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礼仪小常识文档

合集下载

春节的传统礼仪和礼节规范

春节的传统礼仪和礼节规范

春节的传统礼仪和礼节规范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中国新年或农历新年。

在这个阖家团圆、喜庆祥和的时刻,人们向亲朋好友表达祝福和敬意的方式多种多样。

本文将介绍春节期间的传统礼仪和礼节规范,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

一、拜年礼仪1. 拜年问好:在春节期间,拜年是一种重要的传统礼仪。

拜访亲友时,要先恭敬地向长辈、长辈朋友和上级领导等拜年。

行拜年礼时,应站直身体,双手合十,鞠躬表达敬意,说出祝福的话语,如“新年好”、“祝你全家幸福”等。

2. 红包赠送:送红包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传统。

红包是装有现金的小红袋,象征着祝福和财富。

通常,长辈会将红包送给晚辈,以表达对晚辈的爱护和祝福。

在赠送红包时,应先拿出红包,然后恭敬地递给对方,同时表达新年的祝福。

3. 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餐,家人会共同围坐在餐桌前享受丰盛的美食。

在吃年夜饭时,要注意尊重长者,先让长者开始用餐;同时,也要遵守餐桌礼仪,不大声喧哗、不乱扔餐具,与家人和睦共享这个特殊时刻。

二、节日礼节规范1. 穿着打扮:在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穿上整洁而体面的新衣服,象征新年新气象。

而且红色是春节最常见的颜色,被认为能驱邪辟邪,所以很多人会选择穿红色的服饰。

另外,人们还会将头发整理得干净利落,不穿脏乱的睡衣外出,以示尊重和祝福。

2. 行为举止:在春节期间,人们应尽量保持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

要注意提前安排好行程,不迟到、不早退;出门时要关好门窗,以避免意外发生;避免高声喧哗,尊重他人的休息;同时,还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整洁有序的环境。

3. 言语礼仪:在与长辈和长辈朋友交谈时,应用尊敬的称呼,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并问候他们的身体和家庭情况。

同时,要避免谈论不雅或敏感的话题,尊重对方的感受,保持友善而和谐的交流。

4. 礼物赠送:在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互相赠送礼物,以表达新年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选择礼物时要考虑对方的喜好和身份地位,不送有财物纠纷或破坏性的礼物;同时,送礼要遵循双手递交的原则,表示恭敬与真诚。

春节相关礼仪知识

春节相关礼仪知识

春节相关礼仪知识春节相关礼仪知识一年一度的春节马上就要到来了,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的礼仪礼节。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相关礼仪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春节相关礼仪知识篇1一、守岁礼仪守岁:除夕之夜,合家点灯熬夜,辞旧岁,迎新年,俗称守岁。

守岁有许多活动,如吃饭、做游戏等。

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

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

在守岁的时候切记娱乐要适度,春节电影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大年三十,亲友欢聚守岁,玩牌打麻将,其乐融融,这往往打破老年人平时建立起来的生活规律,对身体健康不利,若通宵达旦危害更大,往往使大脑皮层过度兴奋,造成失眠,精神紧张,血压升高;其次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家里边的老人对这些是非常忌讳的。

二、拜年礼仪拜年要注意衣着整洁。

适当穿上一些好衣服,给人一种节日的美感。

要讲究称呼的规范化。

拜年的时间选择要妥当。

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报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准备吃饭,最佳时间是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之间。

要事先对可能碰到的长辈、同辈的称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使人感到不够礼貌。

吉利话要说得适宜。

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祝贺语。

交谈时,要选择使双方愉快的话题,不要谈及悲哀伤感的事情,不要高谈阔论,信口开河,过分激烈地争论问题,要在轻松愉快、亲切自然的气氛中,把道喜贺新的真情实意表露出来。

举止、姿态要文明。

三、春节用餐礼仪春节的时候我们会经常走亲访友,那么了解合适的酒桌礼仪能让你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首先在餐桌上交谈要幽默,餐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他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欢快的节日;其次,劝酒适度,有的人总喜欢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

"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破坏。

春节的礼仪有哪些(精选4篇)

