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北伐战争试题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2.4.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同步练习) (1)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同步练习)总分 100 分,共 3 大题 13 题例题讲解(总分 10 分,共 2 题)1. (5分) 例1 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
这表明()A. 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B. 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C. 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D. 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2. (5分) 例2 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这个“军官学校”的特点是()A. 重视军事训练B. 重视政治教育C. 军事政治并重D. 重视军事理论基础训练(总分 80 分,共 10 题)3. (8分)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 中共一大的召开B. 中共三大的召开C.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D. 黄埔军校的创建4. (8分)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
这源于他们曾共事于()A. 同文馆B. 京师大学堂C. 北京大学D. 黄埔军校5. (8分) 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纵观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①成立中国同盟会②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③创办黄埔军校④领导北伐战争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6. (8分) 下列关于黄埔军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的B. 尤其注重军事训练C. 是一所新式军事政治学校D. 是国共两党合作的主要成果7. (8分) 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A. 国民革命B. 武昌起义C. 红军长征D. 西安事变8. (8分) 北伐的主要对象不包括()A. 张作霖B. 吴佩孚C. 孙传芳D. 袁世凯9. (8分) 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中的最强音。
北伐战争 习题(含答案)

北伐战争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1.“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军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抗日战争2.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
据此,你认为孙中山创立黄埔军校的主要目的是()A.为建立革命军队培养政治军事人才B.实现国共合作C.保障北伐顺利进行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参考如图思考,1926年,一位商人准备沿长江考察沿途经济的发展情况,你认为他可能会看到在南方轰轰烈烈展开的重大事件是()A.八国联军的侵华B.国民革命军北伐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开始4.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是因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并先后发动()①“九一八”事变②“四一二”政变③“七一五”政变。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5.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是为了()①推翻清政府统治②推翻北洋军阀统治③收复被割占的领土④实现全国的统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6.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最强音”的是()A.民主与科学B.众志成城共赴国难C.打倒列强除军阀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7.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主要依据是()A.蒋介石建立反动政府B.南京国民政府屠杀共产党人C.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8.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A.1921年B.1924年C.1927年D.1949年9.某同学整理的这张资料卡片,可用来研究()A.北伐战争的必要性B.北伐战争的影响C.抗日战争的必要性D.抗日战争的影响10.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战斗情景是()A.黄海大战B.北伐战争C.辛亥革命D.南昌起义11.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第15课北伐战争测试一、选择题(4分×10题=40分)1.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八大【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没有涉及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两次合作,分别是在北伐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期间。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三民主义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C.马克思列宁主义D.中国共产党的党纲【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三民主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国民党一大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其中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的标志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国民党一大D.中共三大【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4.“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他们在当地农民的引导下,沿山间小路绕到敌人侧后方,出其不意地发生猛攻……敌人全线崩溃……”这段史实发生在()A.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C.北伐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叶挺独立团为北伐战争的先头部队,率先北上,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由农民向导带路,乘夜色迂回敌人背后,发起猛攻,终于占领了汀泗桥。
专题11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 带解析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11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考点53 北伐战争1.(2019年安徽)“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这次革命的重任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B.反对袁世凯独裁C.打倒列强除军阀D.打败日本侵略者【答案】C【解析】根据“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可知,这次革命指的是国民革命,国民革命时期出师北伐,主要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全国。
C符合题意,ABD项不是国民革命时期的重任,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54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1.(2019年江苏南京)7月27日,周恩来赶到南昌,组成包括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在内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目的是A.指导武昌起义B.创办黄埔军校C.领导南昌起义D.创建工农红军【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27年7月下旬,党中央决定发动南昌起义,并派周恩来任前敌委员会书记,负责领导这次起义。
7月27日,正式组成以周恩来为书记、谭平山、恽代英、李立三、彭湃为委员的前敌委员会。
次日起义总指挥部成立,贺龙为总指挥,叶挺为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为参谋长。
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北伐军约3万人举行了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选项符合题意;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
A选项不符合题意;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
B选项不符合题意;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9年重庆B)192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
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鄂豫皖革命根据地C.中央革命根据地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开辟了中国革命的第一块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A符合题意;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立于1930年,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都不是第一块革命根据地,B、C和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初中历史人教版第11课北伐战争课后测试试卷【19】(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历史人教版第11课北伐战争课后测试试卷【19】(含答案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
”这是小阳在学习完某一知识点后写下的一副对联,由此你可判断他学习的知识点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史实。
北伐战争的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军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胜利,故选D。
