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三国演义中的计谋-PPT课件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经典计谋

一美人计 一 王允十八路诸候伐董卓后,董卓将后汉国都迁往长安,从此董卓更加骄横跋扈,他不但夜宿皇宫,而且对汉臣是想杀就杀,大多数人都敢怒不敢言。
司徒王允心生一计,让婢女貂婵假充自已的女儿,然后一女二嫁,先许吕布,再送董卓,使董吕父子反目。
王允见吕布已下决心,他立即假传圣旨,召董卓上朝受禅。
董卓耀武扬威,进宫受禅。
不料吕布突然一戟,直穿老贼咽喉。
奸贼已除,朝廷内外,人人拍手称快。
二借刀杀人计 一 郭嘉曹操平定北方四州,袁尚兄弟被迫逃亡辽东。
表面上看若袁氏与公孙康联合会对曹操构成很大威胁,所以曹操大部分手下主张趁胜一举歼灭袁氏与公孙康。
他们没想到还有一个对曹军更为有利的隐藏条件,即是让袁氏与公孙康火.并,而曹操能坐收渔翁之利。
此时郭嘉尽管已留易州养病,远离战场,但局势的发展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劝曹操不可出兵追击。
若出兵,二者必并力抵抗,急不可下;若缓之,使公孙康、袁氏相拼,其势然也。
曹操从其计,果然袁氏兄弟被公孙康杀死。
可以说曹操能最终消灭袁绍势力,进而统一北方,与此计有着重要的关联。
三反间计 一 周瑜江东的人马与曹操的人马隔江对峙,江东大督都周瑜见曹军水军排阵很有章法,深知此乃蔡瑁、张允之能力,要想破曹,必先除掉此二人,苦于没有机会。
恰地这时,蒋干讨令来劝说周瑜投降,周瑜便利用蒋干与自己同榻而眠的机会,成功地将一封假书信捎给了曹操,信的内容大致是蔡瑁、张允要与周瑜里应外合,要谋害曹操。
曹操见了书信大怒,立马取了蔡瑁、张允的首级。
可怜蔡瑁、张允二人,本想投降曹操,好好千一番事业,却因一条反间计糊里糊涂地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四苦肉计 一 周瑜蒋干到东吴说周瑜,被周瑜将计就计,使曹操杀死蔡瑁张允水军两都督,为自己除去了后患,但曹操水军实力乃就很强大。
周瑜于是与老将黄盖演出一场苦肉计来。
这事几乎瞒了东吴所有人(包括孙权都以为周瑜是真的想杀黄盖),只有黄盖的老友阚泽与孔明清楚。
结果曹操中了计,苦肉计的成功为后来的火烧曹船立下汗马功劳。
三国演义ppt课件小学

司马懿的计谋
五丈原之战
在五丈原之战中,司马懿坚守不 战,成功消耗了诸葛亮的粮草,
使蜀军撤退。
反间计
司马懿利用曹真和曹爽的矛盾,成 功实施反间计,使曹爽失势。
高平陵之变
司马懿趁曹魏皇帝曹芳出城祭陵之 际,发动政变,控制了洛阳,为后 来的晋朝建立奠定了基础。
05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关羽的忠诚
总结词
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其情节设置、人物刻画 等方面的技巧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发了众多作 家的创作灵感。
促进了历史小说的普及
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使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推动 了历史小说在大众中的普及和接受度。
丰富了文学体裁
三国演义作为章回体小说的鼻祖,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 了丰富的经验和借鉴,促进了文学体裁的多样化发展。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忠诚的代表,他的忠诚不仅体现在对刘备 的誓死效忠,也体现在对自己信念的坚守。
详细描述
关羽在战场上勇猛无比,但他的忠诚性格更为突出。他始终 不渝地追随刘备,即使在刘备遭遇困境时也从未放弃。关羽 的忠诚还体现在他对刘备家人的保护上,为了保护刘备的妻 子,他不惜违背军令。
张飞的勇猛
总结词
VS
详细描述
曹操是一个极其聪明和机智的人,他善于 运用计谋和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政 治上,曹操通过各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 位和权力。在军事上,曹操运用狡猾的战 术来击败敌人。他的奸诈性格使得他在三 国演义中成为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角色。
06
三国演义的影响与启示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提供了历史小说的创作范本
THANK YOU
三国演义的教育意义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国演义ppt

第二十章 马超大战葭萌(jiā méng)关 芦苇 俘虏 誓死不降 绵竹 避其锋芒 埋(mán)怨 流星锤 心惊胆战 鸣金收兵 谗言 救济 爱戴 马超:白衣银甲,威风凛凛。 张飞和马超的交锋可以细细品读一下,关注一 下语言动作描写。
第二十一章 关云长单刀赴会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千枪万仭 匹马纵横 鼠辈 携手 责怪 眼睁睁 汉中:阳平关、南郑 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 诛 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 单刀赴会看出关羽是个怎么样的人? 曹操收复汉中,收降庞德。 贾诩(xǔ)
第十八章 孔明气死周公瑾 金碧辉煌 歌功颂德 诗兴大发 笔砚 酒过三巡 同宗兄弟 衷肠 无地自容 捶胸顿足 转禀 假途灭虢(guó)头昏目眩 既生瑜何生亮 灵柩 顾雍(yōng)—苏州人 钟繇(yóu)—书法家 王粲(càn) 曹操:头戴嵌宝金冠,身穿绿锦罗袍,任高而 坐,气度不凡。 周瑜是怎么被气死的?