春节的礼仪有哪些(精选4篇)

春节的礼仪有哪些(精选4篇)春节的礼仪有哪些篇1提到拜年,有人握手,有人拥抱。

其实,应当双手抱拳“作揖”。

这个动作平常不常做,但是在春期间,就有特殊喜庆的寓意。

但是,怎样的动作才标准呢?标准的男子姿态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由于右手是攻击手,包住要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不抱拳,只压手。

这和自古男左女右传统一脉相承。

餐桌的礼仪参与仆人新年款待宴席,要以长者为主,谦让主座给长者。

吃饭不能吧唧嘴、吃饭时捧起碗是最基本的礼节。

此外,晚辈还得记得帮长辈和小伴侣舀汤、盛饭、夹菜。

年夜饭里的鱼,肯定要留下头和尾,寓意新的一年有头有尾。

同是,吃完一面鱼,记得不能说“翻”过来,要用“顺”字。

拜亲朋的礼仪拜亲朋讲究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

根据这个挨次拜年,既符合中华传统,而且也用担忧挨次排前排后得罪人。

咱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们都会赞许讲礼仪之人。

尤其是长辈,见到懂礼貌的后辈,那必定是人前人后都给夸一遍。

所以发现长辈要主动问好,打招呼是很有必要的。

做客之礼进门要依据亲朋好友家的环境恳求换鞋;对亲朋好友家人一一打招呼(可提前了解亲朋好友的家庭成员状况及称呼);礼貌送上礼品;到亲朋家做客,以客厅为主要活动场所,未经仆人允许,不要主动到各个房间参观;到亲朋家要以仆人家的生活习惯为主,不要象自己家的一样随便。

与仆人之间的谈天内容多以问候、寒暄,增进彼此感情为主。

春节的来历和习俗一、春节的来历: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喧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始终连续到今日。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始终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进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很多还相传至今。

(完整word版)春节拜年基本礼仪

(完整word版)春节拜年基本礼仪

春节拜年基本礼仪【春节拜年基本礼仪】在拜年的时间上选择要妥当: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报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准备吃饭,最佳时间是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之间。

过早,可能人家还未起床,节日都要休息的习惯;太迟,正适人家吃饭,不方便。

下午应以三时至五时之间为宜。

向长辈拜年,最好安排在节日内以示敬重。

春节拜年要注意衣着整洁:干干净净过节日,穿衣和打扮要整洁、大方,适当穿上一些好衣服,给人一种节日的美感。

要讲究称呼的规范化:到别人家拜年,尤其到亲戚家拜年,要事先对可能碰到的长辈、同辈的称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使人感到不够礼貌。

“吉利话”要说得适宜: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祝贺语。

交谈时,要拣双方愉快的话题,不要扯到悲哀伤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谈阔论,不要信口开河,不要过分激烈地争论问题,要在轻松愉快、亲切自然的气氛中,把道喜贺新的真情实意表露出来。

拜年时接物要有礼貌:主人送茶,要起身双手接住,并道谢。

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让给小孩,然后自己取少量受用。

拜年时欢闹要有节制:掌握适度。

不宜大声喧闹,不宜通宵达旦,以免影响邻舍,妨碍别人休息。

拜年结束时,要表示谢意,邀请人家回访。

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要赞美几句。

临分手时,可发出邀请,表示回报的意思。

【小宝宝拜年的讲究】学会分享莫攀比亲友聚会,孩子们会接触到不少同龄伙伴。

互相攀比谁的压岁钱多,谁的新玩具高级,甚至为此争争吵吵。

这些镜头,可不应该成为新春即景。

家长不妨准备一些诸如橡皮泥之类的玩具,供几个孩子共同完成,学会合作,或是鼓励孩子们交换玩具,分享快乐。

对幼儿来说,身体素质发育尤为重要。

因此,您还可以引导孩子们互相约定,看看新的一年里,谁能先学会游泳,学会打球,或是添了别的什么体育技能。

这样的比较,可比争一样玩具有意义的多。

别只教孩子讨红包“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胡育在从事幼儿教育研究时发现,或许出于好玩的心态,不少年轻的父母总是喜欢教孩子学说这样的“祝福”。