2.1927年4月,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了()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C.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动统治D.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它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发动政府。
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今天南京的有①1894年兴中会成立②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③1924年黄埔军校建立④1927年,蒋介石建立国民政府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发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①1894年在美国的檀香山兴中会成立;②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建立;③1924年在广州的黄埔建立黄埔军校;④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发生在南京的事件有:成立中华民国和建立国民政府,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4.下图是军事行动胜利进军路线图,这次军事行动主要战场是在( )A.湖南、湖北B.江西、安徽C.浙江、上海D.广东、浙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图片中的吴佩孚等,我们可判断出该路线图是北伐战争的路线图,北伐战争的主战场是在湖南、湖北,所以答案是A。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练习题(含答案)

第15课北伐战争练习一、选择题1、1927年制造反革命政变的国民党右派有()①张作霖②蒋介石③汪精卫④吴佩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之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疯狂的屠杀共产党人,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所以答案选择B。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通过《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通过了国民党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所以答案选择D。
3.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失败的最根本的表现是()A.被独裁者簒夺了革命果实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C.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导致革命运动转入低潮【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北伐战争虽然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是没有改变军阀混战的局面,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B。
4.“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
”下列史实证明这一观点的是()①武昌起义②黄埔军校创办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武昌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政府统治的起义,中国共产党没有参与,不符合题意;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建立的反共反人民的政府,中国共产党也没有加入,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A。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北伐战争(含答案)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56)——北伐战争1、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常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这副对联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黄埔军校建立D.北伐战争答案 C2、孙中山曾形象地教导黄埔军校的学生说“大家来到这所学校,不仅要知道怎样放枪,更要知道枪朝什么人放。
”这说明黄埔军校的办学特点是()A.它的创办得到了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B.把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位置C.它是一所使用先进武器的学校D.它非常重视学生的军事素质教育,要将学生培养成神枪手答案 B3、“1926年,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上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A.推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B.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D.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答案 C4、下图是在旧金山发现的印有“打到日本军阀”的孙中山头像货币。
能从这张货币中了解到的历史知识有( )①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矛盾②此枚货币发行的政府应是南京国民政府③此枚货币最早应发行在全民族抗战开始后④此枚货币发行时国民政府的最高领导人是孙中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答案 A5、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成立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②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③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 B6、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A.北京大学B.京师同文馆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答案 D7、观察下图,在图中方框内用字母填出:A武昌 B上海 C北京答案最上为C北京左下为A武昌右下为B上海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
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B.“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答案 A9、小明对中国城市的历史产生了兴趣,并列出了曾作为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几个城市,请按照其先后顺序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的是()A.武汉——广州——南京——重庆B.南京——武汉——广州——重庆C.广州——武汉——南京——重庆D.重庆——武汉——广州——南京答案 C10、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
北伐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键入文字]
北伐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编者按:历史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历史试题:北伐战争测试题(含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伐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第11 课北伐战争
选择题
[2011 龙东]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
曾共事于(D)
A.北京大学
B.工农革命学校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2011 遵义]下列与孙中山革命活动不相关的是(C)
A.提出三民主义
B.创办黄埔军校
C.领导南昌起义
D.成立中国同盟会
[2011 东营]1926 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A)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2011 株洲]今年是辛亥革命100 周年,武汉、南京等地正在筹备大型的纪念活动,
缅怀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下列活动与孙中山有关的是(A)
①创立兴中会②创建中国同盟会③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④创建黄埔军校⑤领导北伐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011 河南]1926 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
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D)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历史北伐战争试题答案及解析1.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
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打倒列强除军阀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最强音,它的目的是打倒列强,推翻封建军阀,因此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标语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2.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北伐战争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题干“国共联手”说明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除军阀为统一”体现了国共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打倒军阀,实现国家统一。
根据课本所学,歌谣反映的是国共第一次为打倒军阀进行的北伐战争。
故此题选择答案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
3.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
