干四个图形有两个共同点,一是线条数都为6,二是封闭区域数都为4。
再看选项图形,没有一个图形的线条数为6,只有图形C的封闭区域数为4,因此C是此题的正确答案。
3.【答案】A。
解析:题干图形都是九宫格内有两个黑色方块,直观来看,两个黑色方块之间的间隔依次是0、1、2、3,应选择两个黑色方块之间有4个间隔的图形,答案为A。
从本质来看,此题是黑色方块的移动,第一个图中的一个方块每次逆时针移动两格,另一个方块每次逆时针移动三格,由此可确定两个方块的位置,答案为A。
4.【答案】A。
解析:题干每个图形都由4个小图形组成,这些小图形形态各异,互不相同,这就是题干图形所表现出的特征,下一个图形也满足这一特征。
只有A的四个小图形互不相同,且与题干所有小图形无一相同。
5.【答案】D。
解析:所有图形均由内外图形相接组合而成,且外部小图形为直线图形。
因此,正确答案为D。
6.【答案】A。
解析:奇数项图形的封闭区域数分别为4、5、6,偶数项图形的封闭区域数分别为3、4、(5)。
7.【答案】D。
解析:题干图形关于第三个图形有对称关系。
第二个图形上翻转得到第四个图形,第一个图形上下翻转得到第五个图形。
因此,正确答案为D。
8.【答案】B。
解析:题干图形均为曲线图形,选项中只有B为曲线图形。
9.【答案】B。
解析:题干图形均为中心对称图形,选项中只有B为中心对称图形。
10.【答案】A。
解析:题干图形中都有相同的元素圆,选项中只有A符合。
11.【答案】B。
解析:图形数量换算。
1个双箭头=3个圆,1个单箭头=2个圆,经过换算后,每个图形中都有8个圆,选项中只有B符合。
12.【答案】C。
解析:黑点顺时针依次移动2个位置,白圈逆时针依次移动2个位置。
13.【答案】D。
解析:九宫格四周的图形都是中心图形的一部分,选项中只有D符合。
14.【答案】D。
解析:从每行来看,前两个图形叠加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
15.【答案】B。
解析:每一行图形的底部分别有1、2、3条横线,第三行缺少的是一个底部有2条横线的图形,只有B项符合这一条件。
16.【答案】A。
解析:每行或每列前两个图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
17.【答案】A。
解析:第一行各个图形中的交点数为4;第二行各个图形中的交点数为2;第三行各个图形中的交点数为7。
18.【答案】D。
解析:每行前两个图形叠加,白+白=黑、黑+黑=白、白+黑=空白、白+空白=白、黑+空白=黑,由此得到第三个图形,答案为D。
19.【答案】C。
解析:第一行三个图形的直线数依次是5、5、4,和为14;第二行三个图形的直线数依次是6、3、6,和为15;第三行前两个图形的直线数依次是6、4、(6),和为16,选项中只有C有6条直线。
20.【答案】A。
解析:每行或每列都有5个黑星星和5个白星星。
21.【答案】D。
解析:考虑每个图形的对称轴数。
每行来看,对称轴数依次是1、2、1,选项中只有D的对称轴数为1。
22.【答案】B。
解析:三条斜线不可能交于一点,A项错误;B项可由左边图形折成;两条水平线不会交于一点,C项错误;正面应为竖直线,D项错误。
23.【答案】B。
解析:A、D项上表面应为空白面;三条斜线不会两两相交,C错误,正确答案为B。
24.【答案】B。
解析:以白三角形为正面,则上面应该是白色圆,A、D错误。
三个黑色元素不两两相邻,C错误。
25.【答案】D。
解析:从图形位置和斜线方向入手。
A选项中与图形相邻的两条斜线相交,错误;B选项中没有两条斜线可与圆形分别在三个相邻的面上,错误;C选项中右侧面中应为另一条对角线,错误。
正确答案为D。
26.【答案】C。
解析:A项顶面两个点的位置不正确,B项顶面应为两个点的面,C项正确,D项三角形应朝上。
27.【答案】A。
解析:阴影的一面上的黑色三角形的最小锐角应该指向有两个黑点的一面,故A不能由所给图形折成。
28.【答案】A。
解析:每组第一个图形是立体图形,第二个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的主视图,第三个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的俯视图。
29.【答案】C。
解析:每组第一个图形是立体图形,第二个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的主视图,第三个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的俯视图。
30.【答案】C。
解析:每组第一个图形是立体图形,第二个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的俯视图,第三个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的左视图。
【备考建议】本篇图形推理包括视觉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以及空间形式图形推理。
在解题时需运用各种方法,如第2题,采用求同分析法,即对题干图形细致观察之后,对题干图形的特征属性加以比较分析,寻找它们的共同点,由此找出图形推理规律。
九宫格图形推理一般从行、列以及整体考虑它们的规律。
空间形式图形推理中的立体图形与其三视图的关系要保证投影规则:主视、俯视:长对正;主视、左视:高平齐;左视、俯视:宽相等。
逻辑判断答案1.【答案】B。
解析:由条件④可知甲的房号只能是4或5,假设甲为4号,则戊为1号;由条件③可知丙只能是2号,由条件①可知乙只能为1号,矛盾;因此甲只能为5号,则戊为2号,则丙为4号,再根据条件③可知乙为1号,丁为3号,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2.【答案】D。
解析:考查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可用矛盾法解题。
游戏界面的四个选项中,第一个选项和第四个选项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
