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2021—XX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AQ2031-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系统建设规范

AQ2031-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标准编号:标准编号:AQ 2031-2011发布日期:2011-07-12实施日期:2011-09-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与煤共生、伴生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AQ 2013.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AQ 2013.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EJ 378-1989 铀矿山空气中氡及氡子体测定方法3 术语和定义3.1 监测监控系统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system由主机、传输接口、传输线缆、分站、传感器等设备及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和声光报警功能,用于监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通风机开停状态、地压等。
3.2 主机host用于接收监测信号,并具有校正、报警判别、数据统计、磁盘存储、显示、声光报警、人机对话、输出控制、控制打印输出等功能的计算机装置。
3.3 分站substation监测监控系统中用于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按预先约定的复用方式远距离传送给传输接口,同时接收来自传输接口多路复用信号的装置。
3.4 传感器transducer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3.5 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deleterious harmful gas transducer连续监测地下矿山环境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装置。
AQ2021-2008《《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摩擦式提升机安全.

平移式制动器——原理图
1. 三角杠杆 2. 立柱 3. 制动梁 4. 拉杆 5. 闸块 6. 顶丝 7. 制动轮
平移式结构——实物1
平移式结构——实物3
角移式制动器——原理图
角移式结构——实物
盘式制动器——原理图
1. 碟形弹簧 2. 紧定螺钉 3. 进出油管路 4. 衬板 5. 闸瓦 6. 制动盘 7. 活塞
4.3.3 提升机安全制动时的制动减速度,上提 重载时, 不应大于5m/s2,下放重载时, 不应 小于1.5m/s2,且在不同负载和各种运行方 式下,实施安全制动时钢丝绳不应出现滑 动。不允许用工作制动器实施安全制动。
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4.3 提升机制动系统 4.3.4 制动闸瓦与制动轮或制动盘的
AQ2021-2008《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摩擦 式提升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国家安全生产长沙矿山机电检测检验中心 长沙矿山.1.1 机房或硐室应有照明装置,照明应用白光,司机操作 位置处的照度不应低于100 lx,且应有应急照明设施。
4.1.2 操作位置处的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85dB(A),达不到噪 声标准时,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
接触面积: – 块式制动器不应小于80%; – 盘形制动器不应小于60%。
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 4.3 提升机制动系统
4.3.5 制动闸松闸时,闸瓦与制动轮或制动 盘间的间隙要求: a) 平移式块式制动器不应大于2mm,且上 下相等; b) 角移式块式制动器不应大于2.5mm; c) 盘形制动器不应大于2mm
a) 竖井中用罐笼升降人员时: 最大加速度、减速度均不应超过0.75m/s2;
最大速度v不应超过式(1)所求得的数值,且最大不 应大于12m/s。
矿山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矿山安全监测技术规范一、引言矿山是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开采地,但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高风险性使得矿山安全监测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矿山安全监测技术规范,以确保矿山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提高矿山生产效率。
二、综述1.1 矿山安全监测的重要性矿山是高风险的工作环境,矿山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矿山安全监测技术是确保矿山安全的关键。
矿山安全监测技术能够对矿山地质条件、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1.2 矿山安全监测技术标准的必要性矿山安全监测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于促进矿山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的技术规范能够提供统一的指导和准则,确保矿山安全监测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3.1 矿山地质条件监测矿山地质条件的监测是确保矿山稳定和避免地质灾害的重要环节。
地质监测包括对矿山岩层结构、断裂带、地下水位等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设备应具备高精度、远程监测和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地质异常和预警。
3.2 矿山气体监测矿山气体监测是确保矿山安全的重要措施。
监测矿山内部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及时发现超标情况,避免气体爆炸和中毒事故的发生。
矿山气体监测设备应具备高灵敏度、自动化报警以及远程监测功能。
3.3 矿山温湿度监测矿山工作环境的温湿度适宜性对于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矿山温湿度监测可实时监测矿山工作面的温度、湿度等参数,通过调节通风和湿度控制设备,保证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4 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矿山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生产效率和工人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技术,可实时监测设备的振动、温度、电流等参数,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并提前进行维护和修复,避免设备故障导致事故。
3.5 火灾监测与报警矿山火灾是矿山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火灾监测与报警系统的建设十分必要。
通过火灾监测设备,及时发现矿山内部的火灾源,并通过报警系统迅速通知工作人员和启动灭火设备,减少火灾事故的影响。