殊不知,这很容易给孩子留下错误的印象,以为过年就是“讨压岁钱”或是吃喝玩乐,而忽略了节日的真正含义。

春节礼仪范本

春节礼仪范本

春节礼仪范本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对新年美好祝福的期待。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除了要亲朋好友互道新春祝福外,还需要遵循一些传统的春节礼仪。

本文将为您介绍春节的礼仪规范,以帮助您更好地度过这个喜庆的节日。

一、拜年礼仪1. 拜年姿势:在拜年时,应以双手合十的方式,微微低头,向长辈或尊贵的人表示敬意。

对于长辈,还可以倾身鞠躬,以示尊重。

2. 祝福语:拜年时,可以用传统的祝福语表达美好的祝愿,如“新年快乐”、“恭喜发财”、“身体健康”等。

根据受拜者的身份和职位,可以适当增加祝福的内容,如“事业进步”、“学业有成”等。

3. 红包礼物:给孩子或晚辈送红包是春节的传统习俗。

红包内通常放置着一定金额的现金,象征着财富和吉祥。

在赠送红包时,应注意金额的合理与公平,同时要提醒孩子要珍惜和运用好这笔财富。

二、贴春联、赏花灯1. 贴春联:在农历除夕或正月初一的上午,家庭会在门上或墙上贴上春联。

春联是用红纸写上祝福语、吉祥话的对联,寓意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贴春联时,应注意横批和对联的字迹要端正工整,色彩鲜艳。

2. 赏花灯:春节期间的赏花灯活动形式多样,可以到公园、庙会等地方观赏精美的花灯展览。

在赏花灯时,应保持秩序和文明形象,不要随意触摸或损坏花灯,注意遵守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规定。

三、家庭聚餐礼仪1. 点燃鞭炮:在家庭聚餐前,可以点燃一些鞭炮,以表达喜庆之情。

在点炮时,要注意安全,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避免对他人造成困扰或伤害。

2. 尊重长辈:在家庭聚餐中,应尊重年长者的意见和建议,遵循长辈的要求,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情绪变化,以展现家庭和谐的氛围。

3. 礼尚往来:在家庭聚餐时,互相之间要礼貌待人,注意互相主动提供和传递食物,以示关心和友好。

吃饭时要保持文明用餐礼仪,不大声喧哗或嘈杂,不乱扔餐具或食物残渣。

四、拜祭祖先1. 敬献祭品: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祭祀祖先的仪式。

在拜祭祖先时,应选择传统的祭品,如水果、糖果、糕点、酒类等。

春节幼儿礼仪小知识

春节幼儿礼仪小知识

春节幼儿礼仪小知识1.拜年礼仪:在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互相拜年,祝福彼此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幼儿应该学习正确的拜年礼仪,比如双手合十,恭敬地对长辈说“新年好”或“恭喜发财”。

2.给长辈拜年:在家庭中,幼儿应该学会给长辈拜年。

他们可以提前准备好贺年卡或礼物,然后恭敬地给长辈拜年,表达自己的祝福和孝心。

3.穿新衣:春节期间,人们通常都喜欢穿上新衣服,以示对新年的尊敬。

幼儿也可以学习这个习俗,穿上新衣服,增添新年的喜气。

4.戴红色饰品:红色被认为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吉祥颜色,代表着幸福和吉祥。

春节期间,幼儿可以戴上红色的饰品,比如红绳手链、红色发夹等,为自己带来好运。

5.合适的称呼:在拜访过程中,幼儿需要学会正确的称呼。

对于长辈,应该称呼他们的名字加上亲属关系,比如“爷爷”、“奶奶”。

对于晚辈或同龄的朋友,可以称呼他们的名字加上“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

6.礼物的接受和送礼:当幼儿收到别人的礼物时,他们应该学会恭敬地接受并表示感谢。

同时,他们也应该学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别人礼物,以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祝福。

