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考查

合集下载

杭州2022-2023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观察土壤》教案

杭州2022-2023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观察土壤》教案

实验学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示汇报。

(预设1:土壤中有枯树叶、小虫子…2:土壤中有大石子、小石子……3:土壤中有水分……)4.查看报表,教师指导点拨。

学习任务二:观察、描述土壤1. 【呈现+推送】。

(8分钟)(1)自学:①把土壤倒在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用手扇闻,用手触摸或捻一捻,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看看土壤里有什么。

②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大小,自己描述一下。

③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观察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5分钟)(2)小组合作学习:①说一说你们从土壤里看到了什么、在土壤观察记录表上记录下来。

②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大小,并描述一下。

③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观察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15分钟)2.小组合作,自主完成以上学习任务,并填写土壤观察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

3.学习成果交流展示(1)【呈现】随机选取一或二个小组成果展示汇报。

4.查看报表,教师指导点拨。

说,土壤里面有什么呢?①把土壤倒在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用手扇闻,用手触摸或捻一捻,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看看土壤里有什么。

②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大小,自己描述一下。

③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观察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小组内按预设要求互学,并交流学习所得。

与基础。

学生观察新鲜土壤的活动,目的是通过眼看、鼻闻、手指触摸和捻来直观感受新鲜的土壤。

借助放大镜观察后,初步发现土壤颗粒大小不同,为下一环节观察干燥土壤中的颗粒差异做准备。

引导学生发现岩石、沙和黏土聚集堆放在一起的空隙大小与紧密程度不同,为后面研究土壤类型做铺垫。

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学生知道土壤的成分中还有空气,进一步完善对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6课第 1 课时。

202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期末模拟科学试卷(解析版)

202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期末模拟科学试卷(解析版)
【解析】
【详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观察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实验中,为了方便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可以用透明塑料杯,陶瓷杯不利于观察。
30.科学家在某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几亿年前曾是海洋。()
【答案】√
【解析】
A.使用一次性快餐盒B.使用环保袋购物C.随意丢弃电池
【答案】B
【解析】
【详解】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土壤污染、侵蚀、盐渍化等现象严重,我们要保护土壤。分析选项可知,使用环保购物袋,能够减少土壤被污染,B是正确的选项;AC会增加土壤污染。
4.蚕豆种子的胚由( )三部分组成。
A.种皮、子叶、胚芽B.胚根、胚芽、子叶C.胚根、胚芽、种皮
【答案】C
【解析】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把土壤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后会闻到一股焦臭味,这是因为土壤中有腐殖质。
14.植物的茎能将根吸收的( )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A.矿物质和氧气B.氧气和水分C.矿物质和水分
【答案】C
【解析】
【详解】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运输水分的方向是从下向上,运输养料的方向是从上向下。植物的茎能将根吸收的矿物质和水分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A. B. C.
【答案】C
【解析】
【详解】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导电性和电路的通断。通过测试发现2号、5号、6号是雷点,检测头一碰点亮小灯泡,它们都是通路,其余都是断路。画图的核心就是让2、5、6接线柱保持通路状态。我们可以2—5—6相连,2—5—6—2相连,所以C符合题意。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单元测试(一)(含解析)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单元测试(一)(含解析)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单元测试(一)一、判断1.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2.解剖花的顺序应该从外到内进行。

()3.二月兰花、桃花、南瓜花都是完全花。

()4.尽管种子的构造不同,但都有共同点,即都有种皮和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棵植物。

()5.南瓜花是两性花。

()6.如果油菜花的花瓣凋谢后只剩下3瓣了,它就成为不完全花了。

()7.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棵植物。

()8.植物的花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9.猫、狗、鸡这几种动物都是胎生动物。

()10.油菜花的种子又小又轻,它是依靠风传播的。

()二、选择11.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

A. 南瓜花B. 油菜花C. 桃花D. 凤仙花12.根据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风来传播种子的是( )。

A. 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B. 种子轻,带翅或绒毛C. 种子有小刺或多肉好吃D. 种子圆形,散落时能滚动13.蚕豆种子长成茎和叶的是( )。

A. 种皮B. 胚芽C. 胚根D. 子叶14.油菜花有( )个花瓣。

A. 1.B. 2C. 3D. 415.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 )。

A. 南瓜花B. 油菜花C. 桃花D. 凤仙花16.下列植物中是利用动物传播种子的是( )。

A. 椰子B. 蒲公英C. 凤仙花D. 苍耳17.世界上( )颜色的花最少。

A. 红色B. 白色C. 黑色18.蜻蜓点水,主要作用是( )。

A. 供人类观赏B. 产卵19.蜜蜂在花丛中飞舞,主要作用是( )。

A. 传粉B. 供人类观赏20.下列动物中不是产卵繁殖的是( )。

A. 蜗牛B. 蝙蝠C. 孔雀三、填空21.油菜花和风仙花一样,都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部分。

22.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________.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叫________。