2024年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方案

2024年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开采和尾矿库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加。
然而,尾矿库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尾矿库安全监测的问题,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监测系统,旨在提高尾矿库安全监测的精度和实时性。
二、系统架构本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主要包含三个部分: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和管理子系统、数据展示和预警子系统。
1. 数据采集子系统:该子系统是整个监测系统的基础,负责采集尾矿库安全监测所需的数据,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地下水化学成分、尾矿浸出液等。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和网络传输等方式完成。
2. 数据处理和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融合、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等。
数据处理和管理的算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例如可以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对尾矿库的安全状态进行预测。
3. 数据展示和预警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用于展示监测结果和进行安全预警。
监测结果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展示给用户,以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尾矿库的安全状态。
同时,系统也应具备预警功能,在尾矿库出现危险情况时能够及时向相关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三、技术要点1. 数据采集技术:采用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尾矿库安全监测所需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2. 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采用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融合、存储和分析,提取尾矿库安全状态的关键指标,并进行预测和预警。
3. 数据展示和预警技术:采用可视化界面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尾矿库的安全状态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用户,同时实现对危险情况的监测和预警。
四、系统优势1. 高精度: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尾矿库安全状态的高精度监测和预测。
2. 实时性:采用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尾矿库的安全监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传输,及时反馈尾矿库的安全状态。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井下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标准

现场检查
备用电源
主机和分站的备用电源应能保证连续工作2h以上。
AQ2031-2011 4.8
现场检查
数据传输
传感器的数据或状态应传输到主机。
AQ2031-2011 4.9
现场检查
电缆光缆敷设
电缆和光缆敷设应符合GB16423-2006中6.5.2的相关规定。
AQ2031-2011 4.10
现场检查
风速传感器报警值应根据AQ2013.1确定。
AQ2031-2011 6.4
现场检查
主要通风机、辅助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应安装开停传感器。
AQ2031-2011 6.5
现场检查
附AQ2013.1:井巷断面平均最高风速规定
井巷名称
平均最高风速m/s
专用风井,专用总进、回风道
15
专用物料提升井
12
风桥
依据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
视频监控
提升人员的井口信号房、提升机房,以及井口、马头门(调车场)等人员进出场所,应设视频监控。
AQ2031-2011 7.1
现场检查
井下爆破器材库(发放站)、中央变电所等主要硐室应设视频监控。
AQ2031-2011 7.2
现场检查
井口提升机房应设有视频监控显示终端,用于显示井口信号房、井口、马头门(调车场)等场所的视频监控图像。
AQ2031-2011 5.1
现场检查并试验
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在线监测传感器设置
每个生产中段和分段的进、回风巷靠近采场位置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AQ2031-2011 5.3
现场检查
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回风出口5~10m回风流中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抽出式和混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出风口后10~15m处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标准号:AQ 2031-2011替代标准号: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日期:2011-07-12技术说明书编码:2011-12-01时效状态:实施日期:CAS No:现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与煤共生、伴生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AQ 2013.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AQ 2013.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EJ 378-1989 铀矿山空气中氡及氡子体测定方法3术语和定义3.1监测监控系统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system由主机、传输接口、传输线缆、分站、传感器等设备及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和声光报警功能,用于监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通风机开停状态、地压等。
3.2主机host用于接收监测信号,并具有校正、报警判别、数据统计、磁盘存储、显示、声光报警、人机对话、输出控制、控制打印输出等功能的计算机装置。
3.3分站substation监测监控系统中用于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按预先约定的复用方式远距离传送给传输接口,同时接收来自传输接口多路复用信号的装置。
