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林肯纪念碑(详细图片介绍)
越战纪念碑分析

(三)周边主要的构筑物构成关系
它的走向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这 两座象征国家的纪念建筑在天空的映衬下高耸而端庄 。 越战纪念碑则匍匐着伸向大地,绵延又哀伤。
越战纪念碑解读
(三)周边主要的构筑物构成关系
东翼指向华盛顿纪念碑
西翼指向林肯纪念堂
(三)空间关系
• 流线组织:越战纪念广场由有序序列空间组合而 成,在序列环境中,设定的情节线索贯穿始终, 交通流线应确定了参观者感受到纪念主题的完整 性,序列空间流线自然顺畅且井然有序,可以使 参观者神情专注,序列空间带来的情绪感染随着 空间的变化逐步转变。
高荣誉,而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 的亚裔。
二具பைடு நூலகம்解析
(一)历史背景
· 1975年4月30日:越南共和国首都西贡(今胡志明市)由北越的越南人民军 占领,越南统一,越战结束。 · 1978年:五角大楼建议,不再将两名身分不明的越南退伍军人的尸体加入无 名战士墓,相反,在坟墓后增加勋章展览,并立匾:“让世人尽知,美利坚合众 国感谢那些响应国家号召的美国士兵”。退伍军人事理小组以后将声明改变为: “让世人尽知,美利坚合众国感谢那些在越南战争中在东南亚光荣地服役过的士 兵。”之后,1978年,美国国会在越南协调会议(由退伍军人议员组成)的推动 下,讨论创造一个“越战退伍军人周”来对越战幸存者表示尊敬。 · 1979年4月27日:越战退伍军人纪念基金会,被合并成为一个非盈利性组织 来建立越战退伍军人纪念碑。一个受伤的越南退伍军人Jan Scruggs由于受到影 片《猎鹿人》的启发,极大地推动了资金的形成。最终的私人捐赠累积到840万 美元。 · 1980年7月1日:国会批准在林肯纪念堂的东北,国家大草坪(The National Mall)附近的宪法花园的三英亩地为纪念碑碑址。纪念碑将由国家大草 坪和纪念公园小组之下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国会宣布设计比赛。
著名城市雕塑

斜倚的人形
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陈列的“斜倚的人形” (1951年),表现一个 高度精简、抽象的女性形象,是摩尔雕塑风格的典型代表。
家庭群像
• 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亨利· 摩 尔(Henry Moore,1898-1986)创作于1948年至 1949年间, 亨利· 摩尔一 度热衷于抽象雕塑,但三 十年代他的一系列抽象雕 塑作品并未受到评论界的 赞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 践,他终于放弃了抽象, 回到了以人为主题的创作 上。从四十年代起,他创作 了一系列充满了人伦情感 的作品,《家庭群像》即是 这一时期中的佳作之一。
亨利· 摩尔
• 亨利· 斯宾赛· 摩尔,OM,CH(Henry Spencer Moore,1898年7月30日-1986年8月31日),英 国雕塑家。摩尔以他的大型铸铜雕塑和大理石雕 塑而闻名。受到英国艺术圈的推崇,他的创作为 英国在现代主义艺术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 带空洞、斜倚的人物造型是最典型的摩尔的雕塑 样式。 • 摩尔早期作品上的空洞通常采用比较传统的形式, 如弯曲的手臂状与主体相连。后来,逐渐演变成 为主体躯干上的空洞,因此造成主体凹凸或弯曲 的外形。
华盛顿——和平纪念碑雕塑
• 华盛顿纪念碑是为纪念美国首 任总统乔治· 华盛顿而建造的, 它位于华盛顿市中心,在国会 大厦、林肯纪念堂的轴线上, 是一座大理石方尖碑,呈正方 形、底部宽22.4米、高169米, 纪念碑内有50层铁梯,也有70 秒到顶端的高速电梯,游人登 顶后通过小窗可以眺望华盛顿 全城、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 和波托马克河。纪念碑内墙镶 嵌着188块由私人、团体及全球 各地捐赠的纪念石,其中一块 刻有中文的纪念石是清政府赠 送的。纪念碑的四周是碧草如 茵的大草坪,这里经常会举行 集会和游行
新加坡——鱼尾狮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越战纪念碑