2023年小学四年级科学试卷分析4篇

2023年小学四年级科学试卷分析4篇

2023年小学四年级科学试卷分析4篇小学四年级科学试卷分析1本次考试试卷以《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知识点全面,难度适宜,联系生活紧密,体现了学科特点,能充分评价学生对学到的科学知识的掌握状况以及对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潜力和科学探究潜力。

一、卷面分析本试卷有三个大题。

资料基本全面,大众化,有必须亮点。

一题“填空”。

注重知识点掌握上的评价。

这是老题型,学生不陌生,里面的知识比较简单,多数学生能掌握。

个别学生失分是因为平时懒惰没有进行记忆。

还有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别字。

二题“判正误”。

多数学生均能够准确决定,部分学生对于部分知识是否正确弄不清楚,属于复习时知识点的遗漏。

三题“选取题”:该题出现错误主要是(3):不属于调查方法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选取错误,可见学生对于什么是调查方法理解不清,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只有让学生实际参与调查与探究,他们才能在理解中理解所学知识。

四题、“简答题”该题包括两个,第一道题: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失分较多。

原因在于:在教学时只是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设计调查问卷,而没有让学生动手制作。

第二道题:我们在调查研究时所采取的步骤有哪些?学生答得比较好,个别学生答得不大全面。

二、今后教学启示1、加强学生实践潜力的培养,有效指导学生“动手做”,让学生亲历、体验学习探究过程。

2、狠抓好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精神、科学行为。

3、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2、狠抓好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精神、科学行为。

小学四年级科学试卷分析2一、试题题型及总体成绩分析:本次四年级科学测试试题共涉及填空题、选取题、决定题、连线题、科学探究(类似实验题)和简答六种题型,资料涵盖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集中体现了“关注科学概念、贴近学生生活、突出科学潜力、导向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四年级下册道法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道法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道法第二单元知识点
1、体验、认识、掌握野外生存的技能和相关知识,包括搭建帐篷、野外定向、野外取水、科学考察等。

2、了解野外生存的基本要求,包括保持身体健康、注意安全、尊重自然、遵守规则等。

3、了解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掌握相关的应急措施和逃生技能。

4、掌握游泳、水中自救、野外求助等相关技能,了解安全标志和紧急方式。

5、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掌握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能源消耗等。

6、认识、体验、掌握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包括文明礼仪、尊重他人、守时守约、爱护公物等。

7、了解校园欺凌的含义、表现和危害,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技能。

8、了解络的优势和风险,合理使用络,避免沉迷络,注意信息安全。

9、了解规则的含义和作用,掌握遵守规则的方法和技能,包括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等。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观察土壤》教学设计(新版)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观察土壤》教学设计(新版)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观察土壤》教学设计(新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观察土壤》,教材以观察土壤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土壤的组成、性质和功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能力和环保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观察、实验等探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在观察和实验操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训练。

此外,学生对土壤的认识相对较浅,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土壤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组成、性质和功能,学会观察和描述土壤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土壤的组成、性质和功能,学会观察和描述土壤的特点。

2.难点:掌握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土壤的性质和功能。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土壤的特点和实验过程。

2.实验材料:准备观察土壤的实验材料,如土壤样本、放大镜、铁铲等。

3.教学场地:安排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学场地,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观察土壤。

引导学生关注土壤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土壤的外观特点。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土壤的组成、性质和功能。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土壤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试卷复习题(及答案)50 (2)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试卷复习题(及答案)50 (2)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试卷复习题(及答案)50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凤仙花正处于( )期。

A. 播种一发芽B. 生长一花蕾C. 发芽一生长【答案】 C【解析】【解答】图一是发芽,图二正在生长。

因而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的是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2.我种植的凤仙花开花了,在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我观察了凤仙花的结构,下面解剖凤仙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雄蕊一雌蕊一花瓣一萼片B. 花瓣一萼片一雄蕊一雌蕊C. 萼片一花瓣一雄蕊一雌蕊【答案】 C【解析】【解答】我们解剖凤仙花应该从外到内的顺序解剖,凤仙花从外到内依次是萼片、花蕊、雄蕊、雌蕊,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的是凤仙花的花结构。

