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欣赏课教案
京剧艺术鉴赏与学习教案【7篇】

京剧艺术鉴赏与学习教案【7篇】京剧鉴赏与学习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戏剧中的京剧脸谱,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我国的国粹京剧脸谱,掌握基本的线条勾画法。
2、学画京剧脸谱,知道脸谱的对称性。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教师俘、幼儿绘画用品活动流程:欣赏讲解教师示范幼儿作画小结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过电视里面唱京剧吗?京剧是一个什么样的戏剧呢?知它的来历吗?(小朋友讨论,发言)教师归纳:京剧是我国北京地区的一个传统戏剧,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有很多的表演艺术家,最有特色的京剧的服装,还有脸谱,脸谱能够表现各种不同角色的任务,如白鼻子代表坏人,红脸代表好人等。
你们想不想画这些京剧脸谱人物呢?二、教师演示,幼儿学习绘画京剧脸谱的特点就是左右对称,也有个别不对称的,我已经准备好的他们的脸型,小朋友在其中用记号笔勾画线条,看老师怎么画,你们等一会儿怎么画,先在脸谱的中间定一个点,左右画对称的弧线,依此勾出额头、眼睛、鼻子、嘴,下巴等各部位。
勾线条前一定要想好,勾时一下子画成。
教师演示多种脸谱的画法。
三、布置作业,幼儿活动要求幼儿选择一个脸谱进行作画,按照老师教的画法勾线,要求线条流畅,作画大胆,同伴之间不干扰,安静的进行活动。
四、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脸型布局合理,左右对称,个别辅导能力较差的幼儿,要注意保持桌面整洁,不将记号笔画到桌上,看俘作画。
五、讲评小结,结束活动请画的比较好的幼儿讲述他(她)的作画经验,方法,画的是哪一个脸谱,幼儿评价。
活动反思:这个活动是课余活动,在活动结束后,我把本次活动从头到尾回顾了一遍,梳理了一次。
针对活动中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对应性的在自己的活动设计中找到不足点。
经过我的梳理和反思,总结出了以下三点。
一、教师要做足功课,任何情况下都要准备充分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点我及时组织了美术活动,因此在活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观察认真细致,迫不及待的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这些具特色的“人脸”。
传统艺术之京剧教案7篇

传统艺术之京剧教案7篇传统艺术京剧教案(篇1)一、课文内容分析《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
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
*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课文运用分类别、举例子等方法,分别以马鞭等道具、亮相等舞台动作为例子,把京剧表演在道具运用及动作造型方面的一些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
课文内容新鲜,语言简洁,叙述方式生动有趣,画面感强,适合学生自学。
课题右侧配有一幅插图,图中女武生一身京剧行头,手持马鞭,目视前方,英姿飒爽。
这幅骑马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京剧人物威风凛凛的形象,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京剧艺术的一些特点。
二、学情分析本课书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大部分学生对京剧艺术不太了解。
学生理解*里相关的专业术语会有些困难,因此教师应多补充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手段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以理解*内容。
本篇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京剧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基本常识,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难点: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总体设计说明:本篇课文为略读课文,依据统编教材编写意图,略读课文主要是将精读课文学到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自行阅读和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尽量避免段落的逐步分析和讲解。
因此,在整篇课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
充分放开学生手脚。
教师通过适时点拨、启发、引导组织教学。
以下设计都是预设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调控运用,以达成教学目标。
国粹京剧教案5篇

国粹京剧教案5篇国粹京剧教案篇1一、目标:1、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特有的剧种,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爱听京剧。
2、欣赏京剧表演,感知京剧的特点,了解京剧特有的表现方式。
3、对京剧感兴趣,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及民族自信心。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二、材料:1、收集各种不同的京剧脸谱、图片。
2、京剧表演dvd或vcd片段。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三、教学过程:1、欣赏京剧表演--借助dvd碟片,组织幼儿观看京剧表演片段。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观看的节目,是我国影响最大的剧种之一,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戏曲?2、分段欣赏京剧,帮助幼儿了解京剧的主要特征。
--继续观看京剧表演,提醒幼儿关注表演者的脸部头饰和服装,帮助幼儿感知京剧服饰的特征。