关羽生平 桃园三结义,抗击黄巾军。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斩颜良诛文丑 关羽千里走单骑 关羽单刀赴会 关羽刮骨疗毒 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 曹操厚葬关羽
第二十四章 曹丕废帝建魏国 厚葬 麻醉药 严刑拷打 剿灭 纵横天下 盗掘 气绝身亡 诏书 拥戴 官僚 悲痛不已 金棺银椁(guǒ) 入殓(liàn) 战栗不已 自恃(shì )才高 瞑目 雄才大略 池中之物 后患 出口成章 刁难 不假思索 拱手相让 曹操的儿子:曹丕(可以继承)、曹彰(有勇无谋)、 曹植(为人虚华 嗜酒放纵)、曹熊(体弱多病)。 曹操病故六十六岁,七十二个假坟,看出曹操的多疑。 曹丕建立魏国。(三国中第一个称帝) 原来曹操的根据地:许昌。现在魏国的都城:洛阳。
第三十二章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筹粮不力 削去官职 木牛流马 疑惑 逃之夭夭 尽忠竭力 命在旦夕 传授 木雕 魂飞魄散 五丈原 上方谷 诸葛亮相关事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顾茅庐(隆中对) 火烧博望,火烧新野 舌战群儒(推动孙刘联盟) 草船借箭 七星坛借东风 三个锦囊助刘备招亲 气死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刘备白帝城托孤 七擒孟获 痛失街亭,泪斩马谡 空城抚琴退仲达(空城计) 六出祁山(智胜司马懿) 病逝五丈原(死诸葛能走生仲达)54岁
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

目 录第一计 瞒天过海第二计 围魏救赵第三计 借刀杀人第四计 以逸待劳第五计 趁火打劫第六计 声东击西第七计 无中生有第八计 暗渡陈仓第九计 隔岸观火第十计 笑里藏刀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 途假伐虢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王志刚 著==================================青苹果数据中心Green Apple Data Center()第一计 瞒天过海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外。
太阳,太阴。
译文:自认为防备周到的,使人容易产生麻痹松懈的情绪;经常看惯了的事,就不再怀疑。
秘密隐藏在公开的事物中,这并不是说隐秘与暴露的事物相互对立。
非常的公开经常蕴藏着非常的机密。
计名探源:事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
唐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平定辽东。
一天,大军浩浩荡荡来到大海边上,唐太宗见眼前白浪排空,茫茫无穷,即向众将询问过海之计,众将面面相觑。
忽然一个近居海上之人请求见驾,并声称其家已经独备三十万过海军粮。
唐太宗大喜,便率百官随此人来到海边。
只见家家户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分外严密。
此人引唐太宗入室,室内皆是绣幔锦彩,菌褥铺地。
百官入座,宴饮乐甚。
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动摇,良久不止。
太宗大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一片苍茫海水,横无涯际,哪里是在百姓家里做客,大军竟然已航行于大海之上了!原来此人由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的计策就是他策划的。
三国演义三十六计

皇太极借崇祯之手,除掉心腹之患,为满军入关,实现霸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
要使敌人处于绝境,不可以派兵与敌人发生正面交锋,而是逐步的削弱敌人尚存力量,使敌人逐渐变弱。
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奉命驻守雁门关,以防匈奴入侵。李牧每天训练战士骑马射箭,天天杀牛镐赏战士,把收入全用来做战士的粮饷,又教人认真看守烽火台,派人贞察匈奴的活动。