Page
15Leabharlann 平面圖Page16
立面圖
Page
17
在这没有英雄形象的纪念碑下,在这刻满了死去人名 的大墙下,人们思考着战争与和平,安慰无数美国士 兵牺牲他乡的灵魂 。
Page 18
Page
19
Page
5
黑色大理石墙上,依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镌刻着美军 57000多名1959年至1975年间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名字。
Page
6
它的走向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这两座象征 国家的纪念建筑在天空的映衬下高耸而端庄 。
Page
7
设计师的理解设计主题
按照林璎自己的解释,好像 是地球被(战争)砍了一刀, 留下了这个不能愈合的伤痕。 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 岗岩墙体,两墙相交的中轴最 深,约有3米,逐渐向两端浮升, 直到地面消失。通过借景让人 们时时感受到纪念碑与这两座 象征国家的纪念建筑之间密切 的联系。后者在天空的映衬下 显得高耸而又端庄,前者则伸 入大地之中绵延而哀伤,场所 的寓意贴切、深刻
Memorial )
又称越战将士纪 念碑、越战阵亡 将士纪念碑、越 战墙 位于美国首都华 盛顿中心区坐落 在离林肯纪念堂 几百米的宪法公 园的小树林里。
Page
3
这是一座低于地平线,长 500英尺呈倒V字形的碑体。 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 的花岗岩墙体,如同一本 打开的书,又仿佛地开裂 向两面无限延伸,两墙相 交的中轴最深,约有3米, 逐渐向两端浮升,直到地 面消失
Page
4
甲方对纪念碑设计的要求 一群参加过越南战争的老兵在首都华盛顿成立了一个社团,旨在 国家大草坪博物馆、纪念碑群落地带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 碑。他们提出,这座拟议中的纪念碑要成为美国社会中一个鲜明 的形象,不管这座纪念碑最后建造成什么样子,它必须满足四项 基本要求: (1)纪念碑本身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 (2)要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 (3)碑身上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 (4)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要有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
亚伯拉罕·林肯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上的演说

亚伯拉罕·林肯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上的演说背景知识:1863年11月19日,正值美国内战中葛底斯堡战役结束后四个半月,林肯在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的葛底斯堡国家公墓(Gettysburg National Cemetery)揭幕式中发表是之演说,哀悼在长达5个半月的葛底斯堡之役中阵亡的将士。
林肯的演讲于当天第二顺位发表,修辞细腻周密,其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
出乎意料的是,尽管这场演说名垂青史,声震寰宇,其确切之措辞却颇受争议。
五份已知的演说稿,与当时新闻报导中的誊抄本,于若干细节上彼此互异。
Lincoln’s Gettysburg Address (on Nov.19,1863)Four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upon this continent a new Nation, 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Now, we are engaged in a great Civil War, testing whether that Nation, or any nation so conceived and so dedicated, can long endure. We are met on a great battlefield of that war. We 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at field as a final resting-place for those who here gave their lives that that Nation might live. It is altogether fitting and proper that we should do this.87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wd12华盛顿三座战争纪念碑

看看华盛顿之五背景音乐天堂在华盛顿心脏地区受人关注的,还有二战、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这三场战争的纪念碑。
在这三场战争中,美国死了几十万人,是美国历史上死得最多的。
这三场战争是两种不同性质。
尽管他们抹杀了这种区别,不论是为国捐躯还是为侵略政策卖命,都加以纪念,但对战争中死去的士兵来说,他们都是战争的牺牲品。
面对这些纪念碑,在怀念亡灵的同时,回顾战争结局带来的后果,引发人们对战争和和平、过去的噩梦和今日的世界,以至未来生活的无穷思考,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在上空俯瞰美国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碑(The National World War Two Memorial)。
二战纪念碑坐落在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倒影池之间的主轴线上。
二战纪念碑是个花岗岩建筑群,1993年国会批准决定兴建,2001年动工,建成于2004年,耗资1.75亿美元、占地7英亩。
整个纪念馆是一个下沉的椭圆形广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古代露天圆形剧场。
它由一个广场、一个有喷泉的中央水池“彩虹池”、两面“自由墙”、两个方亭和56根花岗岩石柱共同组成,一个庄重肃穆的纪念堂!在面向华盛顿纪念碑的那一面,参观者沿着一个个草地台阶拾阶而下就可以进入纪念碑的中心。
这是纪念碑中央的有喷泉的水池——“彩虹池”中央的彩虹池中央喷水池和一侧的自由墙——一个方亭和28根纪念石柱另一侧的自由墙每一根花岗岩柱子代表着在二战期间美国的一个州或者一个海外领土。
每根石柱的前后两面都有一个铜质花环。
花岗岩柱子的下端刻有它所代表的州或者海外领土的名字。
花岗岩柱子和铜质花环两个方亭代表两大战场:这是代表太平洋战场的方亭。
每个方亭里面各有三只巨大的铜质美国雄鹰举起了象征胜利的花冠。
这是另一端代表大西洋战场的方亭。
“自由墙”,上面刻着4000颗金星,每一颗星代表着在二战中牺牲的100位美国人。
进入纪念碑的中心,沿途可以看到反映美国在二战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经历的浅浮雕。
基于记录历史,缅怀先烈的考虑,经过十年建设,2004年5月29日正式揭幕,成为华盛顿的一个新景观。
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