3.4传感器transducer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3.5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deleterious harmful gas transducer连续监测地下矿山环境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装置。
(2021年整理)AQ标准大全

AQ标准大全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AQ标准大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AQ标准大全的全部内容。
2013年
2016年。
江苏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及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基本要求

⊏㣿ⴱ䠁䶎䠁ൠлⸯኡ৺ቮⸯᓃ ᆹޘ⭏ӗ仾䲙ⴁ⍻亴䆖㌫㔏ᔪ䇮สᵜ㾱≲ ˄䈅㹼˅⊏㣿ⴱᓄᙕ㇑⨶—4—附件 1—1—目 录1适用范围 (7)2规范引用文件 (7)3术语和定义 (8)3.1环境监测E NVIRONMENTAL MONITORING (8)3.2人员监测P ERSONNEL MONITORING (8)3.3视频监控V IDEO SURVEILLANCE (8)3.4安全管理S AFETY MANAGEMENT (8)3.5三维倾斜摄影数据3D OBLIQUE PHOTOGRAPHIC DATA (8)4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基本要求 (8)4.1环境监测 (9)4.1.1 功能要求 (9)4.1.2 技术要求 (9)4.1.3 监测点位 (10)4.2人员监测 (11)4.2.1 功能要求 (11)4.2.2 技术要求 (11)4.2.3 监测点位 (12)4.3视频监控 (12)4.3.1 功能要求 (12)4.3.2 技术要求 (13)4.3.3 监测点位 (13)4.4安全管理 (13)4.4.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13)4.4.2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15)4.4.3 应急管理 (17)—5——2—4.4.4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 (19)5尾矿库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基本要求 (20)5.1环境监测 (20)5.1.1 功能要求 (20)5.1.2 技术要求 (20)5.1.3 监测点位 (21)5.2视频监控 (22)5.2.1 功能要求 (22)5.2.2 技术要求 (23)5.2.3 监测点位 (23)5.3安全管理 (23)5.3.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23)5.3.2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25)5.3.3 应急管理 (26)5.3.4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 (28)—3—1适用范围本基本要求用于指导江苏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及尾矿库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Q2021—XX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标准编号:AQ 2031-2011
公布日期:2011-07-12
实施日期:2011-09-01
1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爱护和治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与煤共生、伴生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关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AQ 2020.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
AQ 2020.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
EJ 378-1989 铀矿山空气中氡及氡子体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1监测监控系统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system
由主机、传输接口、传输线缆、分站、传感器等设备及治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储备、处理、显示、打印和声光报警功能,用于监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通风机开停状态、地压等。
3.2主机host
用于接收监测信号,并具有校正、报警判别、数据统计、磁盘储备、显示、声光报警、人机对话、输出操纵、操纵打印输出等功能的运算机装置。
3.3分站substation
监测监控系统中用于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按预先约定的复用方式远距离传送给传输接口,同时接收来自传输接口多路复用信号的装置。
3.4传感器transducer
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3.5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deleterious harmful gas transducer
连续监测地下矿山环境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装置。
3.6开停传感器on off status transducer
连续监测地下矿山中机电设备“开”或“停”工作状态的装置。
3.7监测监控设备mine monitoring equipment
矿山井下用于监测监控的传感器、分站及线缆等的总称。
3.8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portable deleterious gas alarm detector
具备气体浓度显示及超限报警功效的便携式仪器。
4建设原则
4.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依据GB16423-2006的要求和矿山实际,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
4.2 监测监控系统应进行设计,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建设。
鼓舞将监测监控系统与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设。
4.3 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实现以下治理功能:
——实时显示各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并能够图表等形式显示历史监测数据;
——设置预警参数,并能实现声光预警;
——视频监控应支持按摄像机编号、时刻、事件等信息对监控图像进行备份、查询和回放。
4.4 监测监控中心设备应有可靠的防雷和接地爱护装置。
4.5 主机应安装在地面,并双机备份,且应在矿山生产调度室设置显示终端。
4.6 井下分站应安装在便于人员观看、调试、检验,且围岩稳固、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安装时应垫支架或吊挂在巷道中,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0.3m。
4.7 应配备分站、传感器等监测监控设备备件,备用数量应能满足日常监测监控需要。
4.8 主机和分站的备用电源应能保证连续工作2h以上。
4.9 传感器的数据或状态应传输到主机。
4.10 电缆和光缆敷设应符合GB16423-2006中6.