韩信深知,如果从临晋关渡河,损失太大,难已成功,于是他决定再施“暗度陈仓”的计谋。一面命大军向夏阳调集,一面佯装从临晋关渡河。汉军主力已在韩信率领下从夏阳渡河,直取魏都平阳(今山西临汾)。等到西魏王豹得到消息,派兵堵截汉军,已经来不及了。汉军势如破竹从后面猛攻魏军。西魏王豹甩率军抵抗不住,只能不断后退,但退到黄河边上时,自已反而因为受黄河天险所阻,无处可逃了。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趁火打劫
当敌方身处困难,危险的境地时,就应该利用这一绝好的时机获取自己一方的利益,就要乘机出兵打击敌人从而取得胜利。
战国时期,为了对付秦国的扩张,魏,韩,齐,楚,燕,赵等六国常常联合抗秦,这种联合,历史上称为合纵。
三国演义里的谋略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军事和政治斗争为主题的小说,其中也包含了许多谋略取胜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三国演义谋略取胜的故事:1.苦肉计:黄盖在赤壁之战中,为了让曹操上当,故意在船上装满
了干草和破布,被火烧时跳入水中,让自己被烧得皮开肉绽,以此骗取曹操的信任,最终让曹操上当。
2.反间计:吕布为了杀掉董卓,以献城为名将李傕、郭汜等人诱骗
至城中,并趁机下手将二人杀死。
吕布随后放出流言,称董卓所采用的献帝东迁计划其实是一个阴谋,诱骗各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
此计策成功离不开李儒的谋划。
3.连环计:庞统为了让刘备夺取西川,献上了连环计。
他提出让刘
备分兵攻打涪水关,并在涪水关放置了木筏,阻挡了刘备的军队,同时派出部将黄权在后方袭击刘备的后方。
刘备中计后,不得不放弃攻打西川,回师应对黄权的袭击,最终导致了失败。
4.走为上计: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兵多将广,却因为内部不和而最
终失败。
在战役中,许攸献上了“走为上计”的计策,建议袁绍放弃在官渡与曹操决战,而是退回河北,让曹操追赶他的军队,从而使其疲惫不堪,最终取得胜利。
5.空城计: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由于马谡在街亭失手,导致蜀
军被迫退回汉中。
在诸葛亮的计策下,他在汉中设下了空城计。
司马懿率军来攻,而诸葛亮却稳坐城中,弹琴而不出。
司马懿疑心有伏兵,于是退兵。
此计策成功地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也展示了诸葛亮的胆略和智慧。
最新三国演义幻灯ppt课件

曹 操
奸诈狡猾 自私残暴 纵横恣肆 权谋机变 从容不迫 志向远大 飞扬跋扈 目光敏锐
孟德
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 挟天子以令诸侯
面色惨白 目光锐利
杀杨修 杀吕伯奢家 杀华佗 官渡之战
曹操爱惜人才,这是出了名的。徐 庶入曹营不出一计,曹操没有杀他; 徐晃奉命劫杀曹操,但曹操让满宠说 服徐晃就归降了曹操。后来徐晃在曹 操手下成了一员大将,给他立了很多 功劳。如果我们从封建正统观念来看 的话,那么,曹操当然是一个乱臣贼 子。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问题上,反映了曹 操非常果断地抓住了时机的果断英明。
桃三园国三结演义义、中有关“三”的故事
三英战吕布、 三让徐州等 土屯山关公曰三事 三顾茅庐、 荆州公子三求计 诸葛亮智取三城 三气周瑜、 三江口周瑜放火
七神:华佗神医、孔明神算、关羽神威、 张飞神声、赵云神将、黄忠神箭、 管辂神卜
八献:袁绍献玉玺、王允献貂婵、曹操献宝刀 庞统献连环、阚泽献降书、黄盖献苦 孔明献空城、张松献地图
2.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与刘备、张飞失散,后来得到了刘备的消 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请辞,但曹操避而不见, 最后,关羽只能不辞而别。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 手谕,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 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曹操所辖关隘(城市), 立斩曹操六员大将。具体是指过东岭关时杀孔秀; 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 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 “过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东汉末年