7.请客送礼:在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

幼儿可以学会请客的礼仪,比如恭敬地倒茶、递水果等,同时也可以学会送礼,比如准备一份小小的礼物,送给客人。

8.注意言谈举止:幼儿在春节期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要遵守礼仪规范,不说脏话、不乱扔垃圾等,还要注意说话声音要轻柔,不要大声喧哗。

9.学习祭祀活动: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进行祭祀活动,祭祀祖先和神灵,以祈求来年的幸福和平安。

幼儿可以学习这个传统活动,帮助家长准备祭品,学习虔诚地行拜祭礼。

10.参加庙会活动:春节期间,许多地方都会举办庙会活动,包括民俗表演、游戏等。

幼儿可以参加一些庙会活动,了解传统的游戏和娱乐方式。

通过学习春节的礼仪小知识,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

希望以上的小知识可以帮助您教育幼儿正确的春节礼仪。

春节有什么礼仪_礼仪知识_

春节有什么礼仪_礼仪知识_

春节有什么礼仪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有什么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春节有什么礼仪一、春节的来历(一)民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

“年”如何可以过去呢?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燃放爆竹以驱除“年”兽;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窜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

这风俗越传越广,便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二)另一种说法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

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春节。

因为当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

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

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由于春节过后不久,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载歌载舞迎接这个节日。

于是,节前就在门联上贴上红纸黄字的。

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

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

二、春节家宴礼仪(一)酒满茶半以礼待人当今社会,以茶待客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交往的方式。

俗话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敬酒时应斟满杯,而奉茶时则应注意不要斟得太满,以七、八分满为宜。

否则就有逐客之嫌。

”(二)饭桌转盘顺时慢转在聚会吃饭时,经常会遇到带转盘的圆桌,如果饭局上有长幼之别,一道菜刚上来,应先转到主人、主宾、尊者面前,待其享用之后,其他人再慢转转盘。

春节的文明礼仪

春节的文明礼仪

春节的文明礼仪春节的文明礼仪春节到了,大家需要讲文明,懂礼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春节的文明礼仪,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第一部分:见面1、“尊位”的基本习俗“尊位”是在生活礼仪中表达尊敬的重要环节。

在不同的活动中,“尊位”各有不同。

中国传统的做法是“以左为尊”,将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左侧,以示尊敬。

我国古人认为“左吉右凶”,《礼记》中说:“左为阳,阳,吉也,右为阴,阴,丧所尚也”。

在我国汉代,尊位是根据方向确定,其中“东向”座位最尊(即坐西朝东),其次是“南向”座,然后是“北向座”,最后是“西向”座。

2、乘车时,哪个座位是“尊位”?以5座小卧车为例,“尊位”的确定主要依据司机的身份而定。

如果司机是专业司机,不具备主人身份,则后排右侧靠窗的座位是“尊位”,其次是后排左侧靠窗处,再次是副驾驶,最次是后排中间的座位;如果主人是司机的话,则“尊位”在副驾驶座位,其次是后排右侧靠窗处的座位,再次是后排左侧,最次是后排的中间。

3、迎、送宾客的礼仪细节迎接宾客时应该注意:起身相迎、双目相视、热情而有礼。

送宾,特别是重要宾客时应该注意:要特别注意目送宾客远行离去,如果可能要完全从视线中消失,这样才能达到送宾之意。

不能马上抽身返回,或者立即从事其它事务,否则会被视为无视或敷衍。

作为宾客,在离去时,要注意回头招手示意。

表示感谢。

如果是乘车离去,应摇下车窗挥手示意。

4、初次见面礼节自我介绍:一般而言,年少的应向年长的、男士应向女士先主动自我介绍。

听者应认真记录对方的信息,特别是姓名等。

给他人介绍:介绍者应对将要介绍的人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比较准确和清楚的了解。