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打倒列强除军阀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知识,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应的是五四运动这一事件;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内容;C.打倒列强除军阀反映的是北伐战争的知识,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4.“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①南昌起义②黄埔军校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排除;黄埔军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的;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起了先锋模范作用,也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密不可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排除。
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孙中山先生在某校成立大会上说:“今天这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这个学校”指的是()A.京师同文馆B.黄埔军校C.清华大学D.京师大学堂【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埔军校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任总理,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黄埔军校的建立6.某军歌唱到“打到列强,打到列强;除军阀,除军阀……”,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西安事变【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各个时期口号所处的历史背景的认识。
四个选项中,A选项辛亥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选项北伐战争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帝国主义列强,推翻封建军阀的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C选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D选项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7. 1926年北伐军在湖南湖北战场上,消灭了张作霖的主力。
【答案】错误:张作霖;改正:吴佩孚【解析】1926年北伐军首先向军阀吴佩孚部队盘踞的湖南、湖北进军。
在湖南湖北战场,经过浴血奋战,北伐军终于在8月下旬攻下汀泗桥、咸宁和贺胜桥,击溃吴佩孚主力。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8.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当时担任校长的是()A.蒋介石B.孙中山C.周恩来D.叶挺【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埔军校的相关史实。
黄埔军校创办于1924年5月,由孙中山创办的,校长是蒋介石,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挺在北伐战争期间任第四军独立团团长。
故答案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9.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A.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D.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历史作用,北伐军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内部原因,故排除A,C主要利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D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
10.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下列史实最能说明“合作者”这一观点的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北伐战争D.武昌起义【答案】C【解析】题目的题眼是“合作”。
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改组之后,中共与国民党开始了第一次合作。
选项中涉及到合作的只有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11.某校将进行一次周恩来生平主题的展览,下列不能选为题材的是()A.参与解决西安事变B.领导武昌起义C.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D.出席万隆会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与周恩来相关的内容。
周恩来参与解决西安事变,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周恩来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不是武昌起义,所以答案选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国民革命的洪流·黄埔军校的创建;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南昌起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西安事变;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走向社会主义之路·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万隆会议12.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A.统一全中国B.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C.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将革命推向全国D.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北伐的战场”可知,这是指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时间:1926年到1927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
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国民革命军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C符合题意,故选C项。
【考点】本题考查北伐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本题还可以改为: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①张作霖②孙传芳③袁世凯④吴佩孚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做的努力有①成立黄埔军校②进行北伐战争③南昌起义④秋收起义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关键要抓住“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黄埔军校是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北伐战争1926年是广东国民政府决定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的大革命。
①②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做的努力;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
③④是中国共产党所做的努力,故选B项。
【考点】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点评:本题难受适中,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斗争的区别。
②是比较模糊的一项,但需要指出北伐战争虽然是国共合作,但当时国民党处于领导地位。
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才开始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武装斗争。
14.历史课上,张老师展示了这幅历史地图,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井冈山会师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答案】A【解析】本题难度低,由吴佩孚可知是北伐战争,答案选A。
15.廖承志在1982年致蒋经国先生信中说: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
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开展了A.南昌起义B.台儿庄战役C.北伐战争D.重庆谈判【答案】C【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所以排除BD,南昌起义是1927年,北伐战争是1926年,答案选C。
在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这样的革命形势和历史任务要求国共两党齐心掀起大革命。
16.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北伐战争②五四运动③南昌起义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⑤百团大战⑥西安事变⑦重庆谈判⑧渡江战役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②①③④⑤⑥⑦⑧C.②①③④⑥⑤⑧⑦D.②①③④⑥⑤⑦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事件的顺序。
北伐战争的时间是1926年,五四运动的时间是1919年,南昌起义的时间是1927年8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是1927年9月,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西安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重庆谈判是1945年,渡江战役是1949年,故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④⑥⑤⑦⑧,选D。
17.北伐战争时期曾激励北伐将士的口号是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C.“打倒列强,除军阀”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答案】C【解析】略1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资产阶级共和国B.君主立宪制国家C.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D.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相关内容。
北洋政府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所以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故选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的统治19.“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
”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有()①南昌起义爆发②黄埔军校的创办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