魏(曹操) 蜀(刘备)
西晋
吴(孙权) (司马炎)
作者简介
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 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生卒年不详。其父罗锦生有六子,贯中行居第 二。罗氏家族一直保持了“耕读传家,诗礼教 子”的家风,在这种家传的影响之下,贯中从 小喜爱读书,博洽经史,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青年时期的罗贯中,就在这个历 史大动荡的影响下,浪迹江湖,参加了张士诚 领导的起义军,并入其幕府,充任幕客。
连环计ppt

王司徒巧施连环计
计谋引申
战国时,楚怀王为“从约长”,联合齐国等共同抵御 秦国。秦惠文王十分担心,秦相国张仪献计说:“我愿出 使楚国,去说服楚怀王,以离间他与齐国等诸侯国的关系, 让他们的“合纵计”瓦解。”。秦王同意了他的建议,张 仪于是辞去相国位,前往楚国。他得知楚王有个宠臣叫靳 (音:斤)尚,在王左右,言无不听,就用重金贿赂了靳 尚,靳尚在楚王面前极力推崇了张仪,楚王也知道张仪很 有才干,便召见了张。张仪说:“当今天下,只有秦、齐、 楚三国最为强势,如果秦跟齐国结盟,则齐强楚弱;如果 秦跟楚国结盟,则楚强齐弱。然而,秦王只愿意同楚国联 盟,我这次特意为二国通好而来,秦王答应把以前商鞅夺 取楚国之商於六百里地归还给楚国。”,楚怀王听后大喜, 不顾客卿陈轸的劝谏,决定与齐国断交,而同秦国结好, 并派亲信逢侯丑同张仪去秦国受地。
防范对策
• “连环计”顾名思义为多计套用,防范起来难度 大,但也有对策。 • 首先,不要鲁莽作战。 • 其次,不要轻敌,特别对方指挥员是老手。 • 最后,冷静分析解环扣。 • 故事中的计策在现实生活中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多 启发,“连环计”并不是要我们学会用计去算计 他人,而是要学会将自己的学习、生活计划变得 环环相扣,有条不紊。
•
二人快到秦国都城时,张仪假借酒醉,故意从马车上 摔下,以腿伤为由,在家闭门养伤,让逢侯丑一个人留在 馆舍,逢侯丑见秦王不到,见张仪也不得,由此三个月过 去,还地之事毫无下落。逢将情况写信报告给楚王,楚王 以为是还没跟齐国完全断交的原因,于是,派人去齐境辱 骂齐闵王,闵王一怒之下,干脆入秦结好,共同攻打楚国。 张仪见齐国的使者来到,知道离间楚、齐的计谋完成,便 出来召见逢侯丑,逢又问起受地的事,张仪故作惊诧地说: “怎么?没有这回事嘛,我只答应把我的六里封地给楚国 的,商於六百里地,是经过千征百战得来的,秦王是不会 轻意还给楚国的。”。逢侯丑这才明白中了张仪的“连环 计”:不仅没有得到商於之地,反而无辜与齐国结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肉计
——制造内部混乱假象,派人装受迫害,打入 敌方做间谍,达到打击敌人的目的
• 一天夜里,周瑜正在帐内静思, 黄盖潜入帐中来见,也提出火攻 曹军的作战方案。周瑜告诉黄盖: 他正准备利用前来诈降的蔡中、 蔡和为曹操通报消息的机会,对 曹操实行诈降计。并说:要使曹 操堕于诈降计,必须有人受些皮 肉之苦。黄盖当即表示:为报答 孙氏厚思和江东的事业,甘愿先 受重刑,尔后再向曹操诈降。
• 谙葛亮没有办法,就教他去向刘表请求带 兵镇守江夏,以此达到避祸的目的。第二 天,刘琦依计而行,果然避过了刘琮的迫 害。
——第三十九琦请求诸葛亮为自己出计 策,并说服诸葛亮前往书屋, 将云梯抽走,断其退路,不 让诸葛亮离开,迫使诸葛亮 出谋划策,达到自救的意愿, 从而脱身。
三国演义中的计谋
2019.3.7
伍慧思小队
• 组员分工 • 片段赏析 • 总结
目录
• 借刀杀人 • 空城计 • 苦肉计 • 上屋抽梯
组员分工
• 伍慧思:PPT初稿,文字资料,演讲 • 梁家瑞:PPT终稿 • 施观俐:PPT二稿,文字资料 • 韩孝仪:演讲,记录
借刀杀人
——利用别人的力量铲除敌人,以达到保全自己的目的。
参考资料
• 组员原创分析 • tieba./p/2885513056?pn=2
THANKS FOR WATCHING
• 这样,刘备必恨死曹操,西蜀之兵也就不 会攻我们,转而攻曹操。我们则坐山观虎 斗,然后从中取事。这才是上策。””
——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分析
• 孙权擒杀了关羽,不料为自己招来了大祸。 于是谋事便将计就计,想出更狠的办法, 让刘备误会于曹操,使自己变成一个悉听 尊便的手下,指出幕后主谋是曹操,让自 己先处在安全的境地,坐收渔翁之利。
• 孙权恍然大悟,大惊失色地连连跺脚: “哎呀,我是大大失策了!可事已至此,应 该怎么办?”