(1)教师:你觉得京剧表演的人物哪些地方与现代人物不一样?(2)教师:京剧表演人物的脸上有什么?身上穿的服装是怎么样的?--继续观看京剧表演,提醒幼儿注意倾听歌唱和背景音乐,感知京剧唱腔的特点。
3、听敲锣走京剧场步。
幼儿站成大圈,教师敲锣走快步、慢步。
教学反思: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
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国粹京剧教案篇2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使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喜爱我国的“国粹”。
二、通过聆听《打虎上山》唱段,模唱“引子”主旋律、学唱京剧唱腔,体验京剧的韵味和英雄杨子荣捣匪巢的豪情壮志。
三、了解唱段中的唱腔、板式特点;能模唱“引子”音乐主旋律,学唱“二黄原板”唱腔,诵读“西皮快板”唱词。
教学重点:一、模唱“引子”主旋律,感受风雪弥漫、莽莽林海的情景。
二、在音乐学习实践活动中体验唱段中的唱腔、板式特点。
教学难点:学唱“二黄原板”唱腔,诵读“西皮快板”的唱词。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合成器。
高中生京剧欣赏课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通过欣赏京剧唱段和表演,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
3. 学习京剧中的行当、脸谱、唱腔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京剧的历史与发展。
2. 京剧的行当、脸谱、唱腔等基本知识。
3. 欣赏京剧唱段和表演。
教学难点:1. 京剧唱腔的韵味和表演技巧。
2. 学生对京剧表演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京剧唱段、表演片段、图片等)。
2. 京剧脸谱展示。
3. 京剧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的历史和起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展示京剧的代表性脸谱,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脸谱的特点。
二、学习京剧的基本知识1. 介绍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讲解其特点和表演风格。
2. 介绍京剧的伴奏乐器,如京胡、二胡、琵琶等,讲解其音色和演奏技巧。
3. 介绍京剧的唱腔特点,如西皮、二黄等,讲解其韵味和表演技巧。
三、欣赏京剧唱段和表演1. 播放京剧唱段,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京剧的音乐美。
2. 播放京剧表演片段,引导学生观察演员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
3. 分析京剧表演中的动作、表情、唱腔等元素,讲解其在表达人物性格和情感方面的作用。
四、实践体验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京剧唱段进行模仿,体验京剧的唱腔和表演。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京剧动作和表情练习,感受京剧的魅力。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京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欣赏京剧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增强对京剧的认识和喜爱。
课后作业:1. 收集有关京剧的资料,撰写一篇关于京剧的短文。
2. 观看一场京剧演出,并写下观后感。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2. 学习效果:评价学生对京剧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欣赏能力。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京剧鉴赏 教案

京剧鉴赏教案
课时:1-2 课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一、教学目标:
了解京剧的历史、特点和表演形式。
学习京剧的基本唱腔和音乐特点。
能够欣赏和分析京剧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表达。
二、教学内容与流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段京剧视频或播放一段京剧音频,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京剧的了解和感受。
二、讲授京剧的历史与特点(15分钟)
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四大名旦、唱、念、做、打的基本构成。
介绍京剧的表演形式和特点,如面谱、身段、服饰等。
三、学习京剧的基本唱腔和音乐特点(30分钟)
介绍京剧的唱腔分类,如梆子、二黄、京腔等,并播放相关唱腔的音频示例。
解释京剧的音乐特点,如音调的高亢、音域的跨度、音韵的变化等,并与其他戏曲形式进行比较。
四、欣赏和分析京剧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表达(30分钟)
播放一段精彩的京剧表演,重点观察演员的表演技巧和音乐表达。
引导学生分析演员的唱腔、舞台动作、面部表情等,以及这些表现手法对剧情和角色的塑造有何影响。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
对于京剧的学习体验和感受进行小结,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对京剧的新认识和体验。
提供拓展资源,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京剧,如观看更多京剧演出、阅读相关书籍等。
备注: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模仿唱腔或角色动作,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建议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如音频、视频和图片等,以便直观地展示京剧的表演和音乐特点。
音乐鉴赏《国之瑰宝——京剧》教学设计教案

音乐鉴赏《国之瑰宝——京剧》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重要代表作品。