5.2的相关规定。
4.11 监测监控系统应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4.12 监测监控系统安装完毕和大修后,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测试、调校,体会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5有毒有害气体监(检)测
5.1 地下矿山应配置足够的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应能测量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氮浓度,并具有报警参数设置和声光报警功能。
5.2 人员进入独头掘进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之前,应开动局部通风设备通风,确保空气质量满足作业要求;人员进入采掘工作面时,应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从进风侧进入,一旦报警应赶忙撤离。
5.3 鼓舞有条件的矿山企业采纳传感器对炮烟中的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进行在线监测,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传感器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每个生产中段和分段的进、回风巷靠近采场位置应设置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传感器;
——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回风出口5~10m回风流中设置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传感器;抽出式和混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出风口后10~15m处设置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传感器;
——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应设置一氧化碳和烟雾传感器;
——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巷壁应不小于0.2m。
一氧化碳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距顶板应不大于0.3m,二氧化氮传感器距底板应不高于1.6m。
5.4一氧化碳报警浓度不应高于24ppm,二氧化氮报警浓度不应高于2.5ppm。
5.5 开采高含硫矿床的地下矿山,还应在每个生产中段和分段的进、回风巷靠近采场位置设置硫化氢和二氧化硫传感器。
5.6 开采有自然发火危险矿床的地下矿山,还应定期采纳便携式温度检测仪进行检测。
5.7 硫化氢和二氧化硫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距底板应不高于1.6m,温度和烟雾传感器距顶板应不大于0.3m。
5.8 硫化氢报警浓度不应高于
6.6ppm,二氧化硫报警浓度不应高于5.3ppm。
5.9 开采含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地下矿山,应监测井下空气中氡(钍射气)及其子体浓度,氡及其子体的监测应符合EJ378-1989的规定。
6通风系统监测
6.1 井下总回风巷、各个生产中段和分段的回风巷应设置风速传感器。
6.2 要紧通风机应设置风压传感器,传感器的设置应符合AQ2020.3中要紧通风机风压的测点布置要求。
6.3 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能准确运算风量的地点。
6.4 风速传感器报警值应依照AQ2020.1确定。
6.5 要紧通风机、辅助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应安装开停传感器。
7视频监控
7.1 提升人员的井口信号房、提升机房,以及井口、马头门(调车场)等人员进出场所,应设视频监控。
7.2 紧急避险设施及井下爆破器材库、油库、中央变电所等要紧硐室,应设视频监控。
安装在井下爆破器材库和油库的视频设备应具备防爆功能。
7.3 井口提升机房应设有视频监控显示终端,用于显示井口信号房、井口、马头门(调车场)等场所的视频监控图像。
7.4 视频监控的功能与性能设计、设备选型与设置、传输方式、供电等应符合GB50395-2007的规定。
7.5 视频监控图像质量的性能指标应符合GB50198-1994的规定。
8地压监测
8.1 关于在需要爱护的建筑物、构筑物、铁路、水体下面开采的地下矿山,应进行地压或变形监测,并应对地表沉降进行监测。
8.2 存在大面积采空区、工程地质复杂、有严峻地压活动的地下矿山,应进行地压监测。
8.3 变形监测的等级和精度要求应满足GB50026-2007有关要求。
9爱护与治理
9.1 应制定监测监控系统运行爱护治理制度及监测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规章制度。
9.2 应指定人员负责监测监控系统的日常检查与爱护工作。
9.3 监测监控设备应定期进行调校,传感器通过调校检测误差仍超过规定值时,应赶忙更换。
9.4 系统发出报警信息时,监测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应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置,处置结果应记录备案。
9.5 应建立以下台账及报表:
——监测监控设备台账;
——监测监控设备故障登记表;
——监测监控检修记录表;
——监测监控巡检记录表;
——传感器调校记录表;
——报警记录月报表。
9.6 报警记录月报表应包括打印日期和时刻、传感器设置地点、所测物理量名称、报警次数、对应时刻、解除时刻、累计时刻、每次报警的最大值、对应时刻及平均值、每次采取措施时刻及采取措施内容等。
9.7 应绘制监测监控系统布置图,并依照实际情形的变化及时更新。
布置图应标明传感器、分站等设备的位置,以及信号线缆和供电电缆走向等。
9.8 每3个月应对监测监控数据进行备份,备份的数据储存时刻应许多于2年,视频监控的图像资料储存时刻应许多于1个月。
9.9 相关图纸、技术资料应归档储存。