• 张昭说:“您不必忧虑,我有一计,可转 危为安。”接着就详细讲述此计内容: “现在,曹操拥百万大军,虎视华夏。刘 备要兴兵报仇,必定要与曹操讲和。假如 两处联兵而来,我们就危险了!所以,我们 可先派人把关羽的头送给曹操,以明白显 示我们之所以擒杀关羽是曹操的指使。
• 这可以看出刘琦凭借才智使用了一招诱逼计,利用诸 葛亮的爱好使他无路可退,从而让自己转危为安,达 到目的。
总结
• 三国演义中的计策使用得当,不仅只有这 四个,还有无中生有、以逸待劳、反客为 主等,都是赫赫有名的计策。
• 这些计策不止用在军事上,在现在还用于 外交、商业等用途。所以综合而言,这些 计策都是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广泛运用的, 十分多变,非常灵活。
• 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 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 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 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 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 “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 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 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 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上屋抽梯
——在军事上利用小利引诱敌人再断其后路,从而将敌人围歼。
• 刘琦又以请诸葛亮到他的楼上看古书为由, 把诸葛亮请上一座小楼,令人撤去楼梯(原 文是“共上高楼,令人去梯”),再次请求, 跪在地上哭着说:“我几次向您请教自救 的好计策,您怕泄漏,不肯说,今天在这 里,上不着天,下不沾地,您说的话,只 有我一个人听到,您就放心地谈吧!如果您 还不肯谈,我只好现在就死在您的面前 了。”
• 从上文可以看出谋士张昭的狡诈与临危不 乱。
空城计
——利用敌人多疑的特点制造假象使敌人产生疑虑,从而化险为夷
• 诸葛亮因错用马谡(sù)而失掉战略要地—— 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 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 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 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 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 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 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分析
• 诸葛亮用计策,利用司马懿多疑的 性格,给敌军制造设有埋伏的假象。 司马懿对城门大开的景象感到奇怪, 为以防万一所以自动退兵。诸葛亮 看似在冒险其实对对方退兵早有把 握,所以这个计谋是万无一失的。
• 从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危急时刻 保持冷静的头脑,以及司马懿稳扎 稳打、不轻举妄动的性格。
——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分析
• 周瑜一边利用黄盖的忠诚与黄盖演 一出“苦肉计”,以假乱真,对黄 盖百般殴打;一边利用蔡氏兄弟的 愚笨,让他们给曹操通风报信,再 让黄盖诈降曹操,从而让黄盖获得 曹军信任,拿到情报,达到军事活 动上对曹操的打击。同时显示了周 瑜的足智多谋以及过人的思考能力。
• 孙权擒杀关羽之后,正志得意满, 其主要谋士张昭求见。孙权问他有 什么事,张昭严肃道:“咱们的大 祸不远了!”
• “你这是什么意思?”孙权不解其意。
• 张昭道:“您杀了关公父子,关公是刘备结义的兄弟, 曾誓同生死。现在,刘备已拥有两川之兵,更加上诸 葛亮的谋略,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将领的英勇, 一旦刘备知道关羽父子遇害,能善罢甘休么?一定会起 倾国之兵,奋力报仇。我恐怕东吴难于抵御了!”
•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jing)旗都藏起 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 喧哗的,立即斩首。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 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 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 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 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