一般而言,应该将年少的人先介绍给年长的人,将男性先介绍给女性,将未婚者先介绍给已婚者。

被介绍双方要面带微笑,目前注视被介绍的对方,专心聆听介绍内容。

如果是一对一介绍,应从座位上起身站立表示敬意。

5、如何与初次见面的人交换名片东方人非常重视递送名片的礼仪。

递送时不但应面对递送的对象,必要时还可以站立欠身,并且尽可能地双手递送,名片上的文字朝向对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春节礼仪小常识文档Document Writing
春节礼仪小常识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
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
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
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春节礼仪小常识
根据传统,晚辈要向长辈拜年,以表达对过去一年养育的感谢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祝福。

口头上的问候拜年自然必不可少,还可以让孩子通过一些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情。

比如,饭后洗碗擦桌,帮老人削个苹果剥个桔子,陪坐在家人中间,与老人拉拉家常。

要知道,真正的骨肉亲情大多是小溪般涓涓地流淌出来的。

看似不起眼的举动,既培养了孩子的劳动意识,又能让他们享受到自己的行动营造出来的亲情氛围。

春节期间,孩子们会跟着爸爸妈妈去探亲访友做客人,也会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招呼客人做小主人。

无论做主人还是客人,都应该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才受欢迎,春节期间,可以来一个“文明礼仪强化培训”。

首先,要教会孩子怎样称呼。

现在家中都是独生子女,平时亲戚走动也有所减少,亲戚间的称呼许多孩子搞不清楚,爸爸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我们相应称:伯、
叔、姑姑、叔公、姨婆、姑婆、舅公……妈妈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我们相应称:舅舅、阿姨、叔公、姨婆、姑婆、舅公……如果父母称呼为祖辈的,我们则称呼为“太祖辈”。

其次要教会孩子怎样使用春节的祝辞。

当见到年纪比较大的人时,应该祝福对方“新年好,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当见到做生意的客人时,应该祝福对方“新年好,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当见到工薪阶层的客人时,应该祝福对方“新年好,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还可以教会孩子餐桌上的礼仪。

春节在饭桌上聚会肯定不少,应该讲究餐桌文化,好吃的东西不能自己一个人吃,要留给别人吃;取菜时,尽量取自己面前的,不要“飞龙过海”;看准哪块就夹它,不要翻来覆去地挑,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夹带汤汁的肉菜时,更要小心夹,以免溅脏了自己或者别人的衣服;吃完饭后放下碗要有礼貌地对还没吃完的人说:“请大家慢用”。

外出做客时,应让孩子先轻轻敲门,经允许后方可进入。

千万不可以随便翻抄主人的东西;主人递给东西时,要双手接。

有客人来自己家里时,要礼貌待客。

给客人敬茶,不能倒满,只需倒半杯茶,因为茶凉了可续茶;敬茶时只端茶杯的下半部,双手递给客人。

亲戚朋友送红包时,千万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拆红包,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应该双手接过,说声“谢谢”。

趁着春节,教孩子如何称呼、祝辞,这对训练孩子的胆量、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大有裨益,能让孩子年龄大一岁,懂事
多一点。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人跟他们争夺什么。

可是去有孩子的家庭做客,或者有孩子的来自己家里做客,情况就不同了。

家长若不加以教育,孩子之间常会有不愉快。

对宝宝来说,最难接待的是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小客人。

因此,事先跟宝宝打招呼,教会他如何接待小客人。

当你们看的电视频道不一致时怎么办?你们喜欢的玩具只有一个怎么办?这些问题都需要家长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春节期间正是教育孩子与人和睦相处的好机会。

因为他将来长大了,也要具备谦让、团结的品德。

趁春节带孩子去亲朋好友家做客,教育孩子各种礼仪,让孩子年龄大一岁,懂事多一点,请父母一定要抓住春节这个好机会。

春节时,安全教育是最重要的。

外出旅行时,应带上本人有效证件,注意交通安全,遵守规则,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不要向陌生人透露家庭任何信息(尤其是家庭成员、住址和联系方式),谨防诈骗;假期外出乘车、旅游、购物、娱乐和聚会时保持警惕,注意防扒窃;在商场、市场和公共娱乐场所,注意疏散指示标志和通道,一旦发生险情,能保证迅速逃生自救,确保自己人身和财产安全。

告诫孩子,不要到河边、湖边溜冰玩耍。

另外,家长还要教育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