由“只有一句为真”则第二个选项和第三个选项都为假,由第二个选项为假可知C项错误;由第三个选项为假可知D项正确。
无法得知第一个选项与第四个选项的真假,A、B两项都无法推出。
3.【答案】D。
解析:考查直言命题推理。
不能从“有的”推出“所有”,所以能判断出A项是错误的。
再从“凡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人都能够进大学当老师”推出大学老师中有研究能力较强的人,即有些大学老师具有较强研究能力,所以B项正确。
同理,根据题干“因为某种原因,所有来福州的博士毕业生的妻子户口都没有迁入福州”可以推出C项。
硕士毕业生的妻子在题干中没有提到,所以D项不能从题干中判断正误,所以选D。
4.【答案】D。
解析:模态命题推理。
根据模态词的转换“不可能”=“必然不”,“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会投他的赞成票”即“必然不是所有人都投他的赞成票”,即必然有的人不会投他们的赞成票。
即D。
5.【答案】D。
解析:考查复言推理。
由“含有天麻”和(3)可以推出,不含有人参;进而由(4),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可以推出,有甲药材或者没有丙药材。
如果有甲药材,由(1)可以推出,有乙药材;如果没有丙药材,由(2)可以推出,有丁药材;故有乙药材或有丁药材,即D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前提型题目。
加拿大做出的规定是为了有效降低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吸烟欲望。
Ⅰ、Ⅱ和Ⅳ都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就不能解释规定中的相关内容,Ⅲ是不需要假设的,是否会引起烟草企业的反对与规定的目的无关。
故答案选C。
7.【答案】A。
解析:削弱型题目。
题干通过对20个词语的识读实验得出结论:当前人们的识字水平并没有提高,甚至有所下降。
要质疑该实验者的结论,可以通过质疑实验的科学性来进行。
在所有选项中,A项最能对实验的科学性构成质疑,所以最能质疑该实验者的结论。
故答案选A。
8.【答案】A。
解析:削弱型题目。
现任总统认为失业率下降了,证明本届政府的施政纲领是正确的。
要削弱这个结论,就要证明政府在除失业率问题外,其他问题处理得不好,A有效地削弱了该结论。
而B、C、D实际是加强了该结论。
9.【答案】A。
解析:解释型题目。
文中认为给葡萄田闲置的农民提供补偿金不会给政府的财政带来净负担。
要想达到这种效果,政府必须有其他收入来弥补补偿金的支出。
而选项A正好说明了政府可以依靠向庄园的利润征税来取得收入。
B并不能保证该次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C、D都是无关选项。
10.【答案】D。
解析:小老鼠、大老鼠在被注射某蛋白质后,小的老鼠“陷入睡眠状态”,大一点的老鼠“躲藏”起来。
而未注射此蛋白质时,老鼠在遭到严重威胁时,他们的反应是“呆住”和“逃跑”。
“陷入睡眠状态”和“呆住”,“躲藏”和“逃跑”,状态很相似,故D项正确。
11.【答案】B。
解析:前提型题目。
有人建议由法官来决定民事审判,他的依据是陪审团对比较复杂的民事审判理解能力不强。
为保证该项建议的正确性,就要确保法官对比较复杂的民事审判的理解力超过陪审团人员,所以,应选择B。
12.【答案】C。
解析:结论型题目。
A项、B项的内容均没有在题干论述中提及,都不能够推出;由题干“体检项目和次数的增多增加了误诊的可能性,体检仪器误差造成的某些指标异常也可能使医生作出错误判断”,可推出C项对病人来说并非体检越多越好;D项与题干的说法恰好相反。
因此,答案选C。
13.【答案】B。
解析:加强型题目。
B项用在父母社会化训练环境中长大的黑猩猩与没有在这一环境中长大的作比较,得出没有在父母社会化训练环境中长大的黑猩猩的侵略性强,因而有利地加强了题目中的论证。
A项虽然也对题目论证有所支持,但是强度不及B项。
C项中婴儿被人领养仍然是在父母的社会化训练中长大的,不能对题目论证进行支持。
D项并未提及父母的社会化训练问题。
因此选B。
14.【答案】C。
解析:可应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假如为星期一,昨天应该为周日,那么P周一讲假话,周日讲真话;对于Q来说,周一讲真话,昨天周日也应讲真话,矛盾,排除掉;假如为周二,那么对Q来说昨天和今天都讲真话,矛盾,排除掉;假如为周四,那么对于P来说,讲真话,昨天周三讲假话,没有矛盾;对于Q来说,周四说谎,昨天周三应该讲真话,也没有矛盾,因此假设成立,今天是星期四。
所以选择C。
15.【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的意思,我们可以得知人们怀疑W66的设计有问题,制造商要反驳,就找出与设计无关的证据。
而题干中制造商说“每次事故调查都说明,事故责任是驾驶员操作失误”,所以,它的一个前提是,设计与驾驶员操作失误无关,所以,本题选A。
16.【答案】D。
解析:削弱型题目。
题干观点是:实行低利率政策是抗击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A项是无关项;B项政府考虑提高利率可能有多方面因素,不能反驳题干观点;C项削弱了题干的论据;D项说明低利率政策会增加通胀发生的可能性,直接反驳了题干观点。
故答案选D。
17.【答案】C。
解析:结论型题目。
题干中没有谈到网络信息的优点,所以不能推出A项;题干只讲了网络信息流本身的缺点,因此B项也无法推出;C项是题干内容能推出的结论;D项中的双刃剑在题干中也没有提到,因此也无法推出。
故答案选C。
18.【答案】C。
解析:削弱型题目。
题干结论为:改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生产效率,原因是工作环境舒适的员工比不舒适的生产效率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