2.学习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和唱腔。
3.通过欣赏京剧音乐,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教学内容:京剧的起源与发展、基本表演技巧、唱腔欣赏。
2.教学重点:学习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和唱腔。
三、教学过程安排1.导入(10分钟)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引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2.学习基本表演技巧(20分钟)a.分组进行基本舞台动作的练习,如扇子舞、刀马旦等。
b.教学示范,讲解舞台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c.学生逐个模仿,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
3.学习京剧唱腔(30分钟)a.介绍京剧的唱腔形式和特点。
b.播放经典京剧唱段,让学生观赏并理解唱腔的表现力。
c.逐句教学,让学生模仿唱腔,校正发音和节奏。
4.欣赏京剧音乐(20分钟)a.播放经典京剧音乐,如《赵氏孤儿》、《红灯记》等。
b.指导学生注意音乐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c.鼓励学生讨论音乐的细节和感受。
5.小组合作表演(30分钟)a.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段京剧唱段进行表演。
b.指导学生合理分工,准备舞台道具和服装。
c.每组表演结束后,进行评价和改进。
6.总结(10分钟)回顾学习的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京剧。
四、教具准备1.音响设备,播放京剧音乐和唱腔示例。
2.京剧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资料。
3.舞蹈道具,如扇子、刀马旦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京剧的起源、发展和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够欣赏京剧音乐的魅力。
在小组合作表演环节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了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同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维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进一步拓展京剧的知识和技能,并鼓励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京剧鉴赏课的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包括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2.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3. 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1. 京剧的基础知识。
2. 京剧的表演形式和人物行当。
教学难点:1. 京剧唱腔的特点及韵味。
2. 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室、投影仪、音响设备。
2. 京剧经典唱段、京剧表演视频、京剧脸谱图片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京剧经典唱段,引导学生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2. 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二、京剧基础知识讲解1. 起源与发展:- 介绍京剧的起源,讲述徽班进京献艺的历史背景。
- 简述京剧的发展历程,强调其在北京地区形成、成熟的过程。
2. 唱腔与伴奏:- 介绍京剧的唱腔特点,如西皮、二黄、反二黄等。
- 介绍京剧的伴奏乐器,如京胡、二胡、笛子等。
3. 表演形式与人物行当:- 介绍京剧的表演形式,如生、旦、净、丑等角色分类。
- 介绍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讲解不同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和身份。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部京剧经典剧目,如《苏三起解》、《空城计》等,进行详细分析。
2. 分析剧目的唱腔、表演、脸谱等元素,引导学生体会京剧艺术的魅力。
四、互动环节1. 播放京剧表演视频,让学生欣赏京剧演员的表演技巧。
2. 邀请学生模仿京剧演员的表演,体验京剧的韵味。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京剧的认识和感受。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京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了解京剧,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京剧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京剧艺术兴趣的培养情况。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备注:本教案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国粹中国京剧教案【7篇】

国粹中国京剧教案【7篇】国粹中国京剧教案篇1活动目标:1、使幼儿简单了解京剧这种传统戏曲艺术,萌发幼儿对我国传统曲艺的好奇心和喜爱之情。
2、使幼儿初步了解有关京剧人物,知道京剧是我国特有的戏曲种类,是我国国粹。
3、引导幼儿认识京剧特有的脸谱,了解典型、简单的京剧唱腔及台步。
4、大胆说出自己对的理解。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1、请幼儿搜集有关京剧演员剧照、脸谱。
2、准备京剧小戏装,录音磁带,椭圆形纸及彩笔若干。
3、准备生、旦、净、丑角色的京剧唱腔录象。
活动过程:1、请幼儿相互交流对京剧的感受与认识。
如:你听过京剧吗?你喜欢京剧吗?2、观赏京剧剧照、脸谱、服饰等,了解剧照和图片中有关京剧人物(生、旦、净、丑)。
3、比一比、找一找。
(1)比较几种京剧脸谱的差异。
(2)找出脸谱上的额头、眉毛、鼻、嘴等处花纹对称的特点。