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这座宏伟的建筑是为了纪念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亚伯拉罕·林肯而建立的。
林肯纪念堂位于国家广场的西端,是一座希腊神殿风格的建筑,由白色大理石构成,庄严而壮观。
当你走进纪念堂的大门,你会被一个巨大的林肯雕像所吸引。
这座12米高的雕像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林肯总统的威严和智慧。
在纪念堂内部,你会发现一个巨大的圆顶,上面刻有林肯的名言和重要事件。
这个空间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让人不禁沉思。
每年许多人都会来到这里,向这位伟大的领袖致敬,并反省我们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如果你对美国历史感兴趣,林肯纪念堂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景点。
它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林肯总统的伟大,还提醒我们珍惜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
希望你们在林肯纪念堂度过愉快的时光!谢谢!。
纪念性建筑

加拿大战争博物馆
Canadian War Museum
建筑设计: Moriyama & Teshima Griffiths Rankin Cook 建筑地点: 渥太华(加拿大) 建筑时间: 2005年 资料来源: 筑龙网(纪念性景观设计)
这座长达300米的博物 馆是为了纪念18世纪中期英 法战争中的幸存者和加拿大 重建而建造的。
轴线 平面图
林肯纪念堂 二战纪念园 华盛顿纪念碑 国会大厦
N
立面图
南京中山陵
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 嶂,气象壮丽,音乐台、光化亭等纪念 性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 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 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既有深刻 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 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 夏建成,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5A级景 区。
纪念堂于1914年破土动工,完成 于1922年。
纪念堂是一座用通体洁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腊神殿式纪念堂,它被视为美 国永恒的塑像及华盛顿市标志。整座建筑呈长方形,长约58米,古典建筑。36根白色的大 理石圆形廊柱环绕着纪念堂,象征林肯任总统时所拥有的36个州。每个廊柱的横楣上分别 刻有这些州的州名。
索菲亚教堂——圆形隐喻了生命的周期
我们需要有感觉的纪念性空间,有感觉的纪念性实体,就要有组合的 手法和场所的表现。不管我们用哪种手法来处理都必须考虑到它外在表现 的对象——形式、颜色和材料。
天坛——暗绿松柏做背景达到庄严肃穆的效果
我们需要有感觉的纪念性空间,有感觉的纪念性实体,就要有组合的 手法和场所的表现。不管我们用哪种手法来处理都必须考虑到它外在表现 的对象——形式、颜色和材料。
国内外纪念碑.

The door
门
欧洲之门
约翰· 布奇 菲利普· 约翰逊
南北纵贯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卡斯蒂略 大道上,有两座一模一样的大厦雄踞两 侧。引人注目的是,这两座高115米的大 厦,各向对方倾斜15度,楼顶相对楼底 错开距离达30米,好似一座不封顶的拱 门,吞吐着川流不息的车辆,气势宏伟, 十分壮观。这一对倾斜度远胜意大利比 萨斜塔的大厦,有一个响亮的名称:欧 洲之门。
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
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一说 罗马古代长袍),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 七道尖芒象征世界七大洲。自由女神像 腰宽10.6米,嘴宽91厘米,右手高举象 征自由的火炬,长达12.8米,火炬的边 沿上可以站12个人。
人民英雄纪念碑
Monument to the People's Heroes
林璎自述: 主体为“人”,而不是政治。只有当 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 的现实以后,才能走出它们的阴影, 从而超越它们。我的确希望人们为之 哭泣,并主宰自己重回光明。
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 捧着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 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 链。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 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为93米, 重225吨,是金属铸造,置于一座混 凝土制的台基上。女神像体内的螺旋 形阶梯使游客能登上它的头部,这相 当于攀登一幢12层高的楼房(由于过 高,后来从基座开始安装了电梯方便 游人上下)。
十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 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二公 尺,合在一起共长四十点六八公 尺。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 浮雕至少能耐久八百年到一千年 之久。每幅浮雕里有二十个左右 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 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思 想、感情和姿态形象都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