3.凤仙花的花像蝴蝶一样漂亮,轻轻挑开凋谢变干了的凤仙花,看到里面有( )。

A. 果实B. 种子C. 果实与种子【答案】 A【解析】【解答】轻轻挑开凋谢变干了的凤仙花,看到里面有果实,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挑开一朵变干的凤仙花,可以看到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纺锤形的。

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种子会弹出来。

4.结果之后的凤仙花植株( )。

A. 不会长高B. 还会长高【答案】 B【解析】【解答】结果之后的凤仙花植株还会长高,只是生长速度减慢了,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的是凤仙花的生长的特点。

5.如图所示,茶树的叶能伸展到一定的空间是因为它的茎具有( )作用。

A. 固定B. 支撑C. 运输【答案】 B【解析】【解答】茶树的叶能伸展到一定的空间是因为它的茎具有支撑作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茎的作用: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运输水分和养料。

6.凤仙花的真叶是( )。

A. 嫩绿色,椭圆形,两头有点凹进去B. 深绿色,两头有点凹进去,边缘是齿轮状C. 深绿色,顶端尖尖的,边缘是齿轮状【答案】 C【解析】【解答】凤仙花的真叶是深绿色,顶端尖尖的,边缘是齿轮状。

四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

四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

四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四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第一章: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1. 打造绿色校园我们可以组织学校的同学们一起参与植树活动,种植一些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木,为校园增添绿色。

我们还可以提倡垃圾分类,鼓励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2. 研究动物保护我们将学习一些关于动物保护的知识,例如濒危动物的原因和保护方式。

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和生活环境,我们可以了解它们所面临的挑战,并为它们提供帮助。

3. 节约能源我们将学习如何节约能源,例如:关闭灯光和电器设备,使用节能灯泡,合理使用水资源等。

我们还可以鼓励同学们骑自行车或步行上学,减少汽车的排放量。

第二章:天文与地理天文与地理是我们了解宇宙和地球的重要学科。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将带你一起探索广阔的天空和丰富多样的地理景观。

1. 天文观察我们将组织观察夜空的活动,用望远镜观察星座、行星和天体现象。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关于宇宙的知识,如:恒星的种类、行星的运行轨迹等。

2. 地理考察我们将前往附近的公园或自然风景区进行地理考察。

通过观察山脉、湖泊、河流等地理景观,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的不同特点和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3. 制作地球仪我们将一起制作一个小型的地球仪,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学习到地球的各个部分,如:大陆、海洋、极地等。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结构和地理位置。

第三章: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培养我们观察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

通过这些实验活动,我们将带你走进神奇的科学世界。

1. 科学制作我们将学习如何制作一些简单的科学模型,如:风车、水钟、火箭等。

通过亲手动手制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并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

2. 实验探索我们将进行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如:水的沸腾点、燃烧实验、电流传导实验等。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亲眼见到科学现象的发生,并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考查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填空
1.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等电器元件组成的电流通路叫()。

2.正电荷与正电荷靠近时,互相()。

正电荷与负电荷靠近时,互相()。

3.有()、()、()和()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而有些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

完全花一定是()。

4.有的动物通过()来繁殖后代,有的直接产下(),()和()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5.人生长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

6.用滴碘酒的方法可检验该食物中是否含有()。

7.地壳是由( )构成的,岩石是一种或多种( )组成的,岩石、矿物是组成( )的重要物质。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
2.遇电器着火,不能用手拔插头,应切断电源,再用绝缘物体将插头拔掉。

()
3.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我们的人体也带有静电。

()
4.同一种食品,包装方式不同,保质期就会不一样。

()
三、选择
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干电池并联的电压是。

A、3V
B、1.5V
C、比1.5V高比3V低
2.将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这种现象叫。

A、通路
B、短路
C、断路
3.电线着火时,应该。

A、用灭火器灭火
B、用水灭火
C、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4.下列提供的材料中,能够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A、两根导线,一节电池
B、两根导线,两节电池,一个开关
C、一个小电珠,一节电池,两根导线,一个开关
5.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丰富的是。

A、羊肉
B、牛奶
C、胡萝卜
6.将某食物在白纸上压一压,纸上留有油迹,说明该食物含有较多的。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7.晒干的方法能减慢食物变质速度,是因为破坏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

A、空气条件
B、水分条件
C、温度条件
四、简答:
请为自己设计一份营养午餐,简单说说你这样设计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