4、观看京剧录象片段,并鼓励幼儿学习和模仿典型易学的唱腔及台步(生、旦、丑……)。
5、大胆尝试在椭圆形纸上为脸谱五官化妆,并涂上自己喜欢的人物的颜色。
6、带上自制脸谱,相互欣赏,并穿戴小戏装,在京剧唱腔的伴奏下,进行模仿和表现。
延伸活动:1、可展示一些京剧剧照、名家、脸谱等,以丰富幼儿对京剧的认识。
2、表演区可播放京剧经典唱段,让幼儿模仿其中易学的唱段。
活动反思: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幼儿,但在活动过程中还是有所偏向,稍微忽略了有些能力较弱的幼儿。
同时每个环节的衔接也稍显急促,没有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时间,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好地把握每个环节。
国粹中国京剧教案篇2活动目标:1.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了解京剧脸谱颜色的含义以及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2.通过京剧脸谱的颜色和人物的装扮,能简单区分京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物角色,并尝试模仿京剧中不同的角色。
3. 感受京剧特的艺术魅力,萌发对国粹京剧的探究兴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欣赏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京剧欣赏课教案
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张伟教学目的:
1、了解京剧方面的基础知识
2、通过欣赏,了解我国优秀戏曲文化的悠久传统,并且激发
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京剧的基础知识和丰富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北京一夜》并提问;
1、你觉得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2、谈谈你对京剧的认识。
(油彩、脸谱、北京话、生旦净
丑)
二、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京剧的有关知识
1、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2、唱腔:
播放京剧《玉堂春》及《美案》片段,让学生比较两个唱段唱腔的不同之处。
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
二黄的特点:“二黄”则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调式多以“商”调式为主,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多表现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绪。
西皮的特点:由于“西皮”跳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调式多以“宫”调式为主,因此,其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
两者最典型的特点:西皮由于是弱拍入唱,且强弱关系时而模糊又时而清晰,增强了节奏的不稳定感和旋律的流动感,唱腔总是给人以婉转流畅如行云流水之感;二黄由于是强拍入唱,强弱关系比较明确,节
2
奏扎实、稳定,增强了旋律的凝重感和力度感,因此,二黄唱腔总是给人以沉静、悲凉之感。
这样我们就可以推断出《玉堂春》唱腔属于二黄,而《美案》唱腔则属于西皮。
3、伴奏:
课件显示文武场所用各种民族乐器的图片,并对主要乐器加于分
析。
4、表演形式:
a、唱(略)
b、念:呈现一段对白,让学生来念。
然后再播放视频,让学
生感受京剧念白的特点,并模仿。
c、做:先让学生做现实中喂鸡的动作,然后观看京剧中喂鸡的场
面,感受一下与现实生活中的区别。
d、打:观看一段视频,感受京剧演员扎实的武打功底给同学
们带来的视觉享受。
5、人物行当:结合图片讲述各个行当的形象特点
生:老生又叫须生,或胡子生。
因为老生都挂胡子。
胡子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髯口”。
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
和念白都用本嗓(就是真声)。
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角色。
小
生就是比较年轻的男性角色。
小生的特点是不戴胡子,扮相一
般都是比较清秀、英俊。
旦:花旦从服装上来说,都是穿短衣裳,即便是穿长衣裳也是绣着色彩鲜艳的花样。
从年龄上看,都是扮演青年女性。
青衣服装
上一般穿长衫,扮演的一般都是庄重娴静,秀雅柔婉,以唱功
为主。
老旦是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
花衫是京剧旦行里的一个
重要的行当,是多知多能的,各个方面都表现突出。
"武旦"和"
刀马旦"相当于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
女,装扮和武生差不多,她们多在剧中扮演女侠、女将等。
净:在京剧中,"净"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彩。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
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
红色有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
如关羽等;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
拯、张飞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
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白色的脸谱一般
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
丑:"丑"分"文丑"和"武丑"两类。
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武艺高超的人物,象绿林好汉、侠盗小偷等等。
"文丑"经常扮演花
3
花公子、狱卒、酒保等。
不管文丑或武丑,虽有文武善恶、身份高低之分,在剧中都是幽默、滑稽的喜剧人物,也并不都是反派。
三、总结。
四、欣赏现代京剧《唱脸谱》并试着跟